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浅谈爷娘闻女来诗的叙事功能论文

时间:2021-03-14 17:06:13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浅谈爷娘闻女来六句诗的叙事功能论文

  《木兰诗》的确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和《孔雀东南飞》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双璧’”,“和《西洲曲》可并称为南北民歌的双璧”,“其形象之突出,影响之深远,后世无有鼎足者”。它现已成为中学语文课本、高等院校古代文学作品选教材的必选篇目,对它的研究成果也很多,但对它的“欣赏”解读还存有疏漏之处。《木兰诗》写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胜利归来的故事。“这是一首叙事诗,但抒情的成分却很浓重。”这样的叙事诗常常叙事和抒情相结合,在欣赏其叙事句时,要品味其中的情感,在欣赏其抒情句时,也要品味其中的叙事功能。可是,人们对《木兰诗》中有些抒情句只关注其抒情功能,而未能剖析其中深意,忽视了它的叙事功能。

浅谈爷娘闻女来六句诗的叙事功能论文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六句向来被人关注的是其民歌风味和抒情功能———家人对亲人久戍归来的欢喜和浓厚的骨肉亲情,而其叙事功能是写全家人对木兰的迎接。其实,这六句承上启下,以两句为一组,分别叙写爷娘、阿姊、小弟从出城远迎、准备服饰、饮食款待三方面对木兰的欢迎,具有很强的叙事功能:前两句针对代父从军,暗示木兰代父从军的目的已经达到,父亲还健在;中两句针对女扮男装,暗示木兰即将脱下戎装换红妆,阿姊已为她准备好红妆;后两句针对木兰从军次数,暗示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仅此一次,小弟已经长大,以后出征由小弟承担。

  一、前两句:代父从军目的已达到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两句一般认为是写年老体衰的父母相互搀扶着到城外迎接久戍归来的木兰。其实,父母的行为表现出的不仅有欣喜之情,还有爱女之心、感激之意和愧疚之感。这两句承接上文,暗示木兰代父从军的目的已达到,父亲虽老,但还健在。木兰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又是一个勤劳善良、孝顺父母、爱护姐弟、能不顾危险代父从军的好女儿,父母对木兰满怀怜爱是人之常情。他们闻知木兰归来,本可在家等待,或在家门口迎接,而今竟不顾年迈体弱,相扶着走出外城相迎,可见父母对木兰还怀有感激之意和愧疚之感。学者对此已有论及:“远出外城迎接,一方面由于他们爱女情深,盼女情切,一方面也微露父母的感谢和不安。”父母感激木兰让父亲避免了旷日持久的征战之苦,让父母避免了一段长年累月的离别之思,让他们一起在家里抚养儿女尽享天年。本该老父出征,却让木兰这个深闺女子抛头露面,和一群年轻男子征战沙场,吃苦受罪,父母心怀愧疚。从叙事功能看,这两句承接上文“从此替爷征”“旦辞爷娘去”“不闻爷娘唤女声”而来,针对代父从军这个中心事件,暗示木兰代父从军的目的已达到。木兰离家出征已有十多年,而家里父母更见衰老,连走出外城来迎接木兰,都要相互搀扶,可见是老态龙钟,而这正是以其具体行动来表明木兰代父从军做法的正确性。木兰代父从军的目的是为了让老父免遭风餐露宿、转徙不定的征战之苦,保全其性命。木兰十多年征战,对父母一直念念不忘,现在久戍归来,最为牵挂的是父母的身体状况,最想听到的是“爷娘唤女声”,而父母出郭迎接木兰,无疑是告诉木兰:父亲还健在,她代父从军的目的已达到。试想,如果木兰没有代父从军,而是父亲亲赴战场,以他如此年老体衰之身,怎能转战“万里”、身经“百战”、历时“十年”呢?定然会葬身沙场,家里得知噩耗必然会悲泣一片,哪里还会有家人团聚这么欢快喜庆的场面呢?

  二、中两句:将脱戎装换红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两句一般认为是木兰的姐姐爱美爱打扮,特意梳妆一番以迎接木兰。其实,她是在门口为木兰准备女性的衣服首饰,这两句在诗中承上启下,是针对女扮男装,暗示木兰即将脱下戎装换红妆。

  从上文“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可知,木兰没有哥哥,而有小弟。从“阿姊闻妹来”来看,木兰又有一个姐姐。这就令人生疑:父母为何同意木兰代父从军,而没有让阿姊去呢?难道说只有木兰有此想法而阿姊没有?如此,那就更显木兰对父亲和姐姐的关爱,更显她的勇敢和孝心。还有疑问:阿姊出嫁了没有?木兰出征时必已成年,经过了十多年,阿姊比木兰年长,仍未出阁,似不合情理。如此看来,此句的另一个版本“阿妹闻姊来”就合理得多。因为木兰是在儿女中年纪最大,由她代父从军就合情合理,而她的妹妹现已长大成人,知道为姐姐考虑了。关于“当户理红妆”,有些诗歌选本、高校古代文学作品选教材、中学语文教材均未解释全句。或注“红妆”是指女子的艳丽装束或打扮妆饰,或释“理红妆”是指梳洗打扮,或说“户”是指窗,或未作注释,因此一般认为此句是说阿姊对着门或窗梳洗打扮。一些赏析文章也解释这句是说阿姊梳洗打扮迎接木兰,表现亲爱喜悦之情。但是,有论者提出了新解。有的认为“‘当户’应为‘在家’或‘在屋里’”;有的认为全句诗意是“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在家中整理女子的装饰用物和服装”,并认为“红妆”是姐姐为木兰而“理”;有的认为“宜将该‘理’字解作准备……‘阿姊理红妆’就是‘阿姊’准备妹妹回到家后马上就可以更换的‘红妆’”,等等。参照这些解释,我们认为这句是说阿姊在门口为木兰准备女性的衣服首饰。“当户”意为“在门口”,“当”只是介绍行动的处所,是介词而非动词。“户”意为门口,指大门内。“户”不能解为“窗”,诗中既有“当户”又有“当窗”,二者不能调换,也不能全作“当窗”。“理红妆”是阿姊在“闻妹来”时做出的反应,那是她欢迎木兰的方式,是为木兰而“理红妆”。“红妆”是指木兰出征前在家里穿戴过的衣服首饰,即诗中后面提到的“旧时裳”和“花黄”,是相对于木兰的“战时袍”而言的。

  “当户理红妆”若解为阿姊对窗梳妆打扮,就不合情理:从军十多年的妹妹突然归来,阿姊应是异常的.高兴,应是迫不及待想见到妹妹,哪有闲情逸致对窗梳妆而不去迎接呢?即使她蓬头垢面去见妹妹,又有谁会指责她呢?何况她尚在家里,并未出门迎接,就更不必梳妆了!因此,阿姊“当户理红妆”是在为女扮男装的木兰恢复女儿本色而准备红妆!“红妆”是相对于木兰从军时所穿的男装、戎装而言的。木兰是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现在回家了,自然就要“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要恢复女儿之身。“阿姊”是年轻的女性,能够设身处地地为妹妹着想,她想为木兰精心挑选一套最美丽的服饰。她之所以在门口准备木兰的艳装,是因为可以一边“理红妆”,一边看着门外,以确保在第一时间看到木兰。因此木兰回家后就穿“旧时裳”“帖花黄”。

  从叙事功能看,此两句承上启下,是针对女扮男装,暗示木兰即将脱下戎装换红妆。虽然诗中前面没有明确交代她是女扮男装,但后面进行了补充交代,而且女儿家一般不能从军,木兰“替爷征”自然要女扮男装,要“著戎装”,要穿“战时袍”,所以她才要去市场上置办一副合适的鞍马行装。现在木兰回家,自然要还原到出征前的生活面貌,要恢复女儿本色,要穿戴“红妆”。

  三、后两句:代父从军仅此次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两句一般认为是木兰的弟弟亲自磨刀,杀猪宰羊,准备款待木兰。其实,这两句承上启下,是针对木兰从军次数而言,暗示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仅此一次。

  从上文“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可知,当年小弟年幼,所以木兰才代父从军。十多年来,小弟在父母的抚养下健康成长,现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壮士”。他闻知木兰回家,亲自磨刀霍霍,杀猪宰羊,用丰盛的筵席为木兰接风洗尘,庆祝全家团圆。“磨刀霍霍向猪羊”的重心不在置办筵席,而在小弟亲自杀猪宰羊的行动上,这表明他确已长大成人,懂事明理,具有男子气概,堪当从军出征的重任,以后木兰再也不需女扮男装出征了,因此,她才在“火伴”之前显示自己的“女郎”本色。

  对于木兰归乡,爷娘出郭迎接,是以距离之远写父母的怜爱之情、感激之意和愧疚之感,阿姊准备红妆,是从准备服饰来欢迎,小弟宰杀猪羊是从饮食款待方面来迎接,角度方式各自不同,但是都围绕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这个中心来写:她代父从军意在保全老父性命,而今父母健在,暗示木兰代父从军的目的已达到;她女扮男装出征,现有阿姊为她准备女装,暗示木兰将脱戎装换红妆;她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是因为没有哥哥,弟弟年幼,现今小弟已成壮士,以后从军将由小弟承担,暗示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仅此一次。可见,这六句诗承上启下,非常切合家人各自的特点,不可移易,它扣合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中心事件,既具有浓郁的抒情味,又有丰富的意蕴和独特的叙事功能。

【浅谈爷娘闻女来六句诗的叙事功能论文】相关文章:

浅谈写作的教学论文08-20

浅谈教育论文的写作12-15

浅谈议论文的写作要求论文12-29

浅谈医学论文的格式构成论文09-04

浅谈酒文化论文04-08

浅谈论文的写作指导09-17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功能和要求01-02

浅谈语文教学论文的写作10-20

浅谈论文格式的要求10-11

论文答辩各方面的功能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