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中秋习俗作文

时间:2021-04-24 10:26:32 中秋 我要投稿

【推荐】中秋习俗作文合集六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秋习俗作文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推荐】中秋习俗作文合集六篇

中秋习俗作文 篇1

  月亮悄悄地上来了,就像一轮银盘,镶嵌在深蓝色的夜空上。月光静静的洒下来,整个世界好像都沉浸在银色的海洋里。月光下,人们那多姿多彩的的生活,犹如一支优雅宛转的月光奏鸣曲。

  “快下来,带你吃团圆饭去。”妈又在催促了。随后,我们便到了外婆家。

  外婆一看见我,亲热地摸了摸我的脑袋,给我一个月饼,“乖孙女儿,给。”我眯着眼睛,笑着拿了月饼,坐在椅子上……咦?这月饼正像天上的的那轮月亮的形状,我的脑海里好像隐隐约约的出现了一些画面……可怎么也想不起来。我很想知道,于是靠在椅子上,闭上眼睛拼命地想啊想……

  我和家人一起在阳台赏月。刚刚升起来的月亮倾泄下了一片清辉,月亮亮灿灿的,慢慢地,慢慢地变成了白色。月光静静地洒在了地面上,整个世界都被罩上了一层银色的光,镇上像被笼罩着薄薄的银纱。月亮穿过了云朵,将光辉洒在了马路上,马路就好像是用银子铺成似的。它还将月光倒映在了水面上,晚上的风一吹,河面上就波光粼粼的。

  月亮像个害羞的小女孩,一会儿躲进了云里,一会儿又从云中探出了可爱的小脑袋,将大地浸成了梦幻一样的银灰色。看着月亮,又不禁让我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人们是为了纪念嫦娥才将八月十五定为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还令我想起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李白思念家乡的感情。使我不时想起了驻守边疆的战士在中秋节这个日子里不能与家人团聚。

  我过了一个快乐的中秋节。

  最热闹的要数晚上了,等到月亮上来的时候,我们就在院里摆一张饭桌,上面放满了月饼、瓜果、月饼大小不等,全家围坐在一起,供奉月神,表示全家团圆。大家坐在一起,说说工作,学习中事,唠唠家常事。其乐融融。供完月神以后,奶奶就把最大的一个月饼切开,全家有多少人,就切多少块,切的时候要从中心下刀,切成尖尖的长块。月饼吃到嘴里酥酥的,甜甜的,使人回味无穷。

  家乡的风土人情就像长长的线,绵绵的丝,绾成一个结,它使我留恋忘返。明天我就要回太原了,我那激动的心情还沉浸在节日氛围中……

中秋习俗作文 篇2

  今天是中秋节了,我和爸爸妈妈去了姥爷家,我打了一会游戏,大家一起吃完晚饭后,我就和妈妈去看中秋节的月亮,我发现月亮非常亮,也非常的圆,我还发现月亮上有陨石碰撞形成的小黑点。

  等我们看完月亮回来,姨妈打开了一盒月饼,我吃了一个,觉得月饼太甜了,都有点腻了,然后我把剩下的一点给妈妈了。后来又和哥哥下了一盘象棋,就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今天是中秋节,是全家团圆的日子。

  中秋节的夜晚,我和姥姥妈妈来到了楼下,看见了有人提着大包小包匆匆忙忙的赶路,我想他们可能要回去跟亲人团圆。我抬头一望,看见了月亮,它像一个明镜,也像一个大月饼,还像一个大玉盘,金黄金黄的。这使我想到了嫦娥,玉兔,嫦娥正在梳妆,玉兔正在追它的影子呢。我们走着走着,发现月亮也跟着我走,过了一会儿,我发现月亮不见了,于是我东张西望地看,忽然他又从两个树的中间冒出来,原来他是跟我们玩儿捉迷藏呀!今天是中秋节是大家团圆的日子,可是我们家没有团圆,因为爸爸没有回家,他在外地没有回来,可是月亮只有一个,我和爸爸都看着那轮明月就会想到对方的。诗中有一句话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月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现在我明白她的意思了。虽然我见不到爸爸,可是我想爸爸正在望着那轮明月思念我们,我也望着那轮明月思念爸爸。

中秋习俗作文 篇3

  以前中秋节,一大家人快快乐乐的团聚在一起,大人在一起打打牌,小孩下下棋,真是团圆在一起。本以为今年也会快快乐乐的团聚在一起,甚至比往年更快乐:因为二伯父会从枣庄回来和我们一起过中秋节。可是

  ……

  我星期六放假了,说好了爸爸带我回老家,可等了很长时间,也没等到爸爸。几分钟后,爸爸打伞急急忙忙的跑了过来,没等我开口,就急着说:“家里出事了,你坐车回家吧!”然后就给我钱,由于太急了,从口袋里拿张钱就开车走了。我一看手里,是一张100元的,而且车开那么快,这件事不轻。

  刚回到家,我就拿起电话,向爸爸打了手机,问他出了什么事?!他很严肃又略带哭腔的说:“你二老爷,他,去世了!”我当场耳边像炸了一样,蒙了。电话里也是一阵沉默,隐隐约约还有哭声……

  晚上爸爸回来的很晚,眼圈红了,全家一片沉默无语……

  农历8月15,爸爸,我,二哥,奶奶,妈妈,伯父伯母去了二老爷家,奶奶刚下车,便号啕大哭:“二弟啊!姐对不起你啊!没见到你最后一面啊……”妈妈伯母在旁边掺着奶奶,也忍不住哭了出来。我跟着她们进了灵堂,当看到遗像上的二老爷时,我忍不住也哭出来,跪在地上,脑海中浮现出小时侯常常回老家,只要一回老家,就一定去二老爷家,我在他的院子玩耍,他在椅子上(他的一个腿因病截肢了)乐呵呵的看着我;当我累的时候,就依偎在他旁边,缠他讲故事,他先逗我一会儿,就是不给我讲。看我快哭时,才讲我爱听的童话。每次要回家时,总是依依不舍……

  爸爸看我那样伤心,把我拉了出去,让我去散散心,安慰我:“人总是要死的,但是我们还是要生活啊!”泪水朦胧的我似乎听懂了什么……

  本来想和全大家人一起过中秋节的,没想到竟成了终秋节。生老病死让人无法捉摸,爸爸说的对,人是死了。可我们还要生活啊!

中秋习俗作文 篇4

  八月十五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每到中秋节的晚上,家家户户都团聚在一起,在阳台上吃着月饼,欣赏着月亮,那天的月亮特别的圆,如一张金黄的煎饼。

  去年八月十五日,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吃过晚饭,我便拿出一大盒月饼,那个月饼的包装盒子十分漂亮,它是用金属铁皮做成的一个精致的盒子,盒子上面用塑料纸贴着,红红的、黄黄的,在灯光下还会不停地闪烁着,特别华丽。我想:里面的月饼可能也一定很好吃吧,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包装盒,里面是一个个圆圆的月饼,月饼的外面竟然还有一张透明的塑料纸包着,我撕开包装纸,月饼的香味一下子从中跑出来,跑进了我的鼻子里,“好香好香!”我忍不住吃了一口,说:“这月饼真好吃。”我让爸爸、妈妈也尝尝。他们尝后连忙说好吃、好吃。后来我们发现一盒月饼中有不同的种类,有豆沙、椒盐、瓜子仁、花生仁等各种月饼。”我们边吃边欣赏着窗外的月亮,有说有笑的。那晚的月亮真美丽,我仿佛看到了嫦娥在月宫中跳起了欢乐的舞蹈。看着看着,我觉得那晚的月亮特别特别的圆,就像祖国大家庭的人在一起团团圆圆的样子。

  中秋节的月饼真好吃啊!它一直甜到了我的心里;中秋节的月亮真美啊!它美得让我赏心悦目。

中秋习俗作文 篇5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中秋习俗作文 篇6

  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

  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

  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这句诗是诗人李峤在中秋之夜作的,来赞美中秋圆月。

  中国自古就有在八月过中秋的习俗,中秋节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三大节。这个节兴起较晚,到了唐朝才有人登台或坐船赏月,北宋太宗(97——997)年间,定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也就是公历九月至十月,这时恰好是三秋的一半。此后逐渐形成祭月、拜月、赏月以及吃月饼的习俗。人们也会谈起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与之有关的神话传说。

  人们在中秋节互相赠送月饼,这一天也一定要吃月饼,用圆如满月的月饼来象征团圆。在中秋节这一天,如果家中有亲人在外没有回家的,分月饼时也要为他留一份。在现代,中秋节夜晚,人们通常是一边吃着月饼和柚子,一边赏月。孩子们大都是提着灯笼,以大红纸灯笼最多,含有避邪的意思。也有一些打着五颜六色的卡通灯笼、塑料灯笼,种类繁多,多不胜数。民间的习俗还有送给孩子“兔儿爷”以供玩乐,包糖饼,把香扎成龙点燃,用来舞龙等。中秋节晚上,各地都会放烟火,来装饰夜空,更带来节日气氛。

  古人说得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自古以来过中秋节,有谁不思念远方的亲人呢?

  在这古老传统的影响下我国一直有这样的习俗每到中秋家家户户都吃团圆饭,让许多亲朋好友在于今日又聚集在了一起,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这让许多在外地的人们又回到了温暖的家,享受到了家的温馨自古至今有多少客居他乡的游子常年在外这使得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人们的”悲欢离合”这又让多少人痛心!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这都是千古绝唱!

  许多游子不都是用月来表达对家乡的深深的感情、对亲人的关怀与思念吗!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拜月亭”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现在不也是有大多数部分的人围坐在桌前”吃饼赏月”吗!

【【推荐】中秋习俗作文合集六篇】相关文章:

【推荐】中秋习俗作文合集4篇10-02

【推荐】中秋习俗作文合集九篇09-08

【推荐】中秋习俗作文合集十篇10-26

【推荐】中秋习俗作文7篇10-14

中秋习俗作文合集六篇10-19

中秋习俗作文合集八篇09-20

【推荐】中秋习俗作文(精选30篇)09-16

【推荐】中秋习俗作文(精选16篇)09-14

【推荐】中秋习俗作文(通用23篇)09-14

【推荐】中秋习俗作文(精选10篇)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