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大学生创业励志故事

时间:2024-04-23 10:58:47 维泽 创业故事 我要投稿

大学生创业励志故事(通用10篇)

  大学生创业主要是在校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群体组成。大学生创业问题越来越受社会的关注,因为大学生属于高级知识人群,并且经过多年的教育以及背负着社会的种种期望,在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大学生创业也成为大学生就业之外的新兴的现象。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大学生创业励志故事,欢迎阅读!

大学生创业励志故事(通用10篇)

  大学生创业励志故事 1

  对于刚刚踏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找一份每月能有四千元左右稳定收入的工作,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对于都江堰25岁的大学生董永杭来说,这并不能让他满足,去年他毅然辞职创业,回到都江堰卖起了包子。xx年毕业于电子科大的董永杭在开这个包子店之前,在成都某企业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每月也有四千元左右的收入。去年三月,他突然萌发了自主创业开一家包子店的想法。包子店一开张生意便很好,但是,由于他一直坚持选用品质最好,价格最高的猪腿肉作为包子的馅料,也导致了成本的上涨。不过,正因为坚持选用优质的`原料,光顾董永杭包子店的顾客也越来越多。现在,每月下来,董永杭能收入三万元左右。如今,他正着手注册属于自己的商标,下一步,董永杭还计划开分店,进军更大的市场。

  一次创业教训多 二次创业更理性残疾大学生王福如:创业其乐无穷 追梦只争朝夕校园淘宝网 创业新突破丁俊林:一位贫困大学生的创业路母亲卖房助儿子创业 大三时合同额破千万曾文頔:大学生葡萄酒品酒师的“爱与专”大学生创业两年赚70万大学生创业:种西红柿比农民好 销得比农民俏一个创业者在小米首发App的极品、曲折故事硅谷创业的华人守望者 —— 中国草根硅谷创业现状

  大学生创业励志故事 2

  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转变就业观念、进行自主创业,已成为不少大学生的梦想。河南农大文法学院就有这样一位在校女大学生,张慧,她去年在网上开了一家化妆品店,经过苦心经营,已初具规模,月营业额已达近50万元,被郑州市团委授予“青年文明号”。

  多余的化妆品帯她走上创业路

  张慧,河南农大文法学院研三学生。08年,她的妹妹从日本回家探亲带回很多化妆品,用不完,本想着把手头的化妆品处理掉就突然有了创业的想法,于是,她就在淘宝上开了家网店。

  “开店容易守店难,每天淘宝都有近5000个店铺开店,但是能做起来的是相当少的一部分,我开始的时候也曾经想过放弃。”张慧称,在最开始的几个月里都是在赔钱,也沮丧过,但是我告诫自己做什么都不容易,别人能做好,我也能做好,于是就坚持了下来。

  诚信经营赢口碑生意红火

  “我坚持做真货,绝不卖假货,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赢得顾客的厚爱。”张慧说道,有一次店里缺货,顾客又等不及,她就从别的皇冠的.网店买了一些产品,拿回来后发现是假货,她宁愿自己赔钱也坚决不发给顾客。由于她的诚信,热心的态度,越来越多的顾客光顾她的网店,生意也越来越红火。据悉,现在张慧每月的营业额近50万元。

  据悉,为了保证货源可靠,她的进货渠道只有两个,一个是让妹妹从日本给寄回来,欧美的产品从国内进货,前期她先进一些产品,辨别真假,确定真货后才进货。

  设立创业基金树立创业典型

  面对就业越来越严峻的现实,河南农业大学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自主创业,举办大学生创业论坛、创业计划大赛,并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20万,扶持5-10个大学生创业项目,给予3千—2万的创业资助。为大学生创业创造条件,树立创业典型。而本校学生张慧就是一个成功的典型,如今她的网店月营业额已近50万元,月交易量、信誉度在河南市场夺得了第一的宝座。她的成功经历为其他大学生创业点亮了绿灯。

  据该校文法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张勇民称,张慧只是学生自主创业的典型之一,该院本科生中还有几名大学生自主创业也取得了成功。有的学生建了养鸡场,有的学生开了超市……明年该校准备再次增加大学生创业基金,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便利的条件。

  大学生创业励志故事 3

  “生活就是奋斗,唯有奋斗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一名长相清秀的羊倌这么说。他在龙岩长汀县馆前镇的山中,养殖起了百来只羊。

  这不是一般的`羊倌,小伙叫肖伦泉,在厦门读完大学,返乡创业。这些黄羊,就是他创业的起点。

  肖伦泉是馆前镇汀东村人,毕业后,在外头打拼了些日子,但总觉得在外乡不踏实,就有了返乡归山创业的念头。经过多次咨询国家政策、行业专家和外出考察学习后,他决定搞一个生态黄羊养殖基地。

  去年6月,他在长汀县人事局的帮扶下,投入10多万元开始了创业之路。

  这家养殖场,坐落在馆前往童坊方向的大路旁。养殖园占地100余亩,共有120多只黄羊,其中60余只种羊已受孕繁殖。

  目前,黄羊长势良好,放养的黄羊每年可产两胎或两年三胎,胎产两到三只,每只黄羊的市场斤价在25元到30元不等,主要销往周边城市,预计年收入在10多万元。

  望着那120只头黄羊,肖伦泉高兴地说:“在家搞特色养殖,年均纯收入10多万元没问题。”

  大学生创业励志故事 4

  9月2日下午,浙江至尚装饰材料有限公司迎来一群特殊客人。他们是我县大学生创业互助社的成员,有的已创业多年,有的刚注册公司,此行目的就是向同为高校毕业生的该公司董事长尚建龙取经学习。

  在参观完公司的生产车间后,大家围坐在尚建龙的办公室。没有主持,没有议程,随意的一番自我介绍,让一颗颗年轻的心很快聚在一起。

  “大家刚才看过我的产品,它们的基础材料都是一样的,但加工方式不同,价位也不同。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做不同的产品,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身兼大学生创业互助社理事长的尚建龙坦诚地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创业心得,“我觉得做销售太累,所以专心搞生产。你们也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创业之前一定要做好市场调查,如果一个项目做不到3年,那最好别做。”

  接着,尚建龙就项目的遴选、创业注意事项、小公司的管理等3大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没有隐晦难懂的理论,实践中的经验之谈引起在场人员的共鸣,特别是新涉足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更是不愿放过尚建龙说的每句话。

  “你刚才说20人以下的小公司要注重经营,应该简化管理制度,我觉得很有道理。特别是像我这样搞汽车销售的`,合伙人只有3个,员工不超过20个,更应该以自身魅力去引导员工,而不是繁琐的制度。”佰呈汽车销售店的陈迁深有感触地说。

  “选择合伙经营时,我认为除非自己很强势,否则一定要选择单数的合作伙伴,不然今后决策很难定夺。”风云户外山庄陈达峰补充道。

  “我刚和3个朋友一起开了乐诚贸易有限公司,是4个人合伙的,这对今后的发展有影响吗?”刚开始创业的丁正辉也提出自己的疑问。

  “创业之初是没问题的,但有了利润后就不同,所以这个时候最好有明确分工。”尚建龙说。

  ……

  同行的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生创业互助社工作人员还将携带的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服务指南分发到每一个人的手中。个体经营税收减免、小额信用贷款、自主创业贷款贴息、自主创业场租补贴等政策引起不少刚创业人员的兴趣。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就政策进行咨询,工作人员则耐心细致地给予解答。

  考虑到部分社员因工作原因无法到现场交流,县大学生创业互助社秘书长王杰就利用微博,对本次活动进行直播。

  大学生创业励志故事 5

  海口海府一横路的海南残疾人网络就业示范中心,学员们正在操作软件,并录入相关单据的信息。

  肢体残疾的吴佳佳,是这个创业团队的负责人。

  “爱心椰格格”的工艺品店非常别致,这也是残疾大学生创业团队的一个项目。

  在海口市美群路的爱心养生馆,负责人符史勤正在洽谈业务。

  在海口市蓝天路有一家“无声育发店”,洗发员工主要由聋哑人担任,其到位、贴心的服务可谓“胜有声”。老板朱美慧不仅是这家店的管理者,还要用手语帮助员工、客户交流。

  在海南,有一个残疾大学生创业团队,他们开办的企业已经吸纳上百名残疾人就业。

  肢体残疾的吴佳佳,是这个创业团队的负责人,她告诉记者:“我们创业团队成员均有不同程度的残缺,在求职的路上都曾遭遇坎坷。2015年开始创业以来,目前,海南残疾大学生创业团队创业项目涉及爱心育发、养生、洗衣、贸易(超市卖场)、椰格格工艺、文化创意、花艺、服装、骑楼旗袍、小椰壳、椰壳音箱等。”

  位于海口市美群路海南残疾人创业一条街的爱心养生馆,是残疾大学生创业团队的一个项目。4月28日上午,记者来到爱心馆时,负责人符史勤正在洽谈业务。

  符史勤有视力残疾,2011年毕业于北京联合大学,2015年到爱心养生馆工作。对于这份工作,他很自豪,“我之前在海口某特殊学校工作,现在那里的老师还把我作为榜样教育孩子们,‘你们看符哥哥也是视力残疾,不仅读了大学,现在还做这么好的工作,你们也可以啊’。”

  符史勤介绍,现在,养生馆主推健康养生创业项目,包括理疗康复、盲人按摩、女性美容保养等,经营面积达3000平方米。目前,该养生馆已带动10余名残疾人就业。

  在这条残疾人创业一条街上,一家叫“爱心椰格格”的工艺品店非常别致,这也是残疾大学生创业团队的一个项目。一进店门,橱窗里摆放着一排精美的手工椰壳包:包包主要是以椰子壳为装饰材料做成的,款式很多,既有通勤的单肩包、手提包,还有搭配美裙效果很赞的手抓包,还有既可肩背、又可手提的两用包,还有专门给小朋友设计的小挎包等等。

  店主介绍,椰壳包是最具海南特色的旅游商品之一,是外地游客最喜爱的旅游纪念品,在海南各景区都能买到。不过,“椰格格”椰壳包可不是普通的椰壳包,她称得上椰壳包中的“LV”,创立8年以来,不断在革新,玩出新花样,让普普通通的椰壳焕发出时尚的光彩,并把更多的海南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让椰壳包成为传播海南黎苗文化的使者。

  前来购物的.游客李小姐说:“这家工艺品店是残疾人开的,店员大多是残疾人,手工艺品也是他们制作的,既用来展示也可以出售。这里椰壳包质量非常好,我是第二次过来。”

  在位于海口海府一横路的海南残疾人网络就业示范中心,上班时间学员们一般都通过操作软件,录入相关单据的信息。残疾人大学生朱娇娇是这个团队的负责人。她因患幼儿类风湿性关节炎而无法长时间站立行走,童年的大部分时间在父母温暖的背上度过;她高中3年未进过一天教室,却以优异成绩考上大学。大学时,她利用业余时间开网店,为自己购买了人生中第一辆电动轮椅。

  坐在轮椅上,朱娇娇接受了记者采访。她说:“我原来负责筹建爱心养生馆项目,团队考虑过我有网店运营经验,现在让我负责团队电商项目。”

  在海口蓝天路,还有一家“无声育发店”,洗发员工主要由聋哑人担任,其到位、贴心的服务可谓“胜有声”。老板朱美慧不仅是这家店的具体管理者,还要用手语帮助员工、客户交流。

  大学生创业励志故事 6

  从今年元旦以来,象山县新桥镇下七里村50多户种植紫甘蓝的村民就开始为自己丰收之后的销路发愁,在被菜贩子以极低的价格收走部分紫甘蓝之后,村民们原本以为剩下的近30吨就要烂在菜地里了,没想到紫甘蓝的滞销引起了一群80后网络创业大学生的关注,经他们在网络上一吆喝,引来众多爱心人士关注,昨天一天就卖出6吨。

  丰收之年却只能低价贱卖

  从前年开始,象山县新桥镇下七里村的50多户村民就开始种植紫甘蓝,今年村民们迎来了丰收的第三个年头。从元旦开始,200多亩的紫甘蓝进入收割期,面对丰收的紫甘蓝,为销路和价格发愁的村民们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据记者了解,在今年紫甘蓝收获之前,村民们就已经有一大批大白菜因为没有销路烂在了地里。村民们损失惨重,很多村民种紫甘蓝靠的`都是银行贷款。

  下七里村村委会张主任告诉记者,每年下七里村的紫甘蓝收获以后都是放在路边等待菜贩来上门收购,前两年菜贩来村里收购紫甘蓝,每斤的收购价都在1元到4元之间。

  村民们看着行情不错,去年种植的积极性都普遍高涨,今年产量上来了,但价格却一落千丈,菜贩们普遍给出2角钱一斤的收购价格,由于没有其它销路,村民们只能对一部分紫甘蓝忍痛割爱。

  据记者了解,与下七里村紫甘蓝2角钱一斤的回收价格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市场上动辄四五元一斤的销售价格。

  80后网站创业大学生网络卖菜

  下七里村紫甘蓝严重滞销的消息引起了象山一个名叫“象山在线”本地论坛的注意,这个论坛是由几名80后大学毕业生于两年前刚毕业的时候创办的,他们的负责人名叫王徽之。

  王徽之告诉记者,紫甘蓝严重滞销的消息最早是一名网友发到论坛上的。在看到帖子之后他们马上去了下七里村了解实际情况,发现情况属实之后,大家就决定通过网络帮助村民们吆喝卖菜。

  截至记者发稿前,网站上已经公布了包括个人和单位在内的38笔订单。

  王徽之说:“从2月6日开始到现在我们通过论坛、微博、以及和学校、公司、机关事业单位联系,已经总共帮村民们卖出了近10吨的紫甘蓝,接下来我们还会继续帮他们卖一部分。”

  大学生创业励志故事 7

  林奇是浙江温州人,毕业于南京邮电大学,在浙江电信任软件工程师一年后开始自主创业。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任悠易互通广告有限公司合伙人。2009年5月至今,创立上海游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并任董事长、总裁职务,10年间完成了从零到亿万总裁的华丽转身。游族是林奇的第三次创业了,之前曾经营过电脑业务,连VC都谈后了却不知因何故,VC房企了投资。游族之所以能成功,关键或许在于坚持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方针。

  因为游戏市场一直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在游族覆盖的范围内,市场规模几乎没有边界,只有在细分领域里生根,树立起足够高的专业壁垒,便足够游族网络发展壮大;同时要提前做好团队和产品的.长期规划,避免了其他游戏团队靠一款游戏爆红,随后走向平庸和衰亡的命运。2009年创办游族网络,当年推出的第一款页游产品《三十六计》就开了个好头,在一个好的档期得到了市场认可,为公司早期创造了不少收入。除了运气之外,善于把握机遇才使得游族网络在行业发展中有所斩获。总之,这是大时代带来的机遇,而林奇又抓住了机遇。

  凭借着敏锐的市场判断力和高效的产品研发能力,林奇将游族网络发展成游戏行业的领军企业。多年以来,游族网络坚持精品化和全球化战略,在网页游戏和智能手机游戏研发、发行运营及其他技术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他在业内率先提出了“轻娱乐”、“碎片时间管理”等理论,为推动行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被多次授予“十大游戏风云人物”,成为行业领袖。

  从2012年开始,游族发展进入了快车道,2012年度和2013年1-8月营业收入分别为1.74亿元和3.9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37亿元和1.63亿元。此时的林奇开始考虑上市,“当时IPO不开,与券商一遍遍过招股说明书也不是办法,只能另寻他法。”上市公司梅花伞方面因为业绩的压力,重组的意愿非常强烈,双方从接触到签订重组框架协议的过程非常快。“上市不单纯是钱的问题,而是一家公司的一个发展阶段。如果到这个阶段而不去做,就是浪费机会。至于选择借壳上市,纯粹是巧合。”林奇指出。

  大学生创业励志故事 8

  大学生创业故事,大学生网上卖烧烤500元起家

  1983年,李烨出生在盐城的一个富裕家庭,父亲在当地经营着一家大型餐饮企业。回想起当年的生活,李烨说那时虽还没有富二代的概念,但自己绝对已经是了,我家的酒店叫兴达大酒店,按照现在的说法应该算是一个会所了。我2001年在常州上大学时,每月生活费至少有5000元,在当时的校园里绝对算得上是富二代的水平了。

  但是好景不长。2003年,父亲经营近十年的酒店破产了。李烨的生活费从每月5000多一下子掉到了100元不到。那段日子,李烨在常州一家电脑城门前扛箱子挣生活费,这样一直坚持到2003年退学。父亲破产后,全家一度在扬州尝试养螃蟹,但是2003年遇到非典,又加上遇到发大水等意外,养殖场也没有办成。我们一家子就又回到了盐城。

  “回到盐城时,总共只剩下500多元,全家人都在为生计发愁。我有一天晚上出去溜达,看到一家烧烤摊生意非常火。想着这个成本小,后来免费给烧烤摊老板打工。”师傅看李烨不怕苦、不怕累,就把配料毫无保留的都告诉了他。两个月后,李烨自己的烧烤摊在盐城师范学院旁开张了。没想到很红火,两个月李烨一共赚了1700元。

  生计有保障后,2005年,李烨又参加了高考,最终考进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院。在学校里李烨读的是多媒体设计专业,说是多媒体设计,实际上就是网页设计等一些电脑知识运用的专业。他没有一门心思死读书“我白天上课,晚上就外出打工,主要是帮助商家做电商服务。最让我骄傲的是我大二的时候,去了上海一家经营游戏货币的网络贸易公司,有点类似于美国的eBay网,这段经历给我后来的电商生涯打下了基础。”

  2008年6月,李烨大学毕业后,怀揣创业梦想的'他在同学、亲戚的帮助下,创立了上海天天爱购网,但是没多久因为股份的问题退出了团队。

  又一次跌入谷底,这时,李烨又想到了他的烧烤。李烨在上海读书期间,父亲也把他的烧烤摊从盐城搬到了上海。2008年10月的一天,创业失败的李烨在家帮父亲打理烧烤生意,那天我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在网店摸爬滚打多年,为啥不把烧烤店开到网上呢?说干就干,李烨开始着手创立他的网络烧烤店。

  大学生创业励志故事 9

  张恒毕业于湖南某知名大学。英语6级。刚出校门的他没有任何思考就跑到了义乌这个老外商人聚集最大的地方。到了一个外贸公司任职业务员。没有任何经验的他。做了3个多月的业务。没有赚到一分钱不说。甚至于还要父母寄了2000多元来养家。针对这个情况。他考虑到了自己创业这条出路。

  而创业商机恰巧源自于一次外出跑业务。那时候天很热。小张去买黄瓜吃。在等削皮的那段期间。碰到了。许多带着翻译的老外。看到了卖黄瓜的都提出要去买一根来吃。因为毕竟不贵。而且尝试下这个样子也好。可大多被翻译以种种理由拒绝而没有在黄瓜摊前驻足。而没有协同翻译一起的老外更是只能远观。不敢近谈啊。

  小张这时候就想到。为什么我不去卖黄瓜呢。或许。或许。这样比我做这个业务还会有点收入呢。

  说干就干。小张第二天就没去外贸公司上班而是拿着自己仅剩的.几百元。买了一个篮子。一把削皮刀。和几十根黄瓜。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路。

  兴致勃勃的开干。可是10几天才卖了仅够自己维持温饱的十几根黄瓜。无疑又象是给小张浇了当头一喷冷水般!这个时候的小张真是万念俱灰了。堂堂大学生。卖个黄瓜都卖不来。传出去不得笑死人啦。小张想了想。决定自己不能这样下去了。于是第二一大清早的就跑到商贸城。一见到老外走来就吆喝开了。就这样。仅仅一天的时间。他卖出去的黄瓜就比自己这十几天的多卖了3倍多。

  而正是因为小张生意的火爆。他的黄瓜不管什么时候都是最新鲜的。从来都没有留了很久的黄瓜拿出来卖的说法。现在他的日纯收入已经达到了300多元一天。生意好的时候。甚至能赚到500元一天。直到现在。小张有了自己的黄瓜固定客户。

  白手起家创业路:6个合伙人的20亿财富温商的风雨创业路孟玲春:超越常人的创业路东娃子,创业路上永不言弃最初从53元起家 普通大学生的小网店品牌创业路卖枣卖出3亿年收入 石聚彬的20载艰辛创业路小馒头赚大钱 重庆仔李帮林的另类创业路胥定国:从只剩3元开始的曲折创业路

  大学生创业励志故事 10

  3年前,霍捷可谓是重庆最穷的大学生,学费全是父母挨家挨户借来的;可谁能想到,一边读书一边创业的他,只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不但还清了家中欠下的巨额债务,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百万富翁。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手下的员工除了重庆各高校的贫困大学生,还有这些贫困大学生的父母。年仅21岁的他带领着300余名穷大学生、600余名大学生的无业父母轰轰烈烈地创业……

  真穷!重庆的穷父母供了个大学生儿子

  今年21岁的霍捷是重庆人。霍捷七岁时,父亲开车撞伤了人。为了给伤者凑药费,家里只好卖掉房子,在外面租了一间10平方米的小屋。春节时,一家人挤在冰冷的小屋里,体会不到一丝新年的快乐。新年聚餐时,大家都有说有笑,只有霍捷一家一直闷着头,不敢说话——因为别人都是带着礼品来的,只有他们是空着手,霍捷看着缩在角落里的父母,他觉得自己和父母太可怜了,看起来就像是来要饭的。那一刻,他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想办法赚钱,让父母抬起头做人。

  中考前,霍捷向父母提出辍学打工,却遭到了父亲的坚决反对。经过一番权衡,霍捷放弃了重点高中,而选择了当地的一所普通高中——巴县中学,因为这所中学不仅能够为优生减免部分学费,还有几千元钱的奖励。

  就这样,霍捷进了高中。虽然他在学校里是穿得最差、吃得最便宜的一个,但他觉得自己已经很对不起父母了——他知道,他的学费和生活费是父母从牙缝里硬省出来的。想到父母常年穿着旧衣裳,一年到头没吃过一顿早餐,他心里就特别难受。他发誓,自己将来一定要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2004年8月,霍捷被重庆医科大学录取了。一家人欢喜之余,却为5000元的高额学费犯愁了。无奈之下,父亲又挨家挨户去借钱……开学前,拿着父母东拼西凑的5000元钱,霍捷含着泪对父母说“你们别为我的生活费操心,我一定可以养活自己的。”他想尽量为父母减轻一点负担,可做父母的哪有不心疼自己孩子的’霍捷到学校后一个星期,就收到父母汇的100元钱。钱虽然不多,但霍捷仿佛看到了父亲在工地上头顶烈日挥汗如雨,他拿着汇款单的手在颤抖……

  眼下对霍捷来说最紧要的事,就是找一份兼职以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他在老乡的介绍下,得到了一份推广信用卡的兼职。他挨家挨户地敲门推销,碰了很多钉子,也第一次亲身体会到了生存的不易。许多人一见他是推销的,赶紧把门关上……这让他沮丧极了,几乎想要放弃,但一想到自己曾经许下的让父母过上好日子的誓言,他还是咬咬牙坚持下来了。后来,有一位老板看着瘦小的霍捷起了怜悯之心,便办下了他的第一张信用卡。那个月,霍捷凭着一种信念挣了200元钱。

  奇迹!贫困大学生的事业一路攀升

  当别人都在享受着衣食无忧的大学生活时,霍捷却在为温饱而焦虑。他时刻寻找着能改变自己和家庭命运的机会。入学不久,他就发现每到晚上,总有许多同学饿了,跑到离宿舍很远的超市买方便面;而许多条件好的同学,不愿意亲自己去买,便让其他同学代买,为此,他们宁愿出一些“劳务费”。

  霍捷觉得这是一个商机。他拿出推广信用卡时赚的200元钱,从批发市场批了些小零食——他这次是弧注一掷了,如果卖不出去,他就得吃一个月的方便面。

  刚开始,除了隔壁宿舍少数的人买,基本上没人过问他的方便面。霍捷这下急了,因为他已经连续吃了一个星期的方便面。由于打一瓶开水要一角钱,舍不得用开水泡面的他就干吃,几天下来,他吃得满嘴都是泡,看见方便面就想吐。

  霍捷冷静下来分析原因,随后,他在海报栏贴出广告。没过几天,很多人都跑到他这来买方便面。为了进一步打开销路,霍捷决定提高服务质量,实施全套服务——凡是来买面的同学,都免费送开水泡面。这样一来,为同学们省了许多麻烦,大家都愿意来买方便面。霍捷信心大增,又批发了好几箱方便面。

  从此,每到打水时间,霍捷就提着6个水瓶,往返于宿舍和开水房之间,同学们都知道那就是霍捷,甚至有同学戏称,霍捷打水已成为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霍捷的努力下,他的生意越来越火,生意最好时每天可以卖2箱方便面——一袋方便面有0.5元的利润,每天能收入70元钱。此时的霍捷生活费已经完全能自理了,但他依然担心家乡的父母,不知道年迈的父亲是否还在工地上挥汗如雨,母亲是否还是舍不得吃饭。他将赚到的3000元钱,一大半寄给了父母,只留下小部分论自己做生活费。

  霍捷的生意越做越上手,在学校的名声也越来越响,许多老师都知道了这个自强不息的.穷学生。2005年3月,大一下学期刚开学,霍捷就被调到助学办公室当起了办公室主任。

  许多商家都知道,大学生劳动力既便宜又固定,还好管理,因此,他们都愿意聘请大学生打工。渐渐地,霍捷接触的商家多了,他也看到了许多商机——他想到从每个学校组织一个团队,进行促销、市场调查、家教等,并且代理报酬不菲,他从中可以抽取一部分回扣。霍捷意识到,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比卖方便面有“前途”多了,信心满满的他仿佛看到父母不久就可以安享晚年了。可就在这个时候,不幸的事情却发生了。3月28日,霍捷接到母亲打来的电话,得知父亲在工地上千活时,被倾斜下来的楼板压伤了腿。霍捷四处找同学借钱,好不容易才凑齐了父亲的医疗费。

  为了还清欠同学的债务,霍捷马上行动起来。他决定从本校开始做起——这对他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因为学校至少有50%的学生知道他,而且他的经历让大家深信,跟着他肯定有钱赚。没几天,霍捷就在学校召集了100多人,他又印了许多份广告,但是效果却不明显,因为很多同学并不知道招聘内容。霍捷觉得自己必须主动出击,于是他直接跟学生联系,尤其对于那些家境贫困的学生,他更是劝说他们靠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让父母过上好日子。一个月时间,他的队伍就壮大到200多人。

  为了便于管理,霍捷跟学生达成一个口头协议,每5个人为一组,选出一个组长,他只需跟组长直接联系。大家选出的组长基本上都是各个学生会的,跟他是朋友,管理起来容易。就这样,一个200多人的大团队逐步稳固下来。

  人员齐了,接着就要出面谈生意了,霍捷将第一笔单选择在著名的可口可乐公司。4月29日,他早早等在可口可乐公司楼下,希望见人力资源部经理。当见到经理时,经理却对脸上还带着稚气的他不太信任,以不缺人为由拒绝了他。霍捷的第一笔单以失败而告终。

  随后,霍捷又振作精神去跟百事可乐谈判,却再次被拒绝。他意识到,单单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于是,他发动各组的组长们去联系业务。

  重庆华纳电影院是霍捷所接的第一单生意。他找到电影院时,那里还没开业,需要一些劳动力,因此,电影院一次就向霍捷要了30个学生。霍捷兴奋得像个小孩子一样,连忙安排指挥,选出家境最贫困、急需工作的30位同学,给他们开了一次激动人心的动员会。此时的霍捷,已俨然是个“老道”的“商人”了。

  第一次合作,华纳对霍捷所带的团队很满意,希望可以长期合作。这无疑又增添了霍捷的自信心。几次生意做下来,霍捷很快还清了债务,并把剩下的钱又寄给了父母。他还在电话中一再嘱咐父亲,别再去建筑工地干活了,因为自己已经可以养活全家了。

  精彩!带着300穷学生、600穷父母轰轰烈烈创业去

  2005年9月,刚开学,霍捷就接到前程无忧的合作函,希望从他这里聘用一部分学生零售报纸。霍捷大致算了一下:一个学生一天卖50元钱的报纸,一次就需要100人,分布在重庆各个城区,一天就可以收入几千元。接下这笔业务后,人员开始出现短缺,于是,霍捷开始向其他学校招人。他先后和重庆交通大学等12所高校建立了联系,然后在每个学校找一个人专门负责招人工作,形成固定团队。这样,他的“队伍”渐渐壮大起来了。

  一个周末,霍捷去一个同学家玩,发现同学的父亲在批发市场当“棒棒”,由于过度操劳,只有40多岁的他看上去像个60来岁的老头。同学家中的困境,让他想起了自己贫困的父母,霍捷的心被刺痛了,他突然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我要让同学的穷父母也摆脱困境!

  回到宿舍,霍捷在思考着,自己手下300多名穷学生团队,如果每个同学都叫上他们的父母也加入到自己的团队中,那就多了60人了。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解决眼前的人力短缺,还能为这些贫困家庭增加些收入。霍捷一说出自己的想法,就受到了很多同学的拥护。这些穷学生的父母,大多下岗或无业,生活无以为继,现在听说能找到工作,个个兴奋不已。没几天,600个穷学生的父母几乎全到齐了。霍捷很快就为他们安排了合适的岗位,有的安排去卖报纸,有的去守店铺,有的去发传单。于是,重庆街头很快又多了一景:学生和家长,一老一少一起卖报纸,蔚为壮观。

  仅开学那一阵子,霍捷就挣了7万多元钱。临走前,他又将一张存有两万元现金的银行卡交给母亲,母亲并没有放在心上——她以为这张卡里顶多也就几百元钱。然而几天后,她无法相信儿子是怎么挣到这么多钱的,担心儿子做了什么不正当的事,急忙给儿子打电话。当母亲听说霍捷的“生意”越做越大,还帮助许多贫困学生和贫困家长赚钱以后,感到十分安慰,哽咽着说:“儿子,你长大了……”

  2006年4月,各式各样的旅游卡和打折卡风靡校园,这些卡主要针对大学生实施优惠。霍捷又从中看到了商机,他开发出来两种卡:一是打折,二是兼职,他找到各个商家进行谈判,凭着他开发的两种卡团体购物、代购火车票等可以享受最低的折扣,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顺利和商家达成协议。霍捷开发的卡很快就销售一空。他还代理销售新生开学的英语资料等,从中又可以获得一部分利润。移动公司也主动找到他代理手机卡,每张手机卡近50元的提成,为霍捷带来了空前的利润。

  稳固的团队需要有更多的业务支撑,霍捷不断寻找更多的商机。他发现,大学毕业时,学生们通常不会把所有东西都带走,而是只带走一些用得着的物品。霍捷决定将毕业生的物品以适当的价格回收,然后再卖给低年级学生,这样就能更大地发挥这些“家当”的价值。大二下学期,霍捷就组织专人收购毕业生带不走的物品,然后再由专人销售。短短一个月,霍捷就从中获利8000多元。

  霍捷的生意越做越大,有了自己的公司和网站。扩大规模后,他开始按照每个员工对公司的贡献大小进行分红。他的公司里所有的员工都是贫困学生,而他一直在给同学灌输自己的理念——赚钱就是为了尽孝。如果他发现有的同学违背了这个原则,就一律开除。有一次,他发现一名姓张的同学,每次拿到工资就立刻给自己添置奢侈品,而他的父亲还在做搬运工。了解到这些情况后,霍捷立即开除了这个同学。此后,公司所有人都以霍捷为榜样,学习他“百善孝为先”。在他的感染下,这些同学都多了一份责任心、一份孝心。

  2006年对霍捷来说是辉煌的一年,仅一年的时间,他的纯利润就高达20余万元。他不仅早已还清了家里所有的债务,还利用手上的积蓄在学校附近买了一套大房子,把父母接过来住。在重庆,霍卫夫妇见到了不少儿子的“手下”,他们有的是儿子的同学,有的是同学的父母。他们从事不同的工作,惟一相同的是,他们都把霍捷当作恩人一样看待。霍卫夫妇见昔日连学费都发愁的儿子不但自己赚了不少钱,还拯救了那么多贫困家庭,心里感到十分欣慰。他们知道,儿子长大了,他在用他自己的方式回报父母,也回报着社会。

  霍捷的成功,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许多家长都鼓励孩子拿他做榜样。有一个副局长在听说霍捷的事情后,非常欣赏他,想到自己的儿子从小养尊处优、只知道享受、不懂回报,便想让儿子也接受一下“磨难教育”,让儿子到一个宾馆里刷一个月马桶。可霍捷却不认可这种想法,他说:“我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靠的是一种责任感——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这是一种自我遵守的意识,不是靠逼出来的。正如羊有跪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义,责任感,说到底就是一种孝心和感恩心。”

  这就是霍捷的成功带给我们,尤其是80后青年的启示。我们呼唤孝心和感恩心的回归,其意义不仅仅是道德范畴内的,它所带来的力量可以创造出惊人的奇迹!让我们期待,在大学校园里,在贫困学生中,出现更多的霍捷、更多“霍捷式”的奇迹。

【大学生创业励志故事】相关文章:

大学生创业的励志故事09-07

大学生创业励志故事07-26

女大学生创业励志故事08-15

创业励志故事12-12

励志的创业故事07-15

精选创业励志故事08-15

创业励志故事08-05

创业的励志故事07-23

经典创业励志故事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