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舌尖上的中国的视听特色与人文精神探究论文

时间:2022-08-07 08:03:38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舌尖上的中国的视听特色与人文精神探究论文

  摘 要:当美食题材的影像作品不再仅仅是美味的佳肴和尝鲜的主持人的时候,美食影像会是怎样的形态?《舌尖上的中国》给了我们答案。镜头不再止步于美食,而是开始探究食材与人与天地的关系,进而表现天人合一,和谐生生不息的主题。

舌尖上的中国的视听特色与人文精神探究论文

  关键词:美食;影像;视听享受

  《舌尖上的中国》得以被广泛传播的前提便是优秀的画面造型语言。在表现做菜的过程时,景别上采用了经过精心设计的景别组,用全景介绍介绍人物与食材的空间关系,用近景描绘制作美食人的神态,用特写突出食材细节与刀工,单位时间内景别变化节奏要明显快于同题材的纪录片。拍摄角度上也突破了以往的拍摄规程,大胆使用了大仰角等特殊角度的镜头,带来视觉上的奇观与独特的观影体验,给原本有一定枯燥性的美食制作增加了可看性与趣味性。与大多数纪录片不同,《舌尖上的中国》在摄影与光线控制上要细致得多。摄影师非常注意运用景深来表达内容,如展现厨师时常常将花草或食材作为前景,厨师作为后景,出色的大光圈高码率摄影机营造了前景虚后景实的效果,也将人与自然与食材和谐统一的关系融汇到一帧帧的画面之中了。例如泡菜部分的最后对主人公金顺姬独白的影像化处理最见画面造型功底,符合视觉黄金分割的构图与侧逆光的运用,加之出色的场面调度与后期校色,使得这一段落看起来像是MV而不太像电视纪录片了。

  不同于贾樟柯式的原生态纪录影像因为担心形式会冲淡内容和表达而对于画面造型语言的摒弃,本片的画面造型语言不但没有冲淡内容与表达,反而用生动的视听观感时时表达着美食与人与自然之间的良性关系,技术手段很好地为艺术的表达与延伸做出了努力,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技术已经成为艺术的一部分,形式已经成为内容的一部分。在碎片化同质化严重的今天,在阅读速度与影像更新速度都迅猛提速的当下,没有好的形式又如何得以吸引受众能够停下来关注内容与表达呢。就像近两年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一样,在晚会节目创作与串联上并无十分特别与新意的情况下,全息舞美、升降舞台与摄像机虚拟3D技术的使用吸引了亿万观众的眼球,打破了原有的观演关系,呈现了一场视听的盛宴。反观我国的有些电视纪录片作品,画面造型粗糙,缺乏视听设计,其结果便是被海量的节目资源而埋没。笔者强调技术手段的重要性并不是要鼓吹形式可以大于内容,“内容为王”是创作任何作品的先决条件,但不意味着可以为内容而牺牲形式,而是内容与形式兼顾,视听过关的同时所有表达的影像才是合格的电视化的作品。   优美的音乐无疑成为本片的一大亮点,尽管有模仿《美丽中国》中的音乐风格的嫌疑,但音乐作为高度形象化的情感符号,音乐语言能够到达电视画面与语言都无法表达的感情的深度与广度。本片音乐与画面基本上采用了音画同步的关系,优美而悠扬的音乐配合辽阔壮丽的画面使得声画能够演绎同一种情绪和情调,塑造了在同一运动节奏中的音画关系,且通过视觉手段加强和深化了视觉形象,使受众看到的美食与美食背后的风土人情都更加丰满而感人。

  《话说运河》那抒情散文式的解说犹在耳边,《舌尖上的中国》已悄悄地改变了解说的语态。仅靠影像来表现美食与美食背后的风土人情略显苍白无力,于是解说成为本片一大特色。作为将文字变为有声语言创作,贯穿全片的解说词很好地弥补了画面的不足,完善了信息传递通道,扩大了信息量,对时代背景、总体社会环境和人物都有了交待。本片的解说词的解说风格仿佛拉家常讲故事一般随性而平和,抛弃了虚伪与做作,同时解说词作为一种以书面语言为基础的表达方式,充分发挥了语言特有的抽象概括能力,使观众得以加深对画面的理解,使画面不仅停留在物体表象的还原上,还可以由表及里,实现丰富的内涵表现。此外,尽管美的画面能够带给观众以愉悦的视听体验,但影像本身的对于情感与主题的表达也只是间接的表达,需要观众通过一种体验来感受,而解说词完成了这种情感的表达。“时间是事物的挚友,时间也是事物的死敌。”“这些被时间二次制造出来的食物,依然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饮食,并且蕴藏着中华民族对于滋味和世道人心的某种特殊的感触。”这些生动而隽含哲理的解说词给全片平添了几分诗意与与哲理,直接引导观众开始思考食物背后的关于时间与人、时间与空间的关系,进而品味出这之中的况味。

  尤为可贵的是,《舌尖上的中国》并没有止步于关于时间与空间以及风土与人情的哲学层面的思考,而是关照到了时间空间后的每一个独立而鲜活的个体——人。每一种美食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一段故事,不仅契合了中国观众喜欢看故事的心理,赢得了收视点,更重要的是人文关怀从这些人与美食的故事中冉冉升起。从《周易》中的“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至今,深深浓于中国人血脉中的人文精神从未远离。在片中,煲仔饭

【舌尖上的中国的视听特色与人文精神探究论文】相关文章:

舌尖上的中国经典美食语录07-29

观舌尖上的中国心得04-17

舌尖上的中国打动我的句子05-06

舌尖上的中国美食语录07-19

舌尖上的中国的心得体会12-13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心得总结08-28

舌尖上的揭阳:揭阳小吃02-10

舌尖上的春节作文08-03

《舌尖上的中国》读后感04-16

关于大数据时代下的隐私保护探究论文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