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二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时间:2022-11-06 07:28:04 工作计划 我要投稿

2016年新人教版二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教科书、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三者互相联系,共同反映着教学内容,而教学计划又决定着教学内容总的方向。为此中国人人才网小学频道为大家提供了2016年新人教版二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希望可以作为大家的参考!

2016年新人教版二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2016年新人教版二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有学生XX人。通过一年多的新教材学习,学生已经初步的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特点,基础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并能有一定个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

  二、教学内容及目标

  本册教学内容:除法、混合运算、方向与位置、生活中的大数、测量、整理与复习、加与减、认识图形、时分秒、数学好玩、调查与记录。

  (一)数与代数

  1. 《除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学习有余数除法(商是一位数)。结合分物的实操活动,是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后有时会有余数,进一步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和正确求商,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使学生体会验到“一千”、“一万”有多大,能结合实际,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估计,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认识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会读、会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

  3. 《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加减的口算,探索计算万以内数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估算意识,并能运用估算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确定,形成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方向与位置》借助实践活动,认识八个方向;能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测量》通过动手测量操作和实际活动,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有多长,以及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情景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3.《认识图形》通过生活情境认识角,会借助三角尺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三种角;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能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会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图案。

  (三)统计

  《调查与记录》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统计,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做出简单的预测。另外本学期的学习,还安排了一系列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1.结合分物的实操活动,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后有时会有余数,进一步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和正确求商,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加减的口算,探索计算万以内数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估算意识,并能运用估算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确定,形成习惯。

  3.借助实践活动,认识八个方向;能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通过动手测量操作和实际活动,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有多长,以及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情景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5.通过生活情境认识角,会借助三角尺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三种角;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能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会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图案。

  6.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统计,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做出简单的预测。

  四、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数学,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游戏、讲故事、直观表演、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多照顾学困生以及思维偏慢等的学生,给其进行查漏补缺,释疑解难,在平时的生活中多用多练,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激发学习兴趣。

  4.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拓展。在教学中,结合课后练习的一些带思考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启动思维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灵活的方法。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与家长进行适时沟通,让家长用正确、适当的方法指导孩子学习。

  6.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挖掘各种网上教学资源,用好各种教学媒体,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首先从学习的内容和形式上吸引学生。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敢于提问、善于倾听、乐于表达的内在品质。

  7.继续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和优生的提拔工作。

  五、教学课时安排

  1.除法——7课时

  2.方向与位置——2课时

  3.生活中的大数——9课时

  4.测量——2课时

  5.整理与复习——3课时

  6.加与减(一)——10课时

  7.认识图形——7课时

  8.时分秒——4课时

  9.数学好玩——2课时

  10.调查与记录——2课时

  11.总复习——5课时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1

2.23-2.26

开学

   

2

2.29-3.4

分苹果   搭一搭(一)、(二)  分草莓

   

3

3.7-3.11

租船    练习一   东南西北

   

4

3.14-3.18

辨认方向   数一数 (一)  数一数(二)

   

5

3.21-3.25

拨一拨   比一比   有多少字

   

6

3.28-4.1

练习二   铅笔有多长   一千米有多长

   

7

4.4-4.8清明

整理与复习   巩固应用

   

8

4.11-4.15

买电器   回收废电池   十年的变化

   

9

4.18-4.22

小小图书馆   练习三  小蝌蚪的成长

   

10

4.25-4.29

算得对吗   练习四   期中测试

   

11

5.2-5.6劳动

认识角   认识直角  长方形与正方形 

   

12

5.9-5.13

平行四边形   练习五   奥运开幕

   

13

5.16-5.20

1分有多长   淘气的作息时间

   

14

6.23-5.27

数学好玩   “重复”的奥妙  

评选吉祥物

   

15

5.30-6.3

最喜欢的水果   总复习

   

16

6.6-6.10端午

总复习

   

17

6.13-6.17

复习

   

18

6.20-6.24

复习

   

19

6.27-7.1

期末测试

  2016年新人教版二下册数学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补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 、进行计算、推理 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 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 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 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 容要有利 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 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 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 有个性的过程。

  二、教材目标及要求:

  1、 分式的重点是分式的四则运算,难点是分式四则混算、解分式方程以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2、反比例函数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性质,并利用其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变量与常量的辩证关系,进一步认识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

  3勾股定理:会用勾股定理和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4、 四边形的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难点是平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中心对称。

  5、 数据描述

  三、教学措施:

  1、加强教学“六认真”, 面向全体学生。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和兴趣、特长等不尽相同,所以要因材施教。在组织教学时,应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并兼顾学习有困难的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特别予以关心,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通过讲授选学内容和组织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2、 重视改进教学方法,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教师在课前先布置学生预习,同时要指导学生预习,提出预习要求,并布置与课本内容相关、难度适中的尝试题材由学生课前完成,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梳理新课知识,指出重点和易错点,解答学生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再设计提高题由学生进行尝试,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成功,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激励学生自我编题。努力培养学生发现、得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将实际问题上升为数学模型的能力,注意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3、 改革作业结构减轻学生负担。将学生按学习能力分成几个层次,分别布置难、中、浅三个层次作业,使每类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

  4、 课后辅导实行流动分层。

  四、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表

周次 起讫时间 教    学    内    容 课时安排 备注
预 备 2.17~2.21 开学报到 制定计划    
1 2.22~2.26 安全教育
16.1分式
16.2分式的运算
 
2
3
 
2 2.29~3.4 16.2分式的运算
习题课
3
2
 
3  
3.7~3.11
16.3分式方程
小结与复习
单元测试
3
1
1
 
4 3.14~3.18 单元测试
17.1 反比例函数
2
3
 
5  
3.21~3.25
习题课
17.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1
4
 
  6 3.28~4.1 小结与复习
单元测试
18.1勾股定理
1
3
1
 
7 4.4~4.8 18.1勾股定理
习题课
2
2
清明
8 4.11~4.15 18.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小结与复习
单元测试
3
1
2
 
9 4.18~4.22 单元测试
期中考试
2
3
 
10 4.25~4.29 19.1平行四边形     5  
11 5.2~5.6 习题课
19.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
2
五一
12 5.9~5.13 19.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习题课
4
1
 
13 5.16~5.20 习题课
19.3梯形
19.4重心
1
2
2
 
14 5.23~5.27 小结与复习
单元测试
20.1数据的代表
1
3
1
 
15 5.30~6.3 20.1数据的代表 5  
16 6.6~6.10 20.2数据的波动 4 端午
17 6.13~6.17 20.3数据分析
小结与复习
单元测试
2
1
2
 
18 6.20~6.24 期末考试    

【二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06-10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06-30

初二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题08-04

二年级数学下册的工作总结04-19

二年级数学下册工作总结05-15

二年级数学下册工作计划12-26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01-24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08-11

教学计划数学02-28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通用10篇)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