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中学生清明节手抄报素材

时间:2023-04-24 23:14:12 手抄报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学生清明节手抄报素材

  在各个领域,许多人对手抄报都不陌生吧,手抄报能有效帮助我们获得信息,培养综合能力。那什么样的手抄报才是好的手抄报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生清明节手抄报素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学生清明节手抄报素材

  中学生清明节手抄报素材

  清明阳历日期为何不固定

  民间有“四五清明”的说法,但事实上清明节并不固定在4月5日这一天,而是在4月4日-6日之间变动。这是什么原因呢?

  在我国传统节日中,清明节是比较特殊的,其不但是重要的节日,同时还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也决定了清明的时间与太阳的运动密切相关。

  地球绕太阳一圈的时间称为“回归年”或“太阳年”,太阳在星空背景下的运行路线称为“黄道”。自清代开始,定以春分点为0度,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定为一个节气,二十四节气因而为24个特定的时刻,而非特定的24天。由于一年的长度是用太阳的运行定出,二十四节气也是用太阳的位置定出,基本上,每一节气在每年中的日期变动不大。

  然而,一个回归年实际长度为365.2422天,历法上的一年长度则为365天,因此每年会多出0.2422天(相当于5.8小时),节气的特定时刻也会每年“顺延”0.2422天;如此一来,累积4年后为0.9688天,几近一天,为修正之,故公历历法中有“闰年”制度,每4年会多出2月29日一天。若顺延的结果,使得某节气的时刻越过午夜至隔日,或因闰年之故而提前到前一日,都会使节气的日期改变,但日期差异只会在3天内。

  近几十年来,“清明”的日期一直是在4月4日至6日之间变动的。天文年历显示,从2008年开始后的20年中,凡逢闰年以及下一年的清明均为4月4日。

  让清明文化“文化”起来

  清明节,在众多的习俗与作用中,时刻蕴含着中国文化。

  清明前夕,郭德纲亲率德云社众人到侯耀文坟前哭祭,诉说“委屈”。尽管只有一束白花,看着跪倒一片的徒子徒孙,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明文化的压抑。

  中国已进入泛文化时代。其实,郭德纲完全可以让形式更世俗一点:电子炮、鼓乐队、花圈花篮阵......轰轰烈烈,岂不风光?但他没有这样做,“一花,一跪,一哭”大有意境,惠而不费,高调地表达了自己的诉求。郭德纲是有文化的。此次“四分真情六分示威”的“祭师秀”让世人充分领略了中国清明文化的魅力。

  然而遗憾的是,人们从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中,只看到了德云社众人统一的黑衣黑裤,一起下跪叩拜的镜头......当这样的视觉冲击被一次次放大的时候,清明文化便只剩下下跪叩拜、一色白花之类的物质化外壳了。

  有关专家考证,清明文化已经有2500多年历史,其核心内容是祭奠、缅怀、感恩、追思,踏青、折柳、沐浴、吟咏......饱含着中国人对生与死的哲学思考、对人间大爱的珍视呵护、对人生价值的道德判断、对文化理想的不懈追求。如果我们总是以烟花爆竹,纸钱鱼肉,以焚香叩拜,纸船车马……这些物质化空壳的形式来表现、传承清明文化,21世纪文明又如何能够接受得了?

  但在今天的社会里,包括清明文化在内的文化,都在拼命地用外在的物质形式进行包装。到底是文化发生了扭曲还是社会审美发生了变异?

  清明节古诗

  1、晴日暖,淡烟浮。——仲殊《诉衷情·寒食》

  2、斩新衣踏尽,还似去年时。——王建《寒食》

  3、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王建《寒食》

  4、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沈佺期《寒食》

  5、清明时节雨声哗。——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6、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温庭筠《清明日》

  7、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8、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孟浩然《清明即事》

  9、已放笙歌池院静。——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10、笋柱秋千游女并。——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1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12、红船满湖歌吹,花外有高楼。——仲殊《诉衷情·寒食》

  13、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14、寒食时看郭外春,野人无处不伤神。——云表《寒食诗》

  15、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16、双缕绣盘金,平沙油壁侵。——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17、花多花少非我事,春去春来亦堪惜。——郑刚中《寒食》

  18、啼红正恨清明雨。——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19、熟睡起来,宿酲微带。——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20、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21、玉炉沈水袅残烟。——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22、尘香明日城南陌。——吴文英《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

  23、石榴美艳,一撮红绡比。——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24、舞烟眠雨过清明。——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25、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白居易《清明夜》

  26、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27、绿柳朱轮走钿车。——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28、总不解、将春系住。——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29、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30、记前度、刘郎曾赋。——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31、蹴球尘不起,泼火雨新晴。——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32、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33、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34、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35、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36、流水翻催泪,寒灰更伴人。——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37、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38、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39、回首西陵松柏路,肠断也,结同心。——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40、残日半开一川,花影零乱。——吴文英《瑞龙吟·德清清明竞渡》

  41、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42、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43、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魏承班《渔歌子·柳如眉》

  44、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45、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46、濯锦古江头,飞景还如许。——吴潜《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47、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张继《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48、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李甲《帝台春·芳草碧色》

  49、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吴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50、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清明节作文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了,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祖节日。

  这一天我们全家一大早就起来,拿好扫帚、铁锹等工具就向新坊山出发了。今天要去为太爷爷太奶奶扫墓。

  汽车在宽阔的公路上行驶约半小时就到了新坊山。随着石阶而上,我们来到太爷爷太奶奶的墓前,我拿了一个大剪刀把墓边上的杂草给剪了,然后我和弟弟拿起扫帚,把枯树叶、枯树枝清扫干净,再用铁锹撮掉。我回头一看,看见妈妈坐在后面的亭子里折纸钱,我也跑了过去,把剪刀放在椅子上。当时我还不会折,在妈妈的指导下,我渐渐的会折了。我折了一捆又一捆。

  纸钱折好了,我们要插香烛了,我先用打火机把它点燃,再把它给吹灭。我发现吹灭后的香烛上有一股白烟冒了出来。我们就双手紧握香烛,然后举过头顶拜了三下。接着把香烛插在了太爷爷太奶奶的碑前的土里。

  开始烧纸钱了,我们蹲在墓碑的正前方,点燃了一张张折好的纸钱,然后把纸钱放在上面烧!一张张纸钱代表着我们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并在心里默默的为他们祈祷,祝福他们在天堂的那一边也能够和我们一样快乐的生活着。

  一天的扫墓结束了,我们一家人坐在车上。车上格外的安静,谁都没有说话,我的心里多了几分思念与伤感。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认识到了生命的珍贵。

  清明节作文2

  清明节的第二天,天气阴沉沉的,大家全家人带着沉痛的心情来到了烈士陵园扫墓。英雄们的行为被上天感动了,此时上天留下了眼泪……

  进入烈士陵园,首先映入大家眼帘的就是路两旁的苍松翠柏,绿草如茵。大家往前走,看见了一个大石碑,上面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接着我又看到了,许多烈士的小墓碑,大家一家手捧洁白的鲜花,在英雄的墓碑前深深的鞠了三个躬,并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为烈士献上了鲜花。

  接着大家就进入了烈士纪念馆,里面有一堵墙,上面都就是各个时期的革命烈士在战争中牺牲的照片,旁边还有人们用油画画的打仗时期的情景,走着走着,大家看见了用不锈钢做的名字叫“希望”的雕塑,还有用假的大炮、沙袋、还有小堡垒做的打仗时期的情景。我一一参观了一下,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人民警察祝选朋叔叔。一个晴朗的下午,他在执勤,看见了一个小偷在偷一个阿姨的钱包。祝叔叔像离弦的箭一样跑过去保护那位阿姨,阿姨平安无恙,可就是祝叔叔却被小偷刺伤而光荣的牺牲了。看完这个事迹,我的眼泪不听大脑的指挥掉了下来。此时此刻祝叔叔的鲜血在我心目中染红了蓝天,染红了国旗,染红了红领巾。

  啊!亲爱的叔叔就是你在人民需要的时刻,不顾一切,冲在前面,保护人民,而牺牲自己。作为少先队员的我一定要要好好学习,助人为乐,向您学习,为人民服务,为祖国争光。

  清明节作文3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来了,我们家同意向爷爷致敬。大姨妈正聚精会神地剪纸,转眼间,巨大的白纸变成了小巧精致的纸钱,送到了远方的爷爷手中。奶奶和妈妈正在包饺子,以表达我们对亲人的思念。我爸爸和叔叔正在准备礼物:苹果、香蕉和爷爷最喜欢的白酒。

  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全家去了墓地。在那里,死去的人安详地睡着了。爸爸和叔叔铲去了坟墓上的杂草,并增加了许多新的土壤。叔叔汗流浃背,但我仍能看出他的心情很沉重。北风呼啸,仿佛天堂与我们同在。他不时卷起黄沙,为爷爷的长途旅行铺平道路。我们恭敬地把水果、饺子和其他我们带来的贡品放在那里,虔诚地蹲下来。从大口袋里拿出切好的纸币;一个接一个,慢慢点燃。火焰欢快地跳动着,把我们的思绪带到远处的爷爷那里。大姨妈低声祈祷,祈求我们的亲戚保护我们。烧完纸币后,我们又鞠了四次躬,每个人的眼睛都红了。我轻声对爷爷说:“爷爷,我好想你...你一定也想我们。”别担心,我已经长大了,我会照顾好自己和奶奶的。明年清明节我们还会再来。“事实上,我们应该经常来。

  当我回到家,我总是转过身来,和奶奶说话,给她唱歌。奶奶,别提她有多开心。我父母称赞我明智。今年的清明节教会了我生活的意义。我想,我要热爱生活,尊重我的家庭,尊重我的父母,爷爷将安息在坟墓下。

  清明节作文4

  俗话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街上行人欲断魂。"可我们清明节的第二天,却见不到一丝雨。

  早上约十时,我们就准备好出发了,一人拿着一个大家伙,往目的地前进。到了那儿,虽然是大晴天,可是地上还是湿漉漉的,成堆成堆的烂泥,好在我穿了水鞋。看看他们,都以为今天的路肯定好走,穿着崭新的运动鞋,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崭新的运动鞋都染成了"泥鞋"。我心里经不住偷着笑,想:哈哈!好险我穿了水鞋。真是天祝我也!哈哈哈!~0~我看了看哥哥,只见他在那里不停地埋怨:"怎么这么难走,真讨厌,什么鬼路!"说完,一只脚狠狠地踩在了一堆烂泥上,只听"哎呀"一声,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原来是哥哥"偷鸡不成反蚀了一把米",整个身上都见溅满了泥水,边成了一只活生生的"落汤鸡"。

  我们休息了一会儿后,又继续往前走,才到了半路,我们已经累得满头大汗了,我忍不住说了一声:"今天怎么这么热呀!"终于走到了太公太婆的坟墓前,他们都上去了,我一个人留在这儿,用手指甲撕下了一块猪皮,擦起了坟墓。我往旁边看了看。

  清明节作文5

  清明节的由来,是由于大臣们在清明节这一天扫墓。民间也纷纷效仿,在这一天扫墓。后来,人们习认为常,把这一天当成节日。在清明节这天,人们要去踏青、扫墓、吃青团、采青艾。

  清明节的早上,我也吃了青团。青团下有一块粽叶,是方形的,用来防止青团和锅底黏住。青团聚圆的,全身上下都是绿色的,由于制作青团的糯米是用艾草汁染过色的。我很希奇,艾草怎么能吃呢?我咬了一口青团,感触感染到了竹笋和肉的香味,加上糯米的软糯感,真的很好吃。

  早上吃完饭,我们来到了南高峰半山腰。这里有“北伐国民革命军”战死的将士的墓。“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这个将士陵园原来是一个民国的小洋楼花园,有着一个拱形的大门,一个亭子,从残存的格子地砖来看,这个小洋楼以前非常大。虽然这些建筑已经看不到了,但陵园非常庄重肃穆。我从墓碑的先容上,似乎看见了将士们在战场上为国捐躯的场景。

  清明节同样也是一个团圆的日子,我们驱车来到了宜兴。那里人真多。“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我们预备去竹海景点,没想到车流如织,根本进不去。我们只好在路边的小竹林里玩。我看见一些人在挖笋。山上的笋良多,有大有小,最小的只有我的小腿那么长,最大的有我身高三分之二呢!我和最大的.笋合影后,预备下山,结果我从山上滑了下去。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可笑。

  这次清明节,我踏青、扫墓、吃青团,感触感染了清明节的传统习俗,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清明由来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节气。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在古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三月节”。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

  民间传说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晋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习俗在山西首先流行.旧时寒食断火,次日宫中有钻木取新火的仪式,民间也多以柳条互相乞取新火。

  在古人的观念里,108是代表完满、吉祥、久远、高深的大数,把清明放在冬至后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义.清明的得名,不仅缘于万物此时的生长清洁明净,也缘于这一时期的太阳也是清新的太阳,流转于这一时期天地之间的阳气,也是清新的阳气。

  清明节的资料

  清明,是一年中的第五个节气,按公历来说是在每年4月5日和6日,按农历在三月的上半月。古人算节气,都从冬至起,从冬至到清明,中间整整隔了七个节气。每个节气按15天计算,整整105天,交清明节则是106天。所以古人说:“冬至百六日为清明”,又说:“春分加十五日则清明风至。”

  “清明”二字,古书上解释说:“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矣”;其它书中也有“桐始华,虹始见,萍始生”,“清明风居东南维,主风吹万物”。清明象征着我国黄河流域,万木凋零的寒冬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到来了。劳动人民依据节气来安排庄稼活计。二十四节气中就有“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之说。

  清明,在遥远的周代已经流行。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历代的诗人词家都有关于清明盛况的描写,自古以来人们在清明节留下了很多习俗。

  清明扫墓,追祀祖先,由来已久,相沿成习。扫墓,又叫墓祭、祭扫、上坟。清明扫墓是因为惊蛰、春分已过,冰消雪化,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自己的祖先坟莹,有没有狐兔穿穴打洞,会不会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所以到坟上一方面清除杂草,整修树枝,给坟上添几锨土;另一方面准备一些祭品,烧几张纸钱,给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个简单的祭扫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古代二月,三月三有踏青之俗。“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肝闻吹笙”、“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记述的就是唐人踏青盛景。古代每逢这一天,人们聚亲约友,扶老携幼,乘大好春光到郊外踏青,然后围坐野宴,抵暮而归。

  人们在扫墓和踏青返家的路上,都愿采几朵野花戴在头上,顺手折几根柳条插在房前屋后。据说这种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民祖师——神农氏。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纪念和希望长寿的愿望。戴柳习俗被淘汰,插柳却盛行起来,成为我国人民春季造林的植树节。

  清明前后还流传着很多传统的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拔河、荡秋千、放风筝、打马球、斗鸡等活动。清明节的习俗丰富多彩,历代的记载十分浩繁。诗人怀清明之作更是争艳夺彩,不可胜记。从这些意义上讲,清明既是节气,也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是寄托哀思的一个契机。各地青少们成群结队向烈士陵园献花致敬,或邀请革命先辈作报告,讲革命故事,或组织参观、旅行、访名胜、采标本,丰富了节日内容。

  文化:

  对于清明节,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也同样情有独钟。“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清明》可谓家喻户晓。小小诗中描绘出一幅充满淡淡哀愁的雨中春景,自然流畅,余味无穷。同样著名的还有唐代诗人韩罖的《寒食》,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既反映了春天风光,又讽刺了当时权贵的泛滥,赋上了不少政治色彩。一同回味这些与清明有关的诗词,在浓浓春意中享受一道别有风味的文化大餐。

  提起清明,还不得不提一下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独一无二的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作品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总计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五百五十多个各色人物,牛、马、骡、驴等牲畜五、六十匹,车、轿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多艘。房屋、桥梁、城楼等也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

  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扫墓、吃青团外,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1、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2、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3、植树

  清明植树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文献中早有记载。清明本是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早在周代就出现了“清明”这个词。到了汉代,《岁时百问》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静而明洁,故谓之清明。”清明形成节日与寒食节有很大的关系,汉代规定清明在寒食节后两天,具体日子在冬至后一百零七日,唐宋时改为寒食节后一天。清明节因寒食节演变成二十四节气中唯一的节日,其由来则与绵山介子推与晋文公重耳的故事有关。

  4、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5、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明《宣宗行乐图》长卷中绘有宣宗赏马球之场面。清代天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消失了。

  6、荡秋千

  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7、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中学生清明节手抄报素材】相关文章:

清明节的手抄报素材04-24

2015关于清明节的手抄报素材08-16

清明节手抄报文字素材03-30

数学手抄报素材08-15

中学生2016春节手抄报内容「素材」08-08

关于国庆手抄报素材10-14

欢庆国庆手抄报素材07-11

手抄报素材家庭的故事08-08

地震手抄报内容素材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