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五一国际劳动节古诗及赏析

时间:2022-04-26 10:25:55 古诗词 我要投稿

五一国际劳动节古诗及赏析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古诗及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五一国际劳动节古诗及赏析

  《悯农》二首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赏析:

  这首名诗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既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那么丰收的粮食都到哪里去了呢?人们不难知

  作者之意:“苛政猛于虎也!”诗人委婉而深刻地揭露了统治者剥削者残酷剥夺农民军劳动果实的罪恶。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赏析:

  这首描写农民在烈日下艰辛苦锄地,感慨叹一粥一饭来之不易,暗斥侵夺农民劳动果实的剥削阶级。两首“姊妹篇”都具有与内容相称的形式,均选用短促的仄声韵律,给人以急切悲愤的`感觉、抑郁难伸的气息,因而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观刈(yì)麦

  作者:(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fù)陇(lǒng)黄。

  妇姑荷(hè)箪(dān)食(shí),童稚(zhì)携壶浆(jiāng),

  相随饷(xiǎng)田去,丁壮在南冈(gāng)。

  足蒸暑土气,背灼(zhuó)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pín)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bǐng)遗穗(suì),左臂悬敝(bì)筐。

  听其相(xiāng)顾言,闻者为(wèi)悲伤。

  家田输税(shuì)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céng)不事农桑。

  吏(lì)禄(lù)三百石(dàn),岁晏(yàn)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kuì),尽日不能忘。

  译文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浆水,

  相互跟随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去饭食,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站在割麦者身旁,

  右手拾着遗落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因为缴租纳税卖尽家田,只好拾些麦穗填饱饥肠。

  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

  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内心感到惭愧,整日也不能忘却。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陕西盩厔(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诗人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

  蚕妇

  [宋] 张俞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卖炭翁

  白居易(唐)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白居易(772--846),汉族,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著名唐代大诗人和文学家,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杜甫齐名,有“诗魔”、“诗王”、“诗豪”之称。

【五一国际劳动节古诗及赏析】相关文章: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08-26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0篇)08-28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0篇08-27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汇编10篇)09-12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10篇09-09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集合10篇09-08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10篇)09-07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10篇09-01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8篇)03-23

古诗词原文赏析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