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电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观后感

时间:2021-02-22 14:10:11 观后感 我要投稿

2016电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观后感

  【导语】华人导演李安首部3D电影,影片主人公Pi的父亲经营着一个动物园,使得他从小就很了解动物的习性。在后来举家迁往加拿大时,与他们同船的还有动物园里的一些动物,因为父亲打算把它们趁机以高价卖掉。然而货船中途沉没,Pi的家人全部遇难。只留下Pi和一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一只鬣狗、一只大猩猩,一匹斑马逃到救生艇上,随后上演了一出海上逃命求生的故事。

2016电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观后感

  2016电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观后感1

  派是一个出生于印度并且同时信仰多个宗教的少年。由于国家变故,父亲决定卖掉动物园,带着动物举家搬迁加拿大。但是他们却经历了泰坦尼克号式的沉船事故。经过一系列的机缘巧合。派与一群动物登上了救生艇,包括一只腿受伤的斑马,一只鬣狗,一只猩猩和一只孟加拉虎。在接下来的几天,鬣狗吃了斑马,咬死了猩猩。老虎又杀死了鬣狗。自知无法战胜老虎的派最终选择与他一起漂流。七个月里,他竭尽所能喂饱老虎,也让自己活下来。在派与老虎耗尽食物准备赴死时,他们竟漂到了一个天堂般的岛屿。经过短暂的休整,派发现这其实是一个食人岛。于是他们再次开始漂流,直到在墨西哥湾获救。老虎却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如果故事到此结束,电影确实是一部精彩的漂流记。但当派讲出第二个版本的漂流后,之前的镜头便一幕幕在脑海里闪现,之前看似毫无深意的细节都成了伏笔,打破了这个原本充满爱与和谐的奇幻之旅,变成了一个血淋淋的残酷故事。

  其实船上并无动物,只有一个断了腿的水手,一个厨师,派和他的母亲。厨师吃掉了水手,又杀死了派的母亲,最后忍无可忍的派杀死了厨师。由此看来,第一个故事其实是对现实的隐喻。鬣狗是厨师,猩猩是母亲,斑马是水手,而派就是那只老虎。同时,也暗藏了导演要表达的核心——一个关于兽性与人性冲突的故事,引起全人类对信仰的思考。派信仰了多个宗教,他认为这样更接近神。但当他经历种种磨难,却对神产生了怀疑——“我的家人都死了,我把一切都献给了你,你为什么还要这样对我?”这与《一九四二》中牧师安西满有些相似:“如果上帝真的存在,为什么我还会经历这样的人间疾苦,信仰在人间地狱里崩塌。”派将完整的灵魂分裂成人性与兽性,出现在第一个故事中。老虎是派身上所有求生本能的象征。这其中有为生存而躲避危险的本能——在母亲被杀后,他的勇气取代了恐惧。也有面临威胁时爆发出的巨大攻击力——杀死厨师。而最不容易在文明社会里显露却又蕴含着最大能量的,就是在饥饿时不择手段寻找食物以延续生命的本能。在它的驱使下,他突破了道德的防线,吃食同类。而那个对老虎充满恐惧又试图去驯服它的少年,就是人性的部分。坚守人性,他才是一个人;而顺从兽性,他才能生存。在人性与兽性的矛盾冲突下,派选择了讲血腥的现实转变成一个充满童话色彩的故事。在影片中,派与作家有这样一段对话。“你更喜欢哪个故事?”“老虎那个。”“对,你跟随了上帝。”兽性与人性,就是这样一个选择。眼前兽性的事实已经发生,是在兽性中沉沦还是坚信人性会复苏?因为心有人性,所以可以选择相信上帝。或者说因为相信上帝,所以心中的人性一定会复苏。面对自己的兽性,派没有去压制它,消灭它,取代它,而是对它心存感激。那场暴风雨过后,老虎偎依在派的腿上。在那一刻,他心中的矛盾冲突已经和解。

  中年的派依旧如从前一样同时信仰着几个不同的宗教,吃素、祈祷、感恩依旧是他习惯做下去的事。但他已经完全领悟了神父曾经对自己说过的话,所以对派来说,神的存在已经不必再去证明。派明白他对信仰的怀疑使神更加鲜活,他经历的苦难使他的人生更完整,他的灵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平静。因为即使堕入黑暗的最深处,信仰依旧指引着他走了出来。即使犯下了最极致的罪恶,神依旧原谅他,到达彼岸时神还给老虎自由。神从过去就一直存在于他的灵魂中,这是派可以不同于其他人之处。但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最终让他得到普通人可以得到的生活,带着人性给他的高尚的人格,保留住心底的纯真。

  2016电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观后感2

  3D镜中呈现着PI的两个世界,彷佛这两个世界就在自己的眼中,我是一个若有若无的幻影。看着PI的奇幻漂流,让我不得不感叹该片在3D效果上取得的成功。

  邮轮在被风暴包围的大海中渐渐沉没,PI的家人在睡梦中被夺去了生命,年幼的他不得不跳上救生艇,成为船上唯一的人,他无限的凄苦悲伤被风暴埋在了心的最底处,只好在海上飘着。

  PI救了一只瘸腿的斑马,一只母猩猩,可冲上来一只鬣狗,它的凶悍,可憎带给了悲伤一缕绝望的残忍。吃掉了斑马,咬死了猩猩,可恶必有恶报,一只名为帕特的老虎突然从救生艇上的白篷里奔出,咬死并吃掉了鬣狗。从此,PI和帕特便一起生活在海上,直至上岸。儿时的`PI,信仰各种宗教,但在父亲的一次教育下,他也明白,老虎眼中善意的美好,只是幻影。

  于是,虎主宰了船舱,PI带着饼干,漂泊在一个系在船杆上的救生圈上,他因要取所需品,与帕克大战无数次,帕克给予了他活着的勇气,所以他为使帕克活下去,为他制作工具,捕鱼,当他第一次杀死一条鱼,一个生命时,他忏悔,但他和它为了生存,不得不如此。

  一人,一虎,漂泊在大海上,有着无限欢乐,这些欢乐使影院充溢着笑声。平静时的大海,无论是在夕阳下,还是在月色中,都是那么的诗意。倒影清晰的映在海面,波动着,时而破碎时而吻合,如同一幅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的画卷。

  海底闪烁的粉色光芒就如同天好时的群星,这是水木的作品。突然,一只巨大的怪物冲了上来,波动庞大的身体,使得波涛汹涌,击打PI的小船上的饼干。PI没有了食物,只好放弃佛教徒的信仰,啃食生鱼,但依旧快乐。

  飞鱼群的扑袭,帕克滑稽的动作,又使得观众笑声洋溢,又是一场风暴。自然是可怕的,但自然的怒是最美的,是最壮观磅礴的美,PI在狂风暴雨,巨浪翻滚中,还不停地喊:“太美了!”大多数摄影师亦是如此,所以世上才有许多伟大的杰作。我以为这是最后一次毁灭性的灾难,最少应失去一些什么,当然,我只对了一半,因为风暴过后,已经习惯于依赖PI的帕克依偎在PI的怀中,他们都活了下来继续他们的奇幻之旅,他们只损失了一个淡水转化器,一本日志,似乎上帝存在。

  上帝果然存在,他们漂泊到了一个奇幻的小岛,怪异的树木,成千上万的獾,又给了人们欢乐。白天的小岛,宛如天境,PI和帕克在那里得到了满足。在夜里,树叶散发着灵动的光芒,美丽奇幻,和《阿凡达》的异星风光相媲美。可獾却成千上万的爬上了树,水塘浮起了深海的鱼尸,PI在一颗人的牙齿上得到了启发,原来,白天这里是人间的天境,夜晚,却是人类的地狱。上帝似乎就在眼前,又救了他一次。他已习惯于漂泊海上,帕克亦是。于是,第二天白天,他们带着上帝的补给,重新踏上了漂泊之旅。

  远离小岛,才发现此岛是一个躺着的人形。PI与帕克相依为命,终于到了陆地,PI看着老虎消失在丛林中,被救护人员拖走时他不停地哭,一段奇幻的漂流到此结束。老虎眼中只有虚幻的影子,可人的脆弱哀伤却总在不经意间流露。正当我感叹它的奇幻与悲戚同在,自然的磅礴美丽时,PI在回忆中又说出了另一个故事,这是另一个世界,这也是故事的真相,看后的好几天后,我才相信它,并且去反思,回味这部电影。

  残酷?残酷!残酷!真相总是令人难以接受,人们只习惯于接受符合需要的真相。原来,瘸腿的斑马是游轮上那个断了腿的水手,母猩猩是PI的母亲,而鬣狗,是那个残暴,无人性的厨师。厨师因饥饿先吃掉了水手!又当着PI的面杀死了PI的母亲,PI只能默默流泪,最终,因为仇恨,也为了生存,成了老虎,杀掉,并吃掉了厨师,谁能瞬间接受两个不同的世界,没人可以,至少我缓冲了很久。

  “老虎眼中的美好是虚幻的”第一个世界中PI的形象,其实是虚幻的。

  第一个世界中有这么一个情景,PI看着帕特,帕特望着海绵,那么静,那么静。PI向下看时,诗意的水面上繁星闪闪,PI的记忆逐渐向深海扩散,看见了沉船,看见了父母,哥哥······联合真相,也就不难理解了。

  残酷!残酷!残酷!它使一个幼时有着无数信仰的男孩,变得麻木,变得残忍,这不得不令我们反思,当一个人看着昔日的美好沦为眼前的惨淡,他还会信仰吗?这是导演李安对世人的质问,也是人们该反省的,我们有信仰吗?我们真的信仰?

  “如果你选择第一个故事,那么你相信上帝。”

  现在很多有信仰的人都违背规则,世上没有信仰的人越来越少,尤其是我国,都是因为曾经或亲身的经历而迷失信仰的吗?当我看见虔诚的信仰者时,我一定会想:我虽没有信仰,但我相信美好,我总会去敬重,尊重他们所信仰的人,宗教,一切事物,也会尊重他们,毕竟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他们有方向,有勇气。

  2016电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观后感3

  在读了加拿大作家马特尔的小说《少年pi的奇幻漂流》之后,几乎每一个评论者都会谈到它的奇特。一个印度动物园主带着他的家人和动物,搭乘一艘日本货船移居加拿大,不幸海上遇险,货船沉没。最后只剩下两个幸存者,一个是园主的十六岁儿子帕特尔即少年pi,另一个是一只名叫帕克的孟加拉虎,人虎共处于一只小小的救生艇,在无边的大海上漂流了二百二十七天。故事的主体部分便围绕着海上生存和驯虎展开。

  躲在无语的黑暗中,它就更容易把你打败。我相信我们也应该这样对付死的恐惧。 身处绝境之中,最忌讳的是把绝境与正常生活进行对比,认为它不是生活,这样会一天也忍受不下去。如果要作对比,干脆放大尺度,把自己的苦难放到宇宙的天平上去秤一秤。漂流在海上,帕特尔很自然地感受到了这种对比。夜晚,天空明净,月轮清晰,星星闪烁,海静静地躺着,他觉得自己仿佛看见了整个宇宙。于是—— “我第一次注意到,我的痛苦是在一个宏伟庄严的环境中发生的。我从痛苦本身去看待它,认为它是有限的、不重要的,而我是静止不动的。”生命不过是通向广袤无垠的一个小小的窥孔,既然已经看到了广袤无垠,就别再在乎有没有这个窥孔了。看见宇宙便是融入宇宙,心境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面对宇宙,一个生命连同它的痛苦实在微不足道,可以忽略不计。海上生存已是难事,况且还要对付那头老虎。然而,既出乎我们意料又令我们信服的是,恰恰是这头老虎,成了促使帕特尔活下来的救星。失事之初,帕克的确是他面临的头等难题。一开始船上剩有四只动物,鬣狗吃了斑马和猩猩,老虎又吃了鬣狗,下一个该轮到帕特尔了。因此,他一心盘算如何杀死老虎。但是,帕克在饱食之后的表现使他改变了主意。它专注地看着他,那是一只感到满足的动物的眼神。接着,它哼了一声,又哼了一声,像是在打招呼。作为动物园主的儿子,耳濡目染的经验使他理解了这种友好的表示,做出了驯服它的决定。驯虎的关键是保证其饮食的供应,这使他有大量的事情要做,整天忙于钓鱼、捕杀海龟、使用海水淡化器等,无暇去想死去的亲人和自己的困境,因此保持了心理的健康。如果没有帕克,他将独自面对绝望,那是比老虎更可怕的敌人。他和帕克似乎成了相依为命的伙伴。可是,请不要以为我们看到了一个人兽相爱的浪漫童话,结束的场景无情地粉碎了这个错觉。船终于漂到了大陆,帕克跃向岸上,它的身体在帕特尔头顶上方的空中伸展开来,仿佛一道飞逝的毛绒绒的彩虹。它径直走向丛林,没有看帕特尔一眼。“在丛林边上,它停下来了。我肯定它会转身对着我。它会看我。它会耷拉下耳朵。它会咆哮。它会以诸如此类的方式为我们之间的关系做一个总结。它没有这么做。它只是目不转睛地看着丛林。然后,理查德·帕克,我忍受折磨时的伴侣,激起我求生意志的可怕猛兽,向前走去,永远从我的生活中消失了。”这一段描写十分精彩,我们又一次感到意外,同时立刻感到无比真实。其实,在作者笔下,帕克始终是一头猛兽,最后仍是如此,产生错觉的是我们,当然,还有帕特尔。他哭了,无法理解在经历了漫长而艰险的共患难之后,帕克怎么能如此无所谓地离他而去,甚至不回头看他一眼。故事到此已经结束,但更大的意外还在后面。日本来人调查货船失

  这的确是一个奇特的故事。由于这种遭遇是我们感到难以想象的,我们的想象力更被刺激起来了。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如果类似的遭遇落到自己头上,我们又将如何。事实上,任何人都可能遇上某种灾难,而任何灾难在遇上之前都让人感到难以想象,一旦遇上就又必须接受。本书的主人公不是鲁宾逊式的开拓者,也不是《老人与海》中的硬汉子,而只是海难中一个普通的幸存者,因而我们会更容易设身处地进入他的处境和心境。

  在遭遇巨大灾难时,一般人的最初反应是不相信,幻想奇迹出现,自己一定能获救。帕特尔也是如此,不过他很快绝望了,而生存的努力正是从绝望开始的。对于失事的人来说,最致命的错误是抱的希望太大,做的事却太少。帕特尔明白了这一点,他让自己不停地忙碌,甚至不再计算天数,忘记了时间概念本身。不要去想未来,就把漂流当作唯一可能的生活吧,这样反而有勇气活下去了。身陷任何一种绝境,只要还活着,就必须把绝境也当作一种生活,接受它的一切痛苦,也不拒绝它仍然可能有的任何微小的快乐。作者打了一个确切的比方:失事后的生活就像象棋残局,没有几个棋子,输赢不能再多了,可是你仍能从每一步赢棋中获取快乐。你到了地狱底层,仍面带微笑,为什么?因为在你脚下有一条可供充饥的小小的死鱼。总之,“无论生活以怎样的方式向你走来,你都必须接受它,尽可能地享受它。”

  海上漂流的生活时常是乏味和恐惧的交替。大海是一个不变的圆圈,时间永无尽头,其单调使人陷入类似昏迷的漠然状态。大海又反复无常,随时变得狂暴,使人恐惧得要发疯。这两种情绪还彼此渗透,乏味下潜伏着恐惧,恐惧时仍感觉乏味。叔本华曾用海上漂流来譬喻人的生存。在本质上,我们每个人都孤独地漂流在人生的大海上,对生的乏味和死的恐惧也都多少有所领略。关于恐惧,帕特尔有一个很好的体会:恐惧是生命真正的对手,必须努力把它表达出来,用语言的光辉照亮它。如果逃避它,让它躲在无语的黑暗中,它就更容易把你打败。我相信我们也应该这样对付死的恐惧。

  身处绝境之中,最忌讳的是把绝境与正常生活进行对比,认为它不是生活,这样会一天也忍受不下去。如果要作对比,干脆放大尺度,把自己的苦难放到宇宙的天平上去秤一秤。漂流在海上,帕特尔很自然地感受到了这种对比。夜晚,天空明净,月轮清晰,星星闪烁,海静静地躺着,他觉得自己仿佛看见了整个宇宙。于是 ——“我第一次注意到,我的痛苦是在一个宏伟庄严的环境中发生的。我从痛苦本身去看待它,认为它是有限的、不重要的,而我是静止不动的。”生命不过是通向广袤无垠的一个小小的窥孔,既然已经看到了广袤无垠,就别再在乎有没有这个窥孔了。看见宇宙便是融入宇宙,心境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面对宇宙,一个生命连同它的痛苦实在微不足道,可以忽略不计。

  海上生存已是难事,况且还要对付那头老虎。然而,既出乎我们意料又令我们信服的是,恰恰是这头老虎,成了促使帕特尔活下来的救星。失事之初,帕克的确是他面临的头等难题。一开始船上剩有四只动物,鬣狗吃了斑马和猩猩,老虎又吃了鬣狗,下一个该轮到帕特尔了。因此,他一心盘算如何杀死老虎。但是,帕克在饱食之后的表现使他改变了主意。它专注地看着他,那是一只感到满足的动物的眼神。接着,它哼了一声,又哼了一声,像是在打招呼。作为动物园主的儿子,耳濡目染的经验使他理解了这种友好的表示,做出了驯服它的决定。驯虎的关键是保证其饮食的供应,这使他有大量的事情要做,整天忙于钓鱼、捕杀海龟、使用海水淡化器等,无暇去想死去的亲人和自己的困境,因此保持了心理的健康。如果没有帕克,他将独自面对绝望,那是比老虎更可怕的敌人。他和帕克似乎成了相依为命的伙伴。

  可是,请不要以为我们看到了一个人兽相爱的浪漫童话,结束的场景无情地粉碎了这个错觉。船终于漂到了大陆,帕克跃向岸上,它的身体在帕特尔头顶上方的空中伸展开来,仿佛一道飞逝的毛绒绒的彩虹。它径直走向丛林,没有看帕特尔一眼。“在丛林边上,它停下来了。我肯定它会转身对着我。它会看我。它会耷拉下耳朵。它会咆哮。它会以诸如此类的方式为我们之间的关系做一个总结。它没有这么做。它只是目不转睛地看着丛林。然后,理查德·帕克,我忍受折磨时的伴侣,激起我求生意志的可怕猛兽,向前走去,永远从我的生活中消失了。”这一段描写十分精彩,我们又一次感到意外,同时立刻感到无比真实。其实,在作者笔下,帕克始终是一头猛兽,最后仍是如此,产生错觉的是我们,当然,还有帕特尔。他哭了,无法理解在经历了漫长而艰险的共患难之后,帕克怎么能如此无所谓地离他而去,甚至不回头看他一眼。

  故事到此已经结束,但更大的意外还在后面。日本来人调查货船失事经过,帕特尔给出了另一个版本:沉船之后,幸存者其实是四个人,除他之外,还有他母亲、一个厨师、一个水手,并没有动物。饥饿驱使厨师杀食了水手和他母亲,既然只有他活下来了,显然他又杀食了厨师。那么,看来动物的故事是他编造出来以掩盖可怕的真相的,其实鬣狗是厨师,斑马是水手,猩猩是他母亲,而老虎就是他自己。

  哪一个版本是真的?作者没有这么问,而是让帕特尔问调查员:“哪一个故事更好?”调查员答:“有动物的故事更好。”帕特尔说:“谢谢。和上帝的意见一致。”我们不禁想起了小说的开头,在那里,作者告诉我们,他是从一个印度老人那里听到这个有动物的故事的,当时老人对他说:“我有一个故事,它能让你相信上帝。”听完了故事,我们相信上帝了吗?也许,但仅在一个意义上,即上帝是一个必要的寓言。在全书的一头一尾,作者都谈到了动物和宗教。失事之前,在印度,帕特尔一面被父亲引领着认识动物园里猛兽的残忍习性,一面相当搞笑地同时成了三种不同宗教的狂热信徒。失事之后,到了加拿大,帕特尔成了一个大学生,专业是动物学和宗教学。我的理解是,动物学是人的生存的现实,宗教学是人的生存的寓言。在极端残酷的生存斗争中,人成了赤裸裸的动物。可是,上帝不喜欢这样,他把兽性的故事给了动物,而把人性的故事给了我们。我们需要上帝这个寓言,当然不只是为了掩饰我们的兽性,更是为了对我们的人性怀有信心。

【2016电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观后感】相关文章: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05-20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9篇04-10

电影《雄狮少年》观后感02-25

电影《雄狮少年》观后感(通用13篇)03-07

少年巴比伦电影01-12

奇幻森林观后感5篇04-07

电影《少年的你》经典台词03-23

奇幻森林观后感精选15篇03-07

奇幻森林观后感汇编15篇04-14

《少年的你》观后感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