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试论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论文

时间:2022-09-04 14:24:57 求职指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试论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论文

  【论文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 就业 原因 对策

试论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论文

  【论文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导致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主要有学校、社会及学生自身三个方面,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当前矛盾日益突出的问题,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更是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已超过600万,加上2007年、2008年待业的毕业生,数目更加惊人。这些高校学子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着高校今后的发展及社会的安定和谐。而体育教育专业因为专业性较强,专业口径相对较窄,而且除了体育院校之外,各大综合性院校及地方院校都在招生,招生数量远远超出了社会需求量等因素的影响,就业形势相对而言就更为严峻。本文就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的原因从学校、社会及学生自身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对策与建议,以期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一些帮助。

  1.制约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1.1 学校方面

  1.1.1 培育机制与市场需求机制脱轨

  近年来,高校一再扩招,体育教育专业的招生人数也是不断攀升,而与体育教育相匹配的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位则处于饱和状态。这导致许多毕业生无法找到对口的工作而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专业选择其它的职业,或者为了就业选择继续深造。而选择非本专业的这些学生,因为专业门槛限制,无法胜任那些必须有深厚专业功底的工作,只能从事些技术含量不高的简单的工作,更有许多毕业生因无法胜任非本专业的工作而被拒之门外。由此一来,来年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人才积压现象越来越严重。就业市场需求有限,造成人才浪费,国家好不容易培养的人才因为没有就业机会而无奈放弃自己的专业而改行,甚至无法就业[1]。

  1.1.2 课程设置老化,专业优势不突出

  很多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才发现自己知识的匮乏。他们认为在大学里没有学到有用的东西。这其中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及教师的原因。一方面,大多高校作为非盈利性的单位,不参与市场竞争,生源充足,又没有中学的升学压力,所以在自身的建设中难免懈怠,不注重教学质量,不因时制宜的调整本校的培养计划,不及时的更新教学内容[2],从而造成学生所学知识无法与中小学改革以后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接轨。另一方面,很多高校在专业设置上重复现象严重,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及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及就业方向相差不大,造成其它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抢饭碗的现象。加之大部分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都是从大三才开始进入专项的学习,到了大四又要实习和找工作,真正专项学习的时间仅仅一年左右,这样学生的专项技术技能就不会太突出。与同一级别的二级学科运动训练专业及民族体育专业的学生相比,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所学知识全而不专,没有优势可言。因为专业技术技能不突出,很多用人单位更愿意要运动训练专业及民族体育专业的毕业生,而将对口专业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拒之门外。

  1.1.3 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的系统性不强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始终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对就业问题的解决,不应仅仅在学生毕业前才开始,应把职业指导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始终,帮助体育专大学生进行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让学生能有准备的面对就业。然而,很多学校对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工作重视不够,部分学校虽有涉及但是还没有真正在学生中广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和重要性没有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中得到有效的普及。有些学校只给毕业班的学生举办讲座或者在大四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将职业生涯规划缩为短短的几次讲座或几次理论课,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发展与成长的需求。职业生涯规划需要指导教师和学生身体力行地去实践,只有系统地职业生涯规划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高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形式也比较单一,内容也较为笼统。大多采用在毕业生年级中开展讲座、政策咨询、谈话等形式,内容仅限于面试技巧、就业政策等,对结合体育教育专业实际及提高实践能力的指导较少。

  1.2 社会方面

  1.2.1 社会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与体育教育专业相对口的工作有中小体育教师、社区体育指导员、体育俱乐部工作人员等。一方面,现今大城市的很多中小学体育教师已经饱和,而部分需要体育教师的乡镇的中小学由于只看中高考上线率,而对体育的重视不够。在这些学校,体育课形同虚设,对体育教师的数量及质量更是重视不足,即使非常缺体育人才,为了节省教育经费这些学校也不愿招收体育教师。另一方面,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开展还不普及,在城市的各个社区经常锻炼的人群较少,愿意花钱请人指导的人更少,很多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虽然考了社区指导员证书,仍无用武之地。而一些体育俱乐部、健身房虽然解决了一部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但由于我国的体育产业在当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所需的人才毕竟是有限的。

  1.2.2 就业政策措施灵活,但社会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歧视现象依然存在

  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以及其他劳动力就业,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都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和措施,对原有的就业体制进行当的调整,但用人单位仍然存在许多不合理的政策。为了寻找更合适的人才,很多用人单位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对应聘者设置不合理的门槛,例如,不聘非名牌大学毕业生,聘非本地毕业生,不聘无经验毕业生等等[3]。而且随着近年来体育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的不断增多,很多单位在招聘时只要高学历的硕士生、博士生,甚至一些城市的中小学也打出了招收硕士生、博士生的牌子,在用人单位的高要求面下,既无经验、高学历,又非名牌大学毕业的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连面试的机会都得不到。有些用人单位甚至依然存在对体育大学生“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歧视,认为体育大学生“只会跑跑跳跳,文化素质低下,无任何能力胜任工作”。所以在录取时同等条件下他们不愿要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而更愿意选择其它专业的毕业生。他们没有看到体育大学生肯吃苦、敢创新、有激情等优点而武断地将其排除在外,对他们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损失。

  1.3 学生自身方面

  1.3.1 观念更新不够,急功近利思想严重

  在当前买方市场的就业形势下,许多大学生在主观意识上缺乏理性的判断与自我认知,没有将自己置于大众化教育及就业竞争的大环境中客观地评价和分析自身特点,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优势,缺乏对自我客观、系统、科学的认识,常常出现高估自己能力的现象[4]。在对用人单位进行选择时,一方面,追求安逸舒适的工作环境,把目光集中在体育人才已经饱和的大城市,期望有较高的工资收入,不愿去真正需要体育人才的偏远地区、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等。另一方面,很多毕业生只愿意去医疗、养老保障制度较好的学校,而对社会福利相对较差的工作却不愿选择。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这种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思想,致使他们失去了许多就业机会。事实上,很多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并不难,难的是找不到符合他们要求的工作。所以,从根本上说,这种不切实际的观念是导致他们就业难的思想根源。

  1.3.2 专业口径较窄,专业素质不高

  有相当大一部分大学生是由于感到自己升学无望,高考前临时改投体育,报考体育教育专业,由于选择专业具有盲目性或者对专业的预期不准确。对于所学专业内容、发展方向、前沿动态的不了解使学生对本专业兴趣索然,投入精力有限并由此对未来从事职业的迷茫心理。加之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相对于运动训练专业及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专项技术基础普遍较差,进入大学后的第三年才开始仅进入专选阶段,专选时间仅1年多,与运动训练专业及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四年的专项学习相比就更不占优势。因为专业素质不高,很多学生在毕业时,便有了跨专业工作的想法,这样在找工作时往往会碰壁,同时又可能会轻易放弃本专业可能的就业机会。

  1.3.3 综合素质不高,社会竞争力不强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由于其专业的特点,体育成绩相对其它专业的学生好,而文化底子较薄弱。而现在因为各地学校需要教师数量日趋减少,各地教育局也设置了入行门槛,要求毕业生在上岗前要进行入门考试,考试通过才有机会就业,这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难度很大。除学校之外,很多单位在招聘时也要考试,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参加社会上的各种考试时普遍竞争力不强,除了公务员考试中需同时进行体能测试的岗位外,基本无任何优势可言,甚至是完全处于劣势地位。

  此外,由于现今应试教育观念在较大程度上依然居于主导地位,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多,参加实践的机会少,大学四年,很多学校给学生安排的实习机会一般只有两个月,大部分学校是安排在大四的上学期,造成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欠缺,这也是导致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2.对策与建议

  2.1 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

  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本人角度来看,自我定位和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因此,学校应对毕业生进行就业观的思想教育,让学生改变“天之骄子”的态度,放弃“非国有单位不去,非铁饭碗不算工作,工资待遇非优厚不干”的思想。鼓励学生到基层、到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去工作,或先选择在报酬较低的单位就业,也可以从事灵活就业,包括临时就业、非全日制就业等,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以求更好地发展。并让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的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关键在于能否借此积累经验,为今后职业成功奠定基础。

  2.2 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高校应在在客观分析我国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基础上,从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出发,对体育专业的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积极开展体育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认识职业自我,了解职业世界,学习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手段,为未来职业的自我实现打下良好基础,从而拓宽其就业渠道,缓解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同时,学校要做好毕业生就业的信息搜集工作,开展就业方面的政策解读、教育讲座等教育,并应将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列为专门的学科,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充分做好各专业招聘会或学校的大型招聘会。

  2.3 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体育教育专业应突出本专业的办学特色,加强学生专项能力的培养的同时,注重抓学生师范技能培养及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强化实践教学,加大建立教学实习基地的力度,多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同时,高校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加大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培养出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切实能够满足市场的需要。

  2.4 宣传专业优势,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学校要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来宣传体育的重要性及体育教育专业的特色、优势及行业影响力,通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举办校庆、毕业生就业双选会等宣传学校的各种成绩,通过宣传活动使社会各界认识到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改变社会对体育大学生的歧视现象,使用人单位了解体育教育专业及毕业生,认识到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优势所在并根据需求选择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

  参考文献

  [1]周清,赵艳兵.关于体育专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体育师友.2008(4):62.

  [2]王雅丽,制约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研究.法制与社会.2009(8):235.

  [3]李扬裕,余建晖,陈学红.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宏观特征与缓和对策.中国电力教育.2009(6)161.

  [4]刘国岩,孙春晓,徐晋.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影响因素研究.新西部.2009(16):118.

【试论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论文】相关文章:

汽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11-21

软件专业就业形势分析09-26

金融专业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分析11-11

金融专业大学生未来就业方向和就业前景分析09-26

园艺专业就业前景分析07-28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的分析10-27

大学生就业论文07-26

员工流失的原因及对策10-26

舞蹈教育专业论文11-28

工程造价专业就业形势分析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