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黄河的歇后语

时间:2021-02-25 09:39:33 歇后语 我要投稿

关于黄河的歇后语

  ★不到黄河心不死 ——顽固不化

关于黄河的歇后语

  ★隔着黄河握手 —— 差得远

  ★黄河的水,长江的浪—— 源远流长

  ★黄河决了口 —— 滔滔不绝;一泻千里

  ★黄河里的水 —— 难请(清)

  ★泥娃娃跳黄河 —— 洗不清;洗不净

  ★跳到黄河洗不清 —— 太冤枉;冤枉

  ★跳下黄河 —— 洗不清.

  ★望乡台上跳黄河--临死也得落个清白

  ★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黄河清,圣人出

  ★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黄河面恶心善,长江面善心恶

  ★黄河归来不看川,黛眉归来不看山

  ★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黄河决了口,县官活不成

  ★九曲黄河十八湾 一碗河水半碗沙

  【阅读拓展:关于黄河】

  俗语:

  1、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

  意义:比喻没有达到某种目的就永不放弃

  相关故事: 从前有个叫棺材的男孩,八岁时,父母双亡,以要饭维持生命。他傍晚时吹箫,黄员外闺女爱听,名叫黄河,所以就叫他到她楼下吹。有一天,棺材在吹萧时,小姐的手帕落在了萧上,他们俩之间便心生好感。员外知道后,把棺材打了一顿后赶了出去,棺材再也没有吹箫了,小姐很寂寞,就偷偷去看他,他看见了棺材的墓碑,十分悲痛,这时,棺材打开了。

  2、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意义:这句子的本意是说受了很大冤枉,就算跳进黄河这样的大河也洗不清了。

  相关故事:“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有时亦作“跳在/入/下黄河也洗不清”),可以说是一句家喻户晓、尽人皆知的俗语,比喻很难摆脱干系、避免嫌疑。如: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二回:“我何玉凤这个心迹,大约说破了嘴也没人信,跳在黄河也洗不清,可就完了我何玉凤的身份了。”

  谚语:

  1、黄河清,圣人出。

  意义:黄河清了,要出圣人了。而今国家昌盛,正在东方的民族中崛起,看样子,仿佛真的要出圣人了。

  相关故事:春秋时期,鲁襄公八年(前565),晋国的盟国郑国受到楚国的`攻击,是屈从于楚?还是抗击楚兵等待晋兵来救?郑国的当权者出现两派,争论激烈。主张归顺楚国的子驷,引诗为喻:“俟河之清,人寿几何!”意思是一个人想在有生之年见到黄河变清,几乎不可能,等晋国出兵来救,也是等不上的。(《春秋左传、襄公》)结果是他这一派占了上风。那时的人们,以为自然界和人世间的事物,都被超自然的神圣的“天”所支配。洪水、旱灾、冰雹、蝗虫、地震、山崩、瘟疫等等自然灾害,都被看成是人们特别是“天子”干了坏事,上天降下的惩罚。 、、、、、、

  2、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

  意义:

  相关故事:温柔缠绵的宁蒙河段--黄河在这里平静地流淌,灌溉着两岸的农田,造福当地的人民。因而有“天下黄河富宁夏”,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宁夏银川附近的土地平坦,面积广阔,利用黄河水进行自流引灌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里物产丰富,名贵中药枸杞和银川大米品质优良,有“塞北江南”之美称。(枸杞照片)内蒙古河套平原十分干旱,在其西部,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这里“无水是荒漠,有水成绿洲”。黄河水给这里的工农业生产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在省内奔流的黄河,从甘肃兰州东下,闯过两峡和黄土高原。迨进入中卫,河面渐宽,两岸经过水流多年冲刷,冲积成中卫平原。黄河抵中宁后,被南北走向的贺兰山脉挡路。相传得大禹治水,引黄河水通过青铜峡峡谷向北流,进入宁夏腹地银川平原。秦、汉、唐时“引黄灌溉”的水利工程把平川变为“塞上江南”。流经宁夏五百多公里的黄河,描绘出一幅“天下黄河富宁夏”的图景。

  成语:

  1、中流砥柱

  意义:形容人很坚强,不屈不挠,像砥柱在激流中屹立一样。也比喻在动荡艰难环境中能起支柱作用的力量。

  相关故事:砥柱在陕州东五十里,黄河之中。以其形似柱,故名。《禹贡》谓导河东至于砥柱[2],即此。癸酉五月,道陕,会佥宪段君文济饮间言及[3],跃然欲与之游,以使事不果。十月,予回至陕,则段君已先我游,遂决意而往。

  乙卯,知州事颜君如环命州学生熊釜、张崇勉从予,离州二十里午食,又二十里循河行,十里至三门集津。三门者[4],中曰神门,南曰鬼门,北门人门。其始特一巨石,而平如砥,想昔河水泛滥,禹遂凿之为三。水行其间,声激如雷。而鬼门尤为险恶,舟筏一入,鲜有得脱名之曰鬼,宜矣。三门之广,约二十丈。其东北五十步,即砥柱。崇约三丈,周数丈。相传上有唐太宗碑铭,今不存。

  2、鲤鱼跳龙门

  意义:后以“鲤鱼跳龙门”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后来又用作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相关故事:很早很早以前,龙门还未凿开,伊水流到这里被子龙门山挡住了,就在山南积聚了一个大湖。居住在黄河里的鲤鱼听说龙门风光好,都想去观光。它们从和南孟津的黄河里出发,通过洛河,又顺伊河来到龙门水溅口的地方,但龙门山上无水路,上不去,它们只好聚在龙门的北山脚下。“我有个主意,咱们跳过这龙门山怎样?”一条大红鲤鱼对大家说。“那么高,怎么跳啊?”“跳不好会摔死的!”,伙伴们七嘴八舌拿不定主意。大红鲤鱼便自告奋勇地说:“我先跳,试一试。”只见它从半里外就使出全身力量,像离弦的箭,纵身一跃,一下子跳到半天云里,带动着空中的云和雨往前走。一团天火从身后追来,烧掉了它的尾巴。它忍着疼痛,继续朝前飞跃,终于越过龙门山,落到山南的湖水中,一眨眼就变成了一条巨龙。山北的鲤鱼们见此情景,一个个被吓得缩在一块,不敢再去冒这个险了。这时,忽见天上降下一条巨龙说:“不要怕,我就是你们的伙伴大红鲤鱼,因为我跳过了龙门,就变成了龙,你们也要勇敢地跳呀!”鲤鱼们听了这些话,受到鼓舞,开始一个个挨着跳龙门山。可是除了个别的跳过去化为龙以外,大多数都过不去。凡是跳不过去,从空中摔下来的,额头上就落一个黑疤。直到今天,这个黑疤还长在黄河鲤鱼的额头上呢。后来,唐朝大诗人李白,专门为这件事写了一道诗:“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关于黄河的歇后语】相关文章:

有关于黄河的歇后语大全02-26

关于黄河的手抄报资料参考02-11

关于比喻的歇后语04-04

关于鸭子的歇后语11-11

关于包公的歇后语04-03

关于脚的歇后语04-02

关于儿童的歇后语03-31

关于光头的歇后语03-30

关于蛤蟆的歇后语03-29

关于赵云的歇后语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