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开题报告

时间:2023-07-18 11:42:17 玉华 开题报告 我要投稿

开题报告范文(精选31篇)

  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开题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点击对应目录可以直接查阅哦!)

开题报告范文(精选31篇)

▼目录▼
【1】开题报告的写作方法【4】研究开题报告
【2】开题报告的格式要求【5】开题报告模板
【3】硕士开题报告【6】毕业论文范文

  开题报告的写作方法

  (一)基本说明

  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及其顺序:论文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论文拟撰写的主要内容(提纲);论文计划进度;其它。

  (二)内容撰写

  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题目、立论依据(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条件分析(仪器设备、协作单位及分工、人员配置)等。

  1、题目是毕业论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

  ①准确、规范。要将研究的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质,反映出实验研究的基本要求——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及实验效应等。用词造句要科学、规范。

  ②简洁。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一般不得超过20个汉字。

  2、立论依据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选题目的与意义,即回答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价值及需要背景。一般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且具有针对性,注重资料分析基础,注重时代、地区或单位发展的需要,切忌空洞无物的口号。

  ② 国内外研究现状,即文献综述,要以查阅文献为前提,所查阅的文献应与研究问题相关,但又不能过于局限。与问题无关则流散无穷;过于局限又违背了学科交叉、渗透原则,使视野狭隘,思维窒息。所谓综述的“综”即综合,综合某一学科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概况;“述”更多的并不是叙述,而是评述与述评,即要有作者自己的独特见解。要注重分析研究,善于发现问题,突出选题在当前研究中的位置、优势及突破点;要摒弃偏见,不引用与导师及本人观点相悖的观点是一个明显的错误。综述的对象,除观点外,还可以是材料与方法等。

  此外,文献综述所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应予著录,一方面可以反映作者立论的真实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对原著者创造性劳动的尊重。

  3、研究方案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研究的过程。整个研究在时间及顺序上的安排,要分阶段进行,对每一阶段的起止时间、相应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均要有明确的规定,阶段之间不能间断,以保证研究进程的连续性。

  ②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对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关键性困难与问题要有准确、科学的估计和判断,并采取可行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条件分析突出仪器设备等物质条件的优势。明确协作单位及分工,分工要合理,明确各自的工作及职责,同时又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密切合作。提倡成立导师组,导师组成员的选择要充分考虑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要以知识结构的互补为依据。

  (三)报告研究

  研究方法

  我们首先要弄清的是哪些是我们科研中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大中小学教研中,运用比较广泛的是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访谈法等;我们在介绍自己的论文方法时,不是对方法概念的解释,而是要介绍你如何使用的研究方法,比如问卷调查法,你就要阐述清楚你的问卷是自制的呢?还是沿用的前人的呢?我们在研究用,不要罗列一大堆的研究方法,主要提炼一两种研究方法,侧重研究就可以了。

  研究价值

  就这个部分,不能空而大或罗列许多我们根本解决不了的,比如有的老师说他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某某地区的教育质量等等,别人一看“提高”这个词就不相信,最多是“改善”。教育的质量不是一项科研就可提高的,另就本土文化的研究,是否具有良好的推广性,还有待实证;研究的创新是相对别人这方面的研究,别人没有的,你自己总结提炼出来的新亮点,也是你文章的亮点。研究的价值与创新应立足于自己的.本研究,不能把自己无关的或自己根本解决不了的罗列上去。

  研究阶段

  研究阶段主要是指我们选题从思考阶段到论文成熟,这个部分我们一定要细化,各个阶段干什么,目的明确且应呈现什么样的成果;阶段分工要明确,在各个阶段具体由谁负责、由谁处理相关事项;阶段时间分配要合理,有步骤、有计划的实行。

  (四)参考文献

  格式要规范,其顺序的论文作者、论文题目、出版社或刊物名称并用大写英文字母标明刊物类型、出版日期(如果是书目就要写清楚页码);另外,每部分的标点符号都是有规定的,并且字号一般用小五。对于来源渠道不一样的文章,要分别标明其文章类型.

  (五)注意事项

  (1)题目要准确

  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要明亮而有神,是论文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整篇论文的研讨中心,题目就是告诉别人你要干什么或解决什么问题。因此,论文题目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题目应当精练并完整表达文章的本意,但切忌简单的罗列现象或者陈述事实;文章题目不宜使用公文式的标题;文章题目要体现研究的侧重点,要呈现研究对象以及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研究的对象和研究内容一定要在题目呈现);论文题目要新颖、简洁,字数最好不超过20个字,如果确因研究需要,就采用主副标题;

  (2)框架要完整

  开题报告框架主体部分包含的内容主要有:

  1.选题缘由

  2.文献综述

  3.研究的理论基础

  4.研究的主要内容

  5.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6.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7.研究的步骤

  8.论文提纲

  (3)主体要完美

  1、选题缘由

  选题缘由就是要说清楚我们为什么选这项研究。首先,要阐明我们的研究人员的整体素质以及综合考察研究人员在这个领域的合作研究更切实一些;第二,选题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以及后续研究具有哪些代表性、典型性、新颖性;第三,该选题的时代背景和实现背景的意义如何;

  2、文献综述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文献是我们文章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一定的价值。我们的文献综述很容易犯两方面的错误,一是只是高度的加以概括和总结,三言两语就结束了;二是把所有的文章和书本都一一罗列上去。文献综述的目的在于帮助我们理清思路,看前人是如何研究的,已有哪些方面的研究成果;文献综述是我们现有研究的依据。对于文献综述的梳理我们不能马虎或潦草的完成,文献资料查询一定要结合论文的关键词,对大量文献资料进行观点提炼,并在归纳总结中思考自己研究的亮点。

  3、概念界定

  概念界定就是要对论文的关键词下操作性定义,借鉴前人已有的经验和经历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尤其是要解释清楚自己本研究中的相关概念的实际含义。如教学就研究论文当中就必须明确是学科教学、课堂教学、单纯的指教师对学生的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等等,我们就必须根据论文内容的需要界定清楚。

  4、研究的理论基础

  研究的理论基础要基于自己的研究内容进行选择,我们常常所说的理论基础有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各类学科的权威性的一些教育教学观点和理论。

  研究对象:根据自己的选题,确定研究对象,首先,一定要介绍清楚你的研究对象来源于哪些地区;其次,这些研究对象你是如何选取的;第三,你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哪个年龄段,哪个学历层次等等;第四,你的研究对象一共有多少人,男女各多少人等,也可根据研究的需要对研究对象分类。

  (4)内容要要点化,注意术语的选用。

  研究内容一般是2~3点,当然也可以更多,但是如果只是一点是绝对不够的。在研究内容中,首先提一下自己的研究内容,然后对自己的研究内容进行一些简单的解释。这一部分一般有半页到一页基本也就够了(自己的观点,仅供参考)。研究内容是要和将来的毕业设计结合起来的。所以在决定研究内容的时候要注意工作量和涉及的内容。首先工作量一定要够,其次是涉及的面不能太散乱。因为在后面的研究生毕业论文中,自己的研究内容也就两章,所以要把自己的工作做的相对集中一些,这样更有利于将来写毕业论文。 在写研究内容时的术语。一般可以选择的有:改进…的方法,提出…的方法。切忌写:实现…的方法,研究…的方法;在写自己的研究内容的时候,一定是要可行的,有科学依据的,切忌自己凭空想象。

  (六)考虑要素

  ① 研究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才能保证具体的研究方向,才能排除研究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干扰。

  ② 研究的内容。要根据研究目标来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要求全面、详实、周密,研究内容笼统、模糊,甚至把研究目的、意义当作内容,往往使研究进程陷于被动。

  ③ 研究的方法。选题确立后,最重要的莫过于方法。假如对牛弹琴,不看对象地应用方法,错误便在所难免,相反,即便是已研究过的课题,只要采取一个新的视角,采用一种新的方法,也常能得出创新的结论。

  ④创新点。要突出重点,突出所选课题与同类其他研究的不同之处。

  (七)写作要点

  第一、要写什么

  这个重点要进行已有文献综述把有关的题目方面的已经有的国内外研究认真介绍一下先客观介绍情况要如实陈述别人的观点然后进行评述后主观议论加以评估说已有研究有什么不足说有了这些研究但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其中要包括选题将要探讨的问题。由于研究不足所以你要研究。你的论文要写什么是根据文献综述得出来的,而不是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如果不做综述很可能你的选题早被别人做得很深了。

  第二、为什么要写这个

  这个主要是说明你这个选题的意义。可以说在理论上你发现别人有什么不足和研究空白,所以你去做就有理论价值了。那么你要说清楚你从文献综述中选出来的这个题目在整个相关研究领域占什么地位。这就是理论价值。 然后你还可以从实际价值去谈。就是这个题目可能对现实有什么意义可能在实际中派什么用场等等。

  第三、怎么写

  在开题报告里你还应当说清楚你选了这个题目之后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有了问题你准备怎么去找答案。要说一下你大致的思路、同时重点阐述你要用什么方法去研究。如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法、定量研究、实验研究、理论分析、模型检验等等。

  在上述三个方面中间文献综述是重点。没有文献综述你就无法找到自己的题目也不知道这个题目别人已经做得怎么样了所以你要认真进行综述。当然综述的目的还是引出你自己的话题所以不能忘记评述。

  开题报告的内容

  1、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3、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4、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

  5、为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件?

  6、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

  7、主要参考文献

  (八)相关实例

  学 生:

  一、 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二、 论文综述

  1、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 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 国内研究的综述

  4、 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论文提纲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

  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预期的结果

  六、进度安排

  返回目录>>>

  开题报告的格式要求

  1、开题报告基本内容

  (1)课题的来源及选题的依据,着重说明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目前的水平。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和开展研究工作的设想,准备在哪些方面取得进展和突破,课题的最终目标以及可能达到的水平。

  (2)课题研究拟采用哪些方法和手段。

  (3)论文完成课题的实验条件,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4)论文工作和经费的`估计。

  (5)论文工作计划(起止时间,分年度的具体实施内容)。

  2、开题报告格式基本要求

  (1)纸型:a4纸,单双面打印均可;

  (2)页边距:上3.5cm,下2.5cm,左3cm、右2.5cm;

  (3)页眉:2.5cm,页脚:2cm,左侧装订;

  (4)字体:开题报告正文全部宋体、小四;

  (5)行距:1.5倍行距;段前、段后均为0;

  (6)字数:不少于5000字。

  3、页眉页脚的编排

  页眉,宋体,五号,居中。填写内容是“开题报告题目”。

  页脚,宋体,五号,居中,正文起始页码为1。

  4、目录的编排

  标题“目录”:黑体,居中,字号:小三;

  目录内容:宋体,小四号;点击鼠标右键,选择更新域自动生成目录。

  5、章节标题格式

  (1)每章的章标题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1”,居左;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左,字号:小三,每章另起一页。章序号为阿拉伯数字。在输入章标题之后,按回车键,即可直接输入每章正文。

  (2)每节的节标题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2”,居左;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左,字号:四号。

  (3)节中的一级标题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3”,居左;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左,字号:小四。

  6、图表、公式序号的编排

  开题报告中的图、表、附注、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编号。具体格式请参见硕(博)士学位论文模板。

  7、参考文献相关要求

  标题“参考文献”:黑体,居中,字号:小三;

  参考文献内容:宋体,字号:小四号;

  参考文献按正文中引用顺序排列;

  参考文献数量不少于25篇,其中外文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并且包含一定数量的期刊。

  参考文献具体书写格式参见学位论文模板。

  8、装订顺序

  开题报告封面—开题报告目录—开题报告正文—开题报告参考文献—开题报告记录—开题报告审查

  例如: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学位级别

  学科

  姓名

  指导教师

  入学年月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返回目录>>>

  硕士开题报告 1

  论文题目: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成本管理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经济发展离不开自然和生态环境的支撑,但同时又会对资源及环境质量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长期以来,人类对生态价值的忽视、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上的错位,导致对生态资源过度开采和利用,生态环境也遭到严重破坏,人类巨大的经济效益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的。世纪后半叶,许多国家幵始意识到资源及环境问题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阈值及人类的生理极限决定了免费使用生态环境的时代已经终结。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要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转换现行的经济增长方式,用新模式取代旧模式。自从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波尔丁提出循环经济思想的萌芽--“宇宙飞船理论”后,人们对循环经济探索的脚步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希冀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来破解社会发展的困境。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最大的区别在于它遵循生态规律,将经济活动由原来的“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的单向线性流程转变为“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一再生资源”的闭环循环流程,通过重构经济系统,将其与生态系统物质及能量的循环利用过程相融合,在节约资源的同时保护环境,实现了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的共赢,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向可持续发展经济的转变提供了一种范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引人注目,人们享受到了改革成果带来的各种红利。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遵循的是“三高一低”即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低利用)为特征的粗放型经营方式。这种方式在造就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及生态失衡等问题。经济的发展受到了资源及环境的双重约束,资源短缺及环境恶化问题成为了横亘当前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两大障碍。为摆脱这一困境,化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冲突,政府适时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决策,循环经济被认为是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及保护环境的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也是建设生态文明、“两型社会”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循环经济思想于上世纪年代引进中国并逐渐流行开来,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此后,国家多次倡导大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及保护环境,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年,我国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应遵守原则(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年,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建设“两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至此,循环经济被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中。年,告提出将“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措施。年,颁布了第一部循环经济方面的法律--《循环经济促进法》,幵创了从国家立法层次上来保障循环经济顺利发展的先河。年,作为体现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循环经济被写入“十二五”规划中。年,《“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对其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在循环经济实践方面,年和年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先后推动了两批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在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引导下,大部分省市和地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也相继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已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循环经济工作,正处于从理念倡导、局部试验、重点示范向全面实践推进的阶段。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现有的循环经济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宏观层面,从微观企业层面特别是成本管理角度的研究成果较少。特别是以往成本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基本是基于传统线性经济发展方式,在循环经济下存在着局限性。本研究是一个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学等与企业成本管理学相结合的课题,具有较强的交叉性、融合性和跨学科性。基于循环经济的成本管理研究属于较新颖的选题,其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没有成熟的研究理论,也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研究框架体系。通过研究基于循环经济的成本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深化和拓展成本管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促进企业成本管理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还可以填补循环经济微观研究领域的不足,丰富循环经济理论。

  2、实践意义发展循环经济,改变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对企业的成本管理活动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由于循环经济在企业中的实施时间不过十几年的时间,企业成本管理的实践经验比较贫乏。成本是企业培育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对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成本管理研究,为循环经济型企业的成本管理实践提供指导,以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有效地控制成本,增加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利益,使企业有利可图,真正实现“循环”又“经济”.由此,可激发企业主动开展循环经济的内在动力,同时有助于企业竞争力的培育及提升。

  二、课题的主要内容:

  按照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结构安排将分为九章,内容简介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提出论文的基本框架,归纳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是本文的研究起点,首先结合演化经济学的思想揭示成本管理演变机理,构建成本管理的动态演化模型,进而提出成本管理的未来演化趋势是循环经济下的成本管理,对其特征进行了阐述。其次,对现有研究文献进行了述评,并提出了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三章是基于循环经济的成本管理理论框架。首先系统阐述了全文依据的四个重要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战略成本管理理论及组织间成本管理理论。其次,分别对循环经济视角下成本及成本管理的概念、目标、时空范围、核心理念及基本环节进行了探讨。

  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及第七章为论文的主体,主要阐述了基于循环经济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的构建。其中:

  第四章,基于循环经济的成本核算。通过成本核算,为循环经济下的成本控制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本文以扩展的全生命周期的各环节为依据,构建了基于扩展的社会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核算体系,并对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成本核算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

  第五章及第六章,基于循环经济的成本控制。通过实施成本控制,将各项成本限定在预定范围之内。其中第章重点阐述整合的成本控制方法在循环经济企业中的应用。另外,本章还探讨了跨企业成本协同控制方法的基本原理。第章将结合调研数据及相关统计方法,对基于循环经济的跨企业成本协同控制的影响因素与成本协同效应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构建了跨企业成本协同控制的工具及运行保障机制。

  第七章,基于循环经济的成本管理业绩评价。业绩评价能够检验成本控制的效果,为基于循环经济的成本管理模式提供反馈信息。本文设计了双层次成本管理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五维计分卡的战略层成本管理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和基于价值流分析方法的作业层成本管理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第八章,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成本管理的保障体系。分别从企业文化和政府两个层面构建了保障体系:一是构建企业层面的成本管理文化和循环经济文化,二是政府层面的保障体系,包括正式制度的设计和非正式制度的设计。

  三、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阐述如下:

  (一)比较分析、归纳、演绎、系统分析等规范研究的方法本文是在考察传统线性经济下成本管理缺陷的基础上,对如何构建有效的基于循环经济企业成本管理模式进行的研究,因此,比较分析法是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演绎法和归纳法也是贯穿全文的重要研究方法,结合相关研究的理论成果,釆纳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构建了相应的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由于模式的构建有其自身较为严密的研究和发展体系,所以系统分析法也是本文采取的主要方法之一

  (二)跨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成本管理属于一个新的命题,由于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有循环经济学、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成本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学科交融性,因此本文在跨学科研究方法上作了初步尝试,体现了学术研究上的历史继承性和融合性。

  (三)案例研究、实地访谈及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模式构建过程中,结合案例分析可以增强理论研究成果的说服力和实用性,本文非常注重案例分析方法的运用,在研究过程中多次使用案例法来增加理论研究的说服力。例如:第章中关于富美科技有限公司的富美循环硒鼓的生态设计的分析与评价就属于典型的案例分析。另外,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可以获取第一手的数据,也是本文所釆用的研究方法。

  (四)统计回归分析法对由调查问卷生成的数据资料,本文采用回归分析法,通过统计分析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以验证循环经济产业链跨企业成本协同控制的有效性,为循环经济型企业进行跨企业成本协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四、主要创新点

  1、在对已有的成本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历史发展过程作一般性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运用演化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将创新一选择一扩散“三个核心演化机制应用于成本管理的演化过程,结合学习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等理论,揭示了成本管理演变的机理,构建了成本管理动态演化过程模型。

  2、以循环经济思想为指导,搭建了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成本管理理论研究架构。首先,构筑了全文依据的四个重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战略成本管理理论及组织间成本管理理论。其次,重新界定了基于循环经济的成本及成本管理的概念、成本管理的目标、成本管理对象、核心理念及成本管理的基本环节。理论研究架构的搭建,为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成本管理实践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3、将循环经济理论和成本管理理论相结合,从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及成本管理业绩评价三方面构筑了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成本管理模式。分别是:基于扩展的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核算方法体系;基于循环经济的整合的成本控制方法和跨企业成本协同控制方法体系;基于循环经济的双层次成本管理业绩评价体系。

  4、构建了跨企业成本协同控制的四个层次,即企业内部的协同、与供应商的协同、与客户的协同、与利废企业的协同,实证检验了四个层次的成本协同与成本协同效应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为循环经济下实施跨企业成本协同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五、完成期限和预期进度:

  9.25-10.14 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进入论文初步研究阶段

  10.15-10.31 撰写开题报告,开题答辩

  11.1-1.10 撰写初稿

  4.25-5.15 根据论文指导老师的意见进行修改

  5.16-6.8 再次修改,定稿,答辩,并按规定格式打印装订并装袋

  六、主要参考文献:

  [1]赵晓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循环经济发展研究。山东理工大学,2016.

  [2]曹蓝予。循环经济下的闭环模式对我国服装企业的启示。北京服装学院,2017.

  [3]彭卫娟。浙江省安吉县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优化研究。西北大学,2016.

  [4]曹利。循环经济理念下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研究。山西大学,2016.

  [5]方芸芸。福建典型土壤侵蚀区农户生态循环经济模式对比与效益分析。福建师范大学,2016.

  [6]郑星。基于循环经济的海尔公司电子废弃物回收体系研究。华东理工大学,2017.

  [7]胡袁。循环经济视角下的废旧汽车回收利用产业研究。浙江工业大学,2016.

  [8]付凌云。河南省中鹤集团循环经济发展研究。河南农业大学,2016.

  [9]林楠。河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与趋势预测。河北科技大学,2016.

  [10]方蕾。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农林生态园规划研究。安徽农业大学,2016.

  硕士开题报告 2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

  物流业与制造业互为依托,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制造业是物流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物流是制造业发展的加速器。同时,物流业与制造业具有反作用,没有制造业的物流业是无本之木,没有物流业的制造业是无轮之车。因此,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江苏是一个制造业大省,制造业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随着近几年来世界制造业的转移,江苏省的制造业得到了强势的发展,而且结构不断完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现如今制造业的价值正在迅速向产前、产后的研发、分销和服务等领域转移。常州市作为江苏省的一个经济大市, 其制造业占据了全省经济的较大部分且发展水平位居前列。20XX年常州市拥有制造业企业6345家,工业总产值达73641810元,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达970114人,其中利润总额为4081519元,实现利税总额6131996元。由此可见,制造业对于常州的就业拉动以及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物流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环节,是当代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而物流业是商品经济发达以及科技和管理飞速发展前提下提高综合效益的知识型产业,是继资源、劳动力之后的企业第三利润源泉;物流业为为生产的连续性提供了保障;物流业状况对生产环境和生产秩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20XX年,全市物流业运行情况良好,物流需求显著增加,运行效率有所提高,行业继续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10552.96亿元,同比增长20.01%。从构成情况看,工业品物流总额8159.48亿元,同比增长19.15%,占社会物流总额的77.32%;进口物流总额454.88亿元, 同比增长58.06%,占社会物流总额的4.31%;农产品物流总额、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和外市商品购进额分别同比增长8.29%、11.06%和18.06%物流论文开题报告物流论文开题报告。由此可见,物流业的发展为常州市社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是单纯的企业之间或企业内的部门之间的竞争,而是一个供应链与另一个供应链的竞争,是企业内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以及企业与外部供应链之间的整体合作的内外一体化合作竞争。而物流正是企业之间衔接的重要一环,更是供应链上重要的一环。要提高供应链的竞争力,就需要加强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的协作。

  然而,传统的制造业历来都是重生产, 轻服务。制造业在服务上的缺失, 使整个产业链的附加值不高, 导致了大而不强的现状。现如今制造业发展到供应链管理阶段,为了迎接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实施供应链管理可以合理优化资源、提高行业综合竞争力。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制造业与物流服务业之间的关系将变得愈发密切,两者的协调问题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对促进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为了促进常州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问题已经摆在了面前。作为一个重要经济子系统的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 对于优化产业结构、优化服务效应、促进制造业升级、达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目前对于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问题受到了各个方面越来越多的重视。但由于学术界对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性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所以到目前为止研究的系统性不强, 实证的不多, 大多只是定性的提出一些促进两者协调发展的粗略建议, 而对于两者在具体地区协调状况的具体研究则很少,因此本文从定量角度研究两业协调程度非常必要。

  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引起地方政府和企业对物流业发展的重视。现今物流业物流成本高、第三方物流尚未形成规模、物流企业所提供的服务种类比较单一,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只有重视并落实物流业的发展、提高物流业运作效率和效益的同时,制造业才能同样得以提升;对常州市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对于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只有政府、企业以及高校共同努力,才能为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提高强力支持。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有着很深的研究。

  在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方面,Riddle 认为服务业能够推动生产的发展,是刺激制造业发展的推动力;Quinn(1988)给出了制造业与服务业间的主要作用途径,认为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服务业可以开辟市场、降低生产成本且能够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在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作用方面,Coffey &Bailly 提出,将服务类业务外包可以减少风险,企业能够将主要资源集中到最有竞争力的环节,以此来提高核心竞争力;根据古典经济学派的分工理论,生产服务外包是分工深化、专业化程度高的表现。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一些学者从交易成本理论角度,分析了生产服务外包问题,指出在规模效应的作用下,外部交易成本低于内部组织成本, 因此认为原单位选择生产服务外包是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

  (二)国内研究现状

  在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方面,李冠霖 运用投入产出法,提出随着制造业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服务业向制造业提供的服务会增加;叶茂盛 认为现代物流业与制造业相互影响、关系密切。制造业为物流提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水平,制造业释放了物流需求,物流业推动制造业的技术升级。

  在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研究方面,路甬祥 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制造业中的资源浪费问题,就业压力和人员短缺矛盾加剧;刘一霖 以第三方物流业为例,研究了第三方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创新理论,讨论了两者的协调创新的动机、机制和过程,并通过了案例进行分析物流论文开题报告工作报告。

  在区域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研究方面,方晓昌 在分析了辽宁制造业发展总体趋势后,结合有关战略理论,提出了辽宁省制造业物流供应链发展战略。从管理角度,提出了辽宁制造业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并从政府、行业、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了具体实施对策;王晓艳,李道芳 运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相关理论分析和讨论了制造业与物流业有机融合、联动发展的机理,并分析了安徽省物流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及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现状和制约因素最后提出联动发展的策略建议。

  在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实证研究方面,袁克珠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从定量的角度研究了长三角区域物流与制造业的相关性,并就分析结果得出的长三角区域物流与制造业发展不相匹配提出了长三角区域物流联动发展的建议;高传胜 从降低区域交易成本、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与泛化、新型资本深化等角度分析了生产服务业支撑长三角制造业集聚与发展的机制。

  综述:总结国内外与本文研究相关的文献,主要是研究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现状并确定发展阶段以及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宏观或微观角度进行两业联动发展机理分析,提出物流业与制造业相互促进联动发展战略。对于区域的研究,大多是针对区域发展模式提出粗略的建议,而常州该领域的研究较少,研究方法上也少有利用数据模型对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度进行分析的。因此,本文通过对常州物流业、制造业发展的具体现状,基于DEA模型对常州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得出结论,以期望引起对物流业及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Riddle.Service-led Growth:the Role of the Service Sector in the World Development [M].Praeger, New York,1986.

  [2] Illeris S.Proximity between Service Producers and Service Users [J],Tijdschriftv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1994,(85):294 302.

  [4] W.J. Coffey. A. S. Bailly. Producer Services and Flexible Production:An Exploratory Analysis[J].Growth&Change.1991 (1):80-85.

  [5] Shugan S. M.Explanations for the growth of services in Rust R T,0liVer R T,Editors Service Duanlity:new direction in theory and practice thousand oaks [M].C A:Sage Publication,1994.

  [6] 李冠霖.第三产业投入产出分析[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15.

  [7] 叶茂盛.现代物流业与制造业升级互动关系探析[J].市场周刊、新物流,2015(10):62-63.

  [8] 方晓昌.辽宁制造业物流供应链发展战略与管理模式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10] 王晓艳.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机理和模式研究[J].物流技术,2015,28(7):6-8.

  [12] 徐鹏等.基于委托模式融通仓的银行对第三方物流激励和监督[J].管理评论,2015,21(1):108-114

  [13] 仝新顺,吴宜.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31(7):11-13.

  [14] 王茂林,刘秉镰.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趋势[J].现代管理科学,2015(3):59-61.

  [15] 丁俊发.中国物流[ M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5(2):330-331.

  硕士开题报告 3

  论文题目:论声乐技巧中的矛盾

  1、选题意义和背景

  美声歌唱艺术自 1600 年产生于意大利以来,距今已有 400 多年的历史。最早关于歌唱技巧的理论是意大利人卡奇尼在《新音乐》中对歌唱技法的阐释。随着声乐艺术的发展,各种声乐理论相继出现,至 19 世纪声乐教学与声乐理论得到空前发展,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加西亚父子和兰皮尔蒂父子的声乐理论,加西亚(子)在 1874 年出版的声乐理论着作《歌唱艺术论文集》中提出了“声门冲击”理论学说,在嗓音机理方面给予了深入的研究,强调生理器官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并开始将声乐教学和生理科学相结合,以科学的方法和思维来解释声乐技巧训练中声音现象。直至今日在国内外依然存在以生理歌唱器官的机理活动来教学实践。

  1905 年兰皮尔蒂的声乐论着《美声歌唱技巧》的问世,特别强调了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第一次提出了感觉对共鸣及呼吸技巧的重要作用,强调神经的控制作用。“兰皮尔蒂父子被看做是意大利 200 多年来美声学派优良传统之集大成者与传播者,其声乐理论与声乐教学在欧洲声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其后杜普雷的关闭唱法,雷斯克的面罩唱法等声乐教学与声乐理论相继问世,对后世声乐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积极地贡献。

  自 20 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科学仪器的发明为研究生理器官在歌唱中的运动提供了保障,从而使歌唱技巧中模糊的概念获得了一定的科学界定,由此也产生了一些专门从事嗓音研究的医学、生理学、声学专家和学者。无疑在一定的限度内推动了声乐艺术的发展。在这一时期许多歌唱家、声乐艺术表演者以其论着、论文等形式阐释自己的主张和见解。例如:德国女高音歌唱家莉莉·雷曼在其《我的歌唱艺术》中提出的“气流要旋转”“要进头腔”等技术和方法。美国声乐教育家斯坦雷提出的“咽腔共鸣”,提出与欧洲靠前、明亮的声音相对的靠后唱法。美国声乐教育家范纳德在其声乐理论论着《歌唱--机理与技巧》、《论歌唱中的贝努里效应》及《声门冲击》等,利用科学实证的研究方法彻底颠覆了 17 世纪以来的欧洲传统的声乐教学方法,否定以感觉为主的经验主义教学方式,否认头腔共鸣、鼻腔共鸣等传统意大利美声唱法经验。

  以及其他 20 世纪专家学者以各种科学手、发明、创造等实证主义思想来揭示声乐技巧的认识规律。然而,20 世纪活跃在世界歌剧舞台上的最著名的歌唱家,帕瓦罗蒂、多明戈、萨瑟兰、卡拉斯等从来没有长期钻研过声带是怎么运动的,共鸣是怎么来的,也从不否认头腔共鸣,面罩共鸣等技巧。帕瓦罗蒂在谈到声音的过渡时说到:“对,在我的内部感觉是比较压缩的收紧的,那并不意味着发出来的声音音响是收紧的。声音应该是前后均匀的,但内部有一种几乎像要窒息住声音的感觉。”

  琼·萨瑟兰对声音的位置这样认识到:“是指抛射出进入正确的一些穴窦里去。感觉声音对着硬腭前方射出去…硬腭上方的圆拱……圆拱顶的前方,”的等等。美国大都会著名男低音歌唱家罗杰姆·汉涅斯对20世纪40位光彩夺目歌唱家进行了关于歌唱艺术的亲切谈话,收录到了他的《大歌唱家谈精湛的演唱技巧》一书中。而在此书的前言中却又提醒读者到:“是的,如果你把本书作为发展自己声音的唯一指导,它可能损害你的声音健康。如果用本书取代一位好老师确实要陷入麻烦。没有经验的人指导,让学生独自学习本书,面对许多艺术家叙述的各种不同意见会迅速的陷入混乱的灾难中。”

  通过以上对声乐理论的陈述使人们对声乐演唱艺术不禁陷于迷惘之中,不禁要问,以上所提到的声乐技巧到底哪一种说法更科学、更正确?是科学机理学说还是感受审美经验?汉涅斯关于 40 位享有盛誉的歌唱家声乐技巧的描述也只能阅读而不能去独自实践。难道声乐技巧就没有像其他学科一样有一个人们普遍公认的科学的体系。作为声乐学习者与实践者这种责问并不是没有理由的,这些问题确实时时困扰着声乐的学习者与实践者。今天笔者将其抛现出来,并不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争议问题,笔者既没有那样的能力同时也不是本论文所能涵盖的内容。在这里,只想通过多年来的大量阅读书籍,结合声乐技巧训练的实际以音乐美学中的“音乐审美经验的感性论原理”

  作为方法论来分析与探讨声乐艺术问题。感性论认为:世界不仅是物质的,同时也是感性的,并且第一次将音乐审美经验理论从哲学认识论的框架中分离出来,从主客体对象性关系的角度,探索人类艺术思维活动,不再将感性活动的研究置于认识论的下属层次,而是在哲学范畴中将认识论和感性论给予同等重要的地位,以哲学对象性关系为基点,把人类艺术思维的哲学方法论看作是与科学思维的方法论--认识论相对应的概念。借此,回到上述声乐理论的探讨,首先声乐艺术属音乐艺术学范畴,应以艺术思维的视角分析理解声乐理论和声乐技巧。各种声乐技巧是前人在声乐演唱中的审美经验的积淀,所呈现的是主体心理体验下的的感性的--头腔共鸣、面罩共鸣、气息涡流、声音的集中、脑后摘筋等等。如果硬给这些技巧套上科学实证的枷锁,显然这些技巧是不存在,也是不可理喻的。否认传统就是在否认声乐艺术的审美经验,就是站在机械的唯物主义角度强拉硬扯的要把审美的、感性的声乐艺术划归到认识论的门下作为低级层次的附庸,从而证明认识论的极度权威。然而、机械的唯物论忘记了人首先是感性的,声乐艺术是人的审美艺术,人和机械、动物、自然世界最大的区别就是人有审美的能力,机械、动物、自然界是人的审美对象,在审美的过程中人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和自然事物的对象性关系中确证自我,丰富自我,展现自我。

  因此,声乐技巧,是声乐表演者的审美经验下的技巧,继承传统,就是继承特殊意义艺术思维下的审美经验的传统。技巧是主体的技巧,各种声乐技巧在主体心理上形成明确的技巧形象并受心理感觉支配与自身的客体(各种歌唱器官肌肉)进行精细、微妙的调整与交流外化为听觉声音形式,而这声音形式要经受审美的检验,听觉检验正确再反转到主体本身形成技巧的内容,得到主体自身的验证,从而技巧是有效的技巧。反之,是无效的技巧。继续接受检验。由于主体的环境、性格、心理、生理、天赋等存在着差异,主体的技巧便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由此,正是以上主体与客体、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不同视角的方法论、主体生理理与心理等矛盾现象,引起学习者思维甚至心理感觉的矛盾而迷惘。

  2、论文综述/研究基础

  近几年来,中国一批优秀的歌唱家多次在国际上荣获各种声乐类大奖,女高音歌唱家何慧、男高音歌唱家田浩江等,至今活跃在纽约大都会的舞台上。在国内,2014 年 4月,国家大剧院上映了一系列歌剧,《奥涅金》、《茶花女》、《纳布科》、《燕子之歌》、《宋庆龄》等歌剧深受观众们的喜爱和好评,这些歌唱家的歌唱水平都已经达到国际水准,就笔者多年来声乐的学习与实践所掌握的关于声乐演唱技巧的研究,多见于国内各大音乐专业院校的专业刊物以及各出版社出版的专家、学者的论着和国外学者的译着。对专家、学者以及活跃于表演舞台的歌唱家关于声乐技巧的见解、意见进行了潜心的研究,参考了音乐美学、声乐美学、声乐心理学、声乐机理学以及各种歌唱艺术的相关资料和书籍,甚至有时亲临现场聆听国外、国内专家的现场讲学及歌唱家的音乐会。

  从中缕出了一些关于声乐演唱技巧的一些心得,为完成本论文的撰写提供理论研究支持。在这里,笔者仅将部分关于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研究资料简单归纳和整理。

  关于声乐技巧国外译着:《嗓音遗训》,弗·兰皮尔蒂等着,李维渤译,主要介绍了兰皮尔蒂、威廉·莎士比亚、亨利·伍德、卡鲁索、泰特拉基尼的歌唱艺术,更多的是关于演唱技巧的一些经验介绍。《大歌唱家谈精湛的演唱技巧》,杰罗姆·汉涅斯着,黄伯春译。杰罗姆主要将在当时走红的来自世界各地的 40 位歌唱家的关于声乐技巧的采访对话笔录进行了详尽的陈述。《训练歌声》,〔美〕维克托·亚历山大·菲尔兹着,李维渤译,主要对各种不同专家学者、教育家、歌唱家的一些关于声乐教学的理论观点、声乐演唱的演唱方法进行了分门别类的进行了介绍。《歌唱--机理与技巧》,范纳德,主要从生理学的角度,对演唱的机理,歌唱器官的作用以科学的视角进行了分析和阐释。

  国内论着:《沈湘声乐教学艺术》、李晋玮、李晋瑗编着。《歌唱的艺术》,薛良着。《声歌求道--中国声乐艺术的理论与实践》,郭克俭着,《中国古代声乐艺术》,张晓农着,《声乐译丛》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编,1980 年第一辑,杨韵琴译,倪瑞霖专业校勘,《古典戏曲声乐论着丛编》,傅西华编,等等关于介绍国内、及国外声乐演唱的方法和理论。

  鉴于国内音乐刊物的各种关于声乐技巧的论文:《歌唱技巧训练的在认识》,邓小英,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 年第二期,《如何学习和掌握面罩唱法--介绍吉诺贝基的面罩唱法》,杨树声,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 年第二期。《谈俄罗斯女高音歌唱家安娜·奈瑞贝科的歌剧表演风格》,吴艳彧,人民音乐,2010 年总第 568 期,《弱声练唱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邢延青,中国音乐 2012 年第二期等等。

  关于音乐美学的论着、论文,《音乐美学新论》,王次炤着,《音乐美学文选》,于润洋主编。《情感艺术的美学历程》,邢维凯着等等。

  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梳理,从声乐技巧方面,更多的的专家和学者研究的方法论不尽相同,其主要争论的焦点在于声乐技巧的机理性和经验性。从意大利传统的美声唱法来看主要以兰皮尔蒂为代表的经验性的技巧与加西亚为代表的生理机理技巧的争论最为突出。从哲学方法论来说是科学的认识论还是艺术思维下的'感性论为基础的矛盾焦点。由此,总结、梳理的目的事实上是为解决声乐技巧问题体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争论归争论,对本论文来说并不是研究的核心,提出的原因在于为本论文提供理论依据,多年来的演唱学习的实践,经常会遇到学习的困难,往往对技巧的词汇难于理解,对技巧的本质、实践性还没有一个充足的认识,借此通过研究生论文的撰写,通过查证大量的相关资料,梳理出自身对演唱技巧训练的实际中产生的矛盾进行研究,问题的提出不是别具新材,独树一帜。考虑到矛盾的概念太过哲学概念化,如果只将研究的题目立为声乐技巧训练中的矛盾,重心显然落在了矛盾上,唯物主义哲学的概念性太浓,不小心会落入到概念的堆积中而不能自拔,再者,歌唱的实践告诫,太过理性不太适合演唱技巧的把握,直至在阅读于润洋先生《音乐美学文选》中邢维凯教授的《音乐审美经验的感性论原理》与于润洋先生《音乐史论问题研究》中的《音乐形式问题的美学探讨》,不敢说站在了一定的认识高度,但似乎对声乐技巧研究的方法论产生了些顿悟,也捋出了一些头绪,来撰写此文,可能还不太成熟,但对于一个年轻的声乐学习者来说,有了这份激情与执着应给予的更多的是鼓励。从这一视角出发,以音乐美学中的审美经验的感性理论为研究的方法论,研究声乐技巧的矛盾,通过网上搜寻,资料整理,翻阅刊物等手段的考察并没有与本论文相同的论文发表。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运用音乐美学感性论、形式论、心理学等相结合的论证方法,对声乐技巧中的矛盾进行探究。

  3、参考文献

  [1][7]李超着,声乐艺术发展史,[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316.57.

  [2][3][4]【美】杰罗姆·汉涅斯着,黄伯春译,大歌唱家谈精湛的演唱技巧,[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214.330.3.

  [5]于润洋主编,音乐美学文选,[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360.

  [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小词典,[M].商务印书馆,1980.249.

  [8][10][16]弗·兰皮尔蒂等着,李维渤译,嗓音遗训,[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154.159.30.

  [9][18][21][22]管谨义编着,西方声乐艺术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299.241.230.

  [11]尚稼骧着,欧洲声乐发展史,[M].华乐出版社,2003.349.241.

  [12][13]陈先达主编,杨耕副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27.137.

  [14][15][17]郭克俭着,声歌求道--中国声乐艺术的理论与实践,[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15.15.17.

  [19]音乐译丛(2),[M].人民音乐出版社,[M].1979.91.

  [20]李强,“气”在古代声乐理论中的基础地位[J].北京:中国音乐(季刊)2004.(2)

  4、论文提纲

  第一部分:序言,分为两层次:一、论题提出的理论背景,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部分:声乐技巧与矛盾的关系,分为三个层次,一、声乐技巧本质,二、技巧矛盾本质,三、声乐技巧与技巧矛盾的关系。

  第三部分:是本论文论述的核心部分,即声乐技巧中的矛盾,分为三个层次进行,一、呼吸技巧中的矛盾,二、面罩共鸣技巧中的矛盾,三、声音转换技巧中的矛盾。

  第四部分:分析声乐技巧中的矛盾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第五部分:结语,对全文进行归纳和总结,力求从声乐美学高度进行理论升华,得出分析声乐技巧中的矛盾对声乐技巧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的核心论点。

  5、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本文紧紧围绕声乐技巧的矛盾这一核心,采取逐层递进的方式进行分析论述,从艺术思维的角度着手,借助哲学、音乐美学、声乐心理学、声乐生理学相关知识,运用哲学思辨与分析的方法与声乐技巧的实践相结合,对技巧蕴含的矛盾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进而揭示矛盾、解决矛盾,以利于提高技巧,艺术的歌唱。对相关的材料采取阅读图书、刊物资料,网上搜寻获取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整理,分析、比较与研究,为本文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从而增强本文的理论性、科学性、实用性与实践性。

  6、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自从美声唱法发展至今,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声乐理论家一直在为声乐技巧的发展在不懈的探索着。在声乐的演唱的实践中不断地在摸索着、总结着适合于自己的歌唱方法和技巧。因此,声乐技巧是众多个主体体验的技巧,有其自身的规定性和范畴属性。

  正是在这特殊的声乐艺术领域里,技巧本身势必以其各种存在形式表现着、呈示着,被主体所感受着、总结着。其技巧中的矛盾也正是在众多主体的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技巧中的具有哲学辩证统一意义下的一种存在形式,而这种存在形式由于其主体的多样性导致的技巧的多样性从而所呈现的矛盾形式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由于受技巧审美性质的制约,使得矛盾本身又具有了感性的意义和本质。而这一意义和本质对于声乐技巧中矛盾研究方法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所以笔者在论文的前两部分着重在方法论的论述中着重了笔墨。

  7、预期的结果

  对声乐技巧中的矛盾的探究,不单单是为了矛盾而矛盾,也不是为了技巧而技巧。尽管矛盾赋予哲学唯物辩证法的独立核心本质,但在声乐艺术领域研究技巧中的矛盾,其本质除了具有哲学唯物辩证法意义以外,更重要的是在声乐技巧中的矛盾,其性质是审美经验下,主体技巧的外在声音表现形式。既有形式的一面又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而成为内容的一面--技巧。如何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利用艺术的思维去分析、理解、实践矛盾,提高技巧,体验技巧,艺术的歌唱。正是本论文撰写的意义所在。辍笔于此,对于论文中相关的观点、看法、体会可能还有许多与专家、学者不一致的地方。就当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充满着对声乐艺术追求的激情与渴望。

  8、论文写作进度安排(略)

  硕士开题报告 4

  一、立题依据(国内外研究进展或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等)

  随着文化在越来越发达的传播媒介中进行交换传递,汉语和外国语尤其是英语的译入和译出,不仅在内容上有着爆炸式的增长,不同的版本和文体风格也令人感到不知如何选择。不同的历史文化,不同的语言习惯,文化传承们甚至是地方特色的独有语言词汇,都极大地影响着译文的内容和对读者的影响。

  文字是人类长久交换文化的最主要的方式之一。而相异的`语言文字能在持有不同语言的人群之间相互传递,翻译功不可没。人们在输入,理解,吸收信息时,需要将输入的信息与已知信息(即文化背景知识)联系起来,这样才能更快更准确的了解信息。而深厚的文化背景知识不但能增强人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还能更加精确地传达原作者的精神和意志。只有比较规范的掌握了统一语言是通用地区的不同用语习惯,我们才能在翻译和理解过程中做到对原作者思想的最大继承。

  掌握英语的不同方言在翻译中用于的差异,不仅对于书面语言的理解力提高有着极大帮助,对于我们一直致力于的无差别文化的传播与协作都有巨大推广效应。而如果有广泛的文化背景知识和广泛的阅读经验就会最大限度的消减英语地方语言对翻译的负面,增加正面的作用,例如幽默和讽刺。

  国内外学者都曾经尝试把英语语言使用国家的国情和文化作为翻译的接入点,针对这种论调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如果能够正确掌握不同英语地方语言词汇的恰当翻译方法和翻译风格,理论上可以更好的掌握文化交流的方向,达到更完善的不同语种的翻译目的的实现。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预期目标

  主要内容:

  1.文化背景知识的范畴

  2. 对英语国家的大体概况分析

  3. 地方特色语言词汇

  4.关于文学著作的不同版本翻译的分析与比较

  预期目标:

  1.对英语的地方语言的介绍及列举

  2.确立文化背景知识的差异在翻译方面对翻译的影响

  3.探究问题,提出策略

  三、研究方案(思路)

  1.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查找资料,了解当前翻译领域和翻译大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2.实例调查,记录经典的差异版本的翻译语言。

  3.分析调查结果,探究性的提出与之相适应的应对策略。

  四、论文进度安排

  三月上旬 做好开题报告 三月下旬 搜集资料,完成整体框架

  四月上旬 基本完成论文,向老师汇报工作进度和质量

  四月中旬 根据老师的指导,修改论文并完善论文质量

  四月下旬 完成论文 五月 熟识论文内容,做好答辩准备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Brown, H.Douglas.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2] Andrew D. Cohen. 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 [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3]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Peter Newmark.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4] 刘振前,肖德法. 外语学习策略研究.[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5] 蕲海林.翻译理论的实践价值——从习语翻译看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996

  [6] 专八英语考题研究组(主编).专八英语翻译考题冲刺60课[M]. 上海: 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6: 26-27, 101-102.

  [7] 2007考研英语辅导之王文柯讲义 2010

  [8] 孙致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 上海 上海外国语出版社 2006

  [9] 廖建华. 心理因素——不容忽视的英语学习因素[J]. 狂英语教师版, 2006(10).

  [10] 伍新春 & 张军. 教师职业能力测验教育理论基础(通用版)[M].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181.

  [11] 应国丽. 认知心理学的三个维度与英语听力理解[J].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9(1): 82.

  [12] 张从益. 文化语言学研究[M]. 陕西: 西安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9: 7.

  [13] 西方翻译简史 谭载喜著(增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

  [14]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 陈福康著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六、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七、系审核意见

  同意

  负责人签名(系公章):

  年 月 日

  注:

  1. 题目类型:理论、实验、应用、综合;

  2. 题目来源:指导教师拟定、自选、其它;

  硕士开题报告 5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一些强度较大的体力劳动逐渐被机械生产所替代,起重机则是其中运用较广泛的机械,它对减轻劳动强度,节省人力,降低建设成本,提高施工质量,加快建设速度,实现工程施工机械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抓斗是起重机上十分重要部件,它是用来装卸物料的装置。单绳抓斗的单绳是指它缺少双绳或四绳抓斗中固定于抓斗上承梁上用以张开或倒空抓斗的支持绳,所以单绳抓斗虽然具有可以用于任何一种件货起重机上的优点,但是抓斗必须借助于特设的辅助装置才能张开,因而单绳抓斗就其构造而言,比较复杂。由于单绳抓斗的装卸效率比双绳抓斗低,故而它只能用于以件货装卸作业为主,仅偶尔用于必须进行抓斗作业的件货起重机上。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

  自从本世纪之初,德国人 Pfah 在他的论文“自动取物抓斗力之分配与抓取过程”中,阐述了抓斗抓取过程中抓取力与阻力的相互作用与抓斗参数的影响关系以来,迄今 70 多年。其间应用试验方法对抓斗进行机理分析和立足于适用实践改进抓斗结构、开发新型抓斗者不乏其人。我国自 50 年代末,从改进船用抓斗开始,同时在理论研究生产实践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收到了丰硕成果。

  60 年代初,孙鸿范教授和肖乾信教授都曾对苏联的抓斗设计理论提出质疑,并且应用模型抓斗和原型抓斗进行过探讨抓斗参数影响的试验研究工作。孙鸿范教授为清除长江葛洲坝航道中巨石而研制的耙集式抓斗和肖乾信教授为首发明的钳式抓斗,代表着他们在 80 年代的力作。

  在今后的抓斗研究工作中,仍需继续加以解决的几个问题:

  (1)目前,还缺少用来评价模型抓斗试验结论适用性所必需的相似定理。

  (2)在进行模型抓斗试验时(例如在试验台上进行的试验测试),不允许忽略或者遗漏实际抓取过程中的重要条件。但是,中外目前的试验研究对这一要求解决的还不够完善。

  (3)计算抓取阻力的理论关系式,几乎都是建立在对抓取阻力合力的作用线进行简化假定后的基础之上,因而可靠性较差。

  (4)从散体结构力学试验得出的公式,是否完全适用于散货粒度增大时抓斗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结论是很清楚的。

  (5)尽管大家都看到了抓斗在实际应用中填充量将随着散货粒度增大而变差,但在目前许多学者的研究工作中,散货粒度的影响仍然很少被注意到。

  三、研究内容及实验方案:

  1、研究内容:

  本课题旨在设计一种起重重量为 2 吨的用于装卸散货的单绳抓斗。

  2、实验方案:

  本设计将侧重于机械方面的设计,主要有抓斗设计,起升机构设计,运行机构简单设计。

  起升机构用来实现货物的升降,它是任何起重机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起重机中最重要与最基本的结构。起重机构主要由驱动装置、传动装置、卷绕系统、取物装置与制动装置组成。本设计的`起升机构将电动机、减速机构、卷筒等紧凑地集合成一体。运行机构的任务是使起重机或载重小车作水平运动。运行机构有无轨运行和

  有轨运行之分。本设计采用有轨运行方式。这种方式在专门铺设的钢轨上运行,负荷能力大,运行阻力小。设计过程中,首先要确定总体的设计方案,然后各部件机构尺寸、型号等,最后对部件进行校核。

  四、目标、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

  (一)、研究目标:

  对起重机抓斗有了比较整体的认识,了解起重机抓斗和起升机构、运行机构的基本组成和各部分的功用、原理。

  (二)、主要特色:

  设计拟定先对抓斗进行系统的设计计算,然后根据抓斗计算出的参数和给定的参数再对起重机的起升机构进行设计,参考相关书籍,选择一个合理的布置方案。通过计算选用机构中所需的标准部件(如电动机、制动器、减速器、联轴器、钢丝绳等)。

  (三)、工作进度:

  1、搜集有关资料,熟悉抓斗工作原理,撰写开题报告 1 周

  2、相关外文文献的资料的阅读与翻译(6000 字符以上) 2 周

  3、总体方案设计 2 周

  4、抓斗与起升机构设计 3 周

  5、运行机构设计 2 周

  6、绘制总装图 3 周

  7、撰写毕业论文 3 周

  8、答辩准备及毕业答辩 1 周

  五、参考文献:

  [1]顾迪民、 工程起重机[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8

  [2]陈道南,盛汉中主编、起重机课程设计、冶金工业出版社,1983

  [3]起重机设计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1980

  [4]倪庆兴,王焕勇编著、起重机械、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0

  [5]唐照明、计算机辅助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6]陈立文、机械优化设计[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7]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8]单祖辉、 材料力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返回目录>>>

  研究开题报告 1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当前,应试教育的倾向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 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如何扎实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真正从人的生命成长、终身发展的高度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是每一所学校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中,学校及教师希望用准确的语言影响学生,用优美的环境教育学生,用丰富的活动培养学生。 影响 教育 培养 基本上都是外力的作用,我们却忽略了教育是儿童自身内部的活动,学生自身内部会发展自己,完成学习活动。儿童是有生命的、完整的人,不像布料、牙齿那样可以裁剪、打磨,我们所做的全部都要通过儿童自己去最后完成,这似乎有点无奈。然而,一旦我们醒悟这一过程的必然性,就会明白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原来是儿童自己,我们只不过是儿童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很不容易认识到我们所处的真实地位。多少年来,我们一直认为自己就是教育教学过程的主人,而今天,我们却认识到了这种判断并不符合实际,而且,时代进步、社会发展、教育内部问题的累积、学生生存状态的改变,使我们迟早都要说破这样一个事实。当然,说破的目的是改变。我们需要把为教者设计的教育转变为为学生设计的教育,即把师本教育转变为生本教育,这是一个重大的策略性的教育转变,是带有体系意义、根本意义的转变。

  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 是我校的办学宗旨。我们学习了生本教育的有关理论,并亲自参与听课,亲身感受了生本教育的无限的生命活力。发现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上学生表现出来的是全身心的投入,那种积极、欢乐、优质、高效的课堂学习,以及他们优秀的考试成绩,都使我们十分振奋。无论是他们的学习状态,还是他们良好的精神风貌,或是学生在课堂中的语文素养和数学思维水平的精彩展现,都使许多听课者、听报告者激动不已。

  正是基于以上问题的思索,我们把生本课堂课题研究作为我校的龙头课题进行研究,希望能探索出一条真正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定基础的课堂教育方式方法。必须强调的是,生本课堂改革既是教育思想的改革,同时也是教育技术的改革。

  二、生本教育理念简介

  生本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它能使教育者在生本教育的实践中充分体会到教育的真谛,享受到教育的乐趣和儿童生命力量的神奇,得到良好的发展。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

  生本教育主张:教育应实现由 师本教育 向 生本教育 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

  生本教育的儿童观:人的起点非零,人拥有其自身发展的全部凭借,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的、思维的、学习的、创造的本能,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潜能无限,是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借助于学生的本能力量的调动,形成教育的新的动力方式和动力机制。

  生本教育的教师观: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 纤夫 。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 不见自我 ,要把教学内容从一大堆知识点转变为知识的 灵魂与线索 ,来创造最大的空间,迎接学生积极飞扬的学习。

  生本教育的教学观:教学就是学生在老师组织引导下的自主学习。生本的课堂是区别于考本、本本、师本的,是区别于短期行为的、分数的课堂,是人的发展的课堂。在教学组织上,生本教育鼓励先做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采用个人、小组和班级的多种方式的自主合作学习。

  生本教育提出,比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更为基础的是发展人的情感和悟感,认为感悟是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主要标志,学生学习的核心部分应该是发展感悟,积累的意义也在于感悟的形成。

  生本教育的评价观:生本教育提倡减少学习成长期的频繁考试,不干扰学生成长期的成长,把考试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或课任老师,把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活动改为评研活动,削弱日常评价的比较竞争功能,鼓励 为而不争 。到了现实学习的成熟期,鼓励学生用成长期的生动、活泼、主动、自然、丰富的积累和感悟,取得优异的终端考试成绩。

  生本教育认为,学生的美好学习生活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劳动产生自然素朴的美德,产生素朴的德行。当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成为主人,自己去体验和感悟真善美,就可以使教学中饱含的真善美最大限度地进入学生本体,从而起到最大的德育作用。由此,课堂教学成为最自在、朴素的无形的德育过程。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1、 以学生发展为本 在西方教育的理念中早有提倡或研究,但将此理论用于课堂教学也尚在探索中,如杜威提出 儿童中心说 并引起了教学改革的浪潮,自19世纪以来,西方各国已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实验,已形成一种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极为轻松的课堂教学,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却非常不够,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自素质教育提倡以来,教育理论界对传统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批判,推动了学校教育的教学改革,如 愉快教学 情境教学 等都体现了生本教育思想。生本教育实验在广州率先开展以来,目前在全国各地的许多学校的实践取得巨大成就,它倡导教育者要高度尊重和全面依靠学生,体现人之生命创造力的神奇和美好。学生学习积极性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产生快乐,产生素质,产生成绩,使素质教育取得了可运行的良好动力机制,破解了困扰多年的难题,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打开了一条成功之路。

  3、素质教育呼唤创新人才的培养。21世纪教科文研究组织的专家们提出:教育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把沉睡在每个学生身上的潜能唤醒,并且激活起来。在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学科知识的传授,而且要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其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课堂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引导激发学生对学科或某个领域的研究兴趣,而不只是完成现成学科知识的传播,进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力争培养新时代的 好才、高才和尖才 。

  4、广东省教科所郭思乐所长也认为,提倡素质教育,就要把当前的师本教育体系转变为生本教育体系,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地去发展、去创新,并努力使教育立足于可持续发展上,顺应教育特征,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动性,让学生在自己的摸索中前进,从中获取的知识才是最宝贵的。于是,他提出了一系列生本教育的新观念,如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伦理观:高度尊重学生;行为观:全面依靠学生。教师观:教师应是学生生命的 牧者 ,而不是拉动学生的 纤夫 。教学观:教学就是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自主学习。学生观: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潜能无限,是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借助于学生本能力量的调动,能够形成教育的新的动力方式和动力机制。德育观:以学生美好的学习生活作为德育教育的真正基础,学生智慧的生成和人格的建树是通过学生的内化来实现的。

  5、本项目研究将充分发挥我校信息教育技术方面的'优势,将多媒体网络引进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能运用网络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性学习,真正实现学习的自主化、个性化、协作化和多元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项目研究不仅涉及到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学科,而且包括了音乐、体育、美术、科学、思品等所有学科,其改革面之广、其研究的深入也是本项目的一大特色。

  四、本课题的理论意义

  本课题以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以及广东教科所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论为依据,立足于现代知识经济社会,着眼于为未来培养具有主动性、自主性、创造能力的人才。本课题立足生本教育理论,将生本教育理论运用到小学课堂教学中,力图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克服其存在的问题,探索最佳的课堂教学结构,对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五、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

  (1)对小学课堂教学中以生为本的具体理解与认识:

  (2)在对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全面理解与解释的基础上构建各学科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3)结合我校的课堂教学实际,对构建的新型课堂教学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调整与完善。

  六、研究方法

  通过 小组合作、先做后学、先学后教 的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能适合学生自由表达、自主及自信地参与、主动学习的情境,着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以期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主动、持续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同时采取实例教学法、观察及情景法、合作讨论法、经验总结等研究方法,努力实现由传统的教学模式向现代的、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的过渡。

  七、组织机构

  (一)课题领导小组

  组 长: 张随鄂

  副组长: 闫红莲 李荣华

  骨干成员:王玉芳、刘 伟、郑如红、黄伟锋、韩旭辉、张俊生、张 楠、戴刚毅、刘运金、王 静、黄庆华、左玉霞、邹玉萍、王转运、吴 华、闫改桃、彭 宇、朱秀梅、张继红、米德新、韩俊丽、李波 、郑 辉、任玉淑、陈 萍

  (二)子课题组织机构

  每个教研组要在学校总课题的基础上申报子课题,以各教研组的子课题为基础,进行生本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实验与总结。

  具体子课题组织机构如下:

  语文学科子课题组:组长:黄伟锋 ;副组长:韩旭辉;组员:全体语文教师

  数学学科子课题组:组长:郑如红;副组长:张俊生;组员:全体数学教师

  英语学科子课题组:组长:韩俊丽;组员:全体英语教师

  综合学科子课题组:组长:刘伟;副组长:张楠;组员:全体综合学科教师

  (备注:承担多学科教学任务的教师,可以选择一门学科参与课题研究)

  八、实验过程

  (一)准备阶段(20xx年4月 20xx年9月)。

  1.课题的申报立项。

  2.负责人制定研究方案。

  3.成立课题研究组织。

  4.明确课题研究规范和课题组成员各自的任务。

  5.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

  6.现代教学技术设备,电脑、信息网的设置与准备。

  (二)实施阶段(20xx年10月 20xx年12月)

  1. 构建生本理念下的教师群体,深入学习相关理论,以理论指导课题实践。

  2.加强实践指导,组织课例研讨,引导实验。

  3.观测学生主体意识、个性特点与创新思维的发展,做好阶段性的调查统计。

  4.撰写教学反思、阶段性总结,不断调整策略,深化提高。

  (三)总结阶段(20xx年1月 20xx年7月)

  1.撰写并修改课题研究报告。

  2.研究成果归类整理。

  3.上报专家对研究成果进行鉴定评估。

  九、预期成果

  1.文本类成果:

  (1)实验结题报告;

  (2)教师研究论文集、教师案例集;

  (3)学生作品文集等。

  2.音像制品类成果:

  (1)生本课课例光盘;

  (2)生本教育活动图片;

  3.学生发展类成果:

  (1)学生、家长调查问卷;

  (2)学生发展表现的物化成果。

  研究开题报告 2

  1、本课题的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的融资问题的研究,客观地认识我国企业并购融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探求合理的并购融资的方式,以形成合理的并购融资的结构,为加强我国上市公司在并购融资方面的`改进和优化提高参考和借鉴,使上市公司在并购之后能够朝着较好的方向发展。

  2、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其发展):

  西方发达国家经过百年发展,资本市场日趋完善,融资渠道丰富。

  第三部分是提出研究假设,即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融资结构与公司的财务状况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第四部分是通过实证研究,构建本文的线性模型,然后使用软件SPSS进行相关性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计算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和财务状况之间的相关程度。

  第五部分,对前述的实证结果进行总结,得出本文的结论,并探究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融资的合理途径和本文研究的不足,展望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融资的前景。

  4、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论文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从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角度出发,选择合理样本,进行相关性、多样性回归分析,旨在研究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不同并购融资方式与公司财务状况之间的相关性。

  5、研究思路、方法和步骤:

  论文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介绍并购融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融资方式的选择,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和统计软件,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融资结构与公司财务状况的相关性,为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融资揭示发展方向。

  6、本课题的进度安排:

  2011.9-2011.10 确定选题方向和指导教师;

  2011.11-2011.11 与指导老师见面,确定选题范围;

  2011.12-2012.3 学生查找资料,编写论文提纲,写作论文;

  2012.4.8-2012.4.15 交论文初稿,教师审阅并提修改意见;

  2012.4.21-2012.5.10 修改充实论文(二稿、三稿);

  2012.5.11-2012.5.14 交论文定稿;

  2012.5.28 小组答辩

  7、参考文献:

  (1)Myers.The capital structure puzzle[J].Journal of Finance.1984(39):575-592

  (2)Diamond,D.W.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delegated monitoring[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84(L1):393-414

  (3)刘杰,路小红.企业并购融资策略[M].2002

  (4)张泽来、胡玄能.并购融资[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研究开题报告 3

  一、课题名称

  绘本的实践研究

  二、研究目的意义

  研究者们发现,3—8岁是人的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如果在这个时期,能够培养幼儿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重要的积极地影响。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82年就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呼吁;美国将“阅读优先”作为教育改革的主轴;英国教育部发出“把儿童的阅读教育进行到底”的号召;日本政府开展“图书起跑线”活动等等,可见,阅读作为早期教育的热点,已经形成全球化趋势。在我国,早期阅读也正日渐受到重视,各类低幼读物琳琅满目,但多见益智类、手工类、涂色类等读物,并且由于出版社良莠不齐,功利主义思想严重,造成相当部分的早期读物质量低下;部分幼儿园在进行早期阅读活动时,教师往往以文字和思想品德教育为目标,选择的内容定位在是否具有教育意义上,甚至是否适合认字,而不是选择具有审美价值、情感价值和人文精神的作品;父母们把通过阅读知识、科普类早期读物,收获某些知识或技能等显性成果放在了首位,而忽略了阅读过程中的情绪、情感体验,浓厚阅读兴趣的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等隐性教育因素,而正是这些隐性的教育因素对幼儿将来的良好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绘本作为早期阅读的一种重要读物,在发达国家早已成为家庭的首选儿童读物,也是孩子接触最早的文学作品形式。国际公认:“绘本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它的表达形式多样、物象形态生动、色彩鲜明协调,具有文学性、生活性、教育性、情趣性等特点,让幼儿在绘本阅读中喜欢阅读,学会阅读,陶醉于阅读。

  我园多年来一直重视幼儿的早期阅读,并以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为契机,以世界经典绘本为抓手,组织实施了全园性的“书香宝贝行动计划”。通过发放家长问卷、活动倡议书、班主任随访、幼儿园网页、班级博客、家园园地、家长会、家校路路通等手段,向家长宣传“书香宝贝行动计划”。先后组织开展了“好书推荐”、“经典共享”、“图书漂流”、“自制图画书”、“绘本主题活动周”“书香宝贝评选”等系列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不断被激发,家长对幼儿早期阅读的认识不断得到提升。同时,针对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存在的困惑及时进行交流、探讨,生成了“绘本教学之我见”“自制图画书研讨”“骨干教师绘本教学观摩研讨”等创新性园本教研活动,丰富了教师组织实施绘本教学的有效策略,也为我园开展绘本阅读的实践研究奠定了基础。

  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0——6岁,3个月到一岁半的婴儿就对语言敏感,口语学习两岁时最强,直至5岁都处于语言敏感期。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他是不可能顺利的掌握知识的。”美国教育家德金认为:“儿童的智力越低,早期阅读的好处就越大。”美国幼儿能力开发研究所多曼博士提出:“孩子两岁以后,对于文字的记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困难,如果想要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教孩子念书,从两岁开始教育是最完美的”,可见早期阅读对幼儿语言、思维、想象等能力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有关研究已经表明,缺乏良好的早期阅读经验的儿童,入学后会有学习适应上的困难。在国际上有关早期阅读的研究成果也表明早期阅读具有重要的作用。

  新《纲要》中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而绘本正是结合了这两点。

  此课题的提出,旨在通过对幼儿园绘本阅读的研究,选择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为幼儿营造良好的书香氛围,教师能够运用有效地教学策略指导幼儿阅读绘本,并与家庭配合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真正在“悦读”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对幼儿文学作品的鉴赏力,以及指导幼儿绘本阅读的能力;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早期阅读理念,了解绘本,并能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绘本,并能运用多种方法与幼儿进行亲子阅读;通过感受绘本画面的精、美、妙,体验绘本所带来的真、情、趣,培养幼儿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发展幼儿语言、思维、想象、审美等多种能力;为幼儿、家长、教师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打造书香校园。

  四、研究内容

  1、书香校园环境创设的研究

  (1)创设公共阅读环境的研究

  (2)营造个性化的班级阅读环境的研究

  2、教师绘本教学组织策略的研究

  (1)绘本教学中绘本呈现方式的研究

  (2)绘本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

  3、绘本与幼儿一日活动有效整合的研究

  4、家园合作,有效开展亲子阅读活动的研究

  (1)亲子阅读方法和途径的研究

  (2)教师对亲子阅读指导策略的研究

  五、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网终、杂志、书籍等途径,收集目前国内外有关绘本阅读的研究成果,对其长处加以发扬光大,不足之处加以发展创新。

  2、观察法:主要用于绘本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对幼儿进行自然状态下的观察,以观察幼儿对活动内容的兴趣、活动手段、方式的有效性等。

  3、行动研究法:用于完善教师组织绘本教学的指导策略,逐步建立一套比较科学的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绘本教学策略。对亲子阅读活动的研究也主要采用此方法。

  4、问卷法、访谈法:主要用于调查、了解家长对于早期阅读和绘本的认识。

  5、个案研究法:用于跟踪观察、记录个别幼儿在绘本阅读过程中的显著变化。

  6、经验总结法:用于对研究过程中发现的成功经验进行阶段性小结,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范例。

  六、可行性分析

  1、制度保证:幼儿园附属于苏州外国语学校,学校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有专门的教科室及科研人员,学校教育科研制度完备,激励手段充分,能有力地调动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热情。

  2、组织条件:苏州外国语学校教师资源丰富,有全国英语特级教师曹伦华校长,他曾先后获得“苏州市十杰校长”和“苏州市名校长”称号,主持过多个课题,并出版了关于教育教学理念专著——《大道思远》;有多年从事教育科研工作的教科室董继文主任等,为幼儿园课题研究提供了顾问团队。课题组长周瑶园长曾主持过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xx”课题“艺术教育与幼儿审美能力培养”、“十五”课题“幼儿合唱教学实践探索”的研究、“xx”课题“多元文化主题活动的实践研究”,并有多篇论文先后在省市级刊物发表或获奖,具有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和课题研究理论基础。课题组副组长褚明洁副园长,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有一定理论根基,负责过苏州市“xx”课题“幼儿园多元文化主题活动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撰写的研究论文多次获得省论文评比一、二等奖。课题组主要成员商珺宁、胡亚琴、王文淑、苏丽峥老师都参与过苏州市“xx”课题的研究,并有多篇论文获奖或发表。幼儿园xx期间,全体老师参加过“幼儿园多元文化主题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的研究。为教师们积累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从而形成了一个实力较强大的课题研究队伍。

  3、研究设备:幼儿园专门用于教育科研的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同时有专门的人员从事电教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以确保课题研究的现代化运作,提高了课题研究的效率和质量。

  4、研究经费:苏州外国语学校始终坚持科研兴校战略,不断加大对教科研工作的经费投入。学校领导一向重视幼儿园的工作,能够提供课题研究所需要的经费支持。

  七、步骤和计划

  第一阶段(XX年8月——XX年2月):课题的准备阶段

  1、撰写申报方案和研究方案

  2、进行前期的教师培训

  3、收集文献资料

  4、研究已有研究成果并进行学习

  第二阶段(XX年3月——XX年8月):初步实施阶段

  1、制订初期“幼儿园绘本阅读”内容计划

  2、适宜书香校园环境的创设

  3、各年龄段实施绘本教学

  4、家园合作,探索亲子阅读的有效方法

  5、实施“书香宝贝”活动方案

  6、进行阶段性反思和小结并进行年报工作

  第三阶段(XX年9月——XX年7月):系统实施阶段

  1、完善并梳理绘本教学的有效策略

  2、各年龄段进一步实施绘本教学,完成“绘本教学活动方案”

  3、完善书香宝贝活动方案

  4、进行阶段性反思与小结

  5、进行课题中期汇报

  第四阶段(XX年9月——XX年7月):总结阶段

  1、对“绘本教学活动方案”园本课程进一步修订

  2、形成一套完整的书香宝贝活动方案

  3、撰写研究报告

  4、进行课题结题工作

  研究开题报告 4

  一、课题的内涵概要

  所谓“多元评价”是指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所建立的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化学的学习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化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化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强调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通过评价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

  所谓“高效教学”,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在单位时间内,即在课堂40分钟内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我们认为,我们平时所说的“轻负担、高质量、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就是“高效教学”这种课堂教学理念的折射和反映。但是,“高效教学”不应该仅仅是指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增进,而且还应该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其显性标志应该是:课堂教学既要有课程内容选择上的广度和深度,还要有课程实施安排上的密度和适度,更要有课程组织落实上的力度和效度。也就是说,“高效教学”的课堂要做到信息量大、思维含量高,情感培育要真正触及人格与灵魂。

  二、课题研究预期并已基本解决的问题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基本解决了以下主要问题:

  1、通过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化学学习的自信心;

  2、通过实践,使课堂变得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学习效果明显。

  3、研究解决相应学科高效课堂的评价体系,用客观、准确、科学的评估手段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4、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使自己在研究中学会研究,更新了教育观念,用先进的理念指导化学教学,做到学用结合,学用同步,注重实效,结合学校自身优势,不断进行改革尝试,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加快教学方式和学生评价方式的转变。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课堂教学评价是一项不断地发现价值、判断价值和提升课堂教学价值的活动;是完整的教学过程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方面有重要作用,同时对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也有很大意义。课堂教学评价具有多种功能,比如导向、激励、预测、鉴定、诊断、改进、考核、管理功能等。通过本课题研究我们一方面了解了我校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在课堂教学高效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研究解决化学学科高效课堂的评价体系,用客观、准确、科学的评估手段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根据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和我校未来几年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通过对我校课堂教学高效化发展的研究,结合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去粗取粮、取长补短,可以更好地促进全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教育和教学。

  四、课题研究的政策或理论依据

  1、新课程的评价理念

  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也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化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化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化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化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2、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

  该理论认为,学生知识的获得不是通过教师简单的讲授获得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该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原则强调设计轻松有意义的教学效果评价方法。该理论要求老师在教学中应具备建构性教学理念,通过教建构促进学生学建构,通过建构性教引导学生建构性学,在建构性教与学的偶联中,谋求教学效果的高效益。

  3、多元智能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的发展中有七种智能必须受到关注,而且同等重要,即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化学逻辑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等,每个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只有一种智能达到辉煌境界,而事实上几乎具有任何程度文化背景的人都需要运用多种智能的组合来解决实际生活、学习中的问题。因此,认为每一个人都是具有多种能力组合的个体,而不是只拥有单一的、用纸与笔可以测出的解答问题能力的个体,显得十分重要。

  (3)有效教学理论。该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

  ①“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

  ②“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

  ③“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

  ④“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

  五、课题研究过程

  (一)研究步骤:

  1、前期工作(20xx年6月—20xx年9月)

  选定研究课题,搜集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学习和调查研究,摸清了教情与学情,撰写了课题研究方案。

  2、具体实施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6月)

  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并付诸实践,总结经验,。同时,开展课题研讨课及教学反思的交流活动,并撰写可以研究相关论文。

  3、成果总结阶段(20xx年6月-20xx年3月)

  (二)化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标准研究

  通过上阶段的研究,我们认为应考虑在以下五个维度上构建化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1)教学目标;

  (2)教学策略与方法;

  (3)教师角色;

  (4)学生角色;

  (5)教学效果。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预先想要达到的结果。它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正确处理《标准》、教材以及学生实际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从知识、能力以及情感与态度这三方面作出统一的考虑。作为化学教师,要善于将教学单元的总目标恰当地分解为每课时的教学目标。具体评价标准如下:

  (1) 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明确,符合《标准》要求。

  (2) 符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教学要求恰如其分。

  2、教学策略与方法

  同样的教学内容,经由不同的老师讲授,达到的效果可能完全不同,这就是教学策略和方法重要性的体现。由于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决定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必须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在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闹思考,动口 交流等多种感官参与下,完成对知识的主动构建,所以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评价就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结果,而且要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体验等。教学策略因势利导,照顾到学生的差异,为不同学生的发展提供充分的学习机会,给予充分的指导。

  3、教师角色

  对教师角色这一课堂教学评价内容的思考,我们认为:教师在一节课中所承担的某种角色往往决定这节课的成败好坏。许多专家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的角色有多种:

  (1)教师是学生的亲密伙伴,扮演合作人的角色,帮助学生访问和处理信息;

  (2)教师扮演“总设计师”、“舞台总导演”的角色,为学生的登台表演作准备。

  (3)教师的“服务者”角色,所谓服务者是指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访问信息的多种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等。我们通过对周围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经过分析,发现当前教师特别一些老教师在对教师角色这一问题没有很好的把握,延续着以往教师作为课堂主宰,绝对权威的角色,课堂中教师怎样讲,学生就怎样听。教师的这一角色使自己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体;而忽视了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教师的这一角色定位注定了整堂课教学的失败。因此,教师要注意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定位,正确合理的角色定位是一堂好课的前提条件。

  4、学生角色

  课堂教学评价内容中的学生角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以何种身份,以怎样的形式来获取知识的。根据对部分教师的了解,他们对学生在课堂中以怎样的角色出现都有着较正确的认识,都认为学生应对自己的学习负有责任,也就是说学生应把学习当作一种内在的需要,而不是在外力的作用下被动的加以学习的,他们是主动的知识寻求者,他们有自己的选择,有获取知识,重新建构知识的需求和能力,他们有着对知识的自我理解,是课堂教学中真正的主体。但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有些老师认识归认识,实际课堂教学中却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储存知识的“容器”,学生很少以其原有的真正角色出现在课堂教学中。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搞请学生的角色,忽视学生的主体角色,将会对课堂教学的成败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5、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主要指通过教学过程的反馈信息检验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一堂课水平的高低,主要看教学效果,即“讲求实效”。具体评价标准如下:

  (1)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好。

  (2)学生思维活跃,信息交流畅通;学生会学,学习主动,课堂气氛好。

  (3)学生应答面广、质量高。

  (4)信息量适度,学生负担合理,课内练习正确率高。

  (5)使学生在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二)构建化学课堂评价方法

  做了前面的基础工作之后,着重分析当前学生在学习化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平时上课忘带书,不认真听讲,讨论时趁时讲话,分析时不注意倾听,作业经常忘做诸多现象,而教师方面则存在着课堂教学评价目的单一,缺乏情境化和规范性,根据以上情况初步制定了化学学科学生评价体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改进,现基本已形成一个模式。

  1、教师重新认识评价目的

  不少教师认为评价目的无非是将学生分为好、中、差三等级或选拔人才。这些认识是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并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下的评价目的是什么?“促进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所提出的评价观的精髓。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教学活动的反馈信息,检测学生学到了什么?学到何种程度?以及判断教学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若没有达到,具体的原因在哪里?有没有加以调整的可能必要等等。由此可见,评价起着诊断、反馈及促进的作用,是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有效教学手段。要全面认识评价的作用,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课程理念,认真领会并在新课程理念下大胆创新,如此,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摆脱条条框框的限制,才能如鱼得水地掌握属于自己的课堂教学。

  2、结果与过程并重。

  以往过分强调对学习结果的评价,主要看课堂上学生学会了什么。而现在提出的关注学生化学学习的过程,并不是不要学习的结果。相反,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所涉及的内容提出了更高、更加广泛的要求。是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能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教学之中,运用一定的方法,经历化学知识的探究过程,更好的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因此说,结果与过程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它们并不是一对矛盾,而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统一体。没有学生的情感的积极投入,没有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有效参与,只专注结果,只会加重学生学习负担,重走题海战术之路;而课堂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到下课学生却一无所获的过程,说明学生并没有真正投入到化学学习之中,长此以往,没有深厚的知识底蕴,三维目标的落实只能成为一句空谈,因此,我们强调在教学中应该把知识的形成过程放在教学的首位,是要使学生经历真正的认知过程,获得具有生命力的有用的知识,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评价中不忘赏识每一个“主体”

  多元化评价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人”的位置上,放在“主体”的位置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我评价和为他人评价的主体作用。我们知道人的深层需要都有渴望别人赏识的愿望,因此,评价应以激励为主,应注意情感效应。例如,当学生的想法是有道理的,但表述得不够清楚,教师可以说“你的想法很有道理,老师已明白了你的意思,如果说得更明确些,那么大家就都能明白你的意思了,试试看。”如果学生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也应用委婉的口气说:“看得出,你正在积极思考,但这种结论是错误的,没关系,再想想。”如果有的学生的想法出乎老师的预料,但很有道理,教师可以欣喜地说:“好!有创新,老师也从你的想法中长了见识。”当然激励的语言要注意恰到好处。千万不要言过其实,给人带来虚假的感觉,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单调枯燥,总是把一些套语进行机械重复,如“你真棒!”“好的!”“很好!” 课堂教学中,师生间只有相互交流、彼此沟通,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而课堂上的提问、回答、评价,则是相互交流的最好时机。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评价应是多样化的',具有针对性和鼓励性。

  可见教学中,教师不但要给学生以鼓励为主的评价,要表达出对学生的充分信任,而且还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对学生有独特见解和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回答,甚至有的学生对老师或教材有不同的看法,要敢于放下架子,尊重学生的见解,给予高度的赞赏,使学生在教师的赞赏性评价中获得自信,感受自我价值的存在。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有被赞美、被鼓励的需求。作为教师与家长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强调“多在学生的位置上想一想”的想法,“宽容学生的失误,鼓励学生的成功”,能多元化、多角度地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树立对学习、生活的自信。

  4、评价不忘家校的沟通

  在教学中通过问卷调查、家长进课堂、主题家长会等活动的开展,让家长更了解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更爱自己的父母,让老师更能够公正客观的评价学生的表现。

  家长对学生,对学校以及对整个教育都会经常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并直接对子女做出经常性的评价。让家长记录孩子回家化学学习的情况,做到化学教学向家庭与课外的延伸,架起了家长和老师的桥梁,让彼此都了解到孩子另一面的学习表现,能让我们及时地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我们将家长评价可在“个体自评”的基础上穿插于“小组互评”和“教师导评”的过程中,或在之后进行。家长在评价之后,可以写简要的评语,也可以写意见或建议。“家长评价”主要侧重于评价学生在家庭的表现,让学生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增强了,体验到点滴的成功感,而且还逐步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

  5、学生对学生的评价

  ⑴激发学生参与学习评价的兴趣

  在实验的初始阶段,我们尽量采用实物演示、动画演示、课堂游戏等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以这些直观形象的手段,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评价的兴趣,调动起他们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在学生初步尝试评价的时候,要求教师多采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对发言流利、声音响亮的同学给予表扬,由此建立起他们评价的信心。在学生基本掌握了评价的方法后,我们多采用小组竞赛、对组合作、大组交流等多种活动形式扩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释放学生的精神活力,激活他们的思维,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学习交往中主动发言,积极交流。

  ⑵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

  要让学生参与评价,教师就必须发挥“引导”的作用,帮助学生掌握评价的方向,点拨他们评价的方法和要领,我们主要采取三方面做法教会学生评价的方法:

  ①建立评价的常规

  评价,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全新的事物,建立一套完整的课堂评价常规有利于帮助学生顺利掌握参与评价的步骤。课堂评价常规包括“听”、“想”、“评”、“听”。“听”是指听清楚对方的发言,这是做好评价的前提。“想”是根据别人发言内容进行思考,组织好评价的语言。“评”也就是以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最后的“听”是虚心地倾听别人的反馈意见。课堂上建立了评价常规,学生评价的内容就更具体充实,更具有针对性。

  ②掌握评价的基本形式和方法

  评价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如果从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上划分,有自我评价、同桌评价、小组评价、对组评价、全班评价、师生评价等六种评价形式。如果从课堂教学的方法上划分,评价又可以分为以下的七项:多项评价,即让学生围绕问题,从不同角度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比较评价,即当问题的答案出现两种不同意见时,让学生进行比较。补充评价,即在听取别人的发言后,在赞同的同时,补充自己的意见。建议性评价,即对解决某些问题提供参考意见,或针对不足提出解决方法。争议性评价,即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异议,据理力争。赞赏性评价,即赞同别人的意见,并说明自己赞同的理由。创造性评价,即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6、评价中做到因人而异

  任何一个学生因为先天因素或后天因素的制约,其身体发育或个性发展都有差异。因此,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做到因人而异,教师应根据情况做出期待式的评价。对学生在课堂上制作的作品进行及时合理的评价,对那些制作有困难的同学,进行及时的指导,并做出相应的纵向评价。

  六、课题研究的结果

  1、评价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从学生方面分析。新的评价方案的实施不仅让学生成为了评价的主人,同时也真实地记录了学生学习化学全过程的表现和成果,学生得到更多的是表扬和鞭策。学生可以大胆地发表见解,创新精神得到了较好的培养,个性得到了张扬,自主、合作和课外探究能力得到较快的发展。由于创设了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教学气氛,学生兴趣盎然、热情参与、较好地解决了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问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由原来被动的接受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在学生开始能主动地收集、处理和发布信息资料,懂得自己做知识归纳小结,自己给自己评价,能主动参与合作和交流,也敢于上台表演和展示自我。

  2、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1)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理念。

  自我批评的创新人格,而且使教师懂得了应当以全体学生为主体,从学科学习入手,通过主课堂主渠道的教育教学、科技创新活动,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各方面素养得到全面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科学训练。有教师总结说“生命在评价活动中丰富,课堂在评价活动中生动,学生在评价活动中发展,教师在评价活动中成长,课程在评价活动中回归。”

  (2)强化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

  教师是具有专业知识、能力、训练、组织、伦理、自主、服务、成长的专业专业人员。教师是持续发展的主体——生理已成熟、但心智上仍有无限的发展空间,教育的发展与创新都必须与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并进。教师既是学习者和研究者——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自我引导”的结果。教师始终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者。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加以思考、研究、改进。由教师来研究改进自己专业的实际问题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自我培训方式。

  七、研究体会与思考

  1、观念需要更新。在教师中或多或少还存在着陈旧的评价和考试观念,以及对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进程的疑虑。

  2、方法需要掌握。教师对新的评价体系还了解不深,在评价操作上还没有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的新要求。

  3、影响需要扩大。家长、社会对课程改革、新课程评价标准、内容、方法,知之甚少,理解力缺乏,因此需要我们多加宣传、扩大影响,取得家长、社会对课改的理解与支持。

  研究开题报告 5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国内现状:我国当代教育界十分重视对课堂导入这一环节的研究,在理论建设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如刘如正:、于漪:、郑桂华的等等,这些著作从不同层面对语文课堂导入的科学性进行了诠释,有很强的理论指导价值。此外,教育类期刊上有广大一线教师的实践总结,他们在课堂中提炼出有效的心得体会,也很好地促进了语文课堂导入的良性发展。

  存在弊端: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材编排的内容比较多,容量大和教学课时紧张,很多老师对导入环节都是简单化处理,甚至认为导语是可有可无的,老师一走上讲台就是“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某课”。课题开题报告范文。有的老师连这句简单的话语也省略了,走进课堂,就让学生翻开书开始上课。本应精彩的导入像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失去了光彩。

  研究意义:研究语文课堂导入的现状,探究其中存在的优缺点,将会有效地推动语文课堂向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发展。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导入是一门艺术。精彩的开场,生动的开课,都能迅速消除学生心理杂念,既能使学生情趣盎然地投入学习,又可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构建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使师生共同进入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达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成功的导入能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二、课题研究目标

  1、如何让语文教学导语很好的融入课堂当中

  2、怎样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导入语,能使整个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能够引人入胜

  三、课题研究思路本课题预定研究:

  分为方案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和结题四个阶段。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第一阶段:方案准备阶段(20xx年09月—20xx年11月):

  1、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实施计划,做好开题论证。

  2、选定调查对象(学生),制作调查问卷,了解七年级一班和二班学生对目前语文课堂导入的满意程度及想法建议。

  3、确立研究目标:①语文课堂导入设计的原则。

  ②语文课堂导入应注意的问题。

  ③语文课堂导入设计的特点。

  ④语文课堂导入设计的方法。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12月)要解决以下问题:

  第一、认真研读课例,整理得出相关课例中关于课堂导入的内容及有关评价。

  第二、深入课堂,揣摩一线教师的课堂导入环节的成功之处与不尽合理的细节,并形成文字材料。

  第三、课堂实践,用不同的导入方式进行同一篇目的课堂教学,总结成败得失。

  第四、实施问卷调查及访谈,对教学导入设计实施调查,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

  第五、重新深入课堂,用精心设计的导入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体验反思其成败得失。

  第六、以课后反思的形式随时记录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查阅相关教育文献资料,并解决这些问题。

  在解决问题中所采用的方法

  第一、认真阅读研究人教版语文课程标准,掌握新课标对语文学科的定性。

  第二、阅读相关书籍,研究以往案例的得失,指导自己的教学。

  第三、把教学内容与实际问题紧密结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

  第四、鼓励学生发现客观世界中的`语文因素,亲身体验通过学习历史解决实际问题的快乐。

  第五、创设合理问题情境,采用恰当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六、通过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触类旁通。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01月)

  1、根据查阅的资料设计出不同要求、不同类型的课题导入。

  2、及时进行“同课异构”的导入设计,将精心设计的导入案例运用到实际学中。

  3、对实际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反应做出反馈总结。

  4、及时写教育教学随笔,教学反思。

  5、及时补充纠正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

  第四阶段:结题阶段。(20xx年02月——20xx年03月)

  1、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研究过程做归纳总结。

  2、整理研究资料,系统归纳。

  (1)20xx年06月——20xx年12月分阶段完成理论探讨和实践总结,以论文、教学案例、教学随笔、课堂设计等方式呈现阶段研究成果。

  (2)20xx年03月,以结题报告方式呈现最后研究成果。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方法:

  教学语言不同于普通语言,它是在逻辑语言上的升华提炼而成的。是形象化的优美语言。教师运用这种情感化的语言去讲课,能够极大的唤醒学生的感情。采用以下的方法。

  运用教具导入法、描摹景物导入法、提问问题导入法、介绍作者导入法、新旧联系导入法、剖析标题导入法、联系实际导入法、故事诱导导入法、激情感染导入法。

  五、小组成员及分工徐:

  全面负责课题组的研究工作,负责撰写方案设计、问卷调查、中期报告、及多种形式的研究成果、结题报告等。

  袁:负责课题组的研究工作,组织策划课题研究的整体思路。

  李:负责提供后勤服务,组织和主持课题组集体研究活动。

  蒋:负责运用教具导入法、描摹景物导入法、提问问题导入法课堂导入特点及方法的研究,设计特色导入方案,开展课堂实验,进行个案分析,撰写论文、随笔等。

  张:负责介绍作者导入法、新旧联系导入法、剖析标题导入法课堂导入特点及方法的研究,设计特色导入方案,开展课堂实验,进行个案分析,撰写论文、随笔等。

  郁:负责联系实际导入法、故事诱导导入法、激情感染导入法课堂导入特点及方法的研究,设计特色导入方案,开展课堂实验,进行个案分析,撰写论文、随笔等。

  唐:负责提供理论资料,问卷调查,管理课题档案。

  六、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技术性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形成较系统的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导入方法和模式。

  2、成果呈现方式:研究中各负责人写出的相关论文、反思随笔、导入设计、案例等。

  研究开题报告 6

  一、课题名称:

  《初中语文课的策略研究》

  二、研究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研究本课题的背景:因为条件的制约,语文综合性活动课在农村中学较难以开展,通过查阅相关并经过一轮“课改”的实践与探索,对这方面有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的认识,更激发了研究的兴趣。语文综合性学习属于“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种。它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本课题就是研究如何在课堂中开展综合性学习,研究综合性学习课的内容和形式,总结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方式,测评综合性学习课对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作用。

  理论意义: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是不无裨益的。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和学习语文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发挥其学习语文的主动性,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实践意义:活动课上,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实验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着力于综合性学习的特性及其功能的科学开发和充分利用,将“课改”有机地内化于多元互动、有序有效的主体综合学习之中,从而构建自主、合作、探究新型学习方式平台,建立平等、民主、互动式新型师生关系的契机,实施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

  三、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国外的研究成果是建立在它们独特的国情之上,对我们国家的中小学来说,可以借鉴的成分不多。国内这方面的内容刚起步,如《语文课“综合性学习”的历史发展》(蔡明著)、《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教材使用策略》(颜国仁著)、《谈语文课设置综合性学习的意义及其实施策略》(徐丽艳著)等等,这些研究成果适合应用在城区条件较好的学校,不太适合于农村学校,而且,这些研究针对的是课外或校外进行综合性学习,而在课堂教学主渠道全方位整合性活动的探索少。本课题则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着力于综合性学习课的.特性及其功能的科学开发和充分利用。

  四、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总目标是促使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阶段性目标:

  第一阶段: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第二阶段: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第三阶段: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关心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五、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结合家庭生活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2、结合学校生活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3、结合自然科学和文化生活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等。

  六、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1、开始研究的方式:课例研究法;问题研究法。

  2、收集资料的方式:数据法和问卷调查法。

  3、整理和分析资料的方式:逻辑法。

  4、研究结果的成文方式:结题报告和相关论文、课件等。

  七、本课题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从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的目标体系的确立、操作体系的实施、评价体系的应用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培养兴趣,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第二阶段:保持兴趣,逐步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

  第三阶段:综合性语文活动,激发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八、本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阶段成果、最终成果形式:撰写阶段报告和结题论文、课件等。

  九、本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本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本课题参加人员为本校初中语文组教师。

  李x坚-本课题负责人-教研组长-中学高级教师

  李x云-备课组长-中学一级教师

  陈x东-备课组长-中学一级教师

  谢进-中学一级教师

  陈x水-中学一级教师

  李x生-中学一级教师

  康x志-中学一级教师

  徐xx娇-中学一级教师

  张x娟-中学二级教师

  戴x杰-中学二级教师

  洪x霞-中学二级教师

  张x端-见习教师

  课题组成员具体分工:

  李x坚(课题负责人)-主持课题研究,负责制订实施方案,总体策划,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李x云、陈x东-辅助负责人进行策划并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陈x水、谢进-负责选择课外读物;组织、指导学生查阅资料。

  洪x霞、张x娟-负责开展“结合家庭生活”方面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徐x娇-负责开展“结合学校生活”方面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张x端-负责开展“结合自然科学和文化生活”方面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戴x杰、李x生、康有志-负责调查、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每一阶段所达到的目标。

  十、经费估算及来源

  经费估算:

  1、外出培训学习(差旅费、会议费、咨询费等):6000元

  2、资料书籍费、上网查资料的费用、文印资料费等:4000元。

  3、成果汇编(成果鉴定费、印刷费等):4000元

  返回目录>>>

  开题报告模板 1

  一、选题的背景

  1、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1)符合时代的发展需要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了新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事关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高中语文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需要。

  (2)适应语文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明确指出“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积累传统文化知识,增加文化底蕴,并融会贯通于语文学习的全过程,这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

  (3)符合本校“卓雅文化立校”的需要

  本校学生主要来自贫困山区和农村乡镇学校,条件所限,学生阅读量小,在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方面知识不够、不广、不深,水平参差不齐。探索行之有效的“补充”方法,提升本校学生传统文化素养,进而辐射带动其它县域高中,很有必要。语文课程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丰富学校“卓雅文化”内涵,将对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校文化建设起到重大作用。

  2、内容概述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突破理论和宏观上的阐释,从相对具体的层面来探求语文课堂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经典名篇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从本校实际出发,建设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积极探索语文教学艺术,研究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二、课题研究目标、内容

  1、研究目标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高中语文教材内容为基点,构建传统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达到“文化养人,立德树人”的目的。

  2、研究内容

  (1)调查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时存在哪些不足,并分析其产生原因。

  (2)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资源的开发

  一是准确理解语文教材内容,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知识,利用教材、读本等资源,发挥教材这个“例子”的教育和示范作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融入教学活动,把古代教育思想精华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二是利用习题册、试卷、图书等资源进行传统文化主题延伸阅读,利用网络进行辅助阅读,重视帮助学生建立传统文化知识结构。三是充分利用本地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开展文化采风,把节日文化、本地民俗文化等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3)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

  要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而制定的教学行为方式和行为艺术。语文课堂教学要关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从课堂导入艺术,问题情境创设艺术、课堂节奏调控艺术、师生相互交流艺术、恰当使用先进教学资源的艺术等方面,从内容到形式使语文课堂教学成为一种美的享受,从而从宏观到微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整合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运用课堂教学艺术,构建“生命课堂、人文课堂、和谐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传统文化的领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调查法;

  3、个案研究法;

  4、经验总结法;

  5、行动研究法。

  四、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周期预计为2年。计划分为四个阶段:

  1、准备阶段

  (1)查阅并收集文献资料,了解省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动态及成果。

  (2)明确课题研究内容及目标,设计研究方案。

  2、初步阶段

  (1)设计师生问卷,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

  (2)召开课题研讨会,制定针对性策略和措施,进行可行性论证,撰写开题报告;

  (3)学生以教材、读本等为媒介,了解中国优秀文化传统;

  (4)在课题教师所在班级课堂教学中实施“古诗文美读法”,教师交流课堂效果心得体会;

  (5)阶段总结,交流经验,调整计划,部署下阶段工作。

  3、深入展开阶段

  (1)调整研究方案,邀请学校教科研部门或课题专家给予指导;

  (2)让更多教师参加研究,深入探讨本课题项目在教学中的实践意义和可操作性;

  (3)深入探讨本课题项目的`研究内容,编写传统文化建设校本课程;

  (4)撰写中期报告,举办中期成果汇报会;

  (5)汇编论文、案例集,组织论文评选活动,推荐优秀作品到相关报刊发表。

  4、总结阶段

  (1)设计师生问卷,了解课题效果;

  (2)收集整理资料,总结课题研究,完善课题理论框架,撰写研究论文和报告;

  (3)做好验收准备。请上级领导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鉴定。

  五、预计研究成果

  1、阶段性成果

  (1)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2)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论文

  (3)传统文化校本课程

  2、最终研究成果

  (1)论文、案例汇编

  (2)结题报告

  六、完成课题研究的保证条件

  1、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

  (1)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为课题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已完成4项研究课题,为此项课题研究积累了实践经验。

  (3)本课主研人员有省、市级骨干教师,有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业务精湛,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胜任本课题的研究任务;课题组成员在校刊发表多篇涉及国学经典的随笔及论文,学术研究气氛浓厚,研究能力较强。

  2、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我校是河北省示范性高中,能带动课题组高效完成此任务。

  (2)经费:我校是省级示范性高中,非常重视教育科研,能为课题研究提供经费支持,包括图书资料费、印刷费、调研学习费、专家报告费、竞赛费等。

  (3)设备:学校配备电脑,开通网络;学校有河北省中小学一级图书馆、多媒体教室、自动录播室、互联网教室,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空间;学校创办的校刊、网站、广播站和电子公告屏,为本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平台。

  开题报告模板 2

  一、选题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目的、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实例研究

  俄罗斯圣彼得堡的Denispopov Bar,酒吧室内设计上大量采用了红色系,非常迎合女士消费者的喜好,以代表浪漫的蓝紫色为基调突显了酒吧温馨、浪漫的情调,珠帘式吊灯的粉饰更是凸起了酒吧设计效果图心爱、风雅的一壁,让人无穷的神驰。在这样的酒吧,点上一杯PINK LADY,是很不错的。

  2、国内实例研究

  杭州的SoHe酒吧,它是一个运用色彩的典例子。这个酒吧有着迷幻的色彩和令人迷醉的氛围。酒吧的墙面柱面和天花板各种色彩划分离无数的块面、冷与暖、明与暗,含蓄与夸张在这里被表现得淋漓尽致。由于纯色给人的印象极为强烈,如果运用不好,便流于平庸和杂乱,然而SoHe酒吧中每一色块都经过精心设计。宁静如水的淡蓝和闪耀着金属光泽的金黄,主宰着这家酒吧色彩的主调,淡蓝凸显吧台,有一些静,有几分温馨;金黄点缀屋顶,如梦,如幻,如一段恢宏的乐章,那五颜六色的顶灯,闪烁在千丝万缕的金色中,让每一种空间充满色彩,让每一种色彩各得其所,热门会禁不住靠在吧台,细细地把玩透明的酒杯,将紫红的葡萄酒,一点点品尝,也对那些或高贵、或温暖、或冷静、或热情的颜色,生出一份理解。

  (二)、发展趋势:

  酒吧的色彩搭配主要是以本身的市场定位相符,人们的经济收入与消费观念,决定了酒吧发展的步伐。发展是必然的趋向也是可以预见的`。主要考虑到消费阶层的年龄、喜好、消费能力等。这些性质决定了酒吧的色彩使用得当可以突出气氛。

  (三)、选题目的:

  环境色彩设计各有区别,而娱乐空间的色彩多样,色彩的环境必须满足人们的使用功能的需要,为人创造舒适的环境,有利于增进人际交流和放松心情的气氛。此方案主要适用于青年消费群,室内色彩的运用可以为年轻朋友营造一个舒适的娱乐空间。

  (四)、选题意义:

  酒吧自诞生以来就担负着社交的功能。致力营造一个时尚、优雅而充满情趣的环境。在这样一个舒适而令人兴奋的环境里,结朋交友,让梦想成真。

  酒吧代表了一种新型的娱乐文化。在酒吧里,无需考虑社会地位、等级、礼仪问题。相反,举止得体才是基本的交往准则。这样,人们每天跨越出身、等级和地位的交流沟通,他们必须尊重彼此的看法,不管对方是谁,只要是在酒吧里和你沟通。因此,酒吧能培育出一种尊重和宽容别人思想的新态度。

  酒吧或许是比较热闹的场所,但到酒吧来寻求心理支配,可能孤独和寂寞会更多一些。酒吧和卡拉OK不同,它不需要对话。有音乐,有酒,来取代思想的交流和灵魂的对峙。酒吧能够使年轻人较早地接触“仿真”的现实社会,对于走入现实社会生活大有裨益。其次,通过和“酒吧”形形色色的人接触,对摆正人生态度有着缓冲作用。

  而人对色彩有天生的需求,形体是具有各种表情的,色彩也同样具有各种表情,有影响人们感情的作用,在这里把它叫做色彩情绪。在现实生活中,人类与色彩接触也最为频繁,色彩是物质的,同时也是精神的。创造合理的色彩搭配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能带来生活方便和艺术情趣。

  二、研究内容

  (一)、酒吧室内色彩在建筑、室内装饰中的作用

  (二)、酒吧空间的色彩分析

  (三)、酒吧室内色彩应考虑适用消费者群体需求及心理反映;

  1、不平衡的色彩是不愉快的色彩

  2、不同色彩给人的不同感觉

  (四)酒吧装饰色彩在酒吧中的应用

  三、研究方法

  (一)、调查法

  (二)、文献研究法

  (三)、观察法

  四、预期结果

  通过对消费阶层的调查,“蓝调”酒吧设计方案主要为青年消费群营造休闲氛围,室内色彩搭配,配合灯光效果,结合店内商品陈列以及由内而外的装饰。墙面、地面、天花板、窗帘等均已绚丽色彩为主。搭配室内激烈的音乐,渲染出室内放松的休闲空间。

  五、论文框架

  前言

  一、色彩在建筑、室内装饰中的作用

  (一)、色彩对于人们生活的意义

  (二)、色彩在建筑中的装饰作用

  (三)、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装饰作用

  二、酒吧空间色彩分析

  (一)、色彩设计的要素

  (二)、酒吧空间分析

  (三)、酒吧灯光与色彩的关系

  三、酒吧装饰色彩在创作中的应用

  (一)、酒吧装饰材料色彩的应用

  (二)、酒吧照明色彩的应用

  1、光线对酒吧的装饰作用

  2、霓虹灯的应用

  总结

  六、参考文献

  [1] 蔡启仁.《色彩设计哲学》. [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6年12月第一版

  [2] 刘宝岳.《色彩构成设计》. [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xx年2月出版

  [3] 张副昌.《室内环境艺术设计》. [M].轻工业出版社, 1992年5月第二版

  [4] 陈鲤庭.《色彩艺术特征论》. [J].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6年3月第一版

  开题报告模板 3

  各位领导、专家教授、老师们:

  本课题于XX年4月7日申报批准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信息文化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子课题。为了便于地方管理,再申请为茂名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并于 XX 年 2 月 10 日由茂名市教育学会、茂名市教育局教研室正式批准立项。经过紧张的筹备,今天正式开题了。现在,我代表课题组向参与课题教师作开题报告,提请各位教师讨论,并请上级领导及专家教授多提宝贵意见。

  一、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中指出:“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等,灵活、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并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任何一种方法和模式的选择和使用,都应该建立在深入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 《信息技术》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它不仅教学内容新、教育理念新,更重要的是教学方法新。由于信息技术课的“新技术、宽视野、重实践、严逻辑”的特点,这门课不再是单纯的传授计算机知识与训练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因此我们必须变革教育、教学思想,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并深入理解其内涵,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我县为沿海一小县城,由于经济落后,受条件限制,信息技术教育开展较晚,虽然各校也开展了一些小规模的多媒体教学研究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信息封塞,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而对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发展,与传统方式相比,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拉近了我们与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的距离,使我们的教学研究取得专家的及时指导有了可能。我们通过互联网的积极联系,得到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研制组负责人李艺教授及研制组秘书钟柏昌的热心帮助和支持下,以课题的形式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实验,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具体作法,并进行反思与重建,论证其教学效果有效性和可推广性。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任务驱动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法,虽然任务驱动教学得到了国内外广泛的研究和实践,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层面的提升,这种“营养”上的先天不良导致不足和负面影响日益显露,怀疑和批评之音逐渐增多,来自专家的批判:“目前许多教材都号称以任务驱动,但缺乏带实际意义的综合性任务,只有一些小任务,实际上与传统的练习题无异。”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主要有三个基本观点。第一,学习是一种意义建构的过程: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与其自身的认知结构有关。学习者在学习新的知识单元时,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获得知识,是通过个体对知识单元的经验解释从而将知识转变成了自己的内部表述。知识的获得是学习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第二,学习是一种协商活动的过程:学习的发展是依靠人的原有认知结构的。由于每一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认知结构,对现实世界都有自己的经验解释,因而不同的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会不完全一样,从而导致了有的学习者在学习中所获得的信息与真实世界不相吻合。此时,只有通过社会“协商”和时间的磨合才可能达成共识。第三,学习是一种真实情境的体验: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而且要让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2 行动研究理论

  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合于广大教育技术实际工作者的研究方法。它既是一种方法技术,也是一种新的科研理念、研究类型。行动研究是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变社会行为的目的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要求实际工作者进行积极的反思、参与研究,要求研究者深入实际,参与实际工作,并要求两者相互协作,共同研究。这样,研究者可以从“局外人”转变为“参与者”,从只负责“发现知识”到负起解决实际问题的责任,还可使实际工作者改进其行动和工作。

  本课题在反思任务驱动教学的基础上,从新的理论视角出发,对任务驱动教学加以重新建构,从专家、教研员、教师三位一体研究方法,开展任务驱动教学的行动研究,在实践中进一步发现和解决任务驱动教学所存在问题,修正任务驱动教学的有关理论和做法,论证任务驱动教学的效果,积累任务驱动教学的成功经验。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包含了三个方面:基础研究、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通过对任务驱动教学的现状分析,重建任务驱动教学的理论体系,以电白一中、春华学校、电白实验中学的初中、高中不同班级为实验班,开展行动研究,克服当前任务驱动教学所凸显的问题,总结一套“重建”后的任务驱动教学的方法和模式。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核心方法为行动研究法,同时伴以文献研究、调查法、访谈、网络研讨等。

  首先在信息技术教育专家的指导下对现行任务驱动法的理论进行重新梳理工作,针对现行任务驱动法的弱点与弊端,重建任务驱动法的理论,探索新的任务驱动法课堂教学模式,然后由专家、教研员、一线教师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网络研讨,三位一体合作对实验班的课程进行任务驱动教学的教学设计,对实施的教学过程进行拍摄录像分析,通过电邮、电话等手段进行远程交流和指导,及时调整研究过程中的偏差,记录成功的经验。

  通过两个学年的行动研究,及期末和期终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测评数据,进行过程性评价和定性分析,总结出研究经验,以论文的形式形成研究成果,并把优秀的教学案例、学生作品展向广大教师推广和借鉴。

  六、课题研究的实施周期、步骤 和预期成果

  课题研究的实施周期: XX 年 9 月 -XX 年 8 月

  1 、准备阶段: XX 年 9 月 -XX 年 1 月

  成立课题组,准备开展课题研究的相关软硬件设备,收集相应资料,选用并学习使用远程网络交流工具,开展网络交流讨论,讨论课题研究的方案和计划,对任务驱动教学理论进行重新建构,并创建课题研究专题网站。

  预期成果:建立课题专题网站,收集相应资料,开展网络交流讨论。由刘敏完成《任务驱动教学法反思与重建后的课堂模式探讨》论文及研讨课例实录。

  2 、实验阶段: XX 年 2 月 -XX 年 6 月

  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XX 年 2 月 -XX 年 8 月

  通过网络交流对我县高一信息技术教材进行教学设计,在三校中选定实验班和对照班,同年级的其他班级作外部参照。实验班的教学主要以任务驱动教学为主,对不适合任务驱动教学的内容采用与对照班相同的常规教学法,对照班用常规教学法进行第一阶段的行动研究,完善任务驱动教学理论。

  期末根据测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学生进行访问调查,总结调整实施的方法与效果,对第一阶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得出初步结论。

  第二阶段: XX 年 9 月 -XX 年 7 月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任务驱动教学法,实验教师在专家、教研员的指导下独立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并做好研究过程的记录。期终对第二阶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得出最终结论。

  预期成果:参与课题组老师根据实验效果各自撰写实验效果报告、制作《新型任务驱动教学法示范课例》 vcd 。

  3 、结题阶段: XX 年 7 月 -XX 年 9 月

  整理各种资料形成研究成果,同时邀请教育领导部门和兄弟学校有关教研人员进行评测、推广和借鉴。

  预期成果:形成《重建任务驱动法课堂教学模式结题报告》;参与实验者各自撰写研究成果论文。

  七、课题组人员

  研究指导顾问:

  课题负责人:

  教学实验教师:

  各位课题组成员,本课题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只要大家扎实工作,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开拓创新,我们一定能够按照预期的目标圆满完成研究任务,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为推动我县信息技术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为新课标的推行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

  谢谢!

  开题报告模板 4

  课题名称:高中历史“目标导学”预设与生成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1、今年来,在课堂中应用目标导学的研究中,很多研究者都把运用导学案进行的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来进行研究。理论研究者主要从理论方面探讨目标导学教学模式的特质与理论依据,一线的教师则更多地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从各自的学科角度对目标导学教学的具体操作进行了探索,围绕着“学案”的设计和学案的实施两方面内容进行研究,这些研究都取得了一些有效的成果。但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感觉,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目标导学还有研究的必要,首先是目标导学的内涵及策略都需要进一步丰富。其次,现行教材的目标资料需要进一步明晰。最后,在目标进一步丰富和明确的前提下,如何真正实现导学而不是导教,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2、20xx年我校提出了目标导学教学新模式教学改革,该模式尊重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思想理念,同时,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与领导者的“主导”地位被充分显现。教师通过确定教学目标、实施教学目标、控制教学目标、检测和评价教学目标等一系列环节,利用课堂内的资源及对问题的讨论、分析与拓展,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并把学习目标、内容在45分钟的课堂内分步实施完成。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课题研究的目的:

  (1)教师学习、认可“目标导学”模式的课堂教学优点。

  (2)研究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实效性,真正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3)探索出高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乐学、会学,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2.课题研究的意义

  (1)通过实施“目标导学”模式教学,探索、总结出适合该模式的历史课堂教学案例,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改变我校一些缺乏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方式。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面向全体学生。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

  (3)以研促教,加快我组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高效教学观,逐步提高我组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进而优化教学,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二)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围绕“目标导学”,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以课例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式,采用“案例-评价-反思-交流”的教学流程,深入开展教学专题化研究,组织教师集体攻关。不断提高研究的质量,探索在课堂教学中以“目标导学法”为特点的课堂教学方式。以创新教育理论引领课堂教学的发展,从而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以及驾驭课堂能力的提升,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与主要内容

  具体目标:

  1、学生成才。学生协作互助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自学质疑能力等得到大幅度提升,形成积极主动、乐观向上、自信自强、克服困难的良好心理素质,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和公平竞争、集体合作的精神。

  2、教师成长。通过“学习、实践、评价、反思、交流、合作”的实践策略,不断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方式改革过程中导学、导教、导练以及课后反思的能力。同时,通过这种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促使教师不断钻研业务,提升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促进广大教师在改革中成长。

  3、学校发展。通过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营造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促进良好学风、教风、校风的形成,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全面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研究内容:

  1、通过教师的“目标导学”模式课堂教学示范、现场听课、评课及问卷调查与访谈,总结模式优点,使该模式能被其它教师认可。

  2、通过示范课及辅导讲座,使课题组教师基本掌握“目标导学”模式教学的基本流程,并进行实践、创新与总结,实践出适合各章节内容的课堂教学高效教学模式及优秀教学案例。

  3、通过不同的目标导入案例,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与学生座谈或问卷调查,总结出各章节的教学内容用什么样的目标导入方式才能激发出学生最大的学习动机,获得新课导入的优秀案例。

  4、如何组织教学,达成高效课堂。即:

  (1)通过教学实践,教师能确定哪些内容适合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哪些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学习。

  (2)通过学习,借鉴及对比实验,教师掌握编“合作学习小组”的科学性。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总结出教师提出问题的科学性、有效性。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教师获得采取什么样的讨论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讨论中得到收获。

  (5)通过了解、调查、追踪对比,了解各学科、各章节哪些知识需适当拓展。

  5、通过该模式的教学实践研究发现和总结出还有哪些不足及困惑。

  三、完成课题的条件及人员分工

  (一)人员分工:

  课题组组长:梁晓英负责整个课题的组织工作,申报课题并对课题进行论证、总结等工作。

  课题组成员:曾宪书负责主抓课题实施研究;刘秉义具体负责材料的积累,实施科研课题的过程管理:其他成员参与编写教案,听课、评课,撰写论文等工作。

  (二)进行该项目研究具备的基本条件:

  1、学校的研究环境

  在校领导的重视下,我校的教育科学研究气氛浓厚,科研工作取得良好的成绩。

  2、资料准备

  学校有多年教育科研管理和理论培训的基础材料和教育科研方法理论等方面的书籍,图书室还有近百种教育期刊,有优越的条件开展课题研究。

  3、经费保证

  学校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并在人员、时间、经费上提供保证,按课题计划确保经费投入,进一步改善课题设施和课题条件,创造有利的条件保证该课题的顺利进行。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是属于实践研究的范畴,兼有理论研究。可以采用文献调查、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研究文献资料,全面、正确地了解研究的内容。

  2、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座谈、测试、访谈等多种形式,对实验要素进行科学分析与系统整理,形成一般性结论。

  3、行动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对随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修改和补充。

  五、课题的实施

  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为20xx年11月--20xx年10月,共分为三个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2月)

  1、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组织学习“目标导学”模式的教学基本环节,收集有关“目标导学”的资料。

  2、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组,确定个人研究内容,制定研究计划。举行开题报告会。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xx年3月-20xx年7月)

  第一步:(20xx年3月-20xx年11月)

  1、进行集体备课,积极开展“目标导学”模式公开课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反思、学习、探讨、改进、再实践。

  2、邀请本组及其他教研人员一起听课、评课、提出意见和建议,完善“目标导学”模式。

  第二步:(20xx年12月-20xx年2月)

  1、实验教师依据研究方案,对研究过程进行整理、设计编写“目标导学”教案。

  2、制定能指导本学科“目标导学”模式的`教学评价表,对实施过程进行可操作性的评价。

  3、撰写阶段性论文。

  第三步:(20xx年3月-7月)

  1、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学校及时总结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制定措施,深入开展研究。

  2、定期开展“目标导学”模式验收课活动、比赛课活动。

  3、对“达成目标”进行研究和总结。进一步完善“目标导学”模式的教学评价表,追求“目标导学”模式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xx年8月-20xx年10月)

  1、完成本方案“研究内容”中规定的各项研究项目,编写“目标导学”模式的教案汇编,撰写论文和结题报告。

  2、进一步深化完善、推广本学科的“目标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六、最终完成时间与最终成果形式

  (一)完成时间:20xx年10月。

  (二)成果形式:

  1、探索出了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教学成绩得到提高,本课题的研究,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学生的创新意识明显增强,积极性、主动性显着提高。表现为:课上积极讨论,大胆质疑,课下认真观察,勤于思考,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教师教学水平明显提高

  (1)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明显的改变,在不断的更新中,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角色的转换,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以主人翁姿态投入到学习中去,促使学生合作互助学习,增强了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2)通过课题的研究,教师将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汇集成文,撰写了教学设计、论文等,理论水平提高。

  (3)教师的授课水平明显提高,课堂40分钟有质量,教师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4)本课题研究实验带动了我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在这个课题研究带动下,我校的教学成绩大面积提高成为可能。

  3、“目标导学”模式的教案汇编,“目标导学”模式论文。

  开题报告模板 5

  一、研究的现实背景

  因为传统的作文存在以下弊端:一是学生讨厌作文,缺乏写作的兴趣;二是没有主动性,在教师的指导中被动地去写,从而内容空乏;三是没有教材,写作的指导出现“天马行空”的局面;四是教师的批改不及时,或一天两本,或两天三四本,时间上的拖沓,不能使学生的作文得到及时的评价,从而使学生失去习作的兴趣;五是学生养成对教师和作文书的依赖。但限时作文从形式上看,是对学生的作文时间做出了限定,实际上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涉及如何进行写作积累,如何调整写作心态,如何提高写作效率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快速限时作文之“快”的实现不在于约束,不在于规范,而在于“放”。“工夫在诗外”,想要能在限时写出优秀篇章来,就必须长期地多读、常悟、勤写,“腹有诗书气自华”……这都是前人的经验之谈,是指导我们学习的金玉良言。

  二、研究的意义

  作文教学牵扯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激发创造潜能。限时作文它是一定时间内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训练,写作过程中它既从语言文章方面训练学生识字写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润饰成文,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局面表达能力,又能从思想认识方面训练学生积极思维,加深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感受,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树立良好的文风。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1.科学的教育理论。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心理学家表明:学习本来是一个伴随终身的自娱过程,生命就是在这种自娱的过程中打开所有的器官,不断吸取生命成长的营养。

  2.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获取知识和能力重要的因素。学生的作文兴趣来源于“有材料可写”,一旦有了材料,他们就会跃跃欲试,表达兴趣浓厚。在这种情绪下,限时作文教学就会取得显着的效果。

  四、研究的目标

  1.通过课堂上精心设计的限时作文训练,增加学生写作训练次数,降低学生写作训练难度,激发学生写作训练兴趣,提高学生写作的水平,实现学生写作易写、乐写、善写的目标。

  2.冲破封闭、僵化的写作教学模式,沟通课堂内外,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习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机会,实现写作教学的内容创新、方法创新,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为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审美情趣、发展个性特长、形成健康的人格提供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帮助。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做到乐写,把写作当作一件快乐的事去体验。

  2.精心设计,正确引导,积极参与。以课堂训练为主,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性。

  3.训练过程做到由浅入深,逐步提高。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学生在习作训练中,写作能力、情感发展、认知水平得到提高。

  4.运用先进的思想,灵活的方法去训练。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习作氛围呆板,沉闷,拖沓。学生讨厌作文,两节作文课,只开个头,于是愁眉苦脸利用课下时间继续写,把娱乐、休息、课外阅读的时间都挤占而去,造成孩子学习负担过重。

  而快乐的限时作文,要求教师必须调整教学思路,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灵活多样的训练过程中,促使孩子自主地扩大阅读量,去体验生活,在习作中使自己的情感得以释放,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效果。

  六、课题研究的过程及方法

  课题研究过程:本课题的研究,拟定为一年。

  第一阶段:20xx 年 3 月,课题准备阶段。确定课题,制订方案,认证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20xx 年 4 月~20xx 年 4 月,课题实施阶段。根据方案实施、探索、研究,并对方案进行修改、补充,及时调整,阅读相关文献,进行相关教学实践和调查研究,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第三阶段:20xx 年 5 月,课题验证和结题阶段。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整理课题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并请有关专家给予鉴定。

  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新课程教材教法》等相关文献及与本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为此课题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了解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借鉴,为创新性研究奠定基础,为课题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2)调查研究法。通过观察、问卷、访谈、案例研究等科学方法,收集研究素材,整理分析、修改后实践,反馈研究的成效。

  (3)行动研究法。根据课题的设计,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收集有关资料,定期进行整理、分析。

  (4)个案研究法。确定研究对象进行跟踪调查,记录备案,在理论指导下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在不同阶段,根据研究情况使用适当方法,使多种科学研究方法灵活合理应用,以达到最佳的研究结果。

  开题报告模板 6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其年均11.1%的增速高于同期我国国民经济8.9%的增速,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六大贸易国,随着外贸进出口额的不断扩大,我国也将成为世界上贸易摩擦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众所周知,汇率在全球化经济的各种变量中居于核心地位,经济中的各种变量的状况最终将在汇率上得到不同程度上的体现。而且,自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至20xx年3月为止,人民币汇价已经上升超过16%,该幅度的升值,对出口既有负面的、也有正面的影响。可是,升值幅度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在如此快速的升值情况下,我国的进出口贸易自然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如果具体到整个医药行业又会有新的特色,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看历史的文献资料,找出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医药进出口的总体影响进行定性分析。

  2、统计分析法:利用人民币汇率变化与中国医药进出口额的变化数据建立二者之间的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解释二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原因,并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

  3、描述法:针对20xx年到20xx年我国对德国医疗器械进出口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4、总结归纳法:对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医药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预测分析,进而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三、研究内容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人民币升值对原料药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由于我国原料药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模式是成本领先,人民币升值对原料药行业将有一定影响。

  (二)人民币升值对西药制剂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三)人民币升值对中药制剂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四)人民币升值对生物制剂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五)人民币升值对医疗器械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利用统计数据建立二者之间的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解释二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原因。 (六)对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医药行业进出口贸易的总体影响进行预测分析,进而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从20xx年7月21日起我国放弃了盯住单一美元的做法,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人民币开始向上小幅升值。在汇率制度进行这项重大改革之前和改革以后近三年来,国际国内方方面面对于人民币升值问题发表了许多意见和进行过许多讨论,其中很大一部分涉及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影响,现将主要观点介绍如下:

  1、关于人民币究竟应当不应当升值的问题

  大部分国内学者和分析人士都同意人民币应当在小幅度、可控制范围内升值。普遍的观点是: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国际收支顺差越来越大以及外汇储备大幅增加的形势下,人民币升值是一个必然趋势。人民币长期盯住美元以及币值低估,使得我国贸易条件恶化,资源配置失当,贸易摩擦加剧,不利于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提高效益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外汇储备和因结汇造成的基础货币投放的不断增加,严重削弱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最终会带来严重的通货膨胀,不利于宏观经济的均衡和稳定。

  有研究者考察了市场化改革以来,在保持真实汇率不变与物价水平稳定的政策组合下,贸易品部门相对于非贸易品部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更快的情况。发现它所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增长,同时也带来工业/服务业产业结构扭曲、贸易余额扩大、工资水平下降等一系列问题。指出只有通过重估人民币名义汇率,实现真实汇率上升,从而使贸易品与非贸易品相对价格合理调整,才能优化我国的经济结构,改善外部不平衡,并促进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

  不同意人民币升值的意见主要来自国际上几位著名经济学家,如蒙代尔、麦金农、张五常等。他们认为人民币升值并不能解决中国的贸易顺差问题,而是将导致中国外贸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下降,恶化就业形势,压低农产品价格,损害农民利益,造成通货紧缩,进而激化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人民币升值还将助长新的升值预期,刺激国际投机资本的大量流入。

  2、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主要来自哪里

  主流意见认为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全球经济的失衡。目前全球经济失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美元发行不受约束,全球流动性大大增强,致使真实经济与虚拟经济加大背离;二是美国持续的高消费与低储蓄率,造成其财政和国际收支账户双巨额赤字;三是中国高储蓄、高投资、出口导向和消费不足导致生产能力急剧扩张和国际收支巨额盈余;四是全球贸易形成了美欧地区以美国为主的净进口和亚洲地区以中国为主的净出口持续扩大的格局。这几方面的结构性矛盾正在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风险,因此需要逐步调整。而美元的贬值和人民币的升值都是调整的`应有要求。

  有的学者认为,人民币升值压力有两种,一种是短期压力,一种是长期压力。短期压力是内外经济失衡造成的,表现为国际收支持续大量顺差;长期压力是中国经济长期快速增长,劳动生产力不断提高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带来的。

  也有学者指出,布雷顿森林体制解体以后,汇率的波动常常是国际各种力量博弈的结果,基本上由金融性交易主导,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背离实体经济和贸易。在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中,国际游资的投机和炒做,即金融性因素的作用要远远大于实体性因素。

  3.人民币升值对医药行业的影响

  (1)化学原料药行业

  化学原料药出口比重较大,价格由国际供需决定,人民币升值降低其收入的记账价值。若人民币升值,将直接引起产品出口产品价格上扬,进而降低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从出口的产品结构看,化学原料药约占医药产品贸易总额的一半,因而化学原料药子行业受的负面影响比较大。特别是大宗原料药(VC、青霉素盐等)和特色原料药的销售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国外市场为主,人民币升值使得产品竞争力下降,该类药品的生产企业会受到较大打击。(责任编辑:admin)

  (2)西药制剂、生物制剂和中药制剂

  西药制剂和生物制剂:国外新特药的进口价格将会下降,间接压缩了国内仿制药的盈利空间,国内企业产品的价格会略有降低,但总体影响不大。

  中药制剂:原材料的采购及成药的销售绝大部分以国内市场为主,汇率的变化对其基本没有影响。从长期看,人民币升值将影响经济的增长速度和增长模式,消费品将取代投资品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中药在我国有很好的消费基础,特别是那些资源有限、垄断性较强的中药品种,受进口商品的替代作用影响较小,在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推动下,具有持续稳定增长的特点。

  (3)医疗器械

  人民币升值给医疗器械行业带来的将是挑战大于机遇。国外先进的中高端医疗机械本来就价廉物美,人民币升值后,国内同类产品与它们的竞争将更激烈。我国出口的中低端医疗机械将面临价格压力,竞争力会有所下降。相应地,国内医药产业整体的竞争层次得以提高,而医药企业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开题报告模板 7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个人电脑和网络的普及,人们的业余生活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选择一款好玩,精美,画面和音质,品质优良的休闲游戏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休闲方式。可以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除了工作、学习,玩自己喜欢的游戏正在成为一种时尚。而且休闲类游戏大概是覆盖年龄段最广的一类,相信有大量六七十岁的老人也玩过俄罗斯方块,也玩过五子棋等等,休闲类游戏曾经给了不少玩家们一个美好的回忆,也是目前游戏平台非常广的一类游戏。所以,开发出大家都比较喜欢的,高品质的休闲互动游戏,将会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让人们在工作学习之余,享受游戏的快乐,也是一款游戏真正成功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联众与中国游戏中心等老牌的平台的`推出,标志着休闲游戏在中国开始拓荒生根。98年联众成立,初期一直推行免费的策略,但由于联众是平台当中起步早、品牌效应好的厂商,加上曾经的同类型平台如宏基戏谷等等纷纷退出了竞争的舞台。

  作为国内最大最知名的专业游戏网站之一的腾讯游戏频道,在休闲游戏栏目上有着其他专业游戏类网站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发展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每日栏目浏览量在70万以上,并与多家休闲游戏与原创作者有紧密合作关系

  根据Newzoo发布的20xx年对美国和欧洲关键市场玩家的调查报告显示:大量的用户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和移动接入平台玩休闲游戏,虽然使用社交网路平台、移动设备和专业的休闲游戏平台的玩家之间有交叉,但是其占据各国玩家数量的比例依然很惊人。

  三、课题研究内容及拟采用的方法

  采用的工具:visualstudio20xx采用的技术:C#.netSqlserver20xx

  课题研究的内容:QQ游戏大厅是集一体的游戏客户端,用户可以通过游戏国际体验设计协会IXDC 历届大会精彩集锦 游戏用户体验大会 互联网产品大会 交互设计体验周大厅迅速进入游戏,与来自世界各地的玩家同竞技,共欢乐。本课题就是要开发一个类QQ游戏大厅的具有几个游戏的平台。拟采用的方法:

  系统结构:本系统利用。net平台上的类库并采用C/S模式即客户端和服务器简历套接字来实现通信

  数据库设计:由于系统是一个简单的C/S模式软件,数据库直接架在服务器端上,服务器采用了SQLserver20xx作为数据库服务器,从而能够大大提高数据安全性。

  四、难点及解决办法:

  难点1:网络通信设计

  服务器要与客户的通信就必须要用到Socket,我们在通过使用套接字与远程设备通信之前,必须使用协议和网络地址信息初始化套接字。难点2:游戏房间模块

  本模块可以算的上是客户端开发的核心部分。不仅需要与服务器建立连接,还需要与客户之间建立连接,在房间里面的聊天功能与大厅的聊天室不一样的,这里是客户之间的直接通信,而不需要经过服务器转发。在连接建立以后,聊天通信也同时建立。在这里申明。哪个用户建立主机,哪个用户就充当游戏主机的角色,一旦连接建立,监听函数就必不可少。

  五、工作日程安排:

  第1周:确定毕业题目。第2周:完成开题报告。

  第3~4周:查阅文献资料,确定设计总体框架第5~7周: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网络通信设计

  第7~9周:客户端功能模块实现,服务器端功能模块的实现第9~11周:游戏程序的编写第11~13周:调试与测试第14周:完成论文草稿

  第15周:完成论文正稿,准备答辨

  六、参考资料:

  [1]段德亮,余建。张仁才C#课程设计案例精编[M].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06.

  [2]夏敏捷。VisualC#.net开发技术原理与实践教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xx.01.

  [3]KarliWatson.C#20xx数据库编程经典教程[M].人民邮电出版社社。20xx.05.

  [4]王国胜。刘攀。尼春雨。C#基础与案例开发详解[M].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07.

  [5]肖辉辉。段艳明。用C#.NET实现对SQLServer数据库的备份与还原[J].软件导刊。20xx年06期:167-169

  [6]申启杰。凌捷。基于C#的插件框架设计和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xx年01期:148-149+164

  [7]王军弟;刘瑞玲。SQLServer中约束与触发器差异比较[J].电脑与信息技术。20xx年02期:75-77

  开题报告模板 8

  一、课题名称

  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我校提出“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研究”这一课题是基于校本化研究的需要,是一线语文教师们结合当前课改形势和本校实际情况,通过研讨、论证后提出的。

  我国正在实施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未来的社会是合作的社会,合作离不开思想、情感的交流,而口语交际是所有交流手段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所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因此,正确面对我校学生的表达交流的差异,探索既面向全体、又促使人人成功的新型口语交际教学策略,是十分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

  1、从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社会交往和人际交流,发展合作精神。”显然,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既能从语言文字方面训练学生认字识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润饰成文,又能从思想认识方面训练学生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感受,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个性品质,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交际基础。随着世界逐步走向国际化、全球化,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逐步向能言善辩、善于与另人交往与动型转变。

  语言表达、交际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语言表达、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之间的交往,消除学生交际时的羞怯心理。使学生无论在社会的大环境中或者班级的小环境中,都能达到敢说,大大方方地说;有利于感受到别人的关爱,同时也学会了去关爱别人。这样的交流,孩子们收获的不但是知识,是表达能力,更是具有了良好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口语交际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课标指出“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学生智力的思维的发展,有助于他们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

  如何使教学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已成功成为教育界日益关注的问题,因此,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将成为必然,其重要性、迫切性已成共识。

  2、从口语交际教学现状来看:认识片面,把口语交际训练定位于口语交际课的事,导致训练不足,训练的内容狭窄,时间少;没有把握“口语交际”的特点,缺少开放式情境的创设,没有实现从“听话、说话”到“交际”的转轨,导致学生没有由单向个体静态式活动转化为不同的双向组合动态的口语交际活动;缺乏趣味性、实践性,学生自主性不够,常常是无话可说或有话不想说不敢说。以上问题的存在妨碍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3、从学生发展的现实需要来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羞于开口,上课仅充当听众,对别人的发言不敢提出质疑。在口语交际训练果上,只有少数优生参与交流,大部分学生保持沉默。课间交流时,有些学生不敢主动向老师反应情况,甚至有些学生连请假也要家长代劳。如何让每位学生都能大胆地开口说话,主动地与人交流,成了我们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正是适应时代,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中产生,它的活动化、实践化趋势已日益成为我们研究的主导地位,我们将以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为基点,进一步探讨如何在活动与实践中、在怎样的活动与实践中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学生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培养提高的方法和途径;

  2、学生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培养提高的理论依据;

  3、学生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培养提高实验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1、探索我校学生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的有效途径,从而提高我校学生的口头及书面语言表达交流的技巧。

  2、如何激发学生进行语言表达交流的意识和愿望。在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加学生的参与表达交流的机会。

  3、如何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增大勇气形成良好的心理大胆交流表达。

  4、如何引导学生多读、多看、多背,增加知识储备的量,丰富学生底蕴,适时灵活运用。

  研究重点:

  重视有效教育的策略,包括课内外训练的步骤和组织,书面语口头训练的方式方法,解决“乐说”“善说”的问题,达到提高表达与交流的成效。

  难点:

  家庭、学校、社会营造和谐的氛围,创设语言发展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克服胆怯的心理。

  五、课题研究的的方法

  1、实验、观察法;

  2、统计、类比法;

  3、分析、归纳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1、选题、论证、申请、审批、开题(20xx年2月-20xx年5月)

  2、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确定实验研究对象(初中、小学各两个对比实验班)、选择课题研究方法、准备测量工具(20xx年6月-20xx年8月

  3、前期实验观察、中期成果总结、提出理论假设(20xx年9月20xx年8月)

  4、后期实验观察、测量统计分析、实验验证(20xx年9月-20xx年1月)

  5、理论总结、结题(20xx年2月-20xx年3月)

  七、课题研究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

  (一)行为方面的成果

  1、学生的书面和口语交际综合素质有明显提高;

  2、促进语文教学质量提高;

  3、促进教师语言变、表达与交流素质的提高。

  (二)文本成果

  1、形成《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2、形成《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研究》论文集;

  3、建成《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研究》数据库。

  八、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1、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组长:小川

  常务副组长:小辉

  副组长:小宁、小兴

  组员:小君、小杰、小彦

  2、课题研究组人员及分工

  负责人:小辉(统筹课题研究)

  实验研究、验证人员:小杰、小梅(初中)、小燕、小静(小学)

  观察、测量、统计人员:小君、小彦

  实验分析、提出假设、结论分析:小辉、小燕

  结题报告撰写:小辉

  九、课题研究的经费

  学校公业务费拨款4.5万元

  开题报告模板 9

  题目:许昌市至漯河市一级公路(K0+00-K3+010.468标段)设计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本工程设计为许昌市至漯河市的一级公路,是连通两地的交通要道,也是南北大走向京广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此路修通后对两地的经济发展都具有促进作用,也能一定程度上缓解京广线的紧张交通状况。公路处在河南中南部,属于东部温润季冻区,地形为平原,多处有村庄、农田、鱼塘和树林。另外该地区缺少石料,应加以考虑。针对沿线情况,选线应避绕村庄良田,减少填挖,追求工程量的造价最低。对路基应采取防潮措施,防止范翻浆和冻胀。以求在能够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以达到道路的畅通,车辆行驶舒适,并且尽量做到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适应、协调,尽量不破坏沿线的农田和村庄,同时也使工程量最小,也即造价最低。

  道路是一条三维空间的带状实体,其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挡土墙设计、路面结构设计、路基设计和排水设施设计。这其中涉及到道路等级和交通量的确定,平面元素的计算,路宽的确定,路面设计速度和坡度的计算,路基类型和路面类型的选择,排水设施的选用。具体内容:

  1、公路等级的确定: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相应的的`交通量确定公路等级;

  2、主要技术指标的确定:设计速度、圆曲线、缓和曲线、平曲线、竖曲线、路基宽度、路面宽度、路面结构及厚度、排水设施;

  3、路线方案选定:利用纬地软件根据地形初步定线,进行路线平面、纵断面设计;

  4、路基设计:路基横断面设计及土石方计算、路基排水设计、路基防护设计;

  5、路面设计:按沥青路面进行设计;

  6、编写设计说明书:按照设计程序逐项编写本设计项目的设计说明书。

  研究公路设计能够是我们熟悉公路设计的全过程,掌握公路设计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基本步骤和基本技术,对公路设计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并且也是培养我们运用综合理论和专业知识、收集、分析资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检验我们在学校所学能否灵活运用使之在实践中发挥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内形势:公路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公共基础设施。公路运输也在一个国家运输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息息相关。随着高等级公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公路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完善的高速公路网仍有不小的差距。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中国公路将通过“3个发展阶段”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第一阶段:近期达到交通运输紧张状况有明显缓解,对国民经济的制约有明显的改善;

  第二阶段:将在20xx年左右达到公路交通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三阶段:将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公路交通运输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

  国家主干线系统规划始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交通基础设施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交通部编制了《“五纵七横”国家主干线系统规划》,并于1993开始实施。该规划有5条南北纵线和7条横线组成,总里程约3.5万公里。该规划全部是高速公路和一、二级公路,连接了首都、各省会、直辖市、经济特区、主要交通枢纽和重要对外开放口岸,覆盖了我国大部分大城市。在高速公路网的发展上,交通部编制了《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并与20xx发布实施。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方案,形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连东西、纵横南北的大通道。高速公路网是有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向线和18条东西横向线组成,简称“7918网”,总规模8.5万公里,将服务对象扩展到2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此外,各省市自治区还根据各自情况,规划了省级干线网和地方道路系统。

  我国在公路初步覆盖全国之后,开始提升公路等级,新建高等级公路和低级公路的改建成为主要任务,一级公路的建设也成为重点。新建公路在追求技术指标之外还要求提高适应能力、保障能力和信息化程度,减少资源消耗,减小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我国公路设计追求的目标,也是经过国外实践并在实行的新型生态公路的标准。

  国外形势:目前世界各国的公路总长度约20xx万公里,约80个国家和地区修建了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已达20万公里,其中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这些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公路里程约占世界公路总里程的一半以上,高速公路里程约占世界高速公路里程的80%以上。美国现有公路总里程和高速公路里程最长,分别约占世界公路总里程和高速公路总里程的30%以上和40%以上,已经形成了8万多公里的州际高速公路网,公路已成为美国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西欧各国和日本,由于国土面积小,公路网基础好,高速公路也逐步成网,公路运输一直为内陆运输的主力。相比之下,前苏联和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公路里程较少,道路质量差,汽车运输在整个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远低于美、日以及西欧诸国。目前,许多国家的高速公路已不再是互不连接的分散的线路,而是向高速公路网的方向发展,欧州正将各国主要高速公路连接起来,逐步形成国际高速公路网。由世界公路发展史可知,公路如同汽车一样,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深刻影响着其所服务的每一个人和触及的每一寸土地,对促进国家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国家安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发达的公路网不仅是交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公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代表,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根据经济发展与高速公路增长的相互关系,国外发达国家公路的发展一般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发展起步期,其特点是:经济总量较小,高速公路认知度低,规模不大且里程增长缓慢。

  第二阶段,快速发展期,其特点是:经济加速增长,高速公路需求旺盛,通车里程迅速增长。

  第三阶段,接近饱和期,其特点是:经济稳定增长,资源紧俏,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增长趋缓,以提高路网质量为主。

  第四阶段,相对稳定期,其特点是:经济持续增长,资源紧缺,高速公路网规模趋于稳定,路网运行质量的提高主要依靠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实现,智能运输系统目趋完善是其主要标志。

  总之,当今世界公路基础设施的发展趋势是,发达国家以完善、维护和提高现有路网和通行能力为主,发展中国家则是普及和提高相结合,在增加公路通车里程的同时,大力提高干线公路的技术水平。

  三、毕业设计(论文)所用的方法

  1、收集资料,查阅公路设计规范,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2、初步设计 选用地形图2上部,在地形图上选取2条方案,利用纬地进行平面设计,横纵断面设计,然后通过比较安全、经济、工程量选择最优方案。

  3、技术设计

  平面设计:在满足圆曲线、缓和曲线、直线条件下进行平面线形组合设计。

  纵断面设计:满足纵坡坡长和坡度的要求下,结合竖曲线设计确定纵坡坡度和坡长。

  横断面设计:利用纬地软件画出横断面图,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

  路基设计:应根据公路的性质、等级和技术标准,结合地质条件进行设计,充分考虑不良地质条件的影响,设置支挡、防护措施。

  路面结构设计:将路基路面作为一个整体考虑,进行综合设计,根据公路等级、交通等级和目标可靠度等选定路面结构组合,并根据结构组合计算路面板厚度。

  排水设计:应用防水、疏通、排水相结合,并与路面排水、路基防护、地基处理措施等相互协调,选择适当的排水设施。

  四、进度安排

  1、开题报告、技术指标确定 (第1周)

  2、毕业实习 (第2~4周)

  3、路线方案比选、确定 (第4~6周)

  4、路线平面设计 (第7周)

  5、纵断面设计 (第8~9周)

  6、路基设计 (第10周)

  7、路面设计 (第11周)

  8、防护、排水、涵洞等设计 (第12~13周)

  9、排版 (第14周)

  10、修改、完善设计图纸和文件 (第15周)

  五、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获得情况

  [1]道路勘测设计。 杨少伟。人民交通出版社。20xx. 教材

  [2]路基路面工程。 邓学钧。 人民交通出版社。20xx 教材

  [3]土力学。 赵红德 廖红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教材

  [4]公路小桥涵勘测设计。 孙家驷。 人民交通出版社 教材

  [5]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JJ 37-20xx.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图书馆

  [6]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 CJJ 169-20xx.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图书馆

  [7]城市道路设计。 李杰。 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图书馆

  [8]公路设计指南。交通部公路司。人民交通出版社。20xx 图书馆借阅

  [9]公路设计工程师手册。 刘伯莹 姚祖康。 人民交通出版社。20xx 图书馆

  [10]公路设计百问。 李嘉。 人民交通出版社。20xx 图书馆

  [11]道路设计常用数据手册。 李嘉。 人民交通出版社。20xx 图书馆

  [12]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的若干问题探讨[M] 于恒栋。交通出版社 20xx.04图书馆

  [13]浅谈高等级公路缓和曲线采用长度问题[M] 宋金铭。林业科技学报20xx.01图书馆

  [14]公路平面线形设计中关于超高的探讨[J]. 黄京春。山西交通科技 20xx. 02图书馆

  [15]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6.人民交通出版社 图书馆

  [16]《公路路线CAD程序设计》[M]. 赵永平。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图书馆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公路设计规范 JTG D30-20xx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xx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D B01-20xx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xx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xx

  开题报告模板 10

  选题意义:

  随着社会竞争的越演越烈,很多人明显感觉到生活压力的所在,他们被一种毫无快乐和成就感的生活所主宰,这就使得哥特这种消沉的感觉成为了他们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们认为:痛苦就是我生活的选择。所有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人都会在哥特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获得新生。哥特主义中的时尚全是黑色的,态度全是阴暗的,风景全是模糊的,而这种风格变成了一种时尚,一种人生态度。哥特风格的服饰极端且偏激。典型的哥特打扮,复杂纹路的银饰,黑眼圈和悲伤麻木的表情,这对于很多颓废的年轻人来说,意味着一种反抗的精神。你可以试着“哥特”起来,用一种世界上最唯美、最自我的文化装扮自己成为了当今年轻人的流行话语。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传统的哥特式服装几乎全以黑色为主,强调的是衣服的层层叠叠,复杂与繁琐。给人以冷酷,沉闷的感觉。哥特时装经历了中世纪、维多利亚、朋克摇滚的洗礼,在依旧保持其受哥特式建筑风格影响之外,在整体造型上却发生了质的变化。优雅、完美、精致成为了哥特潮流的关键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人造皮革、塑胶这些大行其道的面料逐步退出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轻盈的雪纺、柔软的锦缎和奢华的皮草。如今的哥特式服装依旧保持着哥特的冷静和理智。随着哥特文化的不断发展,一些浓郁华贵的色调,如暗红,深棕,宝蓝也开始露面。哥特的黑色系被点亮。哥特服装强调的是设计感,从不对称的裁剪,维多利亚式的层层褶皱,披披搭搭的布条,突出的.是一种沉闷的气氛。哥特厚重的皮革与轻盈的纱面料的对比,使整个服装格外有平衡感,从宽松款式向紧身款式转变,给人以奢华精致的感觉。

  主要研究内容:

  1、此次以“哥特魅影”为设计主题,主要是想反映一种激进、散发、野蛮的反抗情绪。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被一种毫无快乐和成就感的生活所主宰,他们想要突破这种压抑、沉闷的生活方式,选择了走哥特主义路线,并为之疯狂,哥特的冷酷、沉闷能使他们获得新生并发展个性。对他们来说,这意味着一种反抗的精神,强调的是一种时尚,一种人生态度和一种社会风景。

  2、

  ⑴服装款式:对于哥特式服装而言,强调的是不对称的裁剪,以及印花图案的运用,倡导服装款式的奢华精致。

  ⑵服装材料:哥特式服装所采用的面料主要为棉和缎类,少量的丝绒和蕾丝,以及适当的经过特殊处理的皮质和大量的纯黑色皮革。

  ⑶服装色彩:主要以黑色为主,红色为辅。

  ⑷服装工艺:大部分采用立体裁剪对服装进行制作,强调的是服装的夸张、不对称、奇特、轻盈、复杂和多装饰性,以及频繁的使用纵向延伸线条。

  拟采用的研究思路(方法、可行性论证等)

  我的毕业设计完成,主要围绕“哥特魅影”的主题,通过以下方式与过程进行:

  (1)通过查阅服饰类期刊杂志,如《爱丽女性》、《ELLE-世界时装之苑》、《瑞丽》等丰富的网络资源,以及与服装相关的书籍,了解哥特式服装的发展历程及流行趋势,进一步扩展设计思路与设计内容。

  (2)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涉及的对象是年轻人群体,主要针对他们对哥特式服装的喜爱倾向及满意度来调查。确定毕业设计说明书的提纲与内容。

  (3)毕业设计期间,整合资料,完善设计方案,结合毕业设计说明书与毕业设计手册的研究成果,制作完成系列服装成衣。

  研究工作安排及进度

  1、20xx年12月初-12月中旬,接受任务书,收集毕业设计(论文)相关资料文献;

  2、20xx年12月中旬-12月底,确定论文或设计题目,撰写开题报告并审核通过;

  3、20xx年1月初-20xx年1月中旬,确定毕业设计手册提纲和服装系列作品设计草图;

  4、20xx年1月中旬-20xx年3月下旬,完成毕业设计手册一稿和服装系列设计作品一稿;

  5、20xx年3月下旬-4月底,完成毕业设计手册二稿和服装系列设计作品二稿,开始制作服装成衣;

  6、20xx年4月底-5月底,完成毕业设计手册正稿、系列设计作品效果图正稿和服装成衣制作工作。

  参考文献目录

  ①《成衣工艺学》 中国纺织出版社 张文斌

  ②《服装材料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杨静

  ③《礼服、设计、结构、工艺》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康建春、向东

  ④《服装立体裁剪》 辽宁科技出版社 纪婧、田宏等

  ⑤《时装画表现技法》 辽宁美术出版社 王弈、王群山

  ⑥《中西服装发展史教程》 中国纺织出版社 冯泽民、刘海清

  开题报告模板 11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价值

  在近xx年的英语教学生涯中,我们常常在传统初中英语教学与素质背景教育下的英语教学彷徨。在传统初中英语教学下,我们为了应试一味的进行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其实,在此过程中,我们内心感到深深的不安---因为我们知道,学生的创造力,学生的自主性,学生的个性与天性在被埋没。近年来,素质教育逐渐走进我们的教学中。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尝试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此期间,由于环境的限制,又让我们深深感到传统初中英语教学某些东西在我们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这就促使我们想到:传统初中英语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的部分,需要我们去继承;同时,结合素质教育,结合时代的发展,我们又要对传统初中英语教学某些方面进行创新---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提出了这个课题:传统初中英语教学的继承与创新。

  二、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传统初中英语教学的优势与继承

  传统英语教学是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它通常运用“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效果”五步教学法。在这一板块我们准备从传统英语教学方法的步骤、传统英语教学的教师角色定位和传统英语教学的某些教学方法上进行研究。

  ①从传统英语教学步骤上。传统英语教学方法我们可以简称为主复新巩布五步骤。事实上,这五步骤是一个很为科学的步骤。对于组织课堂,复习旧课,传授新知识,新知识的巩固运用是一个缜密的科学环节。

  ②从传统英语教学的教师角色定位上。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处于中心地位。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因材施教,及时地更改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并利用教师丰富的阅历和经验对课文进行声情并茂的讲解。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师主体能够及时的把课堂内外的各种因数进行运用,把国内外的各种最先进的理念及时的应用到教学中去,而不需要等到整个整个教育教学制度的变革才去运用某些适时的先进的教育理论。

  ③从传统英语教学的某些教学方法上。在传统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常常强调学生的朗读,背诵与记忆。事实上,在学习语言中,朗读,背诵与记忆是一个基本的,不可或缺的能力。我们现今素质教育下的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朗读,背诵与记忆的能力仍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基本功。

  在传统初中英语教学法中,有许多是我们在现阶段的英语教学中需要学习和借鉴的。我们应该努力挖掘出传统英语教学的精华,把新时代下的英语教育办得有声有色。

  (二)传统英语教学方法创新

  传统英语教学方法具有它无可争议的优势,但是,它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传统英语教学是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在此种形式下,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轻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苦学苦练,轻课堂教学的不断提高。只把学生看成是灌输知识的容器,而未把学生当做学习的真正主人;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在传统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与现实运用的严重脱节。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一般只重知识传授,轻全面素质提高;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最大弊端,是教与学都为一个目的——对付考试,教师重知识轻能力训练,学生学了难以实战。这一点上,是和语言学习的宗旨大相矛盾的。

  传统初中英语教学有着它有优势的一面,但是他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这就呼唤着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对传统英语教学方法的`诸多方面进行创新。

  李岚清副总理指出:“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这是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在教育目的层次上对素质教育概念的一种规定。从社会教育上看,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就要求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运用创新的教法实施创新的教育。实施初中英语教学的创新教法实践,我们准备从以下方面入手。

  1、从某些教法和教学环节上进行创新教法的教育实践。 我们准备在课堂教学导入、课堂教学方法、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四个方面进行创新教法的教育实践。

  ①多样化的热身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题的起始阶段,自然、恰当和精彩的导入可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导入环节的好坏对课堂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②多变的教学方法

  单一、古板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只能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③开放性的课堂提问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课堂提问对指明思维方向,创设思维情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但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靠教师长期有意识地培养而成的。不拘一格的答案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为课堂的教学作好铺垫。

  ④生活化的作业

  创新的英语教学不仅要把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使语言生活化,课堂生活化, 课后作业同样需要生活化。

  2、从英语教学的某些内容进行创新教法的教育实践。

  ①词汇教学的创新教法的教育实践

  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新课标的实施,英语教学重点集中在语用、语篇、交际能力和学习策略研究等方面,而词汇的地位似乎日趋下降。而在学习英语过程中,许多学生都遇到“过不了词汇关”这一问题。离开了有效的词汇学习,语言知识的掌握便无从谈起,实际能力的培养也必将成为无源之水,英语教学也就无效益可言。语言学家博林格曾指出“任何一个掌握了一门外语的人都清楚地知道,主要时间都是花在掌握这门语言的词汇上面的”。

  现有的词汇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在词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在教课文生词时只是先将文章后面的生词领读两到三遍,而后再讲解教材中出现的生词词义,甚至有些脱离了原文,直接根据课后的词汇表挑选他们认为的重点生词,讲解词义或用法。这种简单的词汇处理方法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造成了学生对生词学习的厌倦情绪,即使在老师讲解之后,学生依然对课文的生词的词义和用法模糊。以致于他们不能够用这些新词去表达个人的思想,交流自己的情感,这就是为什么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低下原因之一。

  同时,学生词汇学习的目标不明、方法不当,浪费了宝贵的学习资源。现今,不少学生在学习词汇过程中缺乏指导,只顾机械地死记硬背,虽然单词的拼写和意义都很清楚,但却不知如何运用。

  现有的词汇教学法存在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学工作者进行创新性的教学实践,让词汇教学法多样化,既不能片面追求新、异而使课堂教学留于形式,更不能够故步自封、墨守成规,使词汇教学活动枯燥、呆板而没有新意。教师要用好学生的记忆、遗忘规律,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和动觉等多中感官来提高单词的识记效果,并通过不断强化练习来防止遗忘,达到温故知新、熟能生巧的效果。

  ②听说教学的创新教法的教育实践

  听说的重要性创新教育下,英语教学更倾向于语言的使用和实用性即更注重听,说的教学方式,最终达到使学生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更有效的掌握语言目的。

  听说所存在的问题在以往的教学规划及其相应的考试制度下,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得不到有效的训练。许多学生语法娴熟,掌握词汇量达标,然而却听不懂,说不出。对英语这门语言而言,仍是当今全球通用性最强的语种。21世纪是经济科技一体化共同发展的世纪,如果我们学生仍然听不懂,说不出,中国在参与世界竞争中,也必将丧失许多宝贵的机会。

  对于所面临的学生语法娴熟,掌握词汇量达标,然而却听不懂,说不出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学工作者进行创新性的教学实践,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创新出一些循序渐进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③读写教学的创新教法的教育实践

  三、课题研究的预期目的

  通过以上对传统初中英语教学优势与弊端的分析,对于传统英语教学,我们不能全盘否定,它有着它合理存在的一面。当今英语教学研究中那种极端化的倾向,即在有些人看来,英语教学不是“现代”的好就是“传统”的好,两者之间似乎对立,而没有什么互补或融合之处。这种看法是有害而无益的。我们所要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既要挖掘出传统英语教学的精华,又要和现代素质英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我们教学工作者对某些教法、教学环节和英语教学的某些内容进行创新教法的教育实践上来转变学生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四、课题研究的依据、方法、步骤、措施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①多元智能理论

  ②建构主义理论

  ③素质教育理论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① 将文献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作为主要方法贯穿于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同时辅之以数据分析法。在研究过程中始终坚持专家与课题组教师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与推广相结合。使整个研究过程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不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

  ② 将经验总结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有机结合。在研究过程中经验总结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对于本课题传统初中英语教学的优势与继承这一块的研究是具有很大的价值的方法。在研究过程中,随时观察、收集、记录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所运用的一些具有优势的传统英语教法,进行评价,整理和收集资料。通过反思小结,写好案例汇总,并随时与其它学校进行经验交流,对其功课例组织撰写总结或论文,及时推广研究成果。

  ③将实验法、比较法、调查法、访谈法、个案分析法作为本课题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加以运用。在进行创新教法的教育实践这个板块上,实验法、比较法、调查法、访谈法、个案分析法将会是很重要的办法。

  (三)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步骤总体上是按照“前期准备——课题开题——制订方案——按步实施——中期评估——反馈评价——调整方案——继续实施——全面总结”的基本程序进行,研究与推广贯串于整个过程之中。

  1、准备酝酿阶段(20xx年3-5月)

  利用周末及平常休息时间,再次钻研《大纲》,吃透教材;学习《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并树立创新的素质观,找出实验的依据,再而建立课题组,设计研究课题,并向上级申报课题。

  2、课题开题(20xx年xx月)

  根据上级批复确定课题,并进行课题开题。

  3、制定课题初期方案,并进行反复论证(20xx年xx月-20xx年xx月)

  4、实验尝试阶段(20xx年xx月-20xx年1月)

  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分阶段小结,调整和改进实验方案。

  5、中期评估并调整方案(20xx年1月-20xx年6月) 对前期研究进行评估总结,并及时修整方案。

  6、继续实施(20xx年7月-20xx年4月)

  7、结题评议阶段(20xx年4月-20xx年6月)对学生英语素质进行纵向、横向评比后,以论文形式进行结题总结。

  (四)课题研究具体措施:

  1、 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小李(校长,党支部书记,中学高级教师) 成员:小林(主管教学副校长,中学一级教师) 小晴 (校团委书记,中学二级教师) 小管(英语学科负责人,中学一级教师)

  2、主研人员及分工

  课题组组长:小李,主要负责课题的组织,管理,指导和经费保障。

  课题主研人员:小晴,负责传统初中英语教学的优势与继承的研究;小酉、小琼,负责从传统英语某些教法和教学环节创新上的研究;小建、小琼,负责从英语教学的词汇内容上进行创新研究;小超、小菊,负责从英语听说教学的创新研究;小林、小管,负责各个板块最后情况的收集,最后以文字形式展现研究成果。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

  1、预期成果:预期成果有效载体主要以论文报告形式表现,计划以xx篇论文,3篇报告表现。

  2、成果呈现:课题成果将以论文、调查报告、经验总结等形式呈现。

  返回目录>>>

  毕业论文范文 1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电设备占企业固定资产的比例日益增大,要想使企业现有的机电设备得到充分利用,使企业获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在安装管理上下功夫,引进现代化设备安装管理观念和措施,使机电设备安装从理念到过程实施现代化设备管理。

  关 键 词:机电设备;安装;管理

  一、机电安装业现状

  我国机电安装行业现状是正在走向国际化,而国际化给国内机电建筑企业之间带来了竞争,同时对机电安装管理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管理是否完善决定项目的成功与失败,最终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机电安装市场国际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众多机电建筑项目如湖南大源渡枢纽工程,四川二滩水电站,河南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等引进国外资金,采用国际招标;二是国内越来越多的大型水电施工企业也开始走出国门,承包国外工程项目,开拓国际市场。

  二、机电安装管理理念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应该不断的加强对机电安装管理的理念和态度,因为机电设备在企业设备构成重要的一部分,在企业的固定资产中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大,只有加强管理念才可以生产质量可靠的产品,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对企业的是否能够生产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加强机电安装管理理念,引进先进的思想观念,并逐步的将先进的管理理念转变为对机电安装设备的管理[1]。

  三、机电安装管理内容

  1、合同管理

  施工单位在接到顾客的招标文件之后,根据用户要求并结合自己的主客观条件对合同的内容进行评审,正确合理地编制施工图预算,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费用,但不能将项目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也列入施工图预算,更不能违反政策高估冒算或乱收费。合同签订后,工程管理人员负责按规定办理工程开工手续,按照顾客要求及实际情况确定开工及竣工时间,根据工程量及施工设备情况配备施工作业人员,制订施工网络计划。划定施工区域,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制订安全技术措施,向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技术管理

  关于技术管理,主要是对技术人员在设计和编制施工方案时提出的要求,应按照现行的国家标准、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等去制定出合理正确的施工方面,施工方案所包含的内容有确定施工方面,选择施工工具,安排施工顺序,组织施工等,不同的施工方案也会关系到工程项目的工期、机具等。加强技术管理也就成本节约起到一定作用[2]。

  3、信息管理

  对信息的管理,先对做好信息资料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存档管理;创建例会制度并整理会议纪要;根据业主的要求或者相关档案规定,整理工程资料档案,这些档案资料在工程竣工验收结束退场之前转交给业主,同时,制定一些对能够为工程项目服务类的信息的制度,完善并规范这些制度,以达为服务的目的。

  4、设备管理

  实现设计及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和水平,采用相关的措施对工程项目进行工程审核,工程控制等,这也是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控制的目标,而机电设备的质量控制在安装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一点,也是其中的首要任务。尤其是对验收机电设备,这是比较重要的一项工作。其次在设备安装时,首先要检查设备主机各总成、各个部件以及附件等。检测其外观质量,然后在安装时应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指挥安装现场,安装人员都应该佩戴安全帽,并采用其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等,按顺序进行安装。最后安装完成之后,更是要检查设备是否安全、是否完整以及是否合理等。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点是,对机电设备验收员工的要求是: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较强,职业素质较好等方面。这样最终保证工程质量达标。

  5、材料管理

  对于工程项目中的材料管理,首先一点是在工程施工之前,所以的材料应该准备齐全,其次是对供货商的选择,因为材料供货商是否能够及时供货,材料质量原因或者不能及时送货等原因都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进度。所以在选择供货商时候,核查供货商资质信息或者了解其的供货能力等。对到货材料进行质量评估或者检验,对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可以要求退货,对质量存在异议可以进行复检。

  6、进度管理

  根据不同的工程项目,去指定相应的设备安装计划,然后按计划实施并执行制订的计划,在实际的设备安装过程中,根据实际的安装情况与计划对比核查,是否会出现各种偏差,在出现这种情况时,应及时修改和调整原计划。因为偏差的出现会最终影响到工程的安装进度,所以应该及时调整和修改,一直到竣工验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进度管理。

  7、费用管理

  对安装工程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是机电安装工程的费用管理本质,也是对施工合同中所规定的工期和质量标准,对是施工中各类费用综合性的控制管理,目的.是在规定的合同条款下,将施工的成本降低,从而实现的利润的最大化,在费用的控制和管理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成本最低化原则、全面成本管理原则、成本责任制原则、成本管理有效化原则和成本管理科学化原则。

  四、机电安装管理措施

  1、降低成本

  关于降低成本方面,很多企业重视制造成本,忽视了维护费用,这个费用约占到生产成本的5%—15%,随着科技的发展,设备维护的费用会越来越多,降低维护费用将成为企业减少成本,获取利润的重要方法。

  2、引进现代设备管理体系

  作为中小型企业,以科研单位为依托,想得到更大的经济效益,就需要去引进较为先进和现代化的设备管理体系,可以对公司的设备经常的更新和改造,充分利用企业能源循环系统,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也适当的减少了成本[3]。

  3、及时解决设备故障

  设备出现故障是常有的事情,企业应该做到的是及时的解决设备出现的问题,采用一些防护措施等,总结出长期设备出现问题的原因,创建设备故障记录表等,如对油压表,水位计,计数表等的记录,最终目的是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结语

  本文对机电安装工程和机电安装工程管理的描述,对管理人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于机电设备的安装工程,应该符合相关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按计划进行;而对管理来讲,是从工程的过程来描述了设备安装工程管理与质量控制的具体工作内容等。

  参考文献:

  [1]SMC(中国)有限公司.现代实用气动技术[M].北京: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贾志勇。高低压电气设备安装的质量控制要点[J].建筑电气,2004,(5):43D45。

  [3]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电力技术标准汇编电气部分电力线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毕业论文范文 2

  摘要:人文教育是儿科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是导致医患纠纷的重要原因之一,人文教育的手段不应局限于课堂讲授形式,应拓宽人文教育途径,通过带教教师的榜样作用,把人文教育融入临床实践的每一个环节中,以提高儿科医生的人文素质。

  关键词:儿科学;专业学位;人文教育

  随着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工作的开展,所有新招收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同时也是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是直接面对患者的临床一线人员。而儿科医生不仅要面对不能正确表达病情的患儿,同时还要面对患儿家属,因此在儿科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研究生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1],加强医学人文教育,让每一名儿科医生清楚地意识到人文素质是一名医生所必备的素质。

  1人文教育在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意义

  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人文精神通常是指在人的生存过程中以追求真、善、美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以对人的整体、全面、长远和根本利益为终极关怀的价值追求。人文精神本质上以人为中心,将人的尊严、生存意义、人的价值以及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作为主旨的观念和信念。人文精神在医学领域的重要表征就是医学人文精神,即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关注与尊重。医学人文精神根植于医学实践,其核心就是关爱生命,以患者为中心,在诊疗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弘扬高尚医德。

  2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2.1加强人文教育是解决医患纠纷的重要途径

  现代高新医疗技术的应用,在给患者带来巨大福音的同时,也导致一些医生崇尚“技术万能论”,只见“病”不见“人”,把“病”与“人”割裂开来,缺少与患儿及其家长的有效沟通,导致医疗纠纷频发,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甚至发生了一些性质恶劣的“杀医事件”。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与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有关。医学人文精神淡化,忽视“人”的体验,忽视“人”的存在,必然导致医患矛盾。医患之间的关系,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医护与患者的关系,其次才是人与疾病的关系,这又包括两部分:一是医护与疾病的关系,二是患者与疾病的关系。因此,要解决好医患之间的矛盾,就必须处理好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即首先要解决好人与人的关系,尤其是儿科医生与患儿家属的关系。我国著名的外科大家裘法祖说“医学不是一门完美的科学,但必须要有人的温度”。加强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文教育,提高儿科医生的人文素质,是减少医患矛盾的重要途径。

  2.2加强人文教育是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当今社会医学模式已经向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转变。患者对医院的期望更趋于理性,其更关注就医环境、就医体验和生活质量。这就要求医务人员不仅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人文精神。尤其是儿科医师面对的儿童是一个不断生长变化的个体,在儿童疾病的诊疗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儿童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发育特点,还必须注重儿童的心理发育特点,才能更好地减轻患儿的痛苦。

  2.3加强人文教育是提高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必然需求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意识和职业道德、人文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创新素质以及身心素质。交流沟通技能是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文素质的重要体现,不仅要懂得如何与患儿沟通,还要掌握与患儿家属沟通的技巧。医乃仁术,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对患儿有仁爱之心,树立以患儿为中心的理念,善于把握患儿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了解患儿的家庭背景、社会背景,抓住问题的本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适当的时间、地点与患儿家属充分沟通,建立互助互信、友善和谐的医患关系,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儿童医疗服务的骨干力量,其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儿童医疗服务的质量。研究表明,医患沟通不良是导致医疗投诉和医患纠纷多发的重要原因,所以加强人文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儿科医生的必然要求。

  2.4加强人文教育改善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文素质现状

  我国高考制度的设置导致报考临床医学的本科生以理科学习为主,人文基础相对薄弱、人文知识储备不够。考上大学后由于学生课业负担繁重,对人文科学课程的学习时间很少,加之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致使部分学生趋于功利化,只重视医学知识,而轻视人文知识。因此,很多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人文课程教育,导致人文知识储备不足、人文精神缺乏;缺乏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自身综合素养不高;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不足;缺乏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

  3如何在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带教中融入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的手段不应局限于课堂讲授形式,应拓宽人文教育途径[2],通过带教教师的榜样作用,把人文教育融入临床实践的每一个环节中。

  3.1首先提高带教教师的人文素质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带教教师的人文素质直接影响研究生人文价值观的形成[3-4],所以我们积极鼓励临床教师参加人文培训班,努力学习人文科学知识,包括语言学、文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等相关内容。身教大于言传,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先做到。在临床医疗实践过程中,临床教师除了讲解疾病的诊断治疗知识、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外,还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2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医学人文知识

  指导并带领学生阅读古籍文献。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许多思想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可以从中汲取其精髓,并将其运用到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中去。中国传统医学认为“医乃仁术”,“仁”是儒家理论的核心,其基本内涵为尊重人、宽容人、同情人、关心人、帮助人、爱护人,珍视人的生命。儒家学说认为,君子要以义为重,人的道义价值应高于物质利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履行治病救人、救死扶伤天职的前提下获得正当的经济收入,实现义与利的完美结合。古人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加大对医学先贤的宣传教育,弘扬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历史人物的高尚医德。

  3.3在病史采集中注重培养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语言及非语言沟通技巧

  病史采集是诊断疾病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儿科临床实践的基本技能。儿科患者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往往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痛苦。病史采集大多来源于患儿家属,而患儿家属则因对孩子的过度关爱及对医学知识的一知半解而过度担心、焦虑不安,导致其对患儿病情夸大或隐瞒而表述不准确。因此,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儿科医生获得患儿真实病情的重要渠道,也是患儿及其家属信任医生、配合诊断治疗的基础。在临床带教中教育学生采集病史时,做到着装合体、举止大方、态度和蔼,同时还要善解人意,尊重患儿及其家属,并要求对所有患儿一视同仁。

  3.4在体格检查中融入“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理念

  体格检查的异常发现是疾病诊断的重要线索和依据,是医生与患者零距离接触和情感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但随着大量高精尖仪器设备不断应用于临床,致使体格检查被年轻医师日益忽视。儿科医师面对的患儿易哭闹,不配合体格检查,家长亦不愿意让年轻医生检查患儿,导致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有畏难心理,不愿意给患儿进行体格检查。因此,带教教师不仅要让研究生认识体格检查对诊断疾病的重要性,还要在体格检查中融入人文关怀。在进行检查前准备一些儿童喜欢的玩具,与患儿适当游戏,减轻其恐惧心理;检查时动作轻柔、灵活、规范、准确、全面;检查后帮患儿整理好衣服、盖好被子并对患儿家属表示感谢。

  3.5在辅助检查选择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

  适宜的辅助检查有利于疾病的明确诊断,但如果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顾患者的.实际情况,盲目选择检查项目,不仅浪费了医疗资源,也增加了患者的负担。因此,带教教师在指导研究生选择辅助检查项目时要根据患儿的病情需要,从实际出发,正确选择检查项目,做到有的放矢,培养研究生的医德观念。

  3.6在疾病的诊断中培养学生科学的临床思维

  正确的诊断是准确治疗的关键,但由于婴幼儿疾病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导致诊断困难。我们强调在疾病的诊断过程中,必须结合不同年龄段患儿的生理解剖特点及疾病谱,牢记临床思维的基本原则,全面把握现象与本质、主要与次要、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避免片面性和主观性。

  3.7在治疗中树立中国传统医学的整体治疗观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儿童在家庭中处于核心地位,一旦孩子生病,几位大人为之团团转,并对医生的治疗有极高的预期。儿童病情变化快,临床常用药物中大多无儿童的用法用量,治疗手段单一,预后难以判断,一旦孩子的治疗效果与预期偏离,便会发生纠纷、冲突,使得沟通工作和治疗难以维持。中国传统医学的整体治疗观认为,病与人、身与心是互依互存、融为一体的。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做到既要关注患儿的身体,也要关注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既要重视患儿的痛苦,也要重视患儿家属的感受;既要提高疗效,也要尽可能地减少对机体的损伤;既要考虑现在疾病的影响,也要考虑患儿成年后的生活质量。尽可能做到患儿少受罪、家长少花钱。综上所述,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未来服务儿科临床的主要力量,带教教师必须提高自身人文素质,在加强对学生临床技能训练的同时,从临床实践的各个环节注重人文关怀精神培养,最终使学生成长为一名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合格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任保平.以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2):56-60.

  [2]雷星,阚金庆,张学瑜,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人文教育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5(2):134-137.

  [3]曹栋栋,王青,王志锋,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素质内涵的研究[J].医学与哲学,2009(5):72-74.

  [4]兰萍,邵锦霞,刘颖,等.诊断学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探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184-186.

  毕业论文范文 3

  摘要:数学的公众形象从发展现代教育与科学的角度看是堪忧的。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数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对于现代化社会而言,数学素质应该是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础素质。本文通过在各个层面上论述数学在人类文化中的应用,对它的本质和应用作了精要的分析,试图使人们树立起正确的数学价值观。

  关键词:数学教育;数学素质;数学文化

  今天,数学科学的迅猛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牢固地确立了它作为整个科学技术的基础的地位,数学正突破传统的应用范围向几乎所有的人类知识领域渗透,并越来越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物质生产与日常生活做出贡献。数学是研究数与形的科学,它来源于生产,服务于生活。在古代埃及、尼罗河定期泛滥,重新丈量土地的需要发展了几何学;在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生产及天文观测的需要,也促进了数学的发展。数学并不是一棵傲然孤立的大树,数学与社会文化始终是密切相关的,它是在人类的物质需求和精神生活影响下生长起来的,同时它也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对人类文化的不同领域产生深远影响。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已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下面让我从更多的实例、更多的方面来谈谈数学文化价值。

  一、数学为人类提供精密思维的模式

  数学是基础学科,是关于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即关于数与形的学问,而数与形可以说无所不在,这就是为什么数学正空前广泛地向几乎一切人类知识和活动领域渗透。除了数学知识的直接广泛的应用,数学对于人类社会还有一个重要的文化功能,就是培养发展人的思维能力特别是精密思维能力。

  一个人不管将来从事何种职业,思维能力都可说是无形的财富,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又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必须在长期的磨练之中。数学,正像人们常说的那样,是训练思维的体操。那么什么是数学思维或精密思维呢?数学思维包括很多方面。数学思维最基本的两大方面是“证”和“算”。“证”就是逻辑推理与演绎证明;“算”就是算法构造与计算,两者对人类精密思维的发展都不可缺。对“算”大家可能比较容易感受。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问题常常会说需要“算一算”,数学家则更是追求解决问题的一般模式或者说一般算法。从简单的三角形面积算法到描述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复杂方程解算,定量化的方法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而对“证”从几条不言自明的公理出发,通过逻辑的链条,推导出成百上千条定理。这种演绎论证的思维模式是古希腊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首先开创树立的。《几何原本》依据柏拉图哲学、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和欧几里得的'精心构思,所表现出的已不仅是一种认识数学命题的真理特征,更为重要的是它借助数学表现了一种认识世界、表述世界的独特文化意义,并由此给人们提供一种思维的逻辑方式:从几个简单的原理出发,可以逻辑演绎出整个理论体系,进而表现这个理论所揭示的真理。一种数学方法能最终演化成为一种认识世界的逻辑思维方式,这不能不说是数学所能达到的最高的文化意义。其影响所及远远超出了数学乃至科学的领域,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数学是其它科学的工具和语言

  德国大数学家,号称“数学王子”的高斯有句名言“数学是科学的皇后,数学也是科学的女仆”。前一句突出数学是精密思维的典范,后一句则强调数学为其它科学服务,是其它科学的工具。非常形象和恰当地反映了数学的价值和作用。在传统分类中语言学属人文科学。但由于它的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近年来它越来越向自然科学靠拢。因为它是一个内部规则严整的系统,所以应用数学便是自然的了。用数学方法研究语言现象,给语言以定量化与形式化的描述称为数理语言学。它既研究自然语言,也研究人工语言。例如计算机语言。数理语言学包含三个主要分支:统计语言学;代数语言学;算法语言学。统计语言学用统计方法处理语言资料,衡量各种语言的相关程度,比较作者的文体风格,确定不同时期的语言发展特征。代数语言学是借助数学和逻辑方法提出精确的数学模型,并把语言改造为现代科学的演绎系统,以便适用于计算机处理。算法语言学是借助图论的方法研究语言的各种层次,挖掘语言的潜在本质解决语言学中的难题。

  三、数学是推动生产发展,影响人类物质生活方式的杠杆

  数学从它萌芽之日起,就表现出与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紧密联系。

  (一)数学与金融

  华尔街的两次数学革命是指1952年马科维茨的证券组合选择理论和1973年布莱克――肖尔斯的期权定价理论。

  马科维茨所解决的是如何给出最优的证券组合问题。即:对于每种证券,他用根据历史数据所计算的证券的隔天价格差的平均值来衡量证券的风险。而一组证券的收益率和风险也同样可根据历史数据来估计。把证券间的搭配比例(可正可负,表示有的是买入,有的是卖出)作为变量,就可提出一个在怎样的搭配比例下,对于固定的收益率使其风险最小的问题。马科维茨由此提出一个所谓有效证券组合前沿的概念。尽管马科维茨的研究在今天已被认为是金融经济学理论前驱工作,而获得199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但在当年他刚提出他的理论时,计算机才问世不久,从而使他的理论成为纸上谈兵,根本无法实际计算。今天的计算技术自然早已使马科维茨的思想得到完全的实现。

  布莱克和肖尔斯讨论的则是如何为期权定价,期权是一种衍生证券,期权既然也是一种可交易的证券,它就也有自己的价格。于是就要问它的价格是如何确定的。布莱克和肖尔斯在假设股票价格的相对变动为不可预测的所谓布朗运动的条件下,竟然导出了一个与实际非常吻和的期权定价公式。金融经济学界经过几年的讨论,终于承认这是一项极为重要的研究,在数学中由于他们在公式推导中用到了随机分析、偏微分方程等现代数学工具,这促使许多数学家投身到衍生证券的研究中来,并且逐渐形成一个新学科――金融数学。

  在金融经济学中,他们实际上提出了一种比马科维茨更进一步的思想。马科维茨只是认为不同的证券经过适当的组合可以减少风险,而布莱克和肖尔斯则认为,如果随时间不断改变这种组合,那么在一定条件下,几种证券的组合可以用来模拟另一种证券。就像股票与期权的适当组合能相当于债券一样,股票与债券的适当组合自然也可模拟期权。这种根据各种不同需要,把风险打散、重组,并形成各种金融产品的技术就是所谓金融工程。在今天的金融市场中,它已经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数学与生命科学

  DNA是分子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它具有一种特别的立体结构――双螺旋结构,双螺旋结构在细胞核中呈扭曲、绞拧、打结和圈套等形状,这正好是数学中纽结理论研究的对象。

  x射线计算机层析摄影仪――即cT扫描仪,它的问世是二十世纪医学中的奇迹,其原理是基于不同的x射线衰减系数。如果能够确定人体的衰减系数的分布,就能重建其断层或三维图像。但通过x射线透视时,只能测量到人体的直线上的x射线衰减系数的平均值。当直线变化时,此平均值也随之变化,能否通过此平均值以求出整个衰减系数的分布?人们利用数学中的拉东变换解决了此问题,拉东变换已成为cT理论的核心。首创CT理论的AMConnark(美)及第一台CT制作者cNHounsfidd(英)因而获得了1979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由此可见。在此项技术中数学起了关键作用。

  如今,一场由数学和计算科学驱动的革命正在生物学的领域发生。一系列突破性的研究正在重新定义以下领域:数学生态学、流行病学、遗传学、免疫学、神经生物学和生理学等等,尤为重要的是数学与生物学的交叉研究项目上。

  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曾给后人留下这样一个观点:“万物皆数也”。如果它的观点是正确的作为大自然的杰作――生命,一定也是按照数学方式设计而成的。因此,数学不仅能够提升生命科学研究,使生命科学成为抽象的和定量的科学,而且是揭示生命奥秘的必由之路。

  (三)数学与军事

  一直到二十世纪,科学发展促使武器进步。数学才真的与战事有紧密的关系,例如数学的研究工作可能与空气动力学、流体动力学、弹道学、雷达与声纳、原子弹、密码与情报、空照地图、气象学、计算器等等有关,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武器或战术。

  案例1:巴顿的战舰与浪高

  军事边缘参数是军事信息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以概率论、统计学和模拟试验为基础,通过对地形、气候、波浪、水文等自然情况和作战双方兵力兵器的测试计算,在一般人都认为无法克服、甚至容易处于劣势的险恶环境中,发现实际上可以通过计算运筹,利用各种自然条件的基本战术参数的最高极限或最低极限,如通过计算山地的坡度、河水的深度、雨雪风暴等来驾驭战争险象,提供战争胜利的一种科学依据。

  1942年10月,巴顿将军率领4万多美军,乘100艘战舰,直奔距美国4000公里的摩洛哥,计划在11月8日凌晨登陆。11月4日,海面上突然刮起西北大风,惊涛骇浪使舰艇倾斜达42~。直到11月6日天气仍无好转。华盛顿总部担心舰队会因大风而全军覆没,电令巴顿的舰队改在地中海沿海的任何其他港口登陆。巴顿回电:不管天气如何,我将按原计划行动。11月7日午夜,海面突然风平浪静,巴顿军团按计划登陆成功。事后人们说这是侥幸取胜。这位“血胆将军”拿将士的生命作赌注。

  其实,巴顿将军在出发前就和气象学家详细研究了摩洛哥海域风浪变化的规律和相关参数,知道11月4日至7日该海域虽然有大风,但根据该海域往常最大浪高波长和舰艇的比例关系,恰恰达不到翻船的程度,不会对整个舰队造成危险。相反,11月8日却是一个有利于登陆的好天气。巴顿正是利用科学预测和可靠边缘参数,抓住“可怕的机会”,突然出现在敌人面前。

  案例2:海湾战争――数学战

  1990年伊拉克点燃了科威特的数百口油井,浓烟遮天蔽日,美国及其盟军在“沙漠风暴”以前,曾严肃地考虑点燃所有油井的后果。据美国《超级计算评论》杂志披露,五角大楼要求太平洋――塞拉研究公司研究此问题。该公司利用Navier―Stokes方程和有热损失能量方程作为计算模型,在进行一系列模拟计算后得出结论:大火的烟雾可能招致一场重大的污染事件,它将波及到波斯湾、伊朗南部、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但不会失去控制,不会造成全球性的气候变化,不会对地球的生态和经济系统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这样才促成美国下定决心。同时在这次战争中,美国将大批人员和物质调运到位,只用了短短一个月时间。这是由于他们运用了运筹学和优化技术。所以人们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化学战(火药),第二次是物理战(原子弹),海湾战争是数学战。

  案例3:不可思议的美伊战争

  美伊战争给人没带来太多的震撼!从2003年3月20日正式爆发,到4月11日美军攻占巴格达。进攻者以区区十万余人的军队,在二十几天的时间里,几乎没经过像样的战斗就完全征服了一个世界中等军事强国。不少人觉得美伊战争不像一场战争,而更像一场游戏。

  而事实上并不奇怪,美军打的是一场由数学支撑的信息化的战争。汤姆逊说:信息不仅仅是一件武器,它还是一种能够改变战争文化和定势的新技术。它能改变一切。它所带来的变化比我们看到的任何一种变化都来得强烈,比坦克、潜艇甚至原子弹都要厉害。在今天的战场上,谁拥有绝对的信息掌控权,谁就能获得胜利,美军在美伊战争中通过数据链把天空地海、本土统帅部、前方司令部和战场上每一个士兵连为一体,反应灵敏,随心所欲。以最短的时间、最小的代价、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战果,赢得胜利。所以说未来的战争实际上是高科技战争――数学战。

  数学与人类文明的联系与应用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计算机诞生后,数学与其它文化的联系更加深入和广泛,毫不夸张地说,信息时代就是数学时代。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数学,学好数学,更会应用数学。才能使我们跟上这个时代,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方延明,数学文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美]莫里兹,数学的本性[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3]欧阳绛,数学与方法溯源[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4]邹庭荣,数学文化欣赏[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5]张楚廷,数学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毕业论文范文 4

  摘要:对于诉讼和解制度的讨论旷日持久了,然而,我们看到,理论界以及实务界对该问题莫衷一是。立法上对该制度规定的笼统性,一定程度上造成纠纷未能真正案结事了,同时,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自不待言。因而,在今天仍有必要对诉讼和解的效力问题进行讨论。广义上的诉讼和解包括诉讼中和解以及诉讼外和解,本文主要讨论的以及下文中出现的“诉讼和解”均指诉讼中和解。我认为,诉讼和解除具有已经基本被认可的约束力、确定力、强制执行力外,还应当具有既判力。

  关键词:诉讼和解;效力;救济;既判力

  一、引言

  诉讼和解制度对于分担早已捉襟见肘的司法资源来说,意义重大。但是,由于我国在立法层面对诉讼和解制度未能做出详实地、操作性强的法律规定,导致该制度的未能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

  二、诉讼和解的性质

  想要明确诉讼和解协议的效力不得不从诉讼和解行为的性质的入手。理论界对于诉讼和解的性质主要存在四种观点:

  1、私法行为说。

  2、诉讼行为说。诉讼和解乃是当事人就其诉讼标的相互让步达成一致,并向法院陈述的诉讼行为。

  3、一行为两性质说。该说认为,诉讼和解只是一个诉讼行为,然而却兼具实体法上法律行为的性质和诉讼法上诉讼行为的性质。缺乏诉讼法或实体法上任一要见,则诉讼和解归属无效。两行为并存说。

  4、两行为并存说。即诉讼和解是私法行为与诉讼行为的并存,其中一行为在效力上有瑕疵时,另一行为也将受到影响。我认为,诉讼和解实质是诉讼双方当事人对于原告提交到法院的双方存在的纠纷达成解决的合意,从而消灭了继续诉讼的意义的行为。和解达成后,既发生了实体法上,权利处分的`法律行为,又发生诉讼上的效力,因而,我赞同一行为两性质说。

  当事人基于处分权主义,对实体法上权利的处分乃为诉讼和解,而法院为了尊重当事人的处分权、程序主体地位以及维护私法秩序的稳定,对和解协议予以审查并认为不具有无效或可撤销事由后,赋予其诉讼法上的效力,从而终结诉讼程序。和解协议是当事人对于自身合法利益自愿做出的处分,当事人自由自己的考量,因而,和解协议的内容并不必然与事实或法律规定的内容一致。和解协议的正当性即源于此,即双方当事人综合各种考量之后,为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与对方就纠纷的解决达成合意,是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自主做出的决定。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每个人都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得任意反悔。

  三、诉讼和解的程序及效力

  3.1为了区别诉讼和解与诉讼外和解,法院对诉讼中达成的和解予以一定程度上的审查,但该审查应当主要偏重于形式审查。我认为,为了配合诉讼和解的效力,主要是对诉讼标的的确定力,诉讼和解协议还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对该诉讼标的的解决已自愿达成合意解决,并不得再对该诉讼标的另行起诉。审查过程中,法官还应主动行使释明权,询问双方当事人,是否是明确诉讼和解的效力,即若无诉讼和解被认为无效或者被撤销等情形,当事人不得再对本案纠纷提起诉讼。实践中,诉讼和解达成后,当事人通常通过撤诉的方式终结诉讼。

  3.2此后对本诉讼标的不得另行起诉的依据源自哪里呢?来自私法契约还是诉讼上的代替判决?我认为,国家在民事诉讼法中规定当事人在诉讼中有选择和解以解决纠纷的权利,自应由民事诉讼法承认和保障诉讼和解协议的效力,否则,诉讼和解与诉讼外和解将一般无二,无法实现作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一种应有的功能。和解协议经法院审查后认为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和解协议生效,并产生与确定判决相同的确定力、执行力、约束力。当事人应该根据自愿制定的和解协议的内容履行自己的义务,行使自己的权利。当义务人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自己的义务时,另一方有权向做出裁定的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的申请。诚实信用原则是和解协议确定力、执行力以及约束力核心,即当事人接受和解协议确定的义务乃是出于对自己行为的应有之举。诚实信用原则被誉为民法中的“帝王条款”,足可见该原则在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法律生活当中的统治性地位,人人均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得任意反悔,扰乱各种民事关系中的预测性。

  3.3而单单有内核是不够的,道德上的约束并不足以约束所有人适当的履行自己的义务,因而,还必须由国家强制力来保障。为了充分发挥诉讼和解彻底解决纷争,消灭诉讼标的,节约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率,维护社会秩序等功能,赋予诉讼和解以既判力,应是题中应有之意。尽管理论上,对于诉讼和解是否有既判力,众说纷纭,但是应当看到,实践中,基于处理实际问题之需要,法院往往采取一种务实的态度,原则上并不追求释义学上的逻辑一贯性。因而,从结果意义上说,我支持诉讼和解具有既判力的观点。以维护诉讼和解的既判力来实现诉讼和法律安定性的做法,在现代社会具有现实意义。

  四、诉讼和解的救济及建议

  4.1和解协议达成后,并不意味着权利人的权利已经实现或者必然得到实现,还有待于义务人的适当履行。义务人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完全履行甚至不履行和解协议所确定的义务时,当事人已经不能根据法院生效判决申请强制执行,或者书没有根绝生效判决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可能,权利人的权利应如何救济,在实务中仍有值得商榷之处。

  4.2如华达公司诉东部公司买卖房屋合同纠纷一案,深圳中院房产庭于1995年8月24日作出[1995]深中法房初字第066号民事判决书,判决东部公司在判决生效后15天以内返还华达公司1629万元本金及利息。判决送达后,双方于1995年9月11日自愿达成一份履行第066号判决的《还款协议书》,协议约定,东部公司分期偿还华达公司购房款本息18467067元(利息计至1995年8月25日)。采用分期还款方式,至1996年12月31日前还清。

  4.3此后,东部公司在判决生效后6个月内偿还了部分欠款,剩余部分未按还款协议书的约定付款。华达公司遂向深圳中院申请强制执行,但由于双方都是法人,法律规定,申请执行期限为6个月,最高院认为,债权人超过法定期限申请执行,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仍立案执行无法律依据。

  深圳华达化工有限公司的债权成为自然债,可自行向债务人索取,也可以深圳东部实业有限公司不履行还款协议为由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尽管上述和解协议不是诉讼中达成的,但从上述最高院的批复可以看出最高院对诉讼和解问题的处理原则,即达成诉讼和解后,原诉讼标的消灭,若诉讼和解存在瑕疵,应当就和解协议另行起诉或申请再审,而不存在上诉的问题。因为和解协议是合意的结果,不存在“不服”法院裁判的情况。可以预见,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入,社会对纠纷解决的需要会越来越多,因此,建立完善的诉讼和解制度,从提高纠纷解决的效率,尽快恢复正常的私法秩序的角度来说,是势在必行的。

  4.4明确的诉讼和解的性质和效力是诉讼和解制度完善的前提。为了构建科学合理的诉讼和解制度,我提出以下个人浅见:

  1、诉讼和解应当在诉讼系属后,法官面前做出,并经法官审查,确定有无违反法律、法规以及社会公益的内容,当事人是否是真实意思表示;

  2、法官对和解协议进行审查并行使释明权,告知当事人诉讼和解的效力,让当事人在充分了解后果的情况对自己的权利做出处分;

  3、诉讼和解协议应记入庭审笔录或者加盖法院公章,从形式上赋予和解协议的正式性;

  4、在民诉法典中确立,达成诉讼和解的,不得对本案诉讼标的再行起诉。诉讼和解具有强制执行力,执行期限与给付判决申请执行期限相同。诉讼和解有错误或者瑕疵的,只能针对和解协议启动再审程序,请求法院撤销或者变更。

  5、申请撤销和解协议的,应在法定的期间内进行,逾期的丧失申请的权利。

  参考文献:

  [1]陈计男.民事诉讼法论(下),三民书局,2009年10月5版,页113.

  [2]姜世明.民事诉讼法(下),新学林出版,2013年5月1版,页220.

  [3]王玮佑.《既判力的客观范围》——诉讼标的概念作为判准的意义与局限,载民事诉讼法之研讨(廿一).

  [4]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办公室关于如何处理因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致使逾期申请执行问题的复函.

  [5]张晋红.《民事诉讼和解制度的完善》,法律科学,1999年第5期.

  毕业论文范文 5

  摘要: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命脉,现代经济体系运行是否稳健、有序、有效,对国家经济安全极为重要。本文以经济风险概况为出发点,对我国经济行业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且立足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对现代经济经济风险问题防范措施进行了探究,以期稳定经济经济,实现经济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现代经济经济;风险问题;解决对策;概况

  作为一个双重转型国家,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建设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经济领域改革也取得了良好了成就。但经济经济不稳定因素的长期存在也加大了其风险性。特别是2008年经济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相比其他国家的损失,我国在该场经济危机中损失不多,但这并表示我国经济体系较为稳定,事实证明,必须对我国经济体系建设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一、现代经济风险的概况

  风险是指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如未来收益、资产等具有波动性。经济风险是指于企业、机构而言,任何有可能致使其出现财务损失的风险,是企业、机构未来收益不确定性与波动性,其与经济市场波动性具有直接关联性。经济结构风险造成的损失往往在其自身影响以上。在具体经济交易活动中经济机构产生的风险,将严重威胁经济机构的生存现状。同时,如经济机构经营管理不到位也将产生极大的威胁,如产生系统风险,无法正常运行经济体系,甚至出现整个社会经济市场无序现象或产生极为严重的政治危机。根据具体标准可将经济风险进行多种类型的划分,如下:

  (一)根据经济风险出现的根源划分,包含两类(静态、动态)经济风险。静态经济风险是指因自然因素或不可抗力出现的风险,其与相应定律基本符合,预测具有准确性。动态经济风险是指因改变宏观经济环境出现的风险,伴随时间推移动态经济风险产生的概率与影响作用也会随之改变,其预测难度较大。

  (二)根据经济风险涵盖的范围划分,其包含两类(微观、宏观)经济风险。微观经济风险是指由于客观环境改变、决策误差或其它因素导致经济活动参与主体资产、信誉受到损失的可能性。宏观经济风险是指全部微观经济风险归总。

  (三)根据经济机构类别划分,如银行、证券、保险等风险。

  二、现代经济经济存在的风险问题

  (一)经济发展格局不协调与风险向银行集中。我国经济资产结构存在合理性较差的现象,具有较高间接融资比重,储蓄率与广义货币M2持续上升,进而大量风险集中于银行业。我国广义储蓄率较高及持续上升,如34.3%为1985年我国储蓄率,38%为1990年储蓄率;40.2%为2001年储蓄率,44.6%为2003年储蓄率。近年来,以我国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末,社会融资规模达17.29万亿元,是年度历史最高水平;广义货币(M2)余额110.65万亿元,同比增长13.6%,比上年末低0.2个百分点,继续保持适度增长的态势。在银行业发展中,其主要依靠大量储蓄存款吸收,与中长期贷款发放进行储蓄增长压力释放。通过大量数据显示,我国银行贷款中所占比例较高为企业融资,一般为80%以上,但股票与债券融资比例则较低。企业融资对银行贷款过分依赖,将导致整个社会融资风险向银行体系过度集中。以长期发展而言,货币供给过度将对物价、资产价格稳定性产生极大的.冲击,这对经济体系稳健运行不利,也将对货币政策调控空间产生挤压作用。目前,我国经济体系以银行主导型为主,在整个经济资源中银行业所占比例超过90%,证券业发展滞后现象较为严重,保险业具有过小规模。在经济资源配置与经济风险分散中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该类经济发展格局,与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无法满足,进而对经济体系稳定、效率产生极大的影响。

  (二)银行资本充足率较低及呆账准备金不足2003年以后,我国经济机构不良贷款额、贷款比率呈现大幅度下降趋势,但对此类指标的过度性强调,只会导致经济机构利用信贷投放扩大对不良贷款进行稀释或对有利贷款进行回收,实际上不良贷款存在的经济风险仍无法消除。目前,银行机构仍具有极大的呆账准备金缺口及具有较低的资本充足率。近年来,在国有4家独资商业银行内,高于国际标准8%的资本充足率银行仅有中国建设银行。而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平均值仅为6.15%。由此可见,伴随贷款增长速度的提升,大部分银行业经济机构并没有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贷款损失准备金的提取,仍具有较大缺口,及较低的贷款损失承担能力。当银行资产扩张与资本金补充不符时,一定程度上必将造成其经营脆弱性。

  三、现代经济经济风险问题解决对策

  (一)继续深化经济改革对经济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提高,且对间接调控方式不断完善,进而实现市场运作机制建立与健全,调整信贷结构与产业结构。

  第一,货币政策决策民主化的实现,增加透明度,对货币政策决策水平全面提升。对经济宏观调控科学性、有效性地提升,对货币政策工具创新能力地提升,都能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完善提供依据,且能够在经济宏观调控中将货币、资本与保险市场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中央银行将继续推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该货币政策不仅能够对经济平稳发展起到支持作用,还能避免通货膨胀及进行经济风险的有效预防。在日常流动性管理与引导市场利率中将公开市场操作的作用充分展现出来,应达到运用存款准备金、差别存款准备金及公开市场操作之间组合的合理性,以此对数量调控能力进行全面提升。对中央银行运用价格工具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传导机制加以完善,在资源配置方面将市场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此对货币信贷合理稳定增长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第二,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对利率杠杆进行灵活应用,以此调整总量平衡度。利用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对市场利率起到引导作用,且按照市场利率经济机构对其资产、负债价格利率调控体系进行准确确定。通过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进行国际收支市场机制与管理体制建立,为贸易与投资活动提供便利。

  第三,加强与改进银行窗口指导,要求必须对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原则贯彻落实,对支农经济服务加以改进,对非公经济、中小企业增加经济保障,调整信贷、产业结构,且对经济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全面提升。

  (二)建立科学、高效防范风险与经济稳定机制

  1、强化经济法制建设与实行依法行政。完善经济法制体系,对银行业、证券业等经济行业法律边界进行界定,对各个经济机构的进行准确市场定位,对机构监管、功能监管特性进行合理划分,及时补充、改进其相关法规,实现经济机构依法行政。

  2、风险评估与预警体系建立与完善。经济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必须具有系统性、合理性,确保经济评估报告的准确性、科学性,同时对整体经济运行状态与潜在风险及时把握,进行经济风险识别、评价与预警体系的合理化建设,且按照风险程度向市场及时提醒,做好事前防范工作,以此对经济风险的扩展范围进行有效控制。

  3、经济危机应急处理机制建立。在实现经济一体化与经济稳定性不足的现状下,必须进行经济危机应急处理机制的快速建立,以此对突发性事件产生加以有效控制。通过经济危机应急组织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能够对经济应急处理措施进行统一制定与实施。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现代经济经济发展事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为降低经济经济风险问题,推动整个经济行业的进步。必须重视风险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经济改革力度。这就要求各个经济行业充分了解自身发展情况的前提下,确立正确的经济风险防范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经济事业的健康发展,才能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童锦治,吕雯.我国银行业实际税负水平对其盈利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税务与经济.2010(02)

  [2]王力伟.宏观审慎监管研究的最新进展:从理论基础到政策工具[J].国际经济研究.2010(11)

  [3]张云燕,王芳,罗剑朝.农户正规信贷违约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陕西省渭南市农村信用社贷款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为例[J].经济经纬.2013(02)

  [4]刘祚祥,黄权国.信息生产能力、农业保险与农村经济市场的信贷配给基于修正的S-W模型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2(05)

  毕业论文范文 6

  摘要:学前教育对于一个还未长大的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在这里他们可以提前得到某些方面的培训,开发他们的智力。然而放眼我国,目前流动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几率极小,在茫茫众儿童之中,他们可以称得上是弱势群体。教育上比别人落后了好几年,以致很多潜力没有被及时发掘。正因如此,很多千里马式的儿童却并没有遇到赏识自己的伯乐。影响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选择的因素有很多,如家庭社会经济背景、迁移状况、婚姻状况等,因此,探讨了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及迁移状况对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选择的影响。

  关键词:流动儿童;学前教育;家庭社会经济背景;迁移状况

  学龄前阶段是每一位儿童的黄金时段,是激发他们内在潜能、开拓大脑功能的黄金期。孩子此时心灵纯净、天真无邪,接受事物往往可以高速度高质量。这一时期利用好了将大有裨益。此阶段对孩子进行教育是必须的,比如,可以让他们学习唐诗宋词、读经典书籍、发展一门特殊的技能等等。如不进行学前教育,势必使儿童起步更晚,发展更慢。因此,关注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已是燃眉之急。经济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世界之大,总有更好的地方吸引着更多的人前去。为了生计,多少父母选择了背井离乡,去另外一个城市打拼。这便涉及到一个现实问题,相比而言,幸运的孩子被父母带走,同去外地,彼此相见不曾是梦,他们成为了流动儿童;不幸运的是那些被留在了老家,孤苦伶仃,盼星星盼月亮,多少年都见不到父母的,这便是留守儿童。国家前几年实行了一个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使流动儿童入学难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一、何为流动儿童与学前教育

  (一)何为流动儿童

  流动儿童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早在15岁之前就随父母迁至异地,户口仍为出生所在地。如此一来,他们并不能像迁移地儿童一样享受地方政府负担的教育经费。据统计,2013年流动儿童规模比2005年同比增加41.37%,且有继续增长的趋势。这是一个极度需要被关注的群体,他们一直被社会排斥着,亟须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二)何为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即为学龄前的教育,这个阶段的孩子接受新鲜事物灵活且快,是开发儿童脑力的关键时刻。天才的形成,往往与这个时期适时正确的引导大有关系。老师或家长可以对儿童进行多方面诱导,以激发他们大脑的无限潜能,提前激活他们的水平。聪明的有智慧的家长,大多数都会紧把这个时期,督促引导学生,无限地挖掘他们的潜力,发掘孩子的闪光点。

  二、现存状况

  据统计,迁移人群中迁移方向大多是由农村到城市,且农民工居多。他们为了生计,为了家庭,离开祖籍不远千里去拼搏,且这几年数量每每增多。每五个城市儿童中就大概有一个来自农村的流动儿童,可想而知,上学难的问题困扰着每一位流动儿童。其实,也存在城市向农村、城市向城市迁移的情况,这里面就不乏一些高级知识分子、有涵养的'人物。另外发现,父母文化水平高的孩子更容易接受学前教育,这部分父母往往阅历丰富,有独到的见解,能为孩子的教育时时刻刻去着想;还有,迁移到省内的往往比迁移到省外的家庭儿童更容易接受学前教育,迁移到省外必定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户籍未变但人却进入另一个省,这样一来迁移地政府便不会让其享受免费教育,所以不难想象,迁移到省外的流动儿童想要得到学前教育实非易事。

  三、现存状况原因分析

  (一)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及迁移状况

  这是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很多家庭迫于经济压力或者工作需求,不得不迁移外地,其中家庭经济背景贫困还是占大多数。人人都有上进心,总想往更好的方向发展,于是就会起身去更大的城市、更繁华的地界。这里会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给予他们以心灵的抚慰。

  (二)我国国情

  我国现存国情为东部地区发达,西部地区落后;城市地区发达,农村地区落后,这就引起了很多打工一族的游离迁移。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少有年轻一代愿意继续留在农村务农,相反,他们纷纷外出,以求更多钱财,这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迁移人口的增多及流动儿童数量的上升。

  (三)教育体制的缺陷

  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政府只对本地儿童履行免费教育的义务,而对户口为外地的流动儿童则受到跨域户籍的限制,导致流动儿童上学难的问题。

  四、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及迁移状况对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选择的影响

  据一项调查显示,迁移人口当中农村儿童比城市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情况更少,可能因为农村家长思想觉悟较低,文化水平不够,故而没有对孩子的学前教育引起足够重视。另外,可能受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女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比男儿童少得多。从一个省迁移到另一个省的儿童比在同一个省内迁移的儿童更易接受到学前教育,原因可想而知,某些体制的限制导致外省的儿童并不能随心所愿地在迁移地接受学前教育。能够知道为子女教育积极筹划存钱的父母,其教育的流动儿童进行学前教育的几率往往更大。这主要与父母的素质涵养有关,这些父母常常有预见性,会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孩子接受各种教育。最后调查发现,父母文化水平也与流动儿童学前教育有着莫大的关系。这些父母大都是高学历群体,他们有素质、有涵养,可以以自己接受教育的过去来启发如今对孩子的教育,从而让孩子更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

  五、建议

  (一)国家修改完善相应政策

  国家有关规定和政策严重阻碍了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选择,尤其是跨省流动的儿童得不到当地政府的扶持,被教育拒之门外。国家曾搞过“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笔者认为,有关政策还有必要继续修正和完善,譬如针对跨省儿童入学难的问题,针对户籍难以变动的问题等等。只有国家做出引领,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格局。

  (二)政府积极行动

  如果说国家是事件的引领者,那么政府就是事件的实行者,流动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情况与政府有着直接的关系。政府可以扩建幼儿园,以期收纳更多的流动儿童,对流动儿童持平等态度,从思想上纠正对流动儿童的排斥。另外,政府可以统计流动儿童的多少,让他们办临时户口,并积极容纳有临时户口的流动儿童。政府也可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以使更多农村儿童在本地接受教育,而不会像在迁移地那样无助。

  (三)家长提高自己、积极督促

  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家长的一举一动将直接对孩子产生重大影响。首先,要尽量少搬迁,非到迫不得已不要迁居异地;其次,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增强自己的文化水平,从自身去真切地理解教育的重要性,尽最大努力让孩子得到应有的教育;再有,家长要合理规划、积极存钱,有条不紊地为孩子的教育打算好每一步。

  (四)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

  目前,社会各行各业普遍对流动儿童关注度不够,导致他们在社会愈加没有地位,愈加难以上学。我们必须要让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流动儿童,了解流动儿童,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关爱流动儿童的良好风气。这样将会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他们值得被关注,因为他们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

  六、结论

  学龄前阶段是每一位儿童的黄金时段,这一时期学习效率极高,因此需要引起广泛的关注。这些儿童是社会所必需的一个群体,是祖国的花朵,其中也不乏天资聪颖的孩童,他们的才华没有理由被埋没,本应受到良好的教育。但奈何于家庭的迁移,让实现读书梦变得难上加难。笔者认为,流动儿童需要被重视,关爱流动儿童已迫在眉睫。为此具体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国家修正和完善相应的政策;政府积极行动引导;家长提高自己的修养积极督促孩子;社会各界给予广泛关注。相信做好以上几方面后,流动儿童接受学前教育则不会再难。

  参考文献:

  [1]邢芸,胡咏梅.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选择: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及迁移状况的影响[J].教育与经济,2015,(3):52-57.

  [2]王翔君.流动学前儿童成长中的社会工作干预[D].苏州:苏州大学,2015.

  [3]郭明超.长春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4]王东平.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转移问题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1.

  [5]昶颖.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公平性个案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

  毕业论文范文 7

  摘 要:

  市场营销是一个实用性和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要求学生有较强实践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能力的构成,探讨了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能力培养面对的主要理由,最后提出了提升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

  实践能力;市场营销;市场营销专业

  一、市场营销实践能力的构成

  实践能力,泛指人们在从事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中具备的能力,对实践活动进行组织、谋划、实施的能力。具体到市场营销实践能力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⑴创新能力,营销环境不断发生变化,营销人员需要不断地发现市场机会、利用市场机会,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

  ⑵专业技术能力,营销人员能够利用专业的理念和专业的策略做专业的事,比如市场调查和分析能力,营销战略规划能力,营销组合的应用能力,营销计划与实施能力等;

  ⑶基本能力,比如,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利用外语阅读文献和进行交流的能力,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和日常工作的能力等。

  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能力培养面对的主要理由

  1.对实践教学环节不够重视,经费投入不足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工作重点是科学研究和理论教学,并没有把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核心位置,许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实践环节很难实施,加之经费不足,实践教学形同虚设。首先,由于指导学生实践的工作量大且非常辛苦,而学校对于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工作不重视,这限制了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其次,由于实践教学环节考核相对困难,学校不重视,考核大多流于形式,学生则不愿意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营销实践中去,甚至意识不到实践对自身能力提高的重要性,即使参加也往往敷衍了事。

  2.师资队伍实践经验不足,且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目前市场营销专业发展迅速,很多博士、硕士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并很快成长为教授、副教授,成为当前营销专业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这些教师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营销理论基础扎实,但营销实战经验普遍不足,成为营销实践教学顺利开展的重大障碍。由于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没有在企业参与营销管理的经历,工作后,又忙于日常教学和科研,缺乏与企业界必要的交流和沟通,许多教师不了解企业营销管理的现实状况。不仅如此,国内大多数高校都没有与实践教学相匹配的激励机制。教师在职称晋升、评优过程中主要看的是科研项目、发表论文,而实践教学的成效与教师的利益往往关系不大,这限制了教师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动力。

  3.教学策略与教学手段落后

  实践性是市场营销专业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创造性的将这些知识运用于营销实践。然而目前的教学仍然以传统的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为主,缺乏课堂师生互动,缺乏对现实案例的剖析,这不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价值,也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在教学手段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应用不足,有些教师即使使用多媒体教学,也只是起到了板书的作用,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实践基地建设困难,利用率不高

  教学实习基地是指具有一定实习规模并相对稳定的高等学校学生参加校内外实习和社会实践的重要场所。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直接关系到实习教学的质量,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参加实习的学生还处于学习阶段,很难完全胜任企业营销工作,企业处于保护商业机密的需要,一般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即使接收,也不会让学生接触其核心部门和重要的管理事务,因此实践基地不仅建设困难,而且利用率较低。

  三、提升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策略

  1.正确认识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实践教学是指学校根据培养目标,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使其接受教育,培养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学校应当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在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实践教学并不仅仅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而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因此,教师和学生要共同提高对实践教学的认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与水平

  拥有一支营销理论知识扎实并且具备较高的营销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是顺利开展实践教学的前提。针对目前营销专业师资队伍状况,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提高师资队伍的实践水平:首先,学校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到企业去任职或为企业做顾问提供咨询,积累实践经验;其次,从企业聘请有深厚理论功底又具有丰富实践经历的管理人员充实教师队伍;最后,聘请校外专家和一些成功的企业管理者来学校开设讲座,让学生分享他们的`经营理念和成功的实际工作经验。

  3.改革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

  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能动性,转变过去灌输式的培养教育策略,采用先进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手段,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现代教学媒体,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多媒体教学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标准化与规范化,而且传递给学生的信息量大,表现形式灵活多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建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目前,传统的培养方案围绕着专业来进行,课程设置以学科为主,强调学科的系统性与整体性,课程按照学科的知识体系组织教学内容,以传授知识为目标,这样的课程设置并没有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放在核心位置。所以,为了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营销专业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就要打破传统的模式,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角度出发,强调知识的针对性,重新进行课程设置。

  参考文献:

  [1]刘光乾.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内江科技,2009(11):47.

  [2]郭燕,饶曦,王祥翠.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策略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31):136-137.

  [3]罗刚毅,朱涛.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J].学理论,2008(22):59-60.

  毕业论文范文 8

  摘要:在我国现代化教育全面推行新课程理念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个传统专业,要不要进行教学观念的转变、转变的方法与依据是什么、如何转变,依然是理论上值得探讨的问题。 认为新课程背景下汉语言文学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实践教学为切入点构成转变的基本思路针对当前社会对于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强烈要求,汉语言文学教育更应该以应用性教学为出发点,立足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对教学工作展开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汉语言文学;学科复合;专业知识;实施;效果

  在我国现阶段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中,新课程理念首先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从思想根于认识到教育权威性的转变,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播着与教授者, 而是要努力尝试作为学生个体成长与综合素质提升的指导者和助手的角色, 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索与研究的过程。因此,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深刻的认识,并立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切实转变自身所具备的教育思想,树立以“ 育人为本 ”的基本观念 ,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科技整体进步的综合要求, 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是立足于专业知识的强化,构建扎实的学科基础,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二是通过稳固的基础知识,建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框架,同时开展深入浅出的教学创新工作,提高学生对于学科间融会贯通的能力培养。着眼于汉语言文学的应用,创建和谐的教学体系。

  一、我国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现状

  传统的学科理论学习的指导思想是学科知识论,其隐含的假设是:所有的知识都是有用的;职业能力即知识的运用,所以知识的传授要先行,知识要有系统性、完整性,实践课是理论课的演绎和附庸。人才培养方案一般按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含实习)分别安排在前期、中期和后期讲授。在学习过程中,先学枯燥、抽象的理论,然后开展具体的实践,对实践的理论思考在前,作为思考对象的实践在后,这脱离了职业活动的过程。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形态,尤其是对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需求迫切。传统学科中心化的专业结构设置,将教学内容设计为一系列体系化的理论和知识谱系,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知识讲授,且讲授的知识也就作为考试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现象十分 普遍,这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势必导致培养能坐而论道,不能起而行之的人才。这些现象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就业。

  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特点

  (一)新课程背景下对于汉语言文学教师的基本要求不同于以往

  汉语言文学教学更多得将听、说、读、写作为终极目标,在汉语言文学新课程标准下,汉语言文学教学目标包括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个维度。汉语言文学教学不仅增加了新的内涵, 而且凸现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交流能力。 它不仅体现了教育自身发展的趋势, 更回应了社会发展对人才基本素质的需要。而要达成这一目标,就要求当前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发生彻底转变, 就要求汉语言文学教师首先要发生重大转变和完善。

  (二)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出文学作品中展示的艺术境界

  一般来说,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审美功能,我们要充分利用文学作品的这种特质来引导学生发现作品本身美的魅力,产生深切的情感体验,进而逐渐形成审美感受、审美意向与审美品位。所以,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对课文所描绘的美进行鉴赏的同时,还要引导他们注意其外部结构的表现形式和内部结构的情感渗透,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三)汉语言文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有丰厚的东方文化底蕴

  言文学教育专业的教学特点在于: 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人的工作的, 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不体现在应用性,而是体现在对社会观念与精神取向的影响上: 不注意直接创造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 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社会效益,等等。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当前就业压力的增大,教学实用主义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学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之上,积极和社会接轨。

  三、改变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的措施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理念在对汉语言文学教学观念转变的指导中, 不但要求教师积极寻求教学观念的更新,而且要注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转变。在现代化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 教师要通过精心的'设置与合理的安排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 而且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进而才能实现将课堂转变为学生活动主阵地的教学目标。

  2、实践应用能力的强化

  强化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提高学生本专业的应用能力以就业的观点指导教学改革,就必须讲求专业的实用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社会上立足。结合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即现代“读”“、写”“、说”这三个方面的能力,必须加以强化。该专业的实用性教学应体现在五个方面:古今各种文体的阅读能力,现代各类文体的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语文教学能力,信息调研能力等。学校和教师必须精心设置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形成本专业课程的应用模块,通过系统的应用技能课程的设置,以保证学生在学校能够提高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获得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应用能力,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3、变换思想练习, 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新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观念中,不但要对传统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彻底的革新与完善, 而且要注重对于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强化, 进而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优化。 在现阶段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练习是课堂活动的基础部分之一,在习题中教师要摈弃传统的观念, 在练习中引导学生不断变换思想,不仅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能启发思维,培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结语:

  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汉语言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意识的学术载体,代表着中国传统的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也是大时代下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注重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理论建设,出发点是为了建立健全学生的道德体系。但随着就业环境的日渐复杂和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用人单位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多,这就使得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必须进行一场教学革命,在建立好学生的道德体系和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贯彻汉语言文学的实用价值,着眼于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金海英. 有关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探讨[J]. 经营管理者,2012

  [2]王彩琴.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探[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毕业论文范文 9

  摘要: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企业也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当前发展阶段,企业所面临的发展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市场经济的竞争程度不断加剧。要提升我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除了企业自身需要加强管理和建设外,也需要工商管理部门充分发挥其职能。在当前发展阶段,资源的有限性和市场的竞争加剧,成为我国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要结合当前发展实际,积极研究企业工商管理的改进措施,促进我国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文结合当前我国企业工商管理的现状,对其发展的改进措施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企业发展;工商管理;现状;改进策略

  管理在现代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小到个人,企业,大到一个社会组织,一个国家,都需要做好管理工作。对企业来讲,企业工商管理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尤其是当前发展中,企业的发展更离不开科学的经营管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要想立足市场,占据优势,就离不开科学的工商管理,这样才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近些年来,在企业转型改革发展中,工商管理在我国企业的健康转型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要认识到其中依然有问题存在。因此,当前发展环境下,企业在加强自身管理的同时,也要重视科学的工商管理。工商管理是企业运营的组织和计划的主导,也是企业内部协调控制的主要依据,对企业的生产运营至关重要。

  一、企业工商管理概述

  工商管理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企业经济活动中的管理方法和基本的理论。作为企业内部管理与经营的主要方法,还对培养从事工商管理的专业人才有很大的帮助。从地位上来讲,工商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企业管理的一部分,其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常规运营。具体来讲,工商管理主要对企业的项目、技术、质量、财务、人力资源的调配等实施有效的管理,其目的是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工商管理在我国企业的健康发展中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我国目前企业众多,发展更新较快,科技创新要求高等发展背景下,企业的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也是保持企业长久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企业工商管理的现状

  当前发展阶段,企业工商管理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具体的发展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运用。具体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经营模式适应性比较差

  面临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压力,很多企业盲目地生产产品,但是却忽视了对市场需求的调研,虽然产品数量较大,但是满足人们质量要求的产品并不多,这就导致企业的生产与市场实际需求不相一致,企业在这些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占用了大量的资金,但是却没有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可以说,企业不能掌握市场发展的真正需求,企业生产的产品未进行改革的创新,最终都会导致生产的产品销量低下,严重的甚至会造成企业的经济亏损。

  2.缺乏明确的工商管理目标

  长期以来,很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都重视企业产品给企业带来的利益,但是却忽视了企业的文化传播和且的管理目标。而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市场环境不断变化,工商管理在企业管理中也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进行改革和完善,企业不能只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却忽视了社会效益,这也是企业工商管理目标不明确的体现。

  3.企业发展模式不科学

  从当前的发展来看,我国仍有很多企业实施的是传统的管理模式,有的虽然借鉴了一些优秀企业的管理模式,但是学习借鉴的过程中,缺乏创新思想,只是全盘照搬,并没有与自身的发展实际相结合。总体来讲,很多企业在发展中缺乏独立的管理模式,导致在新时期的市场竞争中稳步不前,阻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加强企业工商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势在必行。

  4.缺乏品牌化意识

  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企业发展的自由度也逐渐提高,企业之间的约束和管理相对削弱,企业在生产产品的结构和模式上也进行了改革,企业的品牌战略思想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尤为明显,企业的品牌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非常大的影响。但是很多企业忽视了品牌建设,缺乏品牌战略思想,最终也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三、提高企业工商管理的对策探讨

  针对当前企业工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积极研究对策,不断提升企业发展的水平,提高企业工商管理的水平。具体可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找准企业工商管理的发展方向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发展,新的发展时期,我国企业的综合实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也逐渐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社会的知名度也随之提高。因此。企业要树立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加强我国企业的品牌形象建设,增强我国企业在国际社会的知名度,从而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我国企业工商管理要实现国际化的发展,必须要有全球发展理念,树立国际化的发展思想,用国际理念来实行企业的管理,在市场的竞争和合作中,不断推动我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水平。具体来讲,要从科技、人才、创新等方面加强,树立全球化发展战略思想,不断提升企业的科技水平,充分利用现代管理技术,推动企业发展。

  2.不断完善我国工商管理的监管制度

  制度建设是工商管理科学化的前提和基础。我国企业工商管理工作也需要科学制度作为依据好支撑。因此,科学的监管机制对企业工商管理的作用不可忽视。企业工商管理的制度是企业激励和惩罚的主要依据,是企业权利、义务、责任等工作进行细化的主要依据,更是企业法制化和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体现。结合当前我国企业工商管理监管制度的现状,未来发展中,企业要加强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首先,要了解企业发展的实际,弄清楚企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其次,制定科学的监管制度,保证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最后,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将这些制度作为工作的主要参考和依据,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做到惩罚分明,权责分明。

  3.与市场接轨,增强市场适应新企业不论是生产经营活动,还是企业工商管理活动,都离不开对市场的研究和分析

  市场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主要环境,在当前发展阶段,市场对企业的发展影响较大,因此,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要了解市场需求,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了解市场所需,结合调研结果进行产品的生产,这样能保证生产的产品能符合市场的要求,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在企业工商管理活动中,同样需要结合市场要求,了解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工商管理活动的主要工作,存在的意义等,为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开展创建良好的内外部条件。

  4.重视企业工商管理模式的创新

  企业工商管理模式也要紧随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做适当的调整,就目前我国企业工商管理模式来讲,企业要在借鉴其他现金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发展,形成自己独有的管理模式,将工商管理落实都企业生产时间中去。以只是理论为基础,以实践指导为目标,加强企业工商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

  5.重视培养专业的企业工商管理人才

  人才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企业在长期发展中需要大量的生产和建设人才。企业的工商管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营销、发展规划和综合管理工作。但是当前我国在工商管理方面人才相对缺乏,专业性的人才不多,这也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企业在发展中必须做好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工作,提高人才的创造力,新世纪企业的竞争说到底就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企业要加强人才培养的投入。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的发展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要想立足市场,占据优势,就离不开科学的工商管理,这样才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企业工商管理在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未来发展中,企业要想不断提升综合实力,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就要认清发展实际,建立完善企业工商管理机制,加强企业自身的文化建设,同时要不断革新企业的经营模式,树立品牌发展理念,加强企业人才战略建设等,不断提升企业刚上管理的水平,让企业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动我国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敏,程杨,张渝.企业工商管理的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6):106.

  [2]原禄达.企业工商管理的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32):120-121.

  [3]傅晋虎.工商管理在企业的现状和改进策略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23):71.

  [4]丁城英.企业工商管理的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分析[J].经贸实践,2016(19):102.

  [5]黄磊.企业工商管理的现状及改进策略探析[J].纳税,2017(23):75.

  [6]袁媛.企业工商管理的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5(23):75.

  返回目录>>>

【开题报告】相关文章:

简述开题报告04-06

模式开题报告03-14

游戏开题报告03-09

开题报告模板02-18

开题报告指导03-01

开题报告课题08-26

模具开题报告08-27

开题报告写法07-07

开题报告计划06-09

设计开题报告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