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歇后语小知识

时间:2021-01-05 09:15:55 歇后语 我要投稿

歇后语小知识

  【歇后语的概念】

歇后语小知识

  歇后语是汉语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结构、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和妙趣横生的表达效果而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歇后语的分类】

  第一、谐音类。

  如:

  一斤面粉摊张饼--落后(烙厚)

  一头栽到炭堆里--霉(煤)到顶

  一百斤面蒸一个寿桃--废(费)物点心

  一层布做的夹袄--反正都是理(里)

  一条腿的裤子--成了群(裙)

  一根灯草点灯--无二心(芯)

  一辈子做寡妇--老手(守)

  二十五两--半疯(封)

  二三四五--缺衣(一)

  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看到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子才能恍然大悟,因而也更饶有兴味。有的书把它列人“双关语”一类,也是有道理的。

  第二、喻事类。

  如:

  八级工拜师傅——精益求精

  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三十晚上盼月亮——没希望

  大白天点灯——浪费

  大木料劈做筷子——大材小用

  大卡车开进小巷子——转不过弯

  大海里撑篙子——点不到底

  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

  这类歇后语是用客观的或想像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段的“谜底”。

  第三、喻物类。

  如:

  铁匠的儿子——就知道打

  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兔子尾巴——长不了

  脱了毛的.板刷——有板有眼

  脱缰的野马——横冲直撞

  歪脖子树——成不了材

  卫生口罩——嘴上一套

  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霜

  窝里的马蜂——不是好惹的

  蜗牛的房子——背在身上

  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动物作比方。了解卜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第四、故事类。

  如:

  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南郭先生吹竽——不会装会

  叶公好龙——口是心非

  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刘备、林冲故事的,自能了然于心。 遇有交叉兼类情况的,则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

  【歇后语的历史由来】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肯定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歇后语小知识】相关文章:

关于知识的歇后语02-06

小长山岛歇后语06-01

小故事歇后语01-12

歇后语小故事09-14

装修小知识08-10

奥运小知识08-09

语文知识积累:歇后语02-02

歇后语的趣味小故事02-01

关于书籍的的小知识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