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我国延迟退休改革 还需精细设计

时间:2021-01-17 10:15:26 社保政策 我要投稿

我国延迟退休改革 还需精细设计

  延迟退休改革 还需精细设计

我国延迟退休改革 还需精细设计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14日称,我国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经中央批准后,人社部将向社会公开延迟退休改革方案,通过每年推迟几个月,逐步推迟到合理的退休年龄。

  实行延迟退休或有其必要性。第一,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已达70多岁,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工作时间与寿命等量延长有其合理性;第二,相比世界其他国家60至70岁的退休年龄,我国的年龄界限的确偏早。第三,我国正面临老龄化加速局面,社保金的收支压力不容忽视。

  尽管“延迟退休”确有合理性,但还应考虑其中所涉及的问题复杂性。针对不同劳动群体的现实情况和利益诉求必须进一步进行更为全面细化精准的方案设计。

  从性别来看,不同性别的男女职工如何具体实行延迟退休,就不能简单“一刀切”。目前我国平均退休年龄之所以不到55岁,实际上主要是由现行男女退休年龄差距太大造成的。因此,“延迟”方案仍应考虑男女不同步的问题。

  从工作岗位和劳动性质来看,部分体力劳动者随着年龄增长势必“力不从心”,而一些白领岗位则可能“越老越吃香”。这些背景下,“延迟”方案更具制度弹性和可选择性,以便不同人员自主选择。

  与“延迟退休”改革相对应的,应当建立更完备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比如,在养老保险制度方面,一方面,要通过“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降低人们延迟退休后的社保缴费负担,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激励人们主动延迟退休,并提高延迟退休之后的养老待遇。同时,也要通过“增加社保政府财政投入”、“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不断增强养老保险基金实力。

  在来自就业、生存、养老、社会运转等多方面的压力下,延迟退休改革不能单兵突进,只有针对不同人群设计更周密的方案,才能维护更多民众的福祉。

  延迟退休还是得“慢慢来”

  所谓延迟退休需要“慢慢来”,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延迟的步伐必须渐进缓行。其二,在具体政策的安排上,也需要综合考虑各方能力和利益,让企业、员工都能各得其所、各得其利,而不是把延迟退休的职工强行“塞”给企业就算完事。

  2010年9月,也就是大约5年前,本报曾发表社评《退休年龄调整需要充分的预热》,其基本的观点是,延迟退休势在必行,但不仅在实际推进中必须渐进缓行,而且应该在舆论上提早预热、吹风,让即将面临延迟退休压力的民众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其时,时任人社部副部长王晓初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公开提及延迟退休的必要性和初步设想,事实上已经开始了预热的过程。

  日前,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提出,人社部准备向社会公开延迟退休改革方案。而且,方案的设想已经基本成型,即通过小步慢走的方式,每年推迟几个月,逐步推迟到合理的退休年龄。也就是说,经过过去的5年时间,预热程序已经基本结束,延迟退休不仅正式提上议事日程,而且已经开始进入正式推进的.阶段。

  日前又有媒体通过相关专家获知,多家研究机构参与提供的方案中, “清华方案”和“社科院方案”最受瞩目。比较而言,清华方案相对激进,方案设想以每年延迟一年的速度,到2030年,男女职工的退休年龄将同步延迟到65 岁。而社科院方案则相对比较温和,即以每几年延迟3个月的速度,经过20年的过渡期,实现延迟5年退休的目标。

  而据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每年推迟几个月”的表述,未来真正推出的讨论方案,似乎将介于清华方案的“每年推迟1年”,和社科院方案的“几年推迟3个月”之间,成为介乎激进与温和之间的一种折中。

  这种折中的选择看似太过中庸,其实也自有其必然的道理。

  延迟退休是牵扯几乎每个百姓切身利益的重大且敏感的事项,不管是本报曾经提出的“预热”过程,还是相关部门极其慎重的决策过程,都是由这种敏感所致。而且,即使预热过程已经完成,公众已经对延迟退休的必要性有了比较充分的了解,并做好了相应的心理准备,延迟退休政策的落实仍然需要“慢慢来”。

  就中国社会的老龄化趋势,和由此带来的养老压力而言,延迟退休不仅势在必行,甚至已经刻不容缓。但正如影响延迟退休政策的因素相对复杂一样,延迟退休政策给社会带来的影响也必然相当复杂。一方面,因政策调整而不得不延迟退休的职工,可能产生诸多不满和不适。另一方面,这些能力巅峰已过,又可能并不情愿留在工作岗位的员工,究竟还能在工作岗位发挥多大作用、创造多少价值,也很难让人有乐观的预判。尤其在今天的社会,越是充满经济活力的新技术企业,越是对职工的年轻化有强烈的依赖。由此,如果技术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强的企业,因延揽了大量青年才俊而轻装前进,而大量延迟退休人员都沉淀在竞争能力相对落后的产业和企业,则很有可能继续减弱了这些企业的竞争能力乃至生存能力。

  简言之,如果对职工延迟退休之后如何继续焕发激情、创造价值,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则延迟退休很可能同时给职工和企业带来困扰。对于社保部门而言,确实能够实现多收少支、减少养老金压力的目的,但对于企业而言,除了为职工再多缴几年养老保险之外,可能没有其他任何正向收益。如果这样的局面真的出现,则延迟退休政策,就成了养老难题向职工和企业的硬性转嫁。

  因此,所谓延迟退休需要“慢慢来”,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延迟的步伐必须渐进缓行。其二,在具体政策的安排上,也需要综合考虑各方能力和利益,让企业、员工都能各得其所、各得其利,而不是把延迟退休的职工强行“塞”给企业就算完事。

【我国延迟退休改革 还需精细设计】相关文章:

2017延迟退休政策解答02-19

2017深圳延迟退休政策02-19

2017湖南延迟退休政策02-19

2017广东延迟退休政策02-19

延迟退休的实施原因02-17

下岗失业人员要延迟退休吗05-27

渐进式延迟退休新政策201702-19

个人办理退休后还需负担五险一金吗09-27

人社部渐进式延迟退休最新政策02-19

我国生育保险制度改革探讨论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