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参考教学

时间:2021-05-08 09:13:20 计算机等级 我要投稿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参考教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参考教学

  摘要:当前由于传统观念、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材及生源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要认真转变观念,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施模块式、分层式教学和多媒体网络教学,强化上机实操实习训练,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教学改革 模块式教学 上机实训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由于传统观念、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学生素质以及教材等因素的影响,目前不少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如何通过深化改革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是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课题,笔者为此进行了探索,现结合教学改革实践,就此做一些探讨。

  一、当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根据中职学校注重发展学生职业能力的指导思想,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应该走“精理论、多实践、重能力、求创新”的路子,以适应社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要。然而,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课程黑板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以致教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未能充分调动起来,很难提高教学质量,也不利于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必须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才能适应人才市场竞争的需要。

  二、教学改革的思路

  笔者在技工学校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多年,在教学改革上进行了一些探索。现结合教学实践,提出计算机应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构想如下:

  1、切实转变观念,改革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关键和前提,是要转变观念,改革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使用计算机的技能和能力,而不同专业的学生,其应用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应有所侧重。我校对汽修、模具、机电等非计算机专业,课程内容以提高计算机使用水平为出发点,结合一级B类考试要求,在教学上要求认真搞好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键盘、鼠标、磁盘、打印机硬件的操作使用,五笔字型输入法,WORD2003文字处理软件,EXCEL2003电子表格软件的操作使用,WINDOWS2000/XP的操作使用,资源管理器的操作使用,文件、目录、磁盘等基本知识和概念以及因特网、浏览器使用方法等内容的教学,其教学重点定位在计算机常识普及和生活技能的培养上。而计算机应用、网络、电子商务等与计算机关联程度高的专业,教学内容除了上述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外,还要学习计算机常见的软、硬件应用知识,重点应定位在工作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上。因此,教师应根据所教学生的专业和实际情况分层调整课程体系和内容以及教学课时,实施模块式、分层式教学。

  由于我校许多学生在小学、初中就已经学习过计算机基础,为避免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适当精简压缩学生已经掌握或不感兴趣的基础理论及文件管理课时,将综合练习课时分配到Word、Excel教学内容上。考虑到用人单位往往将能快速录入文字作为计算机应用技能考查的基本要求,笔者在教学中将五笔字型输入法从原有理论课程中剥离,单列出来采用专题式技能训练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文字录入技能。同时,笔者根据不同专业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不同要求,相应地增加了与专业相关内容的课时,例如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专业增加因特网基础的课时等等,以增强课程的实用性。这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关键所在。

  2、着力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优化教学和实操环节

  针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笔者认为,必须着力改革教学方法,从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入手,大力优化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具体做法如下: (1)实施模块式教学,使教学内容模块化。

  笔者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特点,将教学内容分为文字录入、文件管理、Word文档格式化、Word制表、电子表格、演示文稿、计算机理论及管理、因特网基础8个模块,明确制定了每个模块的教学目标、内容、重点、难点。模块之间的组合有较大的灵活性,可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习效果进行针对性教学。

  (2)授课方式灵活多样化

  笔者在具体教学实施中,注重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学生的智力、兴趣、意志等因素及差异,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心理活动相一致,以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在授课时注重将专题式教学与案例分析相结合,讲授、示范、练习与提问、启发、点拨引思相结合,知识点与生活中的案例、问题相结合。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能被学生所接受,因而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3)开展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适当实行多媒体课件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案例演示,给学生指明学习思路,帮助学生掌握不容易理解的知识或操作。同时,将案例讲解、演示与学生互动、完成作业、自学相结合,有利于扬长避短,达到双赢的目标。

  3、加强上机实操训练,强化技能培养

  强化上机操作训练,是加强计算机应用技能培养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上机实操训练教学的效率,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学生针对实训任务,认真设计实习步骤、程序、所用工具、方法,按实习指导书的要求进行上机,并及时对学生进行提问、辅导、答疑,注意检查每一个学生的操作情况及对项目技能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上机报告。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要放手让他们钻研下去,为他们尽量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我、提高能力。

  在实操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当发现具有创意的作业时,应通过多媒体案例演示给学生;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示范讲解,并请其他同学进行评论和提出改进意见,以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三、实施效果

  近年来,笔者在本校07、08、09级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进行上述教改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其突出的一条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了较大的提高,课堂纪律良好,学习氛围浓厚,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逐渐养成,计算机应用操作水平明显提高,期末考试、考核合格率都比改革前有较大程度的增长。

  总而言之,新的教学模式的实施,使学生逐渐转变了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挖掘了学习潜能,提高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了人的发展,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参考教学】相关文章: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应用探究12-14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思考12-18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反思12-15

浅谈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12-19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设计12-26

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讨论12-19

谈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12-19

计算机应用基础与应用的研究的精品教学12-23

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