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电影《风声》观后感

时间:2022-07-13 17:34:47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电影《风声》观后感(精选13篇)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电影风声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电影《风声》观后感(精选13篇)

  电影《风声》观后感 篇1

  电影《风声》,既有现代中国2大美女的斗戏,也有令人毛骨悚然的逼真酷刑再现,自己虽没有猎奇的心思,自从看电影《建国大业》时,看到影院的《风声》海报,倒是真的被它的广告攻势吸引,可惜也没有很好的时间和机会,没想到在贵阳有幸去欣赏了。

  看完电影,在房间却无法入睡。影片中有过多的感官刺激,以及阴暗心理的回味。人物几乎都没有人性,不是给人当垫背,就是互相猜忌。我们也许会讨论影片中的穿帮镜头、也许会讨论城堡的真假与地理位置,甚至会讨论某人的裸戏,或者沉迷于《风声》中的流行台词。但是,惊悚带来的感官刺激褪去后,令人长久回味的是“因为信仰,向死而生”的万丈豪情。特别是晓梦最后的独白“我身在炼狱留下这份记录,只希望家人和玉姐能原谅我此刻的决定,但我坚信你们终会明白我的心意,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我的肉体即将殒灭,灵魂将与你们同在,敌人不会了解老鬼老枪不是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民族存亡之刻,多少年轻儿女,不负自己内心滚滚升腾的信念,与亲人诀别,踏上血色荆棘的不归路。我想,正是共产党员“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无畏“死”,才迎来了我们新中国的“生”,这种信仰,令人无法对抗。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曾写道“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也许这就是“老鬼”称呼的真实含义。

  现在我们处在和平年代,回味刚刚过去的国庆60周年大阅兵,我们为祖国的日益强大而自豪,为自己身为一个中国人而骄傲,也许你会情不自禁地感叹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经历了多少的艰难困苦,才有了今天的伟大成就啊!可能你不会经历弥漫的硝烟,但是先烈们“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的精神会激励我们,我们每个人都应为伟大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为中华之复兴而奋斗!”就是我们今天的信仰!

  电影《风声》观后感 篇2

  。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内核,是支撑人坚定走下去的动力源泉。

  电影《风声》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革命的信仰和共产主义信仰让“老枪”和“老鬼”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到了最后。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正因为有一批又一批这样坚守信仰的英雄烈士,才成就了革命斗争的最后胜利。是信仰的力量,让那个女特工抗住了食人犬的撕咬;是信仰的力量,让“老枪”承受住了残酷的电刑和针刺,甚至在手术过程中,还以微弱的意识哼唱出含有玄机的唱词;是信仰的力量,让顾晓梦忍住酷刑的折磨,坚持去弥补因自己中了敌人奸计传出错误情报的失职,更为了令真情报能够传出去……当片尾顾晓梦的摩斯码遗言被破译出来,在悲壮回肠的音乐声中,我们懂得了:“敌人不会了解,‘老鬼’、‘老枪’不是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坚持革命胜利和共产主义的伟大信仰给了英雄们顽强走下去信心,使共产党人如钢铁般坚毅,对敌人的嗤之以鼻,从容淡定地面对酷刑和残杀。为了冲破黑暗的束缚,飞向光明,无论前方是雄关漫道还是荆棘满途,他们都无所畏惧。人,只要有一种信仰,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信仰就如指航的明灯,在茫茫的人生海洋中,指引着我们走向光明的便。高举信仰旗帜的人,对一切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定的信仰。

  没有信仰的人,就犹如一叶浮萍,漂浮不定,或随波逐流,或畏首畏尾,浑浑噩噩,战战兢兢,既看不到光明,也没有希望,因而也感受不到人生真正的幸福和快乐。马丁科尔说过:“信仰的力量是引导我们走向成功的最伟大的力量。”这是对一个有信仰的人最好的馈赠。

  电影《风声》观后感 篇3

  昨天抽空往看首映,也很久没有写电影的观后感,由于这部片是我一直期待看的影片,所以想方设法地去弄首映门票,务求抢先欣赏。

  认识高群书导演已经有一段时间,对于高导的才华,我是一直欣赏的,他的电视剧,电影《东京审判》,都是我喜爱的作品。由于《风声》这部电影的题材,更是我喜欢的类型,所以急不及待的想看,当然,这部片子并没有让我失望,更让我有痛的感觉,所以才想写这篇观后感。

  当初知道这部片子的题材(谁是凶手)类型,便联想到《非常嫌疑犯》,再看到演员阵容,自然是引颈以待。虽然早让我猜到谁是凶手,但也让我感到这部片子的计算精密,无论在制作、特效、剧本、演员、导演功力,都是上佳之作,因为在建国六十周年,很多题材和意识,都会有一些局限,所以能看到这部片子的成品,并没有受到大幅删剪,是较为开心的事情。

  《风声》打着旗号是六十周年第一部谍战片,从卖点上已经很有看头,加上在国庆期间公映,观众在《建国大业》下的公映选择,就只有《风声》了。因为太多片子要让路,形成《建国大业》雄霸院线,当大部份的观众看罢《建国大业》后,自然想转转口味,只要《风声》的水准到位,是不愁没有观众的,我相信在内地的票房,应该能有好成绩。

  论戏来说,确实是一部好片,但好片也有他不足的地方,有人说某些情节沉闷,有人说黄晓明的角色表现没有其它演员好等等,这些都是小问题,关键在于整体的效果如何。没有一部影片是所有人都喜欢的,更没有一部片,是所有演员都让人喜欢的,但观众喜欢就够了!让某些观众有意见,有话题,也是一种策略,总比没有人看来的实在!那么…是否我完全一点意见也没有吗?当然不是!确实的,用香港人的节奏真的是长了点(片长120分钟),布局确实是有漏洞,而且凶手早已呼之欲出,但是…局中局不是所有人都能猜到,更不是每个人都会想到有局中局。这些我都早已猜到(用制作人和创作人的角度自会猜到结构和布局),但无阻我喜欢这部片子,因为我欣赏的是整体,而不是鸡蛋里挑骨头。如果想动脑的,想斗智的,想看酷刑的,这片子不会让你失望的。

  电影《风声》观后感 篇4

  看了电影《风声》感觉心情很压抑,想说说,那灰暗的灯光、冰冷的刑具、精湛的演技、暗涌的智慧、坚强的意志,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活在那个年代的人,他们的心境和精神是我们无法理解的。为了心中的理想和信仰,他们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来成就心中的梦想。正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现在的新中国,真是感激他们呀!在1127这样的日子里,写下些缅怀先烈们的文字,应该是很合适的。看完电影之后我一直在想,假如生在那样的年代,也会去当地下党吗?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呢?

  还是把思路扯回电影来,男主角黄晓明戏份不多,连对李冰冰受刑那一部分都淡化了,完全没有将日本人骨子里那种残暴演绎出来,有些让人失望。苏有朋的反串就比较有意思,演得还真有点象男妾的样子。最美丽的算是周迅了,就连她的死都是那样的凄美。王志文在这戏中所表现出的阴险,还有对周迅的暧昧,是否有些矛盾。做他这样工作的人,是不该有什么感情的。李冰冰演出了高贵的气质,有知性女人的味道,我喜欢。

  张涵予和周迅受刑的场面极为血腥,普通人三针下去就招了,队长还真是强悍,七针下去了,青筋都冒出来,吐一口鲜血,愣是挺住了,什么都没招。佩服!佩服!太有男子汉气慨了!周迅更是在那粗粗的绳索上留下惨叫和血迹,也没松口。他们的内心是多么的强大呀,为了那信仰,他们什么都不怕。其实,人真的应该有信仰,当然,最好是良好的信仰(别把杀人越货当信仰)。心中有了信仰,那么生活就不会孤独,也不会寂寞。心中的信仰就象熊熊的烈火,让生命随它一起燃烧,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事业,是大多数人心中的信仰,为了追求这成功的事业,哪怕经历再多的磨难,也要咬着牙挺过去,因为梦想总会因为努力的付出而实现!

  家庭的幸福,也是一种信仰,中国女人中有不少数都是这样,把自己的老公当成信仰,当成天,当成地,成就了老公,成就了家庭,也就幸福了自己。暂不去衡量这种思维方式的对与错,只是觉得这也是一种方式,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

  当然,人最幸福的一种方式是有坚实的家庭作为后盾,然后成就一番事业,这样,在盖棺那天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遗憾了。

  电影《风声》观后感 篇5

  《风声》故事性挺强的,情节紧凑,扣人心弦,在老枪这个人物的设置上,前期看起来像普通谍战片那样只是不会露面的主角,看到之后才明白这个人物的神秘色彩。在电影中看到五个人,有两个因“老鬼”迟迟未抓到而牺牲,虽然他们是现今视角下的对立面,但也看得到当时伪军政府对待自我人所用的残暴手段,也衬托出他们的扭曲的人性和变态的心理。顾晓梦给玉姐缝的裙子,我一向以为是传递出讯息的一种手段,之后才明白是遗书,而她情真意切的自白,也让这部电影在情感的表达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故事里立得住的两个人物:李宁玉(李冰冰)和武田(黄晓明)。李冰冰台词不多,电影前半部并不是镜头的焦点。但举手投足就是一个专业的破译人员。就在为数不多的眼神与谨慎的肢体语言中,她的收敛、她的稳重、她的含蓄触到我内心了。而李宁玉的缓缓宣泄在武田侮辱她的顷刻间爆发了。李宁玉,一个没有政治立场,一个把刻骨铭心的感情藏在心里的人,原先有着如此自尊又坚毅的生命力。这样一个品格端正又受过良好教育的女子一步步走向了癫狂、崩溃与自卑。她被爱人利用了,她被顾晓梦利用了,但她凭什么连怨恨的资格也没有?她不是一个地下党要舍生取义的符号,她只是一个善良的姐姐和女人。

  之后,武田(黄晓明)无人性、不择手段的面具被拆下来了,他只是一个爷爷做了逃兵、随时要被日军弃用的棋子而已。再之后,日军投降之后,武田死在了逃回日本之前。

  影片的结尾,自卑又脆弱的李宁玉已经在解放后被改造得麻木了;但张涵予递给她那件顾晓梦的旗袍,她看着上头的摩斯密码,脸抽搐了,她抖抖地抽起一支烟;被命运残害了一辈子的她还是找不到任何怨恨别人的理由。

  李冰冰在整部电影流过的所有眼泪、她所有的无助与颤抖、无处宣泄的愤恨,都来自于灵魂深处。她是一个并没有天赋的,但却拿出灵魂献给主角的好演员。她让李宁玉成为这部电影中最有血有肉的人物,而不仅仅是一个符号。

  电影里每个人物都有不一样的特点,很多谍战片可能容易把人物塑造得很片面,但这部电影,人物很鲜活。喜欢这部电影。

  电影《风声》观后感 篇6

  当《风声》开始宣传时,我就被它强大的明星阵容吸引了,众多实力演员齐聚一堂,加上冯小刚的监制我想自然不会难看,于是出于好奇心就上网搜了他们的宣传片看了看,几分钟的剪辑营造出的有点诡异、恐怖气氛的情景,让我多少有点忌惮。自来就不喜欢看惊悚、恐怖的影片,所以即使期待,我多少还是有点打退堂鼓,生怕晚上噩梦缠身。

  可是在这个档期吸引我的也只有它了,衡量再三,最后还是老妈给我的定心丸,“就看你想看的!”,有老妈作陪我自然就放松不少,不那么害怕了,这或许就应了那句话“痛并快乐着吧!”,因为太想看了。

  中午时分影院的人并不多,全场加起来才十多个人,好像包了专场似的,还好有老妈在,不然那气氛我还真是不想待下去。影片的基调定位比较深沉,或许是想营造一丝紧张恐怖的气氛吧,因为看过样片和影片介绍,所以我多少知道点儿大概,可是当这几位重臣齐聚一堂准备开审的时候,还是让人不免捏了把冷汗,不敢设想等待着他们的都将是怎样的结果。

  《风声》故事结构完整,影片节奏把握的非常好,不会拖沓,让观众在导演的预设中一步步走进那个阴暗的审讯室,然而每一个残忍至极的审讯手段大都一眼带过,只是用声效让观众体会其中不堪入目的种种审讯手段,并且深刻的体会到那个年代,内忧外患,奸人叛徒的穷凶恶极,对那些为祖国解放事业奋斗的革命者,心中盈满无比的敬意。然而,导演最高明之所在是没有高调宣扬口号,而是用真实的视觉感受让我们看到革命者顽强的毅力,为崇高的理想而献出的有血有肉的真实人性的伟大。

  人,没有不怕死的,然而最高的理想或许能够给我们最顽强的毅力,战胜所有的磨砺,为心中那一团燃烧的火焰,为那血染的旗帜而甘愿奉献生命,所以我佩服“顾晓梦”那大无畏的牺牲,佩服“吴志国”顽强的毅力,佩服那个时代革命者的精神。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和谐的社会里,在这里我们可以为自己努力,打造我们个人的精彩世界;也可以为家人努力,营造一个温馨的生活;也可以为朋友努力,共造一个理想的王国,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由先辈们用他们的鲜血,他们的顽强构筑的。在如今,我们或许已经淡忘了那些被历史硝烟弥漫的人们,但是我想我们可以用我们的理想,我们的知识,我们的爱国情怀接下先烈的旗帜,继承他们的理念,实现他们的梦想,让祖国母亲伟岸的身躯闪亮的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爱国,它不是一个口号,那是一种血浓于水的情怀。十三亿人,传承着祖国母亲那温暖的血液,在长江,在黄河的流淌中,孕育出华夏儿女自己的赞歌,而这些歌正是源于对祖国母亲那深切的爱,那真挚的情,和那永远也割舍不掉的眷恋。

  电影《风声》观后感 篇7

  刚看完《风声》,眼泪止不出地流。

  此刻,内心很乱……

  每当看这种抗日时期的电视或电影,我就特别特别恨日本人。同为人类,为什么大家不能好好相处,非得以那么残忍的手段残害我们。每当看见那些残酷无情的刽子手以极其残忍的酷刑残害我们的同胞时,我真恨不得以相同的手段让那些可恶的日本人受同样的罪—让他们也尝尝生不如死的感觉。(我知道我这样想显得很小气,很不理智,我并不认为自己有多么高明,只是某些时候很赞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而且作为女子,小气自古以来似乎被认为理所当然。)

  我想,日本人其实蛮可笑的,一边用极其残忍(说实话,我觉得他们的所作所为简直连畜生都不如)的手段杀害我们中国人,一边还要轻蔑的说我们。是的,在他们看来,我们确实是低下无知的民族,我也不想辨别,可是他们的行为就可以显示出他们有多么高明吗?我不知道。但是,如果说一个民族以侵略他国.残害其他名族来作为衡量民族贵贱的标准,那么我们就必须承认:日本人确实很“高贵”,日本这个名族也确实很“伟大”!

  其实,我也知道,那些都是过去了,不应该耿耿于怀。就如一个人,也许他以前犯了不可原谅的错,可是只要他能够深刻认识到自己错了并且改正,那他还是个好同志。可偏偏有些“高贵”的日本同志不但不承认,还大言不惭的说是来帮助我们解放,真是可笑至极!如果说一个人这样,我会觉得他本质已经坏掉了(但是一个民族这样,是不是就说明这个名族天性就是残暴之徒,我一介女流之辈,学识浅薄,不好妄作评判)。

  前段时间,日本海啸+地震。刚开始听说,我想真是活该!刚开始我真是这么想的,可是后来也觉得自己不对,毕竟犯错的不是他们,而且大难当头人人都是受害者。但如果我们政府真要搞个募捐,我想我是不大愿意捐这个钱。甚至有个恶毒的想法:捐钱给他们,让他们强大了好再来侵略我们?正所谓,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我不迷信,但还是相信善恶到头终有报。也许,日本人该想想是不是老天在惩罚他们先辈的罪行!看新闻时,我也想,日本岛遭受了这么严重的破坏,会不会再次激发他们的残暴本性。你想想,他们国家被破坏得一塌糊涂,会不会又想“解放”别的国家呢?(呵呵,可能我想多了)

  其实,如果我们自己国家强大,民族团结,别说一个日本,就是十个也不怕。怕就怕国难当头,举国都是贪生怕死之辈。清政府闭关锁国,自以为是,最终破灭也是理所当然。其实一个国家就好比一个人一样:你原地踏步,虽然你也没有退步,可是人家一直在进步,那么你就相对落后了。

  以上纯属一个浅薄无知的小女子的个人拙见,只是发发牢骚而已,别无他意。

  电影《风声》观后感 篇8

  因为本身比较喜欢节奏紧凑的谍战题材,所以趁假期又看了一次《风声》。虽然各类血腥刑罚的场景依旧让人毛骨悚然。但在已知谜底的情况下,对顾晓梦的“老鬼”共产党员身份少了很多纠结。更多的是随着卧底,顾晓梦和吴队长的随时的遭遇处境,而心情起伏。也思考了许多情节以外的东西。

  也重新想起了那个有关生与义的问题,在那个国将不国,大厦将倾的年代。太多的人贪图一时的安稳,转而投靠侵略者。片中的几位主角除去黄晓明扮演的日本军官。其余都是在日伪政权中担任要职的公职人员,其中不乏家境显赫,大权在握的`社会上层。就如家境优渥的顾晓梦,本是富家千金,每天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如果这样看来,就算日本人掌权,他们依旧衣食无忧。

  但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民族危难之际,顾晓梦、吴队长等一批爱国志士,却能站出来跳出自己的阶级与生活。顶着巨大的心理、酷刑压力,为抗日解放做出不懈抗争。这不是一时的冲动,否则面对着那正常人难以忍受的刑罚,他们不会那样无畏不屈。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两千年前的孟子如是说。而片中的顾晓梦和吴队长将其一以贯之。不得不令人钦佩。而片中最让我感动的场景,是当武田设计运用排除法将卧底锁定在顾晓梦和吴队长之间时,两人被关进牢中,做最后的试探。此时,生死攸关,两人却在争着承担,敌人的监听使他们不敢出声,但写在对方手掌上的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这也是我们党员所独具的担当精神和奉献意识。敢在关键时刻挺身站出。

  这也让我联想起国民党高级将领张灵甫的遭遇,孟良崮战役中,俗称常胜将军的他,遭遇了军事才能同样卓绝的陈毅、粟裕部队。双方都是不世出的名将,实力也旗鼓相当。随着战局进入胶着状态,眼看进展艰难。张灵甫便设计孤军深入我军的包围圈,企图牵制我方火力,待周围其他国军部队赶到,一举围歼。可是,他错估了他的同僚,虽眼看他深陷险境,周围的国军将领却无一例外的保持了沉默,选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隔岸观火的结局便是张灵甫军全军覆没。不久之后,周围的国军也被一一收拾,山东得到全面解放。不得不令人为之唏嘘。

  今天,我们国力富强,民族兴旺,在世界的声音也愈发洪亮。都离不开这些仁人志士的献身。正如一位国民党将军在战后哀叹:国民党之所以战败,是因为都想吃肉;而共产党的军队之所以战胜,是因为有人愿意啃骨头。牺牲奉献精神是党能领导人民群众取得最终胜利的重要原因。而目前,我国进入了持续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和平与发展成为了时代的主题,或许不再需要人们去牺牲,但是我们作为党员还是要坚持奉献精神。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在发挥出自己的光和热的同时,也做好引领带头作用。

  电影《风声》观后感 篇9

  看完电影《风声》,离开电影院很久,压抑和感动的感觉还在我心里挥之不去,毕竟地下党"老鬼"最后揭晓让人颇为意外。

  论专业,她不如李宁玉;论后台,她不如白小年;论官职,她不如金生火;论聪悟,她不如吴队长。很多年前,在我们祖国遭受日本侵略,中华民族到了存亡绝续的紧要关头,在日军占领区,在一个大男人都会心惊肉跳的特务环境里,这个外表娇气的顾晓梦暗中递送情报,并策划了多起刺杀日军首领的行动,她就是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地下党"老鬼"。

  电影最初叙述中,顾晓梦每天就是喝酒玩耍,因为她本身就是一个富家女孩,富有的家族还向组织捐过一架飞机,她本来可以生活得很安逸,可以凭借自家财富远离铁蹄践踏的家园出国定居。但是随着故事进展,看她怀着赴死的决心缝在李宁玉衣服上的密码,我理解她为什么选择留下来做地下党,用那瘦小的肩膀承担危险和压力,只为正义,只为她深爱的祖国。电影中顾晓梦一直在给李宁玉缝补那件开线的衣服,现在明白了她用生命织补的不仅仅是衣服的破损,更是修补当时社会中那种正在溃散的民族精神,唤醒那些苟且偷生的麻木同胞。

  那个残酷的年代,还有许许多多像顾晓梦一样的英雄,为民族独立牺牲了自我。吴队长就是这样的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德国军校,但他放弃了其他军事强国高官厚禄的邀请,义无反顾回到了战乱中的祖国。是他最早发现了特务们安装的隐蔽听器,也是他教会顾晓梦用手语交流,而用言语迷惑敌人。在敌人酷刑面前,他把能暴露自己身份的香烟放到顾晓梦手里,是为了保护党的秘密,也为保全战友生命。但顾晓梦又把香烟放到了逐渐觉醒的李宁玉手中,地下党"老鬼"保住了战友"老枪"的生命。电影即将结束,全国解放后的"老枪"吴队长擦拭眼泪,为所有保家卫国而牺牲的战友。

  默默告慰长眠的"顾晓梦们",现在新中国六十岁了,傲然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但我们通过这部电影知道,一切安定祥和都是那么来之不易,所有踏实幸福是那么值得后辈珍惜。我们一定会努力!

  电影《风声》观后感 篇10

  《风声》是一场反映潜伏的精彩大戏,讲述了在抗日抗争时期日伪勾结的形势下,我党地下工作者在严刑拷打之下坚决抗争,用智力与敌人进行较量的故事。着力刻画了两个为民主自由共产主义事业风斗的共产党员形象。影片开场即以一次晚宴上的枪战,拉开了扣人心弦的序幕,接着又用蒙太奇的手法,在时事报刊新闻图片与事件发生的现实场景的交替展示下,把整个故事政治混乱的大背景给展现出来。之后,以一个具体事件为切入点,一位伪军高官的被杀,伪军情报机关中被怀疑有共产党的人,并且其代号为“老鬼”。于是,一场封闭阴暗的审问随之而来,从心理到生理的严峻考验,接踵而来。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伪军审问时所用的刑法,狗咬、针刺、电流、绳刑、赤身量,都惨无人道,让人经受百般折磨而生不如死,我想那一方面反映了伪军的残暴丧失人性及其毒辣手段之后的黑暗统治,这样的政府是专制残暴的。另一方面,可以说明面对如此酷刑的共产党员们是勇敢而伟大的。他们为了民主自由的信仰,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不惜牺牲自我,给人以强烈的震撼以及心灵深处的感动。

  电影节奏紧凑,充斥着阴暗的死亡气息,而每个人的死又是有着深刻的意义,能引发人去思考的。五个情报处的工作人员:首先是白小年,照大家的话说,他是有靠山的。但是当被发现他的字迹与老鬼的一致时,灾难不可避免的到来了,平常的相好的张司令居然手执鞭子亲自抽打,重刑之下再加精神上的绝望,白小年是始料未及的,他发出了痛心而绝望的叫喊,第一个惨烈死去。而司令拿着鞭子抽打白小年的那一幕令人印象深刻,从中可以看出伪军头目司令,只求自保的冷酷自私的丑恶面目。可以说,他的感情是虚伪的,即使有真情也是不堪一击的。其次,是军机处长金生火,面对即将进行的审讯,他非常恐惧,因为他本身就是伪军的一个高官,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懂得审问的那一套会让人生不如死,即使他自知无罪,也不愿去活受罪,而选择了自杀。这一方面可以反映出伪军头目的胆小懦弱,但同时他并非贪生怕死,而是选择自我了结,这也反映了伪军内部用刑逼供手法之令人发指。

  顾小梦,她的死是勇敢的、崇高的,是震撼人心的。特别是那一段她绣在李宁玉旗袍上的摩斯码,也就是她娓娓道来的心灵独白,表现出了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执着与坚强。

  “我不怕死,我怕的是我爱的人不知我因何而死。我身在炼狱留下这份记录,只希望家人和玉姐能原谅我此刻的决定,但我坚信你们终会明白我的心情。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我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却将与你们同在。敌人不会了解,老鬼老枪不是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相信每个真正的中华儿女,听到这份自白,心里都会升腾起一份圣洁的爱国情怀,都会被这样一种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所触动。不畏惧死亡,只为共产主义事业奋不顾身,在民族存亡之际,在国家危难之时,牺牲自我成就民族大义。即使肉体消亡,灵魂却仍然始终如一。这样一个看似弱小的女子,却义无反顾地为了她亲爱的祖国,为了他所信仰的民主自由的共产主义事业,牺牲了自己美丽的生命,而且是那样的决绝。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是怎样的一份气魄!

  在当时的社会局势下,是有着千万个如顾小梦般的共产主义信仰者,用他们的血肉铸就了共产主义的辉煌事业。他们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却留下了一份永恒的精神。

  电影《风声》观后感 篇11

  这次是我第二次观看电影风声,而且是以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的身份观看,意义自然不同以往了。我以前觉得谍战片就是制造恐怖悬疑的气氛来娱乐观众的,但经过党校的学习后,我的观念发生了变化。

  《风声》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中 共的地下党人潜入汪伪 政府获取情报,被狠毒的敌人发现,为了崇高的使命,受尽敌人折磨,直至奉献出生命的令人感动震撼的故事。

  观看完整部电影的第一感觉就是感动和悲愤。

  作为在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人,我们很幸运。那些在为中国取得民主和独立的先辈们,更多的是无名的英雄,在革命胜利之前,就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英勇的事迹后人无从得知。但我相信, 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为了党的事业,为了祖国崭新的明天,他们甘愿饱受摧残,在黑暗的角落里默默发热,在一大片污流中依然坚持开出自己精神上一支不染一尘的高贵莲花。为了心中 共产主义的信念而奋斗,是他们心中的一份坚持!

  为了这一份坚持与骄傲,他们付出了我们无法想象的代价。看看影片中那些对待我们地下党员的酷刑,简直令人发指。但在面对这些可预知的危险与痛苦时,令我感触最深的,除他们那份临危不惧的英勇外,还有他们为了保护战友甘愿牺牲自己的精神!《风声》中的老枪和老鬼就是如此,都希望以自己的性命保住对方,让对方传出信息以拯救整个组织。这需要一种怎样的觉悟与信念,才能将别人的生命摆在比自己生命更重要的位置,把组织的安危摆在个人生命的前面!人都有自私性的本性,但这些令人尊敬的地下党员,为了革命的崇高理想,早已将自私抛弃!

  法西斯主义的蛮横和残暴是难以用常理来理解的。凶恶的日本敌人,可恨的汉奸,为了逼迫共产党员屈服,竟然使用如此恶劣残忍的手段。苏有朋在一汪血水中浮起的尸体,张涵予脑袋上插满的细针,英达直挺挺的举枪自尽,电椅、拷打更是家常便饭。敌人们这些令人发指、不得人心的暴行注定是不会成功的。每当看到镜头里,那些惨不忍睹的画面,那些痛苦的表情,那些模糊的血肉,我不禁感叹革命的成功来之不易,无数仁人志士用自己的鲜血去祭奠这场战争,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毛主席教导我们:“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 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这话鞭辟,搞国内革命如此,搞民族独立革命也是如此。顾小梦,片中这个娇小柔弱、背景显赫的女子,为了传递消息,她牺牲色相,牺牲家人,牺牲自己,甚至牺牲她身边无辜的人。可是,她为的仅仅是传递消息吗?不,她为的是革命,为的是这场反帝国主义的民主战争!她为了革命,为了党组织,为了中国,为了人民,她没有选择,于是她坚持了自己的计划,选择了死亡。

  中国民主和独立革命之所以能成功,正是因为我们有这些无数付出了青春,汗水,热血,甚至是生命的革命先辈。道路虽然很曲折,但他们从未退缩,从未放弃,那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一种坚定不移的革命信仰在支持他们。

  也许很多人认为风声仅仅是一部娱乐大众的影片,刺激过、惊讶过就烟消云散了,但风声中所讲述的历史不是,这段历史、这些事迹是真是存在的。无数为革命而牺牲的前辈们,你们抛得头颅、洒的热血没有付诸东流,这部影片唤醒了我们对先辈们的怀念和敬仰之情。我们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学习他们身上的感人的优秀品质,我们要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代代相传,像他们一样崇尚地生活,在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挺身而出,为祖国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电影《风声》观后感 篇12

  电影《风声》里边我最喜欢吴志国和顾晓梦这两个角色。在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候他们都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看了风声中这两个角色的表现以后,我不禁在想,人在面对极端情形(暴力,天灾,超自然力等等)的情况下如何作出选择?这样的选择又和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平常的生活习惯有什么联系?

  毫无疑问,顾晓梦和吴志国作为特工,是经历过专业训练的,以他们在危机时刻的表现来要求常人,未免会有些过于苛刻,同时他们作为特工,可能被洗过脑,因而对组织的信任是坚定不移的,这个因素可以扩大一些,把它叫做信仰。可以说,一个人要是同时具备以上两个条件(一是专业训练:各种严酷的环境;二是信仰),就可以在危机时刻作出自认为正确的选择。

  反过来讲,如果一个人并不同时具备以上两个条件时又会怎样呢?

  当一个人经过专业训练而没有信仰时,那他应该就是一个有能力而没有原则的人,他可能就会按对个体最有利的原则行事,这样的人是可怕的,因为他有能力但是却不能判断是非,所以他可能会干出一些伤害他人,同时令自己后悔的事情。但是这样的人有改造的可能性存在。

  当一个人有信仰但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时,一个例子是当一个文职人员面对暴力行为的时候,他(她)会作何选择?我想这种结果是难以预料的,因为在极端情况下,人是会失去自我的,比如一个从来没见过暴力的人,突然面临酷刑,就存在瞬间崩溃的可能性,人崩溃了以后,信仰也就不复存在了。总的来讲,第二种人在极端情况下,因为信仰的作用,作出正确选择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还有一种人是两者都不具备。既没信仰也没能力。这样的人可能在平常的生活中就是既缺能力又缺原则的人,在中国的字典里边,以小人形容这一类人,他们可能做事没有底线,坑蒙拐骗都可以干,巴结起上级来完全不顾节操。这样的人平常就是墙头草,所以在极端情况下,几乎都会以自身利益为中心来作出选择,这样的选择往往都是会伤害他人或组织的。

  另外,我是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没有信仰的人更容易妥协,并且很容易轻信一些未经理性思考过的观念,比如拜金主义,利己主义……这是非常可怕的,没有信仰在极端的情况下,作判断就会失去准绳,按一些错误的观念行事。

  一个人没有信仰也还好,但一个国家都没有信仰的时候,你可以想象,在危机时刻,这个国家会是什么样子……

  电影《风声》观后感 篇13

  电影整体给很高的评价,不管是从剧情还是拍摄,人物选择很贴合电影。中间略有瑕疵,后续慢慢写来。

  从最开始的前期引出剧情,简单,快速,明了,让人一下子就进入了那个环境,这一点来说,不拖沓,个人很喜欢。再让人快速进入剧情后,导演在介绍主要人物和人物工作的时候,给了远近交替的镜头,让人能牢记她们的主角,为后面的审讯做了铺垫。处长的审讯是整个电影的线,扯句题外话,王志文那皮笑肉不笑的样貌贼贱,但同时感叹高超的演技,一笑一动当中演出了一个处长的圆滑与奉承。这跟线从最开始的审讯女地下党开始,到之后一个一个审讯司令部的人,再到最终和司令的对峙,处长在毒恶,阴险,拼命中一步一步走到尽头。在这条线中穿插着顾晓梦,李宁玉的姐妹情,顾晓梦与吴志国的同志情,还有白小年那种自认为背景厚的骄傲和金生火的胆小怕事,这些都是进入碉堡后一步步展开的,话不多,却每句都在点上,很能突出人物特点。其实最令人胆寒的是武田那种不露声色的恐吓,心里极度想证明自我,但受到性格的限制,一向不得志,想在这次排查中立功,好给家族长脸。不管是对顾晓梦的质问,还是对王田香的指派,看的出来,武田是有必须本事的,但却不是一个有大格局的将才,预期在这儿排查,不如去想想自我的以后,最终落下一个不能活着回家的结局。

  最终说一下一点小瑕疵,不是在人物上,而是在剧情上,异常是在顾晓梦和李宁玉最终的揭穿的出现这一段,明显前面铺垫不够,出现的太突兀,当然,这跟剧情所在的环境有关,没有太多发挥的余地,而导演在最终的陈述上,明显在挽回这点突兀,效果还不错,但不如在前面有铺垫,比如言语上的交流,或者肢体上的暗示等,除了这一点,电影整体效果不错,紧凑的剧情,几乎完美的人物选择。

【电影《风声》观后感】相关文章:

电影风声里的经典台词01-13

《风声》的观后感范文02-18

电影的观后感12-26

电影观后感06-18

电影观后感04-21

三部电影电影观后感01-12

微电影观后感02-04

科学电影观后感12-28

《阿童木电影》观后感12-29

《袁隆平》电影观后感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