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爱国古诗《从军行七首》(其四)鉴赏

时间:2022-04-13 11:34:08 古诗词 我要投稿

爱国古诗《从军行七首》(其四)鉴赏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爱国古诗《从军行七首》(其四)鉴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爱国古诗《从军行七首》(其四)鉴赏

  从军行七首(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参考注释】

  ①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军队战争之事。

  ②青海:指青海湖。

  ③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④穿:磨破。

  ⑤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⑥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背景】

  盛唐的边塞诗,大多是表达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但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唐高宗调露、永隆年间(679──681),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扰甘肃一带,唐礼部尚书裴行俭奉命出师征讨。 王昌龄的《从军行》组诗就是描写其间士子从戎,征战边庭的过程和心情的。“从军行”是乐府旧题,组诗共有七首,这是其中的第四首。 行,诗歌的一种体裁,从军行,写军队生活的乐府古题。

  【作者简介】

  王昌龄(?~约756) 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 (727)登进士第,任秘书省校书郎。曾与孟浩然交游,“二人数年同笔砚”(孟浩然《送王昌龄之岭南》)。开元二十二年,王昌龄又应博学宏词科登第,授汜水(今河南巩县东北)县尉。开元二十七年,因事被贬谪岭南,途经襄阳时,孟浩然有诗送他(《送王昌龄之岭南》)。经湖南岳阳,他有送李白诗《巴陵送李十二》。次年,他由岭南北返长安,并于同年冬天被任命为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世称王江宁。在江宁数年,又受谤毁,被贬为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李白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寄予深切的同情与怀念。安史乱起,王昌龄由贬所赴江宁,为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

  【赏析】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

  拓展:爱国的古诗

  1、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3、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6、天相汉,民怀国。——史达祖《满江红·九月一日出京怀古》

  7、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8、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佚名《荆轲歌渡易水歌》

  9、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及其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0、万国奔腾,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

  11、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2、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13、仅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14、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15、野臣潜随击壤老,日下鼓腹歌可封。——鲍防《元日早朝行》

  16、相州昼锦堂厨酝,卫国淇川岸竹萌。——姜特立《雅志小饮适宽仲送相州法酝并竹萌同至》

  1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8、故国悲痛,新亭泪眼,更洒潇潇雨。——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19、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苏轼《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20、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

  21、堂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干戈。——辛弃疾《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22、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23、欲诉奇愁无可诉,算兴亡已惯司空见。——梁启超《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君子》

  24、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25、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先是逐臣。——严遂成《乌江项王庙》

  26、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7、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戎昱《咏史和蕃》

  28、天与三台座,人当万里城。——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29、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李白《送郄昂谪巴中》

  30、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屈原《国殇》

  31、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32、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33、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3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35、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夏完淳《即事·复楚情何极》

  36、婿为燕国王,身被诏狱加。——李白《秦女休行》

  37、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8、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39、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屈大均《秣陵》

  40、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41、无边家国事,并入双蛾翠。——秋瑾《菩萨蛮·寄女伴》

  4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43、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44、素臣称有道,守在於四夷。——田锡《塞上曲》

  45、扈跸老臣身万里,天寒来此听江声!——陆游《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46、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47、乃翁知国如知兵,塞垣草木识威名。——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48、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李白《太原早秋》

  49、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文天祥《满江红·和王夫人满江红韵以庶几後山妾薄命之意》

  50、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周邦彦《六丑·落花》

  51、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52、若顺吾皇意,即无臣子心。——栖蟾《送迁客》

  53、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齧空林。——郑思肖《二砺》

  54、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55、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刘向编《六亲五法》

  56、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57、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58、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王维《少年行四首》

  59、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60、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王之涣《凉州词二首》

  61、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岳飞《池州翠微亭》

  62、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陆游《水调歌头·多景楼》

  63、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64、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辛弃疾《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65、归来报名主,恢复旧神州。——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66、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写怀》

  67、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戚继光《望阙台》

  68、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杜甫《登楼》

  69、中原事业如江左,芳草何须怨六朝。——纳兰性德《秣陵怀古·山色江声共寂寥》

  70、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送人赴安西》

  71、谁分去来乡国事,凄然,曾是承平两少年。——陈洵《南乡子·己巳三月自郡城归乡过区菶吾西园话旧》

  72、闻道皇华使,方随皂盖臣。——王维《送李判官赴东江》

  73、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74、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查慎行《三闾祠》

  75、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林景熙《冬青花》

  7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77、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78、天意眷我中兴,吾皇神武,踵曾孙周发。——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

  79、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80、为奏薰琴唱,仍题宝剑名。——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81、犹怜惯去国,疑是梦还家。——卢僎《岁晚还京台望城阙成口号先赠交亲》

  82、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

  83、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屈原《国殇》

  84、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85、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86、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王维《少年行四首》

  87、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88、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高适《塞下曲》

  89、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陆游《金错刀行》

  90、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91、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立春日感怀》

  92、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朱敦儒《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93、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94、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95、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杜甫《夏夜叹》

  96、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杨继盛《就义诗》

  97、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诮。——谢灵运《七里濑》

  98、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夜泊水村》

  99、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

  100、平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薶九京。——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爱国古诗《从军行七首》(其四)鉴赏】相关文章:

爱国古诗词05-25

《乌衣巷》古诗词鉴赏09-27

《疏影》古诗词鉴赏02-24

孤雁古诗词鉴赏02-17

春寒古诗词鉴赏02-09

潼关古诗词鉴赏05-12

《月夜》古诗词鉴赏04-11

相思古诗词鉴赏02-22

天净沙·春古诗词鉴赏02-17

鸟鸣涧古诗词鉴赏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