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新农村建设的论文

时间:2023-07-25 14:26:17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 篇1

  摘要:我国的农村建设得到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也步入了快车道,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发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产生了哪些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问题;解决对策

  1概述

  经济的发展,农业是基础,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的全面发展,下面从新农村建设的角度具体阐释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探讨新形势下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措施。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1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在上世纪中叶被提出,当时提出这个概念的主要目的是要解决吃饭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主要的方向是要全面迈向小康社会,小康社会的概念就是在吃饱的同时还有精神的享受,此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便成了实现小康社会的主要内容之一。本世纪提出来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在全新的历史背景和指导理念下的一个综合性的农村变革的开始。纵观整个时代背景,我们提出建设新农村的理念,不仅是为了促进农村的发展的急切的需求,还是巩固和增强农业主要地位,保障按时实现全面小康终极目标的需求,既是新思路,也是老想法。新思路就在于进入了这个新世纪,有新的发展诉求,由于工业化的发展日益蓬勃,我们需要通过新农村建设,让农村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农村更好的融入和谐社会。2.2从经济学角度解析新农村。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优化和进步,决定我国要发展新农村,彻底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增加乡村居民的人均收入,不断缩小与大中城市的经济发展差距,做到区域化平衡发展,缩小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国策。我国的农业发展历经艰险,从传统的人力和畜力到今天农业信息化和机械化的推广,农业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坚定前行,我国的工业化建设的资金和能量大部分来自于农业的支持,广大的农村地区和农民的辛勤劳作,才有了如今的工业化的腾飞,这是功不可没的,因此现在工业的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在反哺农业,国家也在逐步加强对农村的补贴力度。在新农村的建设中,虽然有各方大力援助和支持,仍然避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众多问题,我国的农业要养活十几亿人,耕地面积已经极为庞大,我国的耕地资源正在渐渐流失,适宜开展农业生产的土地匮乏,农村的土地还面临着被征用甚至遭到污染的侵害,农业人口和资源也在流失之中,脏乱差的居住环境在有些农村地区凸显,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农村的发展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矛盾,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软肋,不解决农村的经济问题,不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就无法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国家的经济发展会陷入瓶颈,放缓了前进发展的步伐。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需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以及农民素养的提升,建设现代化的农业,就要有新的思想,以及新技术的全方位的应用,只有用新的科学技术培养新型的高素质农民,让农民应用高科技技术,才能够更好地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新农村的建设还需要国家的支持,加强国家对它的宏观调控,因为市场存在滞后性、盲目性等缺点与弱势,所以不能够简单的进行市场的调控,还应该增强政府宏观的调控,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和控制,现在我们已然具备了城市助力农村发展的条件。

  3新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农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综合生产力低。当前很多农村的基础设施还十分落后,道路交通、水电供应、水利条件都比较差,第一个是水利条件弱,不能防治灾害,大量的水利设施的投入不足,损害严重,设施老化。第二个是农田比例不够标准化,这使得总的生产力降低,难以形成较大的农业生产规模。三是有些地区城镇规划的公路都十分破烂崎岖,导致农村的资源很难转变成经济发展,农村基础的薄弱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3.2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农村及组织运转日益艰难。近几年来,尤其是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后,有很大一部分村级集体经济缺乏规范管理,经济收入日益缩水,而债务却日益增加,使得村级组织运转困难,这已经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集体经济一直是农村大力倡导和持续发展的主要形式,但是近年来由于管理制度跟不上飞速发展的经济要求,没有新的发展举措和创新的思维方式,致使营收困难,经营乏力,农村居民的收入在逐年下降,如果遇到大的自然灾害,要承担加倍的损失和付出所有积蓄的代价,这给农村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不合理的管理方式和发展规划导致了如今的局面,没有把农村的生产力和创造的价值有效利用,资金和人才都在慢慢流失,农村的集体组织运转已经十分艰难,使得农民的发展信念产生动摇,不利于集体经济的发展。3.3农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经济效益低。近些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农村的供求关系也发生了一些转变,市场需求多样化,转向生产高收益产品,导致农村的结构越来越不合理。许多农民盲目的跟随转变,不考虑自身优势,使得种植风险增加,不利于农业的稳定与发展。没有做好市场调查,市场需求与农民的.生产劳动没有搭配衔接好,致使盲目跟风种植,导致供大于求,市场无法消化吸收,而其他产品则陷入供不应求甚至短缺的现状,农民的辛勤劳动化作流水,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经济效益降低,这就是盲目的进行农业生产,发展结构不合理带来的后果。3.4人才的缺乏,制约经济发展。任何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现在许多年轻人都想离开农村,去城市发展,这就使得农村人才严重缺失,农村只剩下老弱妇孺,使得其发展陷入困境。农村经济发展不完善,难以承担更多人的经济收入压力,迫使很多的大学生和农村闲散劳动力离家外出务工,这种恶性循环导致农村经济需要的建设人才都流失了,高效的生产方式需要新技术和人才,新农村的建设面临着无人可用的窘境。

  4如何解决新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4.1加大投入,加强农村设施建设。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投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投资的基本设施和环境。4.2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在农村设立集体经济分工,每个人都有固定职位,并且做好宣传与管理,强化科学管理,转变发展思路,不走落后于时代的老路,创新发展集体经济。4.3调整农业结构,实现经营产业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就是发展优势产业,去除劣势,不盲目跟风,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才是最好的,推进产品的多样化和优质化,使得农业产业结构整体提高,为农民提供经济保障。4.4引进专业人才,为农村经济助力。农村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鼓励年轻人来农村探索,政府可以出专项资金用来培养专业人才,前提是为农村经济发展出一份力,鼓励那些学业有成的人才回家乡创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新农村的建设更要重视新农村经济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只有解决了经济发展的问题才能够更上一层楼,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孟建国.着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J].全国商情,20xx(8).

  [2]冯之俊.循环经济导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xx(7).

  [3]吴越.浅议循环经济与中国农业统筹发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xx.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 篇2

  摘要:新农村建设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基础, 又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陕西的民俗文化又对建设陕西的新农村起着强烈的助推作用。本文介绍了陕西民俗文化的基本概况, 分析了陕西民俗文化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提出了陕西民俗文化助力新农村建设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陕西民俗文化; 新农村; 建设;

  1 陕西民俗文化的基本概况

  众所周知, 陕西是文化大省, 文化生态极具多样化, 其历史文化资源不仅丰富, 而且人文传统也有着深厚的积淀。文化又是陕西的优势和特色所在, 所以陕西民俗文化又是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千百年来人们生活智慧的结晶。

  民俗文化是一种文化形式, 隶属于精神文化范畴, 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发展中出现的一种约定俗成的风俗和习惯, 是一种非物质文化, 是一种社会和集体行为, 而不是简单的、个人的随心所欲。

  陕西的民俗文化种类繁多, 源远流长, 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民间性、古老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其包罗不同的社会层次下的不同文化形态, 主要有民俗节庆、民俗活动礼仪、民间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技能、口头文化传统、民间传统知识实践等诸多方面。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安塞腰鼓、陕北秧歌, 有源于民间的户县农民画, 陕北妇女创造的民间剪纸, 还有西府民间工艺、华阴老腔、蒲城的焰火等。此外, 还有众多民俗文化艺术进入到了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主要有:凤翔彩绘泥塑及木版年画、民间刺绣中的西秦刺绣和澄城刺绣、剪纸艺术以及黄陵面花等等。还有泥塑、皮影、鼓乐、地方剧种、社火、庙会、服饰……其品种众多, 都独具特色。

  当前, 我们正处于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 在陕西民俗文化的助力下, 有效地对其产业进行开发、利用和创新, 将对陕西新农村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

  2 陕西民俗文化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2.1 有利于优化陕西农村产业结构, 突破陕西农村建设瓶颈

  在新农村建设中, 靠传统的农业生产来提高农村经济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为了更好地进行新农村建设, 就需要转变思想, 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 创新经济增长方式。而陕西民俗文化的科学运用, 正好就是突破传统农村经济增长瓶颈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新途径。所以, 整合陕西农村优秀民俗文化和开发文化旅游经济, 发挥文化与经济的双重价值, 就是为陕西新农村建设提供全新的农村发展模式。例如:陕西民俗文化村——袁家村, 就是科学、充分地开发当地民俗文化, 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使袁家村从当地有名的贫困村逐步跨入现代的农村新阶段, 甚至超过德国农民的生活水平。

  2.2 有利于扩大农民就业,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在新农村建设中, 陕西民俗文化的有效开发对农民的就业有重要的意义。首先, 民俗文化产品的加工和销售可以利用当地具有传承技艺的农民手工艺人进行。这些优秀的手工艺人将自己的手艺教给当地的普通农民, 这不仅有效利用了农村的闲散劳动力与其闲散时间, 使之全力地进行生产和经营陕西的民俗文化, 而且也扩大了农民就业增收的渠道, 改善了农民收入水平低的状况。其次, 利用农村这一地域民俗文化优势, 不仅使当地农村民俗文化得到繁荣发展, 而且也使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这使陕西的农村经济社会格局得到改变, 解决了农民平日里无法解决的问题, 满足了农民群众的多样化、多方面、多层次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 在陕西农民的就业发展中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2.3 有利于传承、弘扬和保护陕西优秀传统文化

  大量丰富的、优秀的传统手工艺和手工艺人、手工艺品是陕西农村民俗文化产业的宝贵资源, 发展陕西民俗文化不仅是当代民俗手工业产业发展的前提与保证, 更是优秀的民俗手工艺价值理念传承和弘扬的重要途径。陕西民俗文化的传播和弘扬能够增进地区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促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 使民俗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得到创新和发展, 并且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民俗文化生态系统。也就是说, 在新农村建设中, 陕西民俗文化的产业开发是陕西文化传承和保护的有效载体, 所以, 要利用地域优势通过产业化来发展农村民俗文化, 深入发掘、开发民俗文化资源和民俗文化产品, 使民俗文化产品和配套服务逐渐丰富起来, 并广泛地进入到不同国家和地区, 让民俗文化的核心价值得到重塑, 使陕西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以新的形式得到弘扬和发展, 并使这种良好的民俗文化生态既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华, 又弘扬了新的时代精神。

  2.4 有利于充分、广泛地保障陕西人民群众的民俗文化权益

  在新农村建设中, 陕西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加深陕西民众对优秀传统民俗的了解, 感受传统民俗文化的良好氛围, 增强其弘扬民俗文化的自觉性和自豪感。陕西民俗文化的产业发展, 有助于创造充满激情的民俗文化氛围, 使陕西人民群众的民俗文化创造成果得到尊重、文化创造热情得到激发和保护, 使文明精神风貌得到提升, 新的民俗文化业态得到更好的培育, 使其生活方式得到创新, 使其民俗文化权益得到充分的、广泛的保障。

  3 陕西民俗文化助力新农村建设的具体途径

  3.1 完善新农村文化建设和创新发展的`长远机制

  文化建设和创新是新农村长远机制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新农村文化建设方面, 首先要把农村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 坚持统筹规划的发展道路, 以民俗文化产业为支撑, 明确农村的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和建设在不同阶段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任务、施行原则、规划步骤及保障机制, 确立科学的工作引导, 以文化民生为抓手和文化传承为主线, 提高新农村文化建设实效, 使农村民俗文化达到启发民智、凝聚民心、保障建设、加快发展的作用, 并让农民群众能够享受到基本的文化权利。统筹协调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以及农村的文化龙头企业, 按照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发挥其传承力与渗透力, 履行相关责任, 保证所承担工作有人抓、能落实。

  在新农村文化创新方面, 依然要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长远机制方面着手。同时考虑兼顾当前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升级和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 加大本土文化的挖掘、开发、利用、宣传等推广力度, 对传统的民俗文化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使其融入农村文化建设, 打造以农村为载体, 并能够全方位将这些资源辐射到城镇文化产业中, 做到重点扶持, 在“农”字上下功夫, 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陕西有价值的农村民俗文化, 打造出具有陕西特色的、鲜明的乡村品牌文化, 使新农村的文化建设顺利推进。

  3.2 健全新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人才队伍建设是推动新农村文化发展的关键, 而农民又是新农村的主体, 所以, 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就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培养和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复合型基层文化人才队伍, 使农村的民间艺人升级为文化技术人才, 真正使其成为具有特色的新型农民群体, 这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证, 使农村的先进文化得到创造和培育, 促进了农村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此外, 还应积极制定和落实新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规划, 解决相关人事问题, 稳定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同时, 积极创造条件发展培训, 健全农村文化人才竞争激励机制, 以增强和提高文化人才的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 使其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新农村文化建设中, 为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发挥巨大力量。

  目前, 由于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 所以, 可以采取公开招聘的形式吸引高校优秀毕业生加入到农村文化的服务行列, 使其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中各尽其才。对于农民中的文化志愿积极分子等各类农村社区文化人才, 也要大力发展, 给其提供良好条件, 营造良好氛围, 鼓励深入农村开展志愿服务并激发其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促进农村人才队伍成长成才, 以提高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能力。

  3.3 建立城乡文化统筹发展机制

  要实现城乡文化的协调发展, 就要统筹规划, 加强城乡文化产业的互动和城乡文化要素之间的相互渗透, 以促进城乡二元文化结构融合和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建设。首先, 对资源的统筹要进行强化。构建城乡文化发展新格局, 就是要围绕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战略和规划, 把农村民俗文化产业放在优先位置, 加强对农村民俗文化产业的支持和保护, 对民俗文化资源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合理分配, 并共同发展。其次, 对城乡文化活动方式要进行创新。由于城乡文化具有互补性, 所以就可以使农村文化进城, 城市文化下乡, 达到城乡双向互动。最后, 对城乡文化的传播途径要多样性化。由于当今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逐步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所以要满足农民需求, 就要建设完善的农村文化阵地, 以协调文化传播的渠道, 并积极构建城乡统一的网络体系, 拓宽信息资源, 助推新农村文化产业建设。

  参考文献

  [1]赵喜桃, 张德丽.陕西民俗文化的发展与保护[J].唐都学刊, 20xx (06) .

  [2]张浩.“互联网+”时代下陕西民俗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开发[J].包装工程, 20xx (18) .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 篇3

  摘要:总的来说,以农业为主导实施多种产业的相互融合,能够更好地发挥农村文化产业所具有的服务性以及辅助性等功能。立足于彼此交叉、融合和渗透,能够产生新的产业形态,让现代农业与农村文化产业实现共同发展,进而促进农村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关键词:产业融合;农村文化产业

  一、产业融合背景下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对策选择

  1、提升产业融合的责任意识以实现农村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发展经济是各地政府的职责之所在系,也是本区域之中所有人应负的责任,因此,政府和本区域之中所有人均应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全力积极维护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文化上的传承。这样一来,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实现本地文化的保护以及传承,这是各级政府所应承担的重要责任之一。对于诸多农村地区来说,其区域之内特色文化产业往往积淀相当深厚,文化产业传承的任务极为艰巨。要相积极传承特色化文化,不仅要注重于保护,而且还应当对特色文化产业资源实施更为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依赖于市场化的运作与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积极做大与做强我国的农村文化产业。如此才能为文化产业之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有鉴于此,各地方政府均应在保护与传承文化产业经济责任意识的带动下,全力支持与引导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经济取得新的发展。

  2、出台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以提升文化产业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农村文化产业所具备的独特竞争优势就在于特色化。在文化产业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应当致力于发挥特色,展现出优势,这就无法离开政府的积极指导与规划。政府所提供的政策性支持能创设出一流的农村文化产业经济发展情境,从而营造出肥沃土壤,落实文化产业经济今后发展的趋向,提升文化产业所具有的凝聚力。各级地方政府在当地农村文化产业经济发展中应当着力体现出规划、引导以及管理等各项职能。要在实施充分调查与科学研判的基础上,全面掌握我国农村特色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依据我国目前的产业政策,依据本区域的特点以及优势,健全完善符合当地农村实际的农村文化产发展规划,积极推动特色化文化产业的发展。在规划中要做到以绿色文化产业观为主导,积极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经济实现进一步发展。

  3、推动产品和经营模式创新以提升农村文化产业的活力

  持续创新是我国文化产业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就当然的情况来看,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经济所提供的各类农业产品具备了质量不高、服务层次较低等问题,由此而导致农村文化产业经营模式的发展欠缺活力。文化产业经济能够为现代人直接提供的主要是精神上的消费品,所以,要求文化产品以及服务应当扎扎实实地立足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的'创新性开掘,以目前已有的农村文化资源为前提,积极开展文化再造,满足持续变化的精神层面上的需求。要按照消费需求所出现的新变化,运用产品创新以实现产品与服务具有适应性、超前性以及高质性。适应性主要是指应当观察市场的变化,让产品能符合广大客户的切身需求。超前性主要是指具备战略的眼光,所生产的产品不仅要具有区域文化的特色,而且还能引领当前的时代潮流。高质化主要是指要合理地融入现代新元素以及新技术手段,持续提升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做到以质取胜。在农业文化产业经济的发展模式之中,还应当适时从政府主导往市场运作进行转换,从而真正落实文化产业经济所具有的市场主体地位。同时,还应进一步强化农业文化产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融资方式的多样化,全面鼓励各种不同的经济成分共同来经营我国的农村文化产业经济,并且积极鼓励广大农民群众进入到文化产业经济市场之中。

  二、结语

  总的来说,以农业为主导实施多种产业的相互融合,能够更好地发挥农村文化产业所具有的服务性以及辅助性等功能。立足于彼此交叉、融合和渗透,能够产生新的产业形态,让现代农业与农村文化产业实现共同发展,进而促进农村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产业融合程度持续深化的背景下,积极促成农村文化产业与别的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就能推动农村经济取得不断发展,从而逐渐形成多种产业的集聚区,进而发展成为动力极大、基础设施设备健全、人才资源丰富、资金力量雄厚的产业链。

  参考文献

  1、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唐金培;蔡万进;实事求是20xx-03-10

  2、新时期的农村文化建设:问题与措施牟德刚中州学刊20xx-09-20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 篇4

  摘 要:农业旅游最早在欧洲出现,随后在亚洲及其他地区发展开来。其独特的景观类型及活动项目既满足了城市居民的返璞归真的心理需求,同时也为传统旅游增加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国内外对于农业旅游的研究大多从概念辨析、产品设计、营销推广、开发影响等角度进行,并且多注重零散的实证研究。本文借用城乡统筹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社区参与理论构建了新农村建设系统和农业旅游发展系统。

  关键词:贵州省;农业旅游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前 言

  论文选题的背景

  (一)农业旅游的发展前景广阔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地域辽阔,自然景观优美,农业经营类型多样,农业文化丰富,乡村民俗风情浓厚多彩,在我国发展旅游农业具有优越的条件、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

  (二)贵州省的特殊省情

  全省农业农村发展总体上还比较落后,“三农”问题仍突出,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大城市带大农村的效果还不够明显,农业产业化水平还不高,三大经济区农村发展很不平衡。通过发展农业旅游使农村地区脱贫致富的思路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肯定。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农业旅游的研究综述

  唐克敏、舒伯阳(2007)从农业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的模式出发,将乡村旅游分成城市带动型、景区带动型、古镇建设带动型、特色村落带动型、特色产业带动型;魏小安(2008)则从大农业和大旅游结合的视角,将农业旅游分为“农家乐”、高科技农业观光园、农业新村、古村落、农业的绝景和胜景.特区经济, 2008(3)182一 183.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 篇5

  摘要:当前,新农村建设正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其中乡村旅游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建设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乡村旅游建设又进一步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两者存在良性的互动关系。乡村旅游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建立在丰富的旅游资源、有利的政府政策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基础上。为了加强乡村旅游建设必须从科学规范抓起,做好品牌营销、教育培训和生态建设等工作。

  关键词: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

  新农村建设正在我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越来越多的经验表明,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有效模式之一。目前中国的旅游业形势的发展迅速,从旅游业产生的对经济与社会效益强劲推动作用来看,旅游产业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业效益、改变城乡的二元结和为农村增添活力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将着重探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建设策略。

  一、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建设的良性互动关系

  1.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为乡村旅游建设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①乡村旅游建设获得了政策和资金扶持。新农村建设以发展农村经济为宗旨,国家鼓励更多的企业在农村地区投资兴业。乡村旅游以投资小、见效快,成为众多企业青睐的项目。政府部门为了促进乡村旅游建设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而且也使农村地区得到更多社会资本。同时,政府还增加了对农村经济的总体投入,乡村旅游也得到部分款项建设资金。

  ②乡村旅游建设获得了科学技术和智力支持。新农村建设重视对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产业经营模式的改变,这给农村旅游业建设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持。而农村教育水平的改善,不仅提升了农村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同时也为乡村旅游重点培养了经营管理人才。

  ③加强乡村旅游设施建设能力。新农村建设成果具体体现在极大地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状况,尤其是交通、通讯、环境卫生基础设备的改善。这些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为乡村旅游业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大大提高了旅游接待能力。www。QiQi8。CN

  ④乡村旅游建设注入了充实的文化内涵。文化内涵的发掘与保护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例如,原始古老的乡村庆典节日、喜庆的婚嫁活动、文化艺术节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艺术戏剧舞蹈、民间文学和其他文化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将成为乡村旅游的新资源,以满足游客的多层面的需求。充实的文化内涵使游客的旅游活动不仅仅停留在游山玩水视觉享受,更带来丰富的心理体会。

  2.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①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旅游业可以带动当地商业、餐饮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不断扩大的旅游需求同时直接增加了对农产品的需求,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②可以提供农民就业岗位。乡村旅游所幅射的行业十分广泛,涉及餐饮、住宿、交通、购物、娱乐等方面。这些服务性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较大,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富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久居都市的人们以乡村为旅游目的地,让农民提供在服务过程中得到应有的回报,而农民从收入增长中体会到新农村建设的带来的实惠。

  ③可以提升农民文化素质。随着游客的大量涌入将带来先进的文化、道德观念、思维方式、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通过农村旅游,可以缩小城乡之间距离,促进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特别是在偏远山区,能够打开一扇了解外界的窗口,促进人们观念的转变,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④可以促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为了打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各级政府将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乡村则以集体或个人出资的方式,不断改善当地基础设施条件,加快旧村改造步伐。通过这些人们的共同努力,使农村进出的公路、通讯条件、公用设施、垃圾处理等设施明显改善。

  二、乡村旅游鲜明的时代特征

  1.对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与创新新农村发展战略是我们党在深入分析当前局势的基础上做出的重大决策,本身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由于新农村建设产生的背景特殊,必须承载了当前这个时代要求的许多重任,并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状况现状提出新的解决方法。乡村旅游建设正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立足农村实际情况而提出的一种崭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对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与创新。

  2.生态和谐共存乡村旅游以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城镇居民前往消费,既实现了农民增收,又让游客得到了满足,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建设农村旅游中,必将更加重视生态保护和环境的可持续性,这就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3.乡土文化丰富乡土文化一种围绕农业为主题的文化,有一个明显的区域差异,体现了历史、经济、科技、民俗、文学和其他文化丰富的内容。

  乡土文化不仅包含了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还包含了自然生态文化,这正是乡村旅游的突出特色。

  4.农家休闲体验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渴望回归自然放松心情,乡村旅游中的农家休闲体验正给了人们一个这样的机会。在乡村旅游活动中,游客采摘果实、垂钓网鱼,体会简单淳朴的农家生活方式。而这种独一无二的农村地区的魅力,让游客流连忘返

  三、乡村旅游建设的基本条件

  1.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以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基础。反之,旅游资源是否丰富决定了在乡村旅游建设能否成功。乡村旅游是以自然资源为基本条件,辅以一定的旅游活动内容的一种新的`旅游模式。因此,建设乡村旅游只有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才可能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共同进步。

  2.有利的政府政策如前所述,乡村旅游业与商业、餐饮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发展息息相关。这就需要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与旅游发展相关的旅游、环保、教育、商业、卫生等各个部门通力协作。要重点解决一些乡村旅游建设中的迫切问题,如基础设施改善、人力资源储备等,给予乡村旅游建设有利的政府政策。同时,在旅游开发项目时应享有必要的优惠倾斜,为刚刚起步的乡村旅游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以促进其健康发展。

  3.完善的基础设施政府在制定农村基础设施规划时,除了满足村民的一般日常生活需要外,还要以发展的眼光充分考虑到发展旅游业的需要。

  只有配备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才有能力满足游客餐饮、住宿、交通、购物、娱乐和其他方面的需要。同时,这些基础设施应有机结合农村的传统特色和一定的时尚设计元素。

  四、乡村旅游建设具体措施

  1.科学规划建设,做到全面发展在旅游开发的建设过程中需要与农村的其他建设项目相结合,通过科学规划,全面整合资源,策划好旅游项目,帮助乡村旅游平稳有序的发展。当地政府要在深入调研本地农村旅游资源后进行科学论证,制定出符合本地农村实际的旅游发展规划。

  政府部门之间需要通力合作来为乡村旅游构建科学的政策环境,做到全面发展。

  2.打造知名品牌,推广自身的特色乡村旅游能够让那些久居都市的旅游者远离那些喧嚣的环境,在农村的自然环境中得到身心的放松。因为乡村旅游的亮点与特色就是乡土气息和田园氛围,能够让旅游者体会农村湖光山色和传统习俗文化。当地政府要将各个景点统一包装,积极宣传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色,主动出击寻找客源。不断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和具有强烈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满足旅游者需要,打造并推广自己的旅游品牌。

  3.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以期能够高水准的发展我国的农民所接受的文化教育普遍有限,而他们的素质对乡村旅游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现在急需对乡村旅游就业人员开展专门培训,让农民增加对游客的接待能力。对于高层次旅游管理人才,可以向外引进或者挑选接受能力较强的人员前往专业院校进修。

  4.加强环境生态的保护,达到持续发展的目的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基础,空气和环境如果遭到污染破坏,也就无法吸引游客。因此我们需要对资源合理规划,避免资源的破坏性利用,这样不但能够使得乡村旅游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渠道,也可以推进农村的环境保护,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五、结语

  乡村旅游建设是富有时代性和创新性的新农村建设模式,科学的结合了旅游业尤其是乡村旅游业与新农村建设,使二者得以和谐互动发展。虽然乡村旅游建设还在探索阶段,但它所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和前景是无可争议的。在乡村旅游的建设过程中,要结合当地自身特色,在全力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依靠科学规划的指导,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社会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庆雷,马继刚,杨帆。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机制及实现路径探讨[J]。乡镇经济,2007,(10)。

  [2]周新桥。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构想的基本特征[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06)。

  [3]郭祖炎。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四个关键要素[J]。大连干部学刊,2007,(12)。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 篇6

  一、规划构思与立意

  1.规划构思针对现状建筑呆板,采空区面积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和绿地不成系统等问题,规划立足现实,形成以下规划构思.1)以老槐树为中心,结合周边现有历史建筑,形成历史文化集中展示区,不仅使古树和历史建筑得到保护与利用,更为“花鼓锣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活动空间.2)根据国家相关规范,依据《山东省莱芜市颜庄镇滨河小区工程物探勘查报告》(2006.4)及现状实际,对采空区进行详细分类与统计,对不适合建设的区域划定禁止建设范围.3)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在景观塑造中,充分利用与保护现存的历史遗留物,将其作为景观小品,充分体现颜庄的历史文化内涵.4)规划建筑充分尊重原有建筑肌理,将绿地和广场统一考虑,沿居住区道路设置绿化环,并结合地形和现状条件局部放大,丰富景观层次,通过引入水系,通过点、线、面的形式将汶河景观渗透入居住区中.

  2.规划立意设计秉承自然、历史、人文三者完美融合的理念,极力营造“山、水、文、人”吉祥合一的城镇片区.为优化城镇面貌,营造优美、舒适并赋有文化底蕴及传统特色的居住区,规划以“汶水、祥园”为设计立意.1)汶水.小区的步行系统和绿化组织以突出的曲线形为主要设计手法,以此来寓意流水的景象;将水的灵活自如融入到建筑的平面布局之中.规划结构组织以写意的曲线展开,汶河文化同样也得到了传承.将河水引入本区,并在局部放大,构成几处大水面,在居住区内营造水的景观特色.2)祥园.“葫芦”有吉祥的含义,与本次规划极力创造人性化的居住环境,营造吉祥家园的居住理念吻合;借用多种设计手法,渲染“山、水、文、人”皆吉祥的和谐寓意:通过贯穿小区南北的景观轴将葫芦山景观渗入到小区内部,与小区内环形景观系统浑然一体,体现“山”;将汶河引入小区内部,优化小区景观质量,体现“水”;以多种手法保留部分老建筑和老槐树,保护历史地段,维持本区文脉,体现“文”;在营造自然美的同时融入人文气息,体现“人”.

  二、规划布局

  1.历史地段在老槐树以南地区进行历史地段保护,历史地段内设置纪念馆、传统生活方式展览、名人故居、手工艺品作坊、精品销售和高档餐饮等使用功能(见图2).街区南入口设置一段绿化步行街,结合植草砖铺地、花坛和树阵,中部设置一处牌坊,提高可识别性.对现状住宅建筑立面加以改造,安装坡屋顶和仿古窗框,以迎合古典气息.历史地段内部设置两处绿地,绿地中间保留一处碾磨作为小品.建议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关规定,将该历史地段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

  2.镇公共绿地镇公共绿地主要是指横穿本区的沿河公园,园内以水面为主,将原三角子洼拓宽局部形成大水面,结合水面布置水景建筑及滨水平台等游憩设施.将三角子洼重新命名为祥河.

  3.居住用地布局1)组团布局.保留原有已建成的32栋多层住宅,形成成组成团的住宅布局.居住用地整体上由小区级道路及绿化轴划分成八大居住组团.组团之间由绿化环串联起来.在组团组织上强调空间塑造,通过住宅的错落和围合,住宅单体的造型和空间限定,形成向内围合的院落空间,创造亲近自然的居住环境,形成错落有致、收放有序的居住组团.2)住宅布局.由于地下采空区的限制,规划住宅层数以4层为主.考虑到绿意渗透和沿街景观的效果,在非采空区的局部点缀11层的点式住宅.南部非采空区的区域设置部分6层住宅.在历史地段东侧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内设置2层和3层的住宅.住宅布局尽量围合成组,通过单元个数的差异和部分错接的手法营造庭院家园的空间感觉,结合宅间绿地和组团绿地,提升宜居的自然气息.

  4.广场与绿地本区规划中设置3处广场分别为铺园广场和沿汶河的两处滨水广场.铺园由圆形广场铺地和半圆形绿化花坛组成葫芦形,周边环绕户型树阵,广场内局部设置植草砖铺地.广场中部设置花鼓锣子造型雕塑,满足居民休憩观览的需要.中心绿地位于棉花市街与宝葫芦街交汇处,配以景石、亭廊,构成生动的、富有地方特色的.、具有人情氛围的社区公共空间环境.在联系铺园广场的位置设置古典步行廊道,作为景观空间的延伸和过渡,将两者有机联系于一体.

  三、历史地段保护规划

  1.保护区范围老槐树是规划区内村民世代活动和集会的场所,在村民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规划中,依托老槐树和周边历史建筑物,本着最大程度上保护老槐树及周边历史建筑物的原则,同时考虑到保护老槐树及历史建筑物周边的环境,将老槐树往西64m、往东48m和往南85m的范围设为历史地段保护区范围.

  2.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协调区范围保护区范围外延50m范围设为建设控制地带.保持原有的街巷格局、走向、宽度及空间尺度、建筑风貌和街巷环境,建设活动以维修、整治、修复及内部更新为主,控制建筑为二层.环境协调区为宝葫芦街以西,镇武路以北、镇政府以东的范围.区内建筑进行分类保护,允许对区内现存废墟及质量较差、风貌较差的建筑按照规划进行适度的改建、扩建及新建活动.

  3.保护措施规划将老槐树加以防腐处理原地保留为一处景点.原颜庄街东西侧沿街建筑以保留修缮为主、部分加建偏房组成院落.部分建筑为保留原肌理的重建.规划考虑将老槐树南侧60m处保存最完整的老建筑原地保留,将其它两处老建筑分别重建于老槐树往南15m和30m颜庄街西侧沿街处.

  4.颜庄阁恢复颜庄阁(类似于土地庙)是颜庄历史上重要的建筑,是人们祭祀、求雨等活动的场所,因为历史原因,现已不复存在.规划中在小区北端和南端各设置一处颜庄阁(原名镇武阁)仿古建筑.建筑形式以颜庄镇志记载和高龄老人的忆述为参考基础.以城阁、楼梯、钟楼等组合而成.南北分别命名为南城阁、北城阁.在规划中紧扣自然环境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这一主题,在满足小区居民日常的生活空间与环境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居住区内水系的设计,将汶水引入居住区内,形成北区组团水系、南区组团水系、镇文化中心南侧水系三个水景景观区.通过南北城阁的设立,既丰富了小区的景观,又将镇武阁的历史展现出来,通过铺园广场的布置,老槐树历史地段保护区的设立,使颜庄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四、结语

  规划通过对现状建设条件和建设环境的分析,结合自然环境,合理安排绿化和活动场地,打造富有地方文化特征的景观节点;同时规划充分尊重现有建筑的布局,发掘现状历史建筑文化特质与内涵,整合历史文化资源,设立历史地段保护区;为颜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保护和利用自然环境及历史文化遗产提供了可借鉴样本,有效地提升了颜庄的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水平.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 篇7

  摘 要:本文就我国在“三农”问题上遇到的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金融抑制现象,以及破解的对策进行论述

  关键词:新农村 建设 金融抑制 破解 对策

  20xx年底,中国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大力发展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的综合改革,实现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的增收就成为目前及将来一段时间农村工作主旋律。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宏伟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力量和资源的聚合。金融是现代经济核心,资金是经济发展“血液”,加快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一、金融抑制现象在农村地区的反映

  1、市场城乡分割,金融组织体系的不健全。首先,农村金融体系中只有银行类的金融机构在发展。其次,银行类机构呈现快速收缩的态势。根据调查:从20xx年以来襄樊市累计撤销农村金融网点302个,目前工行、中行、建行在乡镇一级网点已全部撤完:农业银行也将服务局限于县城,乡镇一级目前只有农村信用社在为农户提供信贷的服务。此外,融资担保、投资理财等金融服务中介机构在农村还是空白的。

  2、金融管制的过度,机构经营的僵化。一是在金融市场准入上城市与农村一样高,导致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机构十分的单一。二是以服务“三农”为主业的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商业银行化倾向不断的延伸,管理的半径逐步的加大,机制日益的僵化,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也越来越难。许多由基层的农村信用社结合各地实际创新信贷产品因贷款权限的上收被停办。

  3、农村信贷投放总量的不足,经济货币化程度的偏低。仍以襄樊市为例,20xx年,全市共实现GDP612亿元,其中,县域部分实现325亿元,占比为54%。同期,全市的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560亿元,其中,县域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为264.68亿元,占比为47.3% ;全市各项贷款余额为259.77亿元,其中县域金融机构贷款仅119.42, 占比为46% 。金融深化比率约为81.53% ,仅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农村人均储蓄的存款3486元.约为全市人均储蓄的存款36% :人均占用的贷款2602元,约为全市人均占用贷款的58% ;若剔除生活在县城的非农人口,农民人均金融资产低于全市的平均水平的一半,总量明显的不足,经济货币化程度严重的偏低。

  4、农村金融产品结构的单一,金融服务面的狭窄。根据调查。目前农村信用社发放涉农贷款中80%是针对一般农民发放的小额农贷,其余20%是县、市联社集中的向县属大企业发放的营销贷款。作为乡村经济发展主体的农业产业化组织、产粮大户的大额贷款要么无法满足要么满足很少,农田水利建设、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固定资产投资的项目更是求贷无门。目前乡镇的农村信用社只有“小额农贷”一个产品,贷款的最长期限仅为9个月,最高金额仅为3万元;无论种养殖大户、农机专业户,还是乡村小企业生产所需资金都只能够按照“小额农贷”的管理办法来发放。种养殖的大户、农机专业户的贷款满足率只有12.5% ;乡村企业的贷款满足率只有可怜的7.5% 。

  5、农村金融服务价格超出农民的承受能力。据人民银行利率监测情况和笔者的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农村金融服务的价格不仅仅远高于城市平均借贷的利率水平,甚至高于农村经济主体的承受能力。目前,襄樊市农村信用社1年期农户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为11.15% , 比城市居民1年期贷款的平均利率6.58%高5.57个百分点。过高的金融服务价格会继续的挤占农村生产部门的利润,很不利于农村资本的形成,也必定会提高农村经济主体享受金融服务的门槛。据调查显示 48%的农户认为可承受的最高利率为5%一10% :78%贷款农户认为信用社的贷款利率过高。并且有22%农户因贷款利率的过高而放弃贷款。

  6、金融保险缺位,农业发展失去最终的保障。因为农业保险风险较大,一般的保险公司不会愿意介入,急需现代金融提供可靠的保障。据对4个乡镇政府及200户农户的调查,均没享受到农业保险服务。此外,如农民大病医疗统筹、农村养老保险、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等政策性的保险业务也不是很普及, 少数试点的地区也因为财政投入的金额太少,收效甚微,因此,也急需金融的配合与支持。

  二、破解金融抑制的对策

  1、鉴于农业发展银行的功能仍然缺位、农村信用社的实力有待提高、民间金融有待规范等因素,农业银行的改革取向是有限度的商业化,并设置在农村的网点。

  2、重构农业政策性金融。应建立健全法律体系,从法律层面规范农业政策性的`金融机构的地位、作用、经营目标、管理方式、筹资机制等内容。规范自身的经营活动,明确界定与政府、财政、中央银行、银行业监管机构等外部主体关系;建立“政府主导、民间参与”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使农业政策性金融带有互助合作的性质。

  3、对农村信用社因地制宜地进行分类的改革。在经济发达地区按股份制原则将其改为标准的商业银行,并享受同等政策待遇。在经济基础欠发达地区按合作制的原则进行改革,恢复其作为农民合作的金融组织本来面目,给予农村信用社更多政策支持。

  4、调节资金流向,使邮政储蓄资金有效的回流农村金融市场。人民银行应降低转存款利率,把邮政存款限制在盈亏平衡、略有盈利水平,为其他的金融机构,尤其是农村信用社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进入金融市场;人民银行可将转存款通过再贷款的形式,交由农业发展银行或农村信用社投入农村的金融市场。

  三、结语

  如今,我国在解决“三农”的问题中,面临着金融抑制的难题,只有在了解及掌握新农村在建设中金融抑制的表现形式后,才能对症下药,找到破解对策,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工程。

  参考文献:

  [1] 房德东 王嘉秀 杨秀艳:我国农村领域的金融抑制问题[J].农金纵横,20xx,(5):17-19.

  [2]王青峰: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金融困境与改革思路[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3):57-61.

  [3]汪昌桥 王亚洲 李学邦:农村金融机构撤并的利弊及其政策建议[J].中国金融,20xx,(14):31-32.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 篇8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水利灌溉关乎土地是否高产,农民是否有良好收成,因此深化水利灌溉管理机制的改革,是加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对新农村建设时期水利灌溉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水利灌溉管理机制创新的对策。

  关键词:创新;水利灌溉;管理机制;新农村建设

  1新农村建设中水利灌溉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1.1制度不健全

  新农村水利灌溉的管理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灌溉区用水体制违背国家相关标准,导致管理政策的执行力较低,当出现突发状况时,无法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不仅灌溉效果不佳,同时导致水资源的大量浪费;二是农民节水意识不强,在灌溉过程中漫灌,这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农村地区水资源相对干净、无污染,水资源较为丰沛。

  1.2管理制度存在问题

  水利灌溉管理制度在部分农村实施时,效果并不理想,脱离农村实际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部分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以自己的主观意识为主,而忽视了农村现实和农民的需求,导致工作出现混乱与矛盾。首先在新农村建设中实事求是的基本工作指针,要求农村发展过程中因地制宜的发展自己的优势,规避或改进劣势而实现经济发展,然而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部分农村在建设过程中照搬成功案例而忽视了自身的客观条件和地理条件等,导致工作效果差,这一点在水利灌溉管理中表现尤为明显;其次,在农村水利灌溉的改革过程中,协调工作开展不到位,新农村的建设小至农民利益,大至国家利益,因此在实施时必须要坚持国家政策方针,农村根据自身特点灵活展开工作,然而大多数管理者在工作过程中并未做好协调工作,容易厚此薄彼,不仅不能够很好的处理问题,甚至会导致问题的恶化;随着现代经济形势的改变,较多企业开始从城市向郊区或农村转移,而企业的驻扎,尤其是污染、消耗水资源较大的重工业企业必然会对农村水里灌溉产生影响,这一问题在大多数农村并未得到很好的协调[1]。

  2创新水利灌溉管理机制的对策

  随着国家对农业重视度的增加,政府对于农村水利灌溉的关注度也逐渐提高,并采取了较多政策来推进农村水利灌溉管理机制的改革,如加大对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投入、“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开发[2]、建立中国农村水利管理信息系统等。在国家政策引导下,采取有效措施对水利灌溉管理机制进行改进对促进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2]。

  2.1转变观念,加大水利灌溉投入

  “等天下雨,靠天吃饭,要政府救济”这一思想是西北地区普遍存在的思想,由于受到地形限制,西北地区的灌溉难度较大,而在中东部地区,农户灌溉设施落后,灌溉方式较为陈旧等均是导致灌溉效率低的一项重要原因[3],严重制约着我国农村水利灌溉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各地政府可在政府的.政策倾向下,结合财政辅助来加大水利灌溉的投入,引进先进的水利灌溉设施,完善“建水、蓄水、用水、管水、活水”机制。

  2.2调动农民参与水利灌溉管理的积极性

  农民是水利灌溉工程的直接受益者,同时也是水利灌溉的直接参与者,因此只有农民积极参与才能够更好的进行水利灌溉建设。当地政府要改变传统的政府包办状况,加大宣传力度,使农民认识到水利灌溉建设的意义,加强可持续发展观的宣传,充分的尊重农民意愿。

  2.3强化管理意识

  我国农村地区广泛,农业人口众多,因此在管理过程中难度较大,这就要求水利灌溉管理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灵活的改变管理手段,不可强硬对待,避免造成管理较大的冲突。要树立水利是国民经济发展命脉的认识,确立水资源战略为国家战略的观念。维护工程项目,重视水利灌溉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农田灌溉水资源的利用效率[3]。

  3结束语

  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农业生产的方式仍然比较粗放,农业水利灌溉规划布局较为随性,同时国内农村水利设施规模较小,结构不合理,应用效果不佳,因此如何创新水利灌溉管理机制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作者:徐永峰 单位:甘肃省高台县新坝水管所

  参考文献:

  [1]艾尔肯麦麦提.创新水利灌溉管理机制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农田水利,20xx,(8).

  [2]张陆军.农村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科技创新与应用,20xx,(27).

  [3]吴占胜.农村水利灌溉中节约用水的方法分析[J].农业与技术,20xx,(14).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 篇9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策略

  (一)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加强重视自身的管理职责

  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管理,在管理上,管理人员应重视农业的经济发展,重视农业经济的管理工作,明确自身管理职责与任务,采用规范的方式实施管理工作。在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到来,当地政府应清晰的认识到农业经济的重要性,明确农业经济管理的价值,对当地的农业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才可上岗,并对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教育,让管理人员清晰的认识到农业经济所带来的影响与重要性,使管理人员能够重视自己的管理工作,明白自身的职责。

  (二)制定农业经济管理制度

  任何一项管理都需要有一套明确而严格的制度才能将其管理妥善,没有了制度其管理就像一盘散沙,没有任何管理顺序与约束,其管理目的也较难达到。因此,当新农村建设逐渐开始建设后,合理的管理制度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与指标,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渠道。为了使加快新农村的发展,农业的经济管理工作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这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首先,农业经济的管理制度要随着时代进行创新与改革,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跟随新农村时代改变管理方针,制定一个符合时代和与当地发展相符合的管理制度。在制定农业经济管理制度的过程中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改变,第一是改变传统农业的'发展方向,融入经济结构转变农业传统结构,让农业进入更快速的经济发展模式,以此促进农村的整体经济发展。第二方面是通过加工改变传统农产品外形,现代人们越来越注重饮食安全,合理的农产品包装能够有效的提高食品的安全性,从而拓展在市场上的影响力,提高销售量,使产业链不断的延伸,让农产品有跟多的发展渠道。第三方面是提高农业的科技发展,在农业事业中融入科技产品后能够有效的提高当地农业的产量,迅速的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也使农业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从而提高当地农业之间的竞争力,使得农业经济提高实现高速发展。

  (三)重视民众利益,加强完善利益管理机制

  经济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但民众是提高经济发展的重要人物。在现代许多农村中可以发现,许多农村当地政府在面对民众的诉求以及矛盾时常常无法得到有效的处理,这与当地机制不完善有着很大关联,因此,为了让今后这些现象能够得到妥善处理,政府应及时的完善管理机制,重视民众利益,使民众的权益受到维护,完善群众利益维护机制能够有效的改善民众的矛盾现象,使民众在出现这类事件时既能得到权益的维护,又能快速的瓦解矛盾。

  (四)加强农业经济管理队伍的建设

  农业经济管理的主要形式是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也就是说,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以及管理是否规范直接影响着农业的经济状况,由此可见管理人员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为了使农业经济得到更为合理与妥善的管理,这些管理人员在开展管理工作前,应进行管理能力与知识的培训,针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内容,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打造一个具有高度责任心与具备丰富专业知识的管理团队,为了让团队不断的进步,应定期的针对团队中的新管理员和老管理员进行培训,不断的创新管理人员的知识,使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能够符合当前市场的经济发展状况。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在农业经济管理上还存在着许多的漏洞,这些漏洞大多与政府的不重视和制度的不完善有着密切关联,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整体经济发展,政府应明确的认识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创新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加强管理人员的培养,制定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加强完善民众利益管理机制和农业经济管理队伍的建设,使农业经济的发展能够加快新农村建设,使农村的整体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 篇10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村地区的经济结构面临着巨大的差异,其具体的主体性也得不到明确的保障,这就直接导致了很多时候我国的信贷需求变得比较多元性。因此,也就在客观市场上形成了一种开放、竞争的金融市场。但是,这种金融资本的不断发展,客观上就更需要与农村地区的这种资金服务体系的多元化相靠接,以此来实现农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也是未来农村地区发展的趋势。

  (一)健全农村地区小额信贷的监管体系和法律制度

  当前,在农村地区的小额信贷环节中,除了最基本的农村小额信贷金融机构,诸如农村信用等金融机构外,大部分的金融信贷机构都没有清除的市场定位,没有适用于农村地区的法律法规。即使在很多正规的金融机构中,农村地区的很多很多金融信贷机构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和约束。因此,针对农村地区的金融信贷机构,应该对此出台一些相应地政策,对农村地区的很多非金融小额信贷机构予以一定的法律界定,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平台和基础。包括其具体的监管体系建构上,也应该针对此建立一个监管框架,并在此之下建立一种差异化的监管体系,以此来具体明晰不同主体的责任,从而确定相应的监管标准。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很多非政府性的金融信贷机构,在其实际的监管体系之下,对其不定期地进行一些信息公布,以此来指导这种金融信贷机构的风险监管体系。最终,确定好这种监管主体的职责,强化其实际的监督实效性。

  (二)政策制度上应提供盈利空间和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在农村地区的小额信贷发展道路中,应该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金融发展情况,对一些非政府性的金融机构的信贷政策予以清晰地说明,特别是这种风险性和考量性的监管体系的建立,这种小额的信贷机构其实在具体的市场金融体系发展中,只允许进行贷款业务。而这些小额的信贷机构只是根据自身的实际金融资金情况进行适当的贷款业务,并没有一定的损失,获利空间都较小。而且,这些小额贷款机构都必须在内部监管和奉献制度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标准,据此而制定适当的金融发展规则,从而使得这些业务经营在其具体的信贷融资渠道建设方面发生着一种资本的回报,最终促使其发展成为农村地区的社区银行。也就是说,必须要加大这种市场化金融改革,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放开着中限制性的管理措施,以此来建立起一种贷款机制。

  (三)建立小额信贷的市场机制,鼓励形式多样的金融机构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对农村金融机构进一步放宽其市场准入度,特别是在农村小额信贷的.主体建设方面应该进行多种方式的开拓和建立,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新金融资本的进入。而且,还要积极倡导建立一种农村地区的信用社合作组织,对一些业务相对较为简单、成本相对较为低廉等金融组织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积极开展相关方面的信贷业务,从而对农村地区的小额信贷经济发展提供一种充足的动力。而且,还应积极与一些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在农村地区建立一种小额的信贷金融机构,以此来为农户更方便地开展各种小额信贷业务建立起一个多元化的小额信贷市场体系。

  (四)推动小额信贷金融创新,提升金融风险管控能力

  首先,是在农村地区的小额信贷业务类型上,特别是积极探索这种小额信贷的金融业务产品上,应该在其具体的金融资本链条上下大力气,在小额信贷的金融模式上进行创新和发展,其具体的金融产品包括互保基金、金融贸易等。在一些小额信贷产品的创新上,诸如可以根据当地农村实际的农业发展现状,比如对林权进行抵押,对农户的经营权进行抵押等等,都可以作为这种小额信贷产品的创新和发展,特别是在有效控制信贷风险的机制下,如何对提升农户的信贷可得性方面加把劲才是最重要的。其次,就是这种小额信贷的抵押担保制度,在农村地区可以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将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房屋产权、林权、土地承包权等实际性有收益的产品来作为抵押物,并以相关的法律规章形式来对其予以明确的说明。此外,还要完善农村小额信贷信用担保体系,由农村地区的一级政府部门专门设立担保机构,针对农村地区的一些小额贷款担保难的农户来解决此类问题。是故,这种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前提必须保证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否则这种信用担保措施也就很难实施到位。再次,针对这种小额信贷的风险管理机制,还应该在农村地区积极建立一种征信制度,从而更好地构建起一种小额信贷评价机制,以此来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的信用环境。其实,建立这种信用体系就是为了在这种财政保障机制上建立一种安全的金融体系。

  参考文献:

  [1]杜晓山.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实践尝试[J].中国农村经济,20xx,(8).

  [2]何广文.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制度绩效、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20xx,(11).

  [3]李辉.实现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5).

  [4]熊德平.农村小额信贷 : 模式、经验与启示 [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xx(3).

  [5]朱国陵.南京地区农村小额信贷的实践与思考 [J]. 经济与金融 ,20xx(3).

  [6]臧景范 . 中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小额信贷的实践与发展 [J]. 中国金融 ,20xx(8).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 篇11

  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设问题是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为关键的问题,关系着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现如今促进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必经的发展过程,农业与农村经济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轻制度、重经济”的现象,对于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建设影响重大。农村集体财务的管理是农村基层工作的核心,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职能的发挥严重影响着我国财政、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着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及农村社会的稳定。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关系着农村集体的生存和发展,管理成效问题直接影响着农村集体成员的利益问题,也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因此,如何保证农村集体财务资产的完整安全,高效管理农村集体财务资产,是农业集体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与干部人员所要面对的重大难题。

  1 农村集体财务的管理

  1.1 农村集体财务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推进,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高速发展,农村集体财务的管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由于思维观念的问题,大多数农户缺乏农村集体财务的监督意识,在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还不健全的地方,农村集体财务管理问题严重,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有:会计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会计基础工作不足,会计核算工作不专业,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问题,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人员管理混乱。同时一些处于城市边缘地区的农村,由于缺失监管,导致农村农户,村级领导对农村集体财务资产的管理使用上出现严重的流失浪费,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公开制度流于表面,执行力度不足。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模式的老旧,缺少彻底改革和创新,财务制度执行程度不够,农村基层组织权力混乱不清,管理不明,关系主体错位。

  同时,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会计制度不完善,导致农村集体资金使用混乱,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知识。

  1.2 完善农村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

  为了加强对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示范单位的管理,促进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开展,需要推行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示范单位的管理办法。在规范化建设单位的推行之下,使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问题能够逐步解决,规范化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法》,并按照统一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规范化建设财务管理制度,防止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漏洞的出现,要完善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内部管理制度,监督管理制度、还要健全农村财务管理财产清查制度、民主监督制度、民主公开制度、民主理财制度,成立农村财务管理民主理财部门,并且定期进行财务会计知识的培训和审核。

  规范化建设村部必须定期编制财务报表上报,完善财务管理的工作流程,实行统一的电算化管理,并且设立专门的.会计档案部门,加强档案方面的管理,还应接受农经部门的审计监督,公开审计结果,实行公开制度。

  1.3 健全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

  为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必不可少,同时也应该控制村级财务管理的收支细节,强化监督管理,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同时农村财务委托代理应明确村级集体财务资产的所有权、收益权和使用权不变的准则,任何单位以及个人都不允许侵占或挪用村集体财务资产,对农村财务管理以及农村经济活动的监督力度应该加强,各类账目必须细化、明细账要清楚,所有记录文件账目文件都应设立农村财务管理会计专柜保管,对于账目的报账、会账、对账、记账、复账、公开等“会账制度”必须严格执行,同时开启并实行备用资金制度,备用资金由村财务管理报账人员进行管理,额度由实际情况进行申报审批。

  农村集体财务资金的支出项目必须严格执行审批制度,严禁白条顶库、瞒报收入等行为的出现,任何人不得随意支配农村集体财务资金,对农村集体财务资金的不同性质,应进行性质分类管理,建立性质分类管理类别制度,并进行相关的处理措施。

  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报账人员应做好农村集体财务日常的财务收支工作,严格按照已有制度的规定把关执行,并且能够及时发现制度的不完善之处,做好账目的登记、记录、核对等管理工作。

  2 结语

  随着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集体财务管理问题需进一步改进,才能推动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完善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监督制度,进一步推进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内外部制度的改革,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也能充实我国最为薄弱的农业金融,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 篇12

  摘要:随着新农村建设理念的提出,新时期建设生态环境离不开园林植物规划。文章对园林植物规划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要点进行分析,研究园林植物规划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对园林植物规划的规则进行研究,为园林植物规划提供参考性的意见。

  关键词:园林植物;规划;新农村建设;要点

  园林植物规划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通过园林植物规划可以改善农村人民居住的环境,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

  1、新农村建设中进行园林植物规划的意义

  城镇居民园林绿化意识不断地增强,促进了园林植物规划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建设新农村不仅要设计规划园林植物,还要把农村的文化与经济相结合。通过建设新农村,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农村建设事业全面发展。想要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必须进行园林植物规划。在新农村开展园林植物规划,不仅可以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还可以体现出新农村的文化气息。因此,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要重视并大力推行园林植物规划。

  2、新农村园林植物的类型

  在新农村进行园林植物规划的过程中,适合园林绿化的植物品种就有200多种,以某个沿海城市举例,常绿乔木包括刺柏、广玉兰、雪松、云杉等20多种;常绿小乔木包含石榴、金叶女贞、南天竹等10多种;灌木类的包含栀子花、月季、牡丹、杜鹃等;藤本类的包含红皱藤、葡萄、爬山虎以及蔷薇花等;观茎类的包含佛肚竹、光棍树、仙人球、虎刺梅、紫薇等。对于不同的园林植物来说,在适应土壤、气候、环境等方面具有非常鲜明的差异性,所以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选择园林植物要结合当地的环境特点,选用能适应当地环境的园林绿植,为园林植物规划提供科学性的保障,推动新农村建设[1]。园林植物规划不仅要选择植物的类型,还要从生态学以及生物学方面对树种进行选择,需要符合经济价值,并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随着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新农村建设中进行村庄绿化工程越来越重要,但是农村地区缺少专业性的绿化人才,很多农村在进行绿化的过程中,为了降低成本,忽视了绿化前的准备,没有设计和规划农村园林植物,导致出现各种问题,绿化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在开始绿化前,必须进行园林植物规划。

  3、园林植物规划存在的问题

  3.1整体规划不合理

  当前许多农村地区已经开始进行园林植物的规划与设计,但是从整体方面看,并没有起到作用,设计水平也比较低。首先,大部分农村在进行园林植物规划的时候,使用的方式比较单一,没有结合当地的特色,甚至有些农村地区直接复制城市的园林绿化布局,没有体现出乡村的特色。农村建筑物的布局大多数使用整片排列的方式,每一家的房屋都统一排列,这对园林植物规划产生了影响,降低了美观性和绿化效果。而且,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工业区、商业区以及住宅区不断增加,在建造时分布散乱,没有合理布局,基础设施以及农村道路建设的不合理对园林植物设计和规划产生一定的制约,从而在整体上对园林植物规划造成了影响[2]。

  3.2没有突出自然特色

  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园林植物规划逐渐向城市园林绿化的模式靠拢,没有从整体方面对新农村建设进行考虑,忽视了农村景观的特殊性,满足不了农村人民的发展需求,了实际的发展情况,无法体现出农村环境的特色,不能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对于在新农村建设中进行园林植物规划来说,其有效性被很大程度降低。新农村园林景观设计应该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既具有休闲性又可以兼顾农忙,不可以过度追求城市园林绿化效果,需要科学规划农村园林植物。

  3.3没有长时效的景观性

  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各个地区的政府都非常重视农村的园林植物规划,并且在园林建设的过程中加大了财力、物力、人力的投入,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成功,但是,对园林景观后期的维护和管理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农村人民保护意识不强,使园林景观没有受到有效的养护,出现了园林景观被破坏的情况,导致园林景观实效性不长,也没有将园林景观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4、解决新农村园林植物规划问题

  4.1进行统一规划

  为了解决新农村园林植物规划混乱的问题,各地区政府要规划统筹,在规划农村园林植物的时候,严格遵守长远性、系统性的原则,综合考虑林业、环保、园林等部门的建议。结合地形地貌进行园林植物规划,对农村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将地方的人文特色融入其中,充分展现出农村的特征[3]。除此之外,园林植物规划不仅要发挥环保、审美功能,还需要遵循便民的原则,合理布置基础设施,例如蓄水池、浇灌管网等,结合新农村的地域特征,进行园林植物规划。

  4.2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绿植

  农村园林绿植规划要选择合适的树种进行种植,优先选择抗病虫害性能高、抗逆性强、易存活、后期易管理的树种,并且可以引进性能优良的树种,与乡土树种相结合。合理搭配观花和观叶植物,展现出农村园林景观的丰富色彩。在选择树种时,结合慢生树种和速生树种、落叶植物和常绿植物、草乔灌等,使新农村的园林景观种类丰富,具有很强的稳定性[4]。

  4.3增加园林景观的时效性

  我国大部分农村在园林植物规划完毕后,没有专门安排人员对园林景观后期进行养护,管理方面不到位,影响了园林景观的时效性,没有充分发挥园林植物规划的价值,对于追求可持续发展而言,必须整合农村的园林植物规划,防止经济方面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园林植物规划不仅要考虑前期的资金投入,还要考虑后期的养护,在创建良好的新农村生态环境的同时,减轻农村人民在经济方面的负担。

  4.4展现农村特色

  因为农村生活与城市生活存在很大差别,所以在进行农村园林植物规划时,要满足农村人民生活、生产等实际的需求,协调动物与植物、自然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结合具有农村特色的自然景观、农村的经济水平、地理位置等因素,科学地进行园林植物规划,实现园林植物的休闲功能以及生活功能。同时,要遵守生态的重建、保护等规则,防止出现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尽可能保留农村原有的地貌、植被,在新农村建设完成后,确保生态系统可以快速恢复[5]。

  4.5进行立体绿化

  园林植物规划要结合农村地区的建筑布局,对于布局排列紧密的,要尽可能地利用角落、庭院与庭院之间、农户与农户之间的区域,使用植物造景技术立体绿化,也可以将这项技术应用到农村开阔的地带。而农村中水库、河流的边坡可以种植藤本类的植物,进行绿化覆盖,用来美化风景。在进行园林植物规划的时候,不仅要考虑村内,也要考虑到村郊,与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工程相结合,在农村周围生态薄弱的地区进行育林工作,提升森林资源,在青山绿水中体现出美好的农村景观。

  4.6加强绿化的力度

  在新农村建设中,园林植物规划的综合性比较强,各个地区经济基础、经济发展水平都不同,在进行园林植物规划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各地区政府部门要主动对其进行统一规划,引导学者和有关机构对园林植物规划展开研究,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园林植物规划工作。政府部门在资金投入方面也要加大力度,带领农村人民自觉进行绿化[6]。充分体现出林业部门的优势,对园林植物规划的质量把关,保证园林植物规划可以有序实施。同时,还要成立专业的养护队伍,建立健全管理农村绿化制度,使园林植物得到良好养护,在净化农村空气的同时,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有关部门还要提升农村人民的环保意识,保证农村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

  5、小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社会各界开始关注园林景观,农村地区的园林植物规划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园林植物规划要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升园林景观的时效性,充分发挥园林景观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谢枫.园林植物规划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J].乡村科技,20xx(22):70-71.

  [2]彭晓丹,梁秋亮.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贵阳市亚热带园林植物资源应用评价[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xx,40(9):109-113.

  [3]罗利河,黎凤林.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要点分析与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xx(16):158-159.

  [4]韦妍媚.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设计的要点分析[J].神州,20xx(7):255.

  [5]颜富.分析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要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xx(11):1216.

  [6]左乾乾.园林景观规划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方法探析[J].中外企业家,20xx(2):69.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 篇13

  摘要:当今社会,农村发展迅速,经济水平虽然不断接近城镇水平,但是文化层面却仍然停滞不前。尤其是因为大部分的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剩余的人口大多为老人、孩童。农村人口的素质因此得不到提高。随着社会发展,环境问题的解决被提上日程,但由于农村广大的耕地面积带来的秸秆焚烧问题,农村环境问题,尤其是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这成为新农村问题建设的重大障碍。本文以实地调研为基础,论述农村建设中的垃圾问题的解决,重点论述农村垃圾集中管理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农村;垃圾;垃圾分类;立法措施

  一、调研样本情况

  贫困县下的农村———江苏省盱眙县兴隆乡金陡湖村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2.访谈调研对象:1.村民;2.村支部会计调研时间:20xx.08.01———20xx.08.15调研情况:作为贫困县的附属乡镇的一个村,金陡湖村可谓是一穷二白,没有任何支柱型的产业,而且人员流失严重,几乎所有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正值暑假,不少孩子被接到父母打工地过暑假,而老人们大多文化程度较低,让他们独立填写问卷显然不科学。同时,在交流过程中,我们发现老人们的交流能力也比较弱,很难得到有效的信息。于是我们只能放弃调查问卷这一方法。在这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基础设施。垃圾桶,在这个村每隔500米便有一个垃圾桶。这样的设施或放在路边,或放在之前的垃圾集中丢弃地。据了解,这个设备在之前并未出现,也就是最近一两年才被布置在村里的各个角落。显然,这个垃圾桶有效的控制了村民乱丢垃圾的行为。垃圾集中池,我们看到并没有很多垃圾在里面,而这个池子也没有被火烧过的痕迹,也就是说这之前收集的垃圾并不是以焚烧的方式处理掉的,这就是我们产生了疑问,那这些垃圾的最终去向是哪里呢?带着疑问,我们来到村支部,许是暑期的关系,只有村支部的张会计接待了我们。表明了来意,张会计非常热情的回答了我们的问题,而我们的疑问也随之得到解答。垃圾桶等设施都是乡政府派发下来的,村里只负责安排人员将它们摆放到相应的位置,至于具体是哪个部门分派的任务,张书记并未说明。而垃圾池只是村里垃圾的中转站,乡政府会定期安排农机将垃圾池的垃圾集中,然后进行压缩,压缩后在统一运到县里进行处理。据一些村民介绍说,村里在治理垃圾上花了许多的精力和金钱,还专门发过小册子来教会村民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现在大家都自觉的把垃圾丢入离家的垃圾桶,但是在垃圾分类这一块并没有采取很好的效果,有些村民也是一头闷,全部一起扔,有时候垃圾处理员来的晚的一些,有些垃圾桶就会溢满出来,有些还随意的扔在垃圾桶旁边,惹得苍蝇乱飞。据村委会成员说在近几年村民对如何处理和分类垃圾有了关注,垃圾也不随意的扔在村口或者树头下,村委会也会对一些乱扔的村民进行教育,告诉他们正确处理和分类垃圾的好坏处,这样就会减少村民乱扔垃圾的可能性,同时也提高了村民的素质和改善村里的环境卫生。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不过在情势一片大好的背后似乎也还隐藏着一些形式化的问题,据一些村民反映,村里曾经组织村民突击清理垃圾,而且是直接按小时工的工资计算。村内大多为老人,这个活儿有很轻松,如果长期进行也不失为一个好决定。然而这只是为应付上级检查的一个紧急措施,更令人担心的是,一位村民不顾身体状况,在劳动过程中还突发疾病,虽然村内也积极表明了态度,承担了部分的医药费,但显然暴露了一些问题。同时,对于垃圾只是简单的集中,并未进行分类,这既是资源浪费也极容易造成污染,尤其是农村裸露的可种植土地面积大,范围广,一枚小小的电池便会污染大片土地。如果在垃圾处理过程中没有注意,很容易忽略散落在地的电池,以至于污染大量土地。而且这个村子明显大于一个普通小区,至少有十个垃圾桶,每天保洁员需要将垃圾桶里的垃圾集中到垃圾池内还要保持村内的整洁,工作量显然过大,而相较之每月仅500元的工资显得太过低廉。而如果多雇佣几个保洁员,他们的工资无论对于村内还是上级乡镇而言都是不能也不愿意承担的额外负担。更令人担忧的是,村内的现状基本是靠上级检查来激励的,而这种检查显然无法长期持续。那么一旦检查结束之后,这种集中管理垃圾的积极性如何保持。即使不会立刻消退积极性,那么等这一批设备破损到无法使用,维修的资金该从哪里来,如果没有相关部门专门负责,金陡湖的环境又将何去何从?根据走访的其他地点,我们还发现了更严重的个案,农村的垃圾都是自家先堆放垃圾到一定程度,然后再拿到附近的垃圾集中点,垃圾都基本没有处理,除了可以喂家畜的可食用的,剩下的都是生活垃圾。这个农村在公用道理上都是泥土地,道路两边都是草堆,仔细看会看到一些塑料袋和一些难以降解的垃圾,严重影响泥土的分解,同时也给人不好的印象。这不禁让人深深担忧。但是未来无法预见,这一切也只是我们的猜测,而现在金陡湖村呈现的.状态也让我们一直模糊的新农村垃圾集中管理模式渐渐清晰,安排村内的剩余劳动力担任保洁员,特别是劳动力较多时可以安排轮流值班,定期更新垃圾桶等设施,这些费用完全可以通过村支部的公共财产支出。同时,在集中垃圾时应注意垃圾的分类,一些生活垃圾完全可以通过家禽将其完全消耗掉,而剩余的无法自行消耗垃圾才需要进行集中处理。在这些集中处理的垃圾中可以回收的一定要联系专业的人员进行回收,显然,这样做的成本是一个村子无法承担的,但是对于一个乡镇乃至一个县是完全可以承担这些成本的。如果这能够实现,相信着节约的资源会远远高于成本,因此国家应该大力支持这种模式的建立。总结下来,有以下几点:

  (一)垃圾没有集中投放点,缺乏人员管理,村民自觉性弱;

  (二)垃圾集中管理缺乏科学性,即使有集中投放点,也没有专业人员或设备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回收;(三)垃圾集中管理缺乏合理机制,没有激励和保障机制,集中管理的设备和经费来源存在困难。

  三、解决措施

  对于农村的垃圾处理问题的解决,我个人认为最为重要的是增强农民们对垃圾必须要处理的意识,长久以来养成的随处扔垃圾而不在意的心理暗示必须要被改变。那么改成什么样的呢?我认为正如城市中最初的改革一样,先从垃圾分类开始做起,在农村我觉得垃圾分类更有实行的必要性,我们知道生活垃圾在农村有多种的用途,如喂牲畜,当肥料等等,而农村有广大的山林、耕田、荒地,可以说是填埋做肥料最好的地方。而其他的不能的分解的垃圾,例如废弃家电、陈旧衣物、损坏的电池类的、白色垃圾等等,这些都必须村委会来管,无论是教育村民,或者采用奖惩的方式,都必须有合理的方案来解决。可以说新农村的建设中,要想农村干净、卫生、美观,垃圾必须做好处理。目前的农村存在着特殊垃圾的处理,这些可能是村民在自身的利益受到集体损害的条件中做出的反应,但是我觉得这已经是农村垃圾不得不出来的危险信号了。同时经过样本调查,我们发现一个农村的卫生情况与该农村的硬件设施是紧密相关的。一个农村的硬件设施好,对于农村的垃圾处理与分类才会有更好的处理,软文化也会得到更好的提升,村民素质的提高才会更自觉的处理家里与村里的卫生状况。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各类政策也能够得到贯彻落实,也就是农村整体的素质得到了提高。当然针对上面发现的其他问题,本文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通过法律法规或者行政规则,提高村民自觉性

  1.完善垃圾集中点的设备,增大垃圾桶等基础设备的密度,方便村民集中投放垃圾;2.针对一些“脏、乱、差”的地点进行定期曝光;3.从立法层面加强宣传教育,强调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的重要性,定期安排人员针对污染性强,回收利用率高的垃圾进行集中回收。

  (二)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建立科学的垃圾集中管理设施

  1.加强收集垃圾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大设施密度;2.安排专门人员分类垃圾并清理垃圾集中点和公共场所;3.安排专人对安排人员针对污染性强,回收利用率高的垃圾进行集中回收;4.针对一些可以由农村通过家畜等自我消耗的生活垃圾可以自我消耗。

  参考文献:

  [1]郭志伟,关雪梅,李贵海.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中国特色的科学社会发展观[J].长春大学学报,20xx(11).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 篇14

  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各方面,要使依法治国成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就必须加强新农村法治建设,而在大力推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过程中,中国传统的“礼法”观念在农村延续至今。虽然传统“礼法”思想存在着各种弊端,然而能够经历历史风雨而不衰,必有其可贵之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是正确对待传统礼法文化的态度,因此,如何利用“礼法”合理性服务于新农村的法治建设才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隆礼重法”的传统

  王国维在对甲骨文考证中认为礼是“豊”字,礼原本是“盛玉以奉神人之器”,后来“又推之而奉神人之事通谓之礼”[1]。最初的“礼”是中国古代先民祭祀活动的程序和仪式,一种社会习俗。“周因于殷礼”[2],周公借助“礼”的形式和“礼”所具有的强大的社会约束力,将氏族社会中的基本道德和西周新的政治目标具体化为礼制规范,从而完成殷商以来的社会政治结构变革,“后来推而广之,把生活和生产中所有的传统习惯和需要遵守的规范一概称为礼”

  [3],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历春秋战乱“礼乐崩坏”后被统治者重新树立起来的“礼治”,成为治理国家、维持尊卑贵贱的一种方式。孔子主张用礼来规范世人、治理国家,明确提出“为国以礼”[2]的观点。“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4],我国传统意义上的“礼治”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逐渐形成,它自上涵盖朝堂礼仪、宗庙祭祀、国家组织与法律,下至社会礼俗、乡规民俗,综合了政治法律制度、道德行为准则、社会礼仪规范,甚至社会价值信仰的作用。

  “法”古写作“灋”,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廌部》中对其解释为“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法,今文省。”[5]廌即“獬豸”,俗称独角兽,它能明辨是非曲直,用角去触碰理曲的人。直至今日,我们仍然能够在一些古代祠堂、衙门等见到这些神兽雕像,虽然后来仅作为统治者一种权力地位的象征。在中国古代,刑与法含义相同,《书·吕刑》中更是有“唯作五虐之刑曰法”[6]。战国经商鞅变法,改法为律,法仅在广义上使用,律成了常用的法律形式,刑则常指肉刑或刑罚。古代的法或刑、或律,本质上都是以刑为核心的惩罚体系,从夏代确立的五刑制度开始,历朝历代在此基础上或增或减,连珠、车裂、肉刑、宫刑、鞭刑、杖刑等,一直让人听而生畏,这也是我国现代农民对法仍存在误解的原因之一。

  统治者为维护上层阶级的特权统治,把教化与处罚相结合,形成了以惩罚为核心的刑罚体系和以“礼”为教化的思想理论体系。因而,完整的古代法应从“礼法”的结合上去把握。荀子在总结夏商周时期治国经验时提出“治之经,礼与刑”[7]的观点,他吸收了包括法家在内的各家思想,基于“性恶论”的观点,提出“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7]的“隆礼重法”思想。虽然荀子继承孔子的复礼正名思想,却主张“礼法并重”,认为“礼义者,治之始也”

  [7],“法者,治之端也”[7]。汉朝,董仲舒是把儒家的经义应用于法律的第一人,主张德刑不偏废,以儒为体,以法为用,融儒法两家的德治与法治思想于一体。然后,贾谊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主张在统治人民时兼用教化和暴力两种手段,“礼法”合治,“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礼法结合的思想,从东汉到清朝,始终加以沿用与继承,并成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特点与标志。

  二、农村乡风乡俗中“礼法”意识的传承

  虽然封建统治者倡导“隆礼重法”思想,在没有完整的法律规范体系下,礼的地位却日益凸显,量刑也是以礼为主。这也是为何我国在现有的法律法规下,人情关系浓厚的原因之一。在没有完善法律制度的前提下,礼法合治的方式维持了中国几千年的社会秩序,必然有其可行之处。对于目前法治建设状况层出不穷的农村,传统文化中的“礼法”精华对新农村法治建设有许多可借鉴之处。

  在传统的乡风民俗意识里,“礼法”确实存在许多不合理因素,而且在当前农村的影响依然强大。宗族主义的存在表现在农村的大部分地区,首先表现在农村人口集群上,即同一姓氏人口组成一个生产组、生产队;其次是以当地宗族势力为代表的祠堂文化,表现在以本族利益为准则的凝聚力和排外性。在农村民主法治建设过程中,宗族势力影响着民主选举、男女平等等方面。传统的官本位思维更是导致一些地方干部谋取特权,无视法治理念和农民权益,肆意践踏法治、侵犯农民的权利,但是传统“礼法”中也存在许多合理的因素。

  首先,礼文化延续几千年,在中国的农村一直传承,有着良好的基础;其次,礼文化的内含丰富,作用广泛,规范人们的行为、调节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礼仪等等;再次,礼包含许多人性化的道德伦理,如孝、慈、恭、顺、敬、和、仁、义等;另外,礼还有“礼者,所以正身也”[7]的修身养性的作用;同时,法家提出的“令顺民心”的立法原则,“不别亲疏,不殊贵贱”[8]的平等适用的主张,“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7]的民本思想等,都与法治建设所要求的依法治国、公平正义和人民当家做主等原则相适用。我国在当前新农村法治建设过程中,要正确地对待传统“礼法”意识,大力弘扬积极因素,通过现代法治观念改造利用部分消极因素,从而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礼法”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精髓,是一种传统,一种民族精神与象征。随着现代法治的深入,农村中有关“礼法”不合理的因素基本被抛弃,而保留下来的乡风民俗、人情关系、宗庙祭祀等,对进一步规范农民行为也起着重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一种精神寄托、和谐理念。虽然传统“礼法”范式对新农村法治建设存在一定的障碍,但我国农村依然能保持着井然有序的状态,除现代法治因素外,还归因于长期历史因素积留在乡风乡俗及农民观念中的“礼法”意识。

  三、传统“礼法”对新农村法治建设的作用

  (一)新农村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农村建设在经历过社会主义改造后,有一定的发展,但由于人民公社这种模式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及整体社会成员素质并不能完全相适应,以至于农村无论在法治,还是其他方面的发展都出现严重的滞后性。改革开放以后,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农村经济得到大力发展。同时,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推进,对农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农村”理念应运而生,其中法治建设是其重要方面,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与保障。虽然就目前来看,我国在新农村法治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初步形成了相关的法律保障体系,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法治应包括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9]而从已成立的法律来看,我国绝大多数农民并不清晰法律制度和司法诉讼体系,即使是最主要的宪法、刑法、婚姻法、经济法等也知之甚少,更别说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具体法律法规。从如何立法以及如何保障立法的合理性、有效性来看,许多立法不具有相当的法律效力,而是单纯性的具体到地方性行政法规及各部门规章制度层面;在法律法规的内容上,没有统一的规范,多数以政策文件弥补法律法规上的不足,过于形式化而缺少实际操作性,预见性差,往往是事后立法或者纠正以往立法项目;在法治的保障性上,配套的法律法规及落实体系跟不上,往往一部法律规范出台很久却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功能。

  在保障农民权益上,许多法律法规在经济民事关系上过于强调农民应尽的义务,侧重原则性的、宣言性、象征性的农民的政治地位维护,没有强调农民具体权利保障措施等微观方面。良好的法律是得到农民普遍服从的基础,保证良好法律的制定与推广更是基础的基础。从法律服从的情况来看,在我国现在农村农民的法律意识非常模糊,缺乏理性的法律思维,权利意识淡薄,人们不屑以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更多仰仗道德手段来调解纠纷,对法律缺乏信仰,是农村法治建设的一大难题。

  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不强,与我国农村普法宣传不到位有着很大的关系。我国地广人多,又加上农村实施民主自治,原本自序状态下的农民更加自由,对于一些社会集体活动直接弃权或拒绝参加。我国的普法教育往往是形式上轰轰烈烈,实质上无法针对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同时农村普法教育配套体系稀缺,人员、资金不足,普法教育方式与手段,使得普法过于教条化,不能被民众接受。再加上我国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仍偏低,从事的工作大多也与那些规范、抽象的法律条文没有关系缺少主动性、积极性,从而影响到了普法效果。因而,新农村法治建设应当以农民为主体,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以民为本,切实结合农村实际完善农村立法,加强普法教育,全面推动新农村法治建设。

  (二)传统“礼法”的作用

  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尽管农民不断受到现代文明的影响,传统文化因素在我国农村仍然被虔诚的保留,农民对传统的依赖与信仰构成我国农村的一大文化特色。因而,新农村法治建设完全摒弃传统法律文化来构建法治化的模式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我国农村社会现状。

  1.提高农民法律自觉意识。传统“礼法”融入现代法治,从观念上提高农民法律自觉意识,达到个体的内心自觉与外在法治的统一。“中国传统的法律观念视‘法、律、令’为‘治民之器’,法律只是传统阶级用来维护特权利益和管理百姓的工具,具有浓厚的法治实用主义色彩,这使得传统法治观缺乏一种必要的理性精神和崇高的价值追求。”

  [10]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法即为刑的观念,使农民对法律有种自然而然的抵触心理。令人矛盾的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广大农民却是将自身权益的维护寄托于刑罚的权力者,至今难舍心中“青天大老爷”、“盛世明君”观念。如果一旦发生道德手段无法解决的问题,比起快速而有效的法律手段,农民更倾向于不断上访反映问题。正如费孝通先生所指出:“中国正处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原有对诉讼的观念还是很坚固地存留在广大的民间,也因之使现代的司法不能彻底推行。”

  [11]农民的现代法律意识是新农村法治建设的内在动力,是实现法治的观念基础,是现代法律有效运行的心理基础,因而农民的法律意识与观念直接影响到农村法治建设的进程。

  在我国几千年的传统“礼法”观念里,法即权力者、刑罚,农民从内心抵触“法治”,而其中的“礼治”又给乡村秩序的稳定提供了保障。将传统“礼法”融入现代法治,并不是所谓的“以礼入法”来改变法治精神,而是取传统“法治”的威慑力和传统“礼治”的教化作用。如果说古代农民拥有法律意识,那便是对“法治”的畏惧、对当权者的害怕,因某某事要“要见官”、“吃牢饭”、“要杀头”。对比起传统“礼法”,现代法治需要提高农民的法律自觉意识,达到传统“法治”意识中的克己奉公,同时更加注重农民以法律保护自我权利的意识引导。礼中存在的许多弊端其实也可以加以利用,如利用礼中的人情关系对法律言传身教,把法治精神融入当地宗族家规而代代相传,利用“官本位”的思想加强对村镇干部的法律意识培养从而灌输于民,等等。虽然传统“礼法”意识对我国农村的法治建设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但是加以正确引导,既能发挥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能避免其糟粕之处,使法律意识成为农民的个体自觉意识,达到与外在法治范式的统一,从而保证新农村法治建设的内在动力。

  2.完善新农村立法。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改造旧“礼法”,从内容上完善新农村立法,实现有法可依,依法治村的法治目标。农村的法治建设也必然是建立在法制保障的基础之上,要实现有法可依,依法治村的目标,就必须从内容上完善立法。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城市发展水平相对发达国家来说还较低,农村人口比重及农村区域面积相当大。中国革命的成功、新中国的成立都与我国农村休戚相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路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也是由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掀起浪潮。因而,国家在法治建设方面也相当注重农村的改革,把农村立法放在重要的位置,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制度,并且出台具有针对性的《农业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自20xx年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来,一直被作为国家重点关注和着力解决的对象。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国家在“三农”方面有充分的法律法规作保障,那么中央也不必以文件政策来明令从之。所以,新农村立法不完善、法律制度不全,这是农村法治建设中不容回避的客观现实。

  传统意义上看,我国农村一直处于社会管理的边缘地带,农村法制不健全与历史习惯有一定的关系。“礼法”治国束民的传统本身没有一整套详细规范的体系,在农村更是没有明文条例,大多是口口相传、约定俗成的民间规则,或者可以说成是大多学者给予的“民间法”称谓。广大农民依据耳濡目染的'民俗乡约、宗族家规一直保持着井然有序的自治状态,不谈政事,只求安居乐业。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农民的思想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现代法治剔除了“民间法”中不人道的部分,同时也忽略了其有利的存在面。我国在农村立法方面,多以城市立法、国外法律条文为借鉴,按照模式生搬硬套,而实际深入到农村各个方面,从农村发展、农民利益角度出发的更为细化的法制并未得到完善。另一方面,我国农村法制多以生硬的条文政策为主,对于长期适应“礼法”的农民来说显得难以接受,而且这些法律法规并未在乡村街道公示,对于不从事法律工作的人来说,难以理解和记忆,获知途径也十分困难。完善立法是依法治国重要方面,建设新农村法治就要求从农民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符合农村社会的法律,使得农民有法可依。通俗的“礼法”本身在我国农村存在着传统,同时“民间法”也易于理解,这是新农村法律制度建设中值得借鉴的地方。其中的乡俗乡规、家规族规其合理成分可以加以保留,而不合理的成分则可以在现代法治基础加以民间化的改造。如果将传统礼法与现代法治相结合,通过现代化的改造,发掘出让农民喜闻乐见、符合农民思维理念的立法方式,就能从细节上完善农村立法,落实各项法律制度,从而构建法治和谐的新农村。

  3.推动普法教育。以礼普法,以法树礼,从方式方法上推动普法教育,转法治建设被动现象为互动局面。“法”是什么?在中国传统农民的意识里,权利阶级就是法,当官的就是法,民不与官斗,只要低着头老实做人,守家规、族规、乡规,不违背三纲五常就不会犯法。农民凭借祖祖辈辈口传道理做人和依自己直观的认知对违法犯罪行为做出判断,即使在文化知识空白的情况下也能做到所谓的遵纪守法。新中国成立以后,农村得到大力发展,尤其在文化教育方面,广大农民的知识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但是农民的法律认知水平依然很低,从根本上可以说对法律基本处于无知状态,或者说“无法”的状态。随着普法活动在农村的开展,广大农民的法律认知水平和法律意识得到一定提高,传统的无法律观念也得到改善,这是我国农村普法工作的一大进步。“长期实践证明,普法教育是一条最节约能量的道路,它不仅可以节省部分人力、物力资源,更能将法律普及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培养和提高更多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10]普法是农村法治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

  传统“礼法”中强调“不学礼,无以立”,用“礼”来约束与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讲礼仪、讲礼貌、讲文明、爱国爱民、遵纪守法,以达到“人则生,事则成,国则守”的成效。礼所具有的“为仁由己”、“修身”、“慎独”等思想观念,从个体上强调道德学问和人生志向自主自强的重要意义;其“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12]说明道德规范人际家庭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恻隐、羞辱、恭敬、是非之四心生仁、义、礼、智之四德,从而达到“仁者爱人”的境界。这种独特的道德教化功能比法治更有益于培养人们的自觉意识,去恶从善,遵规守矩更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

  既然在农村保留了“礼法”这种传统意识,如果以法的形式来确定“礼法”中的合理因素,使“礼”成为农民遵从的社会规范,外在提高农民的行为举止规范和礼仪形态,内里提升村民的道德素质及个人修养。这就为以后的立法、普法、守法提供了一种个人品质上的保障。法可以树礼,使礼成为社会的一种规范;礼也可以普法,保障法治建设要求落实到位。把各项把法治要求融入礼中,“礼”通过日常生活转化成日常行为,口口相传,从而使法治精神内化成为农民的内在自觉,树立法律信仰。由此,法治建设成为日常生活习惯,容易理解、接受,利于农民积极参与到新农村法治建设中。在农村乡土社会,“礼是社会公认合适的行为规范”[11],“礼治从表面上看去好像是人们不受规律约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11],而这种主动地墨守成规又是由社会教化形成的,所以孔子一直强调“克己复礼”。同样的道理,把普法融入礼治之中,作为一种社会教化形式,逐渐形成一种社会习惯,就能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被动现象转为主动局面,让人们自觉的学习法律知识,在普法中形成一种互动的局面,从产生一种无“法”而处处是法的社会现象。

  四、结束语

  “礼法”中的道德行为规范、礼仪礼节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具有约束行为、提高个人素质的作用。法是事后的处罚,使人产生畏惧而约束行为,礼是事前育人,通过道德礼仪,使人潜移默化的遵从。我国新农村法治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虽然与传统“礼法”有关,但持续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也不能因此而抹杀,并且“礼法”中存在着许多积极有利的因素。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积淀,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源泉,一代代中国人秉承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状态与道德面貌,致力于中华民族的发展。立足传统,把“礼法”与现代法治有机结合,从我国农村的实际出发,完善新农村民主法治,建设乡风文明的和谐新农村,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新农村建设的论文】相关文章: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07-2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文07-15

新农村建设口号06-24

新农村建设实践报告10-30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07-28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范文08-29

2023赞美新农村建设春联10-13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热】07-05

新农村建设工作调研报告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