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北大三校联考语文笔试试题

时间:2022-07-29 21:42:30 高考试题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10年北大三校联考语文笔试试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语文 题包括选词填空、现代文阅读、古文翻译和作文。

  一、选择及填空(10分)

   1、从所给的三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填入句中空白处(2分) ( )

  如果你不再做坏事,我们就 。

  A.既往不咎 B.继往不咎 C.继往开来

  2、写四字短语,要求偏旁部首相同,不少于4个(2分)

  3、用汉语拼音默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3分)

  4、用十个字写一句语义明确的话,要求:声母都是卷舌音,即zh,ch,sh,r。(3分)

  二、语言运用(10分)

  一首流行的网络歌曲,用的是青春组合SHE的《中国话》的曲调,歌词则经过了重新改编:

  历史长河向前淌

  岸上睡着一只羊

  河里漂着一条狼

  狼要拿羊当口粮

  羊要认狼当爹娘

  羊要救娘,狼要吃羊

  不知是那羊救狼

  还是狼吃羊

  (1)请找出所有押韵的字,并用至少四个造一个单句;

  (2)请找出所有动词,并用其中笔画最少的两个写一句适合大学校园的标语。

  三、文言文断句与翻译(20分)

  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也县法者法不法也设赏者赏当赏也法定之 后中程者赏缺绳者诛尊贵者不轻其罚而卑贱者不重其刑犯法者虽贤必诛中度者 虽不肖必无罪是故公道通而私道塞矣古之置有司也所以禁民使不得自恣也其立 君也所以有司使无专行也法籍礼仪者所以禁君使无擅断也人莫得自恣则道胜道 胜而理达矣故反于无为

  (1)用“/”为上面文字断句。

  (2)翻译成现代文。

   四、现代文阅读(20分)

  刹那永恒

   苏州沧浪亭有一小亭,亭廊柱上题有一副对联:“未知明年在何处,不可一日无此君。”亭子不大,景致也无特别之处,但这副对联却令人难忘,只是觉得放在这优雅的处所,格调似过于冷峻。前句是代未来预想,今年很好,当下很好,但来日如何,明年如何?明年不知流转于何处,时间转瞬即逝,人是未来宴席的永远缺席者。后一句引东晋王徽之对竹子的感叹,强调当下此在的感受。两句又有密切的情感逻辑,正因为我们无法把握未来,正因为必将缺席,我们更应该珍惜这当下的人生盛宴。这副对联含有中国人刹那永恒的思考。

  禅家以“万古长空,一朝风月”为妙悟的最高境界,一个悟道者,在一个静寂的夜晚,享受山间之清风、湖上之明月,由当下所见一月,想到万里长空,天下是是处处,都由这一月照耀,由此刻,想到自古以来,无数人登斯山、登斯楼、望斯月,月还是以前的月,山还是以前的山,江湖还是以前的江湖。万古的时间和此顷,无限的长空和此在,就这样交织到一起。这里不是做短长之比、大小之较,也不是强调联想的广泛和丰富,而是在渺小和无、短暂和绵久之间流转,作时空的遁逃。强调妙悟就在当下的事实。

  《二十四诗品·洗练》说:“流水今日,明月前身。”这两句是互文,表面的意思是,今日所见之流水、水中之明月,就是亘古以前的流水明月。这是放到永恒处思考当下。而另一层意是,过去之流水明月,就在今日此顷我的观照中,就在我的目前呈现,这是强调永恒就在当下。这里突现的正是瞬间永恒的思想。

  瞬间永恒是禅宗最深刻的秘密之一,也是中国艺术的秘密之一。“万古江山在目前”,大道就在今朝,就在此刻,就在此刻所见的十五圆月。明代心学家陈白沙说:“道眼大小同,乾坤一螺寄。东山月出时,我在观溟处。”关键在于“我在”,此在并不因为过去而失去意义,目前不因为广远而丧失可观之处,此顷我在此处,我就是世界的中心,圆满而无缺憾,“我在”,世界因而有意义。

  松尾芭蕉俳句道:“蛙跃古池中,静传清响。”诗人笔下的池子,是亘古如斯的静静古池,青蛙的一跃,打破了千年的宁静,这一跃,突然间顿悟,一个此在此顷的顿悟。在短暂的片刻撕破时间之网,进入绝对的无时间的永恒中。这一跃中的惊悟,是活泼的,在涟漪的荡漾中,将现在的鲜活揉入到过去的幽深中去了。那布满青苔的古池,就是万古之长空,那清新的蛙跃声,就是一朝之风月。

  我尝模仿汉译芭蕉诗:“当我细细看,呵,一棵荠花,开在篱墙边”,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戏改为:“在东篱下采菊,悠然无意间,呵,我见到了南山。”陶渊明这联诗表现的是在时间突围成功之后的惊悟。宋代临济僧人道灿将其改为:“天地一东篱,万古一重九”,无限的时间都凝聚于当下重九的片刻,浩浩的宇宙都归于此在的东篱。无限和永恒在此消失了,这也是芭蕉的思路。

  在禅宗中,刹那被用为觉悟的片刻,慧能说:“西方刹那间目前便见。”西方就在刹那,妙悟便在此刻。悟在刹那间,并非形容妙悟时间的短暂。在禅宗以及深受禅宗影响的中国艺术理论看来,一切时间虚妄不实,妙悟就是摆脱时间的束缚,进入到无时间的境界中。所谓“透入”(即悟入)之法界,则是无时间的境界。刹那在这里是一个“临界点”,是时间和非时间的界限,是由有时间的感觉进入到无时间直觉的一个“时机”。迷则累世劫,悟则刹那间。

  妙悟中刹那和一般的时间有根本的区别,一般时间是过去、现在、未来的一个段落,是具体时间。但在妙悟中,刹那却不具有这种特点,刹那是绝对的,是“现在”,是透入法界的“现在”,是进入无时间的“现在”。因为悟入的境界是不二的,非时非空的。所以,刹那是由有时间到无时间的分界点。石涛说“在临时间定”,这个“临时间”,就是时间的临界点。所以,禅宗中说妙悟,是在“刹那间截断”,在忽然的妙悟中,放弃对虚幻不真的色相世界的关注。可见,刹那永恒,并非于短时间中把握绵长的时间,在妙悟中,没有刹那,也没有永恒,因为没有了时间。在刹那间见永恒,就是超越时间。

  在一念的超越中,无时间,无空间,故而也无当下,无目前,无无边,无十世。刹那永恒,也就是没有刹那,没有永恒。目前便是无限,也就是没有目前,没有无限。因为,彻悟中,没有时空的分际,一切如如;解除了一切量的分别,哪里有时间的短长和空间的小大!

  刹那永恒的境界,就是任由世界自在兴现。在纯粹体验中,并非脱离外在世界的空茫索求,而是即世界即妙悟。悟后,我们见到一个自在彰显的世界,它不由人的感官过滤,也不在人的意识中呈现。水自流,花自飘,我也自在。

  世界并不“空”,只是我的念头“空”,我不以我念去过滤世界,而是以“空”念去映照世界,这就是“目前”,就是“当下”。由此在的证会,切断时间上的纠缠和空间上的联系,直面活泼泼的感相,确立生活自身,看飞鸟,听鸡鸣,嗅野花之清香,赏飞流之溅落。以自然之眼看,以自然之耳听,如大梅法常以“蒲花柳絮”来说佛一样,就是这么平常。

  (1)“泄露了天机”什么意思?

  (2)文章第一段为什么说沧浪亭上的对联过于“冷峻”?

  (3)“超越时间”的意思。

  (4)有人说文中关键在于“我在”,此在并不因为过去二失去意义,目前不因为广远而丧失可观之处,此顷我在此处,我就是世界的中心,圆满而无缺憾,“我在”,世界因而有意义。这句话中对“我”的了解会造成“自我中心论”,请谈谈你的观点,200字左右。

  五、作文题(40分)

  今年是北大教授林庚诞辰一百周年,北大学生评价他“建安风骨,盛唐气象;少年精神,布衣情怀”,请你在这四个词中选一个写一篇散文,要求在诗情画意中体现一定的哲理,字数600-800。

  2010年北大三校联考语文 笔试试题参考答案

  一、

  1、A

  2-4略

  二、(1)淌、羊、狼、粮、娘 造句示例:狼的娘拿羊做口粮;狼的娘吃羊鲜血淌;狼拿羊做口粮孝敬爹娘。(2)淌、睡、漂、拿、认、救、吃 笔画最少的为认、吃二字。标语示例:吃透知识、认清自我、努力实践、不断攀登。

  三、

  断句: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也。县法者,法不法也;设赏者,赏当赏也。法定之后,中程者赏,缺绳者诛。尊贵者不轻其罚,而卑贱者不重其刑,犯法者虽贤必诛,中度者虽不肖必无罪,是故公道通而私道塞矣。古之置有司也,所以禁民,使不得自恣也;其立君也,所以有司,使无专行也;法籍礼仪者,所以禁君,使无擅断也。人莫得自恣,则道胜;道胜而理达矣,故反于无为。

  翻译略

  四(略)

http://www.cnrencai.com/

【北大三校联考语文笔试试题】相关文章:

2017华为校招笔试题09-26

雅虎笔试题09-26

HTC笔试题09-26

网易笔试题09-26

精选Java笔试题09-26

毕马威笔试题09-26

腾讯笔试题08-09

埃森哲2014校招阅读理解类笔试题08-05

2017银行笔试题试题08-06

尼尔森公司笔试题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