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出路》的观后感

时间:2023-02-27 11:59:20 智聪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出路》的观后感(精选11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出路》的观后感(精选11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出路》的观后感(精选11篇)

  《出路》的观后感 篇1

  最近《出路》《村小的孩子》两部纪录片火遍灵宝大地,实验二小的师生和家长也深深被剧情所吸引,1500余名学生,2000余名家长,90余名教师的寒假生活,在两部纪录片陪伴下以点窥面,温润心灵。

  教师:在教育中我们要“启智”还要“启志”

  《出路》中三位不同的主人公代表着三个不同的社会阶层,马百娟、袁晗寒就如同《村小的孩子》一样,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但是,两人的人生出路却截然相反,究其原因“启志”比“启智”更重要,这是李田老师在观影后最深刻的认识。作为教师的我们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外,我们还要肩负起对家长、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调动起家长参与教育的热情与动力,让家长成为孩子教育路上的'合伙人......

  家长:孩子的教育我们不是旁观者

  作为农村的家长通过观看两部纪录片对我触动很深,以前总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是老师的事,我们家长只是孩子成长路上的配角,通过两部纪录片彻底颠覆我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不同的家庭环境、不同的家长素养对孩子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在今后的教育中我一定要多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建立平等亲子关系,让孩子在爱与鼓励中成长。

  学生:路在脚下拼搏方可不负韶华

  对于两部纪录片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理解其中深意,作为普通人的袁晗寒成为了学生不懈努力向上攀登的榜样,大家也深刻地认识到读书是鲤鱼跃龙门的有效途径。

  《出路》的观后感 篇2

  智利纪录片导演顾兹曼说:“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

  因为这句话,所以郑琼导演跟踪拍摄了三位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历时六年追随三位主人公,记录下他们的梦想与当代中国现实的碰撞。这是不同地区的中国年轻人从学校步入社会的成长故事。

  来自北京的袁晗寒17岁辍学,3年后游历完欧洲各国,考上心爱的艺术学校,2015年回国实习,并开了自己的艺术投资公司。

  19岁的徐佳,是湖北咸宁高中的复读生,已经复读了三次,最后考上了二本学校。毕业工作两年后,与相恋四年的女友结婚。

  来自甘肃的马百娟12岁,在野雀沟小学上二年级,条件艰苦,梦想去北京上大学。为了方便她学习,全家搬迁到宁夏,但是由于马百娟很不上学习进度,上一年学后便退学了。15岁的她,在城市里举步维艰。

  我偶然在微博上看到一个接近十分钟的影片剪辑,眼泪就往外冒个不停。

  微博里有很多人评论是社会的不公,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也有人说社会阶层牢不可破,有人能挖个洞逃出来,有人只能一辈子困在里面,至死方休;也有人埋怨是家庭,是父母的责任……

  貌似中国人永远都可以在自己不熟悉的某种生活状态里找出一个点,指天说地,大放厥词。

  郑琼导演说,她并不想在这部纪录片里表达自己的愤怒或不公,只是单纯的想让大家看到当前中国青年不同的生活状态,她不想让两种生活状态出现更深层次的分离,反而希望达到一定程度的融合,这纪录片也许是想让更多的人找到自己的出路吧。

  我不是袁晗寒,曾经却极度渴望那样的家庭和出身。

  我是个农村孩子,比马百娟活的稍微幸福点的农村孩子。

  我是另一个徐佳,身边的人都告诉我“唯有高考才能走出农村”。

  我小学的时候以为我们班六十多个人都会考上大学。没想到有同学连小学都没读完就出去谋生了。

  上了初中,发现身边的.朋友出去打工的越来越多了,只有几个人还坚持着坐在教室里埋头苦干。每逢过年的时候,他们就染着头发,出现在我家门口,小声喊着:“今天能不能出来玩啊。”我隔着门,闷闷的说了一句:“我妈不让。”

  这时,门外的叹息声就是几万只小虫子挠着我,我转过头狠狠地剜了我妈一眼,继续低头奋斗着桌上的五三中考。

  初中毕业后,只有一小部分人考上了高中,而大部分人都一窝蜂似的涌到了福建福州,在某个缝纫厂里做裁缝或者是手机厂里装电子。

  每次过年,除了五颜六色的头发吸引着我,款式新颖的手机也让我心痒难耐。而我和他们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隔了好几座城市,隔了七八百公里,隔着一条万丈的河流,五彩的头发和黑色的头发遥遥相望,河中间是卡拉OK的舞曲在闪烁。

  后来我如愿考上县里的高中,当我沉浸在“高考是农村孩子唯一出路的”话语里埋头苦干时,她们中有的人躺在某个医院的妇产科病房里等着新生命的降临。当我踏上高考考场的时候,也有同学在法院里协议离婚。

  等我上了大学,和他们再也没有任何交集,我们也有了完全不同的生活状态。我对他们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无所知,而他们,也从来不曾对我的生活窥探过,像当年一样,仍躲在院门外。

  大学毕业后,我们再次站在了河的两岸,这一次,没有遥遥相望,只是各自沿着河走着,中间萦绕着浓浓的雾气。我望不见对面,对面也望不见我。

  我想,农村的孩子要是想过上袁晗寒的生活,父母至少得是徐佳,要在二十出头的年纪努力从小镇奋斗到城市,辛勤工作大半辈子在这个城市买房买车得以立足,要付出的汗水和努力无人知晓也无人歌颂。

  但这仍然是当下从农村跳出来的年轻人正在为之奋斗和努力的目标。他们真真切切在为了下一代而活着。

  说到这里,想说说我舅舅。他一直是我心里最敬重的人,也是我认为身边从艰苦的农村生活里跳出来的唯一一人。

  他读高中的那几年里,外公做生意被骗了不少钱,生活举步维艰。没考上大学,也遭了不少亲戚的白眼。后来靠着磕头借来的二百块钱复读考上了东北师范大学,在大学里省吃俭用做家教,大学毕业后在宁波某个重点高中教书,还了外公欠下的十万块债款。然后从区优秀教师到省骨干教师、名师,这一路上,他得过的证书比我吹的牛皮还多,当然头发掉起来也是一大把一大把。

  其实,我很感谢他。如果不是他,我可能是另一个马百娟,十八岁的年纪怀孕生子,让自己的下一代继续这样绝望的宿命。

  多亏了他,我成了徐佳,偶尔还过着袁晗寒的生活,有着袁晗寒的迷茫。

  马百娟是对宿命的绝望,徐佳是不顾一切冲出牢笼的决心,袁晗寒则是对自身对未来的迷茫。

  小部分人在绝望命运里低头,落后的观念一次又一次将她缠绕,最终,成了茧子,缚了自己。大部分人拼命从原生家庭的禁锢中挣扎着逃离出来,脱了一层皮,流了一身血,回头望去,是个全新的自己,鲜血淋漓的脚下有一条全新的路;而有的人人,在另一群人无法企及的生活里迷茫和彷徨,最终通过另一种方式找到自己的出路。

  我想,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徐佳,都在逃离原生家庭的路上。

  在中国这个大社会里,总是有一群人的生活状态是另外一群人所不知晓的。但愿能互相尊敬而已,生而为人,本就不易。

  袁枚有诗《苔》: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无论是怎样的生活状态,还请热切又热烈的活着,这才是唯一的出路。

  《出路》的观后感 篇3

  今天在上班的空隙时间突然打眼到了一部记录电影,名字叫做《出路》。

  郑琼导演的作品。他跟拍了不同家庭出身的3个孩子。

  第一个甘肃山沟沟里的小女孩马百娟,第二个湖北的高三复读生徐佳,第三个家境优渥的北京女孩,袁晗寒。

  这三个出身各不相同的孩子,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有些完全不同的境遇,虽然或者完全不同的生活,但他们在自己人生转折点上都做除了属于他们自己的选择

  马百娟在16岁时,她嫁给了表哥作为自己的出路徐佳则是高考、工作、结婚,这是他的出路

  袁晗寒高中退学后,去国外留学,毕业后开了一个艺术投资公司,这是他的出路

  其中最令我感触的几个点分别是

  马百娟早上起床后掰了几块馍用热水就着当早饭然后背着书包上学去了,黄土高坡崎岖的山路上她像一只小兔子一样奔奔跳跳…放学回到家后一个人做了猪食提着小桶去后山喂猪…16年西北山区小孩子的一天

  徐佳复读三年,小学文凭的妈妈干着苦力活来维持他的学业,他的梦想就是希望能够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去他爸爸的坟前给他看一眼,可考上大学等待着他的却是迷茫…他卖过保险,做过流水线工人,当过工程师,他一直寻找着自己的出路

  袁晗寒喜欢画画,高中辍学迷茫的她靠着妈妈的帮助在北京郊外开了一家咖啡店,后来只身去往德国,停滞一年后考上了自己原本喜欢的大学,大学期间像丢了自己的钱包这种对一个学生来说无法弥补的意外也被她和她妈妈在聊天中一笔带过…上学期间走遍欧洲,后来回了北京也顺理成章的创业

  剧中就像徐佳说的,我知道我们自己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不公平的,但我们可以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片后我了解到,导演郑琼给徐佳讲过袁晗寒的生活和选择,包括她的个人作品。徐佳表示他知道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他接受这种不公平,在他的努力下,他的下一代会达到袁晗寒的状态。但相比马百娟,他说他要好很多。导演也问了袁晗寒,问她怎么看,她拥有这么多机会,可以走遍欧洲,而其他人不行。她说她在出生的时候,也不能站在天上看,哪个好她就选哪个。而对于马百娟,她对另外两个人的生活完全没有兴趣。

  的确,出身真的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小地方的一个企业可能加起来也没一个一线城市的.家庭有钱,我们没办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可以决定自己孩子的出身。记得初中班主任和我们说过的一句话:你们现在包括将来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在给你们的孩子获取一个更考前的起跑位。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不是一句不理智的空话。虽然很夸张,你可能听了会感到厌烦,不屑。但是只要有人去做了,而你却没做,那落后的距离要是一辈子没赶上,可能几辈子也追不回来……

  所以趁现在孩子还没出生,你的阶级还没有完全固化,尽可能的去争取吧…

  《出路》的观后感 篇4

  曾经郑琼导演的《出路》受到很多关注,在评价电影必看的网站里,这个纪录片的分数并不是像我想象的那么高,评价的人也没那么多,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郑琼导演用时6年跟踪拍摄了3个人物的生活,这3个人物来自不同的地区和阶层,他们有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社会背景和不同经济背景。

  第一个主人公马百娟,是个山沟沟的小姑娘,来自甘肃省会宁县一个村里。博主家也是群山环绕。

  她被郑琼导演跟踪拍摄的时候,12岁,上小学二年级,是学校5个孩子中最大的一个。以后的生活,其实她也有憧憬:考上好大学,找一个体面的工作。但是现实是她的营养都跟不上,早上吃冷水泡馍,放学后还要帮父母干农活。对于女儿上学和工作,马百娟的父亲没有什么概念和规划,还是老一套的思想:女孩子不用读那么多书,长大了还不是要嫁人,还是要靠丈夫来养活。

  纪录片的最后,马百娟嫁给了表哥,挺着孕妇的肚子和小伙伴聊谁的肚子大。

  第二个主人公是徐佳,城镇小青年、咸宁高中复读生。

  父亲去世,他笃定高考是他唯一的出路,考上大学是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最终结果还算满意,他考上了湖北工业大学这样一个省属高校。毕业后他也想像热血青年一样指点江山、驰骋职场,但是现实给了他很多暴击,受到很多挫折。最后他选择了一家国企工作,和女朋友结婚。还是没能跳出城镇青年的阶层。不过这已经算是很好的归宿了。

  第三个主人公袁晗寒相比前两位可以说是生活好太多,相当于含着金钥匙长大。她17岁退学、美院附中的北京女孩儿。

  她上的是上最好的幼儿园、初中和高中,辍学,后来去了德国留学。没有想过自己的生活,顶多就是饿不死。日常需要做的就是对抗“无聊”这个敌人,所以她尝试过拍话剧,开酒吧,去商店卖东西。留学回国后接小活成立了自己的艺术投资公司。

  在找这个纪录片的时候,很有意思的是,也找到撞题目的纪录片,导演陈为军。不过陈导演拍摄的也都是都是3个小人物,都在湖北省。

  王振祥是一个软件培训公司的讲师,在每年高考结束后,他要到全省县城里做大概50场左右的讲座,忽悠不懂电脑的家长给孩子报名学习软件,允诺高薪工作。实际老板承诺的很多都做不到。公司对他的考核是每场讲座至少要转化3个学生家长报名。很不幸的是公司倒闭,老板把钱投进另一个学校。他也失业了,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他又找到一个好工作。

  万超是个应届毕业生,毕业于武汉大学珞珈学院,经历种种困难,他毛遂自荐,去武汉传神公司做了清算专员。但是由于专业不对口,又没有工作经验,经常出错,加班也满足不了领导的要求,被辞退。第二次找销售的职位,还是没有达到要求,被辞退。让他难受的是,刚出来工作要花很多钱,他发愁借来的钱怎么还?

  王盼的是一个高考生,爸爸妈妈在砖厂李装砖块,计数工资,吃住就在砖厂。由于高考没有发挥好,王盼想退学。但是王盼的妈妈还是相信读书才有出路,让他报名了一个工程类的专业,3年,每年学费2万。但是王盼要面临毕业工作还债的压力。

  看完了就想:或许这就是生活吧。也感谢这些导演,让我们在生活的同时,能够认识到平行世界的他人的生活。

  《出路》的观后感 篇5

  三个主人公,给我感受比较深的是马百娟,比较讨厌的是袁晗寒,徐佳还是中规中矩,走了比较多的努力上学,打工结婚,中国男人的奋斗之路。

  说实话,没有引起我心灵方面比较大的震撼,也没有引发比较深刻的观念,我感觉比较理解他们,比较理解当下的中国,不同背景的人应该从纪录片中发现不同的东西,当然也可能有共性的东西,甚至有争执的不同看法。

  我在想,我究竟要不要写,怎么写,导演说需要大屏幕,在周围漆黑的情况下,在那种集体安静的状态下,能引起更多的共鸣,手机屏幕不大容易,导演在拍摄过程中,是感动过的,哭过的。

  我为什么不想写什么,我觉得像马百娟这样故事的人很多,我们只要有正常常识的人都知道,在国内还是有很多贫困的地方,在那里无法正常的完成基础义务教育,无法获得技能的培训,马百娟是一个典型,也是几十年来要改变而没有改变的部分,大家都很清楚。

  徐佳也是一个高中生的典型,无论第一次,还是几次高考,都是这样过来的,马云,俞敏洪也高考了几次,大学之后靠的是个人努力和奋斗。

  袁晗寒的故事比较特殊,不属于典型的`青少年,她的背景比较含糊,如果要分析她,意义不是很大,非常小众,吃饱了撑的一些青少年,如果要探索其中的教育问题,那么意义是比较大的,人的人格完整和自己意义价值追求的问题,但是这不是目前主流的问题,袁往前一步,是很多纨绔之弟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很多,无论他们在国内外学习生活,达官贵人的子女都是纸醉沉迷,灯红酒绿之中,袁退后一步,会很充分的利用父母的资源,无论是实现自身的追求,还是实现世俗意义上的女性成功,都会生活得很积极。

  我还有不想写,我觉得自己有很多无奈,可能和很多人一样,对于改变像马百娟这样的孩子命运是无力的,并且知道背后的深刻原因,不仅仅是马百娟,社会没有提供公共资源来帮助这些人。徐佳看上去走上职业男性的奋斗之路,但是都因为住房,子女教育等等要做一回被收割的韭菜,你的收入远远跟不上你的开支,这是大部分中国家庭逃不掉的命运,其中突围的只能是少部分人,这涉及到为什么会是这种命运的故事,这种奋斗的收入被谁占有了大头,甚至父母几代人一生的血汗钱拿出来购房。

  袁晗寒物质最丰富的一个青少年,没有追求,没有目标,年纪轻轻基本在谈论一些八卦,漫无目的的幻想,一点没有年轻人的生命勃发的现象,看上去很难成为一个有能力承担责任的人,她可能在心理情绪,人格成长都遇到过障碍,父亲没有露面,母亲侧面有一些,也没有正面语言,袁会一直折腾下去,袁折腾一辈子也有足够的资源给她撑着,袁属于这个社会的特殊情况,我的个人理解,是需要心理师介入的一个青少年群体。

  真正的出路是每一个个体尊严得到保护的时代。

  命运其实在我们出生之前就已经安排好了,时代巨轮是裹夹每一个人的,对于普通人来说,一生的命运已经决定。

  如果说一定要有一个什么出路?那么觉醒是唯一的出路,觉醒之后,你才能获得你本身真实的生命,而不是被时代塑造出来的生命。

  至于你的努力,你的工作,你的家庭,你的人生出路,当你觉醒之后会是完全不同的景象,你就不会在那么容易被P2P金融收割,你也不会牺牲个人太多时间,只是为了业绩增加那么一点点,你会更加爱家庭,你会有更多改变,这是真正出路。

  当然也很难,需要机缘和个人的努力,你阅读到本文就是一种机缘,努力需要个人做出来。

  《出路》的观后感 篇6

  纪录片《出路》由中国导演郑琼执导,跟踪拍摄三位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少年,历时六年追随三位主人公,记录下他们的梦想与当代中国(2009-2015)现实的碰撞,向观众展示了不同地区不同阶级的中国年轻人从学校步入社会的成长故事。《出路》的主人公有三位,分别是12岁大山女孩马百娟,19岁复读生徐佳,辍学在家的17岁北京少女袁晗寒。这三位主人公里,马百娟是社会底层的极端个例,我将用她作为参照人物,分析导演如何用三线对比的叙事结构展示三位主人公的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一,马百娟的两次希望破灭

  马百娟的希望来源于义务教育和纪录片镜头。马百娟,一个被教科书植入理想的大山女孩,老师拿着教科书描绘城市的图景,小学课本教她用一盒彩笔去勾画梦想,义务教育给予她理想,给予她做梦的空间与权利,当她昂首挺胸地走在上学的路上,当她捧着教科书坐在玉米地上,当她在课堂上朗读课本时,她对未来充满希望。

  当马家在政府的帮助下条件得以改善时,她被放置在了乡镇中学,脱离了只有两个学生一个老师的大山小学,进入充满竞争的中学后,马百娟才意识到自己与同龄人的悬殊差距,她的梦醒了一半,她丧失求学的志气,主动要求辍学。大山里的教育教会她做梦,大山外的现实社会击碎了她的`美梦。所谓理想,在马百娟身上只是梦中的呓语,梦醒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马百娟的第二个希望来源是纪录片的摄像头。在纪录片开始,我们可以看到生活在底层的马百娟是三个主人公里精神状态最好的,纪录片一半的内容里,马百娟都以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出现,比起被复读焦虑压迫的徐佳,迷茫辍学的袁晗寒,她眼里的光和快乐显得难得可贵。她或许以为被摄像机关注的自己一定是个特殊的个例,或许这个摄像头的存在会令她出名,会给她带来利益,带来机会,所以她眼里有着和其他同龄人不一样的光芒。试想一个青春期的女孩,能成为摄像机里的主角,这确实容易给人造成炫目的幻想,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独一无二,马百娟也曾以为自己独一无二。

  马百娟再次出现在镜头里是三年后,这时的她已经没了小时候的精神面貌,没有了乐观与快乐,眼睛里出现了类似复读时期徐佳的迷茫与麻木,她凝视镜头时,眼里已经没有充满希望的光亮,只是一种失望的凝视。她认清了现实,开始回避镜头,而她的爷爷也拒绝继续被拍摄。

  最开始,马百娟的爷爷愿意让导演的摄像头存在,是因为他以为导演是共产党派来的。在这三年时间里,共产党给了他们房子,给了他们温饱,共产党是能给人带来美好新生活的。马百娟也曾这样期盼过,期盼这个“共产党的摄像头”能改变她的命运。没有了共产党的信任背书,这家人对镜头充满排斥,要求导演支付两万块才能继续拍摄,导演没有支付这笔钱,马百娟的第二个希望来源终于也破灭了。

  马百娟面对的现实就是中国社会里大多数大山女性的现实,她在影片里的结局是一行字幕,16岁,嫁给了表哥,她被家中重男轻女的观念提前放弃,小小年纪成为妻子,再成为母亲。课本里勾勒出来的对城市的幻想,给了这个大山女孩对外的向往,摄像机的存在为她种植了遥不可及的理想,最终全部被现实击垮。

  二,徐佳与袁晗寒:生存与体验生存

  19岁的徐佳在高考失利后选择复读,经历了大部分普通人在高三阶段都会经历的迷茫与焦虑,家中的观念也是唯有上大学才有好出路,他比马百娟幸运,家里人支持他复读,支持他考上大学。如果徐佳不是男生,而是女生,同时有一个哥哥,他的家庭还会这样支持他继续复读上学吗?这个答案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中其实很好窥见。徐佳最终考上了湖北工业大学,在择业时通过不断地竞争,最终找到了专业对口的工作,经过奋斗,娶妻生子,成家立业,在徐佳的身上,他已经完成了他人生中力所能及的逆袭之路,他在这个社会博得了生存的空间。

  袁晗寒是三个主人公里家境最好也是最叛逆随性的一个,在她身上,没有马百娟那样的生存压力,没有徐佳那样只能靠高考才能改变命运的压迫与焦虑。条条大路通罗马,而袁晗寒出生就在罗马。她可以在青春叛逆期选择辍学来开咖啡馆,仅仅只是为了体验生存。她可以在最宝贵的16岁无所事事几个月,可以舒适地在北京胡同边画画写字,拥有一位开明的母亲,不会给她施加任何压力,有天生的艺术细胞,可以轻松地考上自己的梦校,在留学期间收获爱情,回国时可以在上海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最终她成为了一名艺术家。全片她的挣扎只体现在精神的空虚上,她追求的是自我实现这种精神层面的需求,是马斯诺需求层次最高一级,她不需要去操心其余的问题,因为她生而在罗马。

  徐佳只有实现阶级跨越,或许能让他的下一代成为袁晗寒。而对于马百娟而言,袁晗寒的人生早已超出马百娟的认知,是马百娟连梦里都不会梦到的,马百娟的梦想还局限在一个月一千块工资和给家里种粮食,在她主动辍学选择16岁就结婚生子时,她的人生已经被定型,观众已经可以预见她的未来。

  三,结语

  导演将三位主人公的成长线交织在一起,阶级之间的差异形成鲜明对比与强烈的撕裂感。当徐佳通过高考逐步改变命运时,马百娟已经在考虑辍学结婚,而袁晗寒已经出国留学走上艺术家之路。这三位主人公被放置在一个纪录片里或许是他们人生中唯一的交集,他们一辈子都不会有相交的点,就像中国社会现实环境中,阶级划分明确,且极难打破界线,产生交织。

  《出路》的观后感 篇7

  《出路》是一部纪录片,内容是讲三个身处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不同起点的孩子的故事。

  01

  马百娟,一个山沟沟里的小姑娘,十二岁了,上小学二年级,她的梦想是长大了去北京上学。

  她所待得学校只有两位老师,五个学生,家里住窑洞,一家全年开支不超过五十块钱。

  五十块,可能就是城市众多人的一顿饭钱而已,可这却是她们家一年的花销。

  我想马百娟的梦想就像她在影片中读的那样吧:平房和楼房,我家住楼房,客厅真宽敞,入夜人安睡,窗帘映月光……

  可现实生活是她每天很早起来,倒一碗热水,拿出前天的馍馍,泡在碗中,这就是早饭。

  放学后要帮父母做很多农活,喂猪,做饭,还要经过一个很长很陡的坡去收糜谷,而这对于她来说,都习以为常。

  她的梦想是去北京上大学,可能在她们心里觉得那儿的学校是全国的顶尖学府,只有读书才能改变生活,改变命运,所以她很努力的读书。

  02

  徐佳,一个城镇青年,复读了三年的高中生,他的梦想是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

  他生活在一个城镇,是很普遍的农民工孩子,父母文化不高,用力气挣钱,就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好好学习,不要再跟自己一样那么辛苦,他也很努力学习,考所大学,以完成父母的愿望。

  对于小地方的孩子来说,高考,对于他们来说是比较公平的,也是他们脱离原来道路的唯一出路。

  03

  袁晗寒,一个拥有着北京户口的姑娘,十七岁从美院附中退学,她崇尚自由。

  她的梦想很多,排话剧,画画,开过酒吧,当过营业员,她在用大把的时间来享受她的自由空间。

  对于未来,她没有想过太多,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她的愿望很简单,也是大多数城市生活中孩子的想法,饿不死就可以,不追求很高档的生活,只要舒服即可。

  04

  15岁的`马百娟并没有继续上学,小小年纪的她可能小学还未毕业就离开了学校,出去找工作,可是年龄太小,用工单位不收。

  看着画面中她一个人坐在桥上,虽然猜不到她在想什么,可我还是想念故事开头中,那个用着不标准普通话说着“我想去北京上学”的小姑娘。

  马百娟,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她的思想及观念都是周边人带给她的,而周边人的思想又是上一辈人传下来的。

  在他们的世界里感觉女孩子,不管上多大的学,做多大的事,长大后就是“别人家”的,而在这个所谓“别人家”的女娃身上,没有必要投入太多,养大,嫁人,就是她们唯一的出路。

  05

  徐佳,马上面临毕业,因为所在学校非211,找工作时有些坎坷,可是他带着父母亲的期望在一次次的复读中上了大学,然后顺利毕业,找到了可能对于他来说是比较还不错的工作,慢慢的正在向着他的目标前行。

  袁晗寒,后期去了德国进行了深入学习,空闲时间很多,可以做很多她自认为很有意义的事情。

  故事的结尾,马百娟没有逃离那个地方的束缚,走上了老一辈的道路,结婚生子;徐佳,毕业工作后,跟女友结婚,两人为着生活还在努力;袁晗寒,自己开了一家艺术投资公司。

  06

  有很多人他们的起步点可能就是马百娟,在简陋的教室里上课,经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走到了城镇,上了高中,考了大学,他们也从心里羡慕袁晗寒那种衣食无忧,从小不知人间疾苦的生活。

  可他们肯努力,并且也在努力,努力让自己的下一代过上更好的生活,接受更好的教育,而不是跟马百娟一样,一辈一辈重复着老一代的生活。

  大多数人的人生轨迹都是念书、工作、结婚、育子,因为这就是人生的大体轨迹。

  可是,如果有能力可以在这既定轨迹里稍微变换花样,让人生可以丰富一些,便是在困境里活出了自己,如果再能不按既定轨迹,忽略世俗的声音,走一条自己喜欢的路,就是走出了困境,也是自己的出路。

  我曾经跟朋友及家人聊过相应的话题,如果下一辈真的学习不好,该怎么办?

  我的想法是,不要着急,不要急于把他推向自己想要的方向,给他一到两年时间,让他去大的城市见识一下新世界,学习新东西,不为别的,只为让他开阔一下自己的视野,多一些见识。

  你不要把他束缚在小圈子里,你要让他知道,世界很大,你应该多看看,看到的多了,选择多了,你就会有自己的想法,也会有自己的主见,对于未来,你会划分的更加合理,对于未来,也会有自己的憧憬。

  所以,千万不要觉得孩子考不上好大学就是没出息,从而说他这辈子都会没出息,出息不在于一时,而在于他以后的路,你给他一个相对宽阔的视野,让他可以放开眼界,从心里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想要什么,自己为了自己的梦想而一步步的努力,从而实现,这才是出息!

  就像纪录片开头那幕,马百娟一家人走在陡坡上,长长的陡坡看似没有尽头,可只有努力了,你才会知道,终点并不远!

  《出路》的观后感 篇8

  最近看了一部名为《出路》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记录了三个不同家庭的三个孩子的不同命运。

  马柏娟是甘肃山沟里边的小姑娘,她家境贫困,全家一年的所有开销不到50块钱,她所在的小学只有2个老师5个学生,她是其中最大的孩子。影片开始,她阳光向上,向记者说她想考北京的大学,想去外面看看,她神采奕奕,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憧憬。可周围的.环境却慢慢的改变了她。她的父母说,女孩子总归是别人的人,认识点字就好了。她还没念到初中就辍学了,在附近的镇子打工,后来嫁给了自己的远房表哥。那个想要考上北京的大学,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女孩子最终变成了千千万万封建思想荼毒的牺牲品。

  徐佳,是一个城镇的高考复读生,父母都是农名工,徐佳父亲认为只有通过高考才能改变他的人生,就算跪在地上也要让他上学。徐佳不负所望,考取了不错的大学,有了一份平凡的工作,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家庭更好。

  袁晗寒是一个17岁就从美院附中退学的北京女孩,父母都是北京人,从小上得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初中、最好的高中。她的家庭十分富裕,于是她不费任何力气就享受到了最好的教育,得到了最好的工作和生活。

  什么是真正的出路?看完这个纪录片我陷入了沉思,寒门学子需要百倍努力才能得到一份平凡,富裕家庭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收获所有。这是当今世界的残酷,我们无法改变,我们只能努力。

  反观我的家庭,并不富有,我有年迈的父母需要赡养,还有幼小的孩子需要大笔资金来支持他的成长之路,我没有可依赖的大树,在不公平的世界里,我突然觉得自己像蝼蚁,未来渺茫,艰难前行。

  可即使如此,我依然热爱生活,热爱我的家庭,热爱我的家人。生活总有阴暗面,世界总会不公平,“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也许是最好的选择。在平凡的生活中感受快乐,在繁忙的工作后体会幸福。

  何为出路?像我一样的千千万万的平凡人出路何在?也许,珍惜当下,努力前行才是最好的出路。

  《出路》的观后感 篇9

  今天,在班会上我看到了一部记录片,名字叫《出路》。

  这是郑琼导演的作品,他跟拍了不同家庭出身的三个孩子。第一个孩子是甘肃山区中的小女孩马百娟,第二个是高三复读生徐佳,第三个是家境优渥的北京女孩,袁晗寒。

  这三个出身各不相同的孩子,在他们成长过程有些完全不同的境遇,但他们在自己人生转折点上都做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选择。

  马百娟早上起床后掰了几块馍用热水着当早饭,然后就背着书包上学去了。在崎岖的山路上,她像一只小兔子一样蹦蹦跳跳……放学回到家后一个人提着小桶去后山喂猪。

  徐佳复读三年,小学文凭的妈妈干着苦力活来维持他的学业。他的梦想就是希望能够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去他爸爸的坟前给他看一眼。可考上大学等待着他的却是迷茫,他的前方被一团迷雾遮住了。他卖过保险,做过流水线工人,当过工程师。他一直在寻找着自己的出路。

  袁晗寒喜欢画画,高中辍学迷茫的她靠着妈妈的帮助,在北京市郊外开了一家咖啡馆。后来只身前往德国,停滞一年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剧中正如徐佳说的,我知道我们自己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不公平的,但我们可以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三种阶层三种人生,山区孩子马百娟,去过最远的地方也只不过是县城,而县城男孩加倍努力打拼的终点,也只不过是北京女孩袁晗寒唾手可得的起点,但毫不夸张的说,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如今依然是普通人实现阶层逆袭的最好捷径。所以同学们,让我们努力学习,厚积而薄发吧!

  《出路》的观后感 篇10

  2009-2015年,导演郑琼用6年的时间真实纪录了三个不同阶层的孩子逐渐长大成,在社会上的生存挣扎。这是一部揭露社会残酷真相的记录片。

  马百娟:甘肃省会宁县的一个小女孩,笑容灿烂地走在乡村的山路上,摆着胳膊,向往着前方美好的生活。她的梦想是去北京上大学。最后因为家庭和社会的原因,被那个封闭的环境再压回跟过去那么多没走出去的人一样的生活,当她缀学想去打工挣钱时,憨憨地敲开一扇扇门,却因为缺少基本的工作能力,被一次次地拒之门外。我感觉自己的心都是揪着的难受。是啊,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她们的出路在哪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真的打不破这个枷锁。

  徐佳,来自湖北咸宁,在城市挣扎的农民工子弟,也正因为如此,一家人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把高考当成是跳跃阶层的唯一途径,和千千万万个挤上高考独木桥的你我一样。前两次复读,徐佳的高考分数都是497,他怀疑是上天在捉弄他。在经过短暂的打工生涯,21岁再次回到校园里,怀着亡父的期望,他每天的生活就是上课、学习、复习。这一次如愿考上湖北工业大学,母亲和奶奶在父亲的坟前哭唱……,这让我想起了范进中举。历史就是一个时间车轮滚过的痕迹,当一圈过去,总是留下相似的样子。

  袁晗寒,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家境优越,从小上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小学中学,高中读的美院附中,但是中途辍学,辍学后拍过话剧、画画,开过酒吧……然后出国留学。叛逆,富有个性,向往自由,不愿被束缚,是典型的城市女孩。

  6年后,最后像村里的其他姑娘一样,早早嫁人成了女孩子的唯一归宿,无路可走的马百娟16岁时嫁给了自己的表哥。徐佳一直在大家去面试的那家电力公司做技术人员,并成家立业;袁晗寒从德国留学后回来开了一家自己的艺术投资公司。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总会有不同阶层,不同阶层过着不同的生活,都在为自己寻找着出路。三个不同起点的人生,马百娟家人一直灌输着女孩子都是要嫁到别人家的,书稍微读一读就行,只要够用就行,大了都是要嫁给别人家的。祖祖辈辈留下来的传统,在这个几乎与外界隔绝的偏远小山村,已经深入人们的骨髓,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不知道何时能改变。原生家庭的愚昧和冷漠让人不寒而栗,贫穷并不是原罪。同样贫困的徐佳家庭,父母总是尽着自己最大能力,让孩子更有出息,改变命运。难道是城乡差别,才让徐佳的`父母懂得更多?未必吧,我想更多的是因为他们心里有梦吧。我们活着,却不能仅仅为了活着。寒门家的孩子在这个社会想要出人头地,可能要付出比我们父辈那一代更大的努力。袁晗寒拥有的东西马百娟和徐佳都没有,妈妈总是在背后默默地支持,辍学,画画,留学,开店,开公司。没去过多的干涉她的人生选择,让她自己在感知中野蛮成长,开花结果。

  教育是人之为人必须经历的过程,但教育资源的不公也是客观现实,贫穷是一种循环,而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公,让这个循环成了一个闭环。上学也不是救命稻草,一颗永不服输,敢于进取的心才是真正的出路。当感觉到被现实支配的时候,唯一要做的就是坚守自己支配自己的底线。人生很漫长,我们唯一不能选择的,就是自己的出生,努力前行就好,心中要有梦。郑琼导演说:唯一的出路可能就是你得去打破那些成功学,还有这个社会,这种权利文化带给你的所有枷锁。苔米如花小,也学牡丹开。

  《出路》的观后感 篇11

  如果说有一条能通往向上的道路,那这条路一定是教育,看完《出路》后更加认可这句话。

  《出路》讲述的是三个来自不同阶层的主人公6年时间不同选择不同命运的故事,三条故事平行叙述,给人很强烈的现实冲击感,又有种深深的无力!第一位主人公是马百娟,她来自贫困山区,12岁才上二年级,每天要独自走很远的山路去学校,而她的学校,也仅仅只有五个学生,老师尽可能得把他会的都交给他们,她对世界的认知,仅限于课本,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她的父亲并不鼓励她走出去上学,在她16岁那年,父亲让她辍学了,并且嫁给了自己的表哥有了孩子,用她父亲的话说“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什么,认识两个字就可以了,反正以后还是要嫁人的,嫁了人也不能工作了,都一样,都要靠男人的”。马百娟没有反抗,顺应了属于她的命运安排。

  故事的第二个主人公徐佳,一名复读的高三学生,故事的开篇已经是他第四次复读了,他压力很大,甚至很恐惧,家里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他身上,父母都非常支持他读书,认为这是改变他们命运唯一的出路,尽管家境不好,砸锅卖铁也一直供他读书,后来徐佳考上了湖北工业大学,学了机电工程专业,毕业后先是去卖了保险,后面通过了神马电力公司的面试,留在了武汉工作,和他大学期间谈的女朋友结婚,他说先成家后立业,为了给母亲一个交代,也是给那个陪他风雨同行的女孩子的交代,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他很早就明白了责任二字的意义。通过读书,他也总算是走了出去,成了他们那少有的大学生。在城市立足。

  第三位主人公是来自北京胡同的袁晗寒,她16岁,由于无法和学校里的环境融合,母亲为她办理了休学手续,每天待在家里,不愁吃喝,思考着自己活着的意义,她想找到事情做,以至于让不愁吃喝的日子不那么无聊,于是自己动手开起了咖啡馆,自己粉刷墙,自己手绘墙画,满满的艺术气息,但是因为开在菜市场的闹区而无人问津,没有人消费她的艺术和时尚,再一次陷入了迷茫之中,后来妈妈送她出国留学,学习艺术,在国外她体验着自己的新生活,养了只小兔子,谈了男朋友,后面回国后开了自己的艺术投资公司,而她依然在探索自己生命的意义……

  三种镜头的切换,三种不同的'家庭背景,三种不同的人生轨迹,真实地让人无法抗拒,那种与生俱来的无力感,让我想起了前两天火爆网络的河北衡水高三学生张锡峰的演讲,衡中的学生大多都来自农村家庭,高考是他们逆袭的唯一途径,他们想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甚至整个家庭的命运,他们励志要走出去要到大城市发展,就想锡峰对同学说的那句玩笑话“我就是来自农村的土猪,也一定要去拱了大城市的白菜”。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我相信起点不等于终点,有人出生在罗马,有人出生是牛马,但那又怎样?命运依然可以掌握在自己手里,只要自己心中有不灭的希望,就一定会有逆风翻盘的那一天,徐佳知道袁晗寒的故事,他明白人生来就是有不公平的,但是他接受属于自己命运的安排,并且依然为之奋斗,在他的命运里,他又何尝不是自己的英雄呢!有人想努力活得更好,有人拼尽全力也只是想活着!人类的悲喜本来就各不相同!但我还是想说,那又怎样呢?我们依然可以选择自己面对这个世界的态度,依然可以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出路》的观后感】相关文章:

HR的创业出路06-17

思路决定出路02-25

山寨是没有出路的02-14

关于空降HR的出路01-10

职场闲人的困境与出路02-09

断了退路,才有出路01-29

断了退路才有出路01-25

没有退路,才有出路01-19

没有退路,才有出路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