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清明节的饮食风俗

时间:2023-04-03 12:15:08 城晴 清明节 我要投稿

关于清明节的饮食风俗

  “万物至此,皆洁齐清明。”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谈谈清明节的饮食习俗,你在清明的时候都会吃些什么食物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清明节的饮食风俗,以供大家参考!

关于清明节的饮食风俗

  清明节的饮食风俗 1

  转眼又到清明。在华南大地,这个时节除了有延绵的细雨,还有盎然的春意、明净的四野、勃勃的生机,当然,对一众饕餮客来说,这个时节的诸多美食也让人垂涎不已。在广东人的清明食单中,除了鸡屎藤饼、朴籽粿、荠菜等这些传统素食,还有猪肉、鹅肉这些荤食,它们色香味俱全,且带有浓浓的乡土气息。不管你以祭祖的名义,还是踏青的由头,在这样的一个润泽的季节,享用一份香浓大餐,都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烧猪膏肉香

  清明时节,在广东人的祭祖仪式上,烧猪必不可少。之所以一定要选用烧猪祭祖,源自古时的一个传说,五月初八龙母诞,传说龙母吃了金猪会赐福,而人们吃了金猪则百病不侵,招财进宝。祭祖供奉烧猪,便成为长久流传下来的习俗,无论是清明节,龙母诞,还是嫁女迎亲,烧猪是传统宴席上的绝对主角。

  烧猪文化,还体现在“烧”的技巧上。用明炉烧烤,是广东人烧制乳猪的传统做法。“先炙里面肉,使油膏走入皮肉,则皮松脆而味不走。”在《随园食单》中,烧制乳猪的步骤看似简单,实则考究师傅的纯熟技艺,为的是最终的外脆里嫩,肥而不腻。

  为了使皮更脆,“炙皮”的功夫十分讲究。除了火候得当,涂料也需非常用心,在猪皮上洒酒抹油,还要加入饴糖和醋。为了让肉质更为香浓可口,内腔还得涂上南乳、五香粉等其他酱料。

  传统老字号里,各家烧制乳猪的方法不尽相同,烧出来的成品大体分为“麻皮烧猪”和“光皮烧猪”两种,相比之下,前者更为酥脆,而后者则以外形美观取胜。

  好美食的广东人认为,烧乳猪的精华在于皮。真正美味的烧猪,酥脆鲜香,无须蘸酱,皮膏肉之间所绽放的层层香气,妙不可言。

  石头猪“乡”味浓

  能吃上猪肉,一度是中国人富裕的标志。但是,“猪肉香”这种妙不可言的滋味,现在哪里还能吃到?

  嘴刁的食客觉得,如今不少餐厅中所尝到的烧猪、猪肉煲,渐渐失了鲜香滋味,腥味反倒更重。山间的石头猪,反而成了市面上的抢手货,清明节前,也成为餐厅中热销的主打产品。

  来自粤北高寒山区的.石头猪,号称“长不大的猪”。虽然其生长期较长,但生长一年也不过百来斤。在农家饲养的石头猪,多以红薯、玉米、蔬菜、野菜为食,不食饲料,更无污染无公害。这种“精干瘦小”的石头猪,相比其他猪肉,总能在口感上略胜一筹,尤其是半肥瘦的五花肉,肥而不腻,口感爽滑,味道鲜美。

  传统的石头猪烹法离不开焖、蒸、煮三种,焖则凸显其香味,蒸能留其口感,煮则汤汁鲜美,入菜更鲜。而最近又流行起一种新的吃法,既能保留其爽口的口感,又能散发肉质的鲜香,充分体现它的品质。广州胜利宾馆西关粤餐厅最新研制出一种石头猪的新吃法,将日本刺身、潮州卤味等烹饪技法融合,将蒸好的肥瘦相间的石头猪肉片与脆肉鲩相拼,风味独特。与脆肉鲩的搭配是厨师新想出来的妙招,清爽口感与春夏之季相吻合,而脆肉鲩经过了卤水和清酒的腌制后,再进行冷冻处理,将其与爽口的石头猪肉相搭配,再配搭青瓜,增添清新的香气,更是相得益彰,让人们不仅能尝到石头猪原本的特色,还能体会到另一种别样的清爽。

  肉质结实、爽脆、鲜滑,焖煮的石头猪则更为浓香扑鼻。通常红焖石头猪上桌揭开锅后,色泽油润,香气四溢,足以吸引围桌的食客们。为了能让它能呈现出不一样的鲜味,西关粤的大厨则将鲜鲍鱼与石头猪一起焖扣,一道鲍鱼扣石头猪,则将水中与山间的鲜味融为一体,让人感受来自不同时空截然不同的两种味道,绽放出更多层次更丰富的滋味。

  而在粤北地区的山野间,米汤浸石头猪,则是一道乡土气息浓厚的传统菜式,将石头猪肉浸入米汤中,肉质松软,保留着原汁原味,还带有米浆的清甜。

  烧鹅独步天下

  独步天下的广东烧鹅,是不少来粤的外地人不得补偿的地道美味。而清明节前,品烧鹅正当时。肉质较为粗糙的狮头鹅,人们通常用来做卤水鹅,而烧鹅,多选用清远的黑鬃鹅,肥瘦适中,烧出来皮脆肉滑。广东人对烧鹅的烹制自有一套技术。选好了鹅种后,把鹅清理干净,再用各种香料酱料放入鹅的胸腔中,进行腌制,接着再将鹅胸腔缝合好,从鹅的颈部进行吹起,将鹅身吹鼓之后,再放入沸水中过一道定型。最后再在鹅皮上涂抹一层麦芽糖后进行烧制。毋庸置疑,炭火烧制的烧鹅要比电炉烧的更为美味,油脂能更好地渗入至鹅肉之中,令其异常肥美。当然,现在不少烧味档中的烧鹅,只是半成品的加工,鲜有几分皮脆柔滑。而只有现烧现卖的烧鹅,刚刚出炉的美味更是叫人垂涎。

  而今,在广东人清明祭祖的大菜中,烧鹅也逐渐成为主角之一。说法不一,有人说这是因为瘦肉精事件让人们对猪肉不放心,改用烧鹅,也有人认为烧鹅是这个时节的美味,应当让祖先也品尝一番,无论如何,烧鹅已然成为清明时节不可错过的美味,它延续了广东人对于烧味的执着。

  清明节的饮食风俗 2

  清明节的吃什么食物

  清明螺

  到了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

  青团子

  每逢清明之时,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

  鸡蛋

  民间有句俗语说,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清明节这天鸡蛋除了吃,还可以玩,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画蛋”,另一种则是“雕蛋”。画的五颜六色鸡蛋可以吃;而“雕蛋”则仅供玩赏。

  薄饼

  “清明吃薄饼”意思是清明节一家人在扫墓后要聚在一起包薄饼吃,闽南多数地方还保留这样的风俗习惯。

  芥菜饭

  一到清明时节,闽东各地无论城乡,大多有吃芥菜的食俗。据说每年二月二吃了用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饭”可以终年不长疥疮。也有在三月三,煮泥鳅面祭祖送人习俗。

  馓子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清明节吃馓子是深受到了世人的喜爱,由于南北方的差异,各地方做的馓子用料也就各不一样,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

  艾粄

  艾粄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的传统小食,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

  其他

  此外,由于南北各地在过清明时节时还有许多的食品习俗,例如:蛋糕、夹心饼、清明粽、馍糍、清明粑、干粥等多种多样富有营养食物。

  清明节的十大习俗

  习俗一:扫墓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风俗。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习俗二: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习俗三: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习俗四: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习俗五: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习俗六:蚕花会

  “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

  习俗七: 拔河

  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节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习俗八:踏青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习俗九: 放风筝

  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在古人那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习俗十: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做“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清明节和寒食节是不是同一天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是夏历冬至后的第105日,也是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清明节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进行农事活动。《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两者一是农耕节气,一是传统节日,本是两码事,但因两节时间相距一、二天,甚至重合於一日,故有清明、寒食并称的说法。

  清明节的饮食风俗 3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节除扫墓祭祖外,其各地食俗也是丰富多彩的。

  馓子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在少数民族地区,馓子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以维吾尔族、东乡族和纳西族以及宁夏回族的馓子最为有名。

  青团子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正因为如此,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得格外重要。

  清明果

  清明果也有叫清明稞的。

  浙江南部各地采摘田野里的棉菜(又称鼠曲草),中草药书上称“佛耳草”,有止咳化痰的作用,拌以糯米粉捣柔,馅以糖豆沙或白萝卜丝与春笋,制成清明果蒸熟,其色青碧,吃起来格外有味。

  每到清明,家家户户都要做一种叫清明果的食物,那是扫墓时用来祭奠先人的。在我印象中,清明节的到来就意味着能品偿那青绿飘香的清明果了。

  清明果形状有些像饺子,但味却截然不同。清明果的皮是一种叫艾叶的植物做成的,艾,多年生草本植物,开黄色小花,叶小形如菊科植物,生得一篷篷,一簇簇的。每年清明前,女人们手提竹蓝,三五成群来到田野喜滋滋地采摘艾叶,青青鲜鲜的艾叶满满当当地堆在蓝子里,煞是好看诱人。艾叶采回家后,便开始了繁杂的制作清明果的工序,女人们又像摩术师,青青的艾草一转眼就变成美味可口的清明果了。

  小时候我就特别好奇,这明明是草,怎么就变成了后来的清明果的?外婆她们也懒得理我,就让我在边上看着,她们将艾叶捣烂与米粉搅伴在一起,那白色的米粉遇到绿绿的艾叶汁顿时变成碧绿色的粉团,鲜嫩欲滴,还是半成品就让我垂涎。准备好了清明果的皮子,馅也是很讲究的,条件好的人家更是花样繁多,制作精细。有熏肥肠伴芥菜末的,有豆腐干和着韭菜的,还有其他各类美味的搭配,但无论什么馅少不了辣椒粉,这样做出来的果吃起来才觉得够味过瘾。面和馅都准备完毕,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包果了,这包果和包饺子有异曲同工之效,但包清明果似乎更精致些,那褶折得就像花边一样,一个个碧绿剔透,可爱极了,看她们包清明果也是一种享受,就好像一件件艺术品从她们手中飞出。那一个个码放整齐的清明果谗得我只得咽下直流的'口水,耐心地等待蒸熟的那一刻。

  年年艾叶绿,年年果泛香。乡亲们总也忘不了在城里的亲朋好友,总在清明时节给我们送来自己做的清明果,那亲情,那美味至今都难以忘怀。时过境迁,清明果已不再是单纯的清明祭祖的意义了,他含着浓浓的亲情,带着纯纯的乡情。如今,远离故土的我一想起那青青绿绿的清明果,便会从心底里涌起淡淡的乡愁和甜甜的回忆。

  又是一年清明至,由于工作原因我没能回到家乡给外公、外婆扫墓,但父母却捎回了家乡的清明果。见果如见人,我又想起了乡里乡亲亲亲热热在一起制作清明果的情景,那份融洽,那份自然,那份亲昵是那么温馨和美,但这些在都市里,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已很难找到了。只有这青青香香的清明果依然充满诱惑,依然耐人寻味。

  清明时节雨绵绵, 艾果柔柔乡情牵, 春风伴梦回家去, 又见村头起炊烟。

  欢喜团

  四川成都一带有以炒米作团,用线穿之,或大或小,各色点染,名曰“欢喜团”。旧时,在成都北门外至“欢喜庵”一路摆卖。清人《绵城竹枝词》有诗云:“‘欢喜庵’前欢喜团,春郊买食百忧宽。村醪戏比金生丽,偏有多人醉脚盆。”

  画卵

  在一些地方,于清明头一夜,把鸡鸭卵煎熟,染成蓝黄杂色,在卵壳上加以雕镂成画,作为冷食礼品赠送。据说吃画卵,在隋唐时盛行全国。

  枣糕

  枣糕又叫“子推饼”,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发面,夹枣蒸食。他们还习惯将枣饼制成飞燕形,用柳条串起挂在门上,可以冷食,以纪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质。

【清明节的饮食风俗】相关文章:

清明节的饮食风俗01-11

清明节全国各地的饮食风俗01-11

湖南饮食风俗02-25

细数中秋饮食风俗01-13

小寒节气的饮食风俗02-04

冬至各地饮食风俗01-31

法国饮食风俗与禁忌01-28

中秋节饮食风俗01-11

关于祭灶节的饮食风俗08-29