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中秋习俗作文

时间:2021-09-25 10:01:40 中秋 我要投稿

关于中秋习俗作文集合七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秋习俗作文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中秋习俗作文集合七篇

中秋习俗作文 篇1

  中秋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起源于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一天,后羿遇到了西王母,就向她求来了一包长生不老药。第二天,后羿出去打猎,他刚走,坏心眼的逢蒙就拿着刀闯进屋子,他对嫦娥说:“快把长生不老药交出来!”嫦娥有急又怕,她一眨眼想到了一个主意,她拿出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一吞下药,身子立刻变得轻飘飘的向天上飞去,一直飞到月亮上。后羿回到家后,听说了这件事,他非常伤心,走到屋外,在夜里寻找嫦娥的身影。可他哪里都不见嫦娥,咦,月亮里有个晃动的影子----好像就是嫦娥。从那以后,每年的八月十五被定为中秋节。

  在这一天,月亮又大又园,人们会在这一天回到家里和家人团聚。人们还喜欢在院子里摆上瓜果、点心、一边聊天,一边赏月。月饼圆圆的,像天上的月亮一样,象征着团圆,人们吃着香甜的月饼,思念着故乡和亲人。

中秋习俗作文 篇2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中秋习俗作文 篇3

  今天是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

  今天雨下的得非常大,所以爸爸开车去接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大家快快乐乐地吃了一顿团圆饭。我祝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身体健康,长命百岁,他们夸我聪明可爱。

  大家一起度过了一个快乐祥和的节日。

中秋习俗作文 篇4

  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

  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中秋习俗作文 篇5

  前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是一个亲人团聚的日子,我在平遥出差的妈妈从平遥回来了,中午还在奶奶家吃了团圆饭。中秋节当然少不了月饼,奶奶也做了许多月饼,在那五彩斑斓的盒子里,装着各种各样的月饼,虽然是买的月饼,可也包含我们对几千年前的文化而尊重。我也去姥姥家团圆,真是好啊!

  中秋肯定不是开始就有的,他与别的节日大同小异,都是慢慢形成的,古代祭月的时间由于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日也就渐渐形成了。

  中秋不仅要赏月、吃月饼,也要赏桂花、猜灯谜等多种多样的习俗在中秋节让人瞩目。中秋节不仅有趣无穷,而且让我们知到了团聚的快乐与中秋节的由来。我爱你,中秋节。

中秋习俗作文 篇6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在这一天里家家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氛。据《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作者手记

  中秋节起源于元代末年,江苏泰州的反元起义领袖张士诚(或说是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利用中秋民众互赠圆饼之际,在饼中夹带“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字条,大家见了饼中字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于这天夜里一起手刃无恶不作的.“鞑子”(元兵),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并正式称中秋节的圆饼为月饼。在后来很长历史时期,甚至在上世纪末,许多月饼上还贴有一方小纸片!只可惜,近年所产月饼已不见小纸片踪影,月饼所含代代相传的“文化密码”荡然无存。另有一说为,明洪武初年,大将徐达攻下元朝残余势力盘踞的元大都北京,捷报传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传谕中秋节普天同庆,并将当初反元大起义时传递信息的月饼赏赐臣民。月饼从此成为中秋节“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

  吃月饼有很大的意义,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慢慢的,月饼也就成为了节日的必备礼品。

  “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旧时北京东四牌楼一带,常有兔儿爷摊子,专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儿爷。此外,南纸店,香烛也有出售的。这兔儿爷,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已经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后来有人仿照戏曲人物,把兔儿爷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等猛兽,有的骑着孔雀,仙鹤等飞禽。特别是兔儿爷骑虎,虽属怪事,但却是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颔能活动的兔儿爷,俗称“刮打刮打嘴”,更讨人喜欢。它虽为拜月的供品,但实在是孩子们的绝妙玩具。

  在几十年前的北京街头,大约六十多岁以上老北京都还能记得。一过七月十五,兔儿爷摊子就摆出来了。前门五牌楼、后门鼓楼前、西单、东四等处,到处都是兔儿爷摊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摆的极为热闹。

中秋习俗作文 篇7

  提到中秋节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可以赏月、吃月饼。还有,如果平时亲人不在身边,中秋节又正是人月两团圆的日子。这天,全家可以欢聚一堂,一起快乐地吃月饼、赏月、聊天……知道中秋节为什么要赏月吗?一起来看一看吧!

  传说很久以前,兔子长着长尾巴,它和狐狸、猴子是好朋友,整天在一起玩。不论谁有困难,兔子都会热心地帮忙。

  有一天,它们在路边遇到一位饿昏在地的老人,它们三个二话没说,赶忙去寻找食物。猴子摘了许多野果子,狐狸捡了一大堆豆子。然而,这些东西都不顶饿。兔子呢,则把长长的尾巴甩进河里钓鱼。不大一会儿,就有鱼咬住了它的尾巴。可是这条鱼太大,狐狸和猴子赶紧来帮忙。两边一较劲儿,只听见“咔嚓”一声,兔子的尾巴被拽断了,鱼也游走了。眼看那老人饿得直哼哼,兔子咬着嘴唇,强忍住疼痛继续想办法,结果把嘴唇咬成了三瓣。最后,它把脚一跺,对狐狸和猴子说:“咱们先弄点柴,熬点汤,老人家喝了一定能好一些。”

  于是,它们赶紧忙活起来。水烧开后,兔子平静地对两个朋友说:“兄弟们,我先走一步,你们要照顾好老人家。”说完,便纵身跳进了锅里……

  突然,老人睁开了眼睛,用手一指,那滚开的水一下子就变凉了。兔子不但没死,反而更漂亮了。

  原来这位老人就是玉帝,他想给月宫里的嫦娥找个伴儿,于是就变成快饿死的老人来考验人间的三种动物:狐狸、猴子和兔子。经过这一番考验,玉帝决定带兔子到月宫去,而狐狸和猴子拥有了像人一样的智慧。

  据说,兔子到了月宫还不忘帮助别人,天天忙着捣药救人……

  看了这个动人的传说,你一定会更深一步了解中秋节的习俗。以后再过中秋节,你应该就不会傻乎乎地只知道看月亮、吃月饼了吧,你应该抬起头来,观察一下月亮,仔细看看,你看到了那只舍己救人的小玉兔了吗?你看见那嫦娥了吗?呵呵,中秋,“人月两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