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失孤》观后感

时间:2021-01-16 11:01:20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失孤》观后感

  《失孤》是2015年的华谊兄弟制作的一部“打拐”题材的电影,由彭三源自编自导,刘德华、井柏然、吴君如等主演。影片讲述了1998年,雷泽宽两岁的儿子雷达丢了,雷泽宽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寻子之路。一路上雷泽宽历经艰辛,还认识了四岁时被拐修车小伙曾帅。雷泽宽帮曾帅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带着曾帅送他的导航仪继续自己的寻子之路。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失孤》观后感,欢迎阅读。

《失孤》观后感

  《失孤》观后感

  一改几年前中国电影市场对艺术电影的绝对嫌弃,这两年的中国电影出现一个新现象,动辄为影片批上一件文艺片的马甲,这马甲有时候是创作者自己弄上的,有时候是市场推广的策略,有时候甚至是来自观众的意愿。而真正有艺术追求的电影,仍然攫不住市场的关注。这个现象又混同于市场对影片趋同的期待,也即越来越趋向对明星与故事性的需求,更加使得电影批评的声音缠绕不清。

  正在攀创春季档票房新高度的国产片《失孤》,观众的热议也基本来自这两个方面:刘德华的内地农民造型和不够充分的故事性。导演韩三源的这部银幕首秀,尽管因风格上的矛盾及叙事的不成熟大大影响了它的主题追求,但是若只让观众聚焦在老牌港星和新偶像的颜值上,那么真可惜了它与影片《亲爱的》叙事走向完全不同的努力和尝试。

  对于拐卖儿童这一重大社会问题,如果说影片《亲爱的》讲的是故事,博求故事的精彩度,成功讲述了主人公田文军(黄渤饰)丢孩子、寻孩子、找到孩子的整个过程。在这个故事过程中相关人物不断进来,影片以他们与田文军的冲突和对比一步步推进故事进展。那么影片《失孤》讲的是生存状态,它只反映这个完整故事中的一个环节“寻孩子”,并且仅仅截取其中一小段经历,尽管这中间给出了一场比较完整的遭遇,但是影片的叙事推动与故事无关。影片一开场,刘德华饰演的安徽农民雷泽宽就以其疲惫、沉默与苦涩的人物状态与周围人的激动和噪杂拉开了距离。

  它为影片确立的叙事动力是,这个社会底层人物持续十五年机车寻子的强大行动力来自哪里。孩子二岁丢失,找到现在,线索应该是越来越少,但他仍然孤独地上路,不见希望的寻子是如何在一个普通农民这里变成了宿命般的存在?但凡看到的.、听到的,如有与父母走失者,他会为他们在机车尾部多插一面旗,在网上多发一个帖,帮助别人如同帮助自己——可以说,影片在最初十分钟确立的主题与形态远远超越了《亲爱的》所表达的范围。

  然而,统观整部影片,它在叙事风格上开掰叉出两套不同的修辞,不仅体现在对人物和环境的塑造上,也体现在叙事方式中。不同的风格对电影的真实性和假定性的要求不同,两套修辞的混搭,要么有着明确的反电影的实验目的,要么追求颠覆类型的创新效果,如若不然,其表意结果就会相互抵消。

  最为突兀的,是影片《失孤》中存在两班人马。一班是以刘德华为代表的写实派,包括轮渡上的吵架者、人贩子(吴君如)、泉州东海镇的渔民、双流冒节子肥肠粉店的女老板、四川乡间梳辫子的老妇、曾帅亲生父母(孙海英 、许娣)及重庆东溪镇的乡民。这套人马有明星、有老戏骨,他们生活化、日常化的写实状态与非职业演员趋向了一致,实际上这为演员处理人物的行为和情绪提出了更高的难度。另一班是以井柏然为代表的造型派,包括周天意的母亲、糖果姐姐、报警青年、红发女孩小居,以及城市快写中那些持着手机、平板电脑和台式机前上网的鲜亮群像。这类人物常出现在高度类型化的电影中,他们以时尚的都市造型超越了人物的身份,允许夸张,不苛求深入人物进行内心刻画,人物定位直接交给类型需求或台词。

  从剧作上看,影片《失孤》让雷泽宽遇上井柏然,本意是让这对一老一少在逆向寻亲中,重新找回对亲情的依赖和信任,从而达成内心的和解,不管未来如何,他们都可获得人生重新上路的理由。这如同巴西影片《中央车站》的叙事结构,却受害于混搭,在完成度上大打折扣。

  在影片摄制过程中,刘德华彻底改观的逼真造型能惹得路人搭讪,过问这个“农民汉子”的寻子情况,皆因主创对绝对写实的苛求。他的服装直接从农民身上扒下来,连井柏然在演对手戏时都嫌味道过大。井柏然尽管饰演一个县城的修车青年,在大量近景和特写镜头中却始终保持着吹弹即破的白净面庞,他身穿精致的机车夹克和时尚卫衣——他那件美国之鹰的套头衫在北美和中国明星及都市文艺青年中得到追捧,国内基本上只能代购。

  这样两个造型取向迥异的人,他们的身体接触一定需要过程和设计,不然直接影响到观众对剧情的接受度。同样,周天意的母亲身着文艺范的女神装,长发飘飘、白裙及地地在街上晃,经历风雨与昼夜,直至发疯,仍不改优雅的妆容投河自尽,影片还以浪漫的水下摄影,体现她死的凄美。但是抱走她女儿的人贩子却极为写实,一路艰辛辗转,带着卖不出去孩子。吴君如抓住了这一人物的冷漠特点,在表演上朴素而生动。

  影片的用意如果是为反衬主线雷泽宽的寻子执着,那么应该在母亲的脆弱与绝望上下功夫;若意为鞭挞人贩,也应该将受难母亲表现得比人贩更朴实、亲切,而不是凄美而空洞的MV造型。造型混搭的效果,几乎让刘德华反明星的人物形象,再次获得明星化的效果。好似刘德华为了农民装而农民装,观众出离了其表意体系后,只剩下分辨这个港星扮得像不像内地农民了。

  再看影片的空间造型和叙事表达上,也存在着写实与模式化的两套表意方式,如大量近景中杂乱的城镇与俯拍镜头下明信片式的乡村,刘德华在全景群戏中的内心刻画\刘德华与井柏然在大量双人镜头下流于表面的对手戏中(剧情推进和人物刻画都扔给了旁白)。

  影片《失孤》中还出现了几组饶有设计的表意系列,如执法者:交警、城管、民警、刑警;各种电子媒介的使用者;各种桥梁与隧道;宗教暗示:路边的香案、海边的十字架以及行僧解道的禅语。只是,这些电影化的手法落实到影像叙事中,还需要与人物内在情感或事件建立起更具体、更有层次的关系,以切实的达到表意效果。

  星光熠熠、情节跌宕的剧情片穿上艺术片的马甲固然矫情,但有文艺追求的影片,如果在叙事风格上沉不住气,往往会受累于明星。无论如何,尽管影片《失孤》在叙事表达中还有待成熟,但它毕竟为拐卖儿童这一社会现象,提供了崭新的视角,而这类意在关照现实和人们生存态度的影片,正是当下中国电影最稀缺的。

【《失孤》观后感】相关文章:

失孤观后感01-30

电影失孤观后感10-06

电影失孤观后感4篇10-06

失孤经典台词09-26

失孤的经典台词12-28

《失孤》的经典台词语录04-13

孤芳不自赏观后感02-09

孤芳不自赏电视剧观后感02-03

读《孤雏泪》有感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