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

时间:2024-01-26 13:34:15 中考 我要投稿

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接触到试题,试题是命题者根据测试目标和测试事项编写出来的。那么你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

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1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两句诗。(2分)

  2.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3分)

  【答案】

  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风飘絮”来比喻南宋王朝破碎的山河(无可挽回的败局),用“雨打萍”来比喻自己浮沉不定的身世,表达了对国势危亡的担忧和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2分。修辞1分,赏析1分)

  2.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民族气节。(3分。抒情方法1.5分,内容分析1.5分)

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2

  春游湖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①水开。

  春风断桥②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注释:①[蘸]zhàn ②[断桥]指湖水浸过桥面

  1.“夹岸桃花蘸水开”中的“蘸”字用得好。请做简要分析。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多);或写出桃花娇艳欲滴的美丽。

  2.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即惊喜之情。

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3

  渡荆门送别

  李白(唐代)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荆门:指荆门山。

  ⑴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言律诗。

  B.首联写诗人从蜀地来到荆门山,游览楚地风光。

  C.颔联描写了山峦渐渐消失,江水奔向广阔原野的景象。

  D.尾联照应诗题,将朋友比作故乡水,表达了对友人万里相送的感念。

  ⑵诗的.颈联在写景上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

  (1)D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颈联将明月比作天镜,将云霞比作海市蜃楼,描绘出眼前看到的绮丽景象。

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4

  桃花溪

  【唐】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释】①据孙洙《唐诗三百首》介绍,本诗为盛唐时期张旭受陶渊明《桃花源记》启发而作。②矶:水边突出的岩石。

  1.“石矶西畔问渔船”中的`“问”字表达出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答:__________

  2.本诗与《桃花源记》二者主旨是否相同?请简要说明。(3分)

  答:___________

  【答案】

  1.(2分)对桃花源无限向往的急切心情。(意近即可)

  2. (3分)答案一:相同(1分),都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2分)

  答案二:不同(1分),《桃花源记》表达了历经战乱的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而本诗作者身处盛唐,他借(桃花源记》的意境表达了自己更高的生活与审美追求。(2分,意近方可得分)

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5

  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②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③,天上接行杯④。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⑤。

  注释:下榻:指留宿处。行杯:浮杯,流觞。回:回荡,摆动

  ⑴诗中第二联“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最妙的当属“引”和“衔”二字,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作简要的分析。

  ⑵请结合诗意简要分析诗中的第二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作用。

  【答案】

  ⑴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大雁、高山以人的情感,把愁心带走,把好月送来,表现了李白流放遇赦后的高兴心情。

  ⑵身处岳阳楼,仿佛是在云间下榻,天上喝酒,这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岳阳楼的高耸入云,抒发了诗人豪迈奔放的情怀。

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6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全词用语精炼传神。上片一个“______”字,点明边塞战事吃紧;下片一个“________”字,尽显征人无尽悲怆。(2分)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揭示了征人的矛盾心理,请具体谈谈。(2分)

  【答案】

  (1)(2分)闭泪

  (2)(2分)征人们都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7

  【甲】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①忽传收蓟北②,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①剑外:剑门之外,泛指蜀中地区。②蓟北:河北北部地区,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范阳一带。

  1.下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甲诗开篇即写眼前之景:虽山河仍在,可城破国陷,一片荒凉衰朽景象。一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

  B.甲诗尾联写诗人忧愁渐深,头发愈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上。这种愁情是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断,思念亲人所致。

  C.甲诗全诗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D.乙诗抒写诗人情感时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手法。

  2.乙诗尾联中连用了“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四个地名,请分析“即从”“穿”“便下”“向”这几个连接词的妙处(2分)

  3.甲诗写于安史之乱开始时,乙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两诗都写到了“泪”,请分析它们各自蕴含的情感。(4分)

  【答案】

  1.B(2分)

  【解析】这种愁情不是“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断,思念亲人所至”,因为前面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句”。诗人的愁情是忧国思亲。

  2.用四个连接词将四个本来相距很远的地方贯穿在一起,写出了诗人听闻喜讯后的'喜悦心情以及迫切渴望回到故乡(归心似箭)的思想感情。(2分)

  3.甲诗中的眼泪是因为诗人看到国家沦丧,城池破败,百姓离散,到处一片衰朽景象,内心无比伤痛悲愤而伤心垂泪,这泪是伤心之泪。(2分)乙诗中的眼泪是因为诗人听到官军取得战争胜利消息后,内心无比激动和喜悦而落泪,这泪是欣喜之泪。(2分)

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8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中的“结庐”“日夕”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2分)

  (2)“飞鸟相与还”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

  【答案】

  1.构筑房舍;傍晚

  2.在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返回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表达了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得、恬淡舒适的心情。

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9

  三、(三)(6分)

  论诗

  (南宋)戴复古

  飘零忧国杜陵老,感遇伤时陈子昂。

  近日不闻秋鹤唳,乱蝉无数噪斜阳。

  ⑴根据全诗,作者推崇的是_____________的诗歌。(从诗歌内容角度作答)(2分)

  ⑵诗歌三、四句是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

  ⑴忧国伤时。(2分)

  ⑵作者将忧国伤时、关心国计民生的诗歌比作高亢清亮的鹤鸣,将大量与之相反的诗歌,则贬为残阳下群蝉乱哄哄的聒噪,(2分)对比鲜明,分别表达了作者对这两类诗歌的推崇与厌恶之情。(2分)(说明:理解了三四句中的比喻得2分,理解了作者对两类诗歌对比鲜明的情感态度得2分)

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10

  从唐朝诗人韦应物的这首诗里选一个词语作为诗的题目,并简述理由。(3分)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农耕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饥勤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答案】

  田家。全诗是围绕“田家”展开的,通过写“田家”的.劳碌与辛苦来表达诗人对其的同情。

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11

  折杨柳

  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注释】①选自《全唐诗》,“折杨柳”,乐府歌曲名。杨巨源,唐代诗人,字景山。②西尘丝:指颜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

  1.全诗写了哪些意象?主要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4分)

  2.诗歌的最后两句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

  1.写了杨柳、春风等意象。(评分说明:只要写出了此两者就给2分)。表达了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意思相近便可。)(2分)

  2.拟人:作者将“春风”当做人来写,使得本是无情的春风,看上去也变得有情了,更好地表达了情感。(2分)比喻:诗人巧妙地以春风和柳枝的关系来比喻送者和行者的关系,更生动形象、新颖别致地表达了情感。(2分)

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12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今日听君歌一曲”中的“君”指的是_________,“暂凭杯酒长精神”中“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2.本诗中颔联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

  1.白居易(乐天)振作

  2.写作手法:用典(1分)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旧友的.怀念之情,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1分)

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13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⑴以下诗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借典故,直接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行船路上必能安全到达彼岸的坚定信心。

  ⑵通过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答案】

  ⑴B

  ⑵是一个积极、乐观、执着的诗人。

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14

  阅读杜甫《望岳》,完成1~2小题。(6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①“阴阳割昏晓”一句中的“割”字炼得极好,请赏析“割”字的好处。

  ②下列各项中,对本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全诗紧扣“望”字,从朝至暮,由近及远,句句写向岳而望,热情讴歌泰山的秀美景色和雄伟气势。

  B.首联以设问统领下文,以一望无际的青翠之色烘托泰山的高耸入云,也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C.颈联写细望所见,对仗工整。写出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广阔,也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D.尾联似写登山,实为明志,点明全诗主旨,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答案】

  ①描绘出了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的两种不同自然景观,(1分)突出了泰山的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2分)

  ②A(3分)

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15

  劝学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①,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注释】①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题目中的'“劝”是勉励的意思,起统领全片的作用。

  B.首句写读书时间﹣﹣从“三更”读到“五更”,极言读书之刻苦勤奋。

  C.“黑发”、“白首”借指青年,老年,两相对照,突出年少勤学的可贵。

  D.诗的语言平实质朴、自然流畅、琅琅上口、富有节奏感。

  2.补写下面的“劝学”诗句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汉乐府长歌行》)

  【答案】

  1.B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08-05

中考语文古诗词的试题及答案08-06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试题与答案08-06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试题及答案08-09

古诗词鉴赏答案09-28

中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08-06

古诗词鉴赏答案20篇08-10

古诗词鉴赏答案(20篇)07-21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