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孔融让梨观后感

时间:2021-03-03 13:42:26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孔融让梨观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孔融让梨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孔融让梨观后感

孔融让梨观后感1

  《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我看过很多次,但每次都没读懂意思。今天,我终于把这个故事深一层的意思读懂了。

  孔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在他四岁时,就已经很有教养了。一天,邻居给孔融家送来了一盘梨,孔融的兄弟姐妹们一哄而上,争抢那些又大又好的梨子。但孔融却站在一旁,没有去抢。这里写出了孔融很懂事,会谦让兄弟姐妹,让他们先挑选,自己才拿剩下来的吃。

  父亲见到乱哄哄的场面,十分生气,让站在一旁的孔融给大家分梨吃。孔融先把两个大的分给了父亲,母亲,然后把好的依次分给了哥哥,姐姐和弟弟,而把最小的一个留给自己。父亲问孔融为什么把最小的留给自己,孔融回答:“哥哥,姐姐比我大,应该吃大的,弟弟比我小,我也应该让着他,所以我就挑了个最小的。”父亲很满意,还夸奖孔融谦恭礼让呢。这里,又一次突出孔融很懂事。

  孔融长大后,做了北海太守。他为人宽厚仁慈,广交朋友,善待有学问的人,成为受人尊敬的人。孔融让梨这件事上,不但使他的兄弟姐妹受到教育,还为世人做出了榜样。从孔融的成长,我也懂得了小时候不但要学习文化,还要养成良好的思想品格,长大才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材。

  这一遍看完后,我懂得了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学会谦让,我们之间就不会产生矛盾,矛盾不存在,我们的社会就会和谐;社会和谐,我们的社会就是文明社会;社会文明了,经济就会腾飞,我们的生活也就会更加美好。

孔融让梨观后感2

  ”孝顺为美“,”美“即为那个人人口中的美德。其实美德就像是一片汪洋大海,只有经过一点一滴如水珠般大小的好事汇聚,才能真正铸就那美好的.品德。

  想必,”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早已是古今闻名的。

  一天,孔融的妈妈买回了一袋梨,洗给大家吃。她把洗好的梨放在了桌子上,让家里年纪最小的孔融先挑。孔融看了看盘里的梨。先选了一个又大又黄的梨给了爸爸,又挑了一个十分香甜的梨给了妈妈,接着,他又拿起了其他的大梨给了哥哥们,最后才拿起最小的梨吃了起来。孔融的爸爸看见了,不禁好奇的问:”你为什么只拿了最小的梨给了自己?你是第一个拿的,完全可以拿最大最香的梨给自己吃。“孔融说:”只有把最好的给长辈,尊敬师长可是做人的道理。“孔融的爸爸听后又惊又喜。

  俗话说”百德孝为先“,只有先做到孝顺师长,尊敬长辈,才可以做好其他的事。孔融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正是因为他从小就孝顺,心中生善,才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与赞同。

  孝也是一种美,把美传给家人,传给长辈,何乐而不为呢?

  美德就像是一对长满羽毛的大翅膀,只要一根根的积攒,终会成为一个让人人钦羡的美德”天使“。

孔融让梨观后感3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三字经》里面的故事个个都是赞颂中华美德精神的。其中一个故事让我佩服不己呀,那就是《孔融让梨》。孔融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字文举,鲁国鲁县人,是孔子的二十代嗣子。曾任北海相,所以世称北海。有一次,孔融的父亲端出一个梨,孔融就把梨让给弟弟,这种品质是多么让人敬佩呀!《孔融让梨》这个故事让我们知道了一个人做任何事都要想着别人的感受。比如说中华美德精神是高尚的,是纯洁的,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追求完美是无错的,每个人都会有一种过失,而这种过失都可以即使改正,孔融可以把梨让给弟弟,这不仅是让梨,是爱。正是因为这种爱才让人们有心,孔融关心自己的亲人,把梨让给他,是理所应当的。把爱传递与他人,把中华美德分享与世界,和平的世界让人没有约束感,虽然孔融让的是一个小小的梨,但他饱含却不仅仅是这些。孔融之所以把梨给他的弟弟,是因为大的应该多让小弟,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私欲,中华的精神就处于这些爱国,孝顺的人,多一些人对国家,对我们也是有好处的,像孔融这样的人也不多了。但如果这样的话国家的利益就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我们中国美德的精神最为重要,其实只是善心的真实想法,最能表现出来的。《孔融让梨》使我明白了对人以美好的心态面对,将心比心,别人不懂的,自己慢慢地去让他学会珍惜眼前事物。

【孔融让梨观后感】相关文章:

孔融让梨读书笔记15篇04-07

《孔融让梨》读后感集合15篇04-12

《孔融让梨》读后感汇编15篇04-12

孔融让梨读后感集锦15篇04-11

孔融让梨读后感(集合15篇)04-10

《孔融让梨》读后感(汇编15篇)04-09

《孔融让梨》读后感(合集15篇)04-09

灯展观后感02-10

视频观后感02-07

《钱学森》观后感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