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下互联网理财产品的诱惑与陷阱

时间:2021-01-03 10:14:07 投资理财 我要投稿

当下互联网理财产品的诱惑与陷阱

  导语:做投资要懂得规避风险要懂得看清陷阱,下面一起看看当下互联网理财产品的诱惑与陷阱。

  理财产品越来越多了,各种送红包搞活动拉会员,回报诱人。似乎比买股票要靠谱得多。但是,这是个陷阱。这些纷纷涌出的理财产品,能活下来的,大概不多。这是需要垄断资本背书的。而其他理财产品的风险,比投资股市小不到哪里去。

  不知大家还记得不记得,美国的次贷危机,缘起于什么。也就是各种“理财产品”,美国的银行们眼看次级贷款贷出去收不回来,就很快想到了“包装”的妙招,各种公式复杂的理财产品。其实内里就是一张欠条,而债务人到底能不能还上钱?事实表明根本还不上。于是大规模的次贷危机爆发。欠条全成了废纸。

  当下中国的理财产品类似,房地产萧条了,经济增速下滑了,利润维持不住了。企业等得要靠负债来拆东墙补西墙过日子,债务规模已经到了银行风险集中爆发的时候。此时银行就不乐意继续贷款了,那么企业不想死,还得借钱,维持这个毫无希望的生存底线。朝谁借?就以直接融资和互联网金融的名义向社会借钱。

  这里就能看得很清楚,要么是股市融资,要么是直接借款。两者的主顾都是一样的`,风险也是差不多的。但银行的低息贷款借不着,高息借社会的。但低息银行都认为有风险不想借,高息的你觉得如何呢?因此这些理财产品,回报率越高,风险越大。名义上的回报率越高,说明这个债务人需求更强烈,它的风险也最大。因此,谨慎参与,不要贪图收益。经济下滑的时候理财产品收益倒是提高了,这是很诡异的事情。

  话说回来,中国的银行利率低么?年息也在4%以上,这个水平,在国际层面上是毫无竞争力的。而中国的经济增长规模,倘若用发电量衡量的话,去年也就5%左右。这么高的银行中介成本本身就已经破坏经济的持续发展了。更何谈收益更高的各种理财产品?中国下一步明确地是继续降准降息,降低中介成本,理财产品反而要反其道而行之的话,就赤裸裸地是骗局了。不过,它势必要反其道而行之。

  事实上中国当下资本过剩。利润才会低。去年中国制造业五百强的利润率只有2%左右,扩展到前5000家的话也才有6%左右,拿什么支持动辄7%以上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呢?我们现在能够看到余额宝等平台收益率已经在4%以内,人们嫌其收益率太低,不过,但这才是保险的。更高的就不太靠谱了。

  比如科技行业,没什么市场影响力的二手车应用估值能到两亿。这已经是对”创新“的一种病态的执着了。而形形色色的理财产品是后者,庞氏骗局。它们的所谓回报的一切,都寄望于它们的项目能盈利,前景看好,不过它们往往是以地产项目为标的,它的前景明确地说是不看好。大处说整个经济都不看好,这些理财产品挂靠的项目怎么可能都看好?

  资本过剩,避无可避。不过有些资本大佬还是能风生水起,比如小米推广小米金融,不失时机。大佬们还是能赚,他们只负责收避险资金的佣金。这倒是真正的避险。

【当下互联网理财产品的诱惑与陷阱】相关文章:

高职诱惑陷阱01-28

这些理财产品是理财陷阱08-18

当下如何选择理财产品让投资更高效?08-03

互联网理财产品优劣分析08-11

购买理财产品最常见三大陷阱08-27

互联网投资理财产品的收益排名03-25

互联网投资理财产品大盘点08-06

当下“互联网金融”卖的是便利而不是创新01-26

互联网投资理财产品的排行榜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