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学车社会实践报告

  暑假学车社会实践报告(一)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在这个风生水起,瞬息万变的科技化新时代,掌握一门新技能尤为重要。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选择了利用暑假两个月的时间前往驾校学习基础驾驶知识,考取驾照,成为万千资格驾驶人中的一员。此次实践活动旨在顺应社会的潮流,学习一门社会生存必备技能,为以后的学习工作提供有利条件,并且通过此次学习锻炼自身意志力、吃苦耐劳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断超越自己、提升自己。

  我于2013年7月报名参加了驾校培训,在2013年8月底完成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在这个风生水起,瞬息万变的科技化新时代,掌握一门新技能尤为重要。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选择了利用暑假两个月的时间前往驾校学习基础驾驶知识,考取驾照,成为万千资格驾驶人中的一员。此次实践活动旨在顺应社会的潮流,学习一门社会生存必备技能,为以后的学习工作提供有利条件,并且通过此次学习锻炼自身意志力、吃苦耐劳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断超越自己、提升自己。

  对于刚刚参加完高考的我来说,还不太适应走出校园,走向社会驾校的这个过程。起初的自己是忐忑不安的,毕竟学车不比看书写字,确实需要每天按时到达场地进行真真切切地实践练习,时间不多,效率要高,的确是一件费精力费脑筋的苦差事。科目一理论考试很顺利的通过了,科目二场地考试却没想象的轻松。

  暑假降临,一大批像我这样的学生开始利用暑假的时间积极投入驾校学习中。而驾校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人太多,师傅教不过来,只有你自己把握住机会,一有时间就抓紧练习,才能看见显著的成效。我的行程安排是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六点半到校,排到第一个练习的位置,这样,在其他练习的人还没有多起来的时候,我就能多练习一段时间,以保证真正有效率的练习。此外,我还利用中午的时间,趁师傅们都去吃饭休息了,自己单独练习一会儿,有时顶着烈日炎炎也在坚持不懈的在驾驶座上奋斗。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勤学苦练了20天后,第一次科目二的考试就顺利通过了,心中激动万分。今年暑假,我一回家里,就开始联系师傅,准备上车练习路考的相关内容。有了去年的经验,我练习科目三的时候轻松了许多,路上的练习并没有场地里那么辛苦,不过需要注意的细节却不比场地的少。在这种最考验人耐心和细心的条件下,我顶住压力,认真听从师傅的指挥,记住师傅所说的每一个要点,仔仔细细地走好每一步。虽说每天下午一点就要从家里出发前往驾校,但一份付出一份收获一份感动,科目三和科目四我也是毫无悬念地顺利通过了。

 

 

  暑假学车社会实践报告(二)

  此次暑假学车,是原本订好的暑期社会实践计划,之所以用这个暑假学车,是因为时间的紧缺已不容许我在拖延这一计划。大三的暑假会忙于更重要的事宜,而今后将更加没有时间。我已后悔没在大一暑假像像样样做出点什么事来,故而,在时间上已经刻不容缓。虽然说近几年还不至于开车往返于"住所与工作场所之间",但技能的有用性可以保鲜。

  说是学车,我在学的过程中还注意观察驾校教练的教学方式,对此颇有改进意见。此次实践是学习与观察反思的结合。

  其实,学车不仅仅是一个学习某一样专用技能的过程。学车学的还是心态调整、还是从容不迫。当驾驶熟练之后,在道路上形势已如常人骑行自行车一样,根据个人体会,第三四趟上道路开车已比较从容,实际上,初学者如何在教练的斥责声中茁壮成长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也是一个隐藏的历练机会。

  据个人观察,目前机动车教练在教学方式上普遍存在急躁的现象。如果学员悟性高,学得快还好,一旦学员学得慢,那后果就不堪设想。我有为四十多岁的同学,就因为常常在细节上出错,就时时承受着教练瓢泼大雨般的斥责声。而学习者都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斥责只能增加其心理压力,使其操作更不听使唤,甚至原本熟练的,已经会的动作都要忘记。他就是这么告诉我他的体会的:"年纪越是大,就越放不下面子,被教练斥责已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一个四十多的人与十几二十多的孩子一样被训斥,自觉地不舒服,况且一斥责脑子里面一片空白,什么也做不对了"那是一位老师,自己也有教育经验,明白如何把握学生心理,"我教的学生也是这样,尤其是脸皮薄的人,最不能在错题的时候一味训斥,也不可在考场中在其身旁长时间逗留。"他说,"看这里三十几位教练,大多有急躁的习惯。"而根据我了解,在许多异地驾校也有此类问题的存在。

  我的确看到了这位中年同学在教练训斥下的操作实况。他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在紧张时特别会出汗,而教练训斥下汗就特别多。我自己虽然被斥责得比较少,但责备的语气下的确会影响操作的灵活性,操作变得僵硬,效果当然不理想了,不理想的效果带来的是下一轮的斥责,而不理想的效果就次次放大,一直到学员感到无力为止。

  这是一个现实中的问题。现在的教练大多是以前的老司机,对于教学方式理解不深。问题的改善是重要的也应该是一个趋势,然而,对于学员而言,难道不该做些什么吗?

  所以我也认为,学车也是一个锻炼心理素质的过程。开车本身是这么一个过程,尤其是道路驾驶,一定要沉着冷静。但道路上的冷静是对物化情况处理过程中的冷静。场地驾驶没有道路驾驶的紧张感,然而面对这么一个驾驶室训练环境,实际上就要求学员能很好地进行人化情况处理的心理能力和承受力。个人认为,后者对于将来从事需要在社会上进行沟通的职业的年轻人带来的锻炼效率更高,锻炼方式也更契合。很多人只会在遇到教练斥责时抱怨,但他们没想到,无论如何,机动车初学者都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而连续犯错的几率都很大,所以被教练斥责的概念也很高,只是次数多少而已。所以,为什么不想想,怎样能在教练斥责时保持一颗谨慎但放松的心,将因斥责而带来的心理阴云和学习的专注从容分开呢?这样做最直接的是会使你学得更好更快,更有驾驶技巧的体会。而更重要的是,你将在此过程中多多少少掌握面对人为造成的紧张关系的处理方式,至少会有一种相对熟练的处理心态,使自己在将来的发展道路中走得更为轻松。

  这只不过是我的一些小小感受而已。我必须提出另一个问题:做什么事,都不可只拘泥于一件事本身,必须在理性上有发散性思维,而在感性上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发散性思维和洞察力也是对一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的,建议忙于学业忙于就业的同仁们注意培养。在此短文中,这么几点就是我想说的。

  话又说回来,我做的只不过是学车而已,其他的只是诱发的思考。如何把思考变为人生的财富,就要问我自己了。同样地,这是每个人都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已影响6827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