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中国机长》观后感

时间:2024-01-31 12:25:02 观后感 我要投稿

《中国机长》观后感(精华)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观后感简单来说就是观赏过后的感触。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机长》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机长》观后感(精华)

《中国机长》观后感1

  中国70岁了,伴随着祖国生日的不仅有盛大的庆宴,还有专门献给祖国的三大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和《攀登者》我们就看了其中的一部《中国机长》,真是受益匪浅呐!

  电影《中国机长》根据20xx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真实事件改编:机组执行航班任务时,在万米高空突遇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座舱释压的极端罕见险情,生死关头,英雄机组的正确处置,确保了机上全体人员的生命安全,创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迹。

  从飞机起飞,到落地。我的.心都在悬着,没有一刻我不紧张,情节如同其磁铁一样深深吸引着我,我跟着情节,心里随着变化。一会儿开心,为他们想到办法;一会儿着急,为他们烦躁的心而担忧;一会儿恐慌,为他们危险的情景而害怕。我就如同,在电影里。忐忑不安。

  我为他们的机智感到骄傲,为他们的冷静感到自豪,为他们的配合感到庆幸,为他们勇敢感到佩服,为他们而感到自豪,骄傲。

  我设想了一下,如果我在当中,我像他们一般冷静吗?我会像他们一样配合吗?我会像他们一样勇敢吗?答案可想而知。

  因为有他们。我为中国骄傲。因为有他们,我们能在外国人面前挺起腰杆。因为有他们,我对空军的敬畏又上了一个高度。因为有他们,那119位旅客平安回到家。

  《中国机长》无疑是给祖国最好的生日礼物。

《中国机长》观后感2

  四川CU8633是世界航空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那让我们进入影片看看吧!

  故事开始一个男人进入一个小女孩的房间说下班陪她过生日,这便是机长刘传健了,今天他要从成都飞往青藏。

  刘传健前往公司与8名机组人员吃完饭后,几人登机并进一步检查飞机。乘客上了机舱后,飞机启动,在飞行过程中遇到气流,飞机出现了颠簸,这让一些游客感到了恐慌。镜头转向驾驶舱,机长与地上航空部长申请上升高度,就在这时右侧挡风玻璃裂了,他又申请迫降到成都机场,但还没等他说完,右侧挡风玻璃直接炸裂开来,副驾驶直接被巨大压力吸了出去,机长将他又拽回了座椅上,飞机急骤下降,开始往客舱施压,氧气面罩落了下来,但只能支撑55分钟,付机长进入驾驶间,并关闭舱门,这时有人站起来,推起餐车向机长奔去,被空姐拦了下来,经过劝导后,又回去了。

  机长要飞到20xx以下的低空呼吸氧气,但青藏平均海拔4500米,他必需飞出山区。他想趁云体消散从缝隙穿过,但天不尽人意,云体消散后又逐渐合拢,使地上失去了信号联系,机长想到了自己的6岁女儿——满儿,还在等他回去过生日去。对家人思念使他又有了前进的动力,他穿过云区和山区,飞向了机场。

  最后,机长回到家拥抱自己的妻子,女儿电影结束。

  此电影描述的是四川8633事件,在面对巨大灾难,空姐和机组9人临危不乱,安抚游客的'心情,以及每个人的协调配合,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机长对家人的思念让他充满了前进的动力,代领119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平安而归。

《中国机长》观后感3

  明白什么是奇迹吗?四川8633就是奇迹!全中国,全世界不可思议的事件!

  10月1日,我和飞飞一齐去看了国庆档的其中之一的影片一一《中国机长》,10月1日是祖国妈妈的生日,中国有许许多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过,而这部《中国机长》就是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佳作。它表现了中国机长在灾难面前奋战到底,勇敢应对,永不放弃的'精神!进场时,我和飞飞脸上贴着我们中国的五星红旗,感觉异常自豪!

  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影片,《中国机长》改编自川航英雄机长刘传健的真实经历,真实展现了中国民航精神。《中国机长》被称之为“世界级民航史奇迹”,危急关头,张涵予饰演的机长拼全力控制飞机,欧豪饰演的副机长因风挡裂被吸出窗外,瞬间心跳加快。乘客们也纷纷陷入恐慌当中。杜江,袁泉,张天爱,李沁等演员饰演的空姐及机组人员,则负责帮忙乘客稳定情绪。

  在观看中,座舱施压、温度骤降、大风、缺氧等惊心动魄的场面,不禁让人心跳加速,屏住呼吸,咬紧牙关为他们捏了一把汗。而机组人员以冷静沉着的态度和专业的素养,确保了飞机上119名乘客平安落地。看完电影不禁大呼“机长万岁”,也不禁伸出了大拇指!为机长点赞!虽然期间遇到强风、低温、恶劣天气等多重考验,但最终成功降落,真是奇迹呀!

  震撼、激动、刺激,久久不能平复的心境。四川8633、机长、空姐、机组人员,我永远都不会忘记!

《中国机长》观后感4

  国庆热播电影《中国机长》,不知道大家都看了没有?

  一直很喜欢李沁小姐姐,所以一开始知道她参演的时候,就决定要去看一下,这里放一张她的剧照,星星眼。

  是不是很有气质,很好看,颜值爆表。

  不涉及剧透,简单谈一下自己看完的想法,所以没有看剧的宝贝们完全不用担心呦。

  从风挡裂开到最后平安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这个过程中全程紧张,仿佛自己也是飞机上的一员,心里也默默地跟着,弯腰低头,紧迫用力,祈祷着飞机能够安全降落。

  最后在机组工作人员、机场工作人员、空管部门的配合以及机长力挽狂澜的操作下成功降落,拯救了128人的'生命,创造了民航史上的奇迹。

  回想起自己坐飞机的时候,每次遇到飞机延误或者是航班取消,都是有些不耐烦的,总会吐槽每次坐飞机都会延误,耽误了自己的行程,希望能够按时准点的起飞,看了这部电影,对于飞机延误就得到了很好地理解。

  飞机在起飞前要做好一系列的检查工作,确保万无一失,考虑到天气因素,适不适合飞行等因素,所以在飞机延误的时候,要多一点耐心,要知道延误肯定是有原因的,为了保证安全飞行,这是一种负责任的行为。

  同时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空姐不仅仅是空中服务员那么简单,而是受过日复一日的专业训练,在危急关头有能力保证乘客的安全。

  以后坐飞机要对他们多一些敬重,配合他们的工作。

  川航5·14事件的发生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查清楚造成挡风玻璃破碎的原因,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避免此类情况的再次发生。

《中国机长》观后感5

  今天下午,我去看了一部电影,它叫《中国机长》。

  这部电影非常的惊险刺激。并且故事十分迭荡起起伏。之所以说他有起伏,是因为刚开始,就像普通坐飞机一样,什么也没发生,一切显得那么平静。

  正当一片和谐的时候,飞机在9000米高空进行飞翔时,突然听到一声玻璃裂掉的声音。

  此时所有人都紧张了起来。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一会儿更是让人措手不及——飞机挡风玻璃突然碎了。由于飞机里边的压力比外边儿的压力大。所以所有东西都往外边儿飞,副驾驶员都飞出了窗外,要不是有安全带拉着,他就飞向九霄云外了。

  然后飞机就晃了起来。左摇右摆的非常吓人。最后飞机竟然直接朝下飞,我看的非常紧张,以为要照坠毁了。幸好既然及时提升,飞机并没有坠毁,紧张的心悄悄好点。

  随后,飞机在摇摇摆摆的前进。由于高空氧气不是很多,他们必须要飞出青藏高原,到达3000米高的地方才有足够的氧气。飞机飞着飞着遇到了一团乌云。如果穿不过这个乌云,全机人都要死亡。能不能活下来就看机长的决定了。最后机长决定穿过这团乌云。他等到云端出现了一条裂缝,勇敢的飞进乌云团,凭借自己的过硬技术,超人的'胆量,成功的飞了出了乌云团。飞进乌云团时候,我心惊胆战,以为会被雷劈的,看到飞机飞出乌云团,我常常的舒口气,虚惊一场。

  最后在地下空管人员,空乘人员共同努力下,飞机安全着陆了,全机人员安全无恙,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了,遇到危险不要惊慌,要是临危不乱,冷静下来思考对策,总有办法逃脱危险。就如机长说的那样:“我们要敬畏生命,敬畏职业!”

《中国机长》观后感6

  20xx年5月14日,由重庆飞往拉萨的四川航空3U8633航班起飞后在万米高空突然遭遇驾驶舱挡风玻璃爆裂,事故发生突然,但九个机组人员在整个过程中对事故处置得当,最终把119名乘客安全送到地面,创造了民航史上的奇迹。

  电影《中国机长》是根据这个真实事件改编,很大程度上还原了这次事故发生的经过,挡风玻璃破裂的瞬间,驾驶舱释压后副机长差点被带出飞机,大半个身子探在挡风窗外,双手和腿卡住窗框命悬一线。驾驶舱门开启的瞬间,座舱也完全处在了释压的状态,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上百名乘客就处在了生死关头整个过程看的非常惊心动魄,万米高空中上百名乘客只能依靠机组人员,然而完全没有挡风玻璃的驾驶舱中,飞机正在高空高速飞行,强大的噪音使得通讯设备无法正常使用,地面的控制中心和塔台完全无能为力,只能保持呼叫,并提前调配医疗人员和消防人员。返航还是冲进电闪雷鸣的乌云中?如何在释压的状态下保证乘客的'安全?如何才能安全抵达地面?一切都只能依靠机长在低压及极低温度的情况下尽快做出判断。

  最终当飞机穿过云层之后,划出优美的弧线躲过高耸的雪山时,我不禁感叹:机长不愧是开过轰炸机的!电影的节奏把握的非常好,张弛有度,让我觉得在观看过程中也很舒服,而且全程高度关注着情节发展。虽然孤立无援的四川8633在高空中只能依靠机长的判断,但是电影里也讲述了一架飞机从起飞到落地,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要考虑到的情况和要做的工作,把一名旅客看到的似乎简单的事情,全面的呈现给了观众。

  向电影《中国机长》的演员和工作人员们致敬,向航空工作者们致敬。

《中国机长》观后感7

  电影《中国机长》是20xx年国庆上映的一部电影,最近无意间再次观看到这部电影,仿佛又有了不一样的滋味。

  这部电影是根据20xx年发生在我国航空史上的一部真实事件改编的,现实中刘机长的冷静我们多多少少通过一些报道也能体会到,可是当我看完电影后,才发现,自己对这一事件的认识远远不够,那么对于这件事情发生后引起的思考也是我们值得关注的。

  在面临生死的那一刻,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恐惧。飞机上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故事,电影对小人物的形象塑造也是非常的好评。他们是代表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小人物,从他们的身上,或许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一些影子。带孩子回家的妈妈,去拉萨看望牺牲战友的老兵,去西藏打工的夫妻……

  而演员的表演,也不得不为之震撼,袁泉饰演的乘务长在安抚所有人的情绪后,自己坐在座位上抚摸手上戒指的动作也透漏出她内心充满恐惧,可那句:“我们受过专业的训练,请相信我们。”我想是对乘客们最大的安慰。

  再说机长,这实在使人不得不为其鼓掌,面临如此恶劣的环境,他保持了极度的冷静,将飞机上119名乘客,9名工作人员安全返回地面,这堪称世界民航史上的一大奇迹。我想,任何的奖励都不过分。

  看完整部影片,怀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思考过去,幻想未来。我想,最好的事情,莫过于珍惜现在,因为下一秒真的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中国机长》观后感8

  参加榆林分公司组织的《中国机长》观影活动后,我被影片中的情节深深打动了。我不认为看似普通的飞行在起飞前需要做这么多准备。在影片中,当飞机遇到极端危险时,刘长建机长凭借非凡的技术和冷静的心理素质,终于让飞机安全着陆。除了钦佩之外,我还被影片中的两个细节深深打动了。

  第一个细节是服务。面对乘务员的困难,乘务长仍然可以微笑、耐心、热情地为乘客服务,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他们都需要为客户服务。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大量不同性格的陌生客户,如何克制自己的脾气,巧妙地化解客户的焦虑,甚至最终把客户发展成我们的忠实客户,这就要求我们在服务过程中始终表现出微笑,始终坚持五星级服务的理念。

  第二个细节是团结。他们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劳动分工和密切合作。机长将在下一个任务中得到响亮有力的答复。无论情况多么危险,都不会影响他们的劳动分工和合作。同样,作为长安银行的'员工,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凝聚力。团队合作这个词不仅指完成工作任务,还包括完成任务的意愿、能力和结果。在团队中,合作的能力是战斗力,它是衡量团队工作效率和程度的标准,也是做好自己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如果你这样做,你会在任何地方战斗,否则你会感到困惑,甚至影响最终任务目标的实现。

  作为员工,我们必须严格遵守长安银行明确的岗位分工、明确的职责、严格的考核制度、科学的工作目标、合理科学的团队建设、鼓舞人心的企业文化,努力在一个地方做出贡献,拧成一根绳子,口号一直,目标一致,步伐一致,铿锵有力,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中国机长》观后感9

  观看完献礼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电影《中国机长》,《中国机长》拍得十分精彩。张涵予、欧豪、杜江在驾驶舱临危不惧,乘务组袁泉、张天爱、李沁、雅玫、杨祺如、高戈各司其职,安抚全体乘客,而西部战区空军、中国民航西南空管局、成都双流机场各单位均众志成城,为3U8633航班的成功备降通力协作。看完这部电影,让我对现实中的“中国民航英雄机组”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通过“英雄机组”先进事迹使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作为党和国家培养的一名基层干部,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5.14’事件成功处置绝非偶然。”在我的内心深处留下深刻印象。在当今日新月异快节奏的社会中,每天都有许多新科技新事物新理论不断涌现,这就需要我们各个行业的'干部群众不断加强学习,及时提高自身素质能力,只有在工作中多流汗,这样才能赶超时代步伐,及时应对新事物发展中出现的各种困难,使我们的工作事业取得成功。

  真抓实干谋幸福。现阶段正是我国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为了实现20xx年把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是我们各级干部群众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一名脱贫工作者,我们会牢记各级党委的指示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原则,一切工作都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为人民群众谋出路、找项目;同人民群众一起生活、一起劳动,让困难群众切实感到党的温暖关怀,早日过上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生活富裕的幸福生活。

《中国机长》观后感10

  一个温馨的问候,几句调皮的搭讪,一段沉痛的过去,一个期待的眼神,一个骄奢的内心,一个纯洁的心灵,一个懵懂的女孩,一个经验丰富的机长,冥冥之中将这一群人捆绑在了一起,经历了一场生死轮回。

  《中国机长》讲述的是:一个美好的清晨,嘻嘻哈哈的`欢声笑语中夹杂着紧张的气氛,一个名叫8633的航班从重庆飞往了拉萨,飞机上的一切跟往常一模一样,大家都处于放松的状态中。突然,飞机的前挡风玻璃破裂,副驾驶员被半截身体被吸到外面,裸露在空中,整个飞机瞬间的变得混乱不堪,女孩的哭声,少女的抱怨,男人的愤怒,所有人的恐惧,可是这里有五名肩负神圣职责的乘务人员,他们迅速维护机舱秩序,帮助乘客带好氧气罩,安抚大家的情绪,虽然自己的内心也是无比恐惧,但是他们依然选择坚信机长,依然坚守自己的职责。机长刘长健以其高超的技术成功的穿越了几乎不可能的穿越的云层,挽救了一百多名乘客的性命。最终使得8633次航班成功降落。

  8633次航班的成功降落确实是航空史上一次值得铭记的事件,象征着我国航空驾驶技术的飞速发展,却也警示着我们每一名航空人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精准无误的完成我们的每一项工作。

  在8633次航班从失联到安全降落的过程中,指挥部门迅速做出反应,安防人员,医务人员等严阵以待,乘务人员积极维护秩序,机长及驾驶员在人类的体能边缘挣扎着等等一系列的配合才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

  在灾难面前我们人类表现的那么脆弱,却又是那么的强大。每一个人都肩负着家庭的责任,每一个岗位都肩负着国家的使命,所以请珍爱生命,敬畏岗位。

《中国机长》观后感11

  今天晚上,我们全家去看了我期盼已久的一部电影——《中国机长》,观看整个影片的过程,我的心好似坐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终于,电影开始了,首先机长他们进行了飞行前的准备工作;乘务员及乘务长也做了详细的检查工作,一切准备就绪后,飞机起飞了,机长冷静的驾驶,飞机慢慢升高,一切都显得那么有条不紊。

  突然,飞机产生了轻微的颠簸,乘务长随即告诉乘客,飞机正在穿过七六层,不要惊慌,三个机长不慌不忙的平稳渡过了这次小风波。突然,飞机前面的挡风玻璃出现了小裂纹,紧接着裂纹更大,后来只听啪的一声,整个玻璃都碎掉了,副机长一下子被吸出窗外,幸好有安全带才没有被甩出来,但是上半身危险的飘在窗外,头磕破了,脸划伤了,一只眼睛也肿了,机长一只手拉着副机长,一只手操控着飞机,飞机开始剧烈的颠簸,当时我害怕极了,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害怕有不好的事发生。这时,专业的乘务长仍用平静的语调对大家说:“请大家相信我们,我们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好不容易把大家的情绪稳定下来。影片中最让我激动得是,在飞机冲过厚厚的云层时,机长凭借着他那精湛的技艺,杀出重围,保住了飞机上一百一十九位乘客的性命。

  就这样,一部精彩的电影结束了。这部电影也告诉了我遇事不要慌,沉着冷静的去想问题的答案,就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

《中国机长》观后感12

  今天下午,我去看了一部叫《中国机长》的电影。

  这部电影非常惊险。而且故事很跌宕起伏。他之所以有起有落,是因为一开始就像飞行一样,什么都没发生,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

  就在和声的时候,飞机在9000米高空飞行的时候,突然听到玻璃破碎的声音。

  这时,大家都紧张了。我甚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过了一会儿,人们都措手不及了。——飞机的挡风玻璃突然破了。因为飞机内部的压力大于外部的`压力。于是一切都飞出了窗外,副驾驶也飞出了窗外。要不是安全带,他早就飞出云层了。

  然后飞机震动了。左右摇摆很恐怖。最后,飞机笔直向下飞去。我很紧张,以为要撞车了。幸运的是,由于及时推广,飞机没有坠毁,紧张的心也悄悄地好了。

  然后,飞机摇摇摆摆地向前飞去。因为高空氧气不多,他们要飞出青藏高原,达到3000米的高度才能获得足够的氧气。飞机正在飞行,遇到了乌云。如果你不能穿过这片乌云,整架飞机都会完蛋。能否活下来取决于队长的决定。最后,船长决定穿过乌云。他一直等到云上出现一条裂缝,才勇敢地飞进乌云中。凭借他高超的技术和超人的勇气,他成功地飞出了乌云。当我飞进乌云中时,我吓坏了,以为我会被闪电击中。当我看到飞机飞出乌云的时候,我常常会松一口气,虚惊一场。

  最后,在地下空管人员和空乘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飞机安全降落,全体机组人员安然无恙。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危险不要惊慌。如果你保持冷静,想好对策,总会有办法脱险的。正如船长所说:“我们必须敬畏生命和职业!”

《中国机长》观后感13

  电影《中国机长》作为国庆献礼电影,其中的爱国之情不言而喻,同样也是电影的主旋律。在电影院,当看到袁泉饰演的毕男因为旅客情绪波动,引发旅客骚动危机,一脸笃定坚信,掷地有声的说的一段话时,我没出息的哭了,不知哪来的代入感,觉得自己就是飞机上119位旅客之一。

  “我们乘务员也是儿子,女儿,也是父亲,母亲。相信机长,我们会一起回去。”这段及其质朴的话,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太多的修辞,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在危险混乱的场合,由她嘴里说出来,就像一针镇定剂一样,给每一位旅客心里吃了一颗定心丸,他们都相信机长,相信他们会一起回家。

  由此联想到,前几天学校组织的地震安全疏散演练,非常明确的强调了一句话,所有的.任课教师,教职人员,在确保每一位学生安全离开后方可下楼。在没有成为一名教师之前,对这句话并不是很理解。有时会疑惑,为什么,教师要最后走呢?在危难面前,所有的生命不是都平等的吗?可是当我真正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后,才真切的明白了,肩上的责任,心中的担当,岗位的职责,道德的要求,等等,这些,都不允许我把学生留在最后。

  就好比如,解放军、公安民警、消防员这些天天与死神搏斗的人,他们就活该奉献自己保卫其他人吗?当然不是,只因,他们内心的信仰,他们所处的岗位职责,他们无私奉献的大义大爱。只有他们砥砺前行,方可有我们安居乐业。同样,在遇到危及生命的大灾大难面前,身为教师,义不容辞的站在学生前面。

《中国机长》观后感14

  中国机长这部电影是由真实事件改编,它主要记叙了一名机长在飞机出现事故以后将飞机成功迫降的故事。

  今天爸爸和妈妈带我去看中国机长这部电影。电影开始,整个放映厅就安静了。飞机起飞飞到了青藏高原,飞机的高度是9000多千米。机长刚打开自动驾驶模式,就听见喳喳的声音,机长和副机长的目光立刻投向右边的`挡风玻璃,挡风玻璃竟然裂开了,副机长立刻向塔台报告了情况,机长立刻将自动模式切换为手动驾驶。由于飞机速度很快,每小时800多公里,挡风玻璃裂的越来越厉害,突然只听“嘭”的一声挡风玻璃完全碎了,副机长由于没有系上安全带,上半身立刻被风卷了出去,机长反应非常迅速,立刻将副机长抓住,然后用左手艰难的驾驶。

  镜头转向了客舱,乘客们还毫不知情,还非常悠闲,另一个副机长还在和一位小姐姐聊天。直到机长将飞机向左飞,行李箱都掉了出来时,副机长和乘务员们才发现飞机出了问题。副机长和乘务长立刻去敲驾驶舱的门。

  驾驶舱内机长将机头向上,右手一用力将副机长拉回了舱内,副机长系上安全带,此时的他,左眼肿了,右手出血。

  机舱和驾驶舱的之间的门被风吹开了,门前的副机长直接从头等舱吹到了普通舱,他顽强的站起来,艰难的爬进了驾驶舱,把门关上,帮助机长把氧气罩打开,给客舱释压。

  在返回成都双流机场的途中,遇见了暴风雨和冰雹,机长机智地等到云分裂,成功的飞了过去。机长让副机长发送7700紧急遇险代号,并成功将飞机迫降于成都双流机场。

  这部电影看的我出了一身冷汗,我觉得这位机长太伟大了,救了100多条生命,太让人感动了!

《中国机长》观后感15

  今天看了由张涵予,欧豪,杜江,袁泉等主演的《中国机长》,看的我是热泪盈眶。这部电影是根据20xx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真实事件改编。当天刘传建机长执行从重庆飞往拉萨的航班任务,飞机到达9800米高空时,驾驶舱右侧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座舱释压,出现极端罕见险情,生死关头,机组将飞机掉头飞往成都机场,在下降过程中,遇到暴雨雷电层,受阻无法穿越。刘机长临危不惧,最后将飞机安全着落在成都机场,确保了机上全体人员的生命安全,创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迹。这体现了 刘机长他代表着中国千千万万技术过硬、素质超群、精神闪光的英雄机长,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兢兢业业、精益求精、鞠躬尽瘁的英雄机长,令人敬仰、钦佩、致敬的英雄机长。

  当危难发生的时候,我们普通人体现出来的那种手足无措,甚至想闹事的心态,和机组人员体现出来的沉着,冷静,专业知识运用的淋漓尽致形成鲜明的对比。中间乘务长的一段话让我记忆犹新:从飞行员到乘务员,我们每一个都经历了日复一日的训练,就是为了能保证大家的安全,这也是我们这些人为什么在这架飞机上的意义,我们需要你们的信任,需要你们的配合,需要你们给我们信心,我们也是儿子,女儿,爸爸,妈妈,我们的家人也在等着我们,我们会一起回去,谢谢。这段坚定自信而又安抚人心的话,使得全舱的乘客安静下来,配合机组人员完成了这场生命的奇迹。

  敬畏生命,敬业至上!每一个职业都值得尊重,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才能共同营造我们美好的社会环境。

【《中国机长》观后感】相关文章:

中国机长经典台词01-03

《中国机长》观后感07-29

中国机长观后感08-15

中国机长的观后感08-15

《中国机长》的观后感11-22

中国机长的观后感11-23

《中国机长》观后感05-16

中国机长观后感05-29

中国机长观后感06-13

《中国机长》观后感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