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草白居易古诗词鉴赏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草白居易古诗词鉴赏,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草白居易古诗词鉴赏1
草
诗人: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解
1、离离:历历,分明样子。
2、远芳:伸展到远处草。
3、萋萋:茂盛样子。
译文
古原上野草乱生乱长,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
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春风一吹依旧蓬勃生长。
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
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
赏析
诗第一句“离离原上草”中“离离”是指风吹茂盛草摇动样子,“又送王孙去”中“王孙”泛指即将远行友人。《楚辞招隐士》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江淹《别赋》中也有“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应该说“古原草送别”虽是考试时出诗题,但出得也是很好,送别诗是算得上诗中一个大类,并且“草”在写送别诗歌中差不多一直是很常见,所以诗题也可以说是一点都不偏。但即便如此,十六岁白居易能够在应考时写出这样一首能置于古往今来最优秀送别诗之列而毫不逊色作品,除了说年少白居易富于诗人天才外,只怕也找不到什么更好解释了。
全诗一开始就是一幅优美如画风景,古原之上,已长得很是繁茂春草在阳光里轻风中不时摇动轻舞,而送别将要远行友人诗人凝望着这风中生机勃勃春草,想到它们生命虽然有限,却也这般强韧与旺盛,心中先是升起些感慨,然后这感慨渐渐扩大开来,终于成为美好赞颂。这是对于古原上春草,又何尝不是对于生命本身;也许在诗人心中,它们已成为生命象征。它们坚定从容乐观自信青春洋溢,把它们仿佛无穷无尽生命力向四下扩展开来,荒城、古道,古原每一处都被它们染上青春热情、生命芳馨,连这友人即将远行分别时刻,在这仿佛无边无际、无穷无尽地洋溢开来生命强韧、繁盛、美好和明朗里,也染上了一种明朗色调。分别虽然还是让人们、甚至是那古原春草都心中充满了离别之情,惆怅不舍,也不免别离痛苦,但这离别之情却已是多少变为明朗,带着些从容自信乐观豪迈。
有人解释此诗说,当这样良辰美景之时,却不得不分别,也就让人感到分外惆怅和怅恨,这样解释大概也是说得通。
别尔嘉耶夫说,对时间和空间中一切离别忧郁其实都是对死亡忧郁。意识到离别和死亡是很接近事情,古今中外著作里也很多。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诗有“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应该多少已经意识到这一点。而折柳赠别这一风俗本身,也颇耐人寻味。作为送别一个象征性仪式,折去柳树一根枝条岂非正意味着,每次离别都正是生命一次损耗,都必然有一些生命随之逝去。如果白居易也有与这些相同或接近感悟,那么他笔下极力抒写古原春草那种超越生死荣枯生命力旺盛和生命明朗,也就等于在努力使生命心灵能够超越那带着生命损耗性质离别带来怅恨与痛苦。就此点而言,欧阳修那首著名《玉楼春》词实可与此诗比较而观。
草白居易古诗词鉴赏2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
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苍翠。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机勃发。
芳草的馨香弥漫着古道,照耀下碧绿连荒城。又送游子远行踏上古道,满怀离情望着萋萋芳草。
注释:
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一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远芳:草香远播。侵,侵占,长满。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
晴翠:明丽翠绿。
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的友人。
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赏析:
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又先状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枯荣二字的发展,由概念一变而为形象的画面。不但写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写出一种从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写枯,一句写荣,烧不尽与吹又生是何等唱叹有味,对仗亦工致天然,故卓绝千古。
全诗措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故能在赋得体中称为绝唱。
【草白居易古诗词鉴赏】相关文章:
写雪的古诗词鉴赏之春雪(白居易)06-07
白居易草的古诗12-16
《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词鉴赏11-11
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词鉴赏01-02
《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词鉴赏01-25
古诗词鉴赏09-14
古诗词鉴赏01-06
古诗词鉴赏12-21
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古诗词鉴赏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