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听课心得体会

时间:2021-05-29 20:59:53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听课心得体会(精选16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听课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听课心得体会(精选16篇)

  听课心得体会 篇1

  为期四天的郑州之行已经结束,短短的几天时间里,来自全国上下、大江南北的十二位优秀教师和三位专家为我们带来了十五节精彩纷呈的小学语文教学课。通过这次的观摩学习,我收获颇多。聆听了这些优秀老师们生动活泼的语文课,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每一节课都让我有所收获。这次听课对我来说是次提高,也是促进。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听了六位优秀教师的语文课,我发现了一个共同点。他们都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自己仅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让学生自由畅谈,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分享自己喜欢的声音。

  郑州市金水区纬五路第一小学孙楠老师执教的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水乡歌》和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岳怡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七律.长征》都让我感受到了语文的“美”。《水乡歌》是一首儿童诗歌,孙楠老师用她那宛若江南女子般清丽婉约的声线,时而呢喃轻语,时而宛转悠扬,像春天里的清风徐徐,又像夏日里的一杯甘冽,让孩子们在在其曼妙声音的引领下通过一幅幅江南水乡画去了解江南的美,真的是既入情又入意。小学低年级以学习生字词为主,孙楠老师在教学生字时并没有把生字单列出来刻意去讲,而是穿插在了诗句品读中,这样结合着生字的意象再去记生字就容易的多了。

  听浙江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教科研中心胡海峰老师执教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和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祝禧执教的《记承天寺夜游》,让我感受到语文的“文化”魅力。

  祝禧老师执教的《记承天寺夜游》一课,是苏轼写的一篇散文,她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把这篇文章分别按照“原文(从左到右的现代文体书写方式)、古文(从上到下的古文体书写方式)、古文体繁体字、狂草书法字体、碑文”等几种不同的展示方式让学生朗读,在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同时,更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贾志敏老师执教的《推敲》一课,最后出示了这样几句话让学生训练:“我最喜欢的老鸭汤搬上来了,妈妈扯下两条腿,一条放在我的碗里,一条放在奶奶的碗里。”贾老师出示这样一段含有六处错误的句子让学生修改,目的是为了提醒学生在遣词造句时要重视推敲语言,同时也揭示了课题。

  总之,这次外出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的原则,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之长,积淀教学素养。

  听课心得体会 篇2

  9月18日早晨,茂华中学的校园里出现了许多陌生的面孔,他们衣冠整洁、激情饱满,陆续的向报告厅奔去,参加竹山县义务段学校教学课堂改革示范课暨经验交流会。这不仅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更是教师们在一起交流与探讨的好时机。

  上午四节课分别为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初中数学、初中英语。这位来自实验小学年轻时尚的小学语文老师,教态大方自然,对学生极富亲和力,再加上他那扎实的语文素养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学生的精诚团结,这一节语文课的两点突出,可圈可点。小学数学老师也来自实验小学,她用幸福拍手歌导入新课,让学生提前预知多件事情同时进行来达到合理安排时间的最佳效果,课堂上的几个例题更是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学生很容易接受,学生的参与度非常的高,学生不仅学到了文化知识,还能把知识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八年级的数学课更是新课改成果的代表,老师充分利用学生的智慧来完成导学案,课堂上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各显其能。九年级的英语与八年级的数学课达到了同样的效果。

  压轴出场的是八年级的语文,安排在下午第一节,主讲人是竹山教育界的名人万永忠老师,万老师安排两名学生老师操控课堂,而他是这节课的总策划人和导演。小老师带领学生把《我的母亲》刻画的淋漓尽致,把我们也带进了温情的氛围。

  这五节课尽管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却浸铸了这几个老师辛勤的汗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果没有当初的精心准备,哪来今天的精彩纷呈。老师本来就是一位研究型的学习者。新课标在不断地推进,步伐在不断地前行,作为九年级的英语老师我感觉形势逼人。一方面面临中考的压力,一方面对教改的束手无策,我也几度彷徨,是改还是墨守成规?我做了思想的斗争,也做了仔细的权衡,必须的改。

  观摩了这五节示范课,我也收到了一些启迪。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的方法。马克思曾说过:任何伟大的方法都只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无论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素质教育,学生都必须过考试这一关,考试成绩的好坏直接反应学习方法的好坏。教会学生学习技能,他们可以以不变应万变,最后达到理想的结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一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填鸭式得,老师是在搞个人表演,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久而久之学生就成了学习的机器。而新课标是生本教育,一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钻研学习展示劳动成果,这不仅使学生自己学到了真东西,还增强了学习的信心与活力,他们在做中感悟成功的喜悦,这无形中为他们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飞往更加广阔的蓝天。

  优美的风景总是让人难以忘怀,而深刻的感悟与自我的战胜这样的经历更耐人寻味、历久弥新。只有解放思想才会真正感受教学带给我的快乐与激情。

  听课心得体会 篇3

  10.19,有机会到东山外国语学校参加南京市物理教研活动,分别聆听了江宁区东山外校的汤在武老师的一节《光的直线传播》、南京市三中分校文昌中学陶恒老师的一节《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最后还学习了由溧水东庐中学王艳芳老师的带来的《谈讲学稿的编制与使用》。收获很大,尤其我们现在使用导学案的学校,更值得思考它的使用价值以及如何使用好导学案。下面就两位老师的公开课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光的直线传播》:

  学习之处:

  1、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大部分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有效利用45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2、教学方法多样化,整节课教学方式不单一、不呆板,有学生上台表演“影子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学生上台整队训练帮助理解光的直线传播应用;更有每两个学生的分组实验:探究光在空气、水和玻璃中的传播情况,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展现每个学生的成果:针孔照相机帮助学习小孔成像知识,最后还有活动不用激光灯和尺把大头针排成一条直线等。整个课堂体现了一种开放式课堂,由于方式的多样化,学生都动了起来,有利于学生学习。

  3、教学手段的灵活应用,教学中适当的利用了多媒体,既展现了生活中的很多图片,还通过视频展现一些动态的手影表演激发学生兴趣,展现小孔成像、日食、月食帮助理解它们的形成原因,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商榷之处:

  1、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注意不能展现探究的结果,让学生有着一个悬念,保持着探究的欲望。(探究光在玻璃中的传播)

  2、教学思路的设计上,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现象和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前后有没有讲究?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

  学习之处:

  1、这节课内容多而散,教师打破了原有的程序,通过一个问题:“怎样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为主线,并借助于学生活动将整节课的知识点串成一个整体,便于学生的学习理解。

  2、在活动中,引出了教学中的难点:短路。让学生再带废旧电池进行短路实验,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学生的活动,层层递进,让学生一级一级的往上爬,很好地突破难点。

  听课心得体会 篇4

  今天,金水区举行了语文学科的“新教学方式”赛课活动,我有幸作为评委坐在学生中间实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没想到,换个视角,感受大相迥异!我自愧平日课堂的质量远不如三位老师,而三节课中暴露的问题也更鲜明的出现在我的课堂上。不禁扪心自问:作为教师,你在讲台上高谈阔论时,你的学生感受如何?你真的知道吗?

  形式新颖的活动,能否满足孩子的期待?

  当课堂上出现一个演读环节,同学们的神经像被点燃了一般,我周围的几个神游状态的孩子眼睛里也射出了光芒。可见孩子们对课堂形式的变化有多么感兴趣!然而点拨不够到位让活动游离于教学目标,浅层次的解读并没有让学生获得更多。活动结束,孩子们眼中的兴奋褪去得比产生的更快。要想真正抓住学生,不是光靠形式新颖和热闹有趣就能实现的,能满足孩子的成长欲望和探究愿望才是根本呀!

  记得在二班讲《香菱学诗》时,学生是怀着对《红楼梦》极大地热情和极高的期望翻开课本的。他们目光灼灼,身体像行星围绕恒星一样随着我的步伐转动,热切地想跟我进行深入对话……但由于我之前耽于琐务,没有精心备课,东拉西扯一番都是浮于表面的解读。下课时,面对孩子们失望的眼神和空虚的表情,我几乎是逃出了教室。还好,一班的课是两节课后,我推翻之前的思路,以深度解读人物为主线,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用开放式的问题引导大家畅所欲言,用有针对性的追问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核心问题上……上完后,学生在日记里写“学完《香菱学诗》我真的非常震撼,……为什么我也读了那么多遍,却没读出这么深刻的内容呢?看来,阅读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啊!”

  在课堂上能调动孩子们的期待之情是能力,能满足学生的期待是功力呀!这个功力体现在什么地方?是对文本的深刻理解,是对学情的准确把握,是对课堂节奏的适当调控,是点石成金的高度引领。而这,需要精心、静心深度备课。

  孩子是否学有所得,你真的知道吗?

  评价量表上有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观察,但三节课下来,我发现这一栏的填写最难下笔,我怎么知道孩子的学习效果呢?只能从课堂发言和课堂讨论来考量,可是很多孩子上课一次手都没有举过,讨论时说那么两句,还不具有鲜明的个人见解,我怎么知道他学到什么程度?我坐在学生中,和学生一起听,能细致的看到孩子们的每一笔记录、每一个表情,听到他们说的每一句话,尚且对他们的掌握程度雾里看花,更何况站在讲台上要关注几十几个孩子的老师呢?

  我们依据对课程的深入理解、对教材的深刻解读、对学情的准确把握信心十足的制定了教学目标,并且设计了各种学习活动去达成这些目标,但是学生到底完成了吗?完成了多少?我们心里是没数的。

  “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已经推行了几年,我们还是对“评价”环节认识不够。怎样让学生的课堂收获更直观快捷的反馈给老师?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实践机会?一需要教师树立课堂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学”的意识;二需要设计更有效的反馈型教学活动。抓好反馈,了解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让整个学习过程尽在掌握。

  教是为了学,不能立足于“学”的教,上的再精彩,也都是教师一厢情愿的自我陶醉吧!这是今天听课最大的收获,“以学定教”,真正了解学生学习的状态、结果,从而确定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将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听课心得体会 篇5

  20xx年9月24日于xx学校听了两位老师三节课,收获颇多。有三方面值得我学习借鉴:

  一、善于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迁移

  学生学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后,体会到“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老师便借机让学生举xxxx年中国人充满自信的例子,这一延伸不仅让学生深入理解“自信”的内涵,而且也对学生进行一次爱国教育。再有,老师疏理了驳论文的基本思路后,就举生活中具体实例让学生学习如何“驳”。实例1、我们学校要求学生不准染发、烫发、带手势、穿奇装异服,这时就有学生提出这样的论调:“学校的规定压制学生个性发展。”。实例2、针对学校、社会的捐款,有学生提出“捐100元没爱心,捐500元有爱心。”的看法。实例3、2008年奥运会,我国获得51枚金牌,这时有人说:“中国现在就是体育强国了。”。这一环节的设计,能让学生充分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来学着驳倒对方错误的论调,而且老师所举的例子都是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很有现实意义。

  二、强调诵读

  余老师教《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及《记承天寺夜游》时,都非常注重诵读。教《记承天寺夜游》时,老师要求学生齐读多遍,每遍的要求都不尽相同。学生在不断的诵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思想感情等方面的理解。记得在《关于语文课程目标的对话》中提到:诵读是我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中一种有益于积累、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它比朗读更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感情,又不像朗诵具有表演性,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品味意蕴、情感投入,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余老师的课正充分体现课标的要求,值得我学习。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余老师教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后,就让学生谈谈文章有何妙处,老师先提示可以从标题、结构、语言等方面来思考,学生讨论交流后,老师以一组短语作归纳:深刻地揭露、热情地讴歌、完美的结构、明晰的层次、敌论的荒谬、立论的高扬、生动的手法、激情的语言、精短的内容、思想的光芒、民族的自尊、中国的脊梁。老师的归纳可以教会学生从各方面来欣赏课文,而且通过不断地训练,也能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听课心得体会 篇6

  《大瀑布的葬礼》一文讲述了巴西总统亲自为一条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而今即将消失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主持葬礼的故事,涉及到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这一世界性的问题,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环境问题的深深忧虑。王璐老师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她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读为主、以拓展为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

  一、注重朗读的指导

  在课中,我们可以听到学生朗朗的读书声。有集体的气势磅礴,也有个人的精彩表现。所有的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一个字——读。这正是我们语文教学回归“本真”的表现。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就是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感悟文本,老师抓住了这根“线”。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没有发挥自己的'范读作用。学生在读描写瀑布以前和现在的段落时,读得很整齐,但是没有读出对比。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一直以来,在课堂上很少听到我们老师的读书声。其实,我们本身就是一种教学资源。我们的范读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老师的读为处在困惑中的学生指明方向。

  二、抓住文本的“线”

  不可否认,我们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但有些文章由于种种原因,却需要我们进行恰当的“取舍”。在这一点上,王老师做得不错。这样,我们的课堂“简约”,学生的注意力也相对集中了。因为他们把自己的精力都放在了朗读和感悟上。

  其实,对教材进行“取舍”是我们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如果我们自己对教材都没有把握好的话,学生的感悟也就不会有精彩的生成了。现在的阅读教学更加考验我们教师对教材和学生的把握程度。

  三、巧用对比,帮助理解

  对于“一万立方米”,学生没有确切的概念,王老师巧妙地从学生的身边入手,通过与一百个教室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大瀑布的气势雄伟壮观。这点,很值得我们借鉴,今后要是碰到难理解的词,我们可以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帮助他们理解。

  四、多媒体,补充空白

  一直在教低年级,知道他们特喜欢多媒体,听了这堂课后发现,原来,高年级也适合用多媒体。当文中介绍了赛特凯达斯瀑布而今的情况,向我们展示了比较灰色的一面,而当王老师用多媒体展示大瀑布昔日雄伟壮观的情景时,学生再看看文中如今的大瀑布,掀起了学生强烈的情感波澜,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从孩子们的语言中可看出他们发自内心的要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呼喊。这里的多媒体运用得恰到好处,补充了课文空白。

  听课心得体会 篇7

  2月29日我参加了数学同课异构观摩听课活动,分别听了五位教师讲的数学《方向与位置》,各位教师各显才能为我们呈现了一节节生动而精彩的数学课。经过倾听这五节课让我受益匪浅,下头是我的几点学习心得:

  经过同课异构数学教学课的比较,我发现我们的教师没有盲目地照本宣科组织教学,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理解情景,根据自我对新教材的解读,灵活地处理了教材,完成了本节课的知识的学习。我们说一节好课要有新意,有实效,有韵味。要做到有新意,必须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任何一节成功的课,必定包含教师再创造的成分,我们不能一概地说创造得越多就必须是一节好课,但如果没有创造,肯定上不出一节精彩的课。特级教师翟裕康曾说过:“看一节课上得好坏,首先看教者对教材作了多大的改动……”,回味一些名师的课堂,他们除了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课堂驾驭本事外,更让人佩服的是在他们的课堂上总能发现一些教学“金点子”。这些“金点子”会让你眼前一亮,而这些“金点子”在教材上,教参上根本没有的,它正是这些教师们创造性劳动的结果,是他们大智慧的充分体现。

  经过这样一个同课异构的教学比武,我对新课程的教学处理有了多方位的思考,“聚焦课堂”的背后,是对学生,对教师自身,对数学教材,新课程标准,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一系环节与对象的聚焦。相信在广大教师的进取探究,深入思考下使我的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本事和文化素养的精神乐园。

  同样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应当尽力使自我的课更生动、更趣味。上出自我的风格自我的特色,在教材教法上多下功夫,在对学生上多一些耐心。

  听课心得体会 篇8

  今日,我有幸参加了承德市语文学科区域教研活动,听了四位教师的讲课,我感触很深。

  语文课以读为主,在读中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个问题在每次研讨时都会一提再提,可是到底怎样指导读,才能做到有效。这仿佛成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问题。今日听了这几位教师的课后,我突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以前总是埋怨孩子不会读课文,读得没有感情,感情不是教师一说学生就会明白的,是在教师成功的引导下,使学生体会到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和思想,学生自然明白了应用什么样的语调和感情去读。有感情朗读就成了再自然可是的事情了,一切都会迎刃而解了。再也不用教师拼命地拽着学生去读,去体会,往往一堂课下来,教师总感觉到力不从心,筋疲力尽,而学生也只好被迫的理解,毫无乐趣而言!

  课文是由字、词、句、段组成的篇章,所以理解词义就成了一项重要的任务。今日这几位教师的课告诉我们一个好的方法:结合课文中语句充分理解,学生理解得快,教师教得简便。同时这几位教师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教学,经过图片把生涩难懂的词的意思表现出来,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到达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转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形象的教学手段在《布达拉宫》这两节课中体现得更加充分。这篇课文距离我们的生活较远,那里的数字更是枯燥无味,两位教师经过我们生活的楼房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布达拉宫的雄伟壮观,

  另外,这几位教师在课上语言精练,表述准确,向我们展示了作为语文教师应有的素质,经过这次听课,我受益匪浅,并深深感到自我的不足。

  听课心得体会 篇9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准确把握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具体表现在:

  一、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

  仝老师在教学中,从一个判断入手“把一张纸分成两份,每份是这张纸的一半”从而引出平均分的概念,再从中引出分数的概念。显然她是经过多番思考的。每个学生学习数的基础不同,对分数的了解程度也不尽相同,通过判断,指导书写,指导认读,完善学生对分数的认识,经过这样一番系统的整理,让学生充分感悟分数的含义,认识、理解分数。

  二、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

  利用直观的方式,使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动手操作的方式,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大小。仝老师这节课目标定位准确,紧紧地抓住目标,层层落实。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尽管学生在正方形纸上折出了几分之一的分数,但是学生在比较学生大小时,还是受到整数认识的影响,教师通过举牌游戏,利用学具袋中大小相同的塑料圆片来感知分的分数越多,一份就越小,从而使学生内化了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的比较。

  三、注重开展自主学习,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仝老师摒弃了“师生问答”的传统教学模式,组织、引导、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在说一说中强调平均分,进一步体会分数的意义,给学生一个充分自我展示的平台,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实现了由单一被动式接受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转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群体的积极性。

  四、与生活紧密联系

  从喝水问题到在法国国旗,巧克力,五角星中找一找分数,都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在课的结尾之时又展现亮点。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别。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仝老师这节课能很好地把握教材,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起点,为学生营造探究的情境,并通过自主探索、实践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认识几分之一的学习全过程,感悟分数的含义,能直观地比较分数的大小等。

  本节课从判断——指导读法写法——认识意义——折一折,涂一涂——举牌游戏——生活举例——到说说收获结束,在轻松、和谐、平等的环境中,动态生成。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给学生一个展示的空间,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听课心得体会 篇10

  周二下午接到通知,明天去泰师附小听课。心里激动的不得了。因为参加工作20年,我从来没有机会走出泰安去听课。有几年我参加明霞工作室活动去过五莲县和乐陵县。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我没有办法继续参加很多的明霞工作室活动,但是走出去增长一下见识,总归是好的。一听说去听课,心里特激动。说实话,就跟小学生参加期末考试一样的激动。

  周三六点就起床,老公带领学生去新城实验学校参加冬季越野赛,六点就出发了。我起来先是打发儿子吃过早饭,然后去学校统一乘车出发。在路上看见冬季的田野景象,觉得一切景致愈发可爱。

  上午是四节语文课,第一节是王书茵老师讲的,第二节是张娜老师讲的,第三节是孔向霞老师,第四节是刘明丽老师。可以说这是四节精彩纷呈的课堂,给我们听课老师做出了色香味美的大餐。听课,身心俱累,但是美味就是不可抗拒。

  王书茵老师的导课从自己名字中的“书”这一字谈起,告诉孩子多读书,用三个关键词撬动文本:“圣诞节”“救助中心”“给予树”。用一个问题带动文本“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从而感受金吉亚那金子一样的心灵。用“不但……还”这一关联词语教给学生语言怎样做到简洁明了。可以说,这是一节扎实又华丽的语文课。用一种菜来比喻大概就是宫廷菜吧!既讲花样,又讲味道。难忘!

  张娜老师的课堂像什么?就像山东菜,花样不多。讲究咸鲜,一如山东人那样实在。她的课堂最实在的地方就是对于生字教学的扎实。先用“你用什么办法来记住这些生字?”学生的回答就是“加一加”“减一减”“变变形”等等。其实我期待的课堂就是学生如果能在课堂上告诉我:“老师,我在哪里见过这个生字我会更加欣喜。我期待的语文课不仅是课堂,语文应该是一种生活理念,一种生活。就像睡前应该读一本小说一样自然。”我插一句题外话,我的床头橱上有厚厚的书,但是都是像《人民文学》、《小说月报》这样的书籍。每一天晚上就着我卧室的灯光读一读,就会觉得人生夫复何求,能吃饱,能穿暖,能读书,这不是最好的人生吗?张娜老师运用了“一字开花”这一识字形式,给“包”这个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新的汉字。并且通过编歌谣的形式来记住这些生字,“有水把茶泡,有食能吃饱……”鼓励学生继续编下去,好有趣!在认识“册”这一生字时,教师出示了“册”这一生字的由来,她是古人把字写在竹片上,中间一横代表穿起竹片的绳子。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有趣的汉字。在指导书写“岩”“厚”两个字时,张老师还让学生观察两个生字的撇有何不同,真是细致的语文老师呀!学生总是带给我们惊喜,一个学生说:“岩的撇是短撇,厚的撇是长撇!”这才是历经岁月洗礼依然熟悉的味道!这才是我们苦苦追寻的味道。

  第三节孔向霞老师给二年级的学生上绘本课《我妈妈》,这是一道药膳。听后感慨颇多。孔老师教给学生四把阅读文本的金钥匙,那就是“看”“读”“猜”“想”,而且从文本中感受绘本的主题是“妈妈爱我”“我爱妈妈”,让人为之动容。我也讲过绘本《逃家小兔》,我更喜欢让孩子改一改绘本。现在的我全力调养身体。我常常想,等我再有一个宝宝,我就让我的宝宝画画、说话。我每一天的晚上就负责把他画的画,说的话全部整理与记录下来。装订成册,并且为他保存好,胜过我为他写过的成长日记。这样留下来的东西才是真正属于他的东西。还是那句话,他虽然是我生的,但是他不属于我,他属于他自己。听完这节课,最大的想法就是老天能再给我一个孩子多好啊!我们一起读绘本,一起画画,一起在秋天穿树叶,在冬天堆雪人,在夏天捉萤火虫,在春天挖荠菜……什么培训班都不让你上,只给你一个无价的童年。就像你的大哥一样,始终对于学习有一颗赤诚之心。就像你的大哥一样,流利运用文字,侃侃而谈,准确表达自己的心声。

  第四节是刘明丽老师讲的《搭石》,课堂一开始用石子做游戏,把游戏道具与文本内容天衣无缝的结合在一起。颇有粤菜之风范。因为粤菜就是讲究原材,讲解手法,更重新鲜。尤其是游戏中的团结与文本中的人文精神之美有异曲同工之美妙。最精彩的地方就是“怎样走搭石”以及文本中的“理所当然”这个词语的理解。尤其是“理所当然”这个词,刘老师这样处理“加入我是________我这样走搭石___________”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举手之劳,乡亲们却看成理所当然。在今天无人敢搀扶老人过马路的今天,对于我们从事教育的人,以及接受教育的孩子,都是深深的考验。

  在四节课结束后有党兆虎老师的点评,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用在这里真是最恰当不过了。我和党老师的距离,就是星星到太阳的距离!

  还有一位八十岁的专家,可是我已经不记得她的名字了。只是惊叹:人到八十,怎么可以如此神采奕奕?思维敏捷,口齿清晰。妆容精致,步履轻松。我猜是文化的浸润才是最好的解释。就让我慢慢变老吧!无所畏惧,时光又能耐我几何?读书修身,时光又能耐我几何?

  听课心得体会 篇11

  上周听了张小倩老师的展示课,其中有些地方使我深受启发,下面就谈谈我的感受。

  张小倩老师的《太阳》一课,从老师的教态到学生表现来说,都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张老师做为一名年轻的教师,但是上课时教态却十分大方自然,干净利落。他们班的学生整体来说都具有良好的精神风貌、学习习惯,可以看出张老师平时对学生的课堂常规管理也是十分到位的。

  就这节课来说,张老师采用故事导入的方式,一开始就给学生讲了《后羿射日》的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安排,使学生得以心情轻松,又为后面上的课文《太阳》做了铺垫。然后张老师又用多媒体出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课前就知道本节课他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可以帮助他更加有效的学习本节课。因为这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比较重视对说明方法的讲解,不但让学生从文中找了相关例句,还让学生现场举例,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整体来说,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基本实现,但总觉得整堂课下来,读的太少,课堂上缺少了朗朗的读书声。

  总之,这是一次成功的展示课。我们都可借着这难得的机会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共同成长。让我们加快前进的步伐,让我们的学生因此受益无穷。

  听课心得体会 篇12

  前几天,我有幸赴xx实验小学,欣赏了许朝晖、杨艳锐、雷书红三位教学标兵、能手的的数学巡回展示课,让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下面我就谈一谈听取了许老师这节课后的感受。

  一、常态长效

  许老师的课堂教学呈现,可以用一个形象的词语来概括:朴实无华、课如其人,这也正是对许老师人品与课堂作品的概括和总结。朴实更显典雅和庄重,无华更增添了教学艺术返朴归真的魅力。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的紧张进行着,常规、高效的课堂正处于构建阶段。我经常外出听课,而许老师的课堂教学是首次让我感受到了常规、高效课堂理念的重要性。许老师整堂课的教学形式就是一堂常态课、家常课,没有更多的修饰和虚华的成分,没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动画,没有临场作秀的氛围,自然、得体、和谐,这是我应该努力去学习的。

  二、理性教学

  理性教学是许老师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许老师讲的是六年级数学《比的意义》这节课,上课伊始,许老师首先在大屏幕上展示了一面五星红旗。五星红旗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太熟悉不过了,每周一站在国旗下,每天从国旗下经过,她的形状、颜色足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然后,许老师引导学生,自己根据刚才脑海中的情境,提出相除关系的问题。紧跟着,许老师让学生把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启发学生把想到的问题和数学学习相联系,尝试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刚才的问题,这样,就把数学知识系统的连在了一起,不仅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而且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引发的情境,带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们用自己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兴趣油然而生,兴致高涨。教师即时又通过画重点内容、标重点字词等理解概念的意义,尤其在比的读法上许老师并没有刻意纠正,而是让学生读,发现问题让学生纠正,又激发了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严谨认识,学生学的积极,教师课上的流利、连贯、自然。这也正是教师教学艺术的充分体现。

  三、道法自然

  数学课堂教学,忌教师和学生背道而驰。许老师的课堂,让我体会到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灵动性,教师自上课至课终,老师始终围绕学生运转,学生一直环绕老师运行。教师对学生并没有过多的限制和束缚,学生的想象、讨论、联系是自由进行的,学生占据了课堂的主阵地,但是,学生没有脱离轨道,没有脱离教师精妙设计的运行轨道,教师充分“放”了学生,学生充分“离”了老师,而结果是圆满的,成功的,学生学到了知识,教师达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

  听课心得体会 篇13

  今天有幸旁听了侯丽美老师的《过新年》这一节课,给了我很深的体会,我认为值得我借鉴与学习的地方太多太多了,下面是我对本次听课的一些感受。

  一、兴趣先行

  现在的新课程标准极力强调:“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组织教学活动。我想:只有学生有兴趣,他们才会乐于参与学习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开始侯老师设计了猜谜语进行导入,让孩子们认识了中国民族乐器锣鼓镲,了解这些乐器的演奏方法和聆听乐器的声音,学会了歌曲当中的基本节奏“龙咚龙咚锵”,这样一来为学习歌曲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

  二、欣赏音乐

  侯老师提问:一般什么时候敲锣打鼓呢?学生说过年时。侯老师再问:孩子们,过年的时候你家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呀?你们在过年时候最喜欢做什么啊?小手一个一个的举起来,都想来说一说,有的说发红包,有人说,我最喜欢放烟花、放鞭炮;也有的说,吃饺子贴对联,有的说,去拜年;还有的说敲锣打鼓??“是呀,过年我们要做的事情有很多。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有哪些过年的习俗。”于是播放了一些有关春节的图片和视频。聆听器乐曲《小拜年》和同学们一起过新年。他们一个个模仿吹唢呐、敲锣打鼓的样子学得很开心。在此侯老师抓住低年级孩子们“好玩、好奇、好动”这一特性,通过模仿的形式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在课堂中侯老师把枯燥的音乐知识通过通俗浅显的儿歌潜移默化地渗透给了学生,让孩子们在玩中掌握了知识,感受了音乐。

  三、歌表演,探索发现

  一开始的节奏练习为学习歌曲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孩子们从节奏的认识,逐步熟悉了歌曲的歌词,然后很自然的就将歌词加入到歌曲的旋律当中了,所以歌曲学习的环节进行得非常顺利和自然。孩子歌唱的声音加上侯老师在教学中不断的强调与示范,让孩子知道什么样的声音是正确好听的,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正确演唱歌曲。接下来的环节是要孩子们将学过的节奏运用到歌曲当中,并且在音乐中模仿小鼓和小镲的声音节奏。让孩子们在歌曲的带动下,都能够积极的动起来,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我感觉这堂课教学气氛活跃,课上师生关系融洽和谐,能够使学生在开心快乐、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设计符合学生好胜、好奇、好动的特点,通过综合性音乐活动,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获取了知识,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感触颇多。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至关重要。努力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赞同学生的多种见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场所,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能力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为学生的进一步音乐素养的培养做好铺垫准备。改进教学环节的设想:继续秉承原有的教学形式与方法,借鉴优秀教师上课的经验和方式;提高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的指导学生掌握一些乐理常识;增加孩子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环节,培养良好的游戏氛围,为更好的上好每一节唱歌课,提高多方面能力。做到教一课想多课,教一科想多科让自己的视野更宽阔。

  听课心得体会 篇14

  整个第九周是我校的“同课异构”公开课比赛,我作为新老师虽然没资格参赛,但能有幸看到各科老师的精彩课堂,也让我受益匪浅。在这一周里,我分别听了历史、地理、数学和生物四门课共六节,数学和地理因为课程冲突,所以分别只听了一位老师的公开课。虽然少了比较,但是并不影响我从他们的课堂上吸取精华。

  几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虽然是同一节内容,同一个教学案,但是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

  首先是导入部分,z老师通过一首音乐(最初的梦想)导入,这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将一些历史问题生活化;而同样是历史课,z老师则主要是播放一些历史小视频,这不但可以让学生学到课堂知识,也能增进课外知识;麦嘉玲老师的生物导入也是别出心裁,她将一杯变味的粥放在讲台上,请学生先闻,闻完后再问学生还敢不敢喝,接着解释变味是因为里面生存着大量的微生物,从而导入本章节内容。

  其次在课堂上,大部分老师都选择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老师们根据教材内容适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此情境中动脑,如地理科组的z老师,她的课堂教学非常新颖,与学生互动性强,主要通过学生身边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去研究然后自己得出结论,最后把新知变成能力。并且在一个重点内容的讲解上,处理得也是非常到位,她先简单描述一遍刚刚所学内容,然后再请三个同学上台根据老师的讲解,自己重新讲述一遍,在学生都讲解完成后,再重新归纳总结,找出学生的问题所在,并加以补充。

  再次,我觉得这些老师的教态都非常自然,在语言的组织上,对学生的鼓励和评价上都恰如其分,有效的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与积极性。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每堂课都有学生参与,老师归纳总结。

  最后,各个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又都融入了大量的练习,并且这些练习设计很有层次感,由简到难,由点到面。直接在课堂上就对学生所学知识加以巩固。

  此次听课,让我学到了其他老师的长处,看到自己各方面的不足,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应该多向其他各位老师学习,每次上课,都要通读教材,做到课前准备充分,课堂灵活有度,课后总结归纳。只有这样,自己才能逐渐成长起来。

  听课心得体会 篇15

  对于正在语文教学的路途上摸索前进的我来说,这次赛课各有特色,使我产生很大的思想震动,当然收获也很多。

  每一堂课都是具有学习意义,每一个教师的精心展示于我都如醍醐灌顶。我谨将自己的所得所获所悟从以下几个主要层面作汇报:

  第一、浮华退去,尽显本色。

  这次听课最大的感受就是,老师执教的观摩课都很朴实,注重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淡化了课件等的辅助作用。华丽惹眼的课件被几张简单的幻灯片代替;五花八门的活动被扎实的读书练习所代替,真正彰显了课堂本色。

  第二、高效成为衡量标准。

  教师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围绕着“高效”,注意提高课堂效率尤其学生的学习效率。每节课都非常注重对预习的落实。上课直接解决字词,没有拖沓;导学目标明确,有利于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深入品读文本时有同学就能够谈得深刻、全面甚至语出惊人。所以,这也提醒我们切切实实把课前预习落实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预习、抓住导学目标的好习惯,上起课来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注重指导学生朗读,恰当点评学生的发言。

  大部分老师都非常注重指导学生朗读,但决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去读,并且对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让同学示范,其他同学提意见,进而激发同学阅读兴趣,更好的领会感情,层次非常清晰。

  第四、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注重学习习惯培养。

  很多老师会在课件上给学生出示“学习方法”,名字多样“教你一招”“阅读小锦囊”等,让学生收获一种学习的方法,当他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才能够用自己的力量解决。个别老师很注重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例如刘心莲老师,一直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中精力的好习惯

  语文到底是教什么?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语文应该是品语言,习得优秀语言的写法,学会运用,语文应该是修养性情,体悟人生,所以语文应是教学生动情去读去感受。语文应是培养一种语文思维习惯,培养学生去有意识的修辞炼句,善于感动,善于反省和领悟人生。这些能力的习得需要语文老师去教,去想方设法的教,多种形式,但要求实效。每一次外出学习对于我都是一种反思和激励,听了这些精彩纷呈的课堂,我想我是应该阅读更多的书,更努力地钻研教学这门学问了。

  听课心得体会 篇16

  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我聆听了新华小学年轻教师的精彩教学,被各位教师的风采深深折服。课堂上教师们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声情并茂、自然大方的教态,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头我就谈谈自我的体会:

  01、教学目标的落实

  教学目标就像指向标,对于每节课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在我所观摩的这十几节课中,各位教师都明确了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将学段目标与课堂目标相结合,并落到实处。比如《精卫填海》中秦教师她学段目标与课堂目标相结合,在课文教学时,她采取先学后教的方法,将本堂课所要到达的教学目标在大屏幕上出示,让学生先明确学习目标,然后,她进行自学习指导,先让学生自学,然后她进行总结。课堂学习目标基本都到达了。

  02、习惯养成的关注

  习惯的力量是不可小觑的,一个好的习惯对于学习的帮忙无疑是巨大的。每一位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都提示孩子们的读书或者写作姿势,帮忙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会在课堂上穿插着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收获这些学习的方法,去养成用这些方法去解决问题的习惯。比如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对于孩子学习语文的帮忙是十分大的。

  这次听课我学到了很多,也反思了很多,让我感触深刻的就是教师自身应具备较高的语文素养,这对于课堂教学极其重要。授课教师们那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的语言,对课堂氛围的巧妙营造,让我羡慕不已。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积淀语文教学素养,亮丽自我的语文教学生涯。

  03、及时给予学生鼓励

  教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到位,如有的教师教师运用“你真聪明”、“你要更加努力”、“你的眼睛已经告诉我答案了”等语言来鼓励学生。这些朴实,自然的语言,对我感触很深。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也试着让我的学生感受这些美丽的评价语言。

  这次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方面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亮丽自我的教学生涯。

【听课心得体会(精选16篇)】相关文章:

听课心得体会精选15篇03-29

听课心得体会14篇03-25

听课心得体会(15篇)03-23

听课心得体会 15篇03-22

听课心得体会(集合15篇)04-03

家长开放日听课心得体会03-31

听课心得体会(合集15篇)03-31

听课心得体会(汇编15篇)03-25

听课心得体会集合15篇04-01

教师听课心得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