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金工实习日记

时间:2021-04-27 13:51:38 实习日记 我要投稿

关于金工实习日记合集8篇

  时间过得真快,一天又将结束了,想必有很多难忘的瞬间吧,何不趁现在赶紧写一篇日记。日记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金工实习日记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金工实习日记合集8篇

金工实习日记 篇1

  焊工实习已经圆满结束了,但萦绕在脑海里挥之不去的依然是那一圈明亮的电弧光,那一支沉重的焊钳,那些至今尚未完全领会的老师的谆谆教诲。焊工真正让我明白到理论离开时间的苍白无力以及知识在运用中才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焊工”一个让人听起来很普通的工种,“电焊”一个看起来很简单的技术,但是当真正地走进它们认真学习时,才发现所有的一切都没有想象地简单,我们装满理论的大脑去指挥一双并不熟练的手真的难以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在观看了老师的指导操作之后,踌躇满志变得荡然无存了,所谓“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我们懂得实在太少了。

  关于电焊,我们从小接触的机会有很多,总是看到工人师傅用焊钳随意地夹起一根焊条,轻轻地在工件上一点,就能让电弧持续的放电,一会儿就把工件焊得结结实实。虽然总有跃跃欲试的心理,但是总以为这并不是很难的事,然而在实习焊工的时侯,我惊讶的发现单就焊钳夹焊条这一项就有很多严格的要求。从夹焊条的部位到控制焊条和工件的角度,从焊条与工件的距离到焊钳的移动速度。需要认真的掌握的内容,诸如此类还有很多。由此我深深感悟到经验和理论在实践面前只能属于第二位的不要总相信你的耳朵和眼睛,而更应该相信自己的双手。只有靠自己的双手才是最可信的,知识固然重要,但它的重要性也要通过实践来验证。

  同时焊工不仅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它在让我们懂得亲手操作的重要性时,还培养了我们冷静、耐心、处世不惊的性格,在电焊时极易出现焊条粘在工件上的问题,此时决不能强行拔下,否则拗断焊条不说,由此引起的电弧光还会灼伤你的眼睛,这就需要冷静下来,采用老师教过的方法慢慢的操作,有条不絮地执行各个步骤,才能最终解决问题。而这种遇事不慌,冷静处理地面对的工作的态度对我们这些将来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受益匪浅。

  焊工实习虽然只有数天的时间,但它带给我们的思索却是无穷无尽的,它如一只长鸣的警钟,时刻让我们明白满腹经纶的知识算不了什么,只有用双手把它们付诸实践才是最终的成功者,遇事冲动莽撞算不了什么英雄,只有用冷静的心态理智地解决才是真正拥有智慧的人。

金工实习日记 篇2

  10月12日起,我们07食品3班在信工楼的金工实习车间进行了为期两周的金工实习。期间,我们接触了钳、车、焊、刨4个工种,在老师们耐心细致地讲授和在我们的积极的配合下,我们没有发生一例伤害事故,基本达到了预期的实习要求,圆满地完成了两周的实习。

  在实习之前,曾经听过师兄师姐说金工实习挺辛苦的,但初次走进车间时有点兴奋。老师给我们说明了注意事项时,特别强调了安全问题,列举一件件血淋淋的安全事故。在这时,我们彻底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接着我们分别被安排不同的工种,第一天我被安排车工学习。在老师的简单介绍下,我们明白了车床各个部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然后我们要做的是利用车床车一个圆柱体形状的工件。在老师边示范边讲解如何车这个工件后,我们就开始熟悉车床各个转盘和手柄的运作,接着到我们每三个人一组,亲自动手操作车床。但是当我们车第一个工件时,并不是那么顺利,反复的车磨,反复的计算尺寸。经过大半天的折腾,第一个工件终于出来,虽然尺寸不是那么精确,但那种成就感油然而生。经过两天的练习和总结经验,我们基本掌握车床的操作,完成老师对我们的考核。

  第三天,我要学习的是焊工和刨工。对于焊工,我并不陌生,曾无数次看到建筑工地里闪烁的电火花,我知道那就是焊接,但是亲自动手焊还是第一次。老师给我们详细介绍焊接的相关操作和一些注意事项,焊接所产生的气味和刺眼的光对人体都是有害的,我们在操作时要懂得保护自己,要求带上面罩和手套。从老师的讲解中我了解到:焊条的角度一般在七十到八十之间,运条的速度,要求是匀速。刚开始时,一些女同学对这个东西有一种恐惧感,但练习几次后,自然习惯了。而我本想着操作起来很容易,然而事实却并非那样,比我想象的要难的多了,焊起钢管,那里一个洞,这里又没接上,原来这个真是易学难精。在学习焊工期间,有时会被焊接时的电弧刺痛了眼,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坚持下来,基本掌握了焊接的知识,但要想作到职业工人那样标准,需要我们反复的练习,熟能生巧。焊接虽然很累,也很危险,但我们亲手焊接过,体验过,以后有机会再好好实践。接着,要开始学习刨工了,经过学习车床,操作起这个刨床,感觉容易多了,并顺利完成了老师所要求的工件。

  这么快就到了金工实习的第二个星期,也是到了最辛苦的一个工种。老师告诉我们,钳工是一项完全靠手工来制作出各种零件,是最能锻炼一个人动手能力的。接着开始介绍虎钳、手锯、各种锉刀的正确用法,而我们要用这些工具将一个圆柱体制作成一把铁锤。首先,我们要锯一个平面出来,这是我才体会到钳工的辛苦,保持一个动作,来回地反复地锯,几百个来回下来,手和腰都酸了。但我明白,这考验的是我们的毅力和耐力,所以我们只有坚持,一点点锯。锯完后,还要用锉刀一点点地把它锉平,先用粗锉,再用细锉,真是费时间。经过两天的努力,我的工件终于有一点锤子的形状了,然后打孔,又用圆锉锉平孔的边缘。当把工件拿给老师审评时,我以为我的作品已经成功了,但是老师看了看,一连串地指出我的作品的缺陷和不足。这时我才发现钳工的严谨和技巧性,精准的尺寸,美观的形态,正确地操作手法,缺一不可。

  短短的两个星期的金工实习结束了,看着自己手中的纪念品(一把锤子,两颗圆柱体),这是用无数的汗水和智慧换来的。回想起这两周美好的时光,心中有一种充实和收获的感觉。

  通过这次学习,虽然我们所学到的不是很多,正如老师所说的,三年出师,但我们熟悉和掌握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提高和加强了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到了书本没有的东西,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才是科技的真正意义所在。我相信这次实习能为我们以后步入社会就业积累经验,而且是我大学生活中的又一笔宝贵的财富。

金工实习日记 篇3

  回首锻工实习的“峥嵘岁月”,我学到的东西和感受颇多,可谓苦乐参半。苦的是操作前的担心受怕,恐惧受伤;操作时又手不由心,失误频出,终于体会到了古代军事名言的滋味:“将在外君命有所受有所不受”。而这个“君”指的是心,“将”则是手。乐的是终于可以亲手操作,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了;认识到自己心理素质差,动手能力低,亟待培养与提高。

  看着坯料在知道老师娴熟的操作和掌控之下,规规矩矩地变成工件,使我的心里有一点蚂蚁触动般的微痒,很想上手亲自一试。终于轮到自己了,小心翼翼地用钳子夹着坯料放到下砥铁上,手脚却不住地颤抖,头上也不由渗出细密的汗珠。第一锤脚用力过猛,反应太慢,回过神时工件已经面目全非;于是赶紧改变椴打方向可手却不听指挥,差点松掉工件。停下之后将坯料放回火炉,心中却有着“泰山崩于前”的感觉,心理素质太差,动手能力,手脑配合能力太低,成为初尝失败苦果的始作俑者。痛定思痛,注意高度集中,反复试验后终于在同组同学的协作下完成了指定产品,此时已是殚精竭力,心疲身累。

  通过两天半的锻工实习,我初步掌握了自由锻的步骤以及安全注意事项,体会到沉重的铁锤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危险,了解到只有不畏首畏尾才能做好。同时也充分暴露了我的诸多缺点和不足,心理素质太差致使我临阵心虚,手足无措,苦不堪言;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注意培养自己,使之成形稳固的素质。动手能力差,脑手配合不佳,不能把知识付之于实践,形成专业技能。这些感受将对我的今后学习和生活产生很深的影响。

金工实习日记 篇4

  第二天的实习生活开始了。当我们还带着惺忪的睡意时,我们又坐上了开往北区的汽车。外面在飘着小雨,有些冷。

  阴霾的天气似乎预示着今天的不平凡。当我们到达训练中心时,中心的大门紧闭。大约在八点左右,有一个老师(后来了解,是将来要交我们普通车床的老师)到了这边,原本以为是来开门的老师,在交流时老师说钥匙只有领导才有,但往常都是在八点前开门准备,不知今天是怎么回事,可能是下雨了在路上堵车了吧。8:20,我们进入了场地。

  今天我们要实习两个工种,刨削加工和磨削加工。其中磨削加工相对来说比较危险,我们不会亲自动手操作,由老师来给我们讲解和演示,时间大概一个小时,安排在了午饭后的时间。上午的时间全部安排在了刨削实习上。我们的指导老师姓毛,一上来就告诉我们要认真听,跟上思路,因为内容比较多,再加上还要预留一个小时的操作时间,所以时间会很紧张,整个上午也没有安排休息时间。刨削是粗加工的一道工序,加工的原材料是毛坯件,所生产出的是半成品工件。刨削用机床有三大类,牛头刨床、龙门刨床和单臂刨床(立式刨床),龙门刨床又有单立柱龙门刨床、双立柱龙门刨床。今天我们操作的是牛头刨床,型号B6034-1。B是刨床汉语拼音的首字母,60是牛头刨床代号,34是所能加工的最大指标参数的1/10,后面的1表示技术革新一次。接着毛老师又从操作环节向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如何对刀、进刀、退刀等,并一一向我们演示。老师的演示很到位,让我们对操作掌握的很清楚。但是只说不练、只研究理论而不实践是不可取的。在随后我们自己进行操作时就发现了许多问题,速度和效率提不上来,费时费力。还好有老师及时的指点迷津,帮助我们顺利完成了16mm*16mm的工件,误差控制在了0.1,平行度亦小于0.1。

  在磨削的教学中,李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不同加工方式、不同加工机床的区别。刨床、车床、铣床是利用金属刀具对不同类型的金属进行半成品加工,而磨床则是将所有半成品工件进行精细打磨,是工件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磨床的计量单位为丝,即0.01mm,每一次打磨深度即为一丝。磨床的砂轮在工作时转速很快,达到每秒30米。随后李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万能内、外圆磨床和万能平面磨床的操作,同学们对机器构造有了进一步了解。李老师的讲课语言朴实、亲切、有趣、明了,让我们感到很实际,也很受用。尤其记得李老师在讲课时提到:我们国家现在对机械制造不是很重视,而是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产业,使得许多人才只会画图纸而不会制造机器,这样你的.图纸即便画得再好、再有创意又有何用?因为根本制造不出来,即使培养一些农民工来造机器,综合误差总会不可避免的产生。我们现在的机器都是这样,只能叫“凑活着用”,所以我们的工业根本不可能比得上日本、德国等一些工业大国。虽然大家现在所学的专业不是机械类,但我仍然向大家能够静下心来,踏踏实实,老老实实学点东西,分数不重要,重要的是参与其中,学到东西。“老老实实学点东西”,这句话虽然普通,但我想如果把它当作求学的态度来做,会让人终身受用。

  中午去了趟小吃一条街觅食,可能是由于下雨的原因人并不是很多,饭做得还不错。明天再去逛逛,我想即便在这吃一年也不一定能吃个遍,这里的小店太多了!

金工实习日记 篇5

  为了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提高同学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学校特于今年暑假安排我们进行金工实习。在实习中,我们熟悉了不同工种的理论知识以及相应的实际操作在所有的工种中,我对铣床工的感触最深。

  铣工的实习时间为两天半。

  第一天的上午先是由王银萍老师给我们上理论知识课。当时我听着老师讲课就一头雾水,什么是立铣,什么是卧铣?——基本上听不明白,但知识总归知识,实际操作离不开理论指导,只好认真听课,做好笔记。听完王老师的课后,休息一会儿,就由徐方林老师给我们演练操作过程。看到庞大的机器,听着隆隆的机械声音,同学们心中有点儿发悚。徐老师似乎看出了这一点,对我们说:只要你们认真听课,掌握操作方法,遵守操作规范,是不会出现安全问题的。

  徐老师演练完之后,就开始让我们上“战场”了,五个人一组。分到工具和零件后,来到指定的机器,五个人轮流对铣床的操作系统熟悉一下,经过这样一练习,发觉王老师给我们讲的理论知识清晰了不少,而且我对铣床的恐惧少了许多。

  按下来的两天时间,我们就开始按照要求的流程加工我们的工件。加工的工件是宽28长187mm的钢件,我们要把它加工成长方体,宽高均为 19.02mm.然后切断长为19+-0.5mm的两根。加工第一个工件时,我们小组小心翼翼,生怕少铣或者多铣了一点,第一刀都要精量细测,花费了很长时间,掌握了不少经验。第一个工件得到老师的认可,到了第二个工件的时候, 我们就有点骄傲,心浮气躁,操作也不再谨慎,结果由于毛刺没挫净,影响了加工质量。这倒使我们冷静下来,凡事不能操之过急要按步骤来,要认真对待第一个工件。这对我将来的生活和工作来说都是不变的真理。

  有了前两次的经验,第三个工件的加工相当顺利。接下来就是切断了,切断比较简单,时间短,但由于我们的粗心大意,只记了一个保护措施,在操作过程中,铁屑飞出差点伤了组员。有惊无险,看来老师说得对,安全无小事,一个极小的失误就有可能造成重大事故。

  所有工序都做完了,看着自己加工后的产品,心中很有一番成就感,付出就有回报,我付出了汗水,我就获得了知识和经验,这可是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最后的下午是理论考试,题目不是太难,老师都讲到了,而且经过实际操作之后, 思路很清晰,印象比较深,答卷也就容易多了。

  很感谢徐方林老师和王银萍老师对我们的教导和培训,感谢学校给我们一个煅炼的平台,让我明白:天道酬勤,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金工实习日记 篇6

  钳工实习,短短的五天就这样结束了,在这几天中,我深刻感受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把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并不那么简单。

  这次实习包括组装第一个收音机和一个充电器两大内容。主要是让我们了解电子产品的生产流程,掌握元器件识别与检测的方法,熟悉电子工艺操作技术,掌握电子产品的焊接技术。调试过程中的各项技术指标,会运用仪表查找各级、各种类型故障的方法。

  在实习中我们要去想,更重要的是做。在听理论课的时候,认为很简单;在看电路安装图的时,认为也就是那么一回事。然而当你真正去操作时,你就会发现并不是那么简单。我们先实习的是收音机的装配,在不足手掌大的一个线路板上要安装那么多的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首先是对一个人的耐心的考验,更是考验你是否认真,电阻阻值的大小的测定,电容的测定,以及检测各个元器件是否正常,在焊接前为保证焊接质量还要挂去表面的氧化膜,焊接前检查元件是否正确,焊接完后对收音机进行调试,每一个步骤都要求认真仔细,装完收音机后,学会对钳工工具的运用,一些元器件的安装和焊接的技巧。在装充电器时,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元器件明显装的快,正确率也有所提高。排线的安装,也是一块难啃的骨头,15根线,不仅要对号入座,还要一一焊好,共焊30次,不是太简单。

  通过五天的实习,认识到理论的重要,实践更重要,要想把实践和理论联系到一起,决不是人们主观认为的那般轻松,要求我们去积极思考,踏踏实实的实践。这次实习不仅增加我们的理论知识,同时我们也学会干的更多,能把理论联系到实践中。

金工实习日记 篇7

  为了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提高同学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学校特于今年假期安排我们进行金工实习。在实习中,我们熟悉了不同工种的理论知识以及相应的实际操作在所有的工种中,我对铣床工的感触最深。

  铣工的实习时间为两天半。

  第一天的上午先是由王银萍老师给我们上理论知识课。当时我听着老师讲课就一头雾水,什么是立铣,什么是卧铣?——基本上听不明白,但知识总归知识,实际操作离不开理论指导,只好认真听课,做好笔记。听完王老师的课后,休息一会儿,就由徐方林老师给我们演练操作过程。看到庞大的机器,听着隆隆的机械声音,同学们心中有点儿发悚。徐老师似乎看出了这一点,对我们说:只要你们认真听课,掌握操作方法,遵守操作规范,是不会出现安全问题的。

  徐老师演练完之后,就开始让我们上“战场”了,五个人一组。分到工具和零件后,来到指定的机器,五个人轮流对铣床的操作系统熟悉一下,经过这样一练习,发觉王老师给我们讲的理论知识清晰了不少,而且我对铣床的恐惧少了许多。

  按下来的两天时间,我们就开始按照要求的流程加工我们的工件。加工的工件是宽28长187mm的钢件,我们要把它加工成长方体,宽高均为19.02mm.然后切断长为19+-0.5mm的两根。加工第一个工件时,我们小组小心翼翼,生怕少铣或者多铣了一点,第一刀都要精量细测,花费了很长时间,掌握了不少经验。第一个工件得到老师的认可,到了第二个工件的时候, 我们就有点骄傲,心浮气躁,操作也不再谨慎,结果由于毛刺没挫净,影响了加工质量。这倒使我们冷静下来,凡事不能操之过急要按步骤来,要认真对待第一个工件。这对我将来的生活和工作来说都是不变的真理。

  有了前两次的经验,第三个工件的加工相当顺利。接下来就是切断了,切断比较简单,时间短,但由于我们的粗心大意,只记了一个保护措施,在操作过程中,铁屑飞出差点伤了组员。有惊无险,看来老师说得对,安全无小事,一个极小的失误就有可能造成重大事故。

  所有工序都做完了,看着自己加工后的产品,心中很有一番成就感,付出就有回报,我付出了汗水,我就获得了知识和经验,这可是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最后的下午是理论考试,题目不是太难,老师都讲到了,而且经过实际操作之后,思路很清晰,印象比较深,答卷也就容易多了。

  很感谢徐方林老师和王银萍老师对我们的教导和培训,感谢学校给我们一个煅炼的平台,让我明白:天道酬勤,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金工实习日记 篇8

  回首锻工实习的“峥嵘岁月”,我学到的东西和感受颇多,可谓苦乐参半。苦的是操作前的担心受怕,恐惧受伤;操作时又手不由心,失误频出,终于体会到了古代军事名言的滋味:“将在外君命有所受有所不受”。而这个“君”指的是心,“将”则是手。乐的是终于可以亲手操作,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了;认识到自己心理素质差,动手能力低,亟待培养与提高。

  看着坯料在知道老师娴熟的操作和掌控之下,规规矩矩地变成工件,使我我的心里有一点蚂蚁触动般的微痒,很想上手亲自一试。终于轮到自己了,小心翼翼地用钳子夹着坯料放到下砥铁上,手脚却不住地颤抖,头上也不由渗出细密的汗珠。第一锤脚用力过猛,反应太慢,回过神时工件已经面目全非;于是赶紧改变椴打方向可手却不听指挥,差点松掉工件。停下之后将坯料放回火炉,心中却有着“泰山崩于前”的感觉,心理素质太差,动手能力,手脑配合能力太低,成为初尝失败苦果的始作俑者。痛定思痛,注意高度集中,反复试验后终于在同组同学的协作下完成了指定产品,此时已是殚精竭力,心疲身累。

  通过两天半的锻工实习,我初步掌握了自由锻的步骤以及安全注意事项,体会到沉重的铁锤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危险,了解到只有不畏首畏尾才能做好。同时也充分暴露了我的诸多缺点和不足,心理素质太差致使我临阵心虚,手足无措,苦不堪言;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注意培养自己,使之成形稳固的素质。动手能力差,脑手配合不佳,不能把知识付之于实践,形成专业技能。这些感受将对我的今后学习和生活产生很深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