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穷不失义 达不离道

时间:2020-12-31 20:16:47 心灵鸡汤 我要投稿

穷不失义 达不离道

  导语:中国古代有一种人,叫做“士”。士,不论处怎样境地,有风骨、有信义、有气节,有始终。

  大学生募巨款救父3年后加息还款

  “……虽乳臭未干,但我以人格作保向您筹借善款。因为哪怕仅仅是一块钱、一毛钱对我来说都非常重要,也是极大的帮助。我希望您给我一个详细的账号,我会在3-5年内把钱打给您。因为是借,我承诺每年支付5%的利息给您。无论我以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或是工作的变动或升迁,我都会及时将我的联系方式和所有情况公开,不会让您找不到我。毕竟您的任何一分钱都凝聚了您的辛勤汗水,任何人都没有权利不劳而获。真心谢谢您了!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大学生吕江(化名)用3年时间践行了“一诺千金”四个字。3年前,大四学生吕江为救身患白血病的父亲在网络上发文募捐,为父亲借钱治病;3年后,虽然父亲已经重病过世,但他仍旧践行承诺,寻找当年为自己捐款的好心人,将自己工作赚来的一点积蓄还给当年捐款的好心人。

  2012年6月,北京某高校大四学生吕江父亲被诊断身患白血病,因家住农村父母以务农为生,家中经济困难无力承担至少40万元的医疗费用,被迫无奈,吕江在微博、淘宝等网络平台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并向大家借钱,承诺会在3至5年内还钱且支付每年5%的.利息。

  事隔3年,5月10日,正在天津出差的曾先生突然收到吕江的电话。2012年吕江在网络上求助时曾先生曾通过银行向吕江转账捐款,没想到3年后会接到吕江的电话表示要还钱给他。随后,曾先生收到吕江汇款的银行短信,金额甚至包括吕江当年在网络上承诺的利息。

  2012年6月,一封实名署名的求助信在网上被广泛关注,写信的是北京某高校大四学生吕江。吕江在信中写到自己家境困难但父母仍咬牙供自己读书上大学的经历,并表示父亲在当年6月被诊断为白血病,如果不尽快进行手术,父亲随时可能死亡。家中以务农为生,年收入不过3万元。目前已经配型成功,但无力承担骨髓移植等治疗费用近40万元,自己无路可走遂发布求助募捐信息。

  吕江在求助信中发布了自己的身份证、父亲的白血病诊断证明、村委会的证明等文件及手机号码、银行账号等,并承诺将来会还钱以及利息。当时,吕江在微博上公布为自己捐款的好心人名单,详细记录了每位好心人捐款的时间、金额,并随时更新收到的捐款总额。根据吕江微博记录,截至2012年12月1日,吕江共收到532283.52元钱。

  曾先生表示,自己十分感动,后来还发表了一篇长微博讲述这件事情。“我没想到他还记着这件事情,并主动找到我要还钱,现在的社会还有这样诚信的年轻人真的很难得,不一味索取,还懂得感恩。”

  邢台男子替父还旧债

  多年前,商人马国栋欠下8万余元的债务,20多年后,他的儿子马立强受父亲临终嘱托寻找债主还账,感动于孩子的孝心和诚实,债主李森决定放弃债权。

  马立强是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人。他说,父亲马国栋与李森曾是生意伙伴,上世纪90年代,父亲经营铸造厂,后因经营不善倒闭,马国栋欠下李森10万多元的货款,还款2万元后,剩下8万元未能结清,而母亲此时患上重病,全家就带着母亲到北京边打工边治病。

  2014年9月,马国栋不幸突发疾病去世。马立强说:“父亲临终前留下遗愿,一定要找到债主,偿还其生前未了的债务。”

  今年春节后,马立强只身一人回到邢台寻找债主李森,但因时间太长,加上城市规划的调整变化,找了两个月一无所获,无奈只能向邢台市桥西公安分局求助。4月18日马立强终于在民警的帮助下找到了债主李森。李森说,上世纪90年代,这笔债务自己曾找马国栋讨要过,但了解到马家境况很不好,加上其卧病在床的妻子,以及还没长大的两个孩子,当时就想算了吧。

  当李森见到马立强,知道其四处奔波寻找自己替父还钱时,非常感动,再次表示这笔欠款他分文不要。“真没想到,20多年后,已经长大的孩子还亲自来找我,我已经60岁了,衣食无忧,他父亲去世了,年轻人还有很多要花钱的地方,能帮就帮他们一下,这笔钱不要了。”李森说。

  马立强说:“父亲欠下的债,作为长子,必须承担,这是中国的传统,目前已经找到两家债主,还会继续寻找下去。虽然家境依旧未能根本改观,但觉得自己还年轻有能力偿还。”

【穷不失义 达不离道】相关文章:

法企业提供的奖学金道达尔奖学金介绍02-08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成语释义04-12

拳不离手成语06-04

坐卧不离成语解释01-07

不离弃才是真爱09-24

拳不离手成语解释12-02

曲不离口的成语解释12-31

“形影不离”成语接龙01-29

不离职如何提取公积金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