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

时间:2022-11-09 20:05:57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范文

  朗读,读出的是态度,更是一种能量。下面是CN人才网为大家整理的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范文,欢迎参考~

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范文

  篇一: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范文

  《朗读者》把这对夫妻请到现场,丈夫周小林和妻子殷洁开始讲述他们从相识到相爱,结婚26年中所发生的浪漫故事。他们用日记记录下了生活的点点滴滴,随手翻开十几本日记,其中的一页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那是94年情人节,丈夫写下的一段话:“亲爱的,我想送给你最好的礼物。首先是一栋房子。还想送你一辆213越野吉普车。”

  这句话引起了董卿的注意:213越野吉普车不正是北汽的车吗?他们20多年前就有这个梦想了!周小林回忆起那时他们经常在祖国西南的横断山域考察,北汽的213吉普车最为合适,每次出行他们都租用这种车。通过那段日记,我们能体会到丈夫对妻子的爱,对北汽的信任和向往。而今他们站在北汽集团冠名的《朗读者》舞台上,董卿幽默地说到:“你们应该获得一个北汽颁发的‘最佳梦想奖’。”

  正如董卿所说:“这个舞台属于每一个人,为所有人开放。你想说的话,你的情感,都可以从朗读的篇目中传递出来。”她与观众互动道:“你们读过情诗吗?没读过情诗的人生不完整,读过后你的人生会升华的。”

  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名誉主席柳传志先生,分享了他第一次“遇见失败”的经历。董卿夸赞他气色好,他说:“这份鼓励我接受20%。”在柳传志先生朗读完一段特殊的献词后,董卿说她很受感动。柳传志先生笑着说:“这话我接受80%!”

  舞台上中西文化艺术的.融合,屏幕上出现了一段美丽译文(原文“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就这样,我们遇见了许渊冲先生。

  他告诉我们:“生活有不同状态,要懂得欣赏每一处的美。”十位特别朗读嘉宾中,有许渊冲先生的学生,和他学生的学生。十个人不同语言的接力朗读,让观众体会到不同的美。

  篇二: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范文

  董卿的《朗读者》(第一期)自2月18日开播以来,持续发酵,口碑爆棚!《朗读者》实力圈粉,豆瓣评分高达9.4!何以有如此效果?初心使然,实力使然,节目使然。我想主要谈谈后者,谈谈我的观后感。

  这是一场可人的文化盛宴。这里没有炫目的七彩灯光,没有喧嚣鼎沸的音响,没有美女如云的舞蹈,没有众星欢聚的高潮;有的是主持人董卿与朗读者的亲切交谈,有的是朗读者声情并茂的倾诉,有的是视听者与朗读者的深情共鸣,有的是李云迪钢琴伴奏的和谐悦耳与美不胜收,有的是胡德夫《匆匆》弹唱的警醒后人与余音绕梁。

  这里是倾诉者的舞台,无论是爱心使者还是成功人士都有着自己刻骨铭心的故事,想将自己的深情寄予文字中,要读给最给力或自己最想给力的人听,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或自己的深爱与祝愿。

  爱心大使濮存昕朗读了老舍先生的《宗月大师》,送给治好了他的瘸腿病使他走上人生坦途的恩人荣国威大夫,来表达自己对荣大夫的感恩之情。

  无国界医生蒋励朗读了鲍勃迪伦的歌词《答案在风中飘荡》,送给那些在战争中出生、备受炮火摧残的孩子们,表达对他们命运的同情及对世界和平的希冀。

  联想老总柳传志朗读了自己《写给儿子的信》,“我荣幸地有机会给柳林当爹有四十几年的历史了”的开场白,表达了一位成功男人荣升为普通父亲的骄傲与自豪,想看到“创业帝国”那一天的到来的结尾,表达了企业大咖对自己儿子子承父业、创造辉煌的期盼。

  普通夫妇周小林、殷洁朗读了《朱生豪情书》(节选),那“你老了,一定很可爱”“我一天天发现你的平凡,同时一天天逾更深情爱你”的诗句,深切表达了这对浪漫伉俪鲜花山谷之爱恋的愈久愈香醇。

  世界小姐张梓琳2007年世界选美的夺冠者,用她柔润甜美的声音朗读了刘瑜的《愿你慢慢长大》,送给自己的宝贝女儿,愿她快乐、自由,有勇气,有梦想,有求知欲,有责任心,学会宽容与慈悲,愿她一世安宁,母亲的`深爱与祝福溢于言表。

  高潮的一幕是96岁的老人著名翻译家许渊冲的出场,一身浅色西装,手拄拐杖,步履蹒跚,满脸笑容,由董卿搀扶着走进了《朗读者》现场,给人的印象是虽高龄但精神;最动人的朗读是许老朗读林徽因的《别丢掉》,不仅仅是声情并茂,而且是热泪盈眶、泣不成声;他对曾经深爱的女同学林徽因爱慕有加,对林徽因失去徐志摩后的痛苦感同身受,“一样是明月,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有人不见,梦似地挂起”;许老不仅是性情中人,而且是有事业心的人 ,他认为“人生最大的乐趣是创造美发现美”,他是名至实归的“书销中外百余人,诗译英法唯一人”,96岁的他活到百岁的目标是将莎士比亚的著作全部翻译完毕,四年的时间要翻译20余本名著,相信每天凌晨三、四点就起床工作的许老,届时一定会大功告成。

  朗咏清川飞夜霜,此刻豁然开朗;读尽诗文千万字,吟咏人间天堂。一览《朗读者》,过目永难忘,回观《朗读者》,韵味深且长。

  喜闻:董卿的“朗读亭”在全国各地静候朗读者,全国各地的朗读者也纷纷来到“朗读亭”倾诉心声,表达着对他人的感恩与祝福。朗读者的春天来了,文化的春天还会远吗?

  终于遇见你,遇见感动,遇见美好!

  遇见你,不想放过你;每周末,紧紧跟随你。明日见!

  篇三: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范文

  朗读,读出的是态度,更是一种能量。

  电信学院徐卓教授,自从开始学会用“读”这种方式来理解文字开始,就爱上了朗读。当年,他读毛泽东诗词,读方志敏,直到现在,对他而言,朗读“已经成为了习惯”。作为一名物理老师,他用朗读来传授知识,用朗读来抒发真情,“艺术与科学不分家”这句话在徐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今天,他朗读了五年前创作的长诗“我的77/78”,表达他作为我国恢复高考后第一批高考生如今的感恩之情。他说:“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第四十周年,我将这首诗献给1977年、1978年参加全国高考的1160万考生和录取的.67万大学生。”徐老师还组建了一支朗读队,号召同事和学生们一起朗读。

  文试61的王艺璇是交大通讯社的成员,作为一名学生记者,平时她用文字传递正能量,这次她希望用声音来传递。她选取了《爬满心墙的蔷薇》一文,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向所有为自己提供面对困难的勇气的人表达感谢,“正是他们让我有直面挫折和未来的勇气。”

  朗读亭的队伍里,有很多小朗读者到场,他们的父母大多都是该校教职工和校友,机械学院张亮亮老师和能动学院张海霞老师都带着孩子走进朗读亭。他们谈到书声交大不仅是让更多的老师和学生走上朗读的舞台,用文字传达感情和价值,更多的是借助朗读让孩子在尚不识字的时候就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当两个孩子在现场用稚嫩的声音背出了《春晓》等时,春季的交大校园分外明媚。

  朗读亭内外,飘荡着朗读者饱含情感的声音。无论是广受欢迎的朗读亭,还是备受期待的交大诗歌朗诵会,都会是一颗火种,点亮交大人心中的家国情怀,书香交大里还有更多的故事等待发掘。

【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相关文章:

央视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08-08

中国汉字听写大赛第七期培训题库07-27

读者阅读心得02-25

朗读者观后感03-09

《朗读者》观后感10-11

读者的语录大全01-05

朗读者告别观后感12-10

《读者》读书笔记11-08

读者读书笔记03-06

读者的读书笔记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