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马化腾创业小故事

时间:2022-11-01 11:18:34 赛赛 创业故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马化腾创业小故事(精选10篇)

  如今的成功人士以前都是草根,都是经过各种各样磨练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马化腾创业小故事,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马化腾创业小故事(精选10篇)

  马化腾创业小故事 篇1

  在深圳大学顺理成章选择计算机专业的时候,马化腾的PC水准已令老师同学刮目相看,他既可以成为各种病毒克星,为学校PC维护提供不错的解决方案,同时又经常干些将硬盘锁住的恶作剧,让学校机房管理员哭笑不得。

  虽然年纪不大,马化腾的网龄却非一般人能比。很少有人知道在真正的Internet普及之前,有许多网迷已在慧多网上早早体会到网络的乐趣。而马化腾就是其中之一,初上慧多网他就乐此不疲,半年后自告奋勇地投了5万元在家里搞了四条电话线和8台电脑、承担起慧多网深圳站站长的角色,每天在工作之余忙得不可开交。久而久之,深圳“马站”在慧多网上名声鹊起,但很少有人知道马站长其实只是个20出头的年轻人。回忆起那段生活,马化腾有些自豪。“在网上我才会获得完全的兴奋。”

  通过网络马化腾结识了相当多的朋友,例如网易的丁磊就是他的老友。“当年一起喝啤酒的时候,我们只是打工仔而已,都还不知道未来。丁磊后来的`成功为我带来了启发,只要去做,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1993年从深大毕业后,他进入润迅公司,开始做软件工程师,专注于寻呼软件的开发,并一直做到开发部主管的位置上,这段经历使马化腾明确了开发软件的意义就在于实用,而不是写作者的自娱自乐。“许多软件技术人员往往对自己的智力非常自信,写软件只是互相攀比的一种方式,而我已希望自己写出的东西被更多的人应用,也愿意扮演一个将技术推向市场的小角色。”

  实用软件概念不仅培养了马化腾敏锐的软件市场感觉,也使他从中盈利不菲。“要相信自己写的东西可以卖钱。”马化腾是风靡一时的股霸卡的作者之一,他和朋友合作开发的股霸卡在赛格电子市场一直卖的不错。马化腾还不断为朋友的公司解决软件问题。这使他不仅在圈内小有名气,而且也有了相当的原始积累。

  最关键的问题是马化腾平静而有耐心的个性使其在股市上如鱼得水,手头很快就有了百万资金。1994年入市的马化腾最精彩的一单是将10万元炒到70万元,这使其完成了一次飞跃,为独立创业打下了基础。

  许多网络界朋友的新变化也令马化腾开始重新打量自己。IT的机会太多了,我为什么不可以抓住?

  马化腾创业小故事 篇2

  马化腾的父亲马陈术是南下干部,马陈术生于1940年,中专学历,经济师,曾担任交通部海南八所港务局会计、统计员、计划科科长、副局长,深圳市航运总公司计财部经理、总经理,深圳市盐田港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深圳市盐田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1997年被选为盐田港上市公司的董事,现已退休。

  马陈术是潮汕人,是李嘉诚的乡党,所服务的盐田港又是李嘉诚最喜欢的业务形态之一,加上第一次给腾讯做风险投资者中出现过香港盈科的身影,因此很多人都在猜测马化腾的父亲与李嘉诚之间是不是有很多交往,而这种交往给马化腾以很多帮助。

  不过,这些都只是猜测,马陈术对儿子最直接的帮助主要是在腾讯公司早期开着奔驰前来给儿子做账,而间接的帮助可能是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运营方面的经验传承。马化腾的家庭给马化腾的另一个帮助是,马化腾的母亲曾经在很长时间里是腾讯公司的法人代表。根据腾讯上市的相关公开文件显示,腾讯的发起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正是马化腾的母亲黄丽卿。对于为什么母亲很长时间是公司的法人代表,马化腾的解释是当时创办公司的法人代表必须是待业或退休身份,所以只好让退休的'母亲来担任法人代表。

  虽然马化腾家庭富裕,但其创业资本更多是来自自己的积累。有传言马化腾的启动资金来自炒股,传说他曾经有过把10万元炒成70万元的手笔。对此,马化腾本人没有正面回应过,但马化腾承认自己曾经靠开发股霸卡发过一笔小财,并借此进入资本市场,获取资本原始积累。众所周知,马化腾的父亲本是上市公司的高管,因此在资本市场上马化腾还是有人可以请教的。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不论马化腾还是张志东,光靠做工程师的收入是很难积累下他们最早的创业资金的。在润讯的马化腾和在黎明网络的张志东当时的收入水平大致为每月1000-2000元,即便加上年底的分红也没有多少积累。而在深圳电信的曾李青、许晨晔以及在出入境检疫局的陈一丹,由于是在事业单位,收入就更少了。按照当时的《公司法》规定,要成立一家公司,必须具备最少50万元的注册资本,因此摆在马化腾和他的创业伙伴面前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筹集50万元的注册资本。

  最开始的50万元,大部分是由在二级资本市场有所斩获的马化腾出的。不过,马化腾并没有因此占据绝大部分的股份,他聪明地将自己名下的股份定义为47.5%,而其他4个人的股份加起来为52.5%。这样做的好处是,他不会给其他创业合作伙伴造成一股独大的感觉,在极端的情况下其他4个创始人可以一起说服他改变决定,而他要通过任何决议必须至少有两个创始股东同意才能实施。这样腾讯自创始之初就明晰了集体领导的策略,同时马化腾自己也没有失去对整个公司的控制权。

  马化腾创业小故事 篇3

  马陈术夫妇说,马化腾在深圳大学计算机系求学期间成绩总是在前五名,他也渐渐地在编写软件和研究计算机网络中体会到了乐趣,很爱“玩”的他既成为各种病毒的克星,同时又经常干一些将硬盘锁住的恶作剧,让学校机房的管理员哭笑不得。马陈术告诉记者,马化腾的第一桶金就来自大学的毕业设计。1993年毕业前夕,他设计了一个“股票分析系统”,不久有个公司看中了这个软件,就问他多少钱才肯卖,但当时马化腾和家人都不知道这软件值多少钱,就让对方出价。后来,对方给了马化腾5万元,这一下可把马化腾乐坏了,马陈术还专门找了个朋友帮忙将钱提回家。

  尝到甜头的马化腾从此一发不可收拾,随后他与同学合作开发了“股票接收系统”,他负责设计软件,另外一人负责硬件。由于使用这个装置,用户利用电视实时查看股票行情,市场销路十分好,最高的时候一台卖到2000多元,这又让马化腾赚了几万元,直到后来与马化腾合作的同学出国,他们才停止制售“股票接收机”,说到这里马陈术夫妇都显得十分自豪。“现在我们家里还有一手提袋配件呢!”马陈术高兴地补充道。

  1994年,马化腾将开发软件赚的10万元投入到股市中,并在深发展每股只有6元多的时候买进。随着股价的大涨,马化腾的10万变成了70万,这使他很快拥有百万资金,为独立创业打下了基础。

  创业之初,为了能让腾讯存活下来,马化腾率领自己的团队做网页、做系统集成、做程序设计。但由于不懂市场和市场运作,腾讯的产品拿出去向运营商推销,却经常被拒之门外。

  跟其他刚开始创业的互联网公司一样,资金和技术是腾讯最大的问题。1999年2月,腾讯开发出第一个“中国风味”的ICQ,即OICQ后,受到用户欢迎,注册人数疯长,很短时间内就增加到几万人。人数增加就要不断扩充服务器,而那时一两千元的服务器托管费对公司都不堪重负。公元2000年,第一次网络泡沐席卷了整个中国互联网,腾讯进入了最为困难的时期,在面临资金困难时,曾险些把开发出的ICQ软件以60万元的价格卖给深圳电信数据局,但终因价格原因告吹。

  马陈术夫妇告诉记者,他们都没有什么特别爱好,直到马化腾大学毕业在润迅公司做软件工程师后家里虽然连音响都还没有,不过却有5部电话和8台电脑。那时,真正的互联网还没有全面普及,但儿子却已经迷上网络,初上慧多网就让他体验到网络的乐趣。半年后马化腾投资5万元在家里搞了4条电话线和8台电脑、承担了慧多网深圳站站长,每天在工作之余忙得不可开交。久而久之,深圳“马站”在慧多网上声名鹊起,但很少有人知道马站长其实只是个20出头的年轻人。

  马陈术半开玩笑地说,那时候装一部电话要4000多元初装费,幸好当时女儿和几个亲戚在电话公司工作,可以半价申请安装,后来他就叫女儿和亲戚为他们申请了4部半价电话,供马化腾上网用。这时,马陈术指着黄惠卿说:“其实,‘马站’能出名也有她的一份功劳,那时马化腾一出差就要母亲帮他管理网站,每次临出门前都要写一张字条给母亲,告诉母亲一旦有网友打电话来说网络不通,就按照字条上的步骤排除故障,确保网络通畅。”正是因为有了家人支持,马化腾还出席了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国BBS站长大会。

  马化腾凭着对网络市场一种朦胧却又相当有预见性的理解,用近乎偏执的兴趣和近乎狂热的工作热情搭起腾讯的架子,牢固坚持以技术为核心的公司理念,极端专注于技术开发和提升质量,当然能高出对手一筹。

  做软件工程师的经历使马化腾明白,开发软件的意义就在于实用,而不是写作者的自娱自乐:“其实我只是个很爱网络生活的.人,知道网迷最需要什么,所以为自己和他们开发最有用的东西,如此而已。”

  QQ最早只是作为公司的一个副产品存在的,马化腾对QQ所蕴含的巨大市场价值并没有足够的认识。而且无论从技术上还是资金上,他对自己究竟能保持多大的竞争优势并没有把握。当时腾讯所采取的策略是“三管齐下”:一方面继续巩固传统网络寻呼系统带来的大量利润;一方面将精力更多集中在改进QQ功能和开发新版本上;

  马化腾创业小故事 篇4

  1984年,马化腾随家人从海南迁至深圳,就读于深圳中学,于1993年取得深大理科学士学位。 1998年,与张志东注册成立“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第一件事腾讯的第一个CEO可不是马化腾哦,是马化腾的妈妈~后来腾讯拿了融资才换成马化腾

  第二件事腾讯当时非常惨,因为用户量大后台维护非常困难,又没有资金流入,融到的200万早用光了,自己掏钱也快倾家荡产了。创始人团队全部同意把腾讯卖掉,马化腾也认可了,然而没有人愿意接手,最后马化腾都打算无偿赠送了,还是没人要!这才有了后面的马化腾的腾讯帝国

  经过去年的一系列冲突,他虽然性格内向,但是我相信2011年出来的交流比较多。因为据说这些事情对他还是有不小震撼和影响的,现在腾讯开始从整个生态系统思考问题,从广义的企业价值思考问题,而不是从狭义商业角度看待对错,这对马是好事,对整个行业也是好事。

  记得OICQ刚上来的时候,在网易BBS发了一个帖子(拨号年代的人都懂的)。当时的OICQ还没有域名服务器,只有一个测试IP地址。我登上去了,注册了一个账号,记得是10号以内的,当时线上就马化腾一个人。看到有人上来了,立马和我搭讪,问我这个东西怎么样,我说和ICQ很像,略显简陋云云,当时感觉对面是个挺呆的技术工程师。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第三件事马化腾大学搞技术的,但是那时候计算机不是每个人都有,必须要去机房。于是马化腾就给学校的机房植入病毒,然后以杀毒为名去机房练习编程,老师发现马化腾一来病毒全都消灭了就一直让他来帮忙(当然后来老师发现是他搞的鬼,不过还是让他来机房了)第四件事有谁知道腾讯这个名字怎么来的`?其实这是他爸爸取得。当时腾讯的创始人里面三个技术,一个法务,一个运营,大家文学功底都不好,于是马化腾找到了他爸爸帮忙取名字。爸爸一起就是四个,后来发现其中三个都已经有主了,就用了腾讯。“腾”一个寓意是马化腾的最后一个字,另一个意义是腾飞,而讯则是马化腾上一个公司名字的最后一个字~第五件事马化腾从小就喜欢天文,当时他想买一个很厉害的望远镜,但是爸妈不同意,觉得是浪费钱。马化腾不开心但是不愿意说出来,就在日记里就写:爸爸妈妈这就在毁掉一个天文爱好者。后来爸妈发现他是真的喜欢天文,就给他买了望远镜,马化腾爱不释手,还拍下了哈雷彗星的照片。

  马化腾创业小故事 篇5

  2月16日,马化腾卸任腾讯控股有限公司总裁,仍保留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职务,并称,将把更多精力集中到制定公司战略发展和产品规划方面。

  成长之路

  1984年,13岁的马化腾跟随父母从海南来到深圳,一个百业待举却充满希望的年轻城市。在深圳大学的岁月,他的计算机天赋充分显露出来,他既可以成为各种病毒的克星,又可以为学校的PC维护提供解决方案,有时还干些将硬盘锁死的恶作剧,让机房管理员哭笑不得。

  1993年毕业后,马化腾进入润迅公司,开始做软件工程师,专注于寻呼软件的开发,并一直做到开发部主管的位置上,这段经历使马化腾明确了开发软件的意义就在于实用。这时,他的大学师兄史玉柱开发的"汉卡"软件已经红遍中国,巨人集团名噪一时。从师兄的身上,马化腾得到了某种启示。

  当时正是股市最红火的年代,聪明的马化腾于是与朋友一起开发了针对股民的"股霸卡",结果这个软件一炮而红,在赛格电子市场甚至卖到断市。

  1998年11月,27岁的马化腾与张志东合作创办了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1999年2月,腾讯自主开发了基于Internet的即时通信网络工具——腾讯即时通信,一个带着红围巾的小企鹅进入了我们的网络生活。

  资本市场

  几经波折,在资金捉襟见肘的时候,马化腾差点把小企鹅卖掉。1999年下半年,受昔日老友丁磊海外融资的启发,马化腾拿着改了6个版本、20多页的商业计划书开始寻找国外风险投资,最后碰到了IDG和盈科数码,他们给了QQ220万美元的投资。

  挺过了最艰难的时刻,2004年6月,腾讯QQ终于向资本市场迈出了第一步——成功在香港挂牌上市,其超额认购的首次公开募股?煟桑校希犖?企业带来了总计14.4亿港元的净收入。如今,腾讯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应用服务及移动应用增值服务提供商之一。

  在这7年多的创业路上,马化腾总是不断地追问自己三个问题:一是这个新的领域你是不是擅长;二是如果你不做,用户会损失什么;三是如果做了,在这个新的项目中自己能保持多大的竞争优势?

  或许,正是由于在事前做了充足的.思想准备,马化腾才得以把那只小企鹅保持得身材完美,至今仍然能够在网络上笑傲春风。而对于自己的成功,马化腾总结说,是对QQ的专注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而今,象其他许多弄潮互联网的前辈一样,马化腾选择了"退隐",或许厌倦了商场的打拼,他现在更愿意专注于自己的生活。他把那只可爱的小企鹅带进我们的生活,我们对此心怀感激,并且尊重他的选择。

  马化腾创业小故事 篇6

  南非MIH集团在2001年6月从盈科数码、IDG及管理层手中收购腾讯46.5%的股份,花费3,200万美元。收购完成后,腾讯管理层持股46.5%。可以说,马化腾创业后的“第一笔重大收入”正来自于MIH支付的850.5万美元。

  在此之前,新浪、搜狐、网易等互联网公司已经做成规模,通过上市获得了新的资本支持,还通过推出收费业务加快赢利。而当时的腾讯还是一家只有18人组成的公司,QQ(当时的名称还是OICQ)注册用户虽已经达到2亿,但缺乏现成的收费渠道。随着用户数几何级增长,每月以几何级增长的服务器托管费用也让腾讯不堪承受,公司出现资金紧张,QQ将收费或者停止服务的消息盛传一时。

  马化腾曾试图作价60万元卖掉QQ,但找不到买家。当时任职搜狐的古永锵和冯珏都到腾讯看过,2001年春天,马化腾自己还去新浪见了王志东和汪延,但后来都没有消息。在2000年年初获得IDG和香港盈科总共220万美元的投资时,代价是出让了多达40%的股份。(励志电影 )据一位当年腾讯的员工回忆,在这次融资过程中,马化腾做了两次腰椎手术,第二次手术后,就平躺在床上举着笔记本电脑办公。

  马化腾在煎熬中终于等到了南非MIH集团。与此同时,中国移动推出的“移动梦网”开始改变腾讯的生存状态。移动梦网通过手机代收费的'“二八分账”协议使腾讯收费会员业务成为可能,接下来腾讯赚钱的速度和它当初注册用户的疯长一样惊人。

  到现在,腾讯借助QQ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几乎涉足了所有互联网业务领域,这是马化腾1998年创业时不曾想到的。那时马化腾和大学同学张志东决定下海做生意,成立了软件公司,只有5条电话线和8条台电脑,主营业务是为其他公司做软件外包。当时为了谋生,两人既当销售,又做工程师,什么业务都敢接,做网页、做系统集成、做程序设计……模仿ICQ发展出来的QQ不过是随项目赠送的副产品。

  马化腾创业小故事 篇7

  在年轻人的心目中,马化腾是互联网时代的创业英雄。生于1975年的他,1998年时投资50万元在深圳注册了一家名叫腾讯的公司,十几年后已成长为全球排名第五、市值已达2000亿美元的中国互联网公司。

  马化腾是第一次应邀来香港大学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Dream Catchers(追梦者)论坛出任主旨演讲嘉宾。主持人、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访问教授、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创刊总编辑张力奋介绍说,在腾讯工作的香港大学生中,港大毕业生的比例是最高的,相信这个比例今后还会进一步提升。这句话激起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在大陆被年轻人称为“小马哥”的马化腾,在以英语为主要交流语言的港大,主持人不时地用他的英文名字——PONY来称呼他。但PONY自己还是坚持用中文演讲。他言语较短,不善忽悠,但不失幽默。几次回答完主持人的提问后,他会笑着跟问一句:“让你失望了吧?”

  事业已经做到很大的马化腾,再三称自己是个“软件开发工程师”。他曾经的`梦想是当爱因斯坦那样的物理学家,但是“走着走着干起了应用技术这一行”,最在乎和重视用户的体验。

  他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很简单,但引爆的笑点不断:他在深圳华强北电子城给人装过电脑,每装一台挣50元;他夜以继日地编程、写软件;为了获得外包的项目,已是小公司经理的他不得不对外自称是公司管业务的工程师;希望在网上黏住足够数量的用户,他不惜假扮女士与网友聊天……昨日的创业故事,早已经成为今天开心的谈资。

  但马化腾还是很愿意“把发自内心的想法告诉大家”。

  “我们最初创业的5个人是深圳中学和深圳大学知根知底的同学。在创业的过程中因为意见不统一,争吵难免,信任感很重要。”

  他对“竞争”这个词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在回答关于公司如何应对竞争对手的公司策略等问题时,他声称:“我和马云的私交非常好,有竞争有合作是一种常态,不要把竞争‘妖魔化’。”他甚至举例,原来我们支持“滴滴”,阿里巴巴支持“快的”,竞争了一段,“我们想还是大家一块干吧,于是我们又合在一起了。”

  在全社会大谈 “互联网+”的时候,马化腾却反其道而行之,强调一定要先做减法。他鼓励有志创业者,应该从个人的、社会的“痛点”中发现商机,寻找服务的对象。

  在讲演结束前,马化腾对港大年轻人的寄语可以说是他创业最重要的人生体验——

  希望年轻人离开学校之后,要保持开放、阳光的心态,学习行业、社会知识,更加拥抱这个社会。不要好高骛远,一点挫折就受不了,困难是一定会有的,从来不会有人天生对你好,也不会一定永远幸运,永远会遇到问题。最后他建议,多找几个合作伙伴,比单枪匹马好得多。

  马化腾创业小故事 篇8

  2009年9月,90后的雷浪声入读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游戏专业,这个专业是学校当年新开设的专业。在大学期间,雷浪声就对手机软件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他常常利用课余时间临摹手机桌面,上网浏览最新的技术动态。他在论坛上发的手机评测帖子,曾被太平洋网评为精华帖并置顶。雷浪声在学校的交际圈子实际上很小,但是在互联网上却拥有众多资源,他通过互联网认识了创业团队的其他成员。大二时,他决心毕业后要做UI设计(指对软件的人机交互、操作逻辑、界面美观的整体设计)。

  2011年暑假,雷浪声与几个80后的朋友来到深圳,租了一间终日不见阳光的小民房,组成一个6人的小团队,开始了手机软件的开发之旅。雷浪声说:“在那段时间,我们的活动范围不足500米,有时连续加班30多小时。”大二暑假还未过完,团队的第一款产品“刷机精灵”第一版本就正式上线测试了。当天晚上,6个人在小黑屋附近的烧烤档喝了个酩酊大醉,长时间压抑的心情重于化成了泪水释放了出来。

  事后不久,雷浪声所在团队就得到了百万级的天使投资基金。2011年8月中旬,团队注册成立科技有限公司,其中一名队员的网名叫“瓶子”,于是他们就为公司取名为“深圳瓶子科技有限公司”。同年底,雷浪声的团队接受了1800万元投资入股。2012年,百度、盛大、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开始插足刷机行业,其他的大小竞争对手陆续涌现出来,面对巨大行业竞争压力,团队加速产品更新迭代,持续保持在行业的领先位置,赢得国内互联网巨头的青睐和关注。

  2012年8月,也就是雷浪声毕业还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里,腾讯CEO就亲自出马,以6000万元人民币全资收购雷浪声的公司。辛苦的付出让团队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得到了丰厚的回报,雷浪声说:“当初谁都没有料想到会有这么好的结果。”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有记者问道:“刚毕业的'大学生拿到这笔财富有什么感受?”雷浪声只说了一句话:“父母再也不用那么辛苦了。”于是忍不住的激动并放声大哭。拿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后,雷浪声并没有给自己买房买车,而是在韶关始兴县城买了一套当地最好的房子给父母。他说:“我还年轻,我的路还很长,最需要的就是沉下心来做事,车子、房子容易使人浮躁。”直到现在,他在深圳还是无房无车一族。

  从雷浪声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青涩学子摇身变成千万富翁,这条艰难的创业之路能够走出今天的辉煌,雷浪声感触良多。他说:“创业并不是靠单打独斗,它需要的是团队的高效分工和协作,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要能够独当一面。勇于挑战困难、担当压力是人生中非常精彩的一部分,不浮躁不虚伪,善于总结失败经验并用心去沉淀,才能获得更多的成长。”

  这就是一个90后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例子,他们的故事正在激励着每一个想要走入创业大军的人,当我们在看到他人获得成就的同时,更应该看到他们背后的付出是多么的巨大,黎明前的黑暗总是痛苦和漫长的,每个想要创业的人都要想明白自己到底能不能坚持到黎明的到来。

  马化腾创业小故事 篇9

  你也许没听说过马化腾,但一定听说过QQ;你也许没听说过QQ,但一定见过那只胖兮兮的小企鹅。显然,马化腾远没有QQ或是小企鹅图标的名气大,虽然这些都是他和腾讯公司的得意之作。现在在中国的国土上,网民上网第一件事就是打开QQ,但有谁想过是谁缔造了这一切?

  在《马化腾的人生哲学》这本书中,笔者周义博以腾讯的企业发展史为主轴,将马化腾的成功哲学一一加以剖析展示,以让读者全面了解他是如何修身、用人、经营、创新、开拓、竞争、打造品牌的。

  马化腾——让QQ登上网络舞台的人,他悄无声地把QQ打入到站、网络游戏、电子商务和搜索引擎等领域,他带领他的创业团队在短短10几年的时间内从一个五个年轻人几百万元人民币注册的小公司,成长为市值超过 100亿美元的企业集团,缔造了一个行业传奇。

  冰心的诗中写道: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是的,马化腾的成功也是同他当初的奋斗史是分不开的。

  腾讯在创立之初面临着重重的困难,在那个互联网尚未普及的时代事事都是难以预料的。QQ最初发展时,新浪等一些站已经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腾讯在他们面前简直不值一提。而且那时,资金和技术是腾讯最大的问题。马化腾不知道QQ的赢利点到底在哪里?有一段时间,申请QQ号要收费,QQ最艰难的见证。后来,资金有了软件又跟不上。随着用户的增多,腾讯只能到处去蹭人家的服务器用。面临连续不断的困难,他始终没有放弃。为了他的事业,他几乎倾尽所有。他始终坚信机遇与挑战并存,大胆地在探索中前进。他私下里有一个理想,就是让上网的用户在打开电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登陆QQ,的确现在马总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这一理想。

  就是马化腾这种对事业的坚持,成就了他的今天与QQ时代。他把坚持作为腾讯的一种标志,这让我知道坚持是一种可怕的且强大的力量,它可以很容易地把一个企业从低谷拽向高峰,只要坚持下去,犹如“滴水穿石”一样,再坚硬的东西也能被他穿透,坚持做自己擅长的事,成功就会在不远处向你招手。

  希望为创业者、管理者和职场经理人走向成功提供一个样本,并让自己的理念得到洗礼、思想得到升华、境界得到提升。

  我们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选择了创业,创业固然伟大,但创业的前提条件也是相当苛刻的。很多人在创业初期信誓旦旦,但在遇到困难时就开始害怕、退缩。没能坚持下去,于是梦想便被胆怯扼杀在摇篮里了。如果你即将开启创业之路,那就以马化腾作为榜样吧,学习他的坚持,学习他那敬业的精神,说不定今后的风云人物就是你了!

  这本书为创业者、管理者和职场经理人走向成功提供一个样本,并让自己的理念得到洗礼、思想得到升华、境界得到提升。此书值得一读!

  马化腾创业小故事 篇10

  花了两天时间看完了《腾讯传》,这是继《激荡三十年》、《大败局》之后看吴晓波的第三本书。很强的叙事性,几乎是当小说来读了。这也是一个财经作家的厉害之处,讲人话。

  看到机会大有人在,但能将机会落地的人屈指可数。

  2000年左右做即时通讯的公司不止腾讯一家,当时比腾讯牛逼的微软的msn、网易泡泡等也在做即时通讯,但他们并没有将其作为主业来做,而腾讯几乎是倾其所有,这给了腾讯生存的机会。

  为什么会留给腾讯这个机会?

  因为即时通讯的变现方式尚未明确,而人是往往更愿意投资现实利益而非未来。马化腾也是顶着巨大的压力,用其他业务赚的钱来养着QQ,后来坚持不住了,准备卖掉QQ,可惜没找到合适的买主。守得云开见明月,终于找到了风险资本,活了下来。此后数年,腾讯牢牢把握住了这个入口。

  落地方能生根。

  腾讯刚开始涉足游戏行业时,引进了韩国先进的3D游戏,因为他们想要引进就引进最优秀的。可惜,当时中国蜗牛般的网速,较低的电脑配置,即使腾讯做了很多修改,也无法使该游戏流畅运行。经此教训,腾讯发现中国互联网的土壤是在网吧,而非家庭的个人电脑。所以,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好的,真正落地的方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抓住一两个客户的主要诉求点,短时间内形成突破。允许不完美,但一定要快。

  经过一年的不断更新迭代也就逐渐达到相对完美,也就有了产品的感觉。这种思维,对于现实的工作生活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行动是最有力量的思考,只有去做了,才有逐渐达到完美的可能性。否则,只是存在于想象中罢了。不过,我也有些疑惑。这种快速迭代的思想与所谓的`工匠精神是否是一种悖论呢?

  适当的冗余看似浪费,实则是一种对机会的把握。

  当时做微信累死产品的不止张小龙一个团队,几个团队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看似在做同样的事情,实际上通过竞争促进了内部的创新。通过这种赛马机制,整个机构有了自我革新的动力。

  后发优势。

  腾讯是互联网届有名的“抄袭者”,但是与此相关的诉讼只有一件,而且腾讯胜诉了。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通过模仿,减轻试错的成本无可厚非。甚至,有时第一更具有象征意义,而第二则可能更具有实用性。因为,有时太过领先的技术或者理解,一开始并不能被大众很好的接受,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酝酿。

  夕阳西下,站在深圳大学旁边腾讯的大楼里的马化腾,看着校园里的师弟师妹,想象着往日的青葱岁月,这画面实在太美……

【马化腾创业小故事】相关文章:

马化腾和他的团队合伙创业的故事09-14

创业励志小故事10-14

创业励志小故事11-04

中职生创业小故事11-03

90后创业小故事10-09

董明珠创业小故事03-16

名人创业小故事(通用12则)09-17

古代创新创业的小故事11-17

创业励志小故事15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