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翠微的古诗词

时间:2024-01-05 12:41:21 古诗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翠微的古诗词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翠微的古诗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翠微的古诗词

翠微的古诗词1

  自翠微山望金精

  清代谢秀孙

  薄暮秋初风,木叶下庭圃。夫君招我游,盘姗出坡树。

  山菊垂好花,阴影随行步。几折临高厓,敛足不敢顾。

  夫君指金精,谓此汝所慕。吴王洞口来,仙女云中举。

  至今千百年,烟霞生其处。自怜长闺房,荏苒秋草暮。

  结庐十五载,不识金精路。夜月明空山,时闻钟声度。

  忆我七八岁,曾一随诸妇。巾车到洞门,嘿然生疑惧。

  洞中忽有光,云殿凌丹雘。翠竹摇空寒,白日蒙雨雾。

  仿佛记曲水,海棠缘石户。草色映罗裙,逐伴踏花去。

  涧水湿弓鞋,逡巡避母怒。忽忽三十年,仍向峰头住。

  世事几兴衰,家门亦多故。徵兰不可期,弄瓦杳无与。

  出户泪如丝,入户泪如雨。人生能几何,年光如驰骛。

  安得辞人间,洒扫侍仙驭。

翠微的古诗词2

  1、翠微深处著亭台,抖擞红尘双眼开。——周牧《超览亭》

  2、番阳东下万山围,魁阁峥嵘面翠微。——范梈《寄题集贤周司直悠然阁》

  3、即看燕子入山扉,岂有黄鹂历翠微。——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

  4、翠微横半岫,白水溢方塘。——杨慎《雨中梦安公石张习之二公情话移时觉而有述因》

  5、白羽摇丹壑,天营逼翠微。——宋之问《松山岭应制》

  6、终南太白横翠微,自我不见心南飞。——苏轼《二月十六日,与张、李二君游南溪,醉後,相》

  7、高高翠微里,遥见石梁横。——孟浩然《寻天台山》

  8、雨色摇丹嶂,泉声聒翠微。——宋之问《早入清远峡》

  9、参差扇影分华月,断续箫声落翠微。——陆龟蒙《闻袭美有亲迎之期因以寄贺》

  10、禅室绳床在翠微,松间荷笠一僧归。——秦系《秋日送僧志幽归山寺》

  11、偶逢菜叶随流水,知有茅茨在翠微。——释德洪《送轸上人之匡山》

  12、包山书事倚翠微,俯清溪,青山万里猿夜啼。——张可久《柳营曲·西山即事挽》

  13、桂枝博得凤栖枝,欢觐家僮舞翠微。——李洞《送郤先辈归觐华阴》

  14、青林虎丘寺,林际翠微路。——刘禹锡《虎丘寺路宴》

  15、翠微下有长江横,衮衮不尽千古情。——楼钥《巾山》

  16、禅室绳床在翠微,松间荷笠一僧归。——马戴《秋日送僧志幽归山寺》

  17、木落翠微冥,千载德犹馨。——毛泽东《五律·共泛朱张渡》

  18、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杜甫《秋兴八首》

  19、吴婉携笼上翠微,蒙蒙香刺罥春衣。——皎然《顾渚行寄裴方舟》

  20、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毛泽东《七律·答友人》

  21、今兹十月自东归,羽旆逶迤上翠微。——张九龄《奉和圣制温泉歌》

  22、时时凭高一怅望,想见江南多翠微。——王安石《忆昨诗示诸外弟》

  23、秋风江上驻王师,暂向云山蹑翠微。——岳飞《题翠岩寺》

  24、镜湖上骑马乘船,翠微中急管繁弦。——张可久《柳营曲·西山即事挽》

  25、南山之南北山北,筑屋翠微高枕眠。——王炎《过幕阜山》

  26、鸦带残阳入翠微,纷纷黄叶向人飞。——陈著《次单君范袖来汪西皋所譔咏秋十章以示因和之·鸦带残阳入翠微》

  27、为知不是功名骨,换着方袍入翠微。——释文珦《收怀》

  28、回望墟烟处,苍茫隔翠微。——杨基《潇湘八景·霭霭复霏霏》

  29、花藏窈窕知金屋,亭照回波在翠微。——曹勋《端午帖子九首·朝下仙班晓景迟》

  30、翠微呼处生丹障,清净封中起白云。——曹唐《三年冬大礼五首》

翠微的古诗词3

  古诗原文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译文翻译

  年复一年,我驰骋疆场,战袍上洒满了灰尘;今天,在“得得”的马蹄声中,缓缓登上齐山,浏览翠微亭的美景。

  好山好水,我怎么也看不够,可已是明月当空,马蹄声又催着我踏上了归程。

  注释解释

  池州:今安徽贵池。

  翠微亭:在贵池南齐山顶上。

  经年:常年。

  征衣:离家远行的人的衣服。这里指从军的衣服。

  特特:特地、专门。亦可解作马蹄声,二义皆通。

  寻芳:游春看花。

  翠微:指翠微亭。

  看不足:看不够。

  创作背景

  绍兴五年(1135年)春 ,岳飞率兵驻防池州,游城东南齐山翠微亭,作此诗。

  诗文赏析

  “池州”,是宋代江南东路的一个州,州府设在当时的秋浦,就是现在的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这里作者以州名代指州府名。“翠微亭”,在今安徽贵池南边的齐山上,是唐代大诗人杜牧在武宗会昌年间任池州刺史时建造的。

  这是一首记游诗,主要记述登临池州翠微亭观览胜景的心理状态和出游情形,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前两句写出游的愉悦。起句“经年尘土满征衣”写长期紧张的军旅生活。诗人从军后,一直过着紧张的军事生活,特别是在抗金斗争中,为了保卫南宋残存的半壁河山,进而恢复中原,他披甲执锐,率领军队,冲锋陷阵,转战南北,长期奔波,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保卫国家的伟大事业之中。诗的开头一句正是对这种紧张军旅生活的生动朴实的高度概括。“经年”,这里指很长时间以来。“征衣”,这里是指长期在外作战所穿的衣服。既然长年累月地率领部队转战南北,生活十分紧张,那就根本没有时间、没有心思去悠闲地游览和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愈是这样,愈盼望有朝一日能够有这样的一个机会。这样,起笔一句就为下面内容的引出作了充分的渲染和铺垫,看似与记游无关,而作用却在于突出、强调和反衬了这次出游的难得与可贵,故对句以“特特寻芳上翠微”接住。现在,诗人竟然有了这样的机会,到齐山观览,而且登上了著名诗人杜牧在这里建造的翠微亭,心里一定愉快、兴奋。“特特”,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当特别、特地讲,起了强调、突出的作用,以承接首句意脉,一是指马蹄声,交待了这次出游是骑马去的,成为诗歌结尾一句的伏笔。“寻芳”,探赏美好的景色。“翠微”,是诗人到达的地方。这样,对句实际上写了出游的'方式(骑马)和到达的地点(翠微亭),从而起到了点题、破题的作用。诗的开头两句,首句起笔突兀,如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似与题目无关,而实为次句铺垫;次句陡转笔锋扣题,承接自然,成为首句的照应;两句相互配合,表现出作者大起大落、大开大阖的高度艺术腕力和高屋建瓴的雄伟气魄。两句形成了波澜和对比,从而突出了这次出游的欣喜。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诗的三四两句并没有象一般的记游诗那样,对看到的景色作具体细致的描述,而是着眼于主观感觉,用“好水好山”概括地写出了这次“寻芳”的感受,将秀丽的山水和优美的景色用最普通、最朴实、最通俗的“好”字来表达,既有主观的感受,又有高度的赞美。同时,又用“看不足”传达自己对“好水好山”的喜爱、依恋和欣赏。结尾一句则写了诗人为祖国壮丽的山河所陶醉,乐而忘返,直到夜幕降临,才在月光下骑马返回。“马蹄”,照应了上面的“特特”。“催”字则写出了马蹄声响使诗人从陶醉中清醒过来的情态,确切而传神。“月明归”,说明回返时间之晚,它同上句的“看不足”一起,充分写出了诗人对山水景色的无限热爱、无限留恋。岳飞之所以成为民族英雄,之所以为自己的国家英勇战斗,同他如此热恋祖国的大好河山是密不可分的。诗的结尾两句正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特有的深厚感情。

  这首诗通过记游,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限深厚的热爱之情。在艺术上运思巧妙,不落俗套,虽是记游,而不具体描述景物,重在抒写个人感受。其结构方式除以时间为序外,又把情感的变化作为全诗的线索,突出了这次出游登临的喜悦。语言通俗自然,明白如话。

【翠微的古诗词】相关文章:

经典古诗词07-28

经典古诗词11-17

经典的古诗词12-01

经典古诗词11-23

【精选】经典古诗词10-08

大暑的古诗词07-24

立春古诗词02-04

立春古诗词08-19

雪的经典古诗词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