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教师专业共同体形成机制和建构策略结题工作报告

时间:2021-04-28 13:39:29 工作报告 我要投稿

教师专业共同体形成机制和建构策略结题工作报告

  本课题是我校承担的z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该课题于2013年4月29日正式立项,于2013年11月通过开题论证,2015年3月通过中期评估。2015年12月30日结题。该课题在专家的指导和课题组成员的自主实践探索下,已取得一定成果,主要在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形成机制、建构策略研究上有所突破,基本实现预期目标。

教师专业共同体形成机制和建构策略结题工作报告

  一、研究背景

  我校原是一所农村学校,以往的培训多强调少数骨干的培训,教师发展不平衡,研究与解决实际问题联系不紧密,因此寻找一个以解决我校实际问题为载体,强调专家参与教师专业共同体的活动,以培养教师专业共同体为手段和目的的教师培训体系在我校迫在眉睫,因此我们提出了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形成机制和建构策略这个问题。

  二、对课题内涵的再认识

  本课题以本校全体教师为研究对象,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自觉为主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学校情境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类型和形成机制,在实践层面探索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共同体建构的有效管理策略,以及教师专业共同体自主建构的组织策略和活动策略,从而提高我校教师专业发展效率和专业自觉的水平。

  三、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

  通过前期的准备,我们将目标定位如下:

  1.通过研究形成对学校情境中教师专业共同体形成机制和发展过程的新的理性认识。通过探索形成适合我校教师专业共同体发展的管理机制和建构策略。

  2.通过本课题研究,初步形成我校教师专业成长和专业自觉的文化氛围。

  3.通过本课题研究,在基于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专业共同体建构的同时,较好地解决我校新课程实施中的一系列实际问题,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内涵。

  课题研究内容:

  1.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及原因分析研究。

  2.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的理论基础研究。

  3.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建设的实践操作研究。

  ⑴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形成机制研究。

  ⑵学校促进各种类型教师专业共同体建构的策略研究。

  ⑶学校各类教师专业共同体的特质研究。

  四、课题实践与研究

  ㈠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及原因分析研究。

  学校设计了调查问卷,对“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归因方面、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情况、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情况”四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给我们在今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手段与方法可以带来一些启示:⑴教师之间的交流平台需更广阔;⑵专业发展的培训体系需更完善;⑶专业发展的成长氛围需更宽松;⑷专业发展的激励手段应更丰富。

  ㈡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的实践操作研究

  通过对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以及教师专业共同体构建的理论基础研究,我们重点确定了从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形成机制、建构策略、特质三方面来探索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建设。

  ㈢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的推进策略研究

  教师参与科研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我们采用了“分层推进,促进全员参与;完善机制,确保研究有效;绩效考核,激励科研热情”三大推进策略,保证了专业共同体建设健康推进。

  五、课题研究成果:

  ㈠经过研究,我们认为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形成机制应该是有组织制度的保障机制、专业修炼的活动机制、专业反思的提升机制等,具体如下:

  1.专业组织的保障机制

  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形成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顺利推进还离不开方方面面的有效保障。我们从学校实际出发,探索了一系列以人为本的保障机制,从而促进各专业共同体的有效推进。

  ⑴人力保障

  我校建立专家指导制度,为各个相关教师专业共同体都聘请了专家指导;建立了校内名师帮带制度,使每一个共同体都有学校的骨干引领;搭建了学校总课题——备课组课题——教师个人课题分级科研网络,创设领导引领、骨干带头、教师全面参与的教科研氛围。

  ⑵时间保障

  在学校校长室的统筹下,我们的学科教师共同体每两周集体活动一次,各学科分管行政组织开展,骨干教师共同体活动每月集体活动一次,有教科室主任组织开展,班主任共同体每月开展一次,有德育处主任组织开展,新教师共同体每月活动一次,有骨干教师轮流组织开展。

  ⑶信息保障

  我校征订大量的报刊杂志,每学期及时购置教育前沿的理论书籍漂流到教师手中,并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开设名家讲坛,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辅导,真正做到畅通信息渠道,分享信息资源。

  ⑷财力保障

  除了常规经费外,我们学校还在绩效考核条例中专门设立了教科研成果奖,主要用于奖励术有专攻、教有所成的教师。

  ⑸激励保障

  我校的激励没有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金钱报酬和物质奖励这一层面,我们更多的是对教师精神的激励。一是目标激励。二是榜样激励。三是信任激励。

  2.专业修炼的.活动机制

  我们初步确定建立青年教师共同体、骨干教师共同体、学科组共同体、班主任共同体等多个共同体,并根据各个共同体的特点和作用,逐步寻找出适合我校教师发展的专业共同体的运作方式,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⑴学科组共同体活动机制

  我们把“同课异构”作为我们每个学科组的基本运作方式,具体运作流程为:两节不同思路的展示课;与本课所联系的教材分析;执教老师说上课意图;各教研组评课;专家点评等五个阶段。

  ⑵骨干教师共同体活动机制

  我们确定以小课题研究为骨干教师共同体运作载体,并根据小课题的类型建立小课题协作组,定期开展共同体活动。具体运作方式为:科研信息传达;小课题研究成果展示;沙龙研讨;欣赏;下期节目预告等几个环节。

  ⑶新教师共同体活动机制

  我们确立以教师讲坛为载体,让新教师在模拟课堂活动中,快速提高教学的一般演绎能力。具体运作方式为:定好话题或台词;抽签讲述人员;轮流讲述;主持人点评;评选“讲坛明星”等几个环节。

  ⑷班主任共同体活动机制

  我们确定以心育课题研究为班主任共同体运作载体。具体运作方式为:呈现、内化——利用多种渠道、方法学习与内化主题课题方案;收集、分析——以案例、问卷调查、博客论坛等形式收集分析师生教与学之间的心理状况;提炼、研讨——提炼焦点、重点、热点等问题或有效做法等开展沙龙、主题研讨、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引领、激励——以我校阴江市级以上班主任四手、优秀班主任等组成班主任智囊团,在共同体活动中发挥影响、鼓励、榜样、引领作用,让其余班主任凝聚在其周围,以评选班主任先进、班主任四手为载体,鼓励撰写本课题案例、论文等。

  3.专业反省的提升机制

  ⑴备课组磨课活动

  ⑵名师展示月活动

  ⑶教科研“五个一”活动

  ⑷人人写教后记活动。

  ⑸问题研究阶段研讨活动。

  通过系列教师专业反省的提升机制,促使教学研究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自发走向自觉,由无序走向有序。

  ㈡经过研究,我们认为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建构策略应该是有共同建构的管理策略、自主建构的引领策略等,具体表现为:

  1.共同建构的管理策略

  ⑴建立“问题、自主”共同发展规划。我们坚持学校发展、教师个人发展与教育事业发展统一起来的原则。一方面,让教师参与制定学校发展规划,使学校的规划成为教师发展的依据和平台;另一方面,用学校的发展,集体的进步带动教师个人的成长。我们要求每位教师都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其中既有一学年的近期目标,也有三至五年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应因人而异,体现个人特点。

  ⑵倡导“尊重、沟通”的人文管理理念

  在教师团体中,大力倡导“尊重、沟通”的人文管理理念。管理者充分改善自己的行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人翁作用,把发言的主动权归还给老师,让他们有意见可以表达;把做决定的选择权归还给老师,让他们有困难可以求援;把解决问题的钥匙归还给老师,让他们有疑惑可以询问。

  ⑶完善“合作、互动”的学习管理机制

  构建教师专业共同体,应从教师的需求出发,积极探索完善有利于教师团体学习的工作、学习机制,追求学习共同体成员彼此“相互合作、经验共享、彼此受益”的目的。

  2.自主建构的引领策略

  学校将对各种共同体建设进行总体的引领和指导,寻找各种共同体建设策略的共性与个性,从而形成比较系统的共同体建设策略。

  ⑴读书引领策略

  我校在专业阅读上进行全方位的引领与指导,让读书学习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的方式。我们每学期都为教师赠上一本教育书籍,引导教师全员共读,在图书室设置图书漂流角,让骨干教师有源源不断的书籍借阅,在教师例会上表扬自觉学习、经常购书的老师;并定期向教师推荐阅读书目。我们经常性地开展“主题性阅读”,“图书漂流活动”、“好书推荐活动”等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促进教师自主阅读,快乐阅读,让读书成为教师的习惯,从而积淀深厚的专业素养。

  ⑵专业写作策略

  我们引导老师写的内容有:⑴写读书笔记。⑵坚持写课后反思。⑶写教育日记、教学案例、教育随笔。⑷写科研论文。教师每学年至少要写一篇以上高质量的课题研究论文。⑸写教育“专着”。

  ⑶互动交流策略

  我们探索了轮流主持沙龙的机制,让骨干共同体成员轮流主持沙龙。每次沙龙时,我们都会评选出最佳发言人,作为下次活动的主持人,沙龙主题在每期教师的提问中产生。这样的一套机制已基本成熟,已能鼓励并促进教师踊跃参与互动,形成一种学校互动合作的文化。同时,学校还在校园网上设立专门的网络互动平台,逐渐形成一种在线的学习共同体。

  ⑷专业引领策略

  专业引领是专业共同体形成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许多新问题、新情况我们都无法预见,仅凭自身的力量很多问题难以解决。我们定期聘请了各级专家作为学校的长期研究顾问,使我们少走弯路。同时我们也不定期的邀请一些专家来校讲座、指导,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⑸多元激励策略

  多元激励是教师专业共同体形成的重要保障。学校建立多元的激励制度,及时对各共同体、各教师提出可行性的激励目标,把握好活动契机,经常进行形成性评价,激发教研活力。

  ㈢经过研究,我们认为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基本特质应该是有共同的愿景、民主的氛围、健全的机制、合理的结构等,为我们加强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提供样式。

  ⑴有共同的愿景

  共同的愿景应建立在共同体成员追求个人愿景的基础上,因为只有追求个人愿景的人才会真正关心共同体的共同愿景。共同愿景还应该建立在全员参与并沟通探讨的基础上。

  ⑵有民主的氛围

  积极和谐的专业共同体对其成员影响力是巨大的,如老教师经验较丰富,青年教师思想较活跃, 他们在学习中可以相互促进。要构建这样的共同体,学校领导必须转变领导方式和观念,亲自加入学校不同形式的共同体。

  ⑶有健全的机制

  教师专业共同体还需要有健全的机制。首先,要根据教师发展的需要构建共同体组织。其次,学校组织要给各专业共同体, 共同体要对其成员提出明确要求。第三,要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学校组织可以组成有专家引领的考核小组对教师进行发展性考核,可以制定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评比方案。

  ⑷有合理的结构

  教师专业共同体的成员分布应具有合理的专长结构。成员的专长不同,决定了他们在共同体中的任务分工与贡献的不同。合理的专长结构使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可以互为资源,彼此取长补短,促进集体知识及个人知识的增长。

  ⑸有凝聚的力量

  教师专业共同体是有凝聚力的,是学校教师心之向往的地方,是教师们享受学习,共享智慧的地方,教师专业共同体的成员不仅是“在其中”、“在一起”,更是“在成长”。

  ㈣经过研究,促进了学校的文化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等。

  六、课题研究的后期思考

  课题的结题并不意味着实施的结束,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还将进行以下后续的思考:

  1.培养骨干人员。我们将继续深化学校名师的培养机制,成立名师工作室,建立一套有效的培养机制,为课题的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2.强调对话互动。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我们要在创设对话平台、拓宽合作思路等方面更加注重,利用校内和校外,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张力促进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对话协商、合作交流,这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我们课题后阶段要解决的问题。

  3.深化文化内涵。我们要借此研究把学校文化转型为关心、对话、信任、分享的学校文化,把教师关系由“同事关系”升级为“伙伴关系”,使学校文化建设走上更健康、更和谐的发展轨道。

【教师专业共同体形成机制和建构策略结题工作报告】相关文章:

科研结题工作报告04-07

县扶贫工作长效机制工作报告11-16

教师专业技术工作报告12-31

自考复习策略和技巧11-05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结题报告01-09

河蚌和水鸟小学阅读题和答案12-23

化学教师工作报告05-02

教师月工作报告12-28

年度教师工作报告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