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淮阴侯韩信阅读理解及答案

时间:2021-03-11 18:36:35 考试辅导 我要投稿

淮阴侯韩信阅读理解及答案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尝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任,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淮阴侯韩信阅读理解及答案

  信钓於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坐法当斩。信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始为布衣时,贫,无行无行:没有品行

  B.信往,不为具食具食:吃饭的器具[来源:]

  C.坐法当斩坐法:犯法判罪

  D.何曰:幸甚!幸甚:很好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B、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以亏人自利也

  D、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韩信的过人才能的一组是( )

  ①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

  ②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③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

  ④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⑤王曰:吾为公以为将。

  ⑥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④⑥D.④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信初为布衣,家庭贫寒,生活无着,常常寄人篱下;但他却胸怀大志,忍辱负重,努力习武,积极投军献策,最后终于成了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B.本文主要是描写韩信的才能。不过,这里不是正面描写,而是侧面烘托,即通过其他人物的反映,表现了一个天才的军事家的形象。

  C.文章叙述了汉高祖刘邦的雄才大略。他能够知人善任,采纳滕公和萧何的意见,拜韩信为大将,让他为自己打天下。

  D.韩信起初在项羽军中做郎中,曾几次向项羽出谋献策,可是都没有被采纳,这就决定了项羽必然失败的悲惨命运。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3分)

  ②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3分)

  ③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4分)

  参考答案:

  9.B(准备饮食)

  10.D(A、终于/竟然;B、虽然/即使;C、拿/表原因;D、都是疑问副词,哪里,怎么)

  11.C(均从侧面体现韩信的过人才能。)

  12.D(因果推断不当。)

  13.见译文。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始为布衣时,贫无行 无行:不行动

  B.不为具食 具:准备

  C.坐法当斩 坐:犯罪

  D.居一二日,何来谒上 居:过了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信亦知其意 其出人也远矣

  B.若虽长大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诸将亡者以十数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D.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否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说明韩信与众不同的一组是

  ①常从人寄食饮 ②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 ③信仗剑从之

  ④次至信,信乃仰视 ⑤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⑥能用信,信即留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⑤⑥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信还是平民的时候,家境贫寒,生活无着,常常寄人篱下,曾经在一位亭长家混饭吃,一吃就是几个月,惹得亭长妻子很不高兴。

  B.淮阴有位卖肉的年轻人,认为韩信虽然身材高大并佩带刀剑,却内心胆小,当众欺负韩信,要韩信从他胯下钻过去。

  C.刘邦能够知人善任,他虽然没有发现韩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地方,但依旧采纳滕公的意见,拜韩信为治粟都尉。

  D.萧何追回韩信后,对刘邦说了韩信的长处,并劝说刘邦沐浴斋戒,修筑坛场,举行隆重的仪式拜韩信为大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5分)

  ②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2分)

  ③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3分)

  (12分)9.A 10.C 11.B 12.C

  13.(10分)

  (1)韩信多次和萧何交流,萧何认为他很奇特。到了南郑,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把这件事告诉刘邦,亲自去追韩信了。

  评分标准:5分,重点词数奇亡以闻自,译错一处扣1分;不通顺扣1分。

  (2)我也想向东扩展,怎么能忧愁苦闷地久居于此呢!

  评分标准:2分,重点词东安乎,译错一处扣1分;不通顺扣1分。

  (3)等到拜大将之时,发现竟然是韩信,全体将士都很吃惊。

  评分标准:3分,重点词至乃一,译错一处扣1分;不通顺扣1分。

  原文翻译

  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人,当初还是平民的时候,家里贫穷又放荡不检点,未能被推选为地方官吏,又不会做生意维持生活。经常依靠别人来糊口度日,人们都讨厌他。他曾多次到下乡南昌亭亭长家里去要饭吃,一吃就是几个月,亭长的妻子对这事也很头疼。于是就早早地在床上把饭给吃了。到吃饭的时候韩信来了,就不再给他准备饭了。韩信也明白他们的.用意,很生气,从此就和他们断绝了关系,离开了他家。

  韩信没事就在城北钓鱼,很多妇女都在河边洗衣服,有一个女人看韩信饿了,就给他些饭吃,一连几十天都是如此。韩信很高兴,对这个女人说:我一定会很好地报答您。女人听了很生气,说:大丈夫不能自己谋生,(真是可悲),我是可怜公子你,才给你饭吃,哪是指望你报答我呢!

  淮阴的屠户中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得高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内心是很胆怯的。并且当众侮辱韩信说:你果真不怕死就用剑来刺我,怕死就从我的胯下钻过去。于是韩信看了他很久,低下身子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街上的人都嘲笑韩信,认为他是个胆小鬼。

  当项梁渡淮北上的时候,韩信带剑投奔了项梁,做了项梁的部下,没有什么名气。项梁被战败后,他又归属项羽,项羽任他为郎中。他曾多次向项羽献策,项羽都没有采用。汉王刘邦入蜀时,韩信又逃离楚军归附了汉王。后来他犯法当处斩刑。说:汉王不是想统一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呢?滕公听了他的话后感到惊奇,又见他相貌非凡,于是就把他释放了。和他交谈了一番,很欣赏他。并把此事告诉了汉王,汉王任命他为治粟都尉,但并没有感到他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韩信曾多次与萧何谈论事情,萧何很赏识他。在去南郑的途中,萧何听说韩信逃走以后,来不及向汉王报告就亲自去追赶韩信。有人向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听了非常生气。隔了一两天,萧何来拜见汉王,汉王又生气又高兴,骂萧何说:你为什么逃走?萧何说:我不敢逃走,我是去追逃跑的人。汉王说:你去追的是谁?萧何回答说:韩信。汉王又骂道:将领中已逃跑了数十个你都没有去追,追韩信,这是骗人。萧何说:那些将领容易得到,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是国家中独一无二的人才。大王如果只想长期称王于汉中,那就可以不用韩信,如果决心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没有能与您共计大事的人了。汉王说:我也想向东扩展,怎么能忧愁苦闷地久居于此? 萧何说:如果大王决心向东扩展,能起用韩信,韩信就会留下来。如果不能起用韩信,韩信终归还是要逃走的。汉王说:我看在你的面子上就任命他为将领。萧何说:虽然你任命他为将领,但韩信仍然不会留下来。汉王说:那就任何他为大将。 萧何说:太好了。于是汉王就要召见韩信任命他为大将军。等到任命大将军时,原来是韩信,全军都感到惊讶。

【淮阴侯韩信阅读理解及答案】相关文章:

《门槛》阅读理解及答案03-26

《海龟》阅读理解及答案03-25

《天鹅》阅读理解及答案01-25

天窗的阅读理解及答案03-30

《水刀》阅读理解及答案03-26

驼背的阅读理解及答案12-23

《文侯与虞人期猎》阅读理解题附答案02-12

理解阅读答案03-23

《压力与高度》阅读理解及答案04-14

《文明无价》的阅读理解及答案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