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中秋节的重要资料

时间:2021-01-30 19:37:32 中秋 我要投稿

中秋节的重要资料

  在中秋节,每个地方的习俗不同,但每一种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节的重要资料,我们来看看。

中秋节的重要资料

  简介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节日简介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新唐书·卷十五 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习俗。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的“举杯邀明月”,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在中秋节,每个地方的习俗不同,但每一种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句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 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 —— 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 —— 辛弃疾《木慢·滁州送范倅》

  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 —— 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何妨小驻听吾语。 —— 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乘径到玉皇。 —— 刘克庄《木兰慢·丁未中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苏轼《调歌头·丙辰中秋》

  水亭凝望久,期不至、拟还差。 —— 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何处飞来大明镜。 —— 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 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

  人道是、清光更多。 ——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银汉无声转玉盘。 —— 苏轼《阳关曲 》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 苏轼《念奴娇·中秋》

  有客踌躇,古庭空自吊孤影。 —— 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槁秸申酬,轮嗣布。 —— 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月到中秋偏皎洁。 —— 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万里婵娟,几许屏云幔。 —— 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 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

  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 —— 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沈浮。 —— 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

  直待黄昏风卷霁,金滟滟,玉团团。 —— 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 苏轼《念奴娇·中秋》

  中秋佳月最端圆。 —— 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 —— 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有物揩磨金镜净,何人_攫银河决。 —— 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沈冤。 —— 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寻常岂是无三五。 —— 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 —— 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忆对中秋丹桂丛。 —— 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中秋节的重要资料】相关文章:

中秋节的手抄报资料04-02

关于中秋节手抄报的资料04-30

关于国庆节和中秋节的资料12-08

中秋节黑板报资料精选02-05

关于中秋节和国庆节资料12-08

求职的重要策略07-11

中秋节学生手抄报资料内容04-03

爱耳日的资料03-08

企业培训的重要性12-03

网络促销的重要作用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