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城南旧事观后感

时间:2021-02-15 15:29:31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城南旧事观后感范文精选

  随着“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抚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的歌声,我仿佛走进了二十世纪的一位小女孩英子所居住在北京的那条胡同,仿佛又走进了她用心滋润和孕育着的那段“城南旧事”。下面是CN人才网给大家整理的城南旧事观后感范文精选,欢迎参考~

城南旧事观后感范文精选

  篇一:城南旧事观后感范文精选

  你知道林海英吗?哦,她可是台湾著名的女作家呢!我们学了她的两篇文章:有《窃读记》、《冬阳。童年。骆驼队》。我还特意买了一本她写的著名的《城南旧事》呢!还被拍成了电影呢!今天,我观赏了《城南旧事》的电影,写下了这篇“看《城南旧事》观后感”.

  这部电影的导演是吴贻弓。里面的主人公小英子十分善良。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小英子住在一个胡同里,秀贞是小英子第一个认识的朋友,她还有一个和她一般大小的好朋友——妞儿。有一天晚上,下着大雨,小英子把妞儿当成小桂子,去找秀贞,说妞儿是秀贞的亲生女儿。她们母女急着找妞儿的爸爸,却不幸惨死在火车轮下,英子也晕倒了,昏迷不醒。后来,小英子她们一家搬到一家迁居的胡同里,小英子也上了一所小学。在草丛里,小英子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在英子眼里是“好人”的男子。他为了供弟弟上学,又供他们的吃喝穿,但又没钱,不得不去当小偷,偷人家的东西,而小英子却认为他很善良,一直认为那个小偷是一个好人。在他被警察抓走的时候,小英子非常伤心。最后小英子的父亲因肺病去世了。小英子也随妈妈乘上了马车,告别了童年。

  我最喜欢小英子了。因为她很善良,也很有趣。我最喜欢的一个片段是这样的:小英子站在骆驼前面,看着骆驼吃草的样子非常有趣,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样子有趣极了。可爱的小英子也模仿着骆驼吃草的样子,嘴巴一动一动的,样子十分滑稽可笑,让我觉得当时的小英子让人感到傻傻的,十分可爱,十分天真,十分幼稚!

  小时候的小英子是多么可爱呀!你想更好地了解小英子吗?那就看看林海英写的《城南旧事》吧!

  篇二:城南旧事观后感范文精选

  随着“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抚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的歌声,我仿佛走进了二十世纪的一位小女孩英子所居住在北京的那条胡同,仿佛又走进了她用心滋润和孕育着的那段“城南旧事”。

  几十年前,六岁的小女孩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胡同中,他的世界是单纯的,充满疑问的,他从不在自己心灵的世界中上锁,总是任由人们进进出出,所以她结识了第一个朋友:“疯女人”秀珍,秀珍的女儿小桂子被家人遗弃,生死未卜,在英子的帮助下,认出小伙伴妞儿就是秀珍离散六年的女儿小桂子,但在她们回家途中惨死在火车轮下,母女俩惨痛的经历在后来英子人生中成为了无法忘却而又时常浮现在脑海中的噩梦。

  而后,英子乔迁到新帘子胡同,她认识到了一个以偷盗为工作的年轻人,他为供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窃,英子觉得她很善良,命运本不该如此,动荡岁月的背景下,这位年轻人在英子充满童稚的眼中,既伟大,又渺小,而且不知道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他被英子无意揭发,并因此行窃中被抓,从此,在英子的生活中又失去了一位好友。我看到的是那时的英子眼中闪烁的泪光,看不到的是英子不及后悔的心灵。

  还有一位人物不得不提,她就是英子的奶妈——宋妈。英子一直对宋妈丢下自己的家庭,来照顾别人的做法深感不解。世事难料,在英子九岁那年,宋妈得知儿子去世,女儿被丈夫卖掉,父亲因肺病去世,悲痛欲绝。然后便随丈夫回家,留给英子的是长久的孤独,留给宋妈的是无尽的落寞。曾经的依依不舍,曾经的朝夕相伴,在离别时都悄然随风逝去,往日的悲欢离合,往日的阴晴冷暖,在失去时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不久,英子的慈父也因染病在身而终埋地下。这是她第一次经历生离死别,毕竟骨肉相连,血脉相通。这给小英子留下了沉痛的回忆,父亲的音容犹在,暮然回首却只有忘不掉的背影。一捧黄土,雨泪纷纷;一方石碑,红叶翩翩。

  童年往事在英子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无法重来的童年,无法倒流的时光,无法改变的岁月。缠绕往复的悲剧轮回解释了黑暗的社会与美好祝愿之间的强烈反差。《城南旧事》这本书以小英子的经历为背景,这就给故事蒙上了一层天真童稚的色彩,即使是悲剧,也会使心中漾起一丝温暖,尽管小英子的童年历尽艰辛,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遇事难遂人意,人生终难完美。一生中的缺憾会有很多,英子的童年也许有天真,也有疑惑。可这毕竟是她生命中不可取代的一段时光。这本书揭示了英子眼中的世事变迁,也展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

  看完这本书后掩卷沉思,英子的童年不该如此,她对生活的思索从未停止,也曾经不谙事理,对大人世界充满疑惑。但仔细回想,英子的童年经历却并不意外,城南旧事只是穷苦人民生活的一个缩影。童年的沉重经历是她情感深处酝酿过的一坛陈年老酒,往事辛辣而干涩,但仔细回味,就能体会到它的香醇,回味到它其中流露的.人间真情。

  篇三:城南旧事观后感范文精选

  第一次读到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是在中学的语文课本上,收录了《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上小学一年级的英子在下雨天赖床、害怕上学迟到,却因为不想穿难看的夹袄宁愿不去上学的情节让人忍俊不禁,又贴近我们的学生时代,让我觉得倍感亲切。爸爸因为英子不去上学十分生气,用鸡毛掸子揍英子的段落让人揪心,但是,父亲严厉的外表下却有一颗疼爱女儿的心,在女儿委屈地背课文的时候赶到了学校,怕女儿着凉给女儿带了花夹袄,还给了女儿两个铜板,作者在这里并没有作任何评价,但是慈父的形象却跃然纸上。文章的结尾很巧妙,是这样写的:“后来怎么样了,我已经不记得,因为那是六年以前的事了。只记得,从那以后,到今天,每天早晨我都是等待着校工开大铁栅校门的学生之一。”曾经有点懒散又经常迟到的我被这篇文章里守时的小英子打动,虽然不是最早到学校的学生,但是从此却很少迟到了。

  因为对这篇文章的喜爱,我迫不及待地买了一本《城南旧事》,至今已经读了数遍。看完原著,才知道《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自《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再也不是小孩子》一文,这原本是一个悲伤的故事,语文课本的编辑删掉了英子爸爸去世的段落。现实并不总是那么美好,小人物在旧社会始终渺小无力。虽然已经距离书中描写的年代近一个世纪,但是书里的每个人物都是那么真实,思女心切的疯子秀贞,供弟弟读书无奈选择偷窃的小偷,进步青年兰姨娘,心地善良却命运悲惨的宋妈……看似童稚的笔触却写出了上世纪二十年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我伴随着聪明、敏感又勇敢的小英子一起成长,体会着她生命中的喜乐悲伤,也认识了那个年代的老北京城。

  林海音用孩童的天真道尽了人世间复杂的情感,重读《城南旧事》又唤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小英子就像是我的小朋友,她有着可爱单纯的笑脸,调皮起来闪着小小狡黠光芒的明亮双眸,还有着大人般的懂事与智慧。现在的我离童年越来越远,毕业时脑海里回响最多的就是《城南旧事》电影里的那首骊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城南旧事观后感范文精选】相关文章:

读《城南旧事》有感05-24

城南旧事读书心得05-22

城南旧事读后感05-13

《城南旧事》读后感05-07

《城南旧事》读后感精选15篇05-19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精选15篇)03-30

城南旧事读书心得15篇05-22

城南旧事读后感15篇05-13

城南旧事读后感(15篇)05-24

《城南旧事》读后感(15篇)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