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心理学论文

时间:2022-12-15 08:35:42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心理学论文15篇

  在各领域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理学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心理学论文15篇

心理学论文1

  心理学是教学论的理论基础,心理学对职业教育语文教学改革有重要的意义。

  职高学生普遍基础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厌学,这就要求教师掌握他们的心理,研究出他们喜爱的教学形式,在此,心理学的一些原理在语文教育实践中是有很大作用的,所以,我们必须从心理学角度研究语文教学, 并将心理学知识应用到语文教学中去。

  抓住学生心理去教学,是语文教学成功的秘诀。尤其是我们职高的学生,他们普遍厌学、怕学、缺乏学习动力,为什么?就是因为老师们没有架设沟通教材和教育对象的桥梁,没有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没有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

  课堂上往往偏重于语言信息的传递,忽略了学生的心理,真可谓是“强按牛头不喝水”。如何使职高学生提高学语文的积极性,结论只有一个:必须抓住学生的心理,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去钻研教材,制定他们易于乐于接受的课堂教学计划,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为此,我做了以下的尝试:

  一、抓兴趣心理,以表演体会情境

  多年来,语文教学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进入了一种僵化的训练模式,往往一篇有血有肉有灵气的美文被肢解成知识大拼盘,搞文字游戏,枯燥无味,学生更是兴趣索然。其实在职业高中教学语文以来,我发现职高学生对语文课的喜爱程度是远远高于其他文化课的如数学和英语。我就正好利用这一点改变陈旧僵化的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突破口,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例如,上学期我在上欧·亨利的《警察和赞美诗》校对外教学开放日公开课时,指导学生用课本剧的形式把这篇小说的情节表演出来,课下我与学生共同琢磨角色,排练内容,精心指导学生用心练习。在公开课上演出时,调动了全班同学的兴趣,大家品头论足,议论赞叹,即使不喜欢语文或语文成绩比较弱的同学也参与到这气氛中来了。同学们动手制道具,动口背台词,动脑理解课文含义,动情表演,把文字变成有声有色、有语言、有动作的形象,把抽象的道理、深刻的含义、作者的情感变成了具体直观的演示。学生在兴趣心理的驱使下,很快地理解掌握了小说的内容,提高了学生阅读欣赏的能力。

  二、抓“好疑”心理,以激疑探索新知

  心理学认为:激发是使个体在某种内部和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兴奋状态的心理过程。疑最容易引起定向的探究反射。激发学生质疑,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有利于启迪学生思维、扩大思维广度、提高思维层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讲《长城》一课结束前五分钟,我向学生提出两个问题:①为什么说长城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②我国古代歌颂劳动者智慧的诗歌有哪些?

  顿时课堂情绪活跃,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之中,短时间内有同学谈了中国的宝贵文化遗产,还有同学讲了世界人类文化遗产,至于诗歌所忆甚少,我提示了一些如《诗经》,要求同学们课后利用网络或查其它资料完成。教育家克莱·P·贝德福特说:“你一天可以为学生上一课,但是如果你用激发好奇心教他学习,他终生都会不断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这一点。

  三、抓联想,想象心理,以比喻创新

  青少年学生喜欢想象,而文学作品中联想与想象的手法创造文学形象是其主要手段之一。作品中的一些语文知识,如果直接讲,学生往往不易理解,难于记忆。如果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注意采用恰当的科学的比喻,就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理性的知识感性化、枯燥的理论趣味化,就可以使学生能恰当地把握作品中的文学形象。

  例如:讲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小小说《窗》时,我抓住课题的“窗”激发学生想象:

  ①作者把什么比作“窗”?

  ②“打开一扇窗”里面有哪些引人入胜的内容?

  ③这篇课文虽短但是特别吸引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运用了象征的修辞手法,读了这篇课文,结合你的感受,你读到了什么?

  前2个问题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3个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分组讨论,四人一组,最后每组各选一个代表把本组的认识汇总起来,老师巡视各组,随时指点、点拨。学生汇总:近窗者开朗热情、舍己为人、心地善良、道德高尚…远窗者自私自利、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卑劣冷酷…通过抓住学生善于联想和想象的心理特点,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既激发起探究的兴趣,又使学生有多方面的收获。

  进职教中心教学语文以来,每学期学生必定要写至少四篇作文,布置什么样的作文题学生才能够有感而发、有情可抒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因为职高学生基础普遍薄弱,文字运用能力普遍较差,在初中的时候就很讨厌写作文,但是我也发现了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一部分重点中学的学生不具备的优点,那就是不论老师布置什么题目的作文,他们写出来的都是真情实感,绝对没有虚构、矫情在里面,因为学生的文章的水平是怎么样的,老师一眼就能看出,是真情还是假意也一目了然。

  职高学生的文章没有太多的华丽辞藻,只有朴实的语言,真切的情感,在批改中我发现同学们写的大多是友情、亲情,无论什么题目都能粘上边,他们很看重友情,深切体会亲情,我利用这点对他们进行疏导、教育,鼓励大家把真心话写出来,在作文练习中对学生进行教育,让他们懂得“感恩”。

  总之,从研究学生心理的角度来进行职高语文教学,用心理学的若干原理指导职高语文教学,就会发现心理因素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了心理学的指导,语文教学改革才能把握正确的方向,才能遵循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规律,才能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才能使语文教学最优化。

  如果教师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其教学活动就会发生困难,陷于盲目探索,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处境,甚至会与教师的意愿背道而驰。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这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自身规律的要求。归因的研究,教给我如何分析学生学习兴趣上的问题,提供了方法,用“归因理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这是心理学原理对我语文教学中的重大帮助。

心理学论文2

  摘要: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如何利用积极的力量和乐观的态度来面对各种困扰。在当前复杂且竞争激烈的社会背景下,研究生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同时,自身也存在着情绪障碍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心理学对于对研究生去怎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实现自我教育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研究生;自我教育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激烈化的社会背景下,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逐渐增加,考研已成为大部分学生的选择,但就业市场并非如此乐观。有些人开始抱怨高学历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提升的空间和价值,甚至有人称研究生已经贬值,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此,学校应该正视这种心理问题,正确把握研究生的心理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并指导研究生实现自我教育,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上世纪末兴起的积极心理学,倡导人类积极的克服困难,并利用积极的心态去适应环境,这对提高并完善研究生自我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 积极心理学的内容与特征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中后期在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种新思潮,主要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与人本主义心理学有着相似的理念,主要包括人的主观体验,如幸福感、满足感等;在个人品格层面上表现为爱的能力、潜力等;在团体或组织层面上表现为积极的社会行为等。其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塞里格曼·谢尔顿(KnnonM. Sheldon) 和劳拉·金(Lawra King),他们对积极心理学的定义指出了其本质的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

  目前积极心理学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的组织系统。贯穿其中的整体研究特点有:首先,研究积极情绪。从主观经验的角度来看,它关注人的主观体验,如幸福感、满足感以及对构建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其次,研究积极特质。对于个人的成长而言,积极心理学提供了一种积极的心理素质特征,如爱的能力,工作的潜力和创造力,构建积极的关人际系能力。最后,研究积极组织系统。积极心理学非常注重活动的团体和社会机构,这将有益于学校和社会等组织培育和发展人的积极情绪和积极特质,并促进个人的健康成长。

  二、 研究生自我教育分析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把自我教育又称自我修养,是指受教育者根据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认识主观世界和教育自己的全部过程。广义的自我教育是一个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个认识主观世界和教育自己的过程。狭义的自我教育是一种自我批评的道德教育方法。综合学术界的观点,研究生的自我教育可定义为研究生在高校的指导下,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要求、自我践行、自我评价四个阶段,以达到认识和完善自我的活动。“自我教育决定整个教育的成败”,教育虽然是由自我教育和他人教育组成,但通过自我教育才能实现真正的教育,而所谓“内化”,实际上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社政( 20xx) 3 号]指出,“在加强研究生德育工作指导的同时, 充分调动研究生在德育中的自我教育主体意识。”研究生是国家高端人才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 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 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而自我教育是加强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这有力地说明了自我教育在研究生德育中的不可替代性和重要性。

  第一, 从研究生自身特点来看,自我教育有较大优势。研究生的年龄跨度比较大;研究生的学生类型范围较广:有本科应届或往届毕业生,还有一段工作经历的脱产学生或在职学生;研究生的分散性和流动性比较大。此外,研究生作为高素质群体, 知识面更广,知识结构更完整。各方面比本科生更为成熟,独立性和自主性更强,更具备自我教育的条件。

  第二, 从研究生培养目标来看,自我教育举足轻重。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高层次人才。自我教育主要是个体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要求—自我践行—自我评价”达到人格的升华, 使品性由他律转化为自律, 将完善个体与素质联系起来,培养自尊、自信、自强的健全人格。

  第三, 从研究生培养模式来看,自我教育不可或缺。现在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大多采用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导师负责制,这种模式对研究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要求更高。研究生的培养和学习大多是在各自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因而学习生活相对分散。这决定了研究生教育必须重视自我教育,提高自我认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自主调节能力,克服和矫正不良意识和习惯。

  第四,从研究生培养质量来看,自我教育是保障。研究生阶段的主要价值在于提高科研意识和学术研究水平,而学术发展亟需创新能力、开拓能力、独立科研的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都依赖于研究生自主发展水平的提升,而自主发展的前提就是研究生的自我教育。因此,只有提高研究生的自我教育,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才有保障。

  由此可见,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 高校要充分发挥研究生自我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及其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为其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因此,自我教育是实现研究生教育目的的关键环节。

  三、积极心理学在研究生自我教育中的应用

  (一)体验积极的情绪

  积极的情绪体验是指个体对过去的满意、对现在的幸福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强调大家要主动去选择快乐,学会建构快乐的方式,从实践中建立一个积极向上的行为。自我体验是我们的客观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各种情感体验,从低到高有认同、体验、内化三个环节。如果学生有积极乐观的情绪,那么它将有强大的自我控制力,能够好地协调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提高工作热情,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学校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些机会让研究生参加自我教育、自我体验的活动。为此,应提倡人性关怀,更加注重尊重研究生具有个性的积极经验,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从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三个方面去明确研究生在自我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他们能够相互独立自主地开展自我教育。

  (二)塑造积极的特质

  积极的心理特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其中最主要的是优势和美德。培训和发展这些积极的特质,然后拥有这些积极的品质,就可以减轻人类的痛苦和提高生活的满意度。开设研究生积极心理学课程,其内容包括如何获得更多的快乐体验,以及如何获得身心健康,成就感和永恒的友谊感。旨在引导学生充分了解他们的潜力,提高积极的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因此,如果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用积极心理学分析问题的话,这有助于学生积极和客观的认识自我,有意识地提高自我,为自己建立严格的标准,并从积极的角度完成自我评价,从而改进教育的过程。

  (三)树立积极的榜样

  积极心理学除了内在的积极作用外,还需要外在的动力去牵引和指导,这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导师应该为研究生自我教育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导师是研究生教育活动的领导者、执行者和主导者,其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到培养研究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成功或失败。在学校,研究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和研究,与导师的关系十分密切。导师与学生之间不仅仅是一种教学上的授受关系,还是一种人格上的民主平等的关系。研究生在导师的引导下,从思想道德上来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水平。其次,发挥研究生党员和干部的带头作用。作为研究生群体中的积极分子,研究生充分发挥着自身在学校和研究生群体之间的桥梁作用。因此,通过严格的研究生干部选拔制度,以提高整体水平和各方面素质、充分发挥榜样为目的,加强研究生自我教育措施,增强自我认识能力,充分履行学生党员和干部在其中的带头作用。

  (四)构建积极的环境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人的积极特质是与环境、社会都分不开的,同时环境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校园文化和环境属于学校潜在课程范畴,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实现自我服务重要岗位。良好的校园环境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充分发挥和展现积极的力量,对实现自我教育非常有用,而个人也可以在与校园环境的互动中充分地表现积极,造成两人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因此,为实现研究生自我教育,学校、教师和研究生管理机构应开展和谐的校园文化活动,优化校园文化心理环境,尊重他们的独立意志和期望,支持他们按规定独立自主地展开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氛围,发展一个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建设一个民主,文明,平等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学习和生活在一个安静和美丽的校园里。

  四、总结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一个社会只有把积极作为自己的价值导向,这个社会才能成为有效、公正和人道的社会,其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积极的人性论。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种种理念与自我教育通过主体的潜能开发而发生作用机制不谋而合,对研究生独立人格养成和塑造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自我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和完善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张艳霞.当代中国研究生心理问题及自我教育的实现[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xx(02):32-34.

  [2]全鑫,张栋科.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自我教育路径探析[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 20xx(02):09-11.

  [3]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xx:2—3.

  [4]胡晓芳.用积极心理学构建高职女生幸福人生观[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3):3-4.

  [5]朱一飞,武琳琳.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现代阅读,20xx(10):28.

  [6]银星严.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教育探讨[J].传承,20xx(11):86.

  [7]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xx.

  [8]翁诗环.大学生自我教育探析[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6):12-15.

  [9]秦训学.自我教育——研究生德育的重要形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xx(04):58-59.

  [10]陈闻.研究生自我教育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xx(08)::23-26.

  [11]柳林.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xx(12):247.

  [12]宗岚,马会梅,刘毅.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教育探析[J].文教资料,20xx(05):2-10.

  [13]李俊杰.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自我教育研究[J].才智,20xx(03):211.

心理学论文3

  艺术心理学论文

  摘要:本论文将从空间维护体中基础的要素墙体界面入手,探究了对人们生活中造成的影响的一些界面设计的基本原则,与强调必须和界面设计协调的室内空间构成要素和空间功能性。不同的色调可以使人对房间产生心理温差,不同的材质通过不同的质感和构造细部,可以渲染和强化室内的环境气氛以及影响人的心理。探究对社会个体产生的心理反应的这些不同的方面,反作用于设计,使设计能阐述和充分符合人的心理需求。

  关键词:界面设计 设计心理学 色彩 材质

  室内设计是根据使用的建筑,环境的相应标准,使用适当材料和技术手段以及建筑设计的原则,以创建一个功能合理,舒适和美丽的室内环境需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空间环境既应该拥有相应的使用价值,满足功能上的需要,同时也应该具备能说明历史文化背景,建筑设计风格,人文环境等心理因素。创造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室内环境。

  然而设计心理学则相反发展较为缓慢,在学科建设,基础理论等方面较为滞后,当今设计心理学范畴的问题在室内设计中有所显露,这些设计心理学范畴的问题又对室内设计有了更高的要求。

  一、室内建筑界面设计种类以及应用

  (一)界面装饰的作用及分类

  界面装饰的主要居室空间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尤其是在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的当今时代,改善和美化居室环境空间已逐渐作为人们的迫切需求之一出现在室内设计行业。作为空间维护体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的墙面,从过去仅仅只是简单粉刷墙面漆逐渐演变成为展现家居文化的一个重要区域。

  在空间维护体中,界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既能划分空间区域,又能通过装饰来美化室内空间。墙面装饰的作用是保护墙体,美化环境。当下时代,主要有装饰涂料饰面,壁纸类饰面,玻璃类饰面,板材类饰面,陶瓷饰面等艺术造型作为潮流墙面装饰材质出现。

  (二)装饰涂料饰面

  装饰饰面涂料指的是能够稳固粘连墙体表面的涂料且能在墙体表面形成一张完整的漆膜。涂料不仅施工简便,维修方便,省工省料,而且质地轻,附着力强,色彩艳丽,质感丰富,以低廉的价格良好的质量以及耐水,耐污染,耐老化等优点深受顾客的喜爱。

  (三)壁纸类饰面

  壁纸,又称墙纸,是一种应用相当广泛的室内装饰材料。墙纸分类繁多,大致可分为纯纸类墙纸,无纺布类墙纸,木纤维类墙纸,硅藻土墙纸和金银箔墙纸。此类墙纸因为拥有色彩鲜明多样、图案生动丰富、豪华大气雍容、安全便利环保、施工简单方便、价格公道适宜等多种其它室内装饰材料所无法比拟的特点。此类装饰材料在得体成功的设计基础上,墙纸为顾客打造出理想、满意的家居气氛。

  (四)板材类饰面

  板材类饰面主要分为实木板和人造板。板材类饰以面纹理美观写实、强度高、材质好;尺寸稳定,不易因为外力因素造成变形,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此材料能“小材大用”、“劣材优用”,满足各种尺寸、形状以及特殊形状的要求。木材以其具有其独特的优良特性,在当下社会已发展改良生产多种新型建筑结构材料和艺术造型装饰材料的环境中占有重要地位。

  (五)玻璃类饰面

  玻璃类饰面,它是一种较为透明的装饰材料,透光性较强。现在在一些酒店,住宅中对装饰要求很高,一般材料满足不了它的装饰需求,装饰玻璃因此应运而生。以其独特的装饰性能打造出非凡的效果,让人置身仿佛置身于一个神奇的国度。玻璃的透光透明效果,玻璃的光线反射折射效果,玻璃的多色光亮效果,玻璃表面图案的多样效果,都拥有其他材料无可比拟的优势。

  (六)陶瓷饰面及石材饰面

  陶瓷墙砖和石材墙砖都为一种高档装饰材料。石材是一种古老的装饰材料,它装饰性好,耐久性较高,来源比较广泛。在材料选择过程中,石材装饰性的颜色,光泽,形状尺寸,质感等几方面共同决定了材料的优越性能。

  二、墙面设计对受众心理的影响

  (一) 色彩作用于人的心理世界影响是多方面的,而且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存在于人的潜意识之中。色彩要素是墙面设计中视觉效应最强烈的一点,大致分为冷暖和明度两大类。

  1. 在冷暖上来看,色彩本身是没有冷暖和温度的区别,冷暖事实上是人的主观感受,是色彩对人的精神或者心理上的一种感官错觉,以致让人们感到冷或者暖。这些冷暖颜色给人们带来的感官刺激随处可见,比如当家庭中使用蓝色调,会使人感觉凉爽;冬天家中使用橙色窗帘,会使人感觉温暖。在室内墙面设计中,客厅,卧室装饰较适合选用偏暖的色调,以此展现出温暖、舒适的家居空间。而卫生间,厨房等空间则不然,应采用冷色调,由此打造出清洁卫生的居住环境。这些感觉是色彩给人们带来的心理错觉,物体表面温度根本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2. 色彩的心理错觉不仅仅存在于对于冷暖色调心理的区别,与此同时明度同样也是构成要素之一。通常条件下,颜色明度是使人产生轻重心理错觉的主要因素,颜色明度低会使人感觉比较重,有下沉感觉;颜色明度高,使人感觉比较轻,有上升,蒸腾的感觉。

  3.当人们看到一个颜色或者色彩时,通常会联想起该色彩的物理载体,比如看到红色时很自然会联想到火、太阳、花等等,色彩是人视觉经验的结果。所以,色彩本身没有任何温度,不具备任何情感,只是人的感受和经验碰撞后产生自然心理反应。

  (二) 材质是墙面设计的物质基础,墙面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正确的掌握各种材质,赋予各种材质以生命,把不同材质运用在不同空间,给人带来不同的知觉感受,同时也能给人带来丰富的心理感受。在室内空间中,材质的质地,肌理来看不同的材质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和视觉效果,即使是同样形态,采用不同材质也会产生不同感受与效果。

  1. 板材,木材使用的历史几乎和建筑一样久远,使我们所知道的最古老的建筑材料。在视觉上,木材呈现出一种从浅黄到深棕色的不同色阶的温暖色调和自然肌理,同时在触觉上,他是温和的,软硬适中的,还具有合适的重量,适宜加工成各种形状。所以,木材在建筑工程尤其是装饰领域中,始终保持着重要的地位。墙面中采用原木质材料原木色,给人一种原生态的感觉。在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情境下,该色调作为一种适宜减压的方式,来帮助人们缓解一天工作的疲劳感。回到家扑面而来一种大自然的气息。

  2. 石材,石材材质给人的心理感受上,具有持久,稳固,厚重,坚定等审美品质。在视觉上,不同石材以呈现出不同的纹样,肌理,色泽,不同的加工处理方式表现出从粗糙到光亮的不同面貌。从触觉上,它坚硬,冰冷,有重量感。天然饰面石材除需考虑色调选择外,还要考虑建筑物的功能。在家居中,客厅及卧室的装饰宜选用偏暖的色调,以显示温暖、舒适的情调;而用于卫生间、厨房的装饰宜选用素淡雅洁的偏冷色调,以显示出清洁卫生。石材表面越光滑,光泽度越高。为增加空间的视野程度或者想要打造出不同的虚实对比,采用不同光泽度的材料以改变其表面的对比程度设计者的不二选择。在客厅等较为开阔的空间中,采用光泽度较高的石材,使人感觉眼前空间变大,而在卧室等私密度较高的空间中,采用光泽度较低的石材,可使人感觉隐私。

  3.玻璃,玻璃是一种现代建筑材料,给人感觉变幻,清澈,优雅的感觉。不仅如此,玻璃的装饰性能是活性的,是动态的,是充满生命的活力的。它与日光辉映,可使建筑物色彩斑斓,光鲜照人。夜幕降临时,月光投射在材料上,打造出居室充满神秘色彩的效果。当玻璃与灯饰光线相交汇时,使建筑物如天上的宫殿,亦可使其呈现出光怪陆离的家居空间;可使居室祥和温馨,也可使其冷光幽幽。

  4.墙纸,墙纸的种类及其丰富,但给人的心理感受普遍为亲切,温馨,柔和。运用在室内空间中,让人感觉温暖,舒适。一般来说,墙纸选择冷色调或是暖色调,和房间的光线息息相关。如,淡雅的浅绿、浅蓝等冷色,较适宜于用在日照光线较充足的朝南或朝东的房间,与此同时,在光线条件非常好的情况下,墙纸颜色的选用应该适当加深一点,以柔化光线的强度,避免墙纸在强光的映射下泛白的情况发生。墙纸的颜色和图案直接影响空间气氛,大花朵图案降低居室拘束感。色彩浓烈、图案优雅鲜活,远观犹如置身清新的郊外环境的花朵图案,可以减少房间的拘束感,给人带来不仅是视觉上的盛宴,同时能让人释放出一天工作后的压力,此类墙纸较适合在格局较为平淡无奇的房间使用。通常情况下,欧式古典家具(比如咖啡色、黑桃木色)成为此类墙纸的首选搭档,既可以压做大花朵图案的妖艳,又可以为古典的低沉的家居空间中释放出一丝别样的亮色。如果选择的是现代简约家具的人们最好不要选用这种墙纸。图案较小的壁纸是面积小或光线暗的房间的最佳选择,宜选择图案较小的壁纸。竖条纹图案的墙纸可以增加居室高度。

  5.装饰涂料,由于装饰涂料颜色众多,在色彩运用上给人视觉和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在室内设计中,色彩起着改变或者创造某种格调的巨大作用,往往会给人带来视觉差异和艺术上的享受。所以,色彩对人产生的第一映像是挑选装饰涂料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在阳光缺少的阴暗环境中,多采用暖色调来亲切的温度感;在光线充足的室内环境中,多采用铅灰色调来减低室内的明度;在人们短时间停留的公共空间中,使用明度较高,彩度较高的色彩,用来增强人们的热烈的气氛;卧室,办公室等较安静的空间中则需要采用调和色,灰色来获取安宁,柔和的环境;如果是在较为高大的空间中,最好采用丰富的色彩层次,扩大视觉空间并加强空间的稳定感。

  (三)在墙面设计中,色彩,材质会成为消费者在选择时的重要依据。通过墙面设计的变化,达到与人建立亲和力的目的,提高室内空间的感官性。例如,在卧室的墙面设计中,采用暖色系,无光泽的皮质软包,让人感觉温暖,安静,私密性较高。而在客厅,采用冷色系,光泽度较高的石材,玻璃等,让人感觉视觉扩大,华丽而生动。

  作为一份优秀的墙面设计案他不仅应该建立在积极满足各种技术,美学,以及设计心理学原理,并且应该最大化的,最高利用率的的使用室内空间。建立一个舒适合理,以满足用户的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满足的室内环境,以创造一个更适合居住和使用的家庭环境。逻辑设计遵循用户至上,突出对居住成员的关怀,,满足用户的不同生理和心理需求是人性化墙面设计的最基本要求。要深入剖析受众者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了解其感官的运用,通过设计者角色的置换以及打破惯性思维等方法,来满足受众者的各种需求。以人为本,一切设计都要把使用者放在最优的地位来考虑,不仅要满足空间的使用需求,使内部环境更加舒适化,科学化。还要在此基础上提升并完善空间的精神功能。从人性化的角度加以提升,实现物质,精神,使用的和谐和统一。

  参考文献:

  [1]诺曼(美)设计心理学[M].中信出版社,20xx-03-01

  [2]姜可.通用设计:心理关爱的设计的设计研究和实践[M].化学工业出版社,20xx-09-01

  [3]李彬彬.设计效果心理评价[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xx-01-01

  [4]姜秀丽.墙面装饰构造与施工工艺[M].机械工程出版社,20xx-09-01

  [5]伊达千代(日).色彩设计的原理[M].著悦知文化译,中信出版社,20xx-11-01

  [6]周翔.色彩感知学[M].吉林美术出版社,20xx-01-01

  [7]陈易.室内设计原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11-1

心理学论文4

  摘要:教育心理学就是让教师从学生心理的角度进行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若是能够将教育心理学的知识运用到教学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培养优良的心理素质,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教育心理学的有效应用,以达到增强语文学科教学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育心理学;教学水平

  初中语文是一门富含创造性的学科,语文课本中的文章不仅能够体现出不同的思想情感,还体现出蓬勃的生机,能够有效地契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紧跟时代的变化发展,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达到提升教学水平的目的,同时,教师也要认真地分析心理学理论,针对学生的心理展开更为细致的研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在初中语文教学课本中,许多文章都能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将教育心理学融入语文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意志,还能够帮助学生健全心理,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教育心理学内容

  新课改出台后,教师也逐渐意识到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参与者,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学习,但是在学习生活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所以,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实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做到及时地发现问题,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的内容都能够得到有效利用,教师利用课文营造心理教育氛围,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还能够给予学生精神上的动力。教师在利用教育心理学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地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各种心理教育因素,深入地钻研,更好地发挥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例如,《孙权劝学》这篇文言文,虽然不是以白话的形式展现出来,但是文言文精练的文笔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学生的学习精神。课文之中主人公具有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是当代学生所缺乏的,因此,教师在教授这篇课文的时候,需要让学生认真地阅读文章,对文章中人物的话语进行揣摩,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教师也可以创设“论学”的情境,让学生自行根据文章进行表演,不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思想,还能够扩展学生的思维。而后教师对文章中的人物性格进行具体的分析,剖析文章中的语言特点,有利于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内涵,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精心设计初中语文教学环节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应用教育心理学,需要精心地设计教学环节,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帮助学生收获更多的知识,并且在学习的同时获得更加美好的学习体验,塑造科学的心理,创造和谐的环境。1.引导学生感悟作品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引用部分英雄人物及其事迹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心理,在学习时教师引导学生对优秀的文章进行感悟,深入了解其内涵,在英雄精神的熏陶下,学生的心理体验也会随之增强。例如,在《芦花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能够针对文章中对“老头子”的动作细节描写进行分析,还能够品味其神情和语言等,通过适当的引导,学生能够自己品读和想象,随之产生敬佩之情,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渡过程,最后教师再进行一定的点拨,针对学生品读后的感悟进行升华。2.合理利用事例进行心理引导为了帮助学生塑造科学的心理,教师可以通过教材中的内容展开合理的引导。例如,在展开《木兰诗》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引用文章中主人公替父从军的故事表达花木兰的品质,不仅展现出木兰的勇敢和善良,还展现出其对家人的爱。教师将花木兰的年代作为背景,深度地剖析人物心理,挖掘出花木兰在当时情况下的心理活动,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启发。3.创设相应的心理情境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后发现,学生的心理受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将心理教育融入教学活动中,创设适宜的情境,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数量划分为多个小组,让不同的成员扮演不同的角色,以此来诠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角色的理解,还能够展开自我反省,看看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是否也犯下虚荣的错误,在不断反思的过程中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还能够塑造良好的品格。

  三、营造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

  教师需要从自身的教学观念出发,对课堂的心理教学环境不断地进行优化,对师生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定义,摒弃传统教学中不重视心理教学的想法,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之中,教师在定下教学目标之后,要营造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学生才能够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放松地学习,尊重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平等,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促使学生不断地接近心理教育的目标。综上所述,要想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最主要的就是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心智基础。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教育心理学的有效应用,利用教育心理学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康雪莲.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探究[J].科学中国人,20xx(23).

  [2]马德.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瓶颈和突破浅谈[J].亚太教育,20xx(4).

心理学论文5

  摘 要 社会的进步,促使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向职场。当今社会,女性不仅继续承担着传统的相夫教子的职责,而且和男性一样,需要撑起事业的“半边天”,身兼“贤妻良母”和“职业女性”双重角色。但对于现代女性来说,日益增大的生活压力和出色扮演好社会和家庭双重角色的需要,都让她们的心理负担较重。

  关键词 职场女性 心理压力 调解

  1引发职场女性心理压力的原因分析

  就总体而言,职场女性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更大的心理压力,陷入心理困境:

  1.1就业带来的压力

  我国长期存在劳动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严峻形势,社会就业压力大。职场女性之所以精神高度紧张,一方面是由于工作量大引起的;另一方面由于传统的重男轻女观念还时常左右着行业用人的标准,性别偏见和性别歧视,用人单位普遍存在的“女不如男”的观念,即使十分优秀的女性,在竞争中往往要比男性付出得更多才能得到认可。众多职场女性以为只有拼命干,才能得到上司的赏识和加薪、晋升;还有的工作缺乏信心,常常担心自己被炒鱿鱼,或被别人超过等等。在同样的工作水平上,女性在就业、岗位竞争、升职、提薪等方面均处于劣势,有的单位在优化组合、干部任免中歧视女性,使女性在择业、再就业时经常处于被动地位。许多职场女性在感受不公待遇的同时,时常觉得焦虑不安,工作兴趣减退,动力缺乏,内心压抑,对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1.2双重角色的压力

  职业女性的双重角色是指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不同角色的角色规范不同。社会要求女性独立、勇敢、竞争、工作干得生气勃勃;家庭要求女性温存、体贴、贤惠、勤劳、家务料理得井井有条。女性的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定位要求女性承担多重负荷,她们不仅要与男性一样在职场拼搏,同时还要承担大量的家庭劳动,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也比男性付出更多。双重角色冲突使女性在家庭和事业中陷入两难境地,当双重角色出现矛盾时,往往要求女性须有所取舍。很多职场女性,在工作和家庭问题上无力分身,最后心身疲惫,以至于相当多的职场女性无法把“事业、婚姻、子女教育”调和到一个平衡状态,进退维谷时的心理冲突使职场女性紧绷的神经变得脆弱,经常出现烦躁不安、神经过敏等不健康的心理现象。

  1.3自身因素的失衡

  由于特殊的生理因素,职场女性要面对经期、怀孕、分娩、哺乳、更年期等一系列生理过程,伴随生理变化的同时还有较大的心理波动,任何一个生理阶段处理不好,都容易造成生理、心理疾病,这也是抑郁症在女性中的发病率通常要高于男性的原因。在生育哺乳、提前退休等阶段,女性不仅被迫中断职业生涯,而且经常由于个人体形的改变、容颜的衰老等问题令女性心情沮丧。不少职业女性事业心较强,目标制定过高,对自己的期望比较高。但是,一些高素质的知识女性在完成学业进入社会的时期却正是婚育的最佳时期。由于多种主客观原因的限制,有些人常常遇到挫折,使期望难以实现,于是怨天尤人、无所适从、拒绝接受事实,以致出现心理障碍。

  2职场女性心理压力的调解

  冰心说过: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就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职场女性的心理压力是要排解的,过于沉重的心理压力必将导致身心疾病的产生,损害自身的健康。那么,职场女性应该如何消除心理压力?

  2.1调整认知偏差,通达处世

  大凡事业有成者、生活幸福的女性大都注重对自己性格的塑造,能扬长避短,很好地把握自己。女性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弱点,调整完善自己的人格和性格,控制自己的波动情绪,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工作和挑战,对待晋升加薪应有得之不喜、失之不忧的态度等等,通过这些以提高自己的抗干扰力,以帮助自己走向成功。当别人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时,不要盯着别人的成绩怨恨,更不要想把别人拉下马,要树立自信心:我不比她们差,我一定比她们干得好!别人有本事,只靠嫉妒,不仅不能阻止别人进步,而且自己也无所长进。只有虚心向人学习,提高自己才是明智的选择。学习如同女人的美丽一样,是一生的工程。面对无处不在的竞争,只有具备扎实的知识,女人才能增强自己的竞争力,才能拥有灿烂而充实的人生。

  2.2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正确处理人际关17S

  人生在世,家庭、工作、社会各占一定的比例,厚此薄彼都会出现心理问题。职场女性应该有效地组织自己的工作,千万不要让自己变成工作的奴隶。在工作和生活上,应有明确界限,下班后就应充分休息,而不应还惦记着工作,如果工作压力太大不能忍受,该放弃的应该放弃,合理安排一些时间与家人朋友在一起。工作再忙也要多与家人沟通,不要忽略精神关怀。当感到巨大心理压力和出现悲伤、愤怒、怨恨等情绪时,要勇于在亲友面前倾诉,并获得他们的劝慰和开导,以消解不良情绪,同时也能得到家人朋友的理解。不要轻易以牺牲自我为代价,也尽量不要牺牲他人,要让全家人共同成长与发展,在实现自己独立梦的同时,要兼顾家庭尤其是不能忽略了孩子情感生活的需求,争取事业与家庭双赢。有了和谐而适度的人际关系,就有了支持的力量,有了归属感和安全感,心情才能愉快。

  2.3注重修养,积极面对现实

  一个人从儿童到青年、中年、老年是自然规律,不可违背。人的一生要面临许多选择,要把握自己的人生机遇,在不同时期分清生活与事业的侧重点,分配好精力。作为女性,容貌再美也会衰老,内心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接受过程。时间可以扫去女人的红颜,但它却扫不去女人经过岁月的积淀才能焕发出来的美丽,这份真正的美丽就是女人经过岁月的洗礼而成就的修养与智慧。要充实自己的生活,不要老想着别人对自己外貌的评价,应从更多的方面来评价自己,如和睦的家庭、事业的成功、良好的社会关系等,外貌不是一个人的唯一。岁月可以夺走女人的一切,却夺不去女性那颗宽厚、智慧、纯真、善良的心,它只能把女人变得一天比一天优雅。

  现代职场女性在压力面前,要学会正确分析压力的成因,学会自我释放压力,女性不仅要身体健康,更要拥有健康的心理,这样人生才会美丽。

心理学论文6

  积极心理学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解释人的心理现象,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的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未来;研究积极的心理品质,如对美的感受力、爱的能力、宽容等;研究积极的组织环境,建立有利于培养和发展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的组织系统。积极心理学原理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管理视角。

  一、建设幼儿园积极的工作环境

  在任何一个组织内,人是根本,是最宝贵的资源。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积极体验和积极品质是在社会、组织、家庭等系统中体现的,同时亦受其影响。

  幼儿园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担负着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基的重任,其根本任务就是教师在管理者的管理下开展教育和培养幼儿的活动。良好的校园秩序、积极的工作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师幼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关于上班迟到的问题,各幼儿园在制度里都有扣罚奖金的规定,如果园长每天在大门口亲自记录并监督实施,那么对迟到扣钱习以为常的员工不仅没有重视反而会产生倦怠心理。而有的幼儿园,对于偶尔迟到现象,领导不会当面批评,但老师自己都会感觉不好意思。――这就是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更多的是通过激励、消退的方法提高人们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创设积极的工作环境会对管理产生正面影响,因此,管理者必须放弃以训斥、命令、控制为标志的管理手段,代之以尊重、宽容、信任、激励、欣赏、支持等人本化管理手段,使幼儿园真正成为具有生气、灵性、活力的地方。

  二、培养教职工积极的心理品质

  爱、爱学习、创造力、工作能力等都是积极的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品质有利于身心健康,可以激发人的潜能,提升人的幸福感,是人得以健康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例如,很多幼儿园在课程设置上给老师留有发挥的空间,鼓励教师的生成课程,并以“自我挂牌”、“自我展示”等不同方法将自己的教学成果主动与大家交流分享,让教师在实践中创新,在探索中发展,通过增加工作中积极体验的次数,提高了教师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我们在日常的管理中,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培养和锻炼教职工积极的心理品质:

  1 建立积极的认知图式:培养教职工积极客观地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准确科学的进行归因,学会辩证地看待挫折;

  2 形成积极的情绪品质:引导教职工形成合理需求,学会调节自我情绪的方法,参与积极的情感体验;

  3 建立稳定的社会支持:这包括教职工家庭内外的支持和幼儿家长的支持以及其他支持;

  4 尝试积极的行为转变:帮助教职工确立转变的信念,体验积极的转变行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文化活动。

  积极心理学为幼儿园管理注入了新的理念,同时也对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管理中要以教职工为主体,努力营造积极的工作环境、塑造积极的人格品质、提供积极的情绪体验,促使教职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肯定和发挥,最终实现人的最高价值,从而促进幼儿园的可持续性发展。

心理学论文7

  我国教育心理学科的萌芽始于20世纪初期,一直发展到今天,可以说我国教育心理学科的发展走过了一条从一味模仿西方到立足于我国文化背景来建立我国自身教育心理学科的理论体系的道路,但由于各方面主客观因素的综合影响,当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仍面临不小困境,因此笔者试图对当前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予以浅陋分析,以启示来者。[1]

  一、我国教育心理学科发展面临的困境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心理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研究内容、研究范式、学科体系等各个方面取得了突出进展,具有我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课的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此同时,我国教育心理学科的发展依然面临着一些较为明显的发展困境,集中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出现“退化”

  教育心理学理论是研究教育心理学的一般模式、规律等的学问,当前,在教育实践的围剿之下,我国教育心理学理论陷入了“退化”的境地,尤其是在当前教育学的实践导向日益突出和明显的今天,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逐渐让位于实践立场,逐渐趋于边缘化,在与教育心理学实践研究的对话中丧失了应有的地位和话语权,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研究陷入了相对停滞的态势,这是当前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的最为突出和明显的问题之一。[2]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固化陈旧,忽视教育场域中的“人”的特性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其本质上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研究方法与心理学的其他分支学科在研究原则、研究方法等方面基本一致,但与此同时,由于教育心理学主要在于研究教育场域中的教与学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与教学相关的心理现象和问题,其课题主要来自于现实教育场域中鲜活的教育实例,同时还要返回到教育实践中去进行检验,因而其研究方法又具有自身的特征。当前,我国教育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还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问题,突出体现在过于模仿和遵循心理学的其他分支学科的研究方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使用得较多,对教育场域中的“人”的特性关注不够,尽管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等教育实践的推动下,一些教育心理学研究者正在对现有的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进行反思并逐步尝试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如“教育行动研究、“教育设计型研究”等新的能够在教育情境中进行的、与特定的教育实际问题所联系的研究方法,但总的来说,我国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仍存在着对“人”的关注度不够的问题,未来仍需要加强在研究方法整体思路、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推进研究方法的进一步多元化、多样化和科学化。[3]

  3.教育心理學本土研究的表浅化

  所谓本土研究,既指外来新事物积极适应本土实际并融入到本土事物中的过程,也指本土事物主动迎合外来事物并改善自身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的本土研究,其实就是我国教育心理学在借鉴、学习国外教育心理学并不断调整和强化自身的过程,即教育心理学的中国化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我国教育心理学的本土研究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开始了,但直至改革开放以来直到今天,纵观我国教育心理学研究,依然呈现出独立研究薄弱、模仿借鉴主导的现象,教育心理学的本土研究面临着先天畸形、后天不足的境遇,尚未能完全构建起立足于我国本土文化的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这主要是由于教育心理学主要产生于国外,国外的教育心理学研究一直走在我国前列,另一方面则由于我国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起步较晚,且受到文革等的影响,我国的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事实上直到改革开放以后的80年代才开始真正起步,这些都使得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本土研究和西方存在着较明显的差距,借鉴有余而创新不足。[4]

  二、应对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路径分析

  应该说,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远不止于上述笔者提到的这三种,与此同时这些问题的出现和产生并非是孤立的、割裂的,而是具有其内在的有机联系,因此在寻求有效解决当前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过程中,切勿“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学界应积极遵循整体思维和联系的观点,协同着手妥善应对。

  1.加强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建设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理论研究为实践研究提供方法论上的指引,没有扎实的理论研究则很难有成功的实践研究。面对当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理论出现“退化”的生存危机,学界应积极认识到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在推动整个教育心理学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自教育心理学产生以来,有关教育心理学到底应该属于“理论性学科”还是“应用性学科”的争论到今天依然没有停止,时至今日,教育心理学界基本上都认为教育心理学应该兼具有“理论性”和“应用性”的双重特征,并偏重于应用性,但应该认识到,所有应用性学科的发展基础都必须借助于理论研究,尤其是考虑到当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的本土发展仍然较为滞后的现实状况,未来学界还需要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创新等方面下功夫,广大教育心理学理论工作者要重拾理论自信,在与教育心理学实践的对话中实现坚守,处理好与教育心理学实践的关系,推动二之间的良性互动,扭转和摆正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地位,切实推动我国教育心理学本土发展。

  2.注重“人”的特性,创新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该紧密联系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取向的变化,不断调整、适应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以及教育综合改革的持续推进,“生本教育”等一系列新的教育转型时期的标志性理念的出现和发展,要求教育要更为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激发学生学习自觉,强调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一切为学而教、而设计,这些都对当下的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新时期的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不应再仅仅局限于实验室,“闭门造车”,而是应该积极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勇于突破“书斋式”的研究范式,走入真实的教育情境中去,研究真实教育情境中发生的真实问题,积极尝试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真实的教育问题作为研究的起点,这不仅要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者们要切实转变研究思维,切实创新研究方法为当前的教育改革服务,也要求他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以关注教育中的“人”为研究的起点和落脚点,完善和创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正确处理本土研究和西方教育心理学之间的关系

  本土化问题一直是诸多学科在发展的过程中绕不开又十分头疼的现实性问题,对这个问题把握不好就不能真正实现学科的长远的良性发展。因此对于当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的本土化问题,笔者以为学界在处理这个问题时一定要科学把握本土研究和外来借鉴之间的“度”,保持好本土与西方之间的张力,要理性、清晰地认识到中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的各自的合理性、特点以及二者之间进行相互借鉴的必要性,但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保持好各自的文化特性,由于当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相对于国外来讲还处于落后态势,因此借鉴、学习国外教育心理学的一些成功经验无可厚非,但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坚持我国本土的教育心理学的内在品质和教学特色,明确我国的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必须立足和根植于我国的文化特性中;另一方面,在对国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思维、研究方法、研究话语及范式等方面进行借鉴时,还必须保持必要的怀疑和批判精神,这些都是我国教育心理学本土化的过程中需要密切注意的现实问题。

  结语

  总之,当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中确实还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现实性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一定的历史原因,也和我国当前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现实困境有关,因此着力推动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还需要学界积极采取有效对策,形成合力,尤其需要学界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切实推进我国当代教育心理學学科的整体创新与原创新探索,推进教育心理学研究体系的整体性建构等等,从而真正推动我国教育心理学的长足发展与进步。

心理学论文8

  0前言

  体育教学从一维的生物观转化成多维的教育观已经很多年了,在这个历史发展过程中,很多学者已经注意到了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具有很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进入试验阶段以来,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尤其受到了广大体育教师和体育心理学者的关注,这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多了起来。潘书波在文章中指出“‘学校教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确立,心理健康的任务变得繁重起来”。仅从相关书籍、特别是文章的数量来看,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来形容是一点都不夸张的。因此有必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自己对相关书籍的阅读来熟悉体育心理学的这一相关领域,熟悉在这一领域中的研究现状,从中找出一点规律,为自己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一个方向。同时通过对相关文章与书籍的阅读来丰富自己的知识。

  1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运用了文献信息学的常规检索统计方法,以体育科技文献通报为依据,收集20xx—20xx年学校体育领域内论文题目中直接出现“心理健康”的论文和部分与心理健康有关的论文,进行题目的摘抄与统计。并辅之相关书籍的阅读,进行总结与归纳。

  2结果分析

  2.1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关系

  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心理健康目前大家已经形成了共识。不管是在体育教学改革之前还是体育教学改革以后,我国的学校体育都把促进心理健康作为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现在新课标还把“心理健康”单列出来作为五大领域之一。从这些举措中,都可以看出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心理健康。

  国内的一些实证研究也都为学校体育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了支持。研究者们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对体育锻炼持积极态度并经常参加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我国的学者通过研究后指出:体育教学对学生认知的发展、情感的发展、意志品质的发展和人格的发展都有正面的影响。“体育教学以其特殊的活动方式,丰富的教学内容,体力与智力相结合的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教学特点,决定了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关系。这种互动作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并分别论述了:体育教学的“全面性”是发现学生心理障碍的突破口;体育教学的“实践性”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基本途径;体育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手段。这些研究都充分说明了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现在问题的关键就是怎样用体育教学中的运动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了。

  2.2对我国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

  2.2.1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潘书波在对师范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后指出:师范专业大学生中度以上障碍患者占总调查人数的11.46%。这一结果高于深圳大学20xx年8.72%的报道;九项SCL——90因自分均值中,有八项高于全国常模。足见其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是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高发群体,应当引起全社会的严重关注,改善其心理健康现状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王庆贤在对常熟理工学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时指出:目前的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孟峰年在对甘肃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后指出:部分学生还存在着悲观、失望等心理障碍;由于缺乏对大学生的社会角色的有利培养措施,使部分角色适应能力差,表现在人际关系紧张,对社会的责任感、适应性差,导致心理障碍。另外,其他学者在相关调查研究时同样指出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但是,在对体育专业的学生进行同样的调查时结果却不一样。王强等在对首都体育学院新生入学适应心理状况调查研究后指出:新生在生活适应、学习适应、人际交往、自信及情绪反应四个方面适应性较好。运动系新生适应性最好,管理系新生在学习适应方面有较多适应不良现象(不是体育生)。漆昌柱等在“体育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追踪研究”中指出:体院大学生的整体水平较高,且高于理工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体院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不存在专业、性别、家庭出身和来源地差异。体院大学生具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与他们所从事的体育锻炼活动有关。

  这些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体育学院的学生心理状况较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2.2.2对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文献中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研究比较少,但是,他们的调查研究也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俞连池等在“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中指出他们所调查的中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社会成人常模,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是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学校一定要高度重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广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吕晓昌在健身处方锻炼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中指出:“国内的一些研究结果表明,现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儿童学习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我国学者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中小学的学生都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且应该给予解决。

  2.2.3学校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促进作用的实践性研究。近几年,随着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明了和理论性研究的逐步增多,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促进作用的实践性研究也多了起来。这些研究成果增强了体育心理学的应用性,对大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3结论

  3.1我国学者对大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研究,这在近几年的体育期刊所发表的与心理健康的文章中占了大多数。这对帮助大家充分认识我国大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很大的意义。

  3.2目前,体育工作者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和事情的严重性,并认识到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开始着手研究可以指导一线教师应用于具体教学的成果,但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今后应该在这方面有所加强。

  3.3我们在加强理论研究的同时,应该加强实践性的研究,充分发挥体育心理学的应用学科的性质。

心理学论文9

  摘要:在企业的组织管理中,心理学能够引导其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帮助从业人员分析员工的行为思维。本文将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探讨心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联系,为针对心理学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应用

  作为一个劳动力大国,我国的劳动资源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劳动市场相对复杂。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是一项不可小视的问题。不断发展中的心理学理论给人力资源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分析探讨这两者间的联系及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时代不断变迁,“以人为本”成为各行各业非常普及的概念,国与国、企业与企业间需要人力资源管理来提升竞争优势,人力资源强才能给企业强劲发展带来重要意义,企业强是国家强的重要前提。特别是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竞争资源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便是人力资源。过去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实则是人事管理,人力资源市场的发展,转变了过去的管理模式,开始使人力资源沿着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转变,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也有了全新的解释。无论人力资源管理如何更新概念,其发展之本依然是“以人为本”,在企业中实现员工的最佳配置,最终为企业创造最佳的收益。

  2心理学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联系

  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关系到人、事等方面的各类技术和概念,帮助企业完成发展目标的管理模式便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的竞争不仅表现在企业间,更表现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稀缺人才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明显。无论是国际竞争还是国内竞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人才的竞争,这是当前社会竞争的主要内容。如何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更加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合理开发人力资源都显得尤为重要。人力资源针对的是人,心理学理论探究的对象也是人,这两者有很多相通之处。他们都在有意识地认识如何了解人、使用人。从这一点出发,在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方面,心理学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是这两者研究的重要资源,也是第一资源。人是无法取代的,也是无法模仿的。如何管理好人,充分发挥好人的潜力,将他们的价值显示出来,也是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与心理学理论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此时在应用人力资源时,心理学理论显得无可替代。有效应用心理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管理人力资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心理学理论,不仅能够给使工作开展地更加人性化,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升企业生产发展的效率。与此同时,对人力资源管理中得到的反馈信息,也为心理学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依据。由此可见,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非常密切。

  3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学理论的应用

  3。1在员工招聘、培训方面的应用

  过去的企业招聘中,大多数缺乏科学依据,很多情况下公司的管理层依靠主观臆断便招聘员工。但应聘者在应聘的过程中无法将所有的职业能力及素质表现出来,这就导致公司管理层无法全面、客观地掌握招聘者的能力。这样做难免会使这样的招聘方式,招不到合适的员工,最终导致失败。在实际招聘过程中,如果加入心理学理论的应用,可以提高公司招聘人才的精确度,帮助公司尽早寻找到需要的`人才。很多心理学理论中,可以更客观地反映出应聘者的真实情况。例如,暗示效应在招聘中的使用,正是最常见且最有效的心理学测试手段。例如,在企业招聘中有A、B两名招聘者,对应聘人员询问同样的问题,两人的回答可以体现两种不同的暗示内容,比如问题围绕工作强度、福利待遇、薪酬水平、奖励制度等内容进行提问,A可以针对应聘者进行积极的暗示,而B对应聘者进行消极的暗示。此时观察应聘者对相同问题给出的不同答案,不仅能够了解两位应聘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更能了解他的自信心、意志力、抗压能力、工作动机等各方面的内容。除了招聘工作以外,面对现有员工的培训方面也应当将心理学理论应用其中。过去单一的企业员工培训显然已经不适合当前的发展形势,并且这种传统的培训无法得到员工的认同。如果将心理学理论应用其中,可以得到更多员工的认可。这主要应用的是心理学理论中的“首因效应”理论,也就是培训者给员工的第一印象。培训人员应当以和蔼可亲的姿态和形象面对员工,并且用宽容大度的态度和轻松幽默的授课内容吸引员工,给他们带来良好的印象,让更多的员工乐于参加培训,并主动接受培训课程的内容。

  3。2在员工考核方面的应用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一家企业要想得到高效的发展,势必要以绩效考核为抓手,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绩效考核对员工及企业发展来说都有两面性,对绩效考核的运用应当把握尺度,它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发展,并且对员工队伍的稳定性也有一定的作用。在心理学理论中,“顺序效应”理论可以应用到员工的绩效考核中来,可以根据员工的职能和具体的考核内容,设置考核内容是按照“先宽后严”还是“先严后宽”。例如,企业运行一项新的制度,此时应当按照“先宽后严”的顺序,让员工在按照新制度工作一段时间后,已经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适应新工作任务,之后再按照工作目标严格考核内容。而对企业的领导干部进行考核时,或对某些领导干部进行提拔过程中,应当按照“先严后宽”的顺序,在考核开始之初要制定较高的门槛,选择管理能力强的候选人进入考核,这样有助于企业今后的发展,也关系到个人的发展。

  3。3在员工激励制度方面的应用

  要想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在企业中找到自我价值,在人力管理方面还可以通过激励制度的应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只有员工在工作中充满动力,才能为企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因此,调动员工积极性最好的方式便是激励制度。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部门及企业的管理层应当从员工的需求出发,了解什么是员工最需要的,然后再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用以满足员工的真实需求,这样才能真正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作为企业的管理层,不仅要多听员工的心里话,更要在日常工作中仔细观察,通过员工的行为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从而在制定激励制度时能够满足员工的需求。例如,为员工营造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在管理员工时,制定更加详尽而科学的管理制度。除此之外,还要根据员工的能力情况,安排适度的工作,让员工力所能及地完成相应的工作,激发他们在企业中寻找自己的位置,获取事业上的成就感。对于在日常工作中遇到挫折的员工,还要多给予鼓励和培训,让他们重塑信心。此外,在激励制度中,职务晋升也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但是,选用激励制度还应当适度,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和技巧,如果给员工的激励不符合他们的心理预期,可能会引起负面效果,反而起不到激励的作用。从心理学理论的角度讲,层次理论及公平理论适用于对员工激励方面。首先可以根据员工的努力情况,改变员工原本不满意的岗位,还应当根据公平的原则平衡岗位之间具体工作内容,不让员工产生心理落差。例如,在企业中,有空缺的职位可以首先在内部公布,让员工公平竞争上岗,让员工根据自己的工作诉求获得相应的职位和报酬。对于企业中级别相同但工作不同的岗位,管理层可以采取定期轮换岗位的方式,让员工始终保持工作激情和热情,保持着工作的新鲜感,时刻面对工作中的挑战和机遇。

  3。4在员工个体心理差异方面的应用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身上都具备独一无二的特点。即便是处于相同的社会环境或工作环境中,不同的员工所表现出的特点也是不同的,其中心理特征是最为显著的个体化差异表现。这些心理特征受到自身活动的影响,进而影响人的活动和能力,并且这些心理特征也会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管理层要充分挖掘员工的优点,将这些内容充分发挥出来,依据员工的不同特点安排适合他们的工作内容。让员工都能在工作中发挥自身的价值,最终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例如,在员工中有的性格外向,可以根据他们的性格特点安排宣传或公关工作。对于善于表达的员工来说,可以从事组织协调或管理方面的工作。对于性格成熟稳重的员工,可以安排文员等方面的工作。在今后员工的晋升过程中,也应当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根据员工特点,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

  3。5在人力资源管理其他方面的应用

  此外,还应当关注的是,任何一家企业都可能出现员工工作状态欠佳,或与公司中的其他同事关系不和睦等情况。针对这些情况,管理层应当采用心理学理论中的“近因效应”理论,让员工暂时离开原有的岗位,调换至其他岗位上,暂时离开周围关系紧张的员工,以此来缓解员工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一段时间后,待员工的心理状态和工作状态恢复后,再调回原有岗位,让员工以全新的状态改变过去周围人的印象,这样也有助于促进员工间的和谐。综上所述,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各个方面都有应用价值,很多内容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它可以弥补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不足,帮助管理层解决问题。作为企业的管理层还应当灵活运用心理学理论,不要拘泥于固定的工作模式中。在今后的应用中,还有待于企业的管理层及从业人员不懈的努力,去完善挖掘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学理论的应用范围,使人力资源管理更科学化、合理化。

  参考文献

  [1]罗银实。心理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xx(8)。

  [2]王玉珅,田莹。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应用[J]。人力资源管理,20xx(8)。

  [3]邹火英。浅议管理心理学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xx(1)。

  [4]商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看心理学的应用[J]。沧桑,20xx(3)。

  [5]张志远。心理学理论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科学应用[J]。学理论,20xx(27)。

心理学论文10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需要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需要在实践中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在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和教学评价方面进行变革。

  学前教育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我国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教育改革背景下,研究如何实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对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传统的学术型大学重视学科发展,强调知识的发现与创新,其发展核心是科研,应用技术型大学淡化学科,强化专业,强调课程发展,其发展的核心是教学。20xx年6月22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未来高等职业教育要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还指出: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重要的环节就是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建立适应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相关概念的界定

  目前,对于实践能力的概念并无统一界定,国内外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实践能力是指个体所具有的处理问题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品质,它一般由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构成。一般实践能力泛指处理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通常包括表达能力、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专业实践能力是指运用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领域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专业训练能够从事某种专业工作所需要的专门能力。[1]

  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是第二个需要明确的问题。实践能力的核心是解决问题,它需要两个必备的条件,即知识和实践。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所说:“实践能力是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即将思想及分析结果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实施的智力,实践性智力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2]”这说明,实践能力的培养一要重视知识的学习,实践能力是建立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的,是第一位的;二是重视知识的转化。在理论学习之后,如何把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通过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在真实情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来实现能力的获得;三是实践能力是后天习得的。通过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实践体验、反思总结,再如此循环反复、逐步提升而获得的。

  对于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探讨,学者们也是看法不一。目前,关于幼儿园教师实践能力最权威的解释来自20xx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了幼儿园教师的七项专业能力,即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力、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能力、激励与评价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和反思与发展能力。然而,需要明确的两点:一是这七项专业能力有些是在职前教育中培养的,有些则需要在职后工作中发展。二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职前的培养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健全职业课程体系,不可能依靠某一门课程去完成。但是某一门课程可以在某个领域、某个合适的时机培养学生的某些实践能力。

  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改革思路

  基于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等相关问题的认识,以及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认识,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改革如下:

  (一)明确《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依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对合格幼儿园教师要求,科学制定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各课程在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它在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之间起着一种中介作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能够为学前教育学生提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一般特点和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等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使学生形成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同时运用相关知识观察、分析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解决学前教育中有关儿童心理与行为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科学研究意识。

  (二)改革《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目标

  围绕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以及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特征的基本知识。

  (2)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术。

  2.能力目标

  (1)运用学前儿童发展理论解决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问题能力。

  (2)运用观察、实验、测验、社会调查等方法,培养探索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能力及创新教育能力。

  (3)针对保教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不断进行反思、探索和研究的能力。

  3.素质目标

  (1)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信任幼儿,树立科学的儿童发展观、教育观。

  (三)重构教学内容,增大应用性知识的比重

  依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和幼儿园实际工作的需要,调整《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

  1.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在传统的教学中存在基础理论偏难、实验数据过多、知识点零散和琐碎等问题。依据幼儿园实际工作需要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精简基础理论,增加更多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的案例,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和整合,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具体包括:

  (1)学前儿童心理学总论,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学前教育领域热点课题。

  (2)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教养措施,主要分三个年龄段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0—1岁、1—3岁、3—6岁,然后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及行为问题的解决。

  (3)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包括学前儿童感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和言语的发展规律及特征。

  (4)学前儿童情感及社会性发展,包括学前儿童情绪情感、意志、社会性的发展规律及特征。

  (5)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包括学前儿童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发展与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规律及特征。

  2.课程的重点、难点

  (1)课程的重点

  第一,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教养措施;第二,学前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和个性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第三,学生形成科学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

  (2)课程难点

  第一,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第二,运用儿童心理学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运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初步的科研意识和能力;第四,培养一定的反思与发展能力。

  (四)探索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首先在于,把理论知识讲精、讲透,关键在于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实际问题的能力只能在实践中形成。

  1.主要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以讲授基本概念、理论知识为主,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规律,树立科学的儿童发展观、教育观,为形成学生实践能力奠定理论基础。讲授法应贯穿整门课程的始终。

  (2)合作探究学习法。强调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合做针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及规律,通过课堂讨论、自主学习等形式,让学生交流、讨论,阐明自己的观点,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理解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认知结构,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实训法。以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主,结合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包括课堂小实验、课堂演示、观摩录像、发现学前儿童心理的特点及规律。

  (4)图表、照片及作品分析法。该法辅助课堂讲授、实验实训以及课堂讨论法,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和理解儿童心理的发展性、动态性和主观能动性。

  (5)案例分析法。该法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常见方法,也是形成学前实践能力的主要方法,应用在教学中,教师提供自编教学案例和幼儿园真实案例,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实践能力,提供案例分析材料既有文字性案例,也有影视媒体展示典型影片。

  (6)全程教育实践。课程的学习不仅仅局限课堂教学,还应把课堂引入幼儿园和早教机构中,让学生对学前儿童形成感性认识,学会观察、了解儿童,解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为将来学生的职业生涯做准备。因此,在课程教学中,针对不同阶段的教育实践内容与要求,安排见习、实习,撰写观察报告、教学反思等。

  2.主要教育手段:黑板+现代手段

  当前,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和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和信息资源的查询者;教师不仅仅是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支持学生的主动探索,为学生提供相关的信息资源。[3]因此,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录像和网络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另一方面,还要建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电子信息资源库,建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文字信息资源库、声像信息资源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建立健全评价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方式

  建立健全评价考核制度,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注重考核学生的学习结果,又注重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注重考核学生个人独立思考、独立表现,又注重小组合作;既注重实践训练,又注重价值体验。笔试题型新颖,注重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总评=平时考核(40%)+期末考试(60%)的评价方式。平时考核包括考勤、书面作业(观察报告、调查报告)、实践训练(小组案例谈论、小组学生演示);期末考试指笔试测试,包括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

心理学论文11

  积极心理学倡导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探索人们内心的正能量,是一门研究人们各种心理现象中具有积极因素的方面的学科。把积极心理学应用于教育教学能够使教师更好地发掘学生的潜在力量及最终在整体上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新兴的的研究领域,是指利用心理学较为完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潜力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研究方向[1]。其目的是采用积极的心态对人的众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 做出新的解读,从而发掘出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2]。当前,积极心理学理论在儿童教育、企业管理等领域得到了大量运用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因此,将积极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一方面拓展了积极心理学理论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应用领域,对其在教育学方面的运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创新;另一方面有助于深度发掘学生的潜力及好的品德素养,在最大程度上做到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心理学界一直充斥着模棱两可的说法,一说积极心理学主张从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弱点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一说积极心理学在主观水平上涉及有价值的主观体验,诸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希望和乐观、充盈和快乐[3]。无论采用哪一种说法,积极心理学都已经对人们一直研究的心理学方向提出了巨大挑战,从根本上驳斥了以研究人们病态心理现象,防治心理疾病为目的的消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倡导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探索人们内心的正能量,是一门研究人们各种心理现象中具有积极因素的方面的学科,成为了现今心理学发展领域的一个新方向。

  一般情况下,提到心理学人们会下意识地认为这是一门研究人们病态心理现象的学科,认为学习心理学只是为了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这种想法是从心理学诞生以来外界对其普遍的看法。但是积极心理学的产生则颠覆了人们的原有看法,其核心在于研究人们积极的心理现象,探索人们心中积极向上的品质特征,帮助人们寻找并建立幸福感而非研究人们的病态心理问题。它从大众认知的心理学的另一个层面去研究心理学,分析人的心理现象,已经把心理学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分别是主观水平上的积极体验研究;个人水平上的积极人格特质研究;群体水平上的积极社会环境研究[3]。积极心理学在这三个层面的研究是互通有无,相互联系的。对主观水平上积极体验进行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们的积极经验,经验是人们在过去生活中通过不断实践得到的知识或技能,积极经验则指的是能给人们带来快乐、主观幸福感等正面情绪的知识技能;对个人水平上的积极人格特质研究实质是研究个人所具有的类似智慧、创造力、美德等积极向上的品质特征;对群体水平的积极社会环境进行研究则是对人们所处的学习生活的环境进行的研究,探索研究出能对个体潜能发挥有正面影响力的环境因素。

  三、积极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畴由主观到个体,再由个体到群体,涵盖了整个社会的构成因子,作为社会组成因子的一部分,学校就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因此把对社会整体进行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应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研究相应的积极经验、积极特质和积极环境同样会产生积极作用。

  1.对积极经验的研究

  教育教学中的经验不仅包括学生的学习经验同时也包括教师的教学经验。积极心理学在这方面的应用主要研究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学习经验的积极方面。在研究过程中探索发现教学经验和学习经验中常常使教师和学生能够产生快乐或是主观幸福感的那些积极经验,并将这些积极的教学经验和学习经验互相结合应用于教育教学中,为提高整体教学质量这一最终目的做铺垫。

  2.对积极特质的研究

  学生在接受启蒙教育的时候就一直被灌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思想,而积极心理学对积极特质这一层面的研究就是从各方面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品质特征,从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教师不只是简单地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探索发现学生潜在的能力,引导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确立以后发展道路的正确走向。

  3.对积极环境的研究

  教育教学的环境包括教师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学习环境。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息息相关,两种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成效。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研究教育教学中的积极环境,帮助教师学生寻找最合适的教育教学环境,使他们最大程度上能够在积极环境中进行教育教学,从教师与学生这两方面优化教育教学的环境。

  四、结语

  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积极心理学,应该把对积极经验、积极特质和积极环境这三个层面的研究结合在一起,探索出教师教学和学生教育各自的优势并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开展教育教学,最终在整体上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心理学论文12

  一、教育心理学的本质特征

  教育心理学是从人本主义出发的,通过对人的了解和分析,解读教学现象并进行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提高教学水平,以符合人对教学的需要,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侧重点主要在于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心理问题,目的就是将心理学的精髓融入到教育发展应用当中。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在大力组织教学改革,促进教育发展和应用,教育更加注重心理教育、德育等方面的引导作用,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地位在不断提升,其作用正逐步凸显。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心理学的应用有助于挖掘学生的潜力。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教育心理学的根本思想正是通过教育心理学方法的应用,以此发展并挖掘学生客观存在的潜能,促进教育成效最大化。二是教育心理学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在学习动力。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为此学生的学习观也会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差异,人大都遵从自己的内心,特别是仍在读书的学生,思想里的意识能够引导学生的行为,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就是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自我,参与认知等起到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的作用。三是教育心理学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找到不同的学习方法。人的客体条件不同,对方法的接受和吸收程度也会不同,例如同样一种记忆方法可以帮助A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但是生搬硬套到B学生身上效果可能就不明显,教育心理学讲究的是学以致用,通过调整方案和验证其方法的适应性,从而找到最优方案。四是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可以保持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心理。教育的本身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而同时求知欲是学生学习的本源能量与驱动力,教育心理学的应用能够帮助和引导学生保持求知欲,不满足于仅限于课本的知识,使其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心并注重思维拓展,从而达到不断提升知识水平的目的。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史

  教育心理学就是根据关于教育的人群中的每个人不同的心理进行研究,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的学者是瑞士学者裴斯泰洛奇,他倡导的是一种遵从自然的思想。德国学者赫尔巴特则认为教育应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进行,并为此进行了多次验证。1913年,有关著作中关于教育心理学内容的研究部分主要是学习心理学、人的本性与个体差异等。而西方当时提出的教育心理学主要是侧重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使得人们对教育心理学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对教育心理学的本质认识存在着局限性。而随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直到近代教育心理学才真正的开始。20世纪是教育心理学发展的主要阶段,这一阶段研究的课题很多是围绕三大定律开展的。这个时期是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20世纪30年代起,教育心理学才慢慢走入正轨。40年代教育心理学引入了儿童性格及其他社会现实问题的研究与探索。50年代,新兴科技的兴起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无论是从理论角度还是学科传播与影响角度来看,教育心理学在当时都是从发展阶段逐步向成熟阶段过渡。60年代是教育心理学从纸上谈兵向应用科学转变的重要阶段,美国首先提出了要将理论转变为实践,而在随后的应用中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80年代计算机的问世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学家有了更多新的尝试,教育心理学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教育心理学逐步走向成熟阶段。

  三、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时代意义

  在当今的21世纪,人才的培养被视作国家建设的重中之重,国际化竞争使得人才教育与培养十分重要,一个国家拥有人才数量的多寡也是体现国家实力的表现,同时更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根基,因此,在人才已然成为一种资本的时代,教育心理学就是在有限的教育资源的利用与实践中,挖掘出人无限的潜能,目的就是要通过科学的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式教学,教育心理学目前随着人才需求的发展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这是教育的地位决定的,也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也只有提高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应用水平,才能在祖国人才培养方面找到更适合的途径和方法,帮助老师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根据学生所想进行教学,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授课效率,同时老师从中了解从别人角度看到的自己的心态,更容易摆正自己的位置,从本质上实行教学,由此可见,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对于我国人才培养来讲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实践价值,它不但代表着对人类发展的探索,更重要的是它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等学科发展的基础课程,将对其他学科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牵扯着祖国的下一代,关系着祖国的未来,意义十分重大。

  四、教育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有很多学派,特别是受到哲学思潮的影响颇深,不同的学派有着不同的主张,侧重心理学方面的人认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将受到心理学传统模式的限制,其发展思维及路径与教育学与心理学的高度有关,更倾向于心理学发展高度决定着教育心理学发展高度的学术思路。另一方面,随着各派别思想的融合和碰撞,还有人认为,教育心理学的深刻内涵与积极作用,除了理论价值外,实践价值才是教育心理学存在的根本,认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不会单纯依照某一派别的思路进行,而是随着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即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进而衍生出不同的实践方式,教育心理学将更加倾向于多元化的方法、多维度的取向、多样性的观点,从而展现学科实践的本土化、人性化、生态化等环境特质。强调以实践促进理论,以应用指导发展的思路,遵循这样的发展思路可以被视为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式的发展,这也是学科本质所决定的,笔者认为,教育本身就应当是不拘一格的,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学派再多,最终还是要落到实践环节,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同样的方法在西方有效果,但是在我国不一定适用,为此,在时代不断推进与发展的今天,教育心理学应当朝着开放式学科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能够容纳更多的思想,不墨守成规,但是同时又能够逐步完善自身的体系,归纳并总结各流派的思想根基,找到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不断发展和完善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成果,相信若干年后,教育心理学一定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有着更长足的发展。

心理学论文13

  《旅游:一种进化心理学的解释》

  [摘要]心理机制之所以表现出现在的形式,是因为它曾在进化历史长河中,成功地解决了许多反复出现的有关生存与繁衍的适应性问题。运用进化心理学研究旅游现象及其行为就成为旅游研究的起点。旅游世界与原始世界存在共同特征,旅游心理事实上发挥着远古适应器的功能,旅游活动则实现了人类心灵的回归。文章在构建旅游“适应器一环境”响应模型的前提下,通过分析认为,旅游异地性与暂时性的特点类似于远古的生产生活,旅游追求愉悦的本质是心理适应器进化的结果,旅游体验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认同感和炫耀,良性自虐是旅游的显著特征之一。以进化心理学为视角的旅游研究,不仅有助于拓宽旅游研究体系的时空范畴,也赋予了旅游更为深远的人类学意义。

  [关键词]旅游;进化心理学;适应器

  人类共同的行为特征成因能够追溯到遥远的过去。旅游活动的动机和目的早已在远古人类的基因里潜伏。本文采用进化心理学理论及功能分析方法研究旅游现象和行为,并对旅游的本质与特征等概念进行解释,力求在远古世界、生活世界与旅游世界之间搭建起时空桥梁。目前,学界尚无人采用进化心理学理论及方法对旅游进行分析研究。假定旅游者为一般意义的具有共性的游客,不再区分类型、结构、偏好等特征,即可采用进化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

  对旅游现象及行为进行剖析,也为在更大时空尺度上构建旅游基础概念体系提供了可能。

  1 进化心理学主要观点

  进化心理学(evolutionary psychology)是自20世纪80年代逐渐形成的交叉学科。它以达尔文(Darwin)的进化论为指导,对人类的心理起源和本质进行研究,通过进化的心理机制来解释人类行为的适应性,旨在分析自然选择过程中不断进化的认知加工机制是如何指导社会行为的,从而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人类行为的综合观点。

  1.1 人类携带着远古的大脑生活在现代环境当中

  数百万年来,人类的思维为了应付环境挑战而不断进化。狩猎一采集的生活方式则是心理进化的自然选择的途径。通过狩猎一采集生活方式的自然选择,人类的身体和心理向着适应远古环境的方向不断进化。但当今世界人文事物几乎都是在最近一万年中出现的,与变化的环境相比,人类进化的速度太慢了。人类携带着远古的大脑,生活在现代环境当中。

  1.2 人的某种心理是为解决某种适应问题的产物

  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进化过程中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生存和繁衍,通过自然选择,不断淘汰不利于生存和繁衍的心理特征,保留下有用的适应机制,并最终形成了现代人所拥有的心理特征和适应机制。在进化过程中,适应的行为来自自然选择而产生的稳定发展的遗传特征。

  心理机制是在人对生存与繁衍压力的适应和选择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心理也就是一系列的适应器,其具备解决某种专门问题的功能性特征。因此,热带草原法则蕴藏着“真相”的核心内容,而且能够解释许多人类行为。

  1.3 人的行为是心理机制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解释人类社会行为考虑心理因素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环境因素,外显行为都是背景输入和心理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环境作为背景因素来激活心理机制,从而使有机体表现出行为。人的行为是心理机制和环境互动作用的结果,心理机制是社会行为的前提,而社会环境又会反过来影响心理机制的表现方式、强度和频率。

  1.4 人类心理进化史是了解现在心理机制的钥匙

  心理机制受进化规律的制约,人们现在所拥有的适应机制中留下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种种痕迹,揭示了关于祖先生存环境的诸多信息。现代人的行为举止和基因有关,相当于事先在人类大脑中安装了“模块”,代代相传。借助现有适应机制所具备的种种特性,可以去推断祖先在过去生存环境中面临着哪些适应性问题(选择压力),以及他们该如何解决这些适应性问题才能成功地生存与繁衍。利用这种方式来理解适应机制的结构和运作,可以了解人们的各种心理机制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所以,过去人类进化发展的历史以及个体成长史是了解现在心理机制的关键。

  2 进化心理学与旅游相结合的意义

  2.1 进化心理学本身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进化心理学透过人类进化的历史背景研究心理和行为,符合当代科学发展的趋势。它虽然在某些方面不能使用经验的论据,但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许多独特和重要的见解,这对任何一个试图对人性有真正理解的人都是探索性的、不可缺少的。有学者甚至认为,进化心理学已为心理学者打开了寻找心理机制“终极解释”(ultimate explanation)的大门。

  国外的诸多研究为进化心理学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实验经济学方法验证了进化形成的“互惠一作弊一处罚”的心理机制适于处理社会两难问题,环境和遗传因素有助于对制度偏好的研究。进化心理学方法实证分析表明,人们对绿色广告中的洁净水源、绿色环境有天生的偏爱。进化心理学也能够解释人类追逐资本是为了获得繁衍成功这一论断。进化心理学的观点不仅有助于研究人类的正常行为,也同样有助于对犯罪及其他反人类行为的理解。尼克尔森(Nicholson)前瞻性地提出,应该根据进化心理学的新人性观来进行组织和生活设计,以改善人们的生活与工作。

  国内研究虽然起步晚,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大。赵敦华按照进化心理学的方法,对道德起源这一道德哲学的重大问题进行了研究。陈芮探讨了现代社会主观幸福感与经济增长“失配”现象的成因与对策。刘志超等运用进化心理学解释了消费行为的性别差异。刘歌等学者探讨了抑郁症的进化机制,并认为抑郁症是正常心理机能运作所带来的主观困扰,产生了不符合社会预期的行为。人的许多压力源于某些非适应性观念或信念,抑郁则让人放弃,这是抑郁症积极的一面。张卓业等研究分析认为,人类的厌恶情绪源于抵御寄生物和保持种群规模的需要。

  2.2 拓宽旅游研究概念体系的时空范畴

  进化心理学有效弥补了传统心理学仅对近因探讨的不足,把目光指向心理和行为的根本原因,对于全面深入地认识心理和行为的原因具有积极的意义。谢彦君教授认为,尽管旅游者出行的具体目的可能不同,但在最概要或最基本的层次上,所有旅游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寻求愉悦。但旅游这种人类行为的起源与根本动机是什么?旅游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进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和发挥着怎样的功能?迁徙、旅行、旅游是否存在共同的心理动机,都是值得探索的问题。

  从进化心理学的视角来分析旅游,有助于将旅游研究的范畴拓展到整个人类历史长河,探索旅游的起源,从而不再局限于从纵向上生产力发展和横向文化差异来理解旅游的起源和特征。

  2.3 回到“过去”是研究旅游心理的起点

  按照进化心理学的逻辑,活着的人都是一部复杂的记录,其心理设计提示着过去的选择。若要理解旅游活动的起源,就要看促成旅游活动的原始心理机制在远古承担着何种适应功能。因此,回到“过去”成为研究旅游心理的起点。

  旅游活动通过其本质与特征与其他活动相区别,也因此成为进化心理学解释旅游现象的切入点。旅游是在闲暇时间追求愉悦的活动,由于异地性和暂时性,不能不让我们联想到远古人类对陌生环境的向往与敬畏。为生存繁衍,人类“走出去”的原始冲动不断进化形成的适应器在今天仍然存在,旅游冲动远古有之。

  3 进化心理学分析旅游的路径

  人是由生理和心理这两部分构成的受进化规律制约的有机整体。旅游动机是人类远古留下的心理种子,在现代环境条件下激发和发展。闲暇为重温基因记忆提供了时间条件,信息与交通方式变革则加速了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在远古适应心理的驱使下,现代环境里的旅游行为表现出诸多特征,并与其他行为相区别。

  3.1 旅游世界与原始世界存在共同特征

  远古时期,具有狩猎、采集竞争优势的个体,在群体中有良好的地位,有助于获得更多的性机会和性选择权利,其基因遗传的几率较大。从狩猎、采集等原始生产生活,到部落迁徙,到帝王巡游、僧道云游、文人访学,直到现代旅游活动,外出、出游能力显示生存能力和社会地位的功能都非常明确。因此,旅游是人类在长期社会交往过程中显示自身优势和建立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器的反映。出游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旅游活动是获得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的重要方式。

  旅游活动对应于狩猎、采摘、竞争、繁衍活动,旅游环境类似于热带草原环境。旅游的内驱力是匮缺补偿和自我实现,而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某种旅游活动是对保留在基因里的某种远古行为习惯的补偿。旅游虽然并不直接提供生存和繁衍的斗争,但能够实现人们回到过去、逃离现代和体验自然的诉求。

  旅游世界活动与原始世界的狩猎、采集活动都具有异地性和暂时性。所不同的是,原始世界的生产生活已经无法存在,但当时环境条件下,经过自然选择产生的适应器或者说是原始记忆仍然在发挥作用。只是在今天,人们要通过付费才能体验百万年前的行为,而收获由物质为主转为精神为主。

  3.2 旅游心理承担着远古适应器的功能

  生存与繁衍的欲望促使人类不断探索新的世界,这是旅游体验形成最原始的冲动。“旅游者的目光是借助符号建构起来的,而旅游充斥着符号的采集过程”。旅游体验、记忆、留影、纪念品等,在功能上与狩猎和采集活动是相似的。从认同和价值角度来看,消费攀高、炫耀、模仿等行为,则与男性渴望获得更多的性接触机会,女性希望获得更多的亲代投资回报的功能与目的,有密切的联系。

  旅游的探索、冒险、干涉及道德弱化等行为特征,表现出远古适应心理对现代环境的响应。旅游活动有助于解决环境压力问题,这一点表明了旅游虽然是现代活动,但却有着古老的适应功能。当人们不再为生活所迫时,生存与繁衍的心理适应器仍然在发挥功能,旅游就有了产生的环境和心理条件。

  3.3 旅游体验实现了人类心灵的回归

  旅游世界是对生活世界的逃逸与背叛,是游客意象中的舞台。“在空间上,旅游世界总是生活世界的一种暂时的隔离,先是离开它,然后再回归它;在这个背离和回归的过程中,旅游者发生了变化”。现代核心家庭与工作环境带来的压力,激发了人们“走出去”的心理适应机制,通过回归人类祖先的原始生活大家庭来寻求关怀和安全感。旅游世界成为对原始世界的追溯与再现。旅游世界搭建起了现实与过去、生活世界与远古世界的桥梁,从而实现了人类心灵的回归。

  3.4 构建旅游“适应器一环境”响应机制

  以生存与繁衍为目的进化而形成的心理适应器在现代文明条件下仍然发挥作用,这是旅游活动本质与特征形成的最基础原因。由于文明进步快于生理和心理进化的速度,人类在原始世界形成的适应心理机制处于现代社会时就会失衡,失衡就要寻找出口。远古适应器与现代环境的矛盾导致出游,旅游就是适应心理机制与环境作用的结果。

  “旅游作为一个表面上具有开放性和结构张力的行为,实际上它却在构筑一个相对封闭的世界:展开来,就是人们生活世界的延伸;掩闭上,就是一个与日常生活迥异的世界。”“远方世界”,也就是“旅游世界”,成为心灵寻求平衡的目标之一。生活世界是每个人心目中的世界,在旅游者看来它是灰暗的、沉闷的、忧郁的和枯燥乏味的,而旅游是梦想中的假期。当我们对日常生活世界怀有如此的认识时,旅游世界就翩然而至了。生活世界提供的压力与有效需求,刺激了原始适应行为的发生。旅游环境异于生活环境,起到了替代陌生环境、原始世界的功能。而旅游世界的产生来自适应心理机制的作用,即对生活世界的逃逸和对原始世界的回归。

  在旅游世界里的体验与日常生活相异,从而拉开了人与现实世界的距离,仿佛回到了“过去”,走近了远古的人类。现实生活压力替代了远古生存与繁衍的压力,也打开了藏在心灵中对自然环境探索和依恋的基因阀门。“走出去”这个本来以“狩猎、采集与繁衍”为目的的自然选择条件下形成的适应机制,在旅游世界下发挥了功能。旅游活动的现代化和普及,则是外部力量激发的结果。外部力量包括闲暇、可支配收放增加与城市病等推力,也包括交通改善、旅游资源吸引等引力。

  4 进化心理学对旅游体验行为的解释

  旅游行为实现了现代社会建立在生存和繁衍基础上更为高级的精神层面的需求。借助进化心理学理论,可以对旅游的概念与特征进行功能分析与解释。

  4.1 旅游追求愉悦是适应心理进化的结果

  旅游在根本上是一种主要以获得心理快感为目的的审美和自娱过程。旅游的世俗愉悦与生存繁衍密切相关。同时,大量的证据表明,美丽标准是人类适应的结果,美意味着环境适宜和身体健康。因此,全人类在旅游审美的标准以及由此而获得的愉悦方面也存在共性。利于增加生存与繁衍机会的远古适应器在今天还发挥着提高生活质量的功能。因此,旅游是在实现了生理与安全需求基础上的,情感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的高层次精神需求。

  当旅游者、旅游吸引物和环境达到有机统一时,主客体间不再有距离,旅游者在精神上高度自由,进入了极度愉悦的状态,即表明他获得了高峰体验——这就是我想要的。此时,游客精神上进入了一种悠远无限的“游”的境界。这种境界是人对生命和宇宙的瞬间感悟,是一种“致乐”之境。这种心理机制适应了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方向。

  4.2 认同和炫耀是旅游体验的目的

  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的终极任务是生存与繁衍,遵循社会认同原则是个体行为的优先策略。通过自然选择,社会认同作为心理模块以基因的形式遗传。旅游活动中的交往、模仿、冲突、角色扮演等行为是获得认同的途径。旅游成为游客实现认同的一种仪式。

  笔者认为,认同危机或认同都有导致出游的倾向,目的是为了获得认同和扩大认同的范围。从目的地认同、角色认同、文化认同到自我认同,表现出旅游的独特价值。从古代的吟游诗人到现代的旅游者,都是在寻求与其生活环境相悖的某种补偿。这种心理经过长期的历史沉积以及环境变化对它的强化,便出现了现代旅游的两种明显倾向:旅游的现代化与原始化。认同反映了游客的价值观。

  旅游活动追求认同的同时,也伴随着炫耀特征。炫耀心理在人类的进化策略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炫耀是传递有能力提供丰富物质资源以保证后代生存(解决亲本投入问题)的信号,过度消费有助于吸引同样期待将自身基因最大限度传承下去的异性(解决配偶选择问题),并将在与不能提供同样资源的同性竞争中胜出(解决同性内竞争问题)。因此,旅游活动是社会地位和能力的明证。炫耀能够带来愉悦,它在传递和证明一个远古时期的适应机制,即更强的生存与繁衍的能力。在现代社会,通过旅游炫耀行为也能够实现认同带来的愉悦感。

  4.3 异地性与暂时性模拟了远古生存环境

  由于时空的位移,使得旅游者潜意识中总是有种“离家感”和“漂泊感”。旅游性质上总是短期的和暂时的,用不了多长时间,旅游者“回家”的心情就非常明显了。旅游体验的异地性与暂时性特点模拟出了远古生存环境,形成的新鲜感、自由感、陌生感、离家感、解放感和漂泊感等体验,构成了其他各种体验的基础。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们之所以追求异地的新奇怪异,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生存与繁衍机会。但寻求更多的性接触机会仅仅是现代旅游活动的目的之一,生存与繁衍的目的已经更多地表现为对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追求。

  需要指出的是,进化心理机制都有持久度与强度范围。游走在常住环境与陌生环境之间,并且在持久性和强度上达到合适的度,这也是进化选择的结果。外出太久或者待在家里太久,都会失衡。这也表明了旅游的异地性和暂时性对人类心灵寻求平衡的合理响应。

  4.4 道德弱化源于适应器与环境的矛盾

  人类学家认为,旅游者类似于朝圣者去拜谒“远方的中心”,心怀敬意,只是旅游者被容许“在远方”嬉戏,能做一些“不严肃”的事情。由于远古与现代人文环境的差异,“出游”的原始冲动并没有为现代文明约束下的异地性的活动做好“文明”准备,游客与目的地的矛盾不断发生。人类大脑的进化远不及文明进化得快,在远古适应器控制以及现代环境激发条件下表现出的“生存竞争行为”,在当今文明社会来看,则可能被认为是道德弱化行为。

  远古环境与现代环境之间的差别可能改变了适应性问题的主要特征。当进化形成的心理机制仍然正常地发挥它们的设计功能的时候,这种功能反而可能被认为是一种功能性障碍。心理机制的正常功能可能会不符合社会预期的行为。根据热带草原法则,人类的大脑无法理解不存在于远古的法律和道德,从而做出责任感松弛的行为。因此,不能把道德弱化简单地理解为文明本身发展或者地域差异的问题。

  4.5 痛并快乐着——良性自虐的旅游

  从痛苦中获得快感的良性自虐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比如饮酒、吃辛辣食物。在热带草原生存竞争法则下,焦虑和惊恐等负面心理活动的适应性功能有助于人提高生存几率。对外部世界的敬畏是心理进化的结果。远古环境条件下,由担心到收获,由竞争到胜利的不断反复筛选,形成了经历痛苦,实现生存与繁衍喜悦的心理适应器。

  多数情况下,旅游体验是吃苦受累的过程,体验的差异性越强、刺激越强烈,获得的快感反而会越大,其中也包括返回居住地获得的解脱感。以蹦极为例,“良性自虐”就是游客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越强烈,平安无事后得到的快感就越大。当然,吃苦受累的负面作用会降低旅游满意度。旅游体验的快感往往在痛苦一快乐两个极端之间。因此,对不同消费倾向的游客来说,自虐的“度”也不一样。

  5 结论

  5.1 旅游心理机制远早于旅游概念的形成

  旅游动机形成于人类心理机制进化的道路上。“走出去”是人类社会形成以来基因记忆,同时,现实社会归属感又迫使人们必需回到原来的群体。虽然旅游是一个现代概念,但旅游心理机制的起源非常古老,现代旅游活动中仍可以看到狩猎、采集和繁衍的影子。由此,旅游活动可以认为是建立在生存和繁衍基础上的人类对外部世界的实践探索和价值追问。在现代旅游活动产生之前,旅游的心理机制已经存在。

  5.2 旅游满足了生存与繁衍的原始诉求

  旅游是现代环境激发的人类心理适应机制的反应。热带草原法则在旅游活动中仍然发挥作用,比如,男性显示获取更多资源的能力以吸引女性,而女性则倾向于发现这种拥有资源的男性。成功的旅游项目或者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往往都包含有优越环境、生存竞争、同性竞争、配偶选择等基础要素,以及含有不确定性因素等内容或者噱头,为游客取得认同感和高峰体验提供了条件。

  5.3 进化心理学可用于解释旅游需求偏好

  远古形成的心理适应器是形成旅游需求与偏好的前提。旅游开发则首先要迎合适应器的功能。旅游从资源开发、产品设计、形象设计、产业布局到项目落地,需要满足市场导向。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养生旅游、探险旅游等产品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人类回归自然和历史的愿望。例如,西方游客对中国古老文化的向往,多数怀有一种探秘心理;对归国侨胞和港澳台同胞来说,多数意在寻根访旧,重温故梦。相当多的证据表明,自然环境总比人造环境更受欢迎,因为自然环境曾经是人类的收获与藏身之所。

  5.4 旅游是解决心理适应矛盾的重要途径

  人类心理进化滞后于文明进化,并由此产生了诸多矛盾。文明的进化越快,基因与文明的鸿沟便越大,人类遭到的适应性挑战难度便越高。旅游则是解决基因进化与文明进化失调的重要途径。因此,当文明进步反而引起适应性功能矛盾的时候,旅游发挥提升幸福指数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功能的空间就越大,旅游的社会价值就越高。因此,旅游不仅是远古时期埋藏在人类心灵的一颗种子,这种移动的生活也在人类发展的道路上承担巨大的创造新文明的功能。

  5.5 进化心理学对旅游的解释仍有不足

  旅游不是与“人”俱来的行为,以推论为主的方法导致结论无法进行真实的科学验证。借助进化心理学对现有的旅游本质及特征进行分析,尚不足以构建整个旅游概念的大厦。旅游是多元化的,游客结构与需求都是多样化的,不同类型的行为特征成因不能一概而论。过分地依赖生存与繁衍的适应器作用容易陷入遗传决定论。另外,由于忽视文化对人的影响,进化心理学在旅游文化多样性方面也无法给出满意的解释。

心理学论文14

  如果在英语教学中,了解并掌握学生心理,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原理,设计课堂教学程序,让学生紧跟教师的思路,那么则能优化课堂效率,对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成绩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课下在和学生的交往中,老师也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特征,找准谈话的切入点,和学生做有效的沟通,尽量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这对本学科的教学将会不无裨益。本人在自己的英语教学生涯中,在不断反思和总结的基础上,把教育心理学理论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的做法和思考如下:

  一、 直观教学和建立错题档案

  英语是一门实践和技能性都很强的学科,要想学好英语,需要花许多时间和精力进行记忆和操练。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外界的刺激和反应有一个联结,学习的实质是情景与反应的联结。根据这一学说,我认为在学生第一次接受英语新知识时,一定要让这个刺激在他脑海里有一个强烈的反应,即深刻的印象。老师可以采用现实生活中的实物,或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或运用有声、有图画、有动感的多媒体电脑课件、挂图、简笔画等多种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一下子就会被吸引住,并且久久难忘。同时桑代克又指出,学习是不断地尝试错误的过程,是一个应用率不断加强、失用率不断减弱的过程。根据这一理论,我让学生建立错题档案,让学生把平时练习和小测试做错的题归纳总结到一个本子上,反复琢磨、领悟,直至掌握。每次考试前,让学生再重新复习一下错题本上的题,使其尝试错误的重复率大大降低,考试时准确率大大提高。

  二、 兴趣教学

  1、引入竞赛

  中学生好胜心强,有强烈的参与意识,把比赛引入课堂,并贯穿课堂,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重要的意义。老师可把班级分成若干组,用比赛积分的方式展开组与组之间的竞赛。比赛内容可以包括必答题、抢答题材、对话表演、单词背诵等。在每一节课结束前进行总结。比赛的优胜者给予表扬和鼓励,而落后者也会不甘示弱,他们会在下一次比赛中发奋努力,表现更好。在比赛过程中,每位同学为了整个组集体的荣誉,都会积极准备,上课很少出现走神或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并且通过比赛,也给了他们自我展示的机会,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

  2、直观教学

  上课利用实物、挂图、简笔画、投影、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让语言更加真实和具体,创造学习英语的气氛,让学生沉浸其中,在无意识中培养自己的英语思维。比如,初一的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易混且难以掌握,我们既可以利用一些挂图,如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学生较为熟悉的人物来练习Who’s this ?He’s/She’s… What’s his/her name? 也可以在班级指定几个同学来进行练习,这样学生既容易理解,也容易接受。

  3、英语歌曲

  利用琅琅上口,简单易学的歌曲旋律来总结一节课的内容和重点不失为一种巩固知识、增加趣味的好方法。例如用《找朋友》、《丢手绢》、《两只老虎》等旋律把课本的重点、难点编成歌词,让学生在歌声中既巩固了知识,又感到趣味无穷。

  4、课外活动

  学生英语兴趣的培养,不应该固定在课堂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课外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广播,收看英语节目,排练英语小品,猜谜语,快速反应,击鼓传花等。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既玩得开心,又轻轻松松的复习和巩固了英语知识。这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会越来越浓,学习的主动性会大大增强。

  三、 分层次教学

  孔子很重视因材施教,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应研究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学习程度和心理,采取不同的方法,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倡导的分层次教学。我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按照量力和可接受性原则,把学生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让成绩好的学生做有一定难度的练习,以达到提高的目的;让中等学生做有把握的练习,以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让成绩差的学生做一些比较容易的练习,以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样每位学生都有了实践外语的机会。在课外辅导和作业要求方面,也应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而要求不同,对中等以上的同学,要求做些课外的练习题,鼓励多读英文原著,以扩展知识面。对一些学习能力欠佳,成绩稍差的同学同要求他们掌握课本上最基本的单词、词组、句型,总之,对上、中、下三个层次的学生分别采取“放开走”、“拉着走”、“抱着走”的策略,尤其对差生,更要多加“偏爱”,因为要想提高班级整体成绩,差生的工作非常重要,所以在课堂上,无论学生成绩好坏,我都一视同仁,平等看待。教学中以表扬鼓励为主,不在大庭广众之下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课下,对一些成绩差的学生在知识的技能上的缺欠,分别采取不同措施,满腔热情地给予及时的帮助和辅导。

  四、 激发动机,强化记忆

  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学习阶段分为动机阶段——领会阶段——获得阶段——保持联合会——记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反馈阶段。其中 动机阶段列在学习阶段的首位,可见学习动机影响学习效果。激发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英语成功的关键,所以我们要激活学生学习动机,明确其学习目的。当前社会对高素质英语人才的需求,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办,以及出国留学深造等,这些都是激励学生学习英语的外在因素,而学生的主观意愿、需要是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如果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求知欲望,那么学习就很被动,成绩就很差。因此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其转变思想观念,通过英语学习,增强国际意识,拓展国际视野。

  学习的第五阶段为记忆阶段,而英语需要记忆的内容又很多,所以对于英语学习,这一阶段显得尤其重要。这了强化记忆,克服遗忘,我做了以下尝试:

  1、小步子,快节奏

  平常记忆的内容要控制量和度。量多了,消化不了,反复少了,记不住。所以要进行适当的集中和反复循环。在教学过程中,课前5分钟听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把前一天学习的知识简单的归纳总结后,第二天及时听写,时间不长,量也不大,学生容易记住。

  2、趣味记忆

  趣味记忆法就是将疑难知识加以高度概括后,再用诗歌、顺口溜的形式将其要点、规则、变化规律等串联起来,用于指导学生学习的巩固记忆。比如在教序数词构词法时,我教给学生“一、二、三,特殊记,八去t,九去e,ty变成tie,遇着ve变f ,再加th,寥寥几句,把从第一到无穷大的序数词构词细则都包罗在内了。再比如在教可跟不加to的动词不定式做宾语不足语的动词时,我用例句逐字逐句讲解了“一感(feel),二听(listen,hear),三让(let,make,have),四看(see,watch,notice,look),还有一帮助(help)”这句简单的话。其实这是个出错率很高的知识点,也一直是一个让我非常头疼的难题,几乎届届如此,现在简单的一句话就把它痛快地解决了,容易记且不易忘。

  3、发挥内隐记忆力

  心理学认为人的内隐记忆力即无意识记忆力很重要,那么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内隐记忆力。平时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内容可涉猎各种各样的语言资料,既可以读教科书,也可以增加课外阅读,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如果能力许可,可以读英文原著,总之要加大阅读量,使信息量的输入要大,这对培养学生语感很有帮助。

  五、 建立大的语法观

  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应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理解,所以教师在教授给学生知识时,要给学生一个框架,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了解,这一点对初三毕业班的复习工作尤其有指导意义。初三下期,当所有的教材内容都讲完时,一般情况下,老师都要着手进行复习。怎样才能让学生对英语知识有一个清晰全面系统的概念很重要,这就需要老师全面系统总结各个语法项目,如词类、时态、从句、句子结构、语态、不定式等,让学生对语法有一个大致的框架,有一个系统的了解,让学生有一个大的语法观,学会从语法的角度来分析句子结构。

  总之,我认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增加教育理论学习,尤其是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研究自己的教育对象,开阔自己的视野,并把自己学到的教育理论尝试着运用于教学实践中,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会少走很多弯路。我相信只要不断用理论充实自己,不断摸索和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得失,每一个老师都能拥有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心理学论文15

  心理学对人的发展有着规律性的解释,成为家庭情境下为孩子成长提供必需条件的教育依据。中学生家庭教育的对象是中学生,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对中学生家庭教育提出了不同于其他年龄阶段的要求。依照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观点,中学生的阶段发展任务是获得同一性,“同一性”是指青少年飞跃的变化和摆在面前成年的任务,使他们关心的重点是“自我”,他们将现有的能力和素质与将来的角色联系,得到对自己将来的信心度,如果相称,就获得同一性,反之则发生混乱。具体来讲,就是孩子在中学阶段要完成的社会化内容,它也就成为家庭教育在这一阶段的中心内容。

  中学生家庭教育的主要心理教育依据包括与社会化相关的社会心理学、与人格养成相关的人格心理学、与学业相关的学习心理学,以及人际心理学等。

  一、中学生家庭教育的社会心理学问题

  所有教育目标都指向个体的社会化,家庭教育亦在其中。个体的社会化内容主要包括:获得自理和谋生技能、习得社会规范(法制规则、道德规范)、承担社会角色、完成价值社会化。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儿童社会化是家庭教育最主要的目标,因此也就成为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

  儿童社会化作为家庭教育目标,随不同的社会要求而不断更新、调整,尤其在社会急剧变迁的时代更是如此。社会变迁对人的社会化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当代中国正是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急剧变迁过程之中,经济、政治体制的重要变化,带来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的重大改变。家庭教育作为儿童社会化最初的、必需的教育,必须接受社会变化的直接规定,才能适应社会的变迁。家长是家庭教育目标的执行者,是制定孩子培养质量规格的具体落实者,因此,了解变迁之中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的发展变化,十分重要。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的特征是服从、社会本体、权威道德、否认个人价值,社会心理特点则是:无违、秩序、安全、归属需要为主导心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意识则强调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益、平等、公正、民主、法制:社会心理的特点是以自尊、自我实现的需要为主导,强调充分的个人价值的实现;这种巨大变化带给家庭教育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家庭教育目标作怎样的调整才能适应社会转型的要求。将来的社会要求什么样的人才,人才的规格是什么等,家庭教育都应该重新审视。

  在之前二十多年计划经济要求下,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人才要求服从性、外在的行为规范,强调集体主义、强调个人价值的微不足道,而市场经济的要求,更多的强调独立的、个性的,重视培养公正、分享、合作、内化的日常道德行为,注重独立性、批判性、责任感、求异、创造性,其中,对于中学阶段的孩子来说,独立性发展是核心问题。

  二、中学生家庭教育的人格心理学问题

  在中学阶段,孩子的独立性发展和心理健康是人格发展的两个核心问题。

  1、独立性发展的人格心理学问题中学生家长要关注孩子的独立性发展,这既是社会化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人格发展的核心问题。独立性主要包括独立意识、独立判断、独立决定、独立解决问题、独立评价、承担责任等要素,这些要素的发展需要条件,而来自家庭教育提供的条件显得至关紧要。

  中学生发展独立性的条件是些什么呢?从心理学角度看,有两个条件是必需的:适当牺牲成人的权威和充分的同伴交往。

  (1)成人的权威不能成为中学生独立性发展的条件。独立性发展在中学这一阶段,表现为中学生从内心对长辈、尤其对家长是叛逆的,其本质是要摆脱权威和成人世界对他们心理世界的控制,这是孩子长大、成熟的必经之路,因此心理学认为,成人的权威不能成为儿童独立性发展成熟的真正原因,因为独立性的发展要以独立判断为先决条件。在亲子关系之中,如果要求中学生“听话”,要求对权威的服从和无违,也就是要求中学生以权威的判断为判断,以成人的是非为是非,这种服从和无违可以赢得成人的一致赞赏,在权威的接纳和庇护下安全无惊地过渡到成人期,但是家庭教育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极其沉重,是以孩子“丧失个性为代价的”(皮亚杰)。所以心理学强调孩子独立性发展的真正条件,是以牺牲成人的约束和强制为代价,家长要有意识地提供给孩子这种条件。

  提供给孩子这种条件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具体来讲,家长如何认可中学生这种叛逆和反抗的合理性?一般来讲,中学生对权威的反抗并不一定都以“无错”形式出现,很多时候还表现为“是非问题”、“明知故犯”,往往导致家长认为问题严重,必须严加约束。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就是一种叛逆态度,并不存在是非问题,是表示希望独立的一种方式,告诉成人们他(她)不是只会听话的乖乖小孩了,有自己的看法和判断。家长要学会从反抗的合理性这个角度去评价中学生,理解他们的成长心理,切勿简单结论“是非”。从认知角度讲,中学生何尝不知“是非”?但他们的成长更需要摆脱权威,认同自己,伸展哪怕尚显幼稚的智慧。

  中学生独立性发展的条件,还需要家长让孩子学会“做决定”。从中学生的成长讲,不让他们做决定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因为一个人禀赋才能发挥和实现的程度,取决于他所得到的自主的程度。中学生丧失独立做决定的条件,就始终无法脱离“权威遵从”心理水平,很难获得良好的社会性发展,甚至不能解决基本的人生课题。家长要懂得,一个人的高抱负、雄心、独立性、批判性、主体性、责任感、求新求异、创造性的形成(林崇德1995),都需要在他自主的活动过程中形成,而自主活动的家庭条件,主要依靠家长提供。

  发展学生独立性还需要的一个条件,是孩子应该被允许失败。中学阶段孩子的学业、人际、情感等重大人生课题,发生困难、挫折和失败是经常性的,家长如果不允许孩子失败,甚至反复纠缠孩子的失败和差错,孩子就会选择更加保守、重复、服从,以降低失败的可能性,不敢做尝试、选择、质疑和进取的努力,独立意识、独立判断就很难发展。在这个问题上,家长要记住:对于中学生独立性的发展而言,失败具有与成功同等的教育价值,甚至更高。

  在市场经济的社会条件下每个人都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必然遭遇更多的失败和挫折,中学生的学业、人际、情感随时都可能遭遇挫折和失败,所以允许失败、让孩子学会承受失败,获取失败的价值,是家长非常可贵的教育意识,也是独立性发展的锻炼和培养。同时在方法上,家庭教育要因机设教,在孩子学习生活过程中提高承受失败的心理素质,而不是生硬地制造所谓的挫折情境,脱离孩子实际,孤立地进行抗挫折教育。

  (2)充分的同伴交往

  中学生独立性发展的另一必须条件是充分的同伴交往。皮亚杰指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活动范围的扩大,在同伴间所进行的基于相互尊重和平等原则之上的社会交际和合作活动日益成为道德发展的主要推动要素”。

  在亲子关系中,家长不能单纯考虑成人对孩子成长的意义,还要考虑同伴对孩子的重大作用。同伴对中学生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中学生的独立性发展,同伴关系的支持功能具有不可替代性,也就是说,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的功能与同伴的功能无法相互替代。

  同伴关系对中学生的社会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心理学研究指出同伴的友谊具有多种社会支持功能:从权威中独立出来,获得稳定感,消除孤独感,在压力的环境下得到情感支持,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习评价他人,相互提供亲密、协调的经验,掌握社交技能,提高儿童的自尊,促进诚实、平等的发展等。所以在中学生的社会性支持功能中,亲子关系的功能颇具有限性,因为相对于中学生的同伴关系,其心理相齐、情绪满足、社会认同感、团体归属感,都是其不具备的。正因如此,中学生更看重同伴,亳无怀疑地认定同伴对他们更重要。基于此,家长的责任是指导孩子注重同伴关系,提供孩子与同伴充分交往的家庭条件,使之不断获得来自同伴的心理支持,促进独立性发展。

  2、心理健康培养的心理学问题

  同绕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家庭教育要重点关注两点:

  (1)了解心理健康的构成和指标。中学生家长要有意识的了解心理健康指标,才能胜任心理健康培养。心理健康的主要指标有抑郁性、情绪稳定性、自卑感、神经质、主客观性、协调性、细致性、思考倾向性、支配性等,社会倾向性等,在此基础上,可以为中学生建立起有效的家庭心理支持系统,保证孩子的心理健康。

  (2)重视中学生的精神需要

  心理学研究认为,儿童青少年心理的健全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精神需要得到的满足水平,中学生正处于内心激烈动荡的青春期,自我确立的过程充满了不安、断裂和怀疑、否定,精神需要十分强烈。据调查,高中学生的精神需要排在前三位的是:朋友、知识能力、升学,可见他们的精神需要已经转向同伴和自身发展,因此如何通过心理支持、通过学业进步而确立“自我”、获得良好的自我意识,成为中学生家庭教育的重心。家长要认真关注他们的精神需要,调动教育手段提供充分的来自家庭的支持,提高中学生的精神需要满足度,保证心理健康。

  三 、中学生家庭教育的学习心理学问题

  1、协助孩子完成学业是中学生家长的重要任务,学业是中学生社会谋生、独立生存的预备。在中学生阶段,学生主要的人生课题是系统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因此协助学校教育指导孩子适应中学学习、学会学习、完成学业是中学生家长的重要任务。

  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学习指导的重点要有所侧重。初中阶段学习指导的重点首先是适应中学的学习,学会处理比小学更复杂、难度更大的学习内容,发展快速阅读能力、归纳、分析、综合能力、理解记忆能力,注意纠正机械记忆为主的学习方法,强调学习的有效性,练习的有效性,指导学生形成追求“有效学习”、“高效学习”的明确意识。

  高中阶段的学习指导要突出胜任高中学习内容的方法,注意提炼适合自己高效学习的方法,更注重学习策略、学习过程调控,考试心理及技能、归纳知识点并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同时,高中学生面临高考,优化考试心理和考试策略,知识预备度和心理预备度两种准备都要充分。协助孩子完成中学生学业,争取接受高等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

  2、优化中学生的学习心理

  长期以来我国以“认识活动为目标”的教学模式,以“政治思想品德为目标”的德育模式,缺少健康积极的学习心理培养,导致我国中学生的不良学习心理比例较大,考试心理水平不高,尤其是高中生不良学习心理、不良应试心理比例、考试失水准也较常见,这与缺少指导有很人关系。

  针对这种不足,中学生家长要了解一些学习心理的基本知识,掌握一些优化孩子学习心理的方法。除了一般正常的强化、多关注、多交流之外,这里提醒家长要重视体育的心理功能。在优化中学生学习心理的有效手段中,体育是一张非常有效的“好牌”,是中学生家长必须要“打”的一张“牌”。不少中学生家长担心孩子学习时间不够,总设法减少孩子的体育锻炼时间,甚至完全取消孩子的体育活动,不善于打这张“牌”,是极不明智的。家长要懂得,体育对消除不良学习情绪、调动生命能量的独特作用不可替代,身体活动是中学生极为强烈的需要,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消极情绪大量堆积,压抑身体活力,破坏中学生的积极学习心理,学习低效甚至无效、负效。所以即使单单为了优化学习心理,体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体育活动能有效消除不良情绪、保持蓬勃的精神状态,平衡心理,保证紧张学习消耗的能量补充,是优化中学生学习心理的有效方法。

  四、中学生家庭教育的人际心理学问题

  家庭教育关系也就是亲子关系,形成富于建设性、积极性的亲子关系,家长自身的心理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家长身在社会,同样承受着生存压力,处理这复杂的人生课题,因此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要主导两点:一是有意识地提高对生存压力的防御机制水平,二是有意识地提高情感水平和人际能力。

  1、提高对生存压力的防御机制水平

  社会转型、市场经济、激烈的社会生存竞争对家长构成的职业压力远远高于以前,同时社会转型也给家长带来巨大的价值困惑、教育困惑、失败感、无效感、焦虑孩子的发展等,都可能导致家长的生存紧张。此外,家长被允许积累的经济、文化条件如果不充分,或者处于社会文化不利地位,家长的心态有可能比较脆弱,在亲子关系中更有可能心绪恶劣,容忍度低,甚至教育失控。因此,家长要有意识地提高对生存压力的防御机制,始终重视的自我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才能在亲子关系中保证双方积极的、富于建设性的精神状态。

  2、提高情感水平和人际技能水平

  中学生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教育者,应该有意识提高情感水平和人际技能水平。据有关研究,教育能力强弱的50余项指标中,有30余项在本质上是情感的,如满足感、成效感、鼓励、对置感、爱、期待、希望、宽容、严肃、乐观、稳定、不偏不倚、公平、耐心、欣赏等,与之相对的有敌对、嫉妒、绝望、狂怒、轻视、发泄、偏爱、冷漠、任性、烦躁、不顾后果、冲动、情绪强制、不善言辞、积压、不好随时疏通等。

  家长人际能力是指家长与孩子沟通交流的能力,这是满足孩子精神需求、充分凋动孩子积极情绪的重要能力。忽视亲子沟通,不重视沟通技能,在孩子的中学阶段,亲子之间难以沟通,甚至可能积压而成紧张的、怨恨的或冷漠的心理关系,加剧亲子双方的心理压力,导致家庭教育的失效。

  提高家长情感和人际技能水平的途径有多种,其中很重要的途径是家长自学、政府有关部门的培训指导。现代教育培训已经开始意识到在家庭教育中对家长情感、人际训练的重要性,教育发达国家将指导家长形成积极情感和提高人际技能列为重要的培训目标,我国家庭教育指导也已逐渐将这一内容列为家长学校的指导目标和内容,这对中学生家长提高情感和人际能力是很有意义的。

【心理学论文】相关文章:

心理学论文08-08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06-19

心理学专业论文提纲12-30

心理学毕业论文06-20

管理心理学论文07-30

旅游心理学论文08-02

心理学论文答辩范文06-20

心理学小论文格式02-02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