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牡丹》古诗词鉴赏

时间:2022-12-09 18:06:41 古诗词 我要投稿

《牡丹》古诗词鉴赏4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牡丹》古诗词鉴赏,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牡丹》古诗词鉴赏4篇

《牡丹》古诗词鉴赏1

  《牡丹》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译文

  织锦的帘帷刚刚卷起,是美艳的卫夫人;丝绣的褥被还堆拥着,是俊秀的越鄂君。

  既像在垂手而舞,雕玉佩饰正零乱翻动;又像在弯腰而舞,郁金裙子正争相回旋。

  它像石崇家的蜡烛,哪须常把烛芯剪去?它像荀令君的体肤,岂用香炉细细染熏?

  我是诗人江淹,在梦中得到了那支彩笔,想把清丽的词句,题在花叶上寄给朝云。

  注释

  锦帏(wéi):锦帐。南朝梁简文帝《书案铭》:“厕质锦帷,承芳绮缛。”卫夫人:春秋时卫灵公的夫人南子,以美艳著称。《典略》载,孔子回到卫国,受到南子接见。南子在锦帷中,孔子北面稽首,南子在帷中回拜,环佩之声璆然。此句原注:《典略》云:“夫子见南子在锦帏之中。”

  “绣被”句:用鄂君举绣被拥越人的典故。据《说苑·善说篇》记载,鄂君子皙泛舟河中,划桨的越人唱歌表示对鄂君的爱戴,鄂君为歌所动,扬起长袖,举绣被覆之。此将牡丹喻为绣被拥裹的越人。或谓越鄂君系兼取美妇人美男子为比,见钱钟书《谈艺录补订》。

  “垂手”句:《乐府解题》:大垂手言舞而垂其手,又有小垂手及独垂手。《乐府杂录》谓大垂手、小垂手的舞姿或如惊鸿,或如飞燕。故舞时玉佩乱翻。

  折:一作“招”。折腰争舞:一作“细腰频换。”《西京杂记》:戚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郁金裙:用郁金草染色的裙。

  “石家”句:状牡丹之色如燃烧的大片烛焰。《世说新语·汰侈》载,石崇豪侈,“用蜡烛作炊”。蜡烛当柴烧,无须剪芯,故说“何曾剪”。

  “荀令”句:谓牡丹之香自然生成,不须熏得。荀令即荀彧,字文若,为侍中,曾守尚书令。曹操所有军政之事均与他协商,呼之荀令君。

  “我是”句:自诩有才。《南史·江淹传》载,江淹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叶:一作“片”。朝云:指巫山神女。战国时楚怀王游高唐,昼梦幸巫山之女。后好事者为立庙,号曰“朝云”。唐元稹《白衣裳》诗:“闲倚屏风笑周昉,枉抛心力画朝云。”

  赏析

  首联是单株牡丹的特写图。开头借用《典略》典故,以锦帷乍卷、容颜初露的卫夫人形容牡丹初放时的艳丽夺目含羞娇艳。次句用《说苑》典故,原典是鄂君举绣被拥越人,此谓“绣被犹堆越鄂君”,清人马位《秋窗随笔》及桂馥《札朴》已指出其为误用(桂谓当为“楚鄂君”)。诗人将牡丹的绿叶想象成鄂君的绣被,将牡丹花想象成绣被覆盖的越人,传神地描绘初开的牡丹花在绿叶的簇拥中鲜艳的风采。“犹堆”二字刻画花苞初盛时绿叶紧包的形状,与“初卷”相呼应。

  颔联展示牡丹随风摇曳时的绰约丰姿。垂手、折腰都是舞名,亦指舞姿。玉佩指舞女身上佩戴的玉制饰物;郁金裙指郁金草染色的裙。这两句以舞者翩翩起舞时垂手折腰,佩饰翻动,长裙飘扬的轻盈姿态来作比喻,牡丹花叶在迎风起舞时起伏翻卷,摇曳多姿的形象。

  前两联重在描绘牡丹静中的形态,颈联具体地描写了牡丹的色香。“石家蜡烛何曾剪”形容牡丹的颜色像燃烧着的大片烛火,却无须修剪烛芯。“何曾剪”西晋石崇豪奢至极,用蜡烛当柴,烛芯自不必剪。“荀令香炉可待熏”是说牡丹的芳香本自天生,岂待香炉熏烘。据说荀彧到人家,坐处三日香。旧时衣香皆由香炉熏成,荀令自然身香,所以说“可待熏”。

  尾联写诗人陶醉于国色天香,恍惚梦见了巫山神女,盼望她传授一支生花彩笔,将思慕之情题写在这花叶上,寄给巫山神女。梦中传彩笔,典出《南史·江淹传》,这里反其意而用之,表明诗人心摇神荡的兴奋激动之情。

  这首诗构思巧妙,借物比人,又以人拟物,借卫夫人、越人、贵家舞伎、石家燃烛、荀令香炉等故事描写牡丹花叶的风姿绰约、艳丽色彩和馥郁香味,使牡丹的情态毕现。最后诗人突发奇想,欲寄牡丹花叶于巫山神女。明写牡丹,暗颂佳人,一实一虚,别具一格,令人回味无穷。

  创作背景

  这首《牡丹》诗托物咏怀,当为李商隐早期的作品,其具体创作年份未详。

《牡丹》古诗词鉴赏2

  牡丹芳原文

  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

  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

  照地初开锦绣段,当风不结兰麝囊。

  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

  红紫二色间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

  映叶多情隐羞面,卧丛无力含醉妆。

  低娇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断肠。

  浓姿贵彩信奇绝,杂卉乱花无比方。

  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

  遂使王公与卿士,游花冠盖日相望。

  庳车软舆贵公主,香衫细马豪家郎。

  卫公宅静闭东院,西明寺深开北廊。

  戏蝶双舞看人久,残莺一声春日长。

  共愁日照芳难驻,仍张帷幕垂阴凉。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三代以还文胜质,人心重华不重实。

  重华直至牡丹芳,其来有渐非今日。

  元和天子忧农桑,恤下动天天降祥。

  去岁嘉禾生九穗,田中寂寞无人至。

  今年瑞麦分两岐,君心独喜无人知。

  无人知,可叹息。

  我愿暂求造化力,减却牡丹妖艳色。

  少回卿士爱花心,同似吾君忧稼穑。

  翻译:

  注释

  (1) 绽:裂开。此指花开。

  (2) 红玉房:指红牡丹花瓣。

  (3) 英:花瓣。

  (4) 灿灿:光彩鲜明耀眼。

  (5) 绛:深红色。

  (6) 煌煌:光辉灿烂的样子。

  (7) 兰麝囊:装着兰草、麝香等香料的香囊。

  (8) 琪树:神话中的玉树。

  (9)间:更迭。

  (10)随:任凭。

  (11) 比方:比较。

  (12) 石竹:草名,开红白小花如铜钱大小。

  (13)芙蓉:荷花。

  (14) 芍药:观赏植物名,花大而美。

  (15)寻常:平常,平凡。

  (16) 王公与卿士:古时封爵,有王,有公,又论品阶又有卿、大夫、士。

  (17) 游花:外出赏花。冠盖:帽子与车上的帷盖。此朝中的达官贵人。

  (18) 庳(bēi)车:指一种轻便灵巧的车子。

  (19) 软舆:软座轿子。

  (20) 细马:良马。

  (21) 卫公宅:唐李靖封卫国公,其宅多植花木。

  (22) 西明寺:唐时玩赏牡丹的胜地。

  (23)三代:典出司马迁《史记·封禅书》: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这里指夏、商、周。

  (24)文胜质:意为人们喜尚文采胜过了喜爱事物质朴的本性。

  (25)有渐:有所加剧。

  (26)元和天子:指唐宪宗李纯。

  (27)恤下:抚恤下民。

  (28)动天,感动了上天。

  (29)造化:大自然。

  (30)卿士:古官阶有公、卿、大夫、士。这里泛指朝中官员。

  (31)稼穑:指农事。

  译文

  牡丹芳香啊牡丹芳香,

  黄金的花蕊开绽在红玉的花房;

  几千片花瓣赤霞似的灿烂,

  几百枝花朵绛烛似的辉煌。

  照地生辉,刚展开锦绣的'身段,

  迎风飘香,却没带兰麝的香囊。

  仙人的琪树,被比得苍白无色,

  王母的桃花,也显得细小不香。

  宿露浸润,泛起紫闪闪的奇艳,

  朝阳照耀,放出红灿灿的异光;

  红紫深浅,呈现着不同的色调,

  向背低昂,变幻出无数的形状。

  无力地卧在花丛,将息带醉的身躯,

  多情地映着花叶,隐藏含羞的面庞。

  娇生生的笑容,仿佛想掩住香口,

  怨悠悠的情怀,好像在撕裂柔肠。

  称姿贵彩,的确是超凡绝俗,

  杂卉乱花,哪里能比美争芳。

  石竹、金钱,固然是十分细碎,

  芙蓉、芍药,也不过那么平常。

  于是乎引动了王公卿相,

  冠盖相接地赶来观赏;

  还有轻车软轿的贵族公主,

  和那香衫细马的豪家。

  寂静的卫公宅闭了东院,

  幽深的西明寺开放北廊。

  双双舞蝶殷殷地陪伴看客,

  声声残莺苦苦地挽留春光。

  担心太阳晒损娇姿,

  张起帷幕遮取阴凉。

  花开花落,二十来天,

  满城的人们都像发狂。

  三代以后文采胜过实质,

  一般人都重华而不重实;

  重华直重到牡丹的芳菲,

  由来已久,并非始于今日。

  元和皇帝很关心农桑,

  由于他体恤下民,天降吉祥。

  去年的嘉禾长出九穗,

  田中寂寞,没有人理睬。

  今年的麦子分出两枝,

  但是这些却无人知晓,

  唯独天子一个人内心感到喜悦

  天降吉祥,没人理会真叫人叹息

  我愿暂求掌握造化的主宰者。

  减却牡丹妖艳的颜色,

  冷却一下卿士们爱花的心情,

  都象天子一样关心农业生产,

  人民就都得到幸福了。

  赏析:

  牡丹是中国特产的名花,春末开花,花大而美。唐代高宗、武后时始从汾晋(今山西汾河流域)移植于两京,玄宗时犹视为珍品。到贞元、元和之际,这种风气尤为盛行。每至暮春,车马若狂。王公贵族,若不耽玩牡丹以示风流。诗人看到上层统治者狂热地赏玩妖艳的牡丹,而不关心与广大百姓生命攸关的农桑,面对如此狂乱的世情,故诗人写诗痛斥该不正之风。

《牡丹》古诗词鉴赏3

  牡丹亭·游园·皂罗袍

  汤显祖 〔明代〕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注释】

  ①姹紫嫣红:形容花的鲜艳美丽

  ②断井颓垣:断了的井栏,倒了的短墙。这里是形容庭院的破旧冷落。

  ③奈何天:无可奈何的意思。

  ④赏心乐事:晋宋时期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这两句用此句意。

  ⑤朝飞暮卷:唐代王勃《滕王阁诗》中有“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句,形容楼阁巍峨,景色开阔。

  ⑥翠轩:华美的亭台楼阁。

  ⑦画船:装饰华美的游船。

  ⑧锦屏人:被阻隔在深闺中的人。

  ⑨忒:过于。

  ⑩韶光:大好春光。

  牡丹亭·游园·皂罗袍-汤显祖拼音解读

  mǔ dān tíng ·yóu yuán ·zào luó páo

  tāng xiǎn zǔ 〔míng dài 〕

  yuán lái chà zǐ yān hóng kāi biàn ,sì zhè bān dōu fù yǔ duàn jǐng tuí yuán 。liáng chén měi jǐng nài hé tiān ,shǎng xīn lè shì shuí jiā yuàn !cháo fēi mù juàn ,yún xiá cuì xuān ;yǔ sī fēng piàn ,yān bō huà chuán ——jǐn píng rén tuī kàn de zhè sháo guāng jiàn !

  相关翻译

  原来花园里鲜艳美丽的花朵早已经开遍,而我从来不知道去欣赏,就好像我把青春年华都付予了这破败枯竭的院落。像良辰美景这样美好宝贵的时光到底如何度过呢,使人欢心愉快的事究竟在谁家呢!高处是雕梁画栋、飞阁流丹的亭台楼阁;远处是云霞般曲折的绿色长廊。烟波里的画船轻轻荡漾--我这深闺中人太不懂得珍惜这大好春光!

  相关赏析

  【内容解析】

  这段唱词是《牡丹亭》中最有名的一支曲子。虽短却流传甚广,历久不衰。此曲描写贵族小姐杜丽娘偷偷出了闺房,到自家的后花园里去游览于是便触景生情,空叹自己把良辰美景白白流逝,突感到十分的惋惜。

  首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可以看出深闭幽闺的少女从未涉迹园林,这次偷偷出来,乍进后园,只见百花盛开,万紫千红,艳丽炫目的春园物态,予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叩开了少女的心扉。接着,“断井颓垣”的残败破落的画面从另一个极端给予少女强烈的震撼,少女预见到浓艳富丽之春景的未来都将是付与这破败,即“都付与断井颓垣”。这里暗含一种生命的觉醒,自己的年华不就是这姹紫嫣红的春天吗,可就像无人欣赏这院里的花儿一样,没人走近自己的生一,总有一天,都会成为那破败的断壁残垣,不免深深的伤感油然而生。此刻,主人公杜丽娘的情绪跌入低谷之后,但仍念念不忘“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云霞翠轩”“烟波画船”,这些令人无限向往的美好的事物始终深刻内嵌于少女的思维深处,短短几句,却真实自然地抒发了杜丽娘对美好青春被禁锢、被扼杀的埋怨与叹息。放在全文中,这也为下一段奇遇柳梦梅,为情而死的故事找到心理缘由。

  此曲通过杜丽娘游园所感,表达对时光易逝、青春寂寞的喟叹,进而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观念对少女青春的无情摧残,有着人性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和强烈追求身心解放的时代精神。

  【章法点评】

  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这段唱词虽短短几句,但艺术成就极高,尤其是在情和景的关系处理上做到了巧妙绝伦。人物的感情和景色交织在一起,景就是情,情皆在景中。主人公对景自怜的伤感,其内心深处顾影自怜的哀愁,都是通过在美好春景感召下喷薄而出的。无论是开始的触景后的喜乐之情,还是突然产生的苦痛情绪,都紧紧扣咬着从浓艳的实景(姹紫嫣红的花园)向残败的虚景(残垣断壁的院落)的转变,景现而情发,情入而景犹存。全曲雅丽浓艳而不失蕴藉,情真意切,情景交融,充分地展示了主人公杜丽娘在游园时的情绪流转。使读者不得不叹服艺术家汤显祖把情、景巧妙融合一体的艺术造诣。

  【鉴赏】

  这段唱词既是景语,也是情语。人物的感情和景色交织在一起,映衬了主人公的对景自怜的伤感,其内心深处顾影自怜的哀愁在美好春光的感召下喷薄而出。此曲从喜乐到苦痛的情绪流变紧紧扣咬着从浓艳的实景向残败的虚景的转变,读者很难剖判外在之景与内在之情的严格界限,只因在此处,景现而情发,情入而景犹存。 此曲表现了杜丽娘游园恨晚、青春寂寞的悔怨,进而控诉了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观念对少女青春的无情摧残。杜丽娘作为一个刚刚觉醒的少女,感叹春光易逝,哀伤春光寂寞,渴望自由幸福的生活,强烈要求身心解放,这折射出明中叶后要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对后世深有影响。在《红楼梦》中,即有林黛玉读这首曲时联想到自己的遭遇处境无限感伤的情节。

  作者介绍

  汤显祖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万历十一年(1583)中进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跟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临川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这些剧作不但为中国人民所喜爱,而且已传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

《牡丹》古诗词鉴赏4

  古诗原文

  临风兴叹落花频,芳意潜消又一春。

  应为价高人不问,却缘香甚蝶难亲。

  红英只称生宫里,翠叶那堪染路尘。

  及至移根上林苑,王孙方恨买无因。

  译文翻译

  频频叹息花被狂风吹落太多,芳香渐消失又要过一个春天。

  应是价格太高人们不敢询问,又因香气太浓蝴蝶难以亲近。

  只有皇宫才配生长这种鲜花,哪能忍受让它沾染路上灰尘。

  等到把花移植到皇宫上林苑,王孙贵族才为没有买而遗恨。

  注释解释

  牡丹,原产山西一带,唐初移植长安,成为珍品,誉为国花。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时,对牡丹玩赏更成为长安之社会风气。柳浑《牡丹》诗曰:“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棵。”

  频:频频不断。潜消:暗暗地消失。

  缘:因为。

  红英:鲜花。称:配,够格。

  上林苑:秦旧苑,汉武帝扩建,周围三百里,有离宫七十所。苑中养禽兽,供皇帝春秋打猎。此指唐代宫苑。

  王孙:借指富贵人家子弟。《史记·淮阴侯列传》:“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诗文赏析

  这首诗写作年代已不可考,但从其反映的内容和心绪来推测,当属女诗人鱼玄机后期作品。这首诗以残败的牡丹花自况。没有人赏识她高贵美丽。“卖”字极为伤感,主动兜售都无人问津,一腔忿限倾泄而出,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至深。

  此诗首联一二句,写牡丹花无人注意,暗暗凋零。此联是总提,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以下皆由此生发开去,一步步引向深人。“临风”句写诗人站在狂风之中,看着纷纷而落的牡丹花,连连叹息。“落花”点明题中“残”字。“风”道出了牡丹致残的原因,说明牡丹并非自然意义上的衰败,而是被无情的狂风吹残。为全诗蒙上了一层浓重的悲剧色彩。而一“叹”字就明写诗人心情,饱含无限感慨,也是全诗感情字眼。“频”字既可看作落花之多,又可看作诗人感慨叹息之频。

  颔联三四句,写牡丹花高贵,无人敢问,花香太浓,蝴蝶都难以亲近。这两句前人认为有寄托。语句对偶。

  颈联五六句,写牡丹花应该生长在皇宫里,而不应该生长在路旁被糟蹋。语句对偶。

  尾联七八句,写等到牡丹花移植到帝王园林,那些富贵子弟将后悔不堪。其实这只是诗人的美好愿望而已。

  这首诗中感怀了自己向上不能高攀,因清高不被赏识;向下不能低就,因才高不被接纳;最终只能落得独自终老的际遇。然而这却不是鱼玄机一人的命运。在男权社会里,女人始终如同商品,靠提升自己的卖相供掌握着社会话语权的男性世界消费,才能保证自己最最终有一个好的归宿。千百年来这一直是女性存在的模式。此诗的思想意义就在于作者把这种模式用诗的形式表达出来。

【《牡丹》古诗词鉴赏】相关文章:

牡丹古诗词鉴赏08-10

《牡丹》古诗词鉴赏12-09

牡丹古诗词鉴赏4篇08-10

描写牡丹的古诗词04-05

古诗词鉴赏09-14

描写牡丹的古诗词大全05-13

古诗词塞下曲古诗词鉴赏02-14

李清照古诗词鉴赏01-05

古诗词鉴赏方法06-20

苏轼的古诗词鉴赏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