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试题

时间:2022-07-22 21:28:31 教师资格证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试题

  很多大学生都想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试题,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试题

  一、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写在相应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对教师在职培训的法律制度化作了规定的政策文献有()。

  A.《教师资格条例》

  B.《教育法》

  C.《宪法》

  D.《教师法》

  E.《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

  2.教师良好的教育能力体现在()。

  A.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B.知识广博

  C.富有感情、有感染力

  D.富有个性

  E.改善实践

  3.教学目标的特征有()。

  A.具有可操作指标体系

  B.体现学生学习行为及其变化

  C.体现教师思维活动的规律性

  D.具有灵活性

  E.反映教学方式的科学性

  4.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体现在()。

  A.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

  B.制约教育的结构

  C.制约教育的内容

  D.决定教育发展的速度

  E.决定教育发展的方向

  5.班集体的基本特征包括()。

  A.明确的共同目标

  B.一定的组织结构

  C.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D.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E.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6.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有()。

  A.遗传素质

  B.环境

  C.学校教育

  D.社会活动

  E.生产劳动

  7.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确立了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体现这一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

  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D.无歧视原则

  E.保护儿童原则

  8.决定教学任务的因素主要有()。

  A.教育目的

  B.学生的年龄特征

  C.学科特征

  D.教师素质

  E.教学的时空条件

  9.课堂教学中有交流传递可分为()。

  A.提问方式

  B.程序学习方式

  C.小组学习方式

  D.研究方式

  E.讨论方式

  10.教师可通过()等方法培养和树立良好的班风。

  A.讲清道理

  B.树立榜样

  C.严格要求

  D.召开班会

  E.反复实践

  多项选择题答案

  1.BDE

  【解析】对教师在职培训的法律制度化作了规定的政策文献就是这三项,另两项与题意不符。

  2.ACD

  【解析】知识广博是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专业素养而非能力要求,改善实践与题干无关。

  3.ABD

  【解析】CE两项与题意不符。

  4.ABCD

  【解析】教育发展的方向受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

  5.ABDE

  【解析】一个班的学生群体还不能称为班集体。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是成员具有明确的共同目标,并且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有共同生活的准则,集体中存在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6.ABC

  【解析】社会活动与生产劳动属于环境的范畴。

  7.ABCD

  【解析】儿童不仅享有一般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并且受到特别保护,这是《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体现这一精神的原则包括ABCD四项。

  8.ABCE

  【解析】教师素质对教学任务的确定没有影响。

  9.ABCE

  【解析】研究方式无交流传递。

  10.ABCE

  【解析】教师培养和树立良好班风的常规做法是讲道理、树榜样、严要求、常实践。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1.“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身心发展的__________规律。

  2.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动力,是社会环境对个体的__________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运动。

  3.社会的__________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4.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__________”的教育思想。

  5.__________世纪末,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实行初等义务教育,并逐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6.__________既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其归宿点。

  7.__________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关系,反映着不同的社会发展水平。

  8.教学大纲又称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形式编定的__________、有关__________的指导性文件。

  9.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完成__________而采用的方法。

  10.试题类型大体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类。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地方课程

  2.演示法

  3.道德教育论

  4.终身教育

  5.狭义的教育目的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近代社会在制度、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3.一节好课应达到什么样的标准?

  4.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五、论述题(共13分)

  试述成熟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

  参考答案:

  二、填空题

  1.顺序性

  2.客观要求、发展水平

  3.政治经济制度

  4.平行影响

  5.19

  6.教育目的

  7.师生关系

  8.课程、学科教学内容

  9.教学任务

  10.供答型、选答型

  三、名词解释

  1.地方课程: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定的课程,属二级课程。

  2.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3.道德教育论:该观念认为道德教育旨在促进道德判断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一致性。强调道德教育的目的首先在于促进学生的道德判断不断向更高水平和阶段发展,其次在于促进学生道德判断与行为的一致性。

  4.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的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

  5.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无论具体培养什么领域和什么层次的人才,都必须努力使所有学生都符合国家提出的总要求。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变化表现在: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强调以法治教。

  2.【答案要点】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如下: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3.【答案要点】一节好课应达到下列几方面的标准:

  (1)目标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表达清晰;

  (5)气氛热烈。

  4.【答案要点】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五、论述题

  【答案要点】

  (1)人具有某种先天素质,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成熟的;

  (2)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3)教育中应充分重视成熟的意义,成熟的作用在思维、情感、个性等高级心理活动中也同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试题】相关文章: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09-10

精选驾照考试模拟试题08-09

ETF考试试题模拟08-14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模拟试题08-08

金融英语考试模拟试题08-13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模拟试题09-08

2014年司法考试模拟试题08-10

2017司法考试模拟多选试题08-05

北京小升初英语考试模拟试题09-26

2016普通话考试模拟试题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