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创造性思维论文

时间:2022-08-03 18:13:19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创造性思维论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创造性思维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创造性思维论文

创造性思维论文1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过程,它使人们提出解决问题的新设想,使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新成果。我国和谐社会的实现,需要大批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才,这种人才有赖于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培养。从儿童心理学的发展过程来看,幼儿园教育阶段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

  在近二十五年的幼教工作实践中,我通过游戏、故事、绘画、手工、续编故事、科学主题活动、区角活动等让幼儿在自主创新中获得新知识、构思新形象、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在实践的过程中,总结了一些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新途径、新方法。

  一、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感性知识。

  创造性思维活动是凭借感性材料进行的。新的形象,新的设想,都不可能凭空而来,它们有的是对旧的表象进行加工、选择、整理、改组而来的,有的则来自生活的一些积累。

  在一次搭积木活动中,我分别给五个孩子二十块形状不同的积木,让他们在二十分钟内根据自己的思维搭建一些建筑物,我在旁边做记录,三十分钟过去了,五个孩子分别搭出了近五十种造型不同的小建筑。在搭建的过程中,小朋友们联合完成了五个建筑物的搭建,可见孩子们的思维是何等的敏捷!

  二、创建环境、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

  创造精神贵在不满庸俗、不墨守成规。在我的教学活动中,我从不干涉孩子们的自主创新活动,他们可以在讲述故事中发挥想象进行自创、自编、自演,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自主活动,甚至可以和我进行一问一答式情境创设和讲述。

  记得在一次郊游活动中,前面有一个小水塘堵住了去路,几十个孩子看着前面的水塘,全部向我跑了过来,我问清了情况并没有有给他们说要怎么去做,而是要他们想办法过去。孩子们听了我的话便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大概讨论了十几分钟后,我把他们集中起来,讨论谁的办法最好,最后大家一致认为用旁边的砖头搭小桥过去。可怎么搭桥呢?一个小朋友主动请缨,用砖头一块一块地搭着小桥,他搭一块往前走一步,搭一块往前走一步,终于小桥搭好了,小朋友一个接一个地走过水塘。这下子,孩子们的兴奋劲可就别提了。在下午家长来接他们时,个个给家长汇报他们的经历。在这次活动中,水塘的`出现是意外的,但孩子们在实践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尝试了“跳一跳,摘到桃”的滋味。

  三、让幼儿勤动手操作获得感性经验。

  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改的一大主题。在我的教学活动中,我注重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自主区角游戏活动中,为幼儿准备了理发室、摄像室、建筑区、娃娃家等区域,让孩子自己选择喜欢的游戏。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那样地投入,他们没有了平日里的拘谨和骄气,也没有了平日里的争吵和撒泼,他们在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均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鼓励幼儿提问,让幼儿在思考中发展创造性思维

  幼儿在学习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向教师发问,这是幼儿探索客观世界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心理现象。幼儿向教师提问,本身就是一次求知活动,在幼儿主动求知的时候,教师一定要给予重视,并给予耐心细致地回答。在幼儿向教师提问时,教师首先要鼓励幼儿,支持他们大胆而经常性的提问。另外还要注意,对幼儿提问是否由教师立即回答一定要根据幼儿提问的内容和性质决定。

  如果幼儿提出的问题较难,则应该由教师向幼儿作出正确的解释,如果一时不能立刻回答,也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把问题搞清楚立即回答。对幼儿提出的较容易的问题或经过幼儿努力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教师一定要鼓励幼儿自己想,或者由教师启发幼儿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找出答案,如果其他幼儿能回答的问题,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通过相互讨论获得正确的答案。这种教育方法实际上是鼓励幼儿运用自己的求知和思考活动发展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如,常识课《浮力》,幼儿问教师“为什么铁不能浮起来,而木块能浮起来呢?”教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给幼儿提供了一个能装水的容器和天平,启发幼儿称水、木块、铁块的重量,鼓励幼儿:想一想为什么?当幼儿发现了木块、水、铁的重量不同时,实际就找到了正确答案。在幼儿提问到自己寻求答案的过程,实际上是一次成功的思维能力训练过程。

  总之,幼儿的思维能力是幼稚的,但其发展潜力却是很大的,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个持久而漫长的工作,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教育和训练,所以我们应该利用幼儿园的一切教育活动和适当的条件,对幼儿进行创造性思能力的训练。在这些活动的开展中,孩子们的创造能力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他们在实践中获得了新知识,运用了新方法,解决了新问题,尝试了创造的愉快,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我们的教育才算成功。

创造性思维论文2

  摘要:无机化学是高校化学及相关专业第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优化无机化学教学效果,从重视绪论课、优化教学内容和改革教学方法等3方面提出几点思考,进一步实现无机化学教学活动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无机化学;创造性;教学效果

  引言

  无机化学是化学教育、应用化学、材料化学专业一门重要基础课,也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培养适应新世纪国民经济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始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过程离不开繁多的推理、想象、联想、直觉等思维活动.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无机化学教学过程中更应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1重视无机化学课开篇之作—绪论课

  绪论课是对每门课程的高度总结,它向学生展示课程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和学科的发展现状.有的教育工作者认为绪论课只需随便讲点内容就可以,殊不知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无机化学是学生从高中迈入大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它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改变自己在高中“被学习”的状态,要主动学习,这就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在讲授绪论课过程中,教师要讲述化学的定义、任务、研究化学的目的、无机化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地位;要结合现代化学的特点尤其无机化学发展简史讲述学科发展前景、最前沿的科研动态以及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整高中的学习方法适应大学的学习[1-2].

  2优化教学内容

  大多数师范院校无机化学课程采用的教材是北京师范大学等3所师范院校无机化学教研室编写的《无机化学》.教材上册介绍化学基本原理,包括化学热力学与化学动力学初步、原子结构、化学键、电离平衡、氧化还原反应和配合物等.下册介绍元素周期表中各族常见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典型性质.无机化学课程目标是要通过课堂教学、课后自学、讨论理解和掌握上册基本原理部分知识.并在原理的指导下了解化学变化中的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为达到这一教学目标,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首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中注重知识的系统性,由点—面—体系,使学生更易学习和掌握.为此,微调上册理论部分知识,展现给学生一个清晰的学习框架图.安徽省高中阶段的化学是选修部分内容,学生在高中时大多选修的是有机化学课程内容,所以无机化学理论基础比较薄弱.在进行上册第一篇物质结构基础部分的内容时,借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把一些抽象的内容如杂化轨道理论、化学键成键过程等内容进行生动、具体化,分配学时时也将有所倾斜,尽最大力量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下册元素部分的教学中,对零散的知识点进行删减、归纳,将一些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都关联起来.例如在讲卤族元素知识的时候,将该族元素的价层电子结构作为切入点,概述它可能的性质,再通过卤族元素中F元素性质的特殊性和该族代表性元素氯元素性质对比,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卤族元素物理化学性质.其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注意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应用实例”,把教材上的知识与日常生活、当今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联系在一起.例如同学们都知道人体长期缺碘会导致疾病,所以日常用的是加碘食盐.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和碘酸钾,人体中需要的碘是碘酸钾提供的,但是碘酸钾受热、光照时不稳定易分解,从而影响人体对碘的摄入,所以炒菜时要注意加盐的时机,应等快出锅时且勿长时间炖炒.此外,大家通过健康常识知道菠菜和豆腐不能一起食用,这是为什么呢?豆腐中含有较多的.钙盐,而菠菜中含有丰富的草酸、草酸钠,两者混合时容易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草酸钙沉淀而诱发结石.通过用无机化学中的理论知识去解释这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把教学和科研联系起来.本科阶段的教学目标是锻炼、培养学生更宽的知识面和创造性的思维.这是不同于中学阶段的教学目标,它带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研究性.我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非常重视学科建设,鼓励教师、学生积极参与科研,从科研过程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达到科研促进教学优化的目标.学院部分老师的科研方向是配合物的合成、无机材料合成及性能研究.学生完全可以与老师沟通协商好,到实验室第一线去感受书本中的无机化学理论知识,既强化课堂上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又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拓展他们创造性思维[3].

  3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

  3.1采用“参与式”和“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参与式”教学方法的本质就是让学生充分地参加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以学习者为中心,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成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种教学方式[4].首先教师要从每一章的教学要求中找出一些适合学生自行学习的知识,在上新课之前布置学生自学任务.待到上新课时通过提问等方式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提出的疑问可以让全班同学共同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上完每章内容后可以通过总结、归纳新内容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高效快速地掌握新知识.通过“参与式”教学方法充分地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无机化学课程上册内容理论性强,较抽象;下册内容繁杂,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机械地去听课,学生难免会觉得枯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启发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地运用.将提问、引导、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结合在一起,再在课件中适当地插入相关的实例、科学前沿等内容,提高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启发式”教学模式充分地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式”和“参与式”教学方法的结合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3.2注重实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有轻视实验课的现象,他们认为只要按时去上实验课,完成实验报告就可以,甚至有少数学生没有把实验课当作一门主干课程,应付了事.针对这种现象,在上理论课时要积极引导,让学生知道实验课与理论课地位并列,通过实验课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尤其无机化学下册内容比较零散,通过一系列元素性质实验的完成可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还强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所开设实验的性质也是多样的,有验证性、设计性和综合性等,将探究性和创造性引入实践学习中.例如,在理论课的学习中了解到硫代硫酸盐具有配位性,在实验教学中,有一个验证实验将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加到AgNO3溶液中,溶液中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变成黑色沉淀,随着硫代硫酸根离子的继续加入溶液中沉淀溶解溶液变成褐色.这一实验现象恰恰解释硫代硫酸盐的配位性,有助学生理解理论课中知识点.

  4总结

  无机化学应用面较广,除化学学科外遍布生物、制药等相关领域,是很多专业的基础课.无机化学教学目的不能仅仅是教会学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无机化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更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周春生,王书民.论无机化学绪论课教学的加强与改进[J].商洛学院学报,20xx,27(6):25-27.

  [2]银秀菊,岑忠用,陆俊宇.无机化学绪论课教学改革初探[J].广州化工,20xx,43(2):187-188.

  [3]臧双全,王建设,韦永丽.大学无机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化学,20xx,27(5):33-35.

  [4]赵丽.高校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xx,25(2):380-381.

创造性思维论文3

  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它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培养和发展创造性思维是各门学科共同的任务,每门学科应根据本学科自身的特点加以落实。

  凭借语言文字去发展学生的思维,这是语大阅读教学固有的特征。阅读教学中的创造性筹维训练跟其他思维训练一样,应注意学习语言和学习思维这两个侧面,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为思维功能,坚持在语言学习中发展创造性思佳,在创造性思维训练过程中提高创造性运用吾言的能力,使两者和谐发展,相得益彰。

  一、在理解课文内容中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尤其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活经验等存在着个性差异,他们阅读同一篇课文会有不同的理解,全是十分正常的现象。所以,我们语文老师对课文的分析不能过于绝对化,不能以自身的权威给学生绝对的结论,把学生的思维禁锢起来。我们不妨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发表自己在阅读中的体验,如对课文中人物的评价,对文章中心思想的领悟,对某一事件的看法,或者对词句的辨析等。要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不人云亦云,敢于对老师所给的结论提出疑问,精心培育孩子们独创性的思维品质。

  另外,教师要善于设计能启发学生作多元思维的问或如教学《圆明园遗址》时,给学生一个讨论题──圆明园遗址该不该重建?说说你的理由。这种开放性问题是颇有价值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各抒己见,尽情表达。讨论中有的说不要重建,他们的理由是让中国人民不忘国耻,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有的说该重建,因为可以再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还可以发展旅游事业,等等。孩子们有自己的思考,并能自圆其说,理当受到肯定。如果我们在课堂上都能有意识地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课文,提倡思维的多元化,日后,学生就会不受习惯思维及习惯势力的束缚,提出新颖的、别出心裁的观点,创造思维自然得到了培养。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发表各自不同的意见,这是一种求异思维活动,必须受到老师的尊重和接纳。但有种倾向值得注意:简单地把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等同起来,把注意力集中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层面上,作游离于语言文字的发散式讨论,认为只要能求异,就是创新。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只是一概肯定,任其蔓延,既造成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又把握不住课文中蕴藏的.文化内涵。远离语文教学的本体目标,对思想教育和语言学习都无价值可言。所以,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三点:

  一是要让学生把各自的思考过程说清楚,不能只注意听其说的意见是否新颖、独特,更要看其思维过程和表述中的语言质量,使思维和语言同步发展;

  二是要把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结合起来,达到相互转化的目的,不能视所有的求异都是有创新意义的;

  三是要与潜心阅读文本结合起来,使求异思维真正建立在充分感悟文字的基础上,让学生的心智活动的开展与阅读的过程保持一致。

  二、在品味语言中培养思维的探究性

  探究性是创造性思维的动力。只有带着强烈的探究动机,才能面对疑难,敢于进取,大胆探索,产生旺盛的求知欲。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把探究的重心指向语言文字的学习上。

  我们要善于抓住课文中典型的语言现象,引导学生反复揣摩、品味,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激发学生创造性运用语言的热情。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教师抓住小草偷偷地从泥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话,令其善疑、诱以审问──我觉得这句话中偷偷和钻两个词用得不够恰当,尤其是偷偷一词,一般是用在不光彩的事物上,你们的意见呢?当学生思维进入愤诽状态时,就会潜心阅读文本,同时调动起他们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进行思考。思考结果是:一个钻字写出了春天的小草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它们能冲破泥土,挺立起来;偷偷说明春天的小草生长得特别快,当人们不知不觉时,小草已经从泥土里钻出来了;我觉得用这两个词与别人不一样,很有新意。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作者在用词造句中的独具匠心。这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新意识,定会潜移默化地印入学生的心田。

  对于那些有着文化底蕴,含义深刻而富有人生哲理的,以及看似平常但富有思维价值的文字,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或质疑,或朗读欣赏,或比较品味,培养学生的深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在强化运用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任何能力的形成都仰仗于实践,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不例外。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时时迸发创造的火花,加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当前,语言实践已冲破课堂的范围,注重课堂内外的沟通,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交融,这无疑给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就课堂教学来说,语言的实践也跳出了原来单项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开始致力于综合能力的训练,以期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综合素养。

  1.变抽象概括为具体演绎。

  文章中有些词语抽象概括了具体事物,如果仅仅停留在对文字的静态分析上以词解词,学生不会留下深刻印象。对抽象概括的词语作具体演绎,能再现事物的本来面目,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积累和丰富语言。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饱经风霜的脸流露出难以忍受的痛苦一句,让学生把饱经风霜的脸用几句话(或一段话)加以具体描述。这一设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把课文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对词语的理解不是以词解词,停留在概念上,而是化抽象为形象。这个化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训练的过程。

  2.添加来展开的情节。

  一篇文章中,作者出于表达的需要,对某些情节未加具体描述,有的只是一笔带过,这就给读者留下想像的空间,这一空间正是对学生进行语言和思维训练的诱发点。如《朱德的扁担》中大家劝他不要挑这句话,抓住这个劝字,要求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谈谈战士们会怎么劝朱德同志不要去挑粮。孩子们的思维闸门被打开了。他们根据课文内容,摹拟战士们的语言,有声有色地劝起了朱德同志。

  3.添枝加叶,拓展句子。

  《荷花》中有这样一个句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教师在教学时设计了这样的训练:①在冒字前面加上恰当的修饰词语。(例如:使劲地、生机勃勃地、争先恐后地)②想像写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_________。运用这种形式鼓励学生依托课文大胆想像,从不同的角度学习表达。

  4.延伸和重组。

  让学生对课文的结尾进行想像延伸,或要求改变顺序,改换人称,调换题目,变换叙述角度等,对课文作重新组合。如《小珊迪》一课,可以把题目换成我的哥哥,从小利比的角度来写,重新安排材料,改变写作的顺序,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对课文进行再创造。又如教学《打碗碗花》,讲读结束后,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让学生续编我与外婆的对话:有一天,我和外婆又从水渠边经过,我看见那开得十分异样的打碗碗花,想伸手去摘,外婆见了,连忙阻止

  以上这些设计的价值在于充分发掘教材中可利用的信息,依托课文找到创造性思维与想像之间的契合点,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想像。于是,想像推动了创造性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活动又促使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这正是语文教学创造性思维训练的个性特征。

创造性思维论文4

  摘 要:创造性思维不是笼统、空泛的,也不是高不可攀的,创造性思维应有明确的内涵和具体实在的要素。创造性思维在物理学研究中起着重大作用,物理学史表明,不论是物理概念的建立、物理定律的发现,还是物理基础理论的产生,都离不开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物理教学 创造性思维 培养

  创造性思维是依据研究对象所提供的各种信息,使人们的认识打破常规、寻求变异,探求多种解决的新方案或新途径的思维方式。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思维有创新动机,向抽象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多方向发展。这对于学生分析解决复杂、综合性的物理问题,培育出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是十分有利的。

  一、巧设质疑,诱发学生的创新动机

  “学始于思,思始于疑。”“疑”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由教师置疑,也可以由学生质疑,启发学生讲出自己的不同看法,促使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改变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维。著名物理学家韦斯科夫说过:“科学的目的是发问,问如何和为什么。”教师的作用不是只讲授知识的'内容是什么,而是要启发学生主动思维,多问为什么,能提出比课本知识更深刻的问题,并着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才是我们科学素质教育的关键。学习上提不出问题,意味着学习的停止;科学上提不出问题,意味着科学的停滞。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主动给学生巧设质疑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诱发新的创新动机,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例如,在浮力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弄清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遵循什么规律,可以用学生熟悉的例子问学生:为什么木块浮在水面上而铁块沉入水底?用钢铁制成的万吨巨轮为什么可以浮在水面上?……类似这样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中出现了疑问,从而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借助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设计,能促使学生思考,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通过挖掘教材、设置问题,让问题在学生新的需要与原有水平之间产生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断切入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不断地缩短着学生原有水平与学习目标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二、活化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抽象思维也叫逻辑思维,它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核心形态,是依靠抽象的概念、理论、数学等进行的思维,它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物理学中有许多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和接受,教学时教师应增设一些有趣的小实验进行演示或设置一些诱导的问题,使学生能形象直观地“顿悟”概念的内涵,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例如,在讲大气压问题时,教师可以做这样的一个实验:将小试管插入盛满水的大试管中,竖直倒悬于空中。当学生看到小试管不断进入大试管时,会惊讶地发出疑问:“为什么小试管不掉下来呢?”接着鼓励学生置疑猜想:“是不是水把小试管吸进去了?”“是不是有一种什么力把小试管推进去了?”当循此思考找不到答案时,再指导学生读教材、查资料,寻根究底。当学生发现是空气压力“作怪”时,一种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这样,大气压的概念自然而然地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扎根了。

  三、打破“思维定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也称辐射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是思考者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全部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进行各种不同层次的思考,多触角全方位地寻求与探索新的多样性的方法及结论的放开式思维。单向思维方式只是从某一方面思考问题,按照教材固有的知识结构,从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联想到已知的定律、公式和性质,采用某一方法解决问题。按照这种方式去思考问题,就会形成“思维定式”,使学科教学仅成为单纯知识遗产的传播和前人思维方式的继承,严重制约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用发散思维去思考问题,启发学生一题多思、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等解题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同时,教学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这也是研究许多物理过程和结论的科学思维方法。逆向思维就是倒过来想问题,也就是把思维顺序颠倒过来,逆转时间和空间顺序,把始态与终态、条件与目标、原因与结果沿着相反思路思考问题。教学过程中适时利用逆向思维方式,确实可独辟蹊径、突破难点、化繁为简。

  四、史论结合,启迪学生创新思维

  物理学史不仅体现了物理学家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的运用所产生的宝贵理论成果,而且给我们留下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在教学中结合教材的实际,补充和传授相关的物理学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形成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而且能促进学生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和优秀品质的形成,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如用伽俐略的理想实验是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不仅指出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认识,更重要的是他将物理学的观察、实验、抽象、逻辑、想象等研究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了影响,促进了学生思维批判性这种智力因素的发展。像这些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无处不启迪着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灵感。

创造性思维论文5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它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思维素材,同时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所以,数学课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最合适的学科之一,数学课堂完全有可能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阵地。

  现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几点做法。

  一、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借助观察实验等教学手段和群体互动等教学形式,都能较好地将数学结论还原为生动活泼的知识生成过程,从而引导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成为发现者。让学生借助教材学会自学是学会学习的前提,也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开拓进取意识、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人才的途径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创设自学氛围,提供自学空间,使学生逐步学会边看书边思考、学会边动脑边操作,并能够把自学的发现用语言表述出来。

  在教学中,我认为除了组织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用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去解决问题。

  例如:“一块正方形硬纸片剪去一个角,还有几个角?”这道题看起来是一道减法应用题,在实际中就不是那么简单,如果使学生知道答案会出现有3个角、4个角、5个角,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大量的演示,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探究其规律。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创造性思维会从这里萌芽。

  将观察实验法引进数学课堂,变一个人演示众人看为人人参与、个人动手,大大丰富了数学直观教学的内涵与外延,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自主性”在活动中得到满足,创造的潜能得到发挥。

  二、激发学生的创造情感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它可以激发丰富的想象和积极的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发挥灵活敏捷的感知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开始时,教师讲解与新知识有关的小故事(电脑出示相应的动画片):熊山上的小熊们最喜欢吃熊妈妈做的饼了。有一天,熊妈妈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熊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分成四块,分给小花熊一块。小棕熊见到说:“太少了,我要两块。”熊妈妈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小棕熊两块。小黑熊更贪,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于是,熊妈妈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十二块,分给小黑熊三块。讲到这里,老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猜一猜,哪只小熊分得的饼多?为什么?”学生们争相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只是聆听,不做回答。学生们急于知道究竟哪个答案是正确的,这时教师适时导入新课:“到底哪只小熊分得的饼多呢?下面就请同学们亲自动手分饼,看看谁得出的结论正确。” 该环节教学,引发了每位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浓厚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促使学生们愉快而迫切地进入探求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三、鼓励学生创造性应用

  在数学课堂中,要鼓励学生把所学知识创造性地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有“寻根究底”的学习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跃,思路才会开阔。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必须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即使学生提出了荒唐的`问题,教师也不要批评他,更不能嘲笑他,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鼓励,悉心爱护他们主动发问的积极性,保护他们的创造精神,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培养思维的创造性;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例题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寻找规律,形成创造技能。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后,让学生测量校园里树的直径。这种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好办法。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创设情境,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提供创造性活动的素材和空间,让他们去发现、去创造,真正使数学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主阵地。

创造性思维论文6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xx]1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目前,高职高专部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模式研究有一定局限性,分析高职高专艺术类音乐和美术专业教学模式现状,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研究还不够,我们认为要加大力度探讨研究。

  一、高职高专艺术类音乐和美术专业教学模式现状

  艺术类音乐和美术专业教学模式缺乏实践性。高职的音乐和美术教育一直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学模式,基本照搬艺术学院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知识结构、培养方向等方面,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因素。对学生的专业划分不科学,授课缺乏职业实际内容,不能与职业需要相结合,专业课程设置与实践相互脱节,导致学生综合能力很差。专业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模式不匹配,教学上很大程度上重视的是专业技术与技能的建立与提高,难以真正做到素质综合、相互兼容,所以难以适应职业基础教育的需求。

  教学实习往往因人力、物力的不足,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联系学校实习,甚至有些院校采用“放羊”的方式来开展实习工作,所以最终的结果是流于形式,走走过场。此外有的把实习的任务推给家长,让学生在家长的监督下开展实习。正是由于这些做法使教学实习形同虚设,因此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培养的学生就业率低。

  因此,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尚未形成体系,办学模式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还不够,培养的艺术人才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文化市场发展需要,与成型的工学结合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相差甚远。

  二、探索音乐和美术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重大意义

  所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培养艺术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目标,通过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学生形成适应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一定的可持续学习能力,适应社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需要的一种教育途径与机制。

  艺术类音乐和美术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体现了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它有利于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有利于提高就业率。其一,工学结合使得艺术类学生的职业技术和职业能力得到显着增强。其二,艺术类学生有更多机会与生产一线的真实岗位接触,而用人单位对实习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也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在工学结合中完成了企业新员工招聘和录用的“试用期”,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职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难、择业难的社会问题。

  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学生,学生通过工学交替完成学业,成为社会和文化企业欢迎的技能型艺术人才。利用工学结合资源,激活艺术课教学,引企进校,校企联动,拓宽艺术教育的内容和途径。加强工学结合,全面提高艺术专业学生的技能和综合素养,适应社会文化市场和企事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高职高专艺术专业的`最终目标。因而,探究艺术类音乐和美术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研究音乐和美术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原则

  1、从改革高职高专艺术累音乐和美术人才培养方案入手,构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强化职业艺术教育环境,营造职业艺术教育氛围,完善艺术类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3、践行“艺术与技术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既注重基本理论、艺术素养和创意方法的培养,又注重社会实践和上岗训练的有机融合。

  四、构建音乐和美术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1、以实习基地为依托、多个专业并举,把学生学习与实践、实习与就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将学生推向就业市场。

  2、发挥多学科综合性高职院校的优势,整合调配设备设施、师资等教学资源,实现了教学功能的有效综合。有效推动了艺术教学与艺术作品生产合一、学习与工作结合,全面提高艺术类音乐和美术人才培养质量。

  3、在环境布置、设备配置、文化氛围、管理模式等方面,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相一致,充分体现规范性、先进性和实效性,形成真实的艺术职业环境。

  4、探索出一条综合实践教学的路子,带动教学与艺术实践,使他们有机会走出校园,走向社会。鼓励学生走出去,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在真实的市场背景中进行实践教学,能使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得以检验和深化。

  5、保证教学计划,保障实践基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得以落到实处。围绕真实项目进行思考并解决一些教学上难以解决的问题,提高教育实习质量,提高艺术人才培养的质量。从而提高毕业生胜任岗位的职业能力。

  6、学生的毕业设计采用工学结合方式,学生采取分组的形式做到“实题实做”,即由学生动手完成实际项目(任务),在工作中学习设计,在设计中完成工作,以实际工作成果来完成毕业设计。

  7、以实践教学促进艺术类音乐和美术专业学生能力的提高,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在教学实习中用“准就业”的工学结合模式,缩短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适应期,为学生就业提供保障,实现课堂与实习点的一体化。

  总之,只有围绕艺术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条主线,抓住音乐、美术两个专业基本点,以就业和择业为导向,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通过综合的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才能全面提高艺术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所以工学结合是高职高专艺术类人才必要的培养模式。

创造性思维论文7

  一、创造性思维的理论支持

  创造性思维理论应以应惠兰教授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为依据,完全瞄准学生的语言活动和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是提高课堂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英语课堂中教师要有“思想含量”,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学生自己有价值的观点,促成学生以自己有限的生活经验去推理、想象和思考,给学生的新旧知识提供用武之地,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使其具有成就感,以更大的热情深入钻研英语。

  二、创造性思维的实践尝试

  1.轻松、愉快、民主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精神面貌、学习动机、自我形象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教学时,要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使其平等地参与活动,以提高他们参与意识。捕捉他们身上闪光点,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培养”。

  在教授高二英语“Unit17.Dis abilities”这一课时,在PREREADING部分,有一问题是这样的:Do you dnow any of famous people who are disabled? Why do they succeed in their careers?我们把他们分成若干组,哪一组说的人多,理由充分,哪一组就是胜利者,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现代社会多元化必然导致学生获取知识的多样化,教师应努力寻找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营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外还可以引入竞争机制,用英语讲述小故事,让课堂充满活力;穿插游戏,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讲述课文背景材料,增加其对文章的了解,开拓他们的视野,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

  3.课堂教学知识的迁移性

  知识不是静止的,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教师在助教法的同时,还要悉心研究学法,探索学生的学习规律,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获取知识。学生在记忆某些动词后一定跟动词ing形式有些困难,我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偶然有了一个新的发现,让他们记住一个动词短语:sup at Cambridge(在剑桥吃晚饭),其中sup和Cambridge这两个词的每一个字母代表1个或多个动词,可让他们记住35个词:

  sup at Cambridge

  s: spend suggest

  C: comsider(考虑)

  stand(忍受) a avoid: appreciate admit allow advise acknowledge

  u:understand

  m:miss mind metain

  p:prsctice pardom

  b:ban,

  postpone permit

  r:risk resist recommend reject require request

  i: imagine

  d: debate delay deny dislike

  g: give up

  e: enjoy excuse escape envy

  4.课堂教学对象的主动性

  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师生间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关系,能使课堂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趣性,更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必须更加注重教法新颖有创意,以便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5.课堂教学过程的创新性

  传统教学模式死板,教学形式单一,师生角色转换不到位,课堂教学法枯燥,遏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要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增强创造意识,力求使一般的听、说、读、写活动升华为美的感受,化苦为乐,化被动为主动,作为英语老师,我们不仅要具备扎实而广博的专业知识,而且要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的创造性。在讲述虚拟语气的那一堂课上,我首先放了一首周杰伦的成名曲《双截棍》,那disco的节奏;rap的风格,让同学们兴奋不已,听完后,他们还陶醉在音乐中。我说:“人类行为具有目的性,我让你们欣赏了周杰伦的歌曲,是想让你们记住虚拟语气的用法。”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动宾短语:rap disco(说唱迪斯科)每个字母代表1个或2个动词,可帮助他们记住十二个常用动词,当主句中有此十二个动词的时候,其连词that后用(should)+v(原形)结构:

  rap disco

  r: request require recommend

  d: demand

  a: advise ask(要求)

  i: insist

  p: propose prefer

  s: suggest

  c: command

  o: order(命令)

  同学们都说节省了记忆时间,又很实用,增强了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

  总之,我们只要用创造性思维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增强我们自己的创新能力,也能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高其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应惠兰.新编大学英语6,学生用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xx年3月13日出版

  [2]林乃军.浅谈新课程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Times》时代语报社,20xx年12月27日出版

创造性思维论文8

  一、当前高中生数学学习中的盲点

  高中数学更像学生的思维健美操。数学的思辨与逻辑的严密都使人向往不已,乐此不倦。然而,现实中的高中数学却面临着任务多、时间紧、要求高与不断考试的压力,高中生学习数学好多是疲于应付,而真正以研究的目光来审视与创造性地学习的人却凤毛麟角,由此而出现的学习盲点就显露无遗了。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缺乏思考

  高中数学具有理论性、抽象性强的特点,这就需要在对知识的理解上下功夫,要求学生多思考、多研究,这样就不会出现“怕学数学”的恐惧症了。然而,事实上是很多学生不愿意多动脑去思考。对于本单元(章)的知识网络该如何弄清来龙去脉;本章的基本思想与方法能否以典型例题形式将其表达出来,学生自己能否体会;对本章内自己做错的典型问题有无记载,能否分析其原因及正确答案等,这些思考尤为重要。然而从教学时间上看,学生懒于这些方面的思考,导致学困生层出不穷。

  (二)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欠缺

  高中数学离不开高考,而高考数学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尤为突出。以立体几何为例,高考中立体几何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兼顾逻辑思维能力。而解决立体几何的基本方法是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这种转化能力是高中生数学素养的必须掌握的东西。但是,通过对高中学生的观察,不难发现对于高中立体几何部分考生失误普遍严重,得分率不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与逻辑能力欠缺。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训练欠缺

  高中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或者说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盲点源于什么原因?通过仔细分析,不难发现:高中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训练欠缺是这些问题的根源。甚至选择题部分考生也出现了失分严重的状况,尤其是学习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更容易“不假思索”地掉入命题人的陷阱。在数学考试里选择、填空题方面命题范围大致为集合、命题、三角函数、复数、排列组合及概率、立体集合、平面解析集合、线性规划、程序框图、三视图、幂函数与指数函数、对数比较大小等。每一方面都有数学自己的“特色”,考生懒于思考或者平常欠缺训练,都很容易在数学考试过程中失误频繁,给考生造成严重的后果。

  三、加强高中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对策

  既然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存在很多盲点,这些问题源于学生创新思维训练的不足,那么教学活动过程中该如何加强高中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呢?

  (一)善于发现和创造

  数学创新能力,在某种意义上讲,是最重要的数学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依靠概念、判断、推理并应用猜想、想象、直觉等获得发现和进行创造的能力。以高中立体几何为例,近几年高考立体几何试题以基础题和中档题为主,热点问题主要有证明点线面的关系,这些热点问题怎样在学生的头脑中去映射相应的概念、推理等。

  (二)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是指一道题目可以通过多种解决方法达到被处理的一种解题途径。这种一题多解策略在数学学习能力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发散解题人的思维,使解题思路得以拓展。例如,题目:∠C=90°的Rt△ABC外切于半径为1的圆O,求△ABC周长的'最小值。解法一,可以用代数法;解法二,可以用三角法;解法三,可用函数法;解法四,可用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解法五,可用导数法。一道题目可用五种不同的方法来解答,从而使难者转化为容易的了。

  (三)题式变化

  一题多解是一种很好的创新能力培养方式,而一题多变也是培养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极好方式。一题多变可以通过下列方式取得。一是类比法,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进行类比创设问题情境。二是延伸旧问题来创设问题情境。三是通过数学建模创设问题情境。四是利用数学材料创设问题情境。这四种方法都可以达到题式变化的目的。

  总之,实施新课标《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关键要素是高中数学教学要重视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一题多解与题式变化等途径来培养高中生的数学创新能力是当前普通高中学校的现实选择,也是高中数学教学策略优化的必由之路。

创造性思维论文9

  前言

  对于小学科学教学而言,应始终坚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态度而教导学生,以更好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终身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十分被动,思维方式受禁锢和束缚,不利于学生的更好发展。所以,小学科学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在课堂教学中以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育教学论文

  一、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积极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氛围中快乐的学习,并且能够为他们敢于质疑提供有利条件。传统教学中,教师为维护课堂纪律而表现出较为严厉的态度,使学生心生恐惧,不利于其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和提出质疑问题。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创设轻松的教学氛围环境,在维持课堂纪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既有利于树立教师的亲切和蔼形象,又能为学生积极思考和提出有效问题提供良好条件,以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二、激发小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欲望

  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欲望,对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首先,探索欲望可以促使他们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其次,在寻求答案时,必然为得到结果而发散思维,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所以,在学生探索中,其创造性思维得以有效培养。例如在《杠杆》教学中,教师将课堂教学基地转移至校园一角中,选择一块较重的石头,问学生能否将石头移动。许多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都失败了,或者无法移动,或者移动过于吃力。此时,教师找到一根粗细程度合适的木头和大小合适的石头,利用杠杆原理轻松移动石头。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探索欲望不仅得以激发,而且在求知中明确杠杆原理。

  三、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更好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尤为重要。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小学生积极思考,以提出有效的质疑问题,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例如在《大气压力》的.教学中,作者提问:“一杯水和一张纸,哪个更重?”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为水重。作者继续问学生,“相信一张纸能托起一杯水吗?”班级学生全部摇头表示不相信。与此同时,许多学生纷纷提出“为什么”的问题。于是,作者将大气压力的知识内容直接讲解,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讲,且了解大气压力原理和明确问题的答案,对培养和提高创造性思维发挥着积极作用。

  四、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之后,应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解决问题。传统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将科学知识进行讲解,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中,虽然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所以,小学科学教师应注重实验步骤讲解和操作,促使学生由感性认识过程过渡到理性认知,并且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例如讲解人类呼吸时身体发生变化教学内容中,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互相对呼吸时胸围变化情况进行测量和记录,通过学生们的互动和交流,能够自主上升为理性认识,有利于激发创造性思维。

  五、加强教学评价环节

  在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应积极进行有效评价,包括师生互评、学生自我评价,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总结能力,对更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首先,教师要给予学生自主表达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见解,使学生进行良好的自我评价。其次,如果学生在评价环节中的表达能力相对较差,教师则不应指责,而是引导学生自主补充,并期待下次表现。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可以为学生布置具有合作探究性的作业任务,鼓励他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探究,以充分培养创造性思维。

  六、结论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加强创造性思维培养不应局限于教材内容,而是应该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探究欲望,发散学生思维,使学生能够大胆质疑,以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以,小学科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科学探索欲望,引导其积极发现问题、提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有效落实教学评价环节,逐渐培养和提高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论文10

  一、创造性思维及其特征

  创造性思维即为一种在现有客观事物的基础上,从独特的认知角度提出全新理念和思维方式,进而为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具体的解决方案的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的内容包含扩散性思维模式、变通性思维模式以及辩证性思维模式。创造性思维具有独特性、丰富性、变化性、广泛性、本质性、非传统性以及良好的现实性等特点。与传统的思维模式相比,创造性的思维模式不仅仅局限于现有理论以及实践经验,而往往更多地强调对现有思维以及处理方式的改变、优化以及超越。因此,创造性思维不仅具有传统思维模式的普遍特点,同时也具备自身独特的思维优势。创造性思维在应用于现实问题的解决时,通常比传统的思维模式更加活跃,目的性更强,从而在创造新型事物时,能够更好地满足现实变化的经济社会的需求。

  二、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义

  中国文章的书写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众所周知,文章的书写需要大量的想象、全面的思考、系统的综合以及整理。由此可见,文章书写不仅仅是一项语言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思维工作。目前,对于广大学生作文书写能力培养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模式的锻炼以及提高的过程。尽管教师在学生的作文写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的作文书写质量有所提高,但在无形中势必会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开放,从而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在过去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本末倒置,教学的重点不是集中于学生作文视野的广阔、认知角度的独特或是书写内容的新奇,而往往是占用大量的教学时间给学生灌输作文固化模式的应用,现存理论事实的运用等。长此以往,学生的作文思维便会逐渐固化在现有教育模式的引导框架之中,并在其自身的写作中长篇幅地堆砌空洞无心的事实理论、甚至空谈口号而缺乏真情实感。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学生在作文书写领域的思维长期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他们在其他领域的思维模式也难以突破现有的束缚。由此可见,为了改变多年来学生作文形式单一、内容雷同、思维狭窄的现状,我们必须着力调整以致打破固有的作文教学方式,加大力度引导和培育学生树立创造性的思维模式。

  三、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措施

  1.启迪引导学生运用扩散性思维构思立意,深化主题

  扩散性思维是指人脑在遇到一个问题时,能够从多个认知角度去全面理解问题的内涵。譬如,不同的认知主体在针对同一事件时,具有形态各异的主体理解;一种简单的客观事物,应用在不同的区域展现不同的功能效用等等。世界大多数专家学者均认为,在创新性思维的培育和养成的过程中,扩散性思维的培育是十分关键的环节。扩散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日常的作文教学工作中,笔者特别强调对于学生思维领域的延展以及思维角度的开拓,使学生能够在认识到具有相近特点的不同事物时,将两者有机地联系以及结合起来,从而不断形成自身的扩散性思维。譬如,在讲解赵丽宏的散文《峡谷》时,重点引导学生关注自然领域的“峡谷”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峡谷,从而使学生能够认识到两个“峡谷”的共同点,即在难以逾越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两者的内在联系,进而体会作者的真实意图以及情感表达,使学生深刻地领悟到我们唯有热爱一切自然馈赠以及现实生活,我们才可以冲破现实生活中的重重障碍,实现我们的人生目标以及社会价值。通过对《峡谷》的讲解以及引导之后,对学生的作文要求是:参照《峡谷》的写作思维模式,书写一篇某个地区与祖国母亲的文章,将所选择的小区域与祖国的关系与现实自然、社会等领域的关系对照,从而使作文的内容由浅入深,实现作文灵魂的深刻。笔者着重对学生强调了在今后作文写作中要注意个人扩散性思维的养成。通过这次作文训练,学生的思维明显处于积极状态,可见学生蕴藏着极大的扩散思维的潜力。如果作文命题立意指向是多元性的,角度是复合的,那么学生的思维就能发散开去,创新的火花就能迸射出来。

  2.引导学生运用变通性思维观察生活,选取素材,在作文中运用

  变通性思维即为不刻意追求寻找客观主体之间的表面以及内在联系,而是在强调从多个认知角度思考之后,针对同一问题提出多种途径的解决方案。由此可见,变通性思维在创造性思维养成的过程中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谓“变通”,即为不单纯从某一角度去理解问题,抑或局限于某种方式来解决某一问题,而是采用灵活的方式使问题简化,从而降低其解决难度。文章的价值在于创新。“新”从何处来?“新”从认知方向而来,譬如《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文章中的主要论点如下:

  (1)人贵有自知之明。

  (2)劝告也是一门艺术。

  (3)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4)政治清明需要广开言路等。由此引导学生理解:作文素材的积累绝非背诵大量的例证事实,而是从不同的认知角度去理解和分析现有素材,从而在面对相类似的作文题目时能够灵活运用。这种方法就是变通。众所周知,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都不会脱离其他事物而独立存在于客观世界中。因此,笔者教育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广泛积累作文例证事实,并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重视思考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譬如,在为学生分析历年高考真题作文时,笔者十分注意引导学生重视对作文素材的解读和认知,并在深刻分析的基础上搜集相关联的例证事实,并通过个人灵活的运用,使作文内容能够紧扣主旨,论证充分。惟其如此,在遇到相关的作文题目时,方能做到论述有力、游刃有余。譬如,《位置和价值》这篇文章,早年李白跻身官场,性格使其难以在官场的位置上有所作为,而走向山林则使他蓄积在内心的才华展现得淋漓尽致。由此可见,选对人生方向,在正确的位置上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通过这个案例的分析也使得学生明白,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运用素材,同一素材可以为多个作文题目服务。我们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变通性思维品质,即作为思维主体,要敢于并善于打破头脑中固有的知识框架和思维模式,克服凝固的评判标准和单一的思维方向,随机应变,拿出常人想象不到的计谋和策略,最终使学生的作文能够实现突破性的进步。

  3.在作文训练中积极鼓励学生的辩证性思维

  辩证性思维是一种客观全面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基础在于客观事实而非主观想象,它不为感性和无事实根据的传闻所左右。在学生日常写作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去分析和认识问题。在组织学生作文的集体评改以及互批活动中,笔者发现不仅仅要让他们评判自己习作的优劣得失,不单方面对于自己同学以及自己的作文做到辩证分析,而且要使他们敢于评判各种“经典”,对于那些公认的大家之作也应批判吸收,从而使其逐步认识到批判力的重要性。就创造性思维而言,辩证思维是破除思想认识中功能固执和思维惯性的关键。它是学好作文不可缺少的一种思维品质,在创新能力中,批判性思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只要我们重视学生的批判型思维的培养,并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的应用,一定会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也定能搞好语文作文教学。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的辩证性思维,我们可以尝试着通过各种途径来实现,比如课前演讲、课后练笔、剪报办报等等。如果我们在训练学生的写作时,鼓励学生用积极的心态投入生活,热爱生活,感悟生活,发现人性中的真善美,把握住时代跳动的脉搏,用自己的话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在写作中提倡写“自我”,用“我”眼、用“我”手,写“我”思、抒“我”情。那么,我们就会发现许许多多的“闪光点”,就会感受到许许多多的“新思想”,就会遇见一个又一个活泼鲜明、有血有肉的充满个性的“人”,就会产生许多深刻的人生感悟。这些,都是提高思辨能力的鲜明体现。在作文教学中,运用辩证性思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弄清楚不是任何问题都可以评论好坏的,要符合逻辑和辩证法。要用科学的方法,不能诡辩,不能生搬硬套、强词夺理,不能为出新而出新、以谬攻谬,不能牵强、偏激,不能走极端。

  (2)提出新问题、新观点,要能讲清其中的道理。以理服人,才能使人心服。要揭示事物的联系、规律。抓住问题的实质,做到有真理有真情。

  (3)要善于辩证地看问题。辩证就是善于比较鉴别,从矛盾中发问求解,从而辨明是非、美丑,使论点更真实。辩证性思维要怀疑、要反驳、要证伪,其作用又往往大于证明。

  四、小结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打破学生原有的思维定势,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使他们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为了提升作文教学的质量,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开拓思维角度,挖掘思维深度,并在日常的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作文训练,从而使他们的思维更加灵活开放,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最终实现作文水平提高的目标。

创造性思维论文11

  现代认知心理学依据知识的不同表现方式,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其中程序性知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较为明显。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是具有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学科。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而自然环境方面的内容侧重于程序性知识,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内容侧重于陈述性知识。我国现行的中学教材中,初中地理以星球版教材为例,七年级上册侧重自然环境的学习,下册侧重世界区域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的介绍;八年级上册侧重对中国的自然、经济、文化环境的认知,下册侧重对中国地理环境差异的认识。高中地理以鲁教版教材为例,必修一主要学习地球的自然环境;必修二以人文地理为主;必修三以世界区域地理为主。整个中学地理课程设置逐渐由要素学习转向综合分析。从整个中学的地理教材来看,程序性知识主要集中在七年级上册和高中必修一教材,即主要集中在学生地理启蒙学习阶段,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突破定式思维能力的培养

  定式思维是指个体在解决某一特定问题时的思维习惯,具有心理学上的“类化”特点。定式思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同类知识和解决同类问题,而当新的问题或情况出现时,以原有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新的问题反而会束缚学生的思维,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思维定式显然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障碍,因而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要破除思维定式。程序性地理知识对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多角度空间思维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学生在学习程序性地理知识的同时也是在培养学生的定式思维突破能力。以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为例,其知识框架为:第一章地区;第二章地图;第三章海洋和陆地;第四章天气和气候;第五章世界的居民。从目录中可以看出,教材的编排是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按知识生成的程序进行的。学习程序性地理知识有利于学生打破在日常生活中未经科学审视而形成的思维定式,例如七年级上册在学习有关地球形状和大小内容时,课文通过讲述哥伦布的环球航行来证实地球是圆的,通过实测数据讲述地球是中间略鼓两极稍扁的椭球体。在科学事实面前学生很容易就能突破“天圆地方”这一思维定式。久而久之,对于类似的程序性地理知识的学习,学生会形成一种思维习惯:真理需要科学的证实。

  二、优化发散和集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是构成创造性思维的两个重要方面,其中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由于程序性地理知识具有研究范围广、过程复杂、结构烦琐等特点,因此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素养要求较高。如在学习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黄赤交角”知识点时,需要学生依据之前所学的有关地球自转、公转以及地球的形状、运动、质地、特性等知识,利用发散性思维思考地球的这些特性与黄赤交角的关系,此时再引入黄赤交角的知识,接着探究黄赤交角存在的意义,引导学生综合利用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来思考和学习。总而言之,学习类似的程序性地理知识时,发挥集中思维思考问题的同时应依据相应的科学线索进行发散思维的培养,调动、运用并优化学生的发散和集中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达到认识地理环境和地理现象的教学目标。

  三、探索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程序性地理知识相对于陈述性地理知识而言有较强的可操性作和实证性,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自己创造性的知识观点,并且能够用科学的方法去验证自己所持观点的正确性与价值。学习程序性地理知识,对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发现能力具有一定的要求,而探索、发现能力的'培养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养成以科学事实为依据去认识事物的习惯。如我国现行的中学地理教材对地理知识进行了模块化编排,这些模块的完成需要运用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其中以七年级上册和高中必修一为主的程序性地理知识最具实践性、探索性和呈现性。如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在讲地球上的海陆变迁前,先是介绍了对喜马拉雅山和浙江海下的科考成果,科考发现了喜马拉雅山上有海洋生物的化石、浙江海下有大量的生活设施,通过发现的结果可以得出“沧海桑田”的结论。这里就涉及探索能力及发现能力。此外中学地理教材还设置了诸多活动和探究,目的是引导学生探索实践中的地理问题,如山教版高一地理在地球公转的内容中设计了“阳光花园”的探究,通过对房屋采光的探索,得出了地球公转和黄赤交角的地理知识。学生对大量程序性地理知识的掌握、内化,为他们进行新的探索发现奠定了知识基础。

  四、形成独立观点能力的培养

  创造是个别性而不是一般性,因此形成自己独立于一般的观点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而独立观点是学习程序性地理知识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程序性地理知识的特性决定了它的认识过程具有漫长性和不完整性,如海陆变迁———宏观讲述各个板块的运动,微观涉及各种地形地貌的变迁。地理学家或地理学者虽然提出一些地理观点和理论,但仍有部分认识是不完整或不准确的,如板块的运动是岩浆在运动还是板块在运动等等,这些地理现象和知识的不完整性为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形成自己独立观点提供了空间。

创造性思维论文12

  所谓数学创造性思维,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综合,又是数学中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辨证统一。他不同与一般数学思维之处在于,他发挥了人脑的整体工作特点和下意识活动能力,发挥了数学中形象思维、灵感思维、审美等的作用,因而能按最优化得数学方法与思路,不拘泥于原有理论的限制和具体内容的细节,完整的把握数与形有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实现认识过程的飞跃,从而达到数学创作的完成。数学创造的过程,往往是先通过形象、灵感、审美等,迅速找出问题突破口,再通过逻辑思维做出严格的证明。这里,形象、灵感、审美可以说是打开数学创造大门的钥匙。他的主要特点有首创性、新颖性、突破性、灵活性、求美性、指出性、独立性和综合性。

  下面就如何培养数学创造性思维作了初步探讨。

  一、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1.诱发好奇心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亚里士多德作过这样精辟的阐述:“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只有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景,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好奇心,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必要手段之一。教学中充分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这样的过程又能使学生的好奇心理得到进一步强化。如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新奇感,运用生活中的现象增强趣味性,运用数学史料激发求知欲(用数学史上的三次危机引入无理数、用国际象棋发明者与印度国王的故事引入等比数列)。2.培养化归意识,鼓励大胆猜想归纳法是通过一些个别的、特殊的情况加以观察、分析,从而得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以某些已知的事实和一定的经验为依据,对数学问题作出推测性的判断即猜想。化归意识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而且有助于养成自觉地联想、自觉地调整思维方式的钻研精神和思考习惯。

  3.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教材中有些章节没有新概念,具有基础性和可迁移的特点,可以指导学生独立研究学习:教师向学生提供探究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探索得出结论。如在讲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时,老师考虑到几何法作函数图象的局限性和描点分析函数性质作图应用的广泛性,因而微调教材内容(几何法改为描点法):要求学生用描点法并分析函数性质作出y=tanx的草图。学生独立思索,约用了25分钟,有的同学作出了错误的图象;有的同学作图正确但对单调性的判定凭直觉;有的同学推理有据,作图正确,颇有见地。

  二、更新模式,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数学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交流意识、合作意识,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发挥民主,师生双方密切合作。运用新方法,辅助以必要的讨论和总结,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意识。

  1.引入开放题教学。开放题的引入,让学生在解题中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教师改造一些课本中常规性的题目,打破模式化,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比如将条件、结论完整的题改成只给条件,先猜结论,再进行论证;或给出多个条件,首先要收集、整理、筛选后才能求解或证明;再如要求多个结论或多种解法的题目,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也可以给出结论,让学生探求条件,或将题目的条件、结论进行拓广,演变,形成一个发展性问题。

  2.开展数学实验课与活动课。

  开展“探究活动”与“实验作业”,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以及从数学的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

  三、多角度、多层次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发散思维起着主导作用,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唯有“发散”,才能多角度、多层次地从不同方面去思考,才能深刻地理解、巩固并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解题时,不要满足于把题目解答出来便万事大吉,而应向更深层次探求它们的.内在规律,可以变化题目的条件,或变化题目的结论,或条件结论同时作些变化,配成题组,从而加深对题目之间规律的认识。例题的讲解应该注意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强调思维的发散,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另外,数学学习中的一空多填、一式多变、一题多变、一题多问、多题一法;数学方法中的变量代换、几何问题代数化与代数问题几何化、几何变换;数学解题中寻找简便解法、反常规解法以及独特解法的训练等,都有助于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看出,对数学问题的回味与引申,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处理问题,增加学生总结、归纳、概括、综合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

  总之,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创设问题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教学,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猜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课堂效果,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在本文中我只就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出了一些浅显的建议,其实在课本内容的编排、选定,学生作业的选择等等方面也可以采用一些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如,教师在选择作业时可让学生做些具有发散性的习题,学生做完一道题后可以想象有没有其他方法以及由此题的解决方法能不能解决其他题目,然后加以总结。我认为这比搞题海战术要好的多。

创造性思维论文13

  摘 要 素质教育是大教育,是中国教育的战略主题。素质教育的实施,对政治课教学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

  关键词 政治课 培养 思维品质

  面对新课程改革,中学政治教师应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运用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穿新鞋,走新路”,这样才能适应新世纪新课改的需要,培养出新世纪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结合笔者的教育教学实践,在政治课堂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有效策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理想是创造的动力,信念是创造的精神支柱。很难想象,一个胸无大志、缺乏理想和进取精神的人会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所以,在政治课教学中,要求学生要在深刻理解马克思之一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加强意志品质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人的意志品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教育。“艰苦奋斗,玉汝于成”。要使自己的人生更富有创造性,没有积极的努力,不付出艰苦的劳动力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还要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因此创造、发明往往是和失败联系在一起的。挫折教育就是进行克服个体需求未得到满足的消极心理的教育。挫折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思想教育,而是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培养学生形成创造改革所必需的勇敢探索的个性品格,克服思维的固定性、习常性的制约,促进发散思维的产生。

  三、灵活采用各种形式,培养学生形成强烈的求知欲

  创造性思维的认识特征是满腔热忱的求知欲。对真理的追求,对缺乏可靠论据理论的怀疑,对未曾想到的现象出现的惊奇,对尚不理解问题的探求,都是具有强烈求知欲的表现。强烈的求知欲是创造的内驱力,一旦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就可以产生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而创造性思维活动正是蕴于精神之中。要培养学生的求知欲需从培养兴趣入手。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求职的内在动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广泛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强化兴趣刺激。另一方面,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利用观看影视录像、参加知识竞赛、调查访问、咨询解疑等课外学习形式,让学生自觉地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学有所用,用有所获,不断增加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从某种意义上讲,兴趣是创造开拓的“金钥匙”。

  四、落实课改三维目标,确立创造性思维品质的重要地位

  新课改进一步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行动口号,这是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的根本落脚点。从某种程度上说,课程问题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那么,我们所需要的新课程观是什么呢?最为关键的是,在思想素质方面,教师应依托新课程中的人文因素,使教学中的情意因素和过程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以达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这是本次课改的核心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政治课教育教学中要能为学生提供终生发展有益的东西。就课堂教学而言,目标方向,是灵魂,是上好课的出发点和归宿。具体地讲,备课要使教师目标素质化,上课是实现教学目标素质化的主渠道,要落实好教学目标素质化的要求,作业设置要反馈教学目标,考核要验收教学目标。

  五、构建合理课堂结构,夯实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基础

  这是提高政治学科教学实效、实施素质教育的必在条件。当前在课堂教学中应克服两种倾向:一是没有很好地钻研教材,没有达到把握教材,能驾驭教材的境地,教师盲目适从,难以进入角色,整堂课中运用的材料浅、简、多、偏,浮光掠影,缺乏时代气息,教学思路紊乱,教学结构松散;二是离开学生实际,过于追求说理的系统性、完整性,教学中抓不住重难点,使学生不达要领。为了适应新课程的变化,教学改革应努力实现新的突破,其中确立课堂教学中以“对话”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伙伴关系,应是适应课程改革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应由单纯的教书匠和“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个性发展的辅导者和社会化进程的促进者”。要优化课堂结构,就要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下,研究教学内容的安排,要精、要恰到好处、要管用。要求教师把内容教“活”,让学生学活,使学生感到听政治课不枯燥无味,学习理论得到举一反三的成效。同时还要求教师从学科知识结构特点出发去理解教材所处的地位及知识前后的联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准确无误地把握难点。

  六、大力优化教学过程,营造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氛围

  长期以来,我们许多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满脑子考虑的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分数,在教学中漠视学生的主体性,没能从根本上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知识观、发展观、课程观和教学观。以前,我们的政治教师太习惯了如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教学中想得更多是如何让学生接受知识,而很少想到怎样通过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去探究和发现知识,从而使学生享受真正的学习乐趣,并从中培养能力,发展个性。这种以知识为本位的观念极大在制约了基础教育的发展,造成了许多学生厌学,因此,我们要努力实现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的转向,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关系,把学生从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个性受压抑的状况中解放出来。政治课的素质教育应首先体现在学习目标达成上。学法得之于教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素质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掌握“怎么学”。政治课教学应始终体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融合,在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同时,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总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代同步,大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才能使其具有生命力,才能发挥思想政治课用先进思想鼓舞人、用科学理论武装人的巨大作用。

创造性思维论文14

  摘要:美术教育是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需要相关学校、教师、家长予以重视。基于此,该文就儿童美术教育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展开分析,提出了创新美术教学模式、丰富美术教学题材、利用童话寓言引导教学、融合多种艺术形式等培养策略,以期提升儿童美术教育水平。

  关键词:儿童美术教育;创造性思维能力;绘画兴趣

  美术教育对开发儿童智力具有重要意义,而创造力是智力的一种高级表现。因此,要充分利用美术教育,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其构造新设想、创造新事物的创新能力,为其后续的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采用多种培养策略,有效应用于儿童美术教学的各个阶段,对逐步提升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一、创新美术教学模式

  教师在儿童美术教育实践中,应尊重儿童的生理与心理特点、个性特点等,摒弃以往陈旧、单一的教学手段,以儿童的成长需求为目标,进行教学模式创新。首先,应从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着手,教师在主导教学过程的同时,应将儿童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人,以启发式教学方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儿童多观察、多思考,逐步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定期举办儿童作品展览活动,为儿童设定一个主题,如“秋天的故事”,让儿童围绕着这一主题采用绘画、手工等多种艺术形式进行创作。教师也可在活动期间,组织儿童进行秋游,引导儿童欣赏、观察秋景,收集落叶等素材,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大胆创作,自由表现秋天的美。

  二、丰富美术教学题材

  教师应以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能力为目标组织美术教学活动,提升教学实践性。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往往源于他们所熟悉的生活事物。所以,针对儿童的美术教学,应多选择贴近自然与生活的题材,丰富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儿童通过多种途径感知外界事物,在强化儿童感知能力的同时,使其想象力得到发展。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可爱的小石头”为主题,组织儿童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课程。首先,教师要事先收集大量的小石头。石头形态各异,儿童可自主选择最喜欢的。在选择过程中,教师要让儿童说出选择的理由。然后,让儿童以自己手中的石头为核心,充分发挥想象力,将石头与自己所接触过的事物进行联系,勾勒自己想创作的作品形态。儿童的想象力比成人更丰富,这是创造性思维的起点,也是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源泉。让儿童在石头上创作,相比于常规的在纸上绘画,更容易激发儿童的绘画兴趣。儿童从最初观察石头的外形,到联系石头与自己所接触过的事物,最后得出自己想要创作的作品的构想。在此过程中,儿童分别对自然与生活进行充分联想,使最终的作品更加生动。

  三、利用童话寓言引导教学

  在儿童美术教育的初期阶段,部分儿童存在不敢画、不会画、不想画的问题,这对后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从儿童的绘画兴趣着手,引入童话、寓言等激发儿童的创作欲望,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以儿童熟悉的故事为基础,为他们描绘几幅鲜明的画面,或播放一些故事短片,以儿童喜爱的方式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培养他们的创作信心。以“鼹鼠的故事”为例,教师在课堂上为儿童播放相关动画片段,在儿童观赏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语言对儿童进行适当引导,让儿童捕捉视频中的细节与亮点,进而拓展想象力。由于主观意识的差异,儿童在欣赏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联想,以此为基础让儿童进行自主创作,最终得到的作品往往在共性中寓有个性,相比原版的动画形象,更加生动、鲜明。教师应以动画为基础,引导儿童绘制出自己心目中的鼹鼠形象与故事。一些儿童充分发挥想象力,将鼹鼠与自己见过的动物园的小动物组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幅奇妙、有趣的`画面:有的鼹鼠惊讶地看着高挑的长颈鹿,有的鼹鼠试图和猫头鹰“握手”,等等。

  四、融合多种艺术形式

  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能单从美术教学的角度进行,更要综合文学、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全方位激发、启迪儿童的思想,提升其审美能力。如,教师以“春夏秋冬”为主题,让儿童自行搜集切合主题的美文,并在课堂上朗诵,与大家分享;在此基础上,让儿童系统认识、感受四季的颜色,学会利用色彩表达季节、情绪与情感,并让儿童分别尝试不同的色调,选择最合适的表现季节与事物。在儿童文学作品的引导下,儿童对自然的变化会产生不一样的联想与想象,能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绘画技巧,丰富绘画内容。综合多种艺术形式与学科内容,让儿童对其进行观察、分析、想象,进而创作,这是一个从感知到释放的完整过程,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跨界思维,为儿童的智力、创作能力、学习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语

  研究儿童美术教育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推动儿童智力与学习能力的发展。通过相关分析,利用多种教育与教学手段,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能够显著提升培养效果。儿童充分发挥、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生动、鲜明的美术作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就能够激发自身各方面的创作才能,提升综合素养,实现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胡霞.巧设多元情境促发创造思维——例析大班美术欣赏活动《星空》.好家长,20xx(50).

  [2]翁峰杰.在儿童画创作中开发创造性潜能.新教师,20xx(2).

创造性思维论文15

  摘要:为了更好地提高高中学生自身素质,高中教师通过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结合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思维对高中学生进行培养教学,使其可有效地促进高中学生全面的发展。本文针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提出了有效的措施,来提高高中学生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随着我国社会形势不断的变化,高中数学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向也在逐步更新。据实际调查我们看到,目前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才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而通过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占据了在别的学科里培养高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更高的优势。因此,本文提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要求,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高中学生素质教育问题,还有利于社会的创新。

  一、培养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措施

  为了更好的提高高中学生数学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下对教师教学理念进行转变,重新设计学生教学情境、积极培养学生想象力和观察力、重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进行了分析。

  1.创设教学情境。当把学生引入数学课程教学中以后,高中数学教师还应结合数学教学内容与特点,来创设具备学生能动与思维发挥的教学情境,使其促进高中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提升,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了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时,为防止学生对教学情境出现排斥、反感、厌恶的不好行为现象,数学教师必须结合学生兴趣爱好与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来确保数学教学情境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另外,在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时,数学教师还应结合不断发生的教学过程、内涵、结构变化等多方面来设计问题,这样不仅可确保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提升,还可有效地提高高中学生专业知识水平。

  2.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与观察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提高高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水平,确保学生具备足够的想象力与观察力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基础,所以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观察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提升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学生能够独自开发与创新,使其形成新的事物,为培养高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奠定基础。在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可通过激发高中学生已存的内部想法,并结合学习的新知识进行有意识的加工,构成头脑中的思维导图,促使学生形成有利于学习的新表现。另外,通过提升高中学生的观察力,有利于学生能够合理有效地分析与解决问题,当人们步入社会以后遇到问题也能够有效的解决。在对高中学生观察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教师需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认真、仔细、多角度、多方面的观察,确保学生合理有效地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3.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由于数学教学知识在人们生活与工作中也都会运用到,所以数学教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了更好地确保人们生活与工作的稳定或持续性发展,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必须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现象,来正确引导学生把所学数学知识吸收与利用。通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不仅可让学生意识到学数学知识的优势,还有利于培养高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另外,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可结合课程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相关的课后调查作业,促使高中学生能够灵活多变地运用数学教学知识,使其帮助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注意事项

  以上对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出了有效的措施,并通过对教学理念进行了转变,虽然可有效的提高高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但还是有两点重要问题影响着高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以下对这两点重要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探讨,以便能够提高高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1.教学深度不足的问题。据实际调查统计表明,在目前的数学教程中,由于学生知识水平还是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导致高中学生对于重点、难点问题出现不善于解决的现象。其次,由于高中数学教师知识水平有限,部分数学教师还会出现走马观花的现象,导致教学深度也存在不足,且部分高中教师对于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也只是进行大概的讲解,使其就更加大了学生知识水平的缺失。这样不仅会对高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造成影响,还会对高中学生的自我素质造成影响。

  2.盲目攀比的问题。在目前的高中教学课程中,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很多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都会出现互相攀比的现象,这样不仅会对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造成影响,还会促使学生养成不良的妒忌思维。另外,学生受网络效应的影响,部分学生容易利用网络途径对重点、难点教学知识问题进行解决,然后进行展示与炫耀所谓的才能,进而就更加大了学生之间盲目攀比的现象。而这种盲目攀比的行为,不仅会降低高中学生真正的学习积极性,还严重的影响着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推进教学改革,并可有效的提升高中教学质量。以上通过对高中学生与高中教师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并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注意事项进行详细探讨,使其在高中教学中有计划、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媛媛.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xx,21:164.

  [2]吴革生.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xx,27:7+9.

【创造性思维论文】相关文章:

创造性思维论文(15篇)11-04

创造性思维论文15篇08-03

浅谈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06-16

体育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教学设计07-10

论文的评语11-02

挫折论文06-22

英语的论文12-28

焊接的论文12-12

论文的教案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