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反法西斯题材电影《战火中的芭蕾》观后感

时间:2021-01-16 11:29:03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反法西斯题材电影《战火中的芭蕾》观后感

  范文一:

反法西斯题材电影《战火中的芭蕾》观后感

  战争带来了涂炭,带来了死亡。但是战争中也会带来爱情与美好,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侵略了中国,从东北到广西,大半个中国都沦入了战火当中。1945 年,日军战败,而在中苏边境的一个中国小镇上,一群日军拒不投降,因他们而起的一段战斗故事,就是你《战火中的芭蕾》所要叙述的剧情。

  日军负隅顽抗,袭击了一支苏军队伍,一名苏联士兵安德烈(伊戈尔•克洛斯科夫饰)负伤逃到中国边境的小镇上,少女小鹅儿救回了这名苏军士兵,两人的感情故事就此展开。这样的故事在今天看来颇具传奇色彩,在战火中人的性命脆弱,爱情是很奢侈的事情,但发生了也难以抵挡。所以影片中的爱情故事是美妙的,但因为处于战火纷飞的岁月,所以也让人一开始就关心两人的结局究竟会如何。影片中有激烈的战斗,也有唯美的爱情,甚至还有令人难忘的芭蕾舞表演,各种意外与巧合成就了这个美丽的爱情故事。

  《战火中的芭蕾》由中国和俄罗斯两国幕后团队参与,影片的监制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在世界影坛也是大名鼎鼎。他曾经执导的《蒙古精神》也来到中国拍摄,之后他的《烈日灼人》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大奖,是俄罗斯一流的大导演。笔者最喜欢他的作品是《西伯利亚的理发师》,影片展现了俄罗斯人的特有气质和精神,是一部具有史诗气质的影片。有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参与《战火中的芭蕾》,影片在针对苏联士兵性格刻画,以及当时苏联文化以及风貌的把握上,有了很好的掌控。

  在中国制作团队方面,影片的导演是董亚春,这位摄影师出身的导演,以执导战争影视剧见长,曾经导演过《八月一日》这样的国产战争大片,也曾参与过《冲出亚马逊》、《惊涛骇浪》等现代军事题材影片的摄制,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军事题材导演。《战火中的芭蕾》首先就是发挥了他的摄影强项,战争场面和文戏场景拍摄都很出色,尤其是女主角董舒慈的.芭蕾舞表演场景,拍摄也是美轮美奂,在冰天雪地的丛林中,看一位美女跳起《天鹅湖》,这个片段在影片中呈现出特有的美感。

  影片中的中国演员基本都是来自于东北,所以在风土人情这一块影片把握非常到位。雪地飞驰的爬犁、大年夜包饺子的热闹场景、东北当地人储存白菜的小仓房,相信都能勾起东北观众的回忆。这些生活细节的特点对于南方观众未必能一下子接受,但是制作团队在细节的考究让这部电影的制作经得起考验。

  战争始终是残酷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经历八年之久,这还是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算起,如果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算起,那与日本的战争进行了就有14年之久。主创选取《战火中的芭蕾》的故事有很深一层的意义,片中这场战斗是真实存在的,是发生在日本宣布战败之后,所以也被称作是黑土地上的最后一战。这场战斗结束了,中国人民也正式在欢庆抗战的胜利,但无可避免的,战争会带来牺牲,那些为抗击侵略者而流血的英雄,值得铭记,这也是影片所要传递的重要信息。

  范文二:

  董亚春执导的战争史诗剧《战火中的芭蕾》堪称恢弘大气。董亚春是我喜欢的导演之一,他的作品《冲出亚马逊》、《爱在战火纷飞时》、《周恩来在重庆》大都看过,他的作品述事中有着浓重的抒情风格。

  换言之,董亚春的《战火中的芭蕾》就像一部“东北战地恋歌”,或者说一部俄罗斯民歌,抒情中始终弥漫着无法言喻的忧伤。

  这部影片的好,无法转述。简要说,它是众多抗战题材作品中比较“另类”的一部,其“另类”亦在于,这部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东北黑土地上的“最后一战”惊心动魄。可以说,一双饱经战乱的“旧舞鞋”就像一个“索引”,引出一个恢弘的爱情和惊心动魄的战争。

  我之所以提到“索引”,源于《战火中的芭蕾》于史有依,故事讲述了发生在东北白山黑水中不寻常的一战。1945年9月12日,潜伏在黑龙江边境小镇丛林中的300多名日本军人拒不投降、负隅顽抗,血洗了当地村民,并袭击了苏联红军。最后东北抗联部队和苏联红军一举剿灭了这股日军。由于战斗发生在日本宣布投降以后的第28天,故称为抗日战争中发生在黑土地上的“最后一战”。

  影片开场时,鹅儿静静地将一块老怀表放在纪念碑上,迥似《泰坦尼克号》,而在故事推进上则比《黄河绝恋》大气得多。随着故事的推进,时间闪回到几十年前那段非常岁月:影片中的鹅儿是一个单纯的东北大妞,这个东北妞在柳芭大妈的面包房里打工,业余时间学习芭蕾。不经意中,鹅儿救下了受伤的苏联侦察兵安德烈,两人之间产生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影片中,鹅儿和安德烈的爱情有些朦胧的味道,充满少女的怀想。

  印象最深的是,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两个幸福的年轻人再次相逢在白桦林中相拥的那场戏:鹅儿穿着白舞鞋静静地跳起俄罗斯名曲《天鹅湖》,安德列目光温柔地静着鹅儿,恍然有种时光倒错之感。山林寂静无声,一片树叶静静地飘落在安德列的脸上,像爱情的小手滑过。在密林的深处,那伙流亡的日军已然竖起了枪口。似乎,一切都蓄势待发。

  安德列不动声色地抱着鹅儿飞身上马,马蹄渐去渐远。次日,一场围剿日军的战役在东北密林深处打响,一时之间尸横遍野,无数人在硝烟中倒下,凝成一副悲壮的画面。“噩耗声传来在那个午后,心上人战死在远方沙场,她默默来到那片白桦林,望眼欲穿地每天守在那里……”天空有风吹过,山林寂静无声,身着红衣的鹅儿站在死寂的战场中,紧张地四处张望,寻找着自己的恋人。

  不远处,鹅儿的老父亲静静地躺在血泊中,泥土掩没了半个身子。不远处,柳芭大妈也在焦急地寻找着自己的儿子安德烈,这个饱经忧患的大妈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刚刚见到儿子就是生离死别。这种战争背后的沉重远比《喀秋莎》和朴树的《白桦林》忧伤得多。

  相比时下常规意义上的抗日影片,《战火中的芭蕾》没有太多的口号,也没有任何说教,其关注的更多人性和战争给普通家庭带来的难以平复的忧伤。可以说,从始至终,影片中都弥漫着强烈的反战情绪。譬如,天皇发布投降昭书时,一个日本兵兴奋地喊“我们可以回家了!”而后却被自己的上司不动声色地杀死。而那个日本随军女人在难产中死去后,遗留下的女儿则被鹅儿的母亲收养。

  就整部影片而言,倾诉战争不义之时,并非落入痛斥战争之恶的俗套,更多尺度地张扬了人性之美。而这,正是《战火中的芭蕾》所要表达的人性之美和精神魅力所在。

【反法西斯题材电影《战火中的芭蕾》观后感】相关文章:

2015战火中的芭蕾电影观后感10-22

战火中的芭蕾电影观后感10-24

电影《战火中的芭蕾》观后感11-02

电影《战火中的芭蕾》观后感201510-22

2015《战火中的芭蕾》电影观后感10-22

战火中的芭蕾观后感09-21

《战火中的芭蕾》影片观后感09-18

战火中的芭蕾的观后感范文12-04

革命题材电影观后感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