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科学技术局科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时间:2022-08-01 21:03:41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科学技术局2017年科技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计划

  20XX年,厦门市科技工作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围绕“美丽厦门”战略规划,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科学技术局2017年科技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计划

  一、20XX年科技工作总结

  创新机制促科技金融结合。科技投入向贷款贴息、担保贷款、股权投入转变,全年科技担保贷款达到6亿元,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基金启动运作,科技项目立项第三方评审、监理、验收和后评价制度进一步完善。建新阵地聚创新资源要素。厦门生物医药港吸引台湾源资生物、鼎利丰科技等建立研发和产业基地。引进清华紫光在厦投资建设集成电路产业园。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和产业基地获市政府正式立项,溴化镧第三代闪烁晶体等项目加快推进。抓新产业助经济转型升级。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07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319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5.11%。厦门生物医药产业预计全年产值超过280亿元,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厦门成为全国半导体照明领域仅有的2家A类基地之一。新增分子疫苗学和分子诊断学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1.09件。

  (一)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科技含量明显提升

  投入市科技创新与研发资金4亿元,重点支持“双百三十”科技工程,着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组织开展7项重大技术攻关、产业化项目;策划和推进24项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创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企业科技创新平台等项目;滚动支持21项重大科技项目。获得国家级科技项目立项102项,争取国家科技资金9325万元。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全年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43家,通过复审104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07家。高新技术企业规模继续保持增长态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319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5.11%。重点推动生物医药、新材料、微电子、软件等千亿科技产业发展。厦门生物医药产业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成为福建省唯一入选城市。制定《厦门市推进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发展工作方案》和《厦门市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成立生物与新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启动“生物医药企业倍增计划”,遴选第一批32家倍增计划重点培育企业,全年生物医药产业产值预计超过280亿元。视听通讯、钨材料、电力电器三个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通过科技部复核,厦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被评为全国半导体照明领域仅有的2家A类基地之一,厦门软件产业基地“成长性”在全国38家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中排名第七。推动光电产业发展,启动“两岸搭桥”LED路灯项目第二阶段示范工程;举办两岸LED应用创新论坛和节能照明展览会及两岸照明采购对接与信息发布会等,采购意向订单6000万美元。

  (二)加快推进科技园区建设,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与海沧区共建厦门生物医药港。初步建立产业储备项目库,已入库项目1655项;重点招商跟踪项目60项,已促成38个项目落地,投资总额达28.41亿元;台湾源资生物、台湾鼎利丰科技计划在厦门生物医药港分别投资3000万美元、25亿元建设研发及生产基地;台湾亚诺法生技、美亚生物科技等企业协议投资规模约为50亿元,达产后预计产值可达150亿元以上。与翔安区共建微电子育成暨产业基地,组建成立科翔公司,加快实施“厦门微电子企业孵化基地暨北斗民用创新服务平台”项目。推动清华来厦建设厦门清华紫光集成电路产业园,项目预计年底动工建设;将引进包括清华系的展讯、锐迪科、同方国芯、同方威视等5家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其相关领域的上市公司区域总部及研发中心落户厦门,打造中国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中心基地及交易中心。推进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和产业化基地建设,完成了地方法人注册、环评报告、科研规划和建设方案等工作;组织实施溴化镧第三代闪烁晶体等产业化项目,加快推进新型LED用功能陶瓷产业化项目等项目研发进度;已从日本、德国及加拿大等国家引进4个稀土材料研发团队。

  (三)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产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加快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建设。厦门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厦门软件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厦门海峡科技创业促进有限公司3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以及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通过审核,将享受国家级孵化器“四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营业税、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推荐厦门海沧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申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策划推动双百人才科技企业孵化器等政府主导的孵化器以及厦门智能电器孵化园等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全市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12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4个)、加速器2个,孵化总面积103万平方米。支持厦门钨业新能源材料研发及检测平台、厦门市数字文化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动力锂电池综合研发平台、中药健康产品研发和产业化科技创新平台等建设,全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达到近70个,覆盖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集成电路、环保、机械、食品加工等产业领域。支持科技研发机构建设。创新大厦已引进36家研发机构。厦门大学分子疫苗学和分子诊断学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的福建省客车安全与节能技术企业重点实验室成为我市首个依托企业建设的省级重点实验室。截止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27家,市级59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家,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2家,省级10家,市级43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23个。建立了12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四)创新科技体制机制,科技与金融结合更加紧密

  改革科技投入方式,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撬动银行、企业、社会资金加大对科技的投入。2013年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29%,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发展科技担保贷款,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分行、厦门金原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福建金海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厦门火炬集团科技担保有限公司、厦门象屿担保有限公司分别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我市从事科技担保贷款的商业银行达到6家、担保公司达到5家。已向80家企业发放4.1亿元贷款,其中首贷企业41家;安排专项资金对科技担保贷款进行补贴,其中利息补贴491.52万元,担保费补贴792.55万元;到年底预计可实际发放科技担保贷款6亿元。出台《厦门市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基金项目进入实质操作阶段,首批投资企业12家,投资总额2840万元。试点科技保险业务,设立科技保险专项,覆盖险种增至12种,采取后补贴和分类补贴的方式,减轻科技型中小企业保险负担。开发科技金融新产品,建设银行厦门科技支行发放我市第一笔知识产权贷款,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企业开辟融资新途径。改革市科技计划项目评审方式。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首次对市科技计划高校、院所、科技惠民、企业创新项目进行异地评审,评审专家主要来自外地的大学、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企业等单位,当年评审项目811项。首次引入第三方异地评审机构进行市科技奖评审。

  (五)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

  创新服务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年完成产学研对接项目120项。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厦门)示范基地成功将具有普遍性的技术转移服务模式与各地技术市场的创新需求结合起来,形成服务专业、特色鲜明的区域技术市场服务体系。已有科技成果24.8万条,专家6万条,发布技术需求1.8万条;20XX年共举办在线展会14场,参展人数100万人次,参展项目1700多项,参展需求900多项,实现技术对接1000次,达成意向125次。完善科技政策,制订出台《厦门市科技政策兑现专项扶持资金管理细则(暂行)》、修订《厦门市科技计划管理办法》等。推动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厦门市356家企业享受2013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达19.57亿元,涉及税额4.89亿元。实施技术创新工程,16家企业被认定为省创新型试点企业。截止目前,厦门市共有国家级创新型企业7家、试点企业7家,省级创新型企业22家、试点企业66家,市级创新型企业87家、试点企业172家。加快科技人才培育和引进。7人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115人入选第六批市“双百计划”领军型创业人才,其中海外高层次人才4人。 1-12月,厦门市国内专利申请量12846件,同比增长15.11%,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808件,增长28.26%;国内专利授权量8944件,同比增长8.35%,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012件,较上年同期增长13.71%,实用新型专利授权5613件,较上年同期增长3.69%,外观设计专利授权2319件,较上年同期增长18.8%。厦门市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80件,居福建省首位,占全省申请量的53.25%。截至20XX年12月31日,厦门市有效发明专利量4135件,同比增长22.92%,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1.09件,居全省首位,同期福建省为3.48 件。技术合同成交总额23.6亿元,占居全省首位。

  (六)实施科技惠民工程,民生科技进步水平稳步提高

  实施科技惠民工程,加快社会发展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先进适用技术成果的推广普及,提升科技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和服务社会建设的能力。20XX年共支持市级科技惠民计划项目84项,资助金额455.5万元。全面推动厦门市与以色列国家农业研究开发总院(ARO)的合作,将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深入开展与以色列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合作。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5个项目获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支持,带动社会投入1273万元;支持42个市级农业科技项目,资助资金1174万元。3个城镇发展相关领域项目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330万元资助。厦门市心脏中心“胸痛急救服务体系建设暨科技惠民示范”项目获得20XX年度国家科技惠民计划1500万元资助。厦门市区域协同胸痛急救服务体系正式启动对100例无自身救治能力胸痛患者的无偿救助行动。策划“厦门市食品安全公共服务平台”重大科技项目,将为厦门市政府职能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提升食品生产企业品牌价值。

  我市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产业核心竞争力还不够不强。部分产业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产业转型升级面临巨大压力。二是科技创新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和科技孵化器不够多,专业性不强,产业链上下游分工配套不足,园区产学研协同创新环境不完善。三是科技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技术交易机构、融资担保机构、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科技成果咨询和评估机构等科技服务业还比较薄弱,制约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二、20XX年科技工作思路

  20XX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全市科技工作将围绕“美丽厦门”战略规划,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创新机制、建新阵地、抓新产业”,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争取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0家,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R&D)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达到4%,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65%,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

  (一)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科技产业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科技先导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营造科技产业的梯度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我市产业科技竞争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队伍,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全市资格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0家以上。实施4个千亿科技产业培植工程,推动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软件业、IC产业实现产值倍增。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加快实施《厦门市推进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全面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建设,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新材料产业加快推进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稀土材料研究所、中船重工725所新材料研究院及产业化基地等龙头项目建设,重点打造以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领域为主的示范及产业化基地。软件产业加快推进软件园三期建设,重点发展应用软件研发、数字内容、云计算应用等。IC产业加快推进微电子育成中心暨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北斗卫星应用产业,加快引进聚集北斗导航民用芯片及模块、应用终端产品、服务平台等企业。

  (二)集中资金办大事,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放大效应

  在可安排科技项目的财政性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集中资金办大事,重点支持企业技术攻关和产业化等可涵养税源的实体产业项目以及专业性科技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公共技术平台等园区载体建设。做大科技金融规模,对企业资助由无偿资助为主向贷款贴息、担保贷款和股权投入为主转变,拉动企业、银行、社会对科技的投入,使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争取财政科技投入带动全社会科技投入10倍以上。财政科技资金更多地按照市场需求配置,技术创新更多由企业来实施,引导创新资源更多向企业集聚,促进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流动,大力培植科技小微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

  (三)聚集创新要素,加快引进和建设科技创新载体

  重点推动专业性科技园区建设。加快厦门生物医药港、厦门微电子育成暨产业基地、集成电路产业园、软件园三期、同安国家农业科技园等建设。加大力度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根据产业领域重点推动建设专业性科技企业孵化器,鼓励新建和在建的孵化器项目,主动策划政府主导的孵化器,鼓励民营孵化器,包括新材料产业孵化器、双百人才科技企业孵化器、IC产业孵化器等。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争取逐步覆盖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都市农业等战略重点。加快引进应用型研究机构和技术转移机构。引进以中科院以及央企为首的国内外科研院所、高校在厦设立或共建研究机构、技术转移机构,支持开展重大产业化项目。重点推动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全面科技合作,建设厦门清华紫光集成电路产业园,推动两岸清华大学在厦建设两岸清华研究院。加快建设石墨研究院。

  (四)加强科技与金融结合,支持科技企业创新创业

  做大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基金规模,争取将基金规模扩大到1亿元,申请国家创新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参股,出台政策吸引撬动民间基金。继续推进科技担保贷款,引入合作金融机构扶强汰弱机制,促进金融机构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融资,力争贷款发放额达8亿元。增加科技保险险种,扩大科技保险覆盖范围,为科技企业进一步降低风险提供保险保障服务,探索政府、银行、保险机构联合设计、共担风险的科技保险新产品。建立完善的政银企结合的风险共担机制,设立科技金融风险补偿资金,为创投资本投资科技企业或人才项目,为金融机构向科技企业发放信贷融资,为保险机构向科技企业办理科技保险提供风险补偿。探索建立科技信用系统,帮助科技企业以信用为基础申请免抵押免担保的科技信用贷款,进一步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推动建设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引导成立更多科技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企业等科技金融专业化服务机构,更好服务科技企业。

  (五)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追踪国内最新科研成果,建立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库。围绕科技创新全链条,完善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体系,发展各类技术交易机构、融资担保机构、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科技成果咨询和评估机构等科技服务业。发展和壮大技术市场,探索科技成果托管、挂牌交易、拍卖等多种交易形式,推进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厦门)示范基地建设,建设“中国技术市场交易信息服务平台”。构建全国网上技术交易中心,通过为全国各地建设区域技术市场,提供资源、技术、服务、交易支撑,逐步形成“一个轴心,多个网点”的全国布局,争取20XX年承建15-20个区域技术市场,实现网上技术交易额20亿元。

  (六)推动科技惠民工程,提升全社会科技进步水平

  全面推进科技惠民示范工程建设。重点围绕人口健康、生态环境、公共安全、城镇发展和社会管理领域,加强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清洁能源、防恐防突、自然灾害监测与预警等技术和装备的研发,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实施现代农业科技工程,大力发展智慧都市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以色列国家农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在厦建立技术科研推广中心、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产业化基地。发展现代种苗业,建立厦门特色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种苗繁育技术中心;发展设施农业、循环农业、生态休闲农业,做优做精都市现代农业。推进厦门市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以先进技术支撑文化装备、软件、系统研制和创意制作,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科学技术局科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科技下乡工作总结02-10

科技工作总结07-11

科技工作总结05-18

乡镇科技科普工作总结04-04

科技辅导工作总结02-20

科技学校工作总结03-07

科技处工作总结02-21

科技创新工作总结03-10

科技教育工作总结03-08

煤矿科技创新工作总结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