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电影《诱狼》观后感

时间:2022-12-24 15:39:31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电影《诱狼》观后感(精选16篇)

  看完某一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电影《诱狼》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电影《诱狼》观后感(精选16篇)

  电影《诱狼》观后感 篇1

  《诱狼》是一部以解放军少将曾雍雅在抗日战争期间的活动为主线,还原著名黄土岭战役全景的历史题材影片。“狼诱子”是男主角曾雍雅的外号,这外号说的是诱惑敌方进入陷阱的人。引诱狡诈日本军队的任务艰巨又危险,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狼诱子”没有过人胆识、谋略是不行的,而曾雍雅就是这样一个胆略过人的八路军战士。但在影片里,主创人员没有把精力全部用于展示曾雍雅的胆略,在对日军、国民党军队以及八路军中的女性军人描写方面,也着墨很多,在各方力量之间取得了影像平衡。无论是敌我双方都拍得有血有肉、真实可信,没有用贬低敌方的方式处理历史题材,《诱狼》可谓是良心之作。

  在《诱狼》里,日本军官不傻、日本兵也不傻。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是日本的山地作战专家,既熟读《孙子兵法》、精通中国文化,又有极高的西方战术修养,喜欢咖啡、也喜欢饮茶。阿部规秀1939年晋升为陆军中将,同年秋天调集军队,对晋察冀军区进行冬季大扫荡,成功包围了曾雍雅的部队,若非曾雍雅判断准确选对了突围方向,恐怕早已全军覆没。在围剿八路军的同时,阿部规秀还下令屠杀无辜平民,执行枪决的日军中有一名新兵,面对行将被射杀的中国人瑟瑟发抖,阿部规秀将这名新兵就连人带枪拖至被处决人跟前,握着他的手、逼着他将刺刀插入了中国人的胸膛,而这一切被张英(罗昱焜饰)看在眼里。

  阿部规秀的形象正是历史上日军的真实面貌——既有超高的军事素养,又冷血残暴,但日本人也并非生性残忍、嗜杀,在射杀鲜活的生命时,也会有恻隐之心。一个战争机器的产生,需要反复的洗脑,泯灭其人性,所以普通的日本民众,也是战争的牺牲品。《诱狼》里清晰的传达出了这种观点,无疑是对战争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在影片的结尾处,日军溃败,新兵逃命,慌不择路,正好被八路军战士张英撞见,后者荷弹步枪在手,却给了日本新兵一条生路。正所谓恨有所起、恨有所终,不盲目仇恨、不扩大仇恨,才是完整的正义,才能永葆和平。

  影片里的张英不但深明大义,而且能歌善舞、枪法如神,既是曾雍雅的亲密战友,又因为相互欣赏、暗生情愫。张英本是一所高校的校花,为了民族大义投身抗日事业,日军扫荡时背着伤员躲避日军;在曾雍雅脑子发热准备刺杀“叛徒”——国民党军队指挥官程步青(高明饰)时,及时劝阻(事实证明是误会一场)。大决战的前夜,我军战士发动了攻心战术,张英演唱的日本民谣令日军将帅潸然泪下、军心大乱,而张英与日军狙击手的对决更是惊心动魄、荡气回肠。《诱狼》这一“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形象无疑是成功的,在丰满抗战影片中女性军人形象的同时,也让观众看到了军中儿女内心的真挚情感。

  在描绘国民党军队方面,《诱狼》同样做到了公正客观、尊重历史。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民党军队消极抗日,甚至充当伪军是事实,但《诱狼》没有将国民党军队全盘否定。国民党军队指挥官程步青与曾雍雅曾有联合抗日的兄弟誓约,前者虽不愿违背誓约,但又惧怕日本人,只能诈病不参与日军对八路军的围剿,不曾想被侄子夺了权力,部下成了伪军。待与曾雍雅再次会面时,不仅诚心悔过、坚决抗日,还开枪打死了自己的汉奸侄子,在家国大义面前赎回了尊严。虽然国民党在抗日问题上,有其反复性,但《诱狼》并没有将人物刻画脸谱化,如实描绘了国民党人在人格与人性上的缺陷,肯定了其在大是大非面前的决断。

  《诱狼》是一部尊重历史、忠于历史的重大历史题材影片,有力地回击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游而不击”的诬言。同样难能可贵的是,影片能够尊重电影艺术创作规律,不再一味强调正面人物的人格魅力、人性光辉,而是将所有历史人物全景展现,将反面人物也还原成人。这样一群有血有肉战争时代的群像,合起来才是完整的历史。只有最大限度的尊重历史、还原历史,才能让今天未经历过战争的年轻观众有所触动,才能让更多的人反思历战争,才能更明白今日和平的不易,才能用行动保卫和平。

  电影《诱狼》观后感 篇2

  枪声连天,炮火轰鸣,荧屏上飞散的尘埃,枯萎的树木,都将人们瞬间拉回那个战火连天的年代,感同身受地体验了中华民族衰弱时的耻辱与悲哀,体会到了那些战士与群众的一腔热血与义愤填膺。

  电影深刻地刻画了许多特点鲜明的人物,日本侵略军的军官,叛国求荣的汉奸,疯狂杀戮的鬼子兵……无不刻画出了一幅抗日战争波澜起伏的壮丽史诗!日本军队固然是强大的,军官会傲慢地炫耀其“世界第一”的三八式步枪,也能投入大量的兵力甚至坦克等重型武器参战。那些自以为是的鬼子兵们,也会举着他们那“光荣”而又耻辱,真实而又荒谬的旗帜耀武扬威!

  可是,与我军无与伦比的英勇与忠诚相比,他们无疑是脆弱的。面对我方武功高强,英勇无畏的战士,敌人纷纷溃不成军,一个个所谓的“英勇、忠诚”的伪团长、伪军官们,临阵逃脱,甚至装成死人,妄图浑水摸鱼逃命。在观众的笑声里,不止是对懦夫的否定与嘲笑,更满载了对祖国军民英勇善战而感到的愉悦,是对八路军战士浴血奋战的敬佩,是中国人民一腔热血的象征。

  战争已经过去,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离我们已有两代人的距离。随着伟大的记忆逐渐消散,那充满力量的精神也在和平年代逐渐积满灰尘。可是,我们真的处于安全中了么?现实并非是这样的!在如今复杂的社会里,挑战无处不在,谁又能保证不受冲击呢?只有好好传承这种精神,用其武装我们的思想与意志,才能从容地面对各种挑战。

  硝烟已经消散,炮弹也逐渐朽烂,战争已经过去了。希望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历史与现实,积极维护世界和平,用我们的行动去把祖国建设的更强大、更美好。愿我们的祖国在新世纪的朝阳下铿锵前行。

  电影《诱狼》观后感 篇3

  反映八路军在太行山脉黄土岭击毙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的电影《诱狼》即将上映,很多朋友问我,电影诱狼好看吗?电影诱狼讲的是什么?

  1939年11月,我八路军与日军精锐独立混成旅激战太行山脉黄土岭,在日本军界被誉为“名将之花”的中将阿部规秀命丧于此。这是抗战以来八路军击毙的日军最高级别将领,此举极大地振奋和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日信心。76年后,电影《诱狼》艺术再现了这一著名战役。

  擅长军旅、战争题材的国家一级导演安澜执导,集结了巩峥、陆彭、罗昱、侯勇、高明、墨阳等著名演员。该片通过大规模实拍和大量特效技术,真实再现历史场景,深情谱写了以晋察冀军区第一分区第三游击支队支队长曾雍雅为代表的八路军将士浴血杀敌、保家卫国的英雄壮举

  影片除了有90后的年轻演员加盟,还有侯勇、高明等老戏骨前来助阵。

  电影《诱狼》观后感 篇4

  1939年11月,八路军与日军精锐独立混成旅激战太行山脉黄土岭,在日本军界被誉为“名将之花”的中将阿部规秀命丧于此。这是抗战以来晋察冀根据地首次击毙的日军高级将领,极大振奋和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日信心。76年后,电影《诱狼》艺术再现了这一战役。

  日前在京举行的首映式上,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原副部长肖裕声介绍,1939年,八路军组织一系列反扫荡作战;在著名的黄土岭围歼战中,一举击毙日军600多人,炸死日军所谓山地战专家阿部规秀中将,意义重大。

  “此战打出了敌后战场坚持抗战的决心与斗志,驳斥一些人污蔑八路军‘游而不击’的流言,保卫、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肖裕声说,不仅如此,此战还在日本朝野引起震动,因为之前阿部规秀已接到命令,升任天皇侍从武官。

  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安澜介绍,影片《诱狼》表现此战役时秉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刻画了以曾雍雅、杨成武、张英等为代表的有勇有谋、军事素质极高的军人形象;在集中体现八路军将士不屈不挠的民族血性基础上,重点描写了男主角曾雍雅“狼诱子”的角色特征,呈现了一出“诱狼—激狼—毙狼”的好戏。

  影片由巩峥、陆彭、罗昱j、侯勇、高明、墨阳等主演,将于8月25日起在全国上映。

  电影《诱狼》观后感 篇5

  “嗖”——“嘭”,随着一连串的声响,一颗炮弹从炮筒里呼啸着喷射而出,准确无误地打在了日军头领身上,我们全场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这是星期五的晚上,我们正在观看一部名为《诱狼》的抗日电影。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我军将领曾雍雅将军率领战士们用计谋成功击败日军的故事,反映了曾雍雅将军和战士们那种不怕牺牲、智勇双全的革命精神。在这部电影中,给我印象最深的画面是曾雍雅将军把日军头领炸飞的那个场面。当时,曾雍雅将军用最快的速度装好了大炮,大喊着:“开炮!”这一声,好似东方雄狮的怒吼,包含着对侵略者的无限愤怒和对死去的亲人报仇时的激动。只见炮弹随着短暂的光飞了出去,在空中发出可怕的丝丝声。一瞬间,炮弹落到了日本头领居住的屋子里,他一下子被炸飞了,头重重地撞到了墙上,连他那心爱的茶杯,也象征性地摔成了粉碎。

  在这一段中,充分体现了“善有善果、恶有恶报”这一句古语。在这里的善果,其实指的是共产主义那样一种高尚品质。

  在战争年代,很早就有为国而死的勇士,就像黄继光,就像邱少云,就像那些红军战士,他们都是为了“解放全中国”这一远大志向光荣牺牲的。

  在这一部电影中,曾雍雅将军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保护自己的战友,这种精神多么的高尚啊!由此,我联想到自己的一些做法,顿感汗颜。是啊,我总是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发现不会做的题连想也不想就去问老师、问家长,在里和同学发生矛盾争得面红耳赤,还有时乱花钱买东西。与革命先辈所拥有的品质相比,这真的是我应该做的吗?

  这一场电影,虽然没有华丽的背景,也没有多么真实的效果,却用真实的故事教会了我们很多。我深刻地认识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今以后,我一定会团结集体、关爱同学,并像周总理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伴随着战争胜利的硝烟和大屏幕上“剧终”两个字,《诱狼》这场电影结束了,我发现有许多的同学正在交流着,从他们的动作和言语中,我感受到了他们激动的心情和无法抑制的爱国精神。虽然这场电影结束了,但是无论从视觉上还是从听觉上,它的余波依然在心底荡漾……

  这一场电影让我受益终生。

  电影《诱狼》观后感 篇6

  《诱狼》,不手撕鬼子,不裤裆藏雷,没有手榴弹炸飞机,讲了实有其事的伏击战,温暖人心的兄弟情义,催人泪下的战火情缘。因为是电影,面向大银幕观众,制作水准方面,比抗日神剧高太多。

  这部片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以黄土岭战役为背景,重现当年担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第三支队支队长曾雍雅,智诱日军中将阿部规秀进入八路军包围圈,将其一举歼灭的故事。

  乍一看,不就是一个简单的抗日故事嘛!其实远不止此,抗日只是表层故事,里面的兄弟情义、战火情缘才是让人动容的点。电影里面有对人性的刻画,有对友情的歌颂,有对爱情的赞美,即使是坏人也有情,甚至会为了情不顾一切。

  除了这些,里面还有男主和女主斗嘴耍贫的桥段,温馨搞笑,增加了影片的可看性。

  电影《诱狼》观后感 篇7

  《诱狼》是由安澜执导,巩峥、罗昱焜、陆彭等人主演的战争故事电影。

  《诱狼》讲的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以杨成武为司令员的部队干掉日本名将之花阿部规秀的事迹。整个影片充满诱骗、血腥、反复,是对人性和智慧的最大考验,是生与死的抉择!胜生败亡。说明:

  1、日本虽有兵力、装备之优势,但是日本深入不了解的地形、正面出击,最主要的是主将阿部规秀过于自信、意气用事,导致在不利的地形被打伏击,虽然旁边有人提醒和劝阻,几经反复,但最终仍然是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导致兵败战死。

  2、我军虽然装备落后,但是对地形非常熟悉,利用地形打伏击,同时也从各方调集了最好的兵力和设备投入战斗,最重要的是不与日本军队正面对抗,而是采取诱军深入到有利于我军的地点、同时集中优势兵力全力打击,最终获得了战争的绝对胜利,付出的代价相对小。是一次战略上的胜利。

  启示:

  1、单方面的优势不足以决定胜局,只是概率大一些而已。中国赢是因为整体性的优势。

  2、不论是战争,还是做股票,表面不一,实质相同。首要是要知己知彼(知道自己的长处在哪?弱点在哪?适合怎么的交易方式?知彼是要知道机构和其他投资者的行为特点、交易标的、金融行业监管政策现状如何后续演变逻辑);其次是既不乐观也不悲观,不急不燥不贪不惧,完全机械的按既定交易计划执行,不带一点主观感悟色彩;平常要做好标的研究(有个价值研究的东西)、每天对盘面进行解读和对后续盘面可能的各种走势进行假设并提出对应的交易措施,盘中根据出现的盘面按既定计划执行,盘后复盘,根据实际盘面与计划的偏差进行分析优化不断改进,直到接近真相为止。

  3、不追求完美:古往今来,无一人事事完美,也不需要完美。在股市上,于我而言,优秀的标准是我的买入均价成本与最低价偏差不超过5%,我的卖出均价与最高价偏差不超过5%。为了所谓的完美,会让你放不开,而导致更大的错误,至少会让你心态不好。

  4、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是一句真理一样的废话,知道的人太多,做到的人太少,一个人去做某件事,必然是有成本要付出的,时间成本、财务成本等,而人没有他人支持或援助同时又有一些必定要开支的支出(衣食住行教医礼)时,决策的成本不少,而且决策也是几经反复,当时无法明了对与错,事后才知道,所以,对人的考验是很大的。

  电影《诱狼》观后感 篇8

  这是一部关于抗日战争的电影——《诱狼》。

  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而成的,它以著名的“黄土岭战役”为背景,重现了当年担任晋察冀军区队长曾雍雅,充当狼诱子,将日军名将,阿部规秀引诱进入八路军包围圈,并将其一举歼灭的历史故事。初听介绍,你可能会觉得这就是一部简单的抗日电影,其实远不止如此,抗日只是它的表层故事,电影里的兄弟情义、战火情缘才是让人印象深刻的关键。电影里面有对人性的刻画,有对友情的歌颂,有对爱情的赞美。

  对于阿部规秀个人认为他是一个极度没有人性的人,其人作战风格残忍,手下没有俘虏,他对任何一个作战时未接到命令而后退的士兵,给予的惩罚都是烧死、分尸,不许其自杀。日军有针对性的安排阿部规秀对付八路军,最后他的死宣告了日军这一战略的失败,也震惊了整个日本。黄土岭战役的胜利,展现了八路军高超的战术素养,极大地鼓舞了当时全国的抗战士气。

  影片里,还有一个人物让我感触很深。她的名字叫张英,是一名八路军队员,张英不但能歌善舞,而且枪法精准,是曾雍雅的好战友。张英原来是一所高校的校花,但她为了国家解放投身抗日事业。日军扫荡时,她背着伤员躲避日军。大决战的前夜,八路军战士发动了攻心战术,张英演唱的日本民谣令日军将帅潸然泪下、军心大乱。而张英与日军狙击手的对决更是惊心动魄。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作为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要热爱这个历尽劫难的祖国,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把满腔爱国之情化为发愤学习和工作的强大动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在此,我呼吁大家“用行动保卫和平,反对战争的到来”。

  电影《诱狼》观后感 篇9

  为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诱狼》把观众带回到76年前那一段气壮山河的峥嵘岁月。本片聚焦黄土岭战役,这是我党抗战期间取得的一次辉煌大捷,20多岁的曾雍雅当狼诱子一口气击毙了日军中将阿部规秀,的确振奋人心,让人解气。

  不同于电视荧屏上颇受诟病的手撕鬼子、裤裆掏手榴弹等抗日神剧,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诱狼》秉承“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简单说,就是在真实的历史事件中一定要严谨以待,不留下戏说历史的痕迹;而为了增加影片的观赏性,可以在次要的细节上做合理的艺术加工。

  该片在剧作上采用先抑后扬的三段式经典叙事结构,开篇“抑”的主要表现在于在日军猛烈的炮火下,曾雍雅领导的支队处于全军覆没的危机之中,另有500名手无寸铁的百姓被日军残忍杀害,这个“因”导致了最后诱敌深入剿灭日军中将的“果”,知耻而后勇的曾雍雅接连通过雁宿崖之战“激狼”、黄土岭之战“诱狼”报了大仇。

  导演安澜一直热衷于拍摄战争片,他执导的《曾克林出关》和《夜袭》等战争片都获得了不俗的口碑。《诱狼》跟安澜导演之前拍摄的战争片最大的突破在于,用移动镜头近距离特写坦克等正行进的重装武器,营造出一种写实的压迫感。这主要出现在影片的第二场战役雁宿崖之战上,英勇的八路军往正行进的敌军坦克上装炸药的那一幕可谓惊险非常,极具视觉冲击力,堪比国际一线战争大片。

  激烈的战争场面大约占据该片的一半篇幅,除此之外,导演在细节上的编排也颇为用心。比如,日本中将阿部规秀是著名的山地战专家,有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但同时,他也是一名冷静坚毅的指挥官,对中国兵法、日本茶道很有研究;完成黄土岭大捷的曾雍雅则有制造泥塑的爱好。这些细节化的展现让历史人物在银幕上更加生动、丰满,有利于观众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也缓和了紧张的战争场景,让影片做到张弛有度。

  作为纪念抗战胜利70年的重点影片,《诱狼》的公映证实我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为影片的第一出品方,电影频道也借《诱狼》拉开了大银幕精品战略的序幕,希望电影频道以此为契机,结合自身优势将精品战略贯彻到底,出品更多的优质国产大片。

  电影《诱狼》观后感 篇10

  看了电影《诱狼》的故事情节,给人的感觉与独立第2混成旅团作战并消灭阿部规秀的似乎是曾雍雅的游击第3支队——影片名《诱狼》即暗指曾雍雅的谐名“狼诱子”。实际上,曾雍雅的游击第3支队只是充当诱饵的作用。阿部规秀的职务为“蒙疆驻屯军”最高司令官,名头挺吓人,其实只辖5个独立步兵大队(5个步兵营,也就相当于是一个加强团团长),管辖着涞源、蔚县、怀来三个(县)警备区(等于是一个地区专员)。每个警备区驻守一个独立大队,另外两个随独立第2混成旅团司令部驻守张家口。黄土岭战役八路军投入兵力为聂荣臻为司令员的晋察冀军区所属第一军分区的第1、2、3团,第25团,曾雍雅的游击第3支队(杨成武的第一军分区实际上也就是晋察冀军区的主力),第3军分区的第2团,第120师的特务团共7个团,按每团2000人计算,约在一万多人。据战史记载,黄土岭战役八路军经6天战斗,仅以伤亡500人的轻微代价,消灭日军1500人——实际毙伤日军122人(其中战死83人,负伤49人,八路军伤亡在1000人左右。——见1939年11月18日日本驻蒙军司令官冈部直三郎给陆军大臣细俊六的报告摘自《军事历史》2011年第2期“关于陆军中将阿部规秀战死之报告”)。

  独立第2混成旅团共辖5个步兵大队(营),5000人兵力。黄土岭战役阿部规秀并非投入其全部兵力,而是投入其中第2、第4大队两个大队即5000人中的1500人,占其总兵力的不到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的兵力需要留守涞源、蔚县、怀来三个警备区。黄土岭战役八路军只为自卫反击,粉碎日军的“肃正”,保卫根据地,并非主力决战。在来年的百团大战的东团堡战斗中,面对百余日军,同样是杨成武第一军分区主力数千人历经三天苦战,伤亡数百人。况且黄土岭战役,日军1500人的大部队,天上有飞机,地上有坦克,仅经6日战斗,竟能够全歼!

  电影《诱狼》观后感 篇11

  再过不久就是抗战胜利xx周年的纪念日了,在这个红动中国,爱满潇湘的日子里怀着激动不已的心情观看了这部极具抗战色彩的电影——《诱狼》。下面是个人的一些观影感受:

  影片《诱狼》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以经典战例黄土岭战役为背景,重现当年担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第三支队支队长曾雍雅智诱日军中将阿部规秀及其所属部队进入我军包围圈,最终被我八路军一举歼灭的精彩故事。

  被称为日军"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官至中将,是历史上我八路军击毙的日军最高将领,他所率领过的部队,几乎百战百胜。其人作战风格残忍,手下没有俘虏,他对任何一个作战时未接到命令而后退的士兵,给予的惩罚都是烧死、分尸,不许其自杀。日军有针对性的安排阿部规秀对付我八路军和游击队,他的死宣告了日军这一战略的失败,也震惊了整个日本。当时《朝日新闻》以"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报道了阿部规秀被击毙的战斗经过。黄土岭战役的胜利,再次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所谓神话,展现了八路军高超的战术素养,极大地鼓舞了当时全国的抗战士气。

  看完之后不禁感概万千,作为生活在这个时代的青年,我们要热爱这个历尽劫难的祖国,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当我们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时,我们应当时刻谨记团结奉献的抗日精神,不论战争或是和平,我们都要很好的发挥下去,万众一心,团结奋进。把满腔爱国之情化为发愤学习和工作的强大动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电影《诱狼》观后感 篇12

  今天我在学校观看了一部抗日电影《诱狼》。

  电影中有许多性格十分突出的人,例如:阿部规秀、曾雍雅、张英、杨成武,还有一个不敢杀人的日本小兵和一个假汉奸程步青。

  抗日电影往往会有一些令人震撼的画面,电影诉说了在抗日战争期间,日军派出山地战专家被日本人誉为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扫荡抗日根据地。

  阿部规秀信心满满的想一口吃掉八路军的主力,因为他自认为是无比优秀的山地作战专家,自恃日军武器精良,像一群恶狼似的扑向抗日根据地,可他万万没想到遇到了一个个更厉害的对手,杨成武和曾雍雅、张英等。

  在战斗打响之前,阿部规秀扬言要让他的队伍上日本最大的报纸的头条。可是他却败在了曾雍雅领头的曾支队手下,曾雍雅足智多谋、智勇双全,用机智和勇敢打败了他。最终,阿部规秀确实登上了各大报纸的头条,但不是喜讯,而是阵亡的消息。

  看完了这部电影,身为一个中学生的我感触颇深。我十分崇拜电影中的主人公——曾雍雅。他先巧用妙计把凶残的一群“狼”引到了雁宿崖,来了个柴米油盐大杂烩,把敌人炒的晕乎乎的,炸了他们的装甲车,歼灭了大部分日军,俘虏了日军翻译官,只有少数几个日军得以活命。接着又花样翻新,又把阿部规秀的主力引到都黄土岭,包了个狼肉饺子。嗯,真香!不愧为队长!看到以前不可一世的日本鬼子被八路军包了饺子,打得抱头鼠蹿,同学们都情不自禁地喝起彩来,我也觉得非常解恨,明白了再狡猾的恶狼也斗不过勇敢而又机智的猎手。

  电影《诱狼》观后感 篇13

  反映八路军在太行山脉黄土岭击毙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的电影《诱狼》即将上映,很多朋友问我,电影诱狼好看吗?电影诱狼讲的是什么?

  1939年11月,我八路军与日军精锐独立混成旅激战太行山脉黄土岭,在日本军界被誉为“名将之花”的中将阿部规秀命丧于此。这是抗战以来八路军击毙的日军最高级别将领,此举极大地振奋和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日信心。76年后,电影《诱狼》艺术再现了这一著名战役。

  擅长军旅、战争题材的国家一级导演安澜执导,集结了巩峥、陆彭、罗昱j、侯勇、高明、墨阳等著名演员诱狼观后感600字剧情。该片通过大规模实拍和大量特效技术,真实再现历史场景,深情谱写了以晋察冀军区第一分区第三游击支队支队长曾雍雅为代表的八路军将士浴血杀敌、保家卫国的英雄壮举

  影片除了有90后的年轻演员加盟,还有侯勇、高明等老戏骨前来助阵。

  电影《诱狼》观后感 篇14

  影片《诱狼》作为献礼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鼎力之作,抗战巨制,给人带来了强大的震撼与正气。导演由执导过多部军旅、战争题材的老将安澜担纲。影片讲述了1939年东岭山、雁宿崖、黄土岭生死之战中,八路军顽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光荣事迹。回顾历史,以曾雍雅为代表的八路军将士强敌面前,不怕牺牲,与被称为"名将之花、山地战专家"、狂妄自大的阿部规秀斗智斗勇的顽强抗击,最终将阿部规秀及其所属部队诱入黄土岭,一举歼灭的英雄壮举。黄土岭战役的胜利,是继平型关大捷后八路军抗日战场的又一大捷,极大地增强了当时全国人民抗击侵略者的信心,激发了斗志,坚定了把日寇赶出中国的'决心。整部影片采用实拍与特效结合,将气势恢宏、无比惨烈的战争场面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心潮亢奋,甚至跃跃欲试的"震撼之感",完全来源于片子创作的真实性,而绝非因特效的渲染而成。这在很多抗战片中,属于鲜例,恰恰是这样的影片才会激起人们心底那份最真挚、最炙热、最淳朴的民族爱国之情。

  影视是门艺术,并非单纯看娱乐,更何况这样一部具有重大意义的影片。看待一部作品的创作水平高低,必须站在艺术的高度,从艺术角度出发,去欣赏去体会。对于片中演员的表演是否得到肯定同样如此。演员的表演是影片成功的重要因素、中心因素,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演员在"未知"的情况下,推动剧情的发展。可以说演员是影片的心脏,演员心脏所吸纳的作品主旨是影片中的灵魂,以演员的表演水平决定了一部影片的好坏。观众看剧情,无疑看的是演员的表演。

  剧情氛围渲染的再好,若演员的表演逊色了,那会使影片的制作功亏一篑。演员演绎角色,演的不仅是"形",更重要的是演"神"."神"到,"形"无疑就不由自主地表演出来。"神"凭"形"来表现,"形"是 "神"的外观。曾雍雅将军生于1917年,是从江西走出来的革命将领,曾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是新中国的开国少将。黄土岭战役那年,他才22岁。巩峥将这样一位英雄的历史人物的神与形表现的一览无余。"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巩峥的眼神极具"杀伤力"和"穿透力",直射到观众的内心深处。

  他的表演总是带动着故事逐渐展开,真正的走心了,巨大的穿透力使他成为影片主人翁原型,丝毫没有为表演而表演、只会表面情绪化的虚假与空洞。正所谓"表演"为"戏"服务,我想,巩峥在读剧本、揣摩人物心理、理清剧情发展脉络的时候,已逐渐将"诱狼"主人公化入心中,并且出神入化地演绎出来,潜移默化地置身于当时的规定情境,变身为曾雍雅。这或许也离不开曾将军后人曾莹多次的现场指导吧。"好花还需绿叶衬",此片的"绿叶"非同凡响。老戏骨侯勇、高明这两片"绿叶"的表演当然是可圈可点。

  影片中,二人依旧不减"稳扎稳打"的风格,非常"实撑"、精湛,成为成功"诱狼"的"催化剂".他们的倾力加盟,给影片锦上添花。侯勇饰演的杨成武与高明饰演的程步青,人物性格鲜明,是此片不可或缺的、重量级的"绿叶".片中杨成武与曾雍雅的对话言简意赅,杨成武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是开国上将。其时是曾雍雅的上级司令员,二人大多数对话的场景,都会配有主题背景音乐。这音乐使人感动,心潮澎湃,烘托出了二人既是血脉相连的生死战友,还是情同手足的兄弟。程步青在曾雍雅的劝慰、感染下,击毙卖国求荣的程有利等人后,率部投诚。

  此时,程步青与曾雍雅二人的戏,合作得天衣无缝。影片女主角张英的扮演者罗昱焜是一位地地道道的90后,对于她而言,饰演战争年代中这样一位"巾帼英雄",一定会因为"代沟"增加不少难度,但她却表现出了张英直率、灵气、机敏、坚强的人物性格,相信通过她的演绎,一定会激励更多90后的年轻人对于这段历史的铭记。

  任何的艺术作品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诱狼》亦然。影片有点特效会增加观众的观感效果。但是,用多了或是不切实际,那就会适得其反。影片中子弹飞奔直击目标的特效镜头,这些年来已屡见不鲜于影视,无疑给《诱狼》的"真实"增添了"不和谐音符".原本杀敌激战,吊人心弦的场面,好似一下子放松下来,有娱乐之嫌。但无论如何,些微瑕疵是遮掩不了《诱狼》"英武"全貌的。

  电影《诱狼》观后感 篇15

  与以往电影不同,《战狼》的故事背景不是一场演习、缉毒等等,而是一场真实的战役,因此也更充满新时代感和战斗力。《战狼》作为一部动作战争巨制,题材上有着十足的创新与挑战。影片全面揭秘现代战争的真实面目,如气象作战、电子作战等等依托于高科技的战术博弈全面登场,势必令人大开眼界。而且首次把包括枪械、坦克、武装直升机在内的等等一系列中国当下最顶尖的军事呈现在大银幕当中,与众不同、格局恢宏。丛林野战、人狼肉搏,极富感官冲击力;在战争电影题材里很少见到,有一定新鲜度。

  《战狼》中的服装、武器均为现役军队标配,战场也选定在边境附近演习区。不仅如此,《战狼》还运用了国内最先进的全景声、3D技术进行后期制作,电影从筹备到拍摄历时七年时间,同时上百人的后期团队制作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据悉片中仅吴京飞檐走壁救战友、人狼大战等戏份,仅几个镜头制作成本高达上千万。通过360°拍摄系统等高新技术,影片将从全方位表现特种兵为保卫国家的热血瞬间,人狼大战、中外特种兵肉搏等动作戏码,将为观众带来一种“冲破银幕、扑面而来”的独一无二的视听盛宴。具备先进军事武器、高科技战术的国内战争电影首现大银幕,飞机大炮坦克等尖端装备及冷热兵器的激烈交锋,都可令观众血脉喷张。

  电影《诱狼》观后感 篇16

  电影《诱狼》是为了纪念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献礼影片,故事讲述了著名的“黄土岭战役”,开国少将曾雍雅在担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游击队支队长时,充当狼诱子,将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引入伏击圈并最终击毙的黄土岭之战的历史事件。小编有幸看了电影《诱狼》的点映,下面和大家说说电影《诱狼》观后感。

  影片《诱狼》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以经典战例黄土岭战役为背景,重现当年担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第三支队支队长曾雍雅智诱日军中将阿部规秀及其所属部队进入我军包围圈,最终被我八路军一举歼灭的精彩故事。

  被称为日军“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官至中将,是历史上我八路军击毙的日军最高将领,他所率领过的部队,几乎百战百胜。其人作战风格残忍,手下没有俘虏,他对任何一个作战时未接到命令而后退的士兵,给予的惩罚都是烧死、分尸,不许其自杀。日军有针对性的安排阿部规秀对付我八路军和游击队,他的死宣告了日军这一战略的失败,也震惊了整个日本。当时《朝日新闻》以“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报道了阿部规秀被击毙的战斗经过。黄土岭战役的胜利,再次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所谓神话,展现了八路军高超的战术素养,极大地鼓舞了当时全国的抗战士气。

【电影《诱狼》观后感】相关文章:

电影诱狼观后感06-18

2015电影《诱狼》观后感01-15

抗日电影《诱狼》观后感12-24

抗战题材电影《诱狼》观后感01-16

2015电影诱狼观后感「最新」01-15

电影诱狼观后感400字05-27

2015抗战主题电影《诱狼》观后感01-15

诱狼观后感201501-15

狼诱观后感范文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