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求职者的揾工故事 有淡定有彷徨

时间:2017-05-08 求职故事 我要投稿

  硕士毕业,却在人才市场上处处碰壁,无奈之下只能暂时屈就按摩师的职业,拿着不如保姆的低薪;小学五年级没毕业,反而成了企业争抢的香饽饽,用挑剔的目光一年换一份新工作……春节过后,一场寒潮突袭珠海,人才市场同样异常寒冷,招聘岗位多过应聘者的场面已成为各类招聘会的常态。在“用工荒”再度席卷的背景下,每一场招聘会更像是一出“浮世绘”,总是上演几家欢喜几家愁。

  除了企业之间为了招工打响的“抢人战”,形形色色、学历不一、地域不同的求职者也汇聚在一起,有人待价而沽,在企业之间挑挑拣拣;也有人在为找不到称心的工作发愁;有的则迫于生计,勉强找到一份并不遂意的工作糊口混饭吃。南都记者采访了6名求职者,通过他们的,解剖不同群体的求职现状。

  “企业夸大宣传,不少同事走人”

  人物1

  涂亮,20岁,四川人

  15日下午3时,前山的珠海人力资源市场,冷冽的寒风中,20岁的涂亮和两个同乡正慢悠悠地在一楼贴满招工广告的橱窗前四处张望,寻觅工作机会。现场不时有招工若渴的招聘人员凑上来往涂亮手里塞招工小广告,他看了一会就失望地摇了摇头,把广告卷成筒状在手里把玩“现在好找工作,我们也不着急,打算一周内搞定工作就行了。”涂亮和同伴语气轻松,对于找工作很有信心。他的底气来自于今年节后,珠海再度遭遇的“用工荒”,现场多名招聘负责人都坦言,很多工人节前返家,现在还没有回厂,导致用工紧张,不得不重新招聘。

  “有时故意跟父母唱反调”

  涂亮老家四川自贡,1995年出生,小时候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亲作为第一代农民工,在他1岁多那年就南下珠海打工。“他们说家里当时太穷,要供我读书成才。”提及父母,涂亮脸上的轻松没有了,眼眶微微有些泛红,语气中有一股怨气。涂亮有些气愤地说,父母为了打工挣钱,把他扔给了外婆,四五年才能回老家看他一次,因为缺少家庭温暖,他从小性格变得内向,“如果能选择,我宁愿他们少挣点钱,家里穷一点,也希望他们能够陪我一起成长”。

  因为这段经历,让成年后的涂亮与父母关系也变得有些紧张,经常会发生矛盾。用涂亮的说法,这叫抵触,“很多事情我都跟父母唱反调,有些就是故意的”。

  父母打工的本意是改善生活,让涂亮有条件读书成才,不要重走父辈的老路,但涂亮在高一那年不顾父母反对执意辍学,除了不想按父母的意愿生活,他说,当时四川教学改革,教学方式变了,自己读高一时跟不上,成绩很差,读书又感到很吃力,所以干脆辍学了。

  时隔3年多,父母至今仍对涂亮的辍学耿耿于怀,逮着机会就斥责他家里有条件,还不好好读书,反而跟他们一样出来打工,没出息。涂亮说,从他辍学开始,父母就一直唠叨到现在,让他很反感,甚至都不愿意与父母交流,“每一次我说他们从小把我扔在老家,没有陪我,他们就会骂白养我了,说自己如何如何辛苦,实在交流不下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