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发展工作报告

时间:2022-11-04 14:19:46 工作报告 我要投稿

发展工作报告

  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发展工作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发展工作报告

发展工作报告1

  XXX村距新县城5公里。现有5个村民小组,878户,总人口2567人,劳动力人口1274人,其中农业人口795户2509人。因三峡工程兴建,该村需搬迁移民1700人,淹没耕地1400亩。在完成600名移民外迁任务后,有1100余名移民采取本村就地后靠安置,依托山林资源,新改梯田700亩,发展了小水果、茶叶、柑桔等多经作物3350亩。XXX村人均现有耕地面积不足7分地。目前,XXX村按照“靠路安居城镇化、靠山乐业基地化、靠港致富小康化、靠城发展现代化,靠游兴村特色化”的思想进行开发建设,主要沿风茅公路、港口沿线建设居民点,有新房220幢,并发展了“移民新村农家乐”、“农业观光游”等特色旅游项目,三峡库区移民文化宣传中心项目正在申报立项。XXX村抓住三峡大坝蓄水机遇,利用库湾发展了80个网箱,有大小20条船只从事渔业和水上运输业。全村开设有68家餐馆旅店、66家美容美发店、24家商店、2家文体活动室。大力发展港口经济,引进了8家港口企业在该村落户,主要从事船舶修造、物流配送、码头营运、滚装车辆运输、水上旅游等业务。

  港口经济的发展,对XXX村的经济拉动作用相当明显。据调查,目前XXX港区内从事第三产业的经营户共160家,月营业总额69.5万元,户平月营业收入4300余元;其中由XXX村村民自主经营的有94家,年营业收入469.56万元。经营场所面积7102平方米,月房租总收入2万元。客货运输业主41家,从业人员45人,月营业收入7万元。同时,由于XXX港区流动人口在20xx人左右,使村民自产自销的瓜果蔬菜交易额每天达1.6万元。现在处于各地劳动力纷纷外出寻找打工机遇发展打工经济的时期,但由于港口的存在, 村民在福广码头、郑鑫船厂等企业做工的有50余人,月工资收入4.3万元,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395人,月工资总收入12.8万元;XXX村劳动力本地转移率达34%。在移民迁建后,XXX村立足港口优势,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有效转移,由港口经济带来的营业收入每年约1017.06万元,劳平年纯收入2714元,人平年纯收入1347元。通过几年的努力,港口经济的发展使XXX港区日渐繁荣,XXX村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也不断得到了提高。

  但随着新县城城市骨架的不断延伸,对茅坪镇而言,今后人地矛盾将会更加突出,因此,必须坚持走大力发展港口经济之路,培育一批临江型、有实力、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和企业。结合当前实际,在港口经济的发展上,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借助地缘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立足于旅游项目开发。XXX村每年接待上万名前来参观的中外游客,但来者如惊鸿一瞥,匆匆而过,几乎没有产生任何效益。要实现“旅游活港”的目标,必须大力挖掘三峡移民文化底蕴,以此为依托,开发独具特色的“移民”、“农家乐”旅游项目,以现有的三峡画舫为载体,开发水上观光、娱乐休闲旅游项目。二是围绕物流业发展开发物资配送项目。现有滚装船、货运船只每天日用生活用品交易额在8万元左右,但这些业务的经营业主都是宜昌等地的老板。因此,可成立配送中心,负责港区船只、车辆及企业、经营户的米、面、油、蔬菜等日用品供应。三是围绕港口产业规范发展运输、餐饮、住宿等第三产业。现有的饭馆、旅店、客货运输车辆数量多而杂,且卫生条件、服务质量等各方面良莠不齐,必须加强规范管理,以良好的信誉、优质的服务留住客商,刺激当地消费。

  2、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现在影响港区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供水问题。XXX港区现有内流动人口近20xx人,仅靠山泉引水是远远不够的,今年7月就已暴露出“水荒”问题。要将港区供水纳入新县城管网供水系统,并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予以解决。同时对供电、道路等设施进一步完善。可以探索以物流中心、报关服务市场等项目建设来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办法,反过来,以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和优化来保证更多的项目上马。

  3、促进民营企业发展。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多层次多方位引导扶持企业发展。一方面,鼓励当地的老百姓创业,对于从事第三产业的发展项目,放宽政策,大、中、小一起上,既解决移民就业问题,又可以大大降低创业成本;另一方面,引导、帮助现有的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严格企业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创造企业品牌,打造出物流中心等几个强势企业集团,改变目前镇域经济无骨干企业、竞争实力不强的现状。

  4、优化港口经济发展环境。主是要做活土地文章。借鉴深圳、东莞等地的经验,利用港口独特的区位优势,在经济结构上实现由土地密集型向劳动密集型的转移,探索土地开发利用和流转运作的新办法。在项目建设和村集体可支配的土地上,以建厂房、建门面从事二、三产业为主,既安置移民,又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还可以为全县的对外开放创造更优的环境,收到“一举三得”之效。

  5、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规划为龙头,结构调整为主线,招商引资为重点,以物流为带动,以商业促工业,推动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增加经济总量。长江物流中心已完成了控制性详规,在今后的项目招商、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规划实施;在港口经济发展项目上,要坚持科学决策,整体规划。XXX港口紧邻三峡大坝,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管理,注重环保,综合利用各种手段治理“三废”及噪声污染,加强库岸治理,建设生态家园,保护绿色长江。

发展工作报告2

  旅游业作为我国发展潜力最大和最具生机活力的新兴产业,已被国家确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然而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我们既存在着由于经济落后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存在着现代化本身引发的新的环境问题,因而经济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生态环境压力。所以要确保地方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

  一、扬州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条件

  扬州市是国家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环境良好,具有优秀的旅游服务设施和旅游产业要素,可以满足旅游者需求和旅游业发展的要求。旅游业在全市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具有明显的社会、自然和历史等优势。

  (一)社会经济环境与旅游资源

  扬州是我国首批公布的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文化、教育等在省内也位居前列。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营造了良好的城市环境和开放形象,不仅可以发展一般的观光旅游、休闲旅游,还具有开发商务旅游、专项旅游(包括修学旅游、节庆活动等)等要求较高的旅游形式的条件。

  (二)自然生态环境与旅游资源

  扬州气候温和,地理位置优越,是全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水网纵横,自然风光、田园风光优美。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为度假旅游提供了极其优越的条件;省级森林公园等无工业污染、无城市喧闹、具有大面积的绿色氛围和自然野趣的旅游地,具有开展休闲旅游、生态旅游、农业观光旅游等旅游形式的条件。

  (三)人文环境与旅游资源

  扬州是中国文化积淀最为深厚的地区之一,其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文物众多。扬州旅游体现着历史的延续,自春秋、而汉唐、再明清、而至今,脉络完整清晰,对游客有很大的吸引力。

  (四)基础设施与旅游资源

  发达的交通缩短了扬州与其他省市旅游地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游客。此外,一些交通设施作为旅游资源正在进行开发。在环境与生态保护方面,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旅游信息化建设已经具备一定基础,这些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

  二、影响扬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影响扬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是人口众多,经济粗放型增长模式造成结构性污染和资源破坏性开发,政府对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不健全,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等环保、卫生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仍然存在,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二是旅游地居民和服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三是对市场发展变化的应对措施滞后;四是一些很有发展前途的旅游区(点)或旅游地域开发深度不够,游客平均停留时间短、旅游服务设施的利用率不高;五是部分旅游区(点)开发文化层次较低,品位不够;六是扬州各地旅游发展差异日益突出,不利于旅游业的总体发展。

  三、扬州旅游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

  (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旅游资源的总体要求

  全市到20__年要将旅游业从三产的支柱产业发展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旅游总收入占GDP的10,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不但要实现产业份额量的突破,并且要实现产业发展质的突破。

  到20__年,要将扬州市建设成为旅游产品丰富、旅游市场活跃、旅游环境优美、服务优质、具有国际水准的、国际国内旅游者首选旅游目的地之一,旅游总收入占GDP的15。

  为实现上述目标,未来的18年中,必须使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达到以下要求:

  1、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旅游资源不断增殖,旅游环境不断优化;

  2、满足旅游者高质量的旅游体验;

  3、提高旅游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4、维护旅游地独特的文化传统与生态服务功能价值;

  5、保证已有旅游资源持续的利用价值。

  (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标

  扬州市社会、经济国土资源开发较早且覆盖面近百分之百,可供进一步开发的后备资源匮乏,造成全市自然生态系统循环、再生、优化、增殖的余地比较小,生态环境污染比较严重。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作保障,发展旅游业必须优先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旅游规划与生态环境规划要协调、配套。

  “十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要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重、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强化综合决策,加强环境法治,依靠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科学技术进步,积极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到20__年,全市基本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社会经济与环境综合决策体制;自然资源利用趋于合理,并得到有效保护;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全面达标,污染防治能力有大幅度的提高,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九五”期末削减10以上;环境污染程度有所减轻,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得到遏制,建成一批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示范区和环境优美乡镇,为生态市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具体环境规划目标如下:

  1、水环境

  扬州地处长江中下游,以水域面积辽阔而著称,水面面积合计约占总面积32。共有大小河流和人工河道百余条(不包括田间渠道),湖泊数个,分属长江、淮河等水系,又有京杭运河自北而南贯穿其间,相互连通,构成完整的水道系统。水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扬州市旅游的发展,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是促进扬州市旅游发展的关键。

  (1)长江

  长江是扬州经济发展的命脉,在交通运输、生活用水、工农业用水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众多风景名胜和旅游城镇,系因江而立、因江而兴。

  在“十五”期间,长江沿线地区,特别是重点城镇要建设污水处理厂;要合理安排沿江工业布局,控制排污总量;禁止未经处理达标的污水和各种有毒有害物质或固体废弃物排入长江及其支流;同时,依法严格控制船舶排污。

  (2)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从南至北贯穿全市,流经宝应、高邮、江都、邗江等县(市)区,而且是“南水北调”东线的起始线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古运河旅游线是江苏省“十五”期间重点开发的8条旅游线路之一,运河面貌对扬州城市景观和扬州整体旅游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为配合“南水北调”,扬州市将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改进运河水质状况,包括工农业结构调整,淘汰污染严重、工艺落后、浪费严重的生产设备,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养殖,实施清污分流和必要的生态工程。

  2、大气环境

  空气环境质量是人们衡量城市和区域环境状况的重要因子之一。城市和旅游区(点)的空气质量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尤其在商务旅游、各种专项旅游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根据旅游业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的要求,到20__年全市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各旅游区(点)要达到各自的功能区标准。城市气化率达到100,集中供热率达到70以上,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汽车尾气达标率达到90以上。

  重点治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的大气污染,推进利用风能、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推进“西电东输”,“西气东送”工程的实施。推进城区和旅游区的集中供热、供气。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合理布局、搬迁重点区域的污染企业,继续抓好化工、冶金、电力、建材等行业大气污染治理。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做好秸秆禁烧工作,保护农村环境空气质量。加强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增加城乡绿化面积,加强施工场地管理,减少扬尘。

  3、声环境

  城市建成区和旅游区(点)噪声达标对旅游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全面创建环境噪声达标区。结合城市道路和全市交通工程建设,合理安排交通干线走向,避免干线穿越城区和旅游景点。整顿交通秩序,严格控制高噪声车辆进城和机动车鸣笛。调整公路的敏感地段应建设声屏障或其他工程措施。继续加强建筑施工噪声、工业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管理,解决噪声扰民问题。

  4、固体废物

  (1)全市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现状

  工业固体废物绝大部分得到利用。据环境统计数据,20__年全市产生工业固体废物119.15万吨,其中贮存30.6万吨、处置0.7789万吨,其余基本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已明显减少。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据测算,全市城镇每天约产生1500多吨生活垃圾,且以每年6以上的速度增加。目前主要采取填埋的方式处理,填埋量约占处理总量的90以上。填埋场不仅占用土地,而且普遍存在标准不高、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另一方面,小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及广大农村地区的垃圾基本属无组织排放的问题十分严重。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废塑料、废电池、废电器等对环境极其有害的废弃物数量急剧增加,其处置成为一大难题。农业废弃物已成为重要污染物。附着农村能源结构和耕作方式的改变,秸秆不再被利用,或焚之于田野,或弃之于河沟。随着专业养殖户的发展,种植业与养殖业分离,畜禽粪便和污水也不再被利用,大多数流失于环境。在扬州秸秆废弃物和畜禽粪便已成为重要的污染源。

  综上所述,生活垃圾和农业废弃物不仅影响景观,而且严重污染水体、土壤和空气,也是影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2)近期规划目标

  到20__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实现零排放。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6以上。农村地区基本消除“白色污染”和危险废物的乱排乱倒现象。秸秆和畜禽粪便利用率分别达到70和50以上。在秸秆禁烧区内杜绝秸秆露天焚烧现象,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和城市近郊及旅游区(点)不再保留规模化畜禽养殖场。

  (3)主要规划措施

  对固体废弃物要贯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进行治理。工业企业要执行清洁生产、节能降耗、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对生活垃圾要积极推进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用政府引导、市场化运营的机制,加快建设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场所。对农业废弃物要结合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要求,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因地制宜推广各种综合利用的技术。

  5、自然生态保护

  (1)全市自然生态保护现状

  扬州市建有市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森林公园2个,总面积为3.3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5。基本消除宜林“三荒”,实现平原绿化市目标,林木覆盖率达到15。江都、宝应、高邮、仪征4县(市)先后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并获得国家的命名和表彰。“九五”以来,农村环保"三创建"活动进展顺利,共建成6个“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示范镇”、144个“生态村”和20个“清洁文明生产乡镇企业”。依照秸秆禁烧管理办法,全市划定了秸秆禁烧区,面积达到2600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40。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已开始启动。建成了一批现代化生态农业示范园。生态农业试点面积已发展到百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20以上。但由于高密度的人口、高强度的开发,扬州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生态环境仍在恶化,土壤、林地、水域等自然生态系统生态功能退化,河湖淤塞、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外来物种入侵、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增无减等等,都为扬州的可持续发展、包括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严重威胁。

  (2)近期规划目标及保护措施

  “十五”期间,将本着“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重”、“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统筹兼顾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原则,着手建设“南水北调”水源地生态功能保护区,坚持不懈地抓好绿化造林和水土保持工作,到“十五”期末使扬州林木覆盖率再提高1个百分点,并扩大生态林的比重;结合经济结构调整和应对入世的需要,推行清洁生产和产业生态化,逐步壮大生态经济;建立有效机制,遏制农村环境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建立健全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业资源等自然资源积极保护、永续利用的机制。

  四、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一)加强领导,加强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增加投入,确保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使扬州天蓝水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文明发展的道路,这是确保扬州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确保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通过合理规划和采取相应措施,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按照整体、协调、美观、生态的要求,大力改善重点旅游区(点)及其周围地区的环境,搬迁、改造和治理旅游区周围的建筑和污染企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全市的旅游硬环境基本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三)结合经济结构调整、文化大市建设、新一轮的城镇建设和生态市建设,根据各地的自然、人文特色,保护、挖掘和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例如可以通过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退田还湖、还林及植树造林等具体生态工程的实施,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发一些观光工业、观光农业和生态旅游等旅游资源。扬州许多城镇甚至小村庄,都有其“闪光点”,只要保护好、开发好,就可以成为新的旅游资源。

  (四)对重点旅游地区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都要严格实行综合决策,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避免发生破坏性、掠夺性的开发和“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以及旅游地区的环境与旅游产品不相协调等现象的发生。

  (五)在旅游行业大力推行ISO9000、ISO14000及“绿色环球21”认证,提高服务质量和环境管理水平,适应对外开放的要求。特别是要着重推行已得到联合国环境署、世界旅游组织(WTO)、国际航空联合会(IATA)、亚太旅游联合会(PATA)、国际旅游饭店联合会(IHRA)等权威机构承认的、成为绿色旅游和环境友好象征的“绿色环球21”认证,全方位与国际接轨。

  (六)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制、融资机制和法律体系。

  1、建立健全“政府领导、旅游部门统一规划、各部门协力配合、社会共同参与、企业具体实施”的可持续发展工作机制。各级政府要从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提高全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水平的高度,来引导旅游业的发展;要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综合决策,对旅游资源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要协调好有关各方的关系,增加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生态环境。

  2、建立健全政府引导、鼓励集体、个人、内资、外资都可参与的投融资机制,实行在政府规划的指导下,对具体旅游新产品的开发和管理实行市场化运行的经营机制。

  3、切实把旅游业的发展以及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基础的环境保护纳入法治轨道。各行各业、各级部门要严格贯彻执行国家以及省根据实地情况制订的各类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旅游业管理法律法规。

  (七)大力提高市民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生态文明意识,使了解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和珍惜人类文化历史遗产、保护人类文化历史遗产、创造新的文化艺术精品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一是积极利用各种媒介,进行宣传教育;二是运用经济手段,使资源价格能够正确反映其价值;取消对不可持续消费模式的保护性补贴;引导和建立可持续的消费模式,避免危害环境、无效率和浪费的消费模式。

发展工作报告3

  服务业又称第三产业,主要包括商贸餐饮、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证券、旅游、房地产、教育、文化、卫生等在内的提供服务的行业。发展服务业是促进市场经济发育、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提高国民经济效率的重要途径,认真分析我市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理性思考,合理定位,全面营造良好的服务业发展环境,对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我市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市服务业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不断提高,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服务业发展迅速,但总体发展水平相对滞后。衡量服务业发展程度的主要指标有两个,一个是动态指标即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反映的是服务业发展的快慢;一个是静态指标即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反映的是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从发展速度来看,20xx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为31.16亿元,到20xx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80.91亿元,是20xx年的2.6倍。从增长规模来看,“十五”期间的大多数年份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高于gdp和一、二产业增长速度,但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仍然偏低,这与我市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相适应。根据国际通行惯例,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时,服务业的比重应达到37.8%以上。20xx年我市人均gdp为1825美元,城市化率达49%,服务业的水平应在37%以上,但是20xx年我市服务业占gdp比重仅为30.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

  (二)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大,但拉动作用不明显。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反映服务业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志。20xx年,我市服务业实现税收6.49亿元,占全市税收的27。4%,其中服务业提供营业税4。15亿元,比上年增长23.8%。服务业已成为新的增长亮点,对全市经济发展贡献在增大。但从我市三次产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第二产业的贡献率长期以来处于60%左右,而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贡献率在30%左右,我市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远远落后于第二产业,还未与工业化和城市化形成良性互动,从“工业经济型”社会向“服务经济型”社会转变还任重道远。

  (三)服务业成为吸纳劳动就业的重要渠道,但其潜力仍没有发挥出来。“十五”以来,我市的就业结构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就业基本稳定,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稍有上升。国际经验表明,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服务业(第三产业)将成为吸纳劳动就业的主渠道。20xx年全市服务业从业人员达24.98万人,比20xx年增加6.78万人,服务业从业人员占从业人数的比重由20xx年20.6%提高到20xx年的25.4%,上升了近4.8个百分点。尽管我市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在持续下降,但就业比重仍高达33.9%,与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9.9%不相称,这表明我市服务业在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的潜力远未发挥出来。

  (四)传统服务业较为发达,但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发展不平衡。近年来,我市服务业在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同时,其内部结构明显改善,服务业结构转换与升级速度加快。从我市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增加值来看,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最高,在全部服务业增加值中的比重高达49.4%;房地产业达到10.6%,成为全市新兴服务业的骨干支撑力量;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业、金融保险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实现的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为29.2%;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一批新兴行业比重仅占9.8%。可见,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发展极不平衡,部分新兴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服务业内部结构亟待调整优化。

  (五)农村服务业发展落后。我市农村服务业总体上看处于萌芽、分散状态,仍是传统服务业多,现代服务业少,农村服务业供给不足、比重偏低、结构落后、质量不高、竞争力差,已成为推进我市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的瓶颈。我市服务业单位主要在城市,面向农村的较少,且农村服务业主要以农村交通运输、批发零售贸易与餐饮等传统行业为主,而与“三农”工作关系较大的科技、信息、农村金融、商品流通、法律咨询等行业相当缺乏。相对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而言,我市农村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不能满足农民、农村的客观需要。

  二、制约我市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城镇化进程滞后。服务业的发展要求人口须达到一定规模,服务企业才能盈利,才能作为产业来经营。这就是服务业往往主要集中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根本原因。专家认为,一个城市最低的规模经济人口是50万,而我市不把湘东10万人口统计在内,中心城区的常住人口约46万。城镇化水平不高,制约了服务业发展所需的集聚效应,影响了服务业的发展壮大。

  (二)市场化程度不高。主要表现在煤气、公路、自来水、公交、电力、卫生等行业,市场准入门槛高,存在着部门或行业垄断,民营经济难以介入,从而使这些服务领域供给能力的扩张受到制约。20xx年,萍乡服务业非公有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

  比重虽然高达55%以上,但主要是批发零售贸易、住宿餐饮业和房地产业中非公有经济占比分别达96.2%、94%的贡献,而在其他行业如邮政,水利、公共设施管理、文教卫体和社会福利等行业国有经济投资继续占绝对比例,同时,文化、商业系统、物资流通业、旅游、广电等体制机制不活,改革步伐缓慢,技术市场、资本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物资市场、人才市场、劳务市场等服务体系培育还不完善。

  (三)制造业粗放式扩张,导致生产型服务需求不足。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赖于物流与营销、研发与人力资源开发、软件与信息服务、金融与金融保险服务、财务法律中介等生产型服务需求的拉动,它们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造业链条上研发、设计、生产、营销及售后服务等环节的分工、分离与专业化,但我市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科技含量低,对第三产业需求不旺,制约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四)现代服务业投入不足。20xx年,服务业内部各行业投资的比重分别是,交通运输业占12.4%,批发零售餐饮业占24.9%,房地产业占25.7%,而文化艺术和娱乐业占4.1%,卫生和社会福利业占2.7%,租赁商务服务业占1.5%,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占1.2%,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占0.2%。从投资的行业分布情况看,传统服务业投资比较集中,现代服务业投资相对不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服务业发展或结构优化的困难,对服务业的加快发展形成制约。

  三、加快发展我市服务业的建议

  (一)制定出台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为推进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科学指导。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xx〕7号文件)的规定,结合实际,尽快制定我市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政策措施,明确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相关措施,对我市的服务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并与工业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结合起来、与点线面结合起来、与近中期和中远期发展目标结合起来,使我市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同时,成立相关机构,负责指导和协调服务业发展和改革中的重大问题,提出促进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方针政策,部署涉及全局的重大任务。

  (二)突出重点,发展本市特色服务业。通过抓重点、抓特色带动全市服务业的发展。一是要巩固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对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邮电等传统服务行业进行技术改造,以改造增压力,求动力,强活力,提升传统服务业的竞争力。二是促进新兴服务业发展。进一步依法放开各类市场,放宽经营范围,鼓励社会资本办教育、医院、研究所、体育、旅游、中介服务等新兴行业,培育和壮大新兴服务业产业链,建立和完善以民间投资为主体的社会投资及法律保障体系。三是推动为农服务的服务业发展。围绕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建立以生产销售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金融服务为主体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村水利、交通、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发展园艺业、特种养殖业、乡村旅游业等,发展农村生活服务业,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四是发展特色服务业。我市要着力从旅游业、物流业、社区服务业中创造特色,增加服务业的竞争力。旅游业要着力建设生态武功、红色安源、杨岐名寺、义龙洞等四大旅游区以及中国傩文化园主题公园,突出“工业摇篮、绿色家园”主题特色。物流业要按照“城市大商场、城中特色街、城郊大市场、城外大物流”的思路,构建安全、便捷、畅通、高效的现代商贸物流体系。社区服务业要结合各地的实际,挖掘特色,发挥优势,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创办养老、托幼、健身等各种便民服务业。

  (三)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扩大服务业发展空间。要依托雄厚的工业基础,重点发展生产服务业,尽快把研发、信息、物流、营销服务的`水平搞上去,争取把生产性服务环节的利润更多地留在萍乡,走出一条制造性与服务业互相促进、良性发展的富有竞争力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通过加快工业化进程,不断做大经济总量,在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同时,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促进传统服务业的发展。还要把发展服务业与实施城镇化战略结合起来,鼓励引导农村居民进入城镇社区居住,提高中心城镇人口聚集程度,增加消费需求,促进服务产业向中心城镇集聚,扩大中心城镇服务业的经营领域,使中心城镇服务业发展成为城镇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带动周边小城镇及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

  (四)完善服务业市场体系和竞争机制,为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一是要继续放宽市场准入,加快垄断行业管理体制改革。降低服务业市场准入门槛,放开竞争性服务业的市场准入条件,逐步放松对非自然垄断服务的市场限制,通过引入市场机制防止非自然垄断服务业垄断经营。二是按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企业与事业分开原则,进一步推进服务领域的产业化、社会化进程。加大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科技、体育与事业单位中的营利性服务和非营利性机构改革工作,营利性服务机构要向企业化转变,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对非营利性服务机构,政府要保障投入,加强监督,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的会议服务、公共交通、物业管理、环卫保洁、食堂等内部服务工作社会化,以及内部服务机构向独立法人企业改制工作。三是加快“引进来,走出去”步伐,增强服务业发展活力。加大服务业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建立起多层次、全方位、有序化的招商网络、渠道和格局,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本着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吸引一批有规模、有实力、有优势的省内外民营企业来我市投资服务业发展。

  (五)培养造就一批服务业管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一是加强服务业岗位技能培训,加强对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从事服务业的再就业培训工作,全面推行服务业资格证书制度。二是大力引进物流、旅游、教育培训、商贸流通、文化传媒、休闲娱乐、体育健身等领域急需的高层次策划、管理、经纪人才,依托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增设服务业紧缺专业,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三是财政设立服务业发展基金,用于扶持具有发展前景的服务业企业,在全社会营造重视服务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发展工作报告4

  学习了游总的年会报告和公司李总的年会报告后,我感触很深。作为人力资源部的负责人,衡阳公司20xx年人力资源工作进步不大,创新不够,特别是人力的供应和培训方面,未能为生产解决很大问题,致使人力成为衡阳公司各项工作的瓶颈。结合集团公司和衡阳公司两个年会报告,我想20xx年的人力资源工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和努力:

  一、做好组织调整,整合人力资源

  1、定编:根据衡阳公司实际情况和人员情况,配合总部做好各车间、轮班的管理人员、运转人员等的定编。

  2、定岗:重新做好岗位职责的制定和岗位评估工作,使人员分工更合理,管理人员责权利更明确,增强责任感。

  3、定员:配合总部做好人员的精减和分流、重新上岗工作。

  4、定薪:按新的岗位定员进行岗位定薪,激发工作热情,促进工作目标的实现。

  二、做好人员供给,满足生产需要

  1、加大招工力度,每月分解好招工指标。

  2、认真扎实地搞好分片管理,防止走过场,防止责任不到位,将考核、奖励挂钩到底。在绩效方面,一定要激发分片管理做得好的单位、个人的积极性。

  3、加强与招工点的联系,将招工点负责人带到公司参观,让他们对公司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再展开招工。与总部取得联系,将招工点的招工奖励制度化,加大招工力度,在法定假、年底、节日等时机,与招工点多交流。

  4、做好周边企业的信息收集。

  5、招好工外还要做好留人文章。我们衡阳公司目前来看,最难的不是招工,而是稳员。20xx年,人力资源部要沉到基层,对稳员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要掌握,提出整改意见。

  6、老员工的回访在现阶段是我们要做好的主题工作。关键做好两点:一是细化员工入职的信息,招工办做到电脑化管理到位;二是做好离职员工的离职面谈。人力部、各车间、各轮班要真正做到掌握离职人员的离职原因、去向、联系电话,便于回访工作的开展。

  7、及时将公司的福利、特色针对性地向员工和外界宣传。

  8、在公司大门口定制一块招工办指示牌。

  三、做好培训工作,提高队伍素质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公司在职员、员工培训这块还做得不够好。再加上我们人才队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年龄结构不合理,所以我们的培训任务也还很艰巨。

  1、职员培训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多购买一些管理光碟组织培训,既实惠又方便。

  2、新工培训要扎实开展。真正做到来一人培训一人,来一队培训一队。

  3、员工的大型培训也要根据实际工作来开展。

  4、一线骨干执行力的的培训。

  5、长日设备线人员的培训在20xx年是一个弱环,各车间虽然组织开展了培训,但有些走过场,有些人员不到位,有些未及时开展,有些忙于技改和改车,未能培训到位。20xx年在培训计划的可行性、培训的开展执行到位、培训的效果评估都要加强检查和督促力度。

  四、做好绩效完善,激发队伍活力

  人力资源工作中最难做好的项目是绩效考评。绩效工作中最难做好的又是正面的激励效应。20xx年的绩效工作,特别是初级职员的绩效考评,存在标准不一、执行不力、多奖少扣、平均从众的现象。

  1、完善各车间各轮班骨干的绩效考评方法,相同工种尽量奖罚一致,体现公平性。

  2、不合理的绩效指标每月及时修改到位。

  3、绩效与薪酬进一步挂钩。

  4、绩效反馈和评价工作进一步加强。

  五、做好服务工作,规范人力工作

  人力资源工作应树立服务意识,为生产提供服务、决策、指导作用。从现行的工作来看,主要是服务意识还不强,服务工作还不到位。所以我们要做到:

  1、强化服务意识,树立为生产、为运转服务的意识,不只是停留在办公室和一些事务性工作上。

  2、把各车间和员工当作自己的客户来对待。客户的人员需求、各级人员的培训、员工的管理、意见收集、企业文化的推广等,都要当成头等大事来对待。

  3、做好工作吸引客户。一是加强与车间、轮班的联系,二是加强执行力,工作不等不推不拖,而是不找借口,雷厉风行。

  4、以规范化的服务满足客户。

  本次年会的意义:通过本次年会,让我们了解到"管控成本,提升品质,优化团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此次年会的每一个拓展项目都像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看到我们团队的优势,同时看到更多的是我们团队目前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资源的浪费,品质的恶化,组织架构的臃肿,就像三座大山一样阻碍着企业的发展。

  通过这一次年会,又让我们看到公司的未来与希望,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能清醒地意识到activa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公司在未来的日子里消除弊端满怀信心与希望。

  整个年会过程中的启发与体会:无论是拓展项目中的"从林练兵",还是"沙漠掘金",或者是"沙滩排练"都是我们现实工作的浓缩版,现实中我们很难看到或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在这里,不管是我们的优点还是我们的缺点都呈现在彼此的面前,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团队同真正团队之间的差距。自主性,思考性,合作性,优秀团队这三要素我们拥有了吗?

  怎样去优化我们的团队是摆在我们的急待解决的问题,为了企业的大而全使得整个企业变得越来越臃肿,臃肿的企业只会制造人员相互间推卸责任,部门之间扯皮,或者下级把上级下达的指令当作口号喊而不愿意去认认真真地执行。

  如何把年会中获得的经验和收获去运用和实践关系到本次年会的实效性,今天,我们activa这个团队不是为了夺得大力神杯而战在足球场上的球队,因为足球场上的淘汰赛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侥幸性,而我们的团队是一支为了完成一个光荣历史使命正在经历着长征的队伍,长征途中不存在侥幸,只有一步一步脚踏实地才能走完整个长征,而且征途中每一位成员都必须紧随大部队,脱离队伍就面临着死亡。在现实工作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的优势,不要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一切以自己为中心,我们要懂得虚心,懂得对自然规律的敬畏,懂得对自己行为的节制。

  虽然本次年会的一大主题为"管控成本",但年会某些部分就显得十分的浪费,例如在沙滩上的篝火晚会就造成很多食物的浪费,希望在下一次的活动中食品能按须分配,从而达到减少浪费的目的。同时也建议在下次的活动中能导入数据管理,使我们的物资,人力,时间都能得到很好的管理和管控。

  activa的宗旨"制造最好的遮阳伞,做同行业之龙头"。为了企业这一宏伟目标,为了企业能永续经营,我们必须降低我们的制造成本,不断的提升我们的产品品质,持续的优化我们的团队,这样,企业的永续经营才会有坚实的后盾。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我坚信,在后续的工作中,只要我们扎扎实实的工作,不断的学习,activa这个团队一定能够消除弊端,成长为更具战斗力,更具凝聚力的团队。

发展工作报告5

  一、乡村旅游发展基本情况

  蛟河市位于吉林省东部,长白山西麓,松花湖畔,幅员面积6429平方公里,人口47万。是全省7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拥有三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4A级景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国家森林公园;苏尔哈湖湾度假区被评为省4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黄松甸镇食用菌观光区被评为省银穗级乡村旅游示范点;“蛟河红叶”是吉林省秋季旅游的代表品牌,红叶旅游节更是中国节庆30年著名品牌。20xx年蛟河市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市,庆岭镇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镇,漂河镇富江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近年来,蛟河市围绕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产业优势,以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建设为切入点,打造具有蛟河特色的“生态旅游”品牌,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旅游产业的纵深发展。

  蛟河市是一个自然风光优美、历史文化悠久、民族风情浓郁、生态环境良好的旅游胜地,尤其是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乡野风光、民俗文化、民族特色十分鲜明而富有强烈的吸引力。在近年来的旅游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全市旅游业的快速增长与发展,蛟河市积极探索和实践发展乡村旅游的路子,乡村旅游已初具规模。20xx年,全市共接待游客75.3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36亿元。其中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36.3万人次,占全市总接待人数的48.1%,乡村旅游总收入1.97亿元,占全年总收入的58.6%。乡村旅游点达到258家,其中规模以上22家;从业人员达1.75万人,其中,农民为1.12万人,占从业人数的64%;农民人均从乡村旅游业获得收入3160元,收益率达34.6%。乡村旅游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发展乡村旅游主要做法及经验

  (一)政府主导,科学分工,全面开发乡村旅游建设。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乡村旅游发展战略,成立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市长任组长,分管农业和旅游工作的市委、市政府领导任副组长,各乡镇街(区)、农业、旅游、文化、建设、卫计、工商、交通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办公室设在旅游办,负责日常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路子。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协调配合,分工协作,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合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良好局面。二是加大投入,多元筹措乡村旅游发展资金。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落实中央出台的扶持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税费优惠政策,向上争取省、市的相关资金支持。积极吸取民间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投资乡村旅游项目。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或以自有房产、果园、林场等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通过“政府支持一块、企业投入一块、招商引资引进一块、全民创业增加一块”的投入模式,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四是突出“田园乡野”特色,打造乡村旅游品牌。积极顺应都市市民倾向亲近自然、热衷假日短途旅游的休闲趋向及消费心理,突出乡村旅游的“农味儿”,形成了“一带、三区、七个特色小镇”的休闲旅游空间布局体系。三是以高端生态产品拉动乡村旅游开发,蛟河市坚持打造高端旅游产品,强势推动品牌旅游景点建设,培育出“关东奇山”拉法山、“秋天童话”红叶谷、“森林浴场”庆岭、“小长白山”老爷岭、“关东九寨”冰湖沟、白石山国家森林公园、红叶岭国家森林公园、苏尔哈湖湾度假区、金蟾岛风景区、爱林度假渔港、松花湖滨湖度假区等22处较具影响的观光采风品牌旅游区。随着乡村旅游的多元化和品牌化发展,蛟河市推出了四季乡村美食项目。即:春品开江鱼,夏食农家菜,秋尝野山珍,冬吃年猪宴,形成了资源山水互动,游客远近皆往,人气冬夏皆旺的休闲观光圣地。

  (二)科学定位,合理规划,推进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蛟河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实际出发,在充分调研论证和探讨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确立乡村旅游发展的目标任务,科学制定了《蛟河全域旅游发展规划》、《蛟河市旅游总体规划》、《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白石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红叶岭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配套完成了《蛟河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插树岭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编制实施详细规划,并主动与城乡建设规划、农业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以及交通、土地等专项规划对接。规划在空间布局上实现“一带、三区、七个特色小镇”。“一带”即以国家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为契机,以拉法山、白石山、红叶岭三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为核心,打造长吉图森林生态文化旅游带,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品,为吉长两市提供休闲度假产品。“三区”即打造以拉法山、蛟河新区为核心的养生康体文化旅游区(温泉、登山健身);以松花湖为核心的休闲度假文化旅游区(金蟾岛、额赫岛、滨湖度假区);以拉新战役、国共谈判、韩恩高级农业合作社为核心的经典红色旅游区。“七个特色小镇”即打造以插树岭为核心的关东民俗风情小镇;以窝集口为核心的农家生活体验小镇;以庆岭鱼街为核心的特色美食小镇;以黄松甸食用菌基地为核心的长白山特产小镇;以新站长白山酒业为核心的葡萄酒文化小镇;以乌林乡为核心的朝鲜族民俗文化风情小镇;以富江村为核心的最美传统村落建设。

  (三)强化政策扶持,优化发展环境,助推乡村旅游发展

  自20xx年以来,蛟河市先后出台了《蛟河市乡村旅游优惠政策》、《蛟河市关于鼓励支持旅游创业的若干政策》、《关于深入开展全民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安排意见》、《关于支持鼓励下岗从业人员创业促就业的优惠政策》、《加快蛟河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蛟河市旅游专项资金扶持奖励办法》。通过这些政策,为休闲旅游创业降低收费标准20余项,废除收费项目6项,为创业者减负3000余万元,共为乡村创业个体工商户提供政府扶持贴息小额贷款4.6亿元。从事乡村旅游创业个体工商户享受3年返税,极大地调动了乡村旅游创业者的积极性,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四)健全工作体系,完善管理机制,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水平

  制定了《蛟河市乡村旅游管理制度》等八项制度,加强对乡村旅游管理。采取市、乡、村三级联动机制,围绕信息服务、创业辅导、融资担保、教育培训等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加强对乡村旅游经营户经营行为的规范管理,推进乡村旅游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协调旅游、土地、林业、消防、公安、交通等多部门共同为乡村旅游企业服务,形成各相关部门共同扶持、联合管理的工作机制,保证了乡村旅游的健康有序发展。

  (五)加强基础建设,完善旅游设施,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蛟河是四通八达的交通要地,地处东北亚经济圈核心地带、东北三省轴心位置、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中间节点,京图和哈图两条铁路、长珲高速、高铁、302国道、省道榆江公路贯穿全境。随着国家长吉图战略的深入实施,蛟河市全境纳入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吉珲铁路客运专线建成通车,蛟河并入省城一小时经济圈、吉林市半小时经济圈,成为吉长两市“后花园”,初步形成了连接三省一区的交通网络。加强了城市供水、供电、通信、道路、公共交通、道路标识牌、停车场、卫生厕所、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近三年全市累计投入整治资金2.1亿元,植绿化树432万株,栽花种草美化面积610万平方米,修建围墙17820延长米,改厕880座,建垃圾站132个、垃圾填埋点29个,安装路灯720盏,修建文化广场9.2万平方米。20xx年,全市实现农村泥草房改造1647户。

  重点建设了以庆岭鱼街、插树岭、窝集口、富江、黄松甸等为主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拉法山旅游景区管理有限公司共投入资金3亿元,重点开发了拉法山、庆岭、红叶谷、老爷岭、冰湖沟等景区,建设了拉法山宾馆、红叶谷宾馆两个星级宾馆;吸引域外资金1.7亿元,建成了关东第一漂、插树岭峡谷漂流、高速蛟河服务区庆岭活鱼村、长白山酒业山葡萄观光园等旅游项目;结合“全民创业”活动,制定了鼓励和扶持的优惠政策,催生黄松甸食用菌旅游购物市场、松花湖渔家乐度假区、插树岭农家小院、苏尔哈湖湾度假区、爱林度假渔港、富江花海景区等乡村旅游项目的建成。

  (六)创新发展模式,全面推进乡村旅游开发

  结合实际,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实践,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促进了蛟河市乡村旅游健康快速地发展。

  1.景区带动型模式

  景区带动型模式,是以目前已经建设完备的重点旅游景区为核心,把旅游景区的部分服务功能分离出来,吸引和指导周边乡村的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从而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红叶谷、拉法山、冰湖沟、老爷岭景区,带动了庆岭镇解放村、庆岭村,松江镇爱林村、临江村,拉法街十八垧地村、拉法村上千户农民直接参与接待和服务。

  2.乡村组织型模式

  乡村组织型模式,是以具有丰富旅游资源、交通进入条件较好、又有一定经济发展基础的乡村为依托,通过乡镇(街道)政府有组织地引导农民经营户,按照统一规划和建设的要求,发展旅游接待设施和配套服务,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如松江镇插树岭村、庆岭镇活鱼街等。

  3.公司加农户型模式

  公司加农户型模式,是对具有旅游特色的乡镇,通过引进有经济实力和市场经营能力的企业,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指导村镇居民开发住宿、餐饮接待设施,组织村民开展民族风情、文化旅游活动,形成具有浓郁特色和吸引力的乡村旅游产品,吸引和招徕县内外、省内外乃至国内外旅游者。如黄松甸镇花园村、伟光村,白石山镇富强村、夹皮沟村等。

  4.综合开发型模式

  综合开发型模式,是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的乡镇,由政府主导进行乡村旅游的规划设计,投入资金建设和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开发核心景区景点,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建设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引导城乡居民参与旅游接待服务,促进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如松江镇等。

  (七)多点营销,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1、节庆活动营销

  举办中国吉林长白山红叶旅游节。自20xx年起,连续举办了15届中国吉林长白山红叶旅游节,蛟河红叶成为吉林省秋季旅游的代表品牌,红叶旅游节被评为中国节庆活动30年著名品牌,并被列入中国旅游节庆活动名录。15届红叶旅游节期间,累计接待游客780多万人次,累计直接旅游收入14.2亿元。红叶旅游节新增就业13000多人次,培育旅游村屯10余个。

  举办窝集口采摘节。窝集口村位于蛟河市天岗镇境内,窝集为满语,意为森林之地。史载康熙皇帝曾东游到此,欣然吟诗《阅窝稽》。央视热播的电视剧《种啥得啥》于此拍摄。窝集口村有果园280公顷,年产果品4950吨;窝集口煎饼是省内名牌,有2个煎饼加工厂,20余家规模加工户,年加工煎饼700余吨。每年9月,在此举办吉林蛟河窝集口采摘节,主要活动有:果园观赏、果品采摘、农村生活体验、农家风味品尝等。

  举办插树岭关东民俗旅游节。插树岭位于蛟河市松江镇境内、红叶谷景区沿线,因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插树岭》在此拍摄而闻名。主要旅游项目:插树岭峡谷漂流、关东大院民俗展示、《插树岭》拍摄地参观、农家乐体验(在农家吃、住、游,体验淳朴农村生活)。现有26户农家乐接待户,可同时接待2300人左右。每年9月,在此举办插树岭关东民俗旅游节,开展关东民俗婚礼、关东民居生活体验等各种主题活动。

  举办黄松甸食用菌特产旅游节。黄松甸镇位于蛟河市东100公里、长白山脉威虎岭下,幅员面积623平方公里。该镇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发展食用菌产业,建设农业生态园,该农业生态园是全省最大的食用菌科技示范园,是东北地区最大的食用菌生产、销售集散地。20xx年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中国黑木耳之乡”称号。20xx年,黑木耳种植技艺被列入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xx年,该地年发展食用菌8.46亿袋,生产食用菌2万余吨。20xx年开始举办食用菌特产旅游节,以农业观光、食用菌科普、采摘、食用菌农家宴、食用菌特产品购物为主题活动,每年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通过食用菌产业拉动,旅游带动,该镇97%的农户已经走向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的道路。

  2、旅行社营销

  坚持“精品营销”、“诚信营销”和“情感营销”相结合。每年组织旅游企业,分四个季度外出到珲春、延吉、吉林、长春、哈尔滨、大庆、松原、四平、辽源、沈阳、等东北主要客源市场,与当地旅行社对接,开展系列营销活动,目前,我市已于350多家旅行社建立了合作关系。

  3、展会及主题活动营销

  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类旅游交易会、博览会、发布会、推介会等活动,利用一切机会展示蛟河乡村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和旅游形象。

  三、发展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

  蛟河市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不仅探索和创造发展乡村旅游的典型模式,丰富旅游产品内容,合理引导消费,推动假日旅游的发展;而且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对带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促进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发展工作报告6

  民营经济,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党和国家政策的鼓励和引导下,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成分,成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着力发展民营经济不但是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主要经验,也是我国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工业化进程的主要方向和根本着力点。

  一、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

  发展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规律的客观要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选择,发展民营经济是增加群众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是我们打造工业强市的战略举措。

  改革开放25年来,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主要表现在通过民营经济的日益兴起和蓬勃发展,逐步形成了民营经济为主导的发展特色。分析我市目前的经济结构,除电业、通信、金融等国家垄断行业外,其他经济组织几乎全部为民营经济;按行业分布来看,涉及煤炭、建材、耐材、造纸、饮食服务等,涵盖了各个行业门类,基本形成了民营经济一统江山的局面。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在民营企业工作的人员近20万人,到20xx年底,我市共有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的总数已达2.7万家,从业人员近20万人,完成增加值85.2亿元,占GDP的比重为86.6 %,纳税总额占全市税收的四分之三左右,对财政税收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保持社会稳定和繁荣经济起到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民营经济以其自身强大的生命力,渗透到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民营经营单位占我市全部经营单位的94%。我市的耐材、造纸、建材、煤炭等支柱产业中,民营经济已经形成了产业群,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聚集效应逐渐显现,是我市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具活力的增长点。全市790家耐材企业中有745家为民营企业,其中规模企业55家,年产超5000吨的有78家。造纸行业中有400多家民营企业,年生产能力达100万吨,超5000吨的有87家。400多家建材企业、200多家煤炭企业以及100多家服装加工企业中,大部分都是民营企业。20xx年我市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省第二位。可以说,没有民营经济的发展,就没有我市今天的发展局面。民营经济是推动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没有民营企业的发展,就没有工业经济的发展;没有民营企业的壮大,就没有工业强市目标的实现;没有民营经济的扩张,就没有全市经济的腾飞。作为在我市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民营经济,对实现工业强市目标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二、我市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市的民营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要把发展的良好势头保持下去,在现有的基础上取得新突破、新发展、新成绩,必须对当前的新形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充分认识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观念不够解放,认识还有相当差距,仍有相当的同志思想僵化,对民营经济和快速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抢抓机遇的意识不强,加快发展的力度不够,使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的速度与加快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二是缺乏正确的引导、监督和管理。我市民营企业从事传统产业多,从事深加工、高科技、高附加值以及外向型的企业少;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相对薄弱,结构不合理、规模小、档次低;生产性企业少,服务性行业多,重复建设的项目多,其原因是对民营企业的发展缺乏全面的引导、监督、管理和服务。三是部分企业经营者素质不高,管理水平落后。一方面是文化素质不高,民营企业中有大专学历以上的专业人才很少,具有高学历的高技术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另一方面是经营管理水平落后,大部分是凭经验闯天下、看胆略撞财运,缺乏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经验和进行资本运作的能力,小农经济、小富即安的观念根深蒂固。四是集约化程度低,形不成规模效益,集聚度低,配套度低,多数处于“小、散、乱”状况。五是环境不够宽松,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棚架”,落实不力,民营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有利争着管,无利都不管”,中小企业担保、贷款难问题得不到解决,为民营经济服务的机构、中介组织、商会、行业协会等不健全,常常出现自己打自己现象,损失了相当一部分利润;外部环境仍不宽松,政策服务措施不完善,“四乱”虽有所收敛,但变相收费仍时有发生,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

  三、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几点想法

  市委二届三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确立了“打造工业强市,再创经济优势”的发展战略,明确了新密经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重点和发展方向,提出要以民营经济为主导,重点抓好50家非公有制企业,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完成65亿元的目标。围绕这个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在打造工业强市的战略实践中,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投身民营经济建设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总开关。不破除保守、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的束缚,就难于实现新局面的开拓。分析我们与沿海地区的差距,我们缺少的就是先进的发展理念,思想还不够解放,缺少敢闯、敢拼、敢为人先的创业激情,抢抓机遇的意识还不够强。因此,要结合贯彻十六大精神,围绕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这个主题,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工作深入扎实地开展下去。在广大干部和群众中彻底破除旧的思想束缚,充分认识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真正做到放心、放手、放胆发展民营经济;彻底破除“等、靠、要”的思想,营造社会竞争激励氛围,形成不甘落后、开拓进取的精神,在发展民营经济主战场中一显身手;彻底破除“小农经济”和小生产习惯势力的束缚,鼓励个体私营业主把“生意”做大,促进企业上规模、上档次,提高科技含量,逐步向集团化迈进。

  (二)完善政策配套,为民营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必须提供全方位的政策保障,做到政策上更优惠,环境上更宽松,管理上更科学,服务上更周到。首先要放宽政策,即对各部门、各行业的有关民营经济发展的规定进行认真清理,取消限制性规定,减少办事程序。其次,要充实完善扶持政策,放宽民营经济的准入条件,降低市场门槛。除国家有特别规定和明令禁止的,要允许民营企业与公有制企业平等地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平等地参与各类产业开发,平等地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允许个体私营业主参与到国有企业多种形式的改革中,并提供平等竞争的政策保障。同时要协调金融部门积极给予个体私营经济及时有效的资金支持。第三,要充实完善保护性政策。确保个体私营企业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要从政策上明确个体私营企业用工、分配和经营自主权,禁止非法干涉。第四,通过各项政策的配套完善,确保民营企业享有与国有企业平等的资源利用、平等的投资融资、平等的税费负担、平等的市场准入、平等的社会保障五大权利,真正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平等地位。

  (三)加强政策宣传,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当前全国经济形势出现了几个明显变化,既由短缺经济变为过剩经济,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小企业的粗放经营逐步让位于大企业的理性经营;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逐步起基础性作用。同时,为防止经济过热,整顿经济秩序,国家新出台了一系列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这对民营经济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虽然我们常讲发展民营经济应该不限速度、不限规模、不限比例、不限范围,但产业引导还是必要的。作为地方政府,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科学规划,培育特色优势,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为民营企业及时提供政策服务,提供一些风险小、效益好的项目。

  (四)加大协调,搞好服务,为民营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事关我市经济发展全局,涉及政府、企业和社会方方面面,必须上下联动,齐心协力,形成合力,切实加强对民营经济工作的领导和协调。一是要把发展民营经济摆到突出位置,加大支持力度,重视发挥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作用,把民营经济作为政府服务的主要对象和任务,把服务好民营经济的发展作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切入点,及时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进一步理顺民营经济管理体制。很多部门的职能都涉及到民营经济,却没有一个为民营经济进行综合协调、提供综合服务的专门机构。特别是要结合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切实搞好效能监察和投诉案件查处工作,严肃查处“三乱”行为和破坏民营经济的行为。

发展工作报告7

  一、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外部经济环境极其复杂严峻,稳增长的任务极其艰巨,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稳增长、促和谐”为全年经济工作主线,按照市六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继续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开放兴市、产业立市”发展战略,着力强化项目支撑,着力帮扶企业发展,着力加快城乡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一年来,计划执行情况总体是好的,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经济保持较快发展。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7。8亿元(预计数,下同),同比增长13。5%,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44。9亿元、125。7亿元、67。2亿元,增长3。5%、19。3%、11%;财政收入13。28亿元(不含基金),增长23%;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增长3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9亿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9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78元,均增长15%。

  (二)项目投资效果显著。

  针对今年以来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坚持把抓项目扩投资作为稳增长的首要举措,“项目建设年”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全市共完成重点项目投资68亿元,同比增长51%。争取中央、省预算内投资及各类专项建设资金6亿元,重点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公路、农田水利、农网改造、城镇供水和污水管网、农村饮水安全、生态环境、政法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等方面;申报XX年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项目140多个。成功争取市行政中心、s311、韶山至水府干线公路、韶山核心景区外环公路、污水处理厂城北先导区配套管网、东山学校红色旅游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获省立项批准。加大项目招商、融资力度,共引进内资35。5亿元、外资5000万美元,落户亿元项目11个;新增银行贷款15亿元,政银企对接项目55个。用地报批成效显著,共批回新增建设用地129。5公顷;项目征拆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我们坚持把稳增长与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把调结构与帮企业、扶产业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农业生产再获丰收。粮食总产过60万吨,实现“九连增”,出栏肉猪200万头,建设良种高产油茶林1万亩,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总数达到3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98家。工业经济继续壮大。全部工业总产值达到415亿元,同比增长22。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390亿元,同比增长25。7%,尤其是园区经济实现新的跨越,经开区全年产值达到106亿元,同比增长51%,入园工业企业总数达到95家。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省级旅游强市创建扎实推进,红色旅游、休闲旅游不断升温,东山书院、陈赓大将故居分别获评4a、3a景区;商贸持续繁荣,物流业加快发展,房地产继续保持较快发展。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全面超额完成,单位gdp综合能耗下降8%,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削减16%、5%、3%、5。6%,出台并实施“xx”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四)城乡建设力度加大。

  以四区(经开区、水府示范区、东山新区、城北先导区)为重点的发展平台加快打造。经开区扩区工作正在开展,项目建设持续掀起热潮,目前在建项目38个,其中企业项目28个、基础设施项目10个,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完成征地XX亩;水府示范区正在高起点编制总体规划及水府庙水库流域保护规划,国家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成功落户,库区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的显著成效;东山新区建设步伐加快,小康路、府前路即将竣工,滨河南路三期和西线工程加快建设,镇湘楼竣工,特别是行政中心如期启动,为新区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城北先导区迅速起步,滨河北路五期至g320连接线、302道路、新夏梓桥路竣工通车,403道路、湘韶线城区段进展顺利。老城区提质改造力度加大,完成东山大桥维修改造、北正街、云门寺广场改造和33条社区道路硬化。市域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加快推进。火车站即将通车营运,信息广场完成征拆,湘韶线、灰虞线、s209交工验收,易湘线年底将竣工,沪昆高铁、长韶娄高速、潭市和水府连接线加快推进,xx至湘潭城际快车道、长株潭外环高速已启动前期工作,g320、娄湘线、棋翻线、花灰线、湘青线大修改造正在实施;涟水综合治理列入了大江大河主要支流治理笼子;泉塘220千伏变电站扩改工程竣工投运,中石油天然气管道、中石化成品油管道进入扫尾阶段。城乡统筹步伐加快。

  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正式启动,城市格局和市域城镇体系格局将得到全面提升,小城镇建设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年新建和改造乡镇农贸市场7个,完成农网改造153个村,硬化农村公路200公里,除险加固病险水库31座,改造大山塘1600口,解决6。2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深入开展了城乡环境卫生同治,出台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实施意见及行动计划,启动了棋梓、龙洞、东郊三个乡镇的示范试点建设。

发展工作报告8

  20xx年11月24日-27日,本人参加了第九届中国有色工业炉窑工程节能减排技术与装备发展论坛。该论坛于25日在南昌金陵大酒店召开,26日由协会组织参会人员去贵溪冶炼厂参观。下面将论坛和参观的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25日上午8点30分论坛开幕,先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赵家生、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陆志方、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方云先后致辞。上午9点至中午12点30分,先后由东北大学、昆明大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江铜集团、铜陵有色公司等十多家公司发表了报告。下午1点30分到晚上19点,冶炼技术、固废处理、耐材应用、金属加工及相关配套分论坛和工业煤制气分论坛,又有二十多名专家进行了报告。

  25日的论坛,主要针对铜的冶炼过程中,涉及到铜的冶炼技术、冶炼炉窑、冶炼燃烧原料、炉窑耐火材料以及冶炼烟气排放等多个领域。

  与金威铜业有关的内容不多,仅有一个《细晶粒超级锡磷青铜带退火工艺的研究》。由江西铜板带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师刘羽飞报告。该公司生产的C5191、C5210、C5240等锡磷青铜有些开关复杂、折弯半径小、折弯角度大的端子、深度较大的深冲件及一些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反复按压的电子器件会出现折弯深冲开裂及按压失效技术 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他们的解决方案:一是在水平连铸时引入电磁铸造技术,起到减少反偏板及细化晶粒的作用;二是采用铸坯预压下再均匀化退火技术,细化开坯后产品晶粒组织;三是调整在制品中间退火工艺,细化在制品晶粒组织;四是调整成品加工率,减少不均匀变形,提升产品弯曲性能。通过引入电磁铸造,在磁场力的作用下,使金属液由无序凝固变成有序凝固,减小反偏析。金相试验表明铸坯晶粒明显减小。通过调整退火温度和退火速度,发现在制品晶粒度也有明显减小。

  研究表明通过对锡青铜整个生产工艺流程的优化,在化学成分不变的情况下,成品的延伸率、屈服强度、晶粒组织及抗折弯性能有明显的提高,解决了客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折弯橘皮开裂等技术难题。

  26日,从南昌乘车前往贵溪市江铜集团贵溪冶炼厂。上午11点到达江西铜业加工事业部铜材公司铸轧分厂,匆匆一行人仅15分钟就参观结束(不给细看)。该铸轧分厂引进美国南线公司的竖炉生产线,在线连铸连轧年产22万吨铜杆(还有一个分厂年产15万吨)。

  下午,坐车参观了冶炼厂的控制中心、闪速炉车间、转炉车间、阳极炉车间。由于人员较多,加上冶炼厂限制,参观很快结束。

发展工作报告9

  我校在年认真开展教育质量推进年、深化年活动,始终紧扣“三个任务”、锁定“三个目标”,加大力度、增强措施、狠抓教育质量建设,成效明显。为总结经验,发扬成绩,现将年的工作业绩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1.全镇上下抓教学质量的意识明显增强。年全镇各中小学校积极响县教体局、镇中心学校的号召,根据本校实际制定“教育质量建设推进年”“深化年”活动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开展教育质量大讨论,统一认识,质量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心,教学的中心地位得到加强,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挂帅,各部门共同抓教学的局面,全镇33所中小学都牢固确立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建立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导向、激励和保障机制。各学校从狠抓教学常规入手,规范教学行为,经常开展教学研讨活动,集体备课活动,校长经常推门听课,学校抓教学质量的氛围有了明显的增强。镇中心学校对“教育质量建设年”、“深化年”活动高度重视,定期召开““教育质量建设推进年”、“深化年”活动工作调度会,总结推广在“教学质量推进年”、“深化年”活动中的好做法和典型经验,部署下一步工作,教学质量年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县教体局曾多次到我镇对落实新课程计划、教学常规及“教育质量建设年”、“深化年”活动的进展情况进行了随机抽查,总体情况良好。

  2、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得到确立,学校管理规范。全镇各中小学校都能够以教育质量建设为中心,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围绕教学抓管理,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各中小学校校风、教风、学风明显改进。大部分学校校长都能够深入课堂、关注教师,积极参加教师的教学活动。镇二初中丁校长两年听课600余节,为教学工作决策掌握了一手信息。广大教职员工严格落实备、讲、辅、批、考、评、补等各个环节工作要求,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积极开展课程研究,努力探索教育规律,改革教学方法,大幅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各学校规章制度健全,工作计划内容翔实,安排合理。

  3、教育质量建设气氛浓厚,广大教职工工作积极性高涨全镇33所学校都根据“教育质量建设推进年”、“深化年”活动安排和考评办法,研究制订了提高教育质量的过硬措施和翔实可行的各项工作计划,修订完善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和细化了考评办法,量化了考评标准,制订了奖惩措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从管理层到教师都有高度的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人人思奋进,人人讲质量,在思想上有压力,在工作上有动力,体现了积极向上,求真务实的良好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如今,我镇整个教师队伍正气得到弘扬,广大教师求知欲不断增强,要求学习、提高、充电,要求业务机构给予专业指导。全镇从中心学校领导到各校校长到每位教师都在研究教学,服务教学,围绕质量建设抓管理,形成了凝心聚力抓质量的良好态势。

  4、常规教学工作规范,积极推进了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我镇大部分中小学校都能够全面开设课程,开足课时,能够按照教学规范要求指导和监督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对平常业务检查作了详细记录。广大教师教学工作扎实认真,严格教育和管理学生,认真研究教材,学习课程标准,科学把握和使用教材,教法灵活,教案撰写、备课和授课能够同步进行,对学生作业做到全批全改,做出激励性和启发性的评语,对学生学习给予科学指导。镇中心小学努力创新课堂教学,推行“五种模式”教学,即接受式、主体式、活动式、探究式、互动式多种教学模式相互渗透,努力推进“六个转变”,即从主智教学转变为全面教学,从注入式教学转变为探索式教学,从封闭式教学转变为开放式教学,从静态教学转变为动态教学,从专制式教学转变为民主式教学,从单一化教学转变为多元化教学。二初中坚持集体备课,分学科集体研究教材,进行逐单元、逐课节分析,每人分工撰写2-3节教案,供同头课教师灵活使用,并在课后反思,进行总结。一初中设立教师个人业务档案,将教师各项业务评比考核结果记录在案,为质量建设最终评比提供了可靠数据。二初中自创自编(晨星报),已发学生作文、教师范文130多篇,其作文评价教学法正在研究和推行。二初中在学习借鉴“杜郎口教学法”、一初中在学习借鉴“洋思教学法”上均取得阶段性成果。二初中徐青峰同志的情景再现作文效果明显,张军见的思想品德课与语文课的结合体现了学科兼融。一初中付书红、今秋新分特岗教师马兰坤、高扬、蔡建丽等同志的教案撰写、作业布置、课后反思特别优秀,很有指导和借鉴意义,二中郭晓红、郭红同志的教案内容详实,思想创新,操作性很强。全镇相当一部分教师掌握了课件制作技术,有能力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发展工作报告10

  本世纪初,作为农业新经济形式和新型载体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在我县应运而生,在推动农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园区面临着设施老化、运转困难等诸多问题,如何定位园区的功能、激发园区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近期,由县委办公室会同林业、农牧等部门,就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长远发展作了上深入地调研与思考,现报告如下,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园区基本情况

  农业示范园区始建于20xx年3月,由园区管委会负责经营管理,20xx年8月,县委、县政府将管理权及人员整体移交给镇政府。园区管委会与镇龚阳村农民签订了15年的土地租赁合同,租赁土地1148亩。5年来,县镇两级共投入资金1134万元,相继建成了302.5亩的优质核桃种苗繁育基地一处,20xxm2智能自控温室一座,二代节能日光温室39座,配套建设了供暖、供电、供水、交通、绿化等基础设施。

  园区管委会按照“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原则和县委办(20xx)6号会议纪要精神,组建了园区核心企业“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现有资产共计438万元,包括房屋5间、智能自控温室1座、二代节能日光温室39座;现有核桃基地187亩,药材基地50亩,绿化苗木繁育基地30亩。截止目前,公司负债67万元,累计经营性亏损69.1万元。

  园区成立以来,先后引进了核桃新品种14个;刺柏、云杉等绿化苗木品种11个;花卉、蔬菜、食用菌品种46个。有关山林管局苗木繁育中心、农牧局疾控中心等4个单位,基本形成了“核桃苗木栽桩,绿化苗木主导”的产品结构布局,特别是核桃产品加工包装,提升了农业知名度。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土地问题。在建园初期,园区土地按照“反租倒包”的形式,与农户签定了15年的租赁合同,目前已不符合国家的土地流转政策,这是制约园区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二是设施陈旧老化。20xx年修建的39座日光温室已连续生产5年,部分设施严重老化,导致温室保温性能差,冬季已不能正常生产。三是资金投入困难。园区发展资金主要依靠政府投入,投、融资渠道狭窄,园区发展经营所需的资金无法解决,发展规划得不到落实,发展壮大的目标无法实现。四是没有发展优势。园区自成立以来先后与临洮新兴花卉公司、食用菌技术研究中心、兰州市农科所、市农科所、农校等科研单位和企业进行过技术合作,但最终都没有形成固定的技术协作关系,园区在技术、品种以及人员素质上没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科技含量不高,效益低下,因而带动能力不强,辐射面不宽。同时,由于园区生产规模小,产品进入大市场缺乏价格竞争优势,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五是债务大、负担重。园区公用部分土地租赁费县上解决至20xx年,20xx年起每年16万元的土地租赁费由园区承担,成为园区的一个沉重负担。同时,公司外欠帐务多达20万元,回收困难,直接影响到园区正常生产经营。

  三、对策建议

  1、利用现有设施培育优势产业。一是把握近年来小城镇开发和城市扩建的机遇,开发引进适合当地气候环境的高档次绿化苗木。二是利用现有设施,引进技术和人才,发展油桃、杏子、西瓜等反季节林果业。三是借助矿区蔬菜消费量大的优势,在设施农业区大力发展反季节中高档精细蔬菜,建成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通过培育优势产品,逐渐形成园区的特色优势,促使其不断发展。

  2、努力提高科技含量。一是与农业院校、农业科研单位建立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通过高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来提高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从而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二是聘请已退休的专家、教授,担任园区长年技术顾问,指导园区科技试验推广。

  3、保证农民利益不受损。入驻园区的单位土地租赁费欠帐较大,导致每年土地租赁费不能及时兑付给农民,引发不稳定因素。园区管委会要想方设法,及时兑付土地租赁费,坚决杜绝给农民打白条或拖欠的现象。在土地流转上,要在《土地承包法》许可的范围内,允许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实行保底分红,规范农民与园区的关系,更好地维护农民利益,更好地推动园区规范化发展。

  4、创新体制机制。对目前的区域功能重新定位,通过招商引资走整体承包经营的路子,引进龙头企业经营管理。目前,可以依托地产药材优势,新建一个药材加工厂;依托核桃生产优势,招商引资新建一个核桃系列产品加工厂,通过龙头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切实带动园区发展。园区管委会主要从事宏观指导、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服务等工作。

发展工作报告11

  一、重点工作

  1、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完成情况。第一季度,全县共开展送戏下乡38场,占全年总任务的41.7%;开展农村文体活动36次,占全年总任务的39.5%;开展送电影下乡945场,占全年总任务的24%。

  2、新闻外宣情况。新闻用稿统计1月份、2月份市里己经反馈,3月份还没反馈。1月份上省台3条,市台33条,其中头条3条,全市排名第二。2月份,上省台4条,市台25条,头条3条,全市排名第四。

  3、招商工作。3月份深圳华影投资有限公司董中长蔡炳林到考察,拟投资兴建一家集数码电影院文化,商业活动为一体的华影时代电影城,项目总投资1亿元。县委刘书记陪同了考察,并进行了初步洽谈。

  4、乡镇综合文化站设施设备完善工作。1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主体工程己基本完工。2月份,我们通过政府采购,为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采购了投影仪、电影、音响、办公案椅等设施、设备,并投入使用。剩余9个综合文化站的设施、设备采购工作拟于第2季度完成。

  二、重点项目

  文化艺术中心是今年全县的重点项目,也是全市的重点项目。第一季度正在做地质勘探,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力争第二季度完项目前期工作。

  三、文化产业

  我县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部门文化产业20xx年主营为9197万元,其中文化部门产业主营收入3740万元,广电部门产业主营收入657万元,新闻出版部门产业主营收入4800万元。今年第一季度全县文化产业主营收入10116万元,其中文化部门产业主营收入4114万元,广电部门产业主营收入722万元,新闻出版部门产业主营收入5280万元,第一季度文化产业增加值为919万元。

  四、现阶段工作上的困难

  因文化体制改革,剧团等单位的干部职工人心有些不稳定,建议县委、政府参照市里及兄弟县市的做法,改革单位向好的方面改,妥善安置好现有人员。

  下一步工作打算:

  第一、以“三项活动”为抓手,推动农村文化活动的繁荣。完成送戏下乡演出116场,开展综合文体活动90场次,送电影下乡3975场。

  第二、以构建文化活动网络为目标,培植一批农民文化专业户。采取资金扶持、艺术指导以及活动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大对业余文化团体和农民文化专业户的培植力度,力争每乡镇发展1—2个业余文化团体和农民文化专业户。

  第三、以重大节庆日和活动为载体,抓好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大型的节庆文化、广场文化等活动4次以上。

  第四、以项目落户为目标,积极抓好招商引资工作

  第五、以提高新闻上稿量为目标,抓好新闻宣传报道工作。建立新闻宣传工作例会制,每月集中分析情况,策划报道重点、落实任务,力争上稿量取得大突破。

  第六、以实施重大文化项目带动为战略,抓好重点工程项目申报、建设工作。重点抓好县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工程建设工作,积极做好文博等文化项目的申报工作。

  第七、以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目标,抓好城乡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抓好乡综合文化站设施完善和“农家书屋”申报、管理工作;抓好村级文化活动室的创建工作;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作。

  第八、以挖掘、保护历史文化为重点,抓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是20xx年,拟申报“鳌鱼灯”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二是拟申报“三角班”和“山歌”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三是积极配合县滨江路的改造工作,加强县城明古墙的抢救性保护维修工作;四是积极配合省考古所,做好峡江水利枢纽淹没区文物保护工作;五是做好省保单位护吉大庙等文保单位的保护性维修工作;六是对《古代历史名碑刻珍拓展》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展示服务功能。

发展工作报告12

  一、公交车辆更新步伐明显加快

  羲通公交旅游集团自筹资金5700多万无,先后九次更新了公交车辆。第一次是年4月,购置8辆华新牌大客车,开通24路公交线路;第二次是年7月,购置10辆华新牌大客车更新了21路公交车;第三次是年6月,购置12辆长安大客车,开辟22路公交线路;第四次是年3月,购置25辆长安大客车和12辆友谊大客车,更新了2路和31路公交车;第五次是年7月,购置16辆金龙大客车和12辆友谊大客车,更新了6路和33路公交车;第六次是年 12月,购置39辆福田大客车,更新了1路、和26路公交车;第七次是年3月,购置17辆福田大客车,更新了9路公交车;第八次是年8月,购置10辆友谊大客车,更新了12路公交车;第九次是今年5月份,购置24辆金龙大客车更新了2路公交车。截至目前,全市开通公交线路达34条,投入运营的公交车辆达到315辆。高起点规划和高强度的投入,促进了公交运输装备和公交服务质量的全面升级,对于提高天水城市品位、解决市民出行难问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公交线网布局进一步优化。

  积极开展公交线路资源优化利用研究,市交通运输部门按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总体要求。先后多次优化和调整现有的公交线路,着力解决结构不合理、密度低和重复率高等突出问题。针对全市还有一些路段存在公交盲区和郊区公交线路被人为地分割,导致出租车、班线车和公交车抢占线路资源,客运市场存在恶性竞争等突出问题,积极稳妥地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战略。年春节期间,由于区中梁乡班线车量运力不足、车辆严重超员、服务质量差等问题,市交通运输局决定由羲通公交旅游集团直接收购原班线车经营者的经营权和车辆,并允许投放8辆公交加班车,执行公交票价,大大提高了该线路的服务质量。此后,进一步把公交线路向区皂郊、中梁和麦积区麦积镇等城乡结合部延伸,直接改善了当地群众的出行条件。

  三、公交运营管理科技含量有了质的提高

  推进公交系统网络化、信息化、自动化进程。加强现代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在公共交通领域的推广和应用。市交通运输部门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出台了天水市两区公交票制票价改革及公交ic卡实施方案》并通过了公开听证。按照此方案,当年羲通公交集团在城区内运行的232122232426路公交车上安装投币系统和ic卡票务系统,大大提高了公交运营效率。又举行了2路、31路新车投放暨麦积区公交ic卡实施启动仪式,群众乘坐上述线路的公交车实现了一票制”投币乘车或ic卡刷卡乘车。年11月,羲通公交集团和电信公司合作,广场举行了翼卡通手机刷卡启动仪式,市民可以到几个定点的电信营业厅就近充值,大大提高了公交服务的便捷性。公交票制票价改革后,群众积极涌跃购卡,截止年12月底,全市范围内共计发售各类公交ic卡18.6万余张。其中:持老年卡29078人;持学生卡58588人;持成人卡94612人;持惠农卡2974人。实行“一票制”和公交ic卡后,取得了十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是公交运营效率明显提高,实现了公交自动报站和无人监控,公交企业内部人员管理上落实了各层面的刷卡”管理(如加注燃油、各项行车记录和考勤等)二是服务质量明显提高,群众乘车更加舒适、快捷,乘务人员与乘客发生矛盾冲突的数量大幅度减少;三是公共交通的公益地位更加突出,惠民政策的落实更加透明。经市公交调研组精确核算,不计算企业对各类持卡乘客20%让利和一级残疾人、盲人、残疾军人免费部分的情况下,仅年度企业承担社会公益性支出

  达1100余万元。四是有力地促进了公交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从源头上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五是ic卡的大量应用在完成收费的同时也完成了信息采集、数据汇总分析等多项功能,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发展工作报告13

  我市旅游业现状:我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xx等国家风景名胜区,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民族众多,民族文化繁荣;生态保护良好,气候四季宜人。但由于我市旅游业起步较晚,各种旅游资源未被充分利用,滤布旅游经济尚未真正形成,“优秀旅游城市”还处于有名无实阶段。

  我市旅游业发展的建议:要想真正做强、做大我市旅游业,必须摸清家底,扬长避短,在全国皆搞旅游的大环境下,独树一帜,脱颖而出,就旅游业全国大环境而言,北方主要是“看文化”,南方主要是“游山水”。作为南方城市的xx,肯定要围绕山水、生态作文章。就省内而言,我省是旅游大省、民族文化大省,各县市都在做旅游的文章。不可否认,现在我市的旅游业,民族文化与经济建设是相对脱离的,景区就是单纯的自然景观,民族文化旅游就是单纯的民族村寨,但在全省范围而言,比景点,我们的景区知明度比不上黄果树瀑布、龙宫、荔波小七孔等;比民族文化旅游,我们比黔东南起步晚、发展慢。以短击长,无疑是自寻死路,这也是我市旅游业长期得不到发展的原因之一。作为新兴的旅游景区,我们必须扬长避短,走民族文化+自然景区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之路,把民族文化与自然景区有机的融合起来,让民族文化与自然景观互相辉映,相得益彰。

  如何融合民族文化与自然景观呢?压滤机滤布“鹿回头”的传说,让海南的天涯海角闻名中外,“刘三姐的山歌”给漓江的美景增添了无限的灵气。我认为,在加强自然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下大力气挖掘、整理并发展民族文化(已有的要加强整理,没有的要找、要编),让少数民族文化与各景区的景点有机的联系起来,让民间传说、爱情故事、名人轶事赋予山水风光以灵气,增加景点的文化内涵,让游客来都匀有所观、有所玩、有所悟、有所忆,增强景点对游客的吸引力。

发展工作报告14

  一、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该从“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入手,县域经济实力强劲。一直以来。着力引导县域经济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所辖县均跻身福建省经济实力“十强”或经济发展“十佳”行列,其中,等5县连续多年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经济竞争力百强县行列。

  利用“侨乡”优势,民营经济得到最大限度发展。长期以来。鼓励有实力的当地人、吸引华侨投资办厂、兴办实业,从而成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据统计,该拥有民营工业企业4万多家,实现年产值4000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九成以上。

  二、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主要做法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从抽丝、织布、染整到服装生产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和庞大的产业集群,成为当地最具优势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并成为我国最大的休闲男装、童装、体育运动服装生产基地。目前,有8000多家纺织服装生产企业,从业人员50多万人,已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纺织服装产业聚集区,20xx年纺织服装业(不含鞋类产值达到105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4强,纺织服装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占全省的80%,占全国的10%,出口创汇占全创汇总额的33.7%。通过调研,认为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主要有以下五点经验值得借鉴。

  块状经济是基石。纺织服装产业之所以能做强做大,一是强集群。全国同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推进产业积聚是关键。800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中,纺织企业1000多家、染整企业100多家,服装生产企业6000多家,商标、纽扣、织带、印花等辅料企业300多家,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34家,超5000万元的企业80家。目前,纺织服装产业通过三种方式形成了积聚。一是以大型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这些企业拥有完整的纺织服装生产链,配套设备齐全,商贸形式多样化。如:以七匹狼为主导的男式休闲服装产业群;以虎都、九牧王为主导的男式西裤产业群;以海天纺织为主导的纺织面料产业群等。二是以县域经济为特色的产业群。区域内拥有完整的纺织服装产业链,以中小企业为依托,以外向型经济为特点。如:石狮是中国休闲服装名城,晋江是中国纺织产业基地,丰泽区获得“中国童装名城”三是以单一产品为特色的产业群。以中小企业为依托,以城镇为载体。如,深沪镇是中国内衣名镇,英林镇是中国休闲服装名镇,龙湖镇是中国织造名镇,泔江镇是中国西裤特色镇,宝盖镇是中国服装辅料名镇。

  自主创新是根本。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冲击很大,二是强品牌。但在考察中我解到纺织服装产业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受到影响相对有限,没有广东和江浙地区受到冲击大,主要在于这些年来,非常注重把提升纺织服装产业的着眼点放在自主创新上,通过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提高产品附加值,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从而增强了企业场竞争力。如我这次调研走访的晋江百宏集团、三福集团两家纺织行业企业,此次金融危机影响中,企业生产和效益受到一定影响,但他表示都能挺过去,做到不截员、不减薪,还能抓住机遇在扩大规模,提升产品档次上谋求新的发展。为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和争创名牌产品,分别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和《关于推进企业争创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的实施意见》对经认定的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分别由政府一次性支持100万元、50万元;对纳入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的企业研发项目,同级财政分别给予项目总额20%和10%配套专用资金,对经国家认可的权威机构评定的中国世界名牌产品企业,由政府一次性奖励300万元。

  20xx年,纺织服装业先后获得中国名牌产品13个,中国驰名商标32个,福建名牌产品95个,中国500个最具价值品牌5个,国家免检产品6件。中国服装“双百强企业“10家。中国纺织企业排名中,凤竹集团进入了全国印染业和针织业前10名;格林和宝德两家童装企业入选中国服装协会“中国十大童装品牌”七匹狼公司是夹克衫国家标准唯一参与制定的企业;服饰配套的浔兴公司是拉链产品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制定的主要单位;海天轻纺集团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纺织产品研发中心指定的针织纬编产品开发基地”

  品质提升是核心。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之初,三是强科技。就是通过大批侨胞、台胞从境外引进最先进技术和设备,并实施了成熟的管理模式,不断提升产品品质,从而促进整个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如今,加强科技的创新与投入,着力培养和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更加成为政府和企业的头等大事。仅20xx年一年,全470多家龙头企业就先后引进600多套国外先进技术设备,总投资达到18亿美元。晋江每年投入技改和研发的资金达40亿元以上,并建成了全国首个县级博士后工作站,建立了人才引进专项资金,设立了留学人员创业园。如今,天宇化纤是全国棉纶三强之一,其开发的粗旦FDY210D高速纺、FDY33D有光丝、FDY30D半消光丝填补国内差别化纤维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海天纺织面料连续被评为中国流行面料,获得国家纺织产品开发贡献奖;华宝集团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国纺织印染五十强企业;凤竹集团与中国纺织研究院共建了科研生产联合体”不断吸收和消化国内外最新的技术装备,其公用工程如制水、热电联产、污水处理的技术及规模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产品营销是关键。庞大的营销网络是纺织服装产品走出去的关键。目前,四是强场。已形成了专业批发场、服装城、专卖店、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多层次、多渠道的场营销网络,实现了产业与场无缝链接和良性互动。石狮纺织面料场是全国五大纺织面料场之一,年销售额超过120亿元;石狮服装批发场是全国十大服装批发场之一,服装经营户超过5000家;正在扩建的石狮服装批发城规划面积60多万平方米,将建成亚洲最大的服装专业场。服装在全国31个省均建立了庞大且完整的销售网络,出口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九牧王”西裤场占有率、覆盖率和年销售额连续五年全国第一,连续五年获得“全国十大畅销品牌”称号;七匹狼”夹克衫场占有率多年来均在15%以上,居全国全行业首位;浔兴SBS拉链场占有率60%以上,居全国第一位;虎都”西裤全国场占有率达7.09%居第二位。创优环境是保障。从这次调研中我深深感到纺织服装产业能有今天的发展,五是强服务。从某一方面来说就是委、政府一直致力于环境建设、切实做好服务的结果。委、政府在这些年来发展中,比较准确地把握了自身角色和职责的定位,切实做优投资硬环境和软环境,不断提高办事效率,提高服务水平,从而为企业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环境,可以说,该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该坚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过程。同时,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纺织服装商会在服务企业与场、企业与行业、行业与行政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社会中介作用。

  三、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给我启示

  近年来,纺织服装产业是传统优势产业。通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加大沿海产业转移承接、促进国有企业改制,纺织服装行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全有纺织服装企业400余家,已经形成了棉、麻、丝、化纤、针织、印染、服装等为主体的大纺织格局。全拥有纱锭近150万锭,织布机6000多台,年产各类坯布近1.6亿米,印染生产线8条,化纤年生产量10万吨,服装年生产能力1.2亿件套。20xx年,全纺织服装行业工业总产值134.3亿元,占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15.7%,纺织服装行业提供的税收占全部工业税收的%纺织服装行业已成为拉动全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与纺织服装业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总体规模较小,还不到1/8二是产业布局较为分散,离集群效应的要求差距较大。三是产业层次较低,产业链的纵向配置上,中、低档棉纺能力相对较大,织布和后整理能力较弱,产业用纺织品和宽幅家用纺织品目前尚为空白,纺织面料配套率还不到10%四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目前虽拥有“鸭鸭”回圆”深傲”3个国家级品牌,但知名服装品牌的场份额很低。

  认为,通过调研。当前我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持之以恒抓产业。

  一、立足优势。

  产品在国际场具有比较优势,中国是纺织服装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国内场需求还有很大潜力,纺织工业发展仍具有广阔的场空间。与此同时,纺织服装产业在繁荣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纺织服装产业是九江传统优势产业,尽管目前发展得还不尽于人意,但我要坚定信心,抓住机遇,持之以恒做大做强。一是要编制好《九江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规划》目前面临一个尴尬的境地是什么都想抓,但什么都抓不好。

  认为,要想真正做大做强做好一个产业,科学的规划是前提,必不可少,只有目标明确,措施有力,纺织服装产业才能稳步发展,不断壮大。二是要出台扶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政策。产业发展上,政府的支持与引导非常重要,因此,政府要制定包括用地、税收、规费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做到放水养鱼”要紧紧抓住国家出台《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重大机遇,用好、用足各项政策,做好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施技术改造、加快自主品牌建设等各项工作,迅速发展壮大我纺织产业规模。三是要整合纺织服装产业的布局。项目布点上,要突出特色,要引导项目有重点的集聚,引导棉纺行业向彭泽、瑞昌集中,服装深加工向九江开发区和共青开发区集聚,同时,加快引进高档服装面料生产和科技含量高的漂染业项目,形成上中下游齐全完整的产业链。坚定不移抓项目。

  二、立足招商。

  要解决好这些问题,九江纺织服装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规模小、技术落后、产业链不完整。关键还看招商引资,看项目建设,因此,强化招商,坚定不移抓好项目建设是发展壮大九江纺织服装产业的唯一途径。当前,应抓住沿海以及纺织服装产业升级和对外扩张的机遇,加大纺织服装产业的招商力度。引进项目上,要做到几个突出:一是突出引进重大项目。重大项目不仅投资大,带动力强,更重要的能带来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这是有效弥补我产业链断环的重要途径。几千亩的大厂区比比皆是从抽丝、织布、印染、成衣整条产业链全部具备,因此,引进一个大项目,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集群的发展。二是要突出引进技术含量高的项目。技术就是生命力,技术含量高的项目才有竞争力。企业最重视的就是对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对技术创新舍得投入,全470家龙头企业投资18亿美元,先后引进600多套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因此,项目引进过程中,要突出引进一些技术含量高的项目,从而整体提升我纺织服装产业的技术水平。三是要突出引进产业链上游项目。对于我来讲,完整的产业链必不可少,可以通过发展产业链上游来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整个纺织服装产业链最薄弱的地方就是化纤的原料供应,大部份化纤企业的原料都是从外地采购,因此,正在积极推进国家布点PTA项目。项目引进过程中可多引进一些类似于PTA这样的产业链上游项目,从而带动产业整体发展。四是突出引进战略投资者。当前我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以共青鸭鸭为代表的一批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在国内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这些都为引进战略投资者来九江投资建厂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次调研中,纺织服装商会向我介绍说到纺织服装产业在面料、染整、成衣制造等环节有一大批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和实力的企业,这些企业都在研究制定“走出去”战略,应加强对这些信息的跟踪了解,加强与这些企业的联系与联络,做好针对性招商工作。坚持不懈促发展。

  三、立足环境。

  道一万,说一千。服务环境最关键”这是调研时听到有关单位负责同志所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座谈时,当地纺织服装协会的秘书长还向我反映了某些企业存在诚信问题,这不得不使我反思,经常讲“以商招商”但如果服务没做好,让客商不满意甚至灰心,以商招商”就是负面宣传的榜样,就会“一传十、十传百”影响九江在外面的整体形象。因此,狠抓环境建设对于我来讲至关重要。一是要创优政务环境。要真正做到精简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项目落户提供最优服务。对于那些态度不好,办事拖拉,甚至有意刁难客商,破坏发展环境的人员进行严惩,要让广大干部感受到压力”二是要讲诚信。首先是政府要讲诚信。办事人员的承诺就是政府的承诺,政府对客商承诺了事情就一定要办,说好了什么时间办结就一定要办结。

  其次是企业要讲诚信。诚信是企业的生命,但是有些企业短视,为了眼前的一点利益,做出了不诚信的事情,对此,政府部门要正确引导和宣传,促使企业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打造诚信企业。第三是公民要讲诚信,要正确引导广大民讲诚信,维护诚信,从而打造“诚信九江”三是要加强硬件服务建设。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推进工业平台建设,为项目落户创造条件。要加快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比如:纺织服装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印染业污水集中处理系统等平台建设,这些平台是政府应该做的事情,就应该做好。

发展工作报告15

  随着金融业之间竞争日益加剧,电子银行越来越成为各家银行间竞争的焦点。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电子银行业务,不仅是现代商业银行转变经营方式、实现战略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未来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迫切需要。今年以来,我们支行大同路分理处认真学习贯彻省、市行关于超常规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的战略部署,积极开展“3512”营销竞赛活动,努力营造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营销氛围,六个坚持抓营销,团队制胜促发展,不断加大营销力度,电子银行业务实现了快速发展。在一,二季度省行开展的“3512”营销竞赛活动中,荣获省行“电子银行综合贡献”一等奖,各项电子银行产品指标完成情况在全市建行名列前茅,电子银行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我们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基本情况

  所谓电子银行业务,是指商业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利用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通讯通道或开放型公众网络,以及银行为特定自助服务设施或客户建立的专用网络,向客户提供的银行服务。电子银行渠道和物理网点是相辅相成、渠道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物理网点更应侧重营销,提供一对一,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电子银行渠道则应侧重于银行交易,银行各渠道交易同样适用二八理论,即网点交易占20%,电子银行交易占80%,电子渠道交易是柜面的4倍。香港银行目前柜面交易占5%,电子渠道交易占95%。我行目前电子银行与柜面交易量之比为58%。1笔柜面交易成本为9.9元,1笔自助设备的交易成本为1.76元,而1笔电子银行的交易成本仅为0.42元;这些数据正是我们努力方向和动力。

  我们市建行大同路分理处现有员工11名,其中主任1名,柜员主管1名,个人业务顾问2名,柜员7名,平均年龄36岁,均为大专以上学历。辖区5平方公里,市场两个,个体商业门店500多户,大型超市4家。针对辖区客户群众情况,为搞好“电子银行”创建活动,分理处自20xx年初根据省、市行关于超常规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的战略部署,积极开展“3512”营销竞赛活动,全员迅速进入“角色”。网点经理衡亮同志,积极带领全员抢抓先机,每天坚持网点经理坐大堂、抓营销,在改变服务上下功夫,灵活抓优服,对每位来网点办业务的客户始终坚持面对面交流,一对一解答,对VIP客户逐一建立档案,进行差异化服务的精细化管理。为此,各项业务尤其是电子银行业务得到前所未有的突破。经过市场洗礼,磨炼出一支能征善战的建行铁军。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观念更新,统一思想意识

  提高思想认识,营造浓厚氛围。“认识是行动的先导”。首先,我们组织分理处全体同志认真学习了省、市行20xx年电子银行业务工作会议系列文件,深刻领会上级行领导的讲话精神,通过学习讨论,大家统一了思想,明确了全年业务发展的重点,加深了对大力发展电子银行重要性的认识。认识到,当前加强电子银行建设的意义是:一是缓解柜面排队压力、改善服务质量的迫切要求。近年来,客户对银行服务的需求趋势在逐年扩大,而银行的服务供给相对不足,其中一个典型表现就是柜面排队现象。将拥挤不堪、成本较高的柜面渠道,转移到成本低廉、方便快捷的电子渠道是必然趋势;二是提高现代商业银行集约化经营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开放式网络,巨大的虚拟空间使得电子银行可以为客户提供标准化、批量化、综合化、程序化的产品服务,既提高了银行的服务质量与效率,也节约了运营成本,从而大大提高现代商业银行集约化经营管理水平;三是进一步增强客户忠诚度、降低客户流失率的有效手段。随着外资银行机构日益增多,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步伐加大,客户争夺战愈演愈烈。增强客户稳定性,将有效提高后来加入竞争者的准入门槛,有利于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四是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战略需要。商业银行经营发展面临着来自经济全球化、客户需求多元化、同业竞争加剧和潜在竞争者进入等诸多严峻挑战,强大的电子平台是整合全球资源,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的有效途径。

  其次,我们结合自身实际,明确了“多管齐下抓营销”的工作思路,在认真研究支行核定任务的基础上,自我加压,提出了人人争先、任务翻番的工作目标。第三,我们认真学习借鉴郑州南环支行、河北献县支行发展电子银行的先进经验,鼓励大家大胆开口营销,不要怕被客户拒绝,使大家树立起“大胆开口,开口就有机会,开口就有收获”的营销理念,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多鼓励,帮助大家增强自信,让每一位同志接待客户时都能做到“三多”,即:多问一句、多听一句、多介绍一句,真正把主动营销电子银行产品变成了一种良好习惯。通过充分动员,使大家对发展电子银行的重要性、发展电子银行的任务指标和发展电子银行的营销理念,做到心中有数。

  (二)、坚持产品体验,畅通营销渠道

  实行好产品体验,分享建行营销文化。我们认为,只有自己认为有价值、有意义,柜员才能有向客户营销我行电子银行产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我们多次组织分理处全体人员学习电子银行知识,并在此基础上亲身使用电子银行产品,切身的体验不,仅让大家全面了解了各种产品知识,成为使用电子银行的专家,更让大家的营销有了底气。当大家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把个人网银、手机银行、短信等产品安全、方便、快捷、优惠等特点介绍给客户时,客户也乐于接受。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仅是向客户销售了产品,更是挖掘了客户的潜在需求,为客户提供了增值服务,分理处每一名同志蕴藏的潜能被充分激发出来,每天的晨会上,大家都纷纷提出自己的营销目标,“我今天要销售6个网银”,“我要签10个短信”,“我要完成5个手机银行”。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当日终统计营销业绩时,常常发现大家又把目标定低了。特别是刘建同志,他的电子银行营销业绩是我们分理处最棒的,平时工作中他开口最多,被拒绝也是最多,正是在一次次的成功与失败中,他收获了营销的喜悦。

  同时,我们也让客户群众参加产品互动体验,帮助大家深入了解我行各项金融产品。一天的活动下来,很多人现场申请并开办了相关业务。除了体验各种业务,客户还可以通过产品经理、理财经理、客户经理的讲解、观看幻灯课件等形式,初步了解建行个人银行业务、公司业务、信用卡业务、电子银行业务、国际业务、中间业务的重点产品。如营销持存折客户办理银行卡,再通过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把折和卡联在一起,特别是代发工资客户,可以通过预约转帐的方式联动,就是在发工资后的日子做一个预约,到时候款就直接到了卡上,用卡可以24小时在自助设备上取款,省去排队的烦恼;还有就是交纳燃气费,交纳燃气费的网点特别少,交费每次要等半小时左右的时间,营销这类客户可就广了,30岁至50岁的人群,他们是交纳燃气费得主力军,告诉他们用电子银行联上卡在家里就能办理,不要跑到燃气公司去排队了,大部分客户容易接受,这种喜闻乐见的营销方式得到了客户的认同。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借此搭建一个银行与客户交流的平台,让建行的服务和产品走进千家万户,让客户了解建行、走进建行,与建行携手合作。

  (三)、坚持业务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组织全员充电,临阵岗位练兵。要想打硬仗打胜仗,必须有一支战斗力强的作战队伍,而培训就是培养这支队伍的重要手段。我们始终强调电子银行业务培训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其提高到能否准确、有效地做好客户服务工作,从而真正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的高度。在业务培训方面主要做了三项工作,为电子银行产品营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从每月举办一次电子银行最新业务培训,重点对网银和手机银行及新业务培训,全员参加培训学习,覆盖面达到100%。二是对个银骨干人员进行重点培训,业务骨干全部参加了集中培训,采取上机操作和考试相结合,使每个参加培训的员工都能成为能硬仗的战斗员。三是进行了岗位练兵,围绕电子银行业务内容,开展了“一帮一,一对红”活动和比学赶帮超活动,在全分理处掀起了发展电子银行新业务竞赛的热潮。

  (四)坚持宣传造势,营造浓厚氛围

  业务要发展,宣传要先行。针对客户不太熟悉、不太了解银行电子银行产品的状况,我们先后举办了“电子银行产品营销”等系列活动,突出宣传该行电子银行产品安全性、便利性以及“短信通”人性化服务、超值服务的特点。整合了宣传资料,放置了浅显易懂、简洁明了的产品宣传简页、海报、折页和手册,让营业网点员工进行宣传和营销,提高客户信息量和认知度,在扩大了短信宣传网银理财产品的覆盖面,大大地促进了理财产品销售。

  不断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树立电子银行品牌。一是要加快对柜面业务的替代速度,提高研发效率,网银产品不仅要能解决大众化需求,更要精细化到针对特定客户群的不同个性化需求,不断推出新品吸引客户,形成独有优势,打造独有品牌。二是在自身网点投放LED广告,在客户营销过程中,不断宣传和强化电子银行渠道的优势,赢得客户良好口碑。三是高度关注各项电银渠道评比活动,第三方评价机构的评选活动,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在比较中找到差距,找到自信,努力扩大影响力,有效提升品牌价值,不断增强互联网经济时代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平时,我们还特别注意在营业厅现场宣传推荐我们的产品。选的宣传对象主要是从新开户的客户做文章,从源头联动电子银行产品,首先在大厅的排队机处迎接客户,如有新开户的客户就帮助复印身份证,指导客户填写开户申请书,就询问客户办卡的用途,如果是等别人汇款的,就告知客户我们建行有免费试用短信通业务,账户变动及时给你发信息,你也可以发信息查询明显,还可以交话费,如果是附近个体工商户,我们就推荐电子银行套餐(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短信通知)向他们营销我们行的电子银行,省时,省钱,省力特点;建行e路通,理财好轻松,这句话非常实在,这是一个我们一位有名的牙医给我讲的,这位杜医生是我们行的白金级客户,比如说买完基金,账户金就不来网点了,我们就给客户联系,问他知道买的产品什么情况吗?赚了还赔了,他竟然不知道,说太忙了,我到他的诊所一看才知道,他根本就没有时间去银行办理业务,去看病的都得预约,我就告诉他我们行有网上银行非常适合你的情况,他说我根本不会上网,我说你楼上有电脑,保证让你一次还教会你怎么用钱生钱呢!我带着杜医生去网点签约了网上银行,回来就教他怎么在网上买卖金,而且手续费还打折优惠,怎么转换,怎么查询,账户金怎么买卖,怎么挂单交易,告诉他挂单交易睡着觉就可以赚钱的,有什么事随时给我打电话,过了有不到一个月,杜医生给我打电话说“行e路通,理财好轻松”告诉我他的理财产品大约12%,比存定期的收益高多了,等休班要请我酒呢。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我们坚信付出就会有收获。

  (五)坚持差别化营销,完善网银服务流程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体会到,只有注重差别化营销,不断完善服务流程,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当客户进入网点,来到大厅取号或在填单台填单时,首先由大堂经理有效识别客户,简明扼要介绍一下我行电子银行产品的功能,对汇款客户突出使用网银或手机银行手续费打折的优惠政策,先入为主让客户对电子银行产品有所了解,引起客户的兴趣;当客户到柜台办理业务时,柜员根据大堂经理的提示,不失时机地进行营销推荐,耐心细致的讲解,加上运用得当的话术,客户已经很自然地接收,然后水到渠成办理签约手续;签约成功后,柜员呼号大堂经理带客户到电子银行演示区现场激活,仔细为客户讲解和演示产品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告知客户使用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随时联系,从而解除了客户的后顾之忧。对个人高端客户和企业网银客户,我们十分重视售后服务,经常通过电话联系等方式进行回访,有的还要实行上门服务。如今年7月中旬的一天,天气特别炎热,中午下班后网点经理衡亮刚到家楼下,接到一位鲁南玻璃城的季经理的电话,说他的电脑重做系统了,企业网上银行用不了,最近玻璃涨价,急着往外地汇款,否则这笔生意可能就做不成了,银行对公柜台也下班了,问能不能让公司去车到银行去接接你,来公司给处理一下。衡亮深深知道对客户来讲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第一反应就是请你在公司等着,不要来接我,路上耽误时间,我直接开车去你公司;挂了电话,调头就奔鲁南玻璃城去,近半个小时的路程到了季经理的公司,季经理早在大门口焦急的等待了,说了好多客气话,我马上就给客户下载企业网银签名通,就是下载不成功,马上意识到可能是Intrnet选项--安全—Activex控件与插件被禁用的原因。处理完毕后下载安装成功,季经理马上安排财务人员汇款,款汇出去后季经理马上与客户取得联系,让客户查看汇款到了吗?客户说刚收到短信,款已到合作愉快,季经理的脸上露出了喜悦,说真的谢谢你了衡经理,你今天帮了我大忙了,我们公司以前在其他行的网上银行有问题他们都是让打客服电话的,你们能在休息的时间又开着自己的车来马上帮我们公司解决了问题,又是请吃饭,又是给加油,都被我婉言拒绝了。就对季经理讲“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是我们建行人应具备的素质。

  后来,作为鲁南玻璃城企业协会的秘书长,满怀感激之情的季经理把他所在玻璃城的企业给我们建行进行了推荐。后有六家企业经季经理的从中牵线,落户我们大同路分理处,同时开通了企业高级网银,企业短信通知,进一步提高了客户对我行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同时,针对中高端客户及个体私企业资金往来频繁,我们对其重点推介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转账与短信提醒功能,突出宣传“足不出户办业务、享受优惠价格、实时监控账户状况”三大特点,取得良好效果。为充分挖掘客户资源,全面实行捆绑式营销,提高营销技巧,确保大堂制胜,采取大堂经理,客户经理和员工立体互动营销,确保成功率。主动推介网上银行、手机银行、银信通业务,从而提高营销成功率,确保“营销一户、教会一户、开通一户”。

  (六)坚持柔性激励,打造卓越奋进团队

  是讲求柔性激励,打造卓越团队。激励与表扬是前进的动力。每天的晨会上,销售冠军不仅受到口头表扬,得到一张表扬卡,还能得到网点经理颁发的小礼品,这样的表扬不仅能立即鼓舞士气,还让大家一天都精神振奋。从第一个客户办理业务开始,分理处营业大厅里随时都闪现着网点经理的身影,一个会意的手势,一个小小的鼓励,一次对后进员工的指导,都在激励着大家营销、营销、再营销。柔性激励措施的实施,极大调动了员工的营销热情,呈现出“比、学、帮、敢、超”的营销氛围。正是靠着团队的力量,我们完成了一个个营销任务,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新的跨越。

  根据电子银行业务时尚、便捷和高效的特点,我们以网上银行为重点,围绕网上银行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提质增收的数据库营销活动,搜集整理了辖内个人高中端客户进行精准营销、定向营销和捆绑营销,组成营销小组深入各企业及单位积极营销,做到“人人头上有任务,个个身上有担子”,全分理处无论是负责人还是员工,都认识到了电子银行产品销售的重要性,实现了由“要我营销”向“我要营销”的意识转变,领导带头,全员参与,全员营销、主动营销,柜员周末营销已成普遍现象,全员参与,联动营销,将电子银行业务营销推向新的高潮。

  在同业竞争中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如何创新产品、创新服务成为各家银行提升竞争力的有力资本。目前,全行上下都在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业务,我们大同路分理处虽然做出了点滴成绩,但与上级行要求相比,与其他先进行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这也正是我们继续前进的动力。在今后的业务发展中,取人之长,补己所短,积极进取,团结拼搏,争取在上级行开展的各项竞赛活动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为我行电子银行业务的超常规做出更大的贡献。

【发展工作报告】相关文章:

金融服务发展工作报告12-30

学校年终教育发展工作报告范文02-14

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工作报告03-15

公司发展措施会议上的工作报告03-18

区域主导产业发展工作报告范文03-28

2017国民经济发展情况工作报告02-11

商务局外贸发展股工作报告02-14

发展计划局上半年工作报告12-25

赴日本现代农业发展考察工作报告04-04

科学发展观学习调研阶段工作报告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