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中考历史专项复习题

时间:2021-06-21 14:40:20 考试辅导 我要投稿

2015中考历史专项复习题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考历史专项复习:隋朝—唐朝,希望对你的考试有所帮助。

2015中考历史专项复习题

  1、“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高明的这首《琵琶记》描述的是我国古代的( )

  A 禅让制 B分封制 C 郡县制 D科举制

  2、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统治,隋炀帝开凿了大运河。你能说出其中连接黄河与长江这段运河的名称是( )

  A永济渠 B通济渠 C 邗沟 D江南河

  3、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指的是隋朝大运河的主要功能为( )

  A灌 B 泄洪 C运输 D饮水

  4、“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河”的中心就是现在的( )

  A北京 B 洛阳 C 南京 D 杭州

  5、我国古代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借才学参政,始于( )

  A秦朝 B西汉 C 隋朝 D唐朝

  6、下列对隋唐科举制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改善了用人制度 B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C 促进了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D对我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科举制的建立和完善,从本质上反映了统治者( )

  A笼络读书人的策略 B选拔有真才实学人才的需要

  C发展教育事业的举措 D巩固政权,扩大统治基础,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

  8、唐朝采取的治理国家的机构是( )

  A郡县制 B丞相制 C三省六部制 D军机处

  9、“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对唐代哪个皇帝的评价(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0、泉州市区有条“状元街”,“状元”一词和下列哪种制度有关( )

  A分封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三省六部制

  11、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

  A《史记》 B《大唐西域记》 C《马可波罗游记》 D《资治通鉴》

  12、历史上,唐僧西天取经的目的地在( )

  A天竺 B日本 C新罗 D波斯

  13、唐朝时期中外交往出现空前盛况的根本原因( )

  A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有巨大的吸引力 B唐朝疆域的广大

  C唐代对外交通发达 D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14、唐代为中日友好交往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

  A鉴真 B玄奘 C僧一行 D阿倍仲麻吕

  15、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建造于我国的( )

  A隋朝 B唐朝 C 宋朝 D元朝

  16、下列有关我国的发展中,对人类文明的传播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的是( )

  A地动仪 B印刷术 C火药 D麻沸散

  17、唐朝晚期,雕版印刷兴旺,著名的印刷中心有( )

  A成都、洛阳 B广州、泉州 C长安、洛阳 D长安、广州

  18,明代中期,吴承恩所写的《西游记》是我国历史上一部浪漫的神话小说,其创作的史实依据是( )

  A《封神榜》 B《大唐西域记》 C《石头记》 D《三隧平妖传》

  第二单元 宋朝——元朝

  1、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两宋时期哪个地区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

  A珠江流域 B长江流域 C太湖流域 D 黄河流域

  2、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人泉州来做生意,他需要到哪个机构办理相关的手续( )

  A蕃市 B市舶司 C海关 D蕃坊

  3、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是在( )

  A北宋 B南朝 C唐朝 D南宋

  4、《清明上河图》有助于探究北宋城市( )

  A风格各异的中外建筑 B兼容并蓄的对外交往

  C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D为数众多的自由工匠

  5、你如果要实地考察南宋时期全国第一大港,应到( )

  A广州 B泉州 C扬州 D刘家港

  6、下列是对出土于福建泉州的南宋时期的海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以了解海上丝绸之路的有关历史 B可以了解南宋时期我国造船业的有关历史

  C可以了解基督教的有关历史 D可以了解南宋时期泉州对外交往的有关历史

  7、下列的少数民族与建立者对应错误的是( )

  A辽——契丹族 B西夏——华夏族 C金——女真族 D元——蒙古族

  8、假如你生活在宋代,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

  A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 B供住宿的邸店很多

  C许多读书人在书房里钻研八股文 D东京城人的市民在“瓦子“里娱乐

  9、下列属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的`是( )

  A灭亡西夏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10、行省制度即今天的地方行政建制——省的前身,它设立于(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11、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中国北宋的( )

  A广东沿海 B四川地区 C中原地区 D浙江沿海

  12、元朝时,我国最大的外贸港口——被马可·波罗称为世界两个最大港口之一的是( )

  A泉州 B广州 C明州 D福州

  13、泉州后渚港有马可·波罗的塑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马可·波罗是阿拉伯人 B马可·波罗到过泉州

  C马可·波罗是元朝市舶司的负责人 D马可·波罗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14、泉州的晋江等地有回族聚居的村落,依据所学知识判断,他们应该( )

  A晋江本地土考土长的民族 B都是从宁夏回族自治区迁移过来的

  C信仰伊斯兰教的汉族人 D波斯人、阿拉伯人与中国人融合发展而形成的

  15、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的行政区域始于( )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16、产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80%来自淮河地区,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南方工商业发达 B南方农业生产发达 C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D南方海外贸易繁荣

  17、右图人物毕昇主要发明是( )

  A活字印刷术 B指南针 C火药 D造纸术

  18、我国四大发明中,最早传亚洲其他国家和欧洲的是(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19、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着是( )

  A《史记》 B《资治通鉴》 C 《汉书》 D《春秋》

  第三单元 明朝——清朝

  1、下列举措与明太祖朱元璋直接相关的是( )

  A采用三省六部制 B增加宰相人数 C 尚书省下设六部 D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听命于皇帝

  2、我国的宰相制度确立和结束的时间是( )

  A秦朝、明朝 B秦朝、清朝 C汉朝、明朝 D汉朝、清朝

  3、为监视官吏、镇压人民,明太祖设立( )

  A三司 B锦衣卫 C东厂 D西厂

  4、右图人物(李明珍)的主要贡献是写了( )

  A《伤寒杂病论》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5、下列对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隋朝时期正式形成 B唐朝时期进一步完善

  C明朝发展为八股取士制度 D科举制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进步

  6、明朝时期,在抗倭斗争中,泉州籍民族英雄是( )

  A戚继光 B俞大 C郑成功 D施琅

  7、“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下列历史事件与说这句话的历史人物相关的是( )

  A抗倭斗争 B和郑和一道下西洋 C抗击沙俄侵略 D收复台湾

  8、明朝修建长城的主要目的( )

  A抵抗匈奴的进攻 B防范蒙古骑兵南下骚扰

  C给后人留下历史遗产 D抵抗外国侵略

  9、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其主要目的( )

  A向西洋推销中国丝织品 B进行海外探险,开拓疆域

  C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 D繁荣海上丝绸之路

  10、右图是泉州灵山郑和行香碑。下列对行香碑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郑和是位太监 B郑和下西洋经过泉州

  C郑和到泉州灵山行香 D泉州是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出发地

  11、郑和下西洋带去大批丝绸、茶叶等,换取珠宝、香料、药村等,说明( )

  A郑和下西洋获得丰厚利润 B满足统治都对异域珍宝的需求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之一

  C明朝政府重视经济效益 D明朝海外贸易空前繁荣

  12、明清时期实行八股举士的主要目的( )

  A加强对读书人的思想控制 B宣扬儒家思想传统道德

  C培养考生的写作能力 D打击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13、郑成功收复台湾,赶走的侵略者是( )

  A葡萄牙 B英国 C日本 D荷兰

  14、清朝时期建立军机处是( )

  A专门处理军事事务的机构 B特务统治机构

  C负责管理六部的机构 D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机构

  15、下列对清朝驻藏大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设立于1727年 B独立管理西藏事务

  C监督“金瓶掣签制度” D是中央政府长驻西藏代表

  16、清朝前期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其根本目的是( )

  A让蒙古王公觐见皇上 B加强地方与中央联系,以巩固统治

  C联络与蒙古王公感情 D让蒙古王公陪皇上打猎

  17、清朝时期,思想界出现思想家龚自珍在诗中感叹“万马齐喑“局面的直接原因是( )

  A八股取士 B建立厂卫制 C制造文字狱 D设立军机处

  辨析题

  1、唐朝中晚期,泉州的海外贸易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市井十洲人”的盛况,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第一大港。

  错误:

  理由:

  2、唐朝,一位阿拉伯商人来到中国对外贸易港口泉州,购买了一卷活字印刷的书法作品。

  错误:

  理由:

  3、北宋中期,书生李某赴成都探视史长,他用会子选购了一些特产,准备送给哥哥作为礼物。

  错误:

  理由:

  4、明朝时期,福建老百姓可以亲眼目睹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伟大壮举。

  错误:

  理由:

http://www.cnrencai.com/

【中考历史专项复习题】相关文章:

2016劳动安全专项培训复习题01-24

中考地理复习题及答案03-15

中考英语专项题型解析06-21

中考地理专项试题练习02-22

中考历史答题技巧04-06

中考历史的答题技巧04-06

中考历史复习要点06-04

中考对联题题型专项练习06-26

2017年电气工程师专项复习题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