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企业管理的九大核心理论

时间:2022-11-11 12:06:26 企业管理 我要投稿

企业管理的九大核心理论

  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要把企业做大和做强,探究其意义,是一个过程,其间每个阶段所面临的不同问题赋予了企业成长过程中不同的意义。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是关于企业管理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

  企业管理的九大核心理论1

  管理一段:经验管理

  过去,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我们到处学经验。所谓的经验就是说我过去这么干,成功了,这就是一个成功的经验;我过去这么干,没成功,这就是一个失败的经验。

  经验是过去式的,固然很重要,但有一句话非常值得我们警醒:今天的灾难往往源于当年的英明决策。

  在变化速度加快的社会环境中,我们要提出一个新的观念:今后学习的主要方向不是向过去学习,而是要向未来学习。经验管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了。

  管理二段:效率管理

  很多工厂都有一个标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这句话没错。但是,假设你准备向东去,却开了一辆奔弛轿车高速向西开,速度越快,则离目标越远。

  往往有人喜欢提出一些管理上的“响亮口号”:执行最重要!细节最重要!事实是:战略和方向错了,执行力和细节越好,死得越快!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许多家电企业有非常高的效率,但问题是这些企业并没有合理的利润。许多家电企业正因为效率过高,而导致产品积压,结果企业陷入困境。

  所以我们要改一个字,效率管理还不足够,我们所追求的是企业的效益而不是效率!

  管理三段:成本管理

  没有不重视成本的企业。中国企业的资源非常有限,但是资源浪费却十分惊人。

  在世界发达国家,炼一吨化肥所需要的电耗大约是60度,而在中国,是1300-1500度;中国企业与物流有关的成本约占产品总成本的30%-45%,而西方发达国家企业与物流有关的成本只占总成本的7%-14%。

  企业要真正控制成本,就必须在战略导向向下进行流程、组织和价值链的优化。

  如果我们的企业不进行本性的变革,仅靠“量入为出”,一分钱一分钱地节省,甚至靠出售假冒伪劣产品,靠降低采购成本,这样的成本控制方式是不足以支持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而只能将企业引入绝境!

  管理四段:质量管理

  我们的企业一天到晚都在抓质量,但始终不能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质量的灵魂在哪里?我们有许多人不了解产品质量还有灵魂。

  举个例子:沃尔沃汽车的特性是安全。这就是它的灵魂,是它的品牌定位、市场定位,也是沃尔沃汽车公司。

  它的质量重心、研发、销售、广告宣传、人力资源统统统是以安全为核心的,所以沃尔沃推出了三点式的安全带、防侧重的气垫、整体性的汽车结构等等,最近又推出了适合孕妇的最安全的汽车。

  还有,法拉利的质量灵魂是速度,海飞丝的质量灵魂是去头屑。

  第二,产品质量是如何做出来的?曾经有一家日本公司希望通过培训来提高一线管理的质量。

  但如何做一线管理的培训呢?该公司进行了深入的自我检讨:产品设计有问题吗?没有;工艺有问题吗?没有;零部件有问题吗?也没有,那为什么不能实现产品“零缺陷”?问题的关键在哪里?

  结论非常清晰:是人的问题!既然产品质量就是由人来控制的,员工的素质就决定了产品的品质。没有满意的员工,就不会有满意的产品和客户!

  所以,我们去一些企业参观时,不是去参观摆满奖杯的荣誉室、事先整理过的车间,而是看3个地方就够了——厕所、食堂、员工宿舍。这3个地方完全可以体现一家企业管理的基本情况。

  管理五段:人性管理

  有人认为人是最难管的,也是最复杂的。其实,我们可以用最简单的办法来诠释对人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解决的就是两大问题:

  第一,是能力问题——能不能干;第二,是愿力问题——是不是愿意干。这两个问题解决了,人的管理问题就基本解决了。

  解决之道就是要先解决愿力问题,然后解决能力问题。

  案例:某外资企业在其本土有一系列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非常行之有效。但其在中国的企业效率却只有本土企业的26%。

  外方认为这是由于中国员工的素质和能力太低造成的。他们用了很多方法试图提高中国员工的能力,但成效甚微。

  究其根本原因,是他们忽略了中国员工的愿力问题和文化冲突问题。

  管理六段:知识管理

  现在很多中国企业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公司的关键员工一旦跳槽,就会把公司的技术、图纸、重要客户,甚至资金都带走。所以很多企业的老总总结说:“这年头人心大大的坏了。”

  但我们却很少反思,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经常出现在中国企业,而跨国公司、世界级优秀企业却很少出现呢?

  因此,根本原因并不是人心的好坏问题,而是我们中国企业的管理模式老化了。其中包括在知识管理方面,我们的企业做得太差。

  许多企业往往把眼睛盯在固定资产上,而对企业真正的知识的管理和无形资产的管理却很少关注。这是我们中国企业与国际级企业的根本差距之一。

  换句话说,企业的无形资产往往存在员工的脑子里,而不是在企业的管理体系中成为企业真正的'财富,结果只能随着员工的离去而被带走。

  这是当前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我们对知识的管理,应该说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级的优秀企业了。

  管理七段:创新管理

  在以变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社会,创新已经成为最时髦的名词,所以很多人愿意把自己打扮成创新者、改革派,很少有人敢于承认自己是一个守旧的人、一个不肯创新的人。

  但大量的事实证明,我们许多的企业往往是打着创新的旗号,实际上却在增加自己的灭亡。

  很多企业往往是在走下坡路的情况下开始创新的,第一年的创新是以人为本,第二年的创新是科技领先,第三年的创新是服务第一……但到底应创新什么,最后连企业自己都弄不明白了。

  案例:中国某家企业的电视机产品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具有在中国绝对第一的竞争优势。

  2000年,该企业开始创新,生产空调,但在空调生产出来后,它的电视产品的市场地位急速下滑;2002年该企业继续创新,开始研制摩托车,在摩托车生产出来后发现空调产品也不行了;2004年又开始创新,转向汽车生产,但我看它的摩托车产品也快不行了。

  这样的创新越快,企业就越面临失败的危险。

  当前众多中国企业面临的困境是:不创新是死,创新则死得更快!这些企业并不十分清楚什么应该创新,什么不应该创新。

  我认为,企业在全面创新管理的过程中,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的文化内涵、企业的使用与愿景、企业的品质等是不能随意创新的。

  这些企业在10年、20年、5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中不断积累形成的事物是不能轻易被改变、被破坏的。

  管理八段:文化管理

  什么是企业文化?许多公司做了大量的广告、CI设计,企业形象包装得非常好,但这并不能说明它们有了企业文化。

  我认为,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模式就是文化。一句话,企业生存的方式就是企业的文化。

  案例:某公司的一位经理曾对我说,他的公司非常注重企业文化,公司突出的企业文化就是“以人为本”。

  正说着,办公桌上的电话铃响了,是该经理的上司打来的。于是,他在电话里对上司越来越显得毕恭毕敬。

  这时,正好他的一位下属来请示工作,事情十分紧急,该经理一边接上司的电话说“是,是”,一边斥责下属说“去,去”。

  这位经理以人为本了吗?恐怕只是以他的上司为本。

  所以,企业文化不是用嘴巴说一说就有的,也不是把口号、标语挂在墙上就形成的,它实际上应融入每一个员工的思想和行动中。员工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所透出的,才是真正的企业文化。

  企业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在支持什么,不支持什么,这就是我们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一般可以分成4个层次:

  表层文化是企业的视觉形象,例如企业的徽标、信纸、信封、员工的服装等,可以让人从视觉上判断企业的形象。

  浅层文化是一个企业对员工言行的规范,例如如何走路、说话、待人接物等,言行的规范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涵。

  中层文化是整个企业管理系统的运行状况、效果和效率的结合。

  深层文化恰恰是企业的魅力,表现为愿景、价值观、品牌的内涵等所有深层的东西。

  许多企业仅仅在表层文化和浅层文化上做文章——在企业视觉形象和员工言行上下功夫,但这是绝对不够的。我们需要进一步发展中层文化以及深层文化。

  管理九段: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是目前我们中国企业比较薄弱的一个管理环节,也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环节。

  我可以举一个例子,20多年前,我们大部分人认为日本最聪明,美国人太傻。原因是美国领先于世界的电子技术、微型集成电路技术,却被日本人拿去赚了太多的钱。

  但今天再来回顾这个问题,我想很多人会出一身冷汗。因为20年前日本在说“我能不能把美国人发明的技术来赚钱”时,美国人正拿着这项技术说“这个东西能不能统治世界经济”!

  这就是20多年后的今天,美国和日本的科技、国力差距的根源所在,这也就是战略管理的巨大能量!

  又例如,麦当劳快餐店进入中国已经很多年,许多中国人已经很熟产麦当劳以及它的产品,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麦当劳进入中国第一家店、卖第一个汉堡包之前它在干什么?它在中国河北的农村种了整整9年的土豆!

  没有清晰的战略意图和定位,麦当劳绝对不会有这眼光和行动。

  以上这些案例,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出一身冷汗,就会感受到中国企业和世界优秀企业的差距。所以,管理最高的段位就是战略管理。

  在企业长大的过程中,要把企业做大和做强,探究其意义,是一个过程,其间每个阶段所面临的不同问题赋予了企业长大过程中不同的意义。

  必须不断提升企业的内在素质,形成企业管理的五大核心能力,才能在长大的道路上走的四平八稳。

  企业管理的九大核心理论2

  五大核心

  1、文化管理

  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一致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企业文化决定了企业的内部凝聚力和外部感染力。

  文化和理念是企业经营的基本思想,在持续经营和长期发展过程中,是打造优秀团队的坚实向心力。

  2、流程管理

  提高企业效率的关键是流程,实现流程管理需要改变传统管理的一些习惯。

  打破职能习惯:只关注部门的职能完成程度和垂直性的管理控制,部门之间的职能行为往往缺少完整有机的联系,由此导致企业总体效率下降。

  因此,必须打破职能区隔习惯。

  培养系统思维习惯:将企业的行为视为一个流程集合,对这个集合进行管理和控制,强调全过程的协调及目标化。

  每一件工作都是流程的一部分,是流程的节点,它的完成必须满足整个流程的时间要求,时间是整个流程中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学会运用思维调理工作排序,安排合理的时间进程,限定目标数量以及完成时间,这样才能高效的完成工作。

  3、制度管理

  从员工来看,制度管理就是一只无形的手,约束他们的行为,若有违反便会受到处罚;

  另一方面,员工对这种约束制度并不是特别抵触,制度实行好会给日常工作带来便利,如果实行了不适合或者过多强制性的制度那就反其道而行。

  从管理者的角度,制度对员工的约束不能过紧,否则会如强制性制度那样压榨员工,使员工心存不满。

  所以管理者不能把员工当作接收工作的机器,必须在执行规范管理制度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不是每个制度都适用于所有企业,找到适合自己公司体系的制度才是根本。

  4、组织管理

  权力与责任一直是管理中需要平衡的两个方面,让这两个方面处于平衡状态是组织管理要解决的问题。

  一个人只能够有一个直接上司。

  什么样的权利就做什么样的事,负责好自己范围内的事情。

  利用自己的职务权利做出一些指令,其后果却是导致其他人无法很好地完成工作,还会由于自己的不专业引来一些不必要的事端和问题。

  5、计划管理

  无计划不成序,计划管理要解决的是目标和资源之间关系是否匹配的问题。

  因此,计划管理由三个关键元素构成,目标、资源和两者的匹配关系。

  目标为基点:目标管理的实现需要三个条件,1高层强有力的支持;2目标要能够检验;3目标要经过高层管理者的确认。

  资源为对象:很多人通常会以为目标是计划管理的对象,其实计划管理的对象是资源,资源是目标实现的条件,要实现计划,唯一的办法是获得资源。

  目标与资源匹配为结果:这是衡量计划管理好坏的标准,当所拥有的资源能够支撑目标时,计划管理得以实现。当资源无法支撑目标或者大过目标时,要么是“做白日梦”,要么是浪费资源。

【企业管理的九大核心理论】相关文章:

沟通是企业管理核心01-28

企业管理的实质和核心02-09

企业管理沟通核心技巧01-17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什么?02-27

企业管理的核心理解02-27

企业管理的十大核心02-07

浅谈企业管理论文12-31

谈谈企业管理论文12-31

现代企业管理论文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