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淌水崖水库精神观后感

时间:2023-07-11 14:26:29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淌水崖水库精神观后感范文精选

  弥河是临朐老百姓的母亲河,两岸风景如画,农田肥沃。然而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这里的人们时常遭遇良田被毁、房屋倒塌、接连搬家的厄运。下面是中国人才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淌水崖水库精神观后感范文精选,欢迎阅读与借鉴。

淌水崖水库精神观后感范文精选

  【1】淌水崖水库精神观后感范文精选

  让咆哮弥河变成惠民之河的淌水崖水库,俨然一座耸立在临朐西南群山中的丰碑,她所孕育的“淌水崖水库精神”已成为一种精神象征,历久弥新,引领当地干群攻坚克难、干事创业,成为当下践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生动教材。

  临朐西南山区九山镇万亩黑松林中,有一座集防洪、灌溉、发电于一体的“高峡平湖”——淌水崖水库,是在20世纪70年代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条件下,九山人民历经6年艰苦奋斗创造的奇迹,因其结构精巧、造型独特,被国内外专家叹为“世界石砌连拱第一坝”。1979年9月,水库及电站图片资料在尼泊尔国际水电会议上展出。1980年,全国砌石坝会议专门听取了淌水崖水库的设计施工报告,对水库建设给予高度评价,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如今在这里虽听不到“远去了的号角”,但雄伟的拱坝、浩淼的水面,仍能让人深深感受到“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

  建筑,不光是“凝固的乐章”,更需要读懂乐章里流淌着的历久弥新的精神。淌水崖水库的修建,是临朐干部群众不畏艰难、艰苦奋斗、战天斗地、改造自然的生动写照,更重要的是孕育形成的以“同心同德、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淌水崖水库精神”,这始终是砥砺事业前行的强大动力。“记住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九山镇党委书记张守兵说。

  有着艰苦创业基因的临朐,正处在攻坚克难、爬坡过坎阶段,如何学习和弘扬这种精神,更好地适应新常态,铆劲发力?“发展是硬道理”,但临朐人深知,狠抓“一四三五”思路举措打造经济升级版固然重要,可再好的发展思路、再有力的发展举措,没有参与者心底的觉醒和认同,落实起来难免镜花水月。为此,县委专门下发《关于大力学习和弘扬“淌水崖水库精神”的决定》,在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中大力开展学习和弘扬“淌水崖水库精神”活动,动员全县上下以此为动力,建设富强临朐、文化临朐、生态临朐。

  以全面提升部门、单位和党员干部的执行力和落实力为着力点,临朐通过开展学习和弘扬“淌水崖水库精神” 活动,着眼解决少数党员干部存在的工作效率、工作标准、工作质量“三个不够高”和责任心、工作纪律、创新能力、群众观念“四个不够强”等问题,大力倡树 “用心用力、真抓实干、自强不息、攻坚克难”的工作风气,以“临朐发展,我的责任”为己任,以“等不起”的机遇意识、“慢不得”的忧患意识、“坐不住”的责任意识,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变“催着办”为“追着办”,以更加高远的境界、更加自觉的担当、更加创新的思维、更加务实的作风,在临朐新一轮大发展中实现新作为、争创新业绩。

  以活动促工作开展,以工作检验活动成效,临朐党员干部在解放思想中提升了境界、在改进作风中提高了执行力,为之振奋的是点燃了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激情,激发出发展的强大动力,“借智”转型、“借力”升级,在转调创中增量激活众创基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蔚然成风;发展方向比速度更重要,以生态理念统揽全局,“三八六”环保行动扎实推进,“两河”保护开发“十大工程”比肩推进;民本民生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民生支出占全部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78。7%,民生内容更实了,重点更突出,亮点更多……1-6月份,全县财政总收入同期增长8。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期增长15%,居全市首位,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1%。

  【2】淌水崖水库精神观后感范文精选

  8月10号晚上,我县组织广大干部,在临朐大讲堂集中收看《高峡出平湖—让淌水崖水库精神薪火相传》专题片和警示教育片《较量无声》。通过观看,大家纷纷表示要坚定信念、立场、价值观,用“淌水崖水库精神”指导和推动各项工作开展。

  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党工委副书记 张立辉:淌水崖水库的建成是临朐人民发扬“同心同德、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和真实写照。下一步,我们将以淌水崖水库精神为指导,凝心聚力深化医改,加强医护质量管理,在公共卫生服务、疾病预防控制、中医药、计生基层基础、监督执法等方面创新发展,增强发展活力,全面提升卫生计生管理服务能力,为保障权限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县委县直机关工委副书记 聂芳坤:看了《较量无声》纪录片,受教育很深,受启发很大。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二是要坚持从严治党,切实抓好机关党员教育管理,强化廉洁从政教育,打造一支清正廉洁、为民服务的机关党员队伍。三是要做好表率,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中心,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敢于担当,为建设富强临朐、文化临朐、生态临朐做出积极贡献。

  【3】淌水崖水库精神观后感范文精选

  九山镇位于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西南部,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东镇沂山西麓,地处潍坊、临沂、淄博三市交界处。全镇区域总面积254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126个自然村,总人口5.2万。境内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南高北低,境内水网纵横,为临朐县母亲河—弥河发源地。九山镇历史文化悠久,是临朐四大古集镇之一。齐古长城贯穿东西,著名军事要塞—铜陵关雄踞镇南。

  20世纪70年代,九山人民在经济困难时期,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在南部群山中修建起了集防洪、灌溉、发电于一体的淌水崖水库,并孕育形成了以同心同德、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淌水崖水库精神”,成为激励九山人民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镇内道路交通便利,省道泰薛路、潍九路贯穿全境,南距济青高速南线(青莱高速)10公里。近年来,先后取得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有机农业(板栗)示范基地、省级文明镇、省级绿化模范镇、好客山东最美村镇、省级宜居小镇等多项殊荣。

  2015年以来,临朐县九山镇党委、政府在全镇上下坚持开展学习和弘扬“淌水崖水库精神”活动,继续用淌水崖水库精神指导和推动工作,围绕建设“幸福美丽九山”这一目标,突出抓好“生态建设、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工业经济、新型城镇化、民本民生”六项工作重点,不断夯实 “从严治党、社会治理、依法治镇”三大基础,倾力办好学校建设、道路建设等“六件为民实事”的“一六三六”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增强全镇党员干部群众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持续转变工作作风,不断提升干事效率,全镇上下形成了群策群力、用心用力、扎实苦干的良好工作局面,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着力打造幸福九山“九山镇不断加大城镇建设投入,目的是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龙头,增强城镇的集聚能力,着力建设幸福九山、大美九山。”临朐县九山镇党委书记张守兵介绍说。近年来,在镇财力不富裕的情况下,九山镇多方筹措资金 1.5亿元,先后完成投资800万元,容纳500名孩子就读的九山中心幼儿园建设和投资3000万元,建筑面积8100平方米、能容纳1100名学生就读的九山小学建设;开工建设投资850万元的九山老年福利服务中心1号老年公寓楼已完成主体建设,下半年投入使用;投资3000万元,建成省级湿地公园—— 弥河源湿地公园,新增绿化面积6.5万平方米,广场铺装面积8500平方米,形成水面2.6万平方米,群众休闲观光有了新去处,提高了九山人民的休闲娱乐水平。

  同时,扎实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投资600多万元,全镇建成标准化垃圾池287个,配备垃圾桶箱900个,配备专职保洁员 173名,镇村垃圾日常清运实现了市场化运作。积极开展弥河集中整治活动,对全镇污水直排、养殖小区、水产品养殖区等进行了全面摸排,重拳出击,全面整治,目前全镇共拆除养殖棚30个,关停542个,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突破乡村旅游发展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我们始终坚持把乡村旅游发展作为九山最大的发展潜力来抓,闯出一条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发展路子,让九山人民居住环境更美,生活更富。”九山镇镇长李斌介绍说。九山境内,齐长城纵贯东西,铜陵关雄踞镇南。1943年9月,临朐县人民政府在该镇响水崖村正式成立。

  现在,九山山峰叠翠,生态良好,拥有国家水利风景区——淌水崖水库和黑松林、神牛谷两处国家2A级旅游景区,以及林海大道、八棵树沟等众多景点。今年以来,重点围绕 “一林、一谷、一沟、一园、一片、一路”六大工程,投资1200万元,先后实施了神牛谷农家乐旅游服务区、精品采摘园和摄影写生基地建设工程,在神牛谷风景区新建农家乐二层小院37栋,平房农家院20户。完成黑松林景区庙宇宫殿和观音佛像建设,完善提升55公里林海观光大道建设,打造出涵盖面积达8万亩的九山“二日游”生态休闲旅游品牌。规范牛寨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运营,组织社员前往沂南县竹泉村、博山区中郝峪村考察学习,对57户农家乐统一编号标识,统一宣传推介,统一规范管理。

  为加快美丽乡村建设,2015年还投资3000多万元,对大花龙潭、涝坡河、白沙、南北牛寨等9个村,突出龙潭古槐、凤凰庄园、山水宜居、神牛山寨“四大主题”,进行“三清五化”连片治理,完成大街小巷硬化15万平方米,河道整修4.6万平方米,美化墙面 1.1万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6000平方米。项目完工后,将建成一条全新的乡村旅游观光带和美丽乡村示范带。

  培育壮大现代农业

  实现增收富民战略

  全镇山地丘陵面积占70%左右,有林面积24.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5%,林木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境内四季气候适宜,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盛产苹果、板栗、早生桃、葡萄、山楂等优质果品,被誉为“绿色瓜果之乡”。

  近年来,九山镇立足产业基础和自然优势,突出抓好农产品品牌创建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两大工程,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九山苹果、板栗先后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并取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证明商标,青杨峪板栗基地被评为全国“有机农业(板栗)示范基地”。

  目前,九山镇拥有干鲜果总面积达10万亩,其中鲜果5万亩,板栗5万亩,是江北最大的干鲜果生产基地和果品集散地之一。2015年以来,着力推进农业园区标准化建设,科学编制青杨峪板栗基地三年改造提升工程规划,投资560万元,完成一期工程建设,硬化道路6.6公里,新建抽水站1座、大口井9眼,新上 80KVA变压器2台、输变电线路3300米,埋设管道14.5公里,补植板栗1.75万株。

  全面抓好褚庄农业综合开发、沂山高标准农田、辛庄土地整理、青杨峪板栗基地等项目建设,高标准配套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整理土地4.2万亩,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加快了农民增收步伐。

  搭建九山“e社区”服务平台

  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针对九山镇域面积大、村庄分散、群众办事不方便这一实际,积极创新工作思路,把“互联网+”融入农村社区建设,推进“e社区”建设,打造集“远程互动、视频交流、跟踪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化服务平台。

  在全镇26个中心村安装语音视频设备,群众业务办理、咨询都可通过网络面对面与社区干部交流,使群众足不出村便可享受高效便捷的“一网式”服务。以社区为单元格,建立常态化帮扶机制。镇上配备社区便民电动轿车4辆、电动自行车8辆,推动41名镇干部下沉,吃住、服务在社区。

  建立社区干部联系村、村干部联系党员中心户、党员中心户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四级联动网络,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实行“村干部—党员中心户—党员”分级负责制。目前,全镇1900余名农村党员与1.6万农户结对联姻,提供农产品销售等信息1200余条,调处各类矛盾800余起。依托社区服务平台和手机微信群等载体,建立社区“电子问题档案”,采取“网上受理、限时办理、网上反馈”的模式,及时梳理研判群众反映问题,全镇220名镇村干部加入“问题档案”微信群,发现不稳定因素,随时上传,迅速掌握情况,推动办结。

  投资160万元建设应急指挥中心,通过广电光纤网络传输,在全镇安装监控摄像头 162个,对各村出入口和医院、学校、交通要道、重点林场水库进行实时监控,与公安部门“天网”监控系统联网,做到了社会治安、交通、防火、防汛、安全生产“五防合一”,实现了对各类应急突发事件的集中指挥、统一调度、联动处置。

【淌水崖水库精神观后感】相关文章:

崖州古城宣传口号12-27

水库个人总结02-26

水库防汛工作总结01-08

管理水库的工作总结02-25

水库个人总结8篇02-26

水库安全自查报告10-19

水库移民工作总结05-24

水库管理工作总结03-31

水库承包合同04-05

大国工匠精神观后感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